良渚文化玉琮賞析

作者 陶齋 西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在其所著的《周禮》中,第一次提到了「琮」,在《周禮·考工記·玉人》中,他解釋了「琮」的形制:"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但是,此後近三千年中,人們面對各種古玉,卻不能確認那一種是「琮」,直至光緒十五年(1889年),著名金石學家吳大徵在其所著的《古玉圖考》中,引述乾隆年間舉人、書家錢坫的說法,玉琮才被正式確認。琮(Cóng)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玉琮在屬於新石器中晚期的江浙良渚文化、廣東石峽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為精美。1936年,在良渚鎮人施昕更先生的主持下,官方的西湖博物館在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發現了一處古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些玉器,當時認為其遺存與山東的龍山文化類似,也稱為「龍山文化」。以後隨著出土文物的增多,認為這裡存在一種獨立的重要文化,1959年方命名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距今4000—5000多年,先民們學會了用磨製的方法來製作各種石器,從而進入了新石器時代。這些磨製出來的石器,比打制的好用得多,但還是較為粗糙。不可思議的是出土於同時代的玉器在沒有金屬工具的條件下製作卻異常精美,品種十分豐富,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在中國史前玉器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獨特地位。良渚文化的玉琮以造型奇特,紋飾神秘,製作精巧,含有很多不解之謎而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玉器愛好者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探索。陶齋收藏了一組良渚文化玉琮共四隻(圖1-圖6),

圖1

圖2

圖3

圖4第二個玉琮

圖4第三個玉琮

圖5第四個玉琮

圖6玉琮受沁的情況(光源是黃光)製作者獨具匠心,大琮的孔內依次套著小琮,大琮高8.5厘米,孔徑10.4厘米,射徑14.2厘米,外徑17.5厘米,這些玉琮皆內圓外方,方柱形玉琮四面中間立槽,每節上下間距相等,節數從大琮到小琮逐漸增多,琮的四個角上雕琢著形象生動的弦紋和獸面紋,每個面的轉角上有半個獸面,與其相鄰側面轉角上的半個獸面組成一個完整的獸面,這樣的組合使原本呆板的獸面更顯生動並具變化。玉琮在地下受沁後成粉白色,夾有黃綠色的斑塊,半透光,是一種典型的良渚文化的玉料。據統計,收藏在世界各博物館的良渚文化玉琮有300多件,這套組琮是唯一的,其尺寸也較大,高度僅比杭州反山遺址出土的「玉琮王」低0.3厘米,十分珍貴,極具收藏與研究價值。
推薦閱讀: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杜甫詩賞析之1
優美句子摘抄加賞析
毛澤東孫子毛新宇書法賞析
毛澤東詩詞賞析
嫦娥原文、翻譯及賞析

TAG:文化 | 賞析 | 良渚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