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感動世界的人物

北京奧運會是體育的盛會,也是精神的盛會。比金牌更可貴的就是永不放棄的執著追求精神、永不言敗的頑強拼搏精神、永不退縮的攻堅克難精神。憑藉著這樣的精神,他們戰勝了自己,戰勝了阻礙他們前進的一切困難艱辛,他們詮釋著對夢想的不懈追求,他們書寫著偉大的傳奇,他們的精神有如一道道比金牌還要耀眼的光芒,直射我們的心靈,他們感動了全世界。      一、從絕症中走出的王者:范德韋登   荷蘭人范德韋登在21日成了北京奧運會男子10公里馬拉松游泳的冠軍,這也是奧運會歷史上首個男子馬拉松游泳冠軍。如此意義重大的「首金」,與范德韋登的傳奇經歷相得益彰。   范德韋登剃著光頭,腦門兩側皮膚上各印著「NED」(荷蘭的英文簡稱)三個字母。你再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他頭頂上有兩個一元硬幣大小的傷疤,說話喘氣的時候都會翕動。   那兩個觸目驚心的傷疤,是白血病患者做化療和骨髓移植的痕迹。   范德韋登生於1981年。還在十幾歲的年齡,他就被公認具有很好的游泳天賦,參加過1999年的歐洲青年錦標賽和2000年的公開水域游泳世錦賽,一切都看似很順利。他把自己的重點確定為公開水域游泳,因為這個項目不分泳道,「大傢伙兒擠在一起,更像一場有意思的社交活動」。   然而,2001年,20歲的范德韋登被確診患上了白血病,游泳生涯看似就要走向終點。「當你躺在醫院裡,忍受著巨大的病痛,你簡直就不會去想下個月,下個星期,乃至下個小時的事情,」獲勝後的范德韋登說。「我從白血病上學到了什麼?就是凡事要一步一步來,要有耐心。」   幸運的是,范德韋登接受了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做得很成功。「我很幸運能夠挺過來,感謝所有給癌症研究作出貢獻的人們,要不是他們,我很可能就不在這裡了,」他說。此後,范德韋登不僅重回賽場,而且熱心公益事業,特別是為抗癌組織做了很多工作。   從病床回到賽場,范德韋登表現得更加出色。在2004年的公開水域游泳世錦賽上,他的25公里馬拉松成績是第七名,2005年和2006年提高到了第六名,今年更是在西班牙塞維利亞世錦賽上獲得冠軍。10公里馬拉松是他的副項,但是世錦賽排名也從第七上升到了第四。   儘管有關阿姆斯特朗的書籍擺在他的書架上,范德韋登並不喜歡別人把他們互相比較。「我不是阿姆斯特朗,」他說。「阿姆斯特朗說積極的心態和大量運動能拯救你,我並不同意。我甚至認為這是危險的,因為這就暗示不這麼做的人就輸了。還是醫生拯救了我,我很幸運,因為化療很成功。就這麼簡單。」   「一步一步來,要有耐心」。范德韋登說,這個信條同樣是他參加奧運會比賽的策略,「我待在大部隊里,等待機會的出現」。在21日的比賽中,范德韋登在絕大部分時間裡表現得毫不起眼,只是在最後500米時突然發力,超越領游的英國選手戴維斯奪冠,成績是1小時51分51秒6。   范德韋登獲得冠軍後,偉大的荷蘭游泳選手霍根班德走上前去,與他擊掌擁抱。北京奧運會的游泳比賽至此全部結束。這場比賽之所以偉大,不僅是因為有菲爾普斯,而且是因為有一批直面巨大傷痛的強者。       

二、單腿游完10公里的奇蹟:杜托伊特   20日當一位只有一條腿的選手出現在北京奧運會女子10公里馬拉松游泳比賽中時,觀眾再次感受到奧林匹克精神的偉大——她就是南非殘疾人選手納塔莉·杜托伊特。她也是這次北京奧運會南非代表團的旗手。   這位雅典殘奧會5金獲得者,是惟一同時參加北京奧運會、北京殘奧會的運動員。20日她只獲得了第16名,但比賽結束后冠軍獲得者伊利琴科說,「如果有可能,我希望頒給她一枚特殊的獎牌。」   杜托伊特曾是南非一位非常有天賦的游泳運動員,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時,只有16歲的她就躋身三個項目的奧運資格賽決賽。然而2001年2月的一次車禍讓杜托伊特失去了左小腿。在截肢手術後三個月,杜托伊特重新投入到那一池碧水中,她沒有放棄理想。   杜托伊特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收穫,在2002年英聯邦運動會上,杜托伊特不但在殘疾人自由泳上奪得兩枚金牌,還闖進了健全人蔘賽的800米自由泳決賽。那一年,她力壓索普,當選為賽事最佳運動員。2004年,杜托伊特參加了雅典殘奧會,並且獲得了5金1銀。   杜托伊特在6歲時,就期待能夠參加奧運會,即使在失去一條腿後,她也沒有放棄為此而努力。在今年日本公開水域游泳錦標賽中,杜托伊特獲得10公里馬拉松游泳賽第四名,取得了北京奧運會女子10公里馬拉松游泳比賽的參賽資格。   20日上午,杜托伊特最終以2小時0分49秒9的成績獲得第16名。比賽結束後,觀眾將最熱烈的掌聲獻給了她。   第16名的成績對於杜托伊特來說並沒有遺憾,「對我來說,我只是想參與比賽,因為我和普通人一樣,有著同樣的夢想。」杜托伊特賽後說,「這是奧運會上第一次出現女子10公里馬拉松游泳比賽,能夠和大家一起比賽我很高興,我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失去了一條腿。」她希望所有人看到她所執著的東西。她說,「夢想是自己設定的,不是別人給你設定的。我要證明,即使只有一條腿,我依然能游得很遠。」 在即將開始的北京殘奧會上,杜托伊特仍然將參賽,在那個戰場上她將是王者。說起未來的打算,杜托伊特笑著說:「下一個目標是出戰倫敦奧運會!」        

三、偉大的母親:丘索維金娜   母愛的力量有多大?丘索維金娜可以告訴你,當33歲的她在體操場上拿到一枚跳馬銀牌的時候,她幸福地說:「我為自己得到這枚銀牌而自豪,而我會將這枚銀牌帶回家,送給我的兒子。」    這是一個堅強的母親的故事。在2002年前,丘索維金娜是個快樂的體操姑娘。1975年出生,16歲就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團和自由操金牌、跳馬銀牌;1992年首次代表獨聯體參加奧運會,摘得女子團體金牌;1996年至2004年她代表烏茲別克三次參加奧運會。過去的日子是為了體操,是為了夢想,丘索維金娜快樂地在體操場上拋灑著汗水,收穫著輝煌。國際體操聯合會以丘索維金娜的名字命名了三個動作。    1996年,丘索維金娜功成與前蘇聯著名的摔跤運動員庫爾班諾夫結婚生子,一家三口的生活本該平靜而快樂。然而造物弄人,兩個優秀運動員的愛情結晶竟先天不足,2002年,在一次突然的嘔血之後,3歲的兒子阿廖沙被確診為白血病。而後體操對她不再是單純的比賽,而突然變成了一項為了兒子治病的工作。    「一枚世錦賽金牌等於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惟一的辦法。」丘索維金娜說。丘索維金娜樸素的話語真實得讓人聽著落淚。    2002年,匈牙利德布雷森,那是丘索維金娜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屆體操世錦賽,不是因為拿了金牌或者四個項目全都進入了決賽,而是深陷在極度矛盾情緒中的那幾天實在太難熬了。    「如果我不參加比賽,阿廖沙就活不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我根本沒有選擇。」丘索維金娜說,「他只有三歲,我不能看著他就這樣死去。」    就這樣,為了賺取獎金,只要有參賽機會,丘索維金娜總會把四個項目全都報上。當別的小選手在場上專攻單項時,這位媽媽級的運動員卻不得不逼著自己向全能型發展。但是,很快,她就得到了一個壞消息:一天,烏茲別克的醫生告訴她,他們的醫療條件還不足以拯救阿廖沙。丘索維金娜知道自己不得不下個決定了。    當得知科隆醫院的白血病化療很有效果後,丘索維金娜和丈夫變賣了小公寓和汽車,來到了德國豐田科隆俱樂部。這個俱樂部的主教練彼得·布魯格曼讓丘索維金娜加入了他們俱樂部,並讓阿廖沙住進了科隆大學醫學院,還給了他們很多經濟上的支持。    此後,不敢病,不敢傷,更不能言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間,丘索維金娜總是時刻記著這三點,因為自己任何小小的意外,都可能讓病床上的孩子失去生的機會。    「我的生活很忙碌,要參加很多的比賽,每天還要堅持訓練。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在阿廖沙身邊。但是,這樣的日子我過得更踏實,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讓阿廖沙繼續接受很好的治療,這是我這個母親能為他做的全部。」    就這樣,丘索維金娜堅持著。「我現在所做的是每個女性都可以做到,你必須照顧好你的家庭、丈夫和孩子。最重要的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去希望,保持樂觀的心態,相信自己什麼都能做到。」這就是丘索維金娜的人生觀。在她看來,只要堅持,一切都會好起來。    阿廖沙的病情也開始逐漸穩定,現在除了定期的血檢外,已經不用經常去醫院了。在2006年,在國際體操聯合會的「三年規定」到期後,丘索維金娜穿上了德國體操隊的隊服,並在今年體操歐錦賽的跳馬項目上為德國拿到了23年來的首枚金牌。    在北京奧運會體操場上,她再次跳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動作「丘索維金娜」,並且最終摘得了跳馬項目的銀牌。在她這個年齡能完成成這樣,已經非常了不起。    一個偉大的母親,她用自己的努力證明,只要有愛,一切都有可能。         

四、為了對父親的承諾——負傷拚命戰至最後一刻:蘇麗文   蘇麗文今年二十八歲,今年二月父親檢查被發現患了鼻咽癌。在蘇麗文出征北京前,父親和她一同許下了諾言:「爸爸拼健康,女兒拼金牌。」    北京奧運跆拳道賽,蘇麗文嚴重膝傷咬牙撐完三戰,雖在銅牌戰不敵克羅埃西亞的馬丁娜,只得第五名,但她拚搏不退、銅牌戰十一次倒下再起,奮戰精神感動全場。     蘇麗文在北京忍住痛,是為了與罹癌父親的承諾。許多觀眾噙著淚水看電視轉播,痛徹心扉的感動,她雖不能奪牌,價值卻遠勝一枚金牌。     蘇麗文在對韓國林秀貞就傷了左膝韌帶,原本得放棄比賽,但賽前,她承諾父親:「我拚金牌、老爸拚健康。」輸了首戰,跟金牌無緣,心中還是想著這個承諾。     她說:「不管如何,我要踢下去。」經過六個多小時治療,受傷的左膝包上厚厚繃帶,第二戰三回合六分鐘的比賽,蘇麗文頂不住痛楚與對手接連攻勢,倒地七次,咬著牙,蘇麗文勉強站起來,以一比零擊敗紐西蘭鍾羅蘋,對手不禁稱讚她是「勇敢的對手」。     準備銅牌戰前,蘇麗文說:「我是為父親而戰。」蘇麗文腿已沒有支撐的力量,全隊都勸她放棄,蘇麗文說:「不要剝奪我的夢想。」在一旁備戰的宋玉麒忍不住掉淚。     她與克羅埃西亞的馬丁娜爭銅,含延長驟死賽的四回合中,蘇麗文摔倒十一次。她利用右腳支撐、伺機以嚴重受傷的左腿進攻,前兩回合竟成功兩次上端進攻,四比四戰平。     但她左膝痛到失去知覺,防護員數度進場,用冷凍噴霧劑狂噴蘇麗文傷處,蘇麗文在第三回合就倒地三次,她頻頻搥著地板。她賽後說,當時心想:「老天爺,請讓我站起來,完成最後卅七秒。」     總教練侯緯星表示,第一場受傷,就勸她放棄,但蘇麗文堅持上場,侯緯星說:「勸她下場,太殘忍;看著她在場上拚命,心更痛。」     銅牌戰第三回合。第三局是最艱難的兩分鐘。上場前,蘇麗文抬頭向天,雙手捂住臉為自己祈禱,二十八歲的她,這是她最後的戰場,她要堅持下這最後的一百二十秒。    馬丁娜先踢中蘇麗文有效部位再得兩分。當蘇麗文換腿時,傷腿不小心撐地,她的臉部因痛苦劇烈地扭曲。    教練目睹一切,又高又壯漢子的手在發抖,他掩住嘴,焦灼地站在後面微微踱步。第二次進行噴霧處理後,蘇麗文示意繼續比賽。她瞅住一個空擋,再踢中對後頭部——四比四。這時,她又一次摔倒。教練忍不住要衝進賽場,被裁判阻止。    時間剩下最後三十四秒,裁判再一次問她,是否終止比賽,並叫來了邊裁緊急磋商,最後同意蘇麗文的意願——繼續比賽。   在觀眾一陣陣熱淚盈眶的吶喊聲中,蘇麗文靠右腿作支撐,在終場前落後四分的極大被動情勢下,竟然擊中對手頭部,絕境突圍,奇蹟般地扳平比分,將比賽拖入加時賽。進入加時戰,馬丁娜選擇對蘇麗文殺傷力最大的中端攻勢,終結比賽,蘇麗文趴倒賽場,她掙扎爬起敬禮,全場響起掌聲。   她,沒有讓老爸丟臉,更帶給中華台北隊本屆奧運最動人的光榮,向全世界演繹與展示了中華億萬兒女頑強拼搏的精神。       

五、因為愛,所以我回來:欒菊傑   「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美國將軍麥克阿瑟這句話,說的是戰場,但也同樣適用奧運競技場。    在今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一批老兵繼續上演新的傳奇:67歲的日本盛裝舞騎手法華津弘,58歲的加拿大女神槍手納特拉斯,53歲的以色列長跑運動員薩塔因,49歲的法國女子自行車運動員讓妮·隆戈…… 而已有50歲並長期與腎下垂疾病作鬥爭的欒菊傑無疑也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1984年8月4日洛杉磯奧運會女子花劍決賽,欒菊傑奪取中國擊劍第一枚奧運金牌。   1989年,欒菊傑退役後與丈夫顧大進移居加拿大,在埃德蒙頓擊劍俱樂部從事教練工作。在加拿大的前幾年,為了提升俱樂部的名氣和影響,欒菊傑經常去各地打比賽。她曾四次奪得加拿大全國冠軍,一度排名北美花劍賽第一名。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後,欒菊傑因為身體原因,就再沒參加過比賽。   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後,顧大進和欒菊傑都很激動,他們就商量著,看看能不能再進一次奧運會。「我想那肯定會是個奇蹟,因為到那時我太太已經50歲了。」顧大進說。到了2006年底,欒菊傑當時的體重、身材都沒太大變化,她決定試試。    「我始終沒有十足把握拿到奧運資格,」欒菊傑說。從始至終,她並未否認自己在做一件風險係數超標的事,「但是,我做到了。」    到世界各地征戰積分賽,首先付出的是經濟代價。在加拿大,欒菊傑要自行承擔訓練和比賽費用,這筆費用對她一家的生活影響不少。作為家裡的「頂樑柱」,欒菊傑四處征戰不得不放棄了工作,這意味著坐吃山空。結束積分賽回到家後,她便馬不停蹄地趕去供職的埃德蒙頓擊劍俱樂部上班,絲毫不敢耽擱。    但欒菊傑至今未計算過自己為此損失了多少錢,她笑著說,若計較這些還不如放棄算了。「錢少可以省著用,但夢想的價值絕非金錢可以衡量。雖然我不富有,但我所做的事是用錢也買不到的。我不想以後後悔。」   「如果在其他國家舉辦奧運會,我早就放棄了,我連奧運冠軍也拿過。因為是在中國,全國都很重視,我覺得一定是世界上辦得最好的奧運會,我這個50歲的人才有勇氣去參加。」欒菊傑曾這樣說,雖然穿著加拿大的擊劍服,但她這次是來為中國人爭光的。   8月11日,代表加拿大隊的華裔劍客欒菊傑在賽後打出「祖國好」的布幅時,無數人為之感動。   賽後的欒菊傑顯得輕鬆、愜意。「有人問我,參加奧運會是不是為了拿冠軍,可能許多運動員都會這麼想,但對我,這並不重要,我是來享受在祖國舉辦的奧運會給我帶來的快樂,我就是累也感覺好爽!」   「因為愛,所以我回來」。這位昔日的中國英雄,以50歲的高齡、以長期與腎下垂疾病作鬥爭的意志,續寫著奧林匹克神話:無論年齡,無論國籍,只要有夢,就有成功。                   

六、幾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舉重冠軍攜亡妻照片登領獎台:馬蒂亞斯·施泰納   8月19日,和德國運動員馬蒂亞斯·施泰納一同出現在最高領獎台上的還有他美麗妻子蘇姍的照片。照片中,他去世的妻子甜美地笑著,而施泰納卻哭了。這位男子舉重105公斤以上級的冠軍要把這枚北京奧運會最「重」的金牌獻給亡妻。     「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蘇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個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蘇珊在注視著我,她在我的心裡,給予我勇氣和力量。這是一場獻給蘇珊的勝利。」在比賽中,德國力士在挺舉的最後一次試舉中奮力舉起了258公斤的杠鈴,這一重量超出他此前的最好成績8公斤,從而使他順利實現了大逆轉。    施泰納今年26歲,原是奧地利運動員,上屆奧運會上只獲得第七名。賽後,他和奧地利主管舉重的部門產生分歧,萌生去意。正在這時,一個叫蘇姍的德國姑娘將他的發展軌跡帶到了德國。蘇姍在一次看電視比賽時對施泰納心生好感,於是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向他表露心意,兩人很快墜入情網,不久結婚。施泰納也轉到德國凱姆尼茨體育俱樂部,今年初獲得代表德國參加奧運會的資格。   不幸的是,去年7月16日,蘇姍在一次車禍中喪生。這對施泰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對亡妻的愛,是他默默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堅持枯燥的訓練,並最終參加北京奧運會的精神支柱。     施泰納和蘇珊相識於2004年,當時蘇珊寄給了施泰納一封交友的電子郵件。這對年輕人初次見面就墜入愛河,隨後在2005年底,施泰納與蘇珊攜手走進婚姻殿堂。而2007年7月的一起車禍卻無情地奪去了蘇珊的生命,    「這張我最喜歡的照片,是我和妻子在散步的時候拍下的。她跑在我前面,我從身後喊了她,她回頭的時候我拍了下來。相片里她笑得很自然,她並不知道我要給她拍照。」從此施泰納就一直隨身帶著蘇珊的照片,「想她的時候,我就拿出照片來看看,訓練的時候是她給我力量。」    獲金牌後,他說:「我的亡妻一直在我身邊,陪伴著我。比賽時我可能不怎麼想她,但比賽前一刻她還浮現在我眼前。她的照片我一直帶在身邊。我希望,她看到了我站在領獎台上的那一刻。」    「鐵漢」施泰納手舉亡妻照片登上領獎台的「柔情」,無疑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德國《世界報》網站評論,這是2008年奧運會最感動人的時刻之一。          

七、穿越戰火穿著二手貨只為參與——伊拉克運動員   這不是一個人物,而是個隊伍,是個團體,他們奪不了金牌,但他們歷經千辛萬苦,他們沒有缺席,他們來了。   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當只有四名運動員的伊拉克代表團高舉國旗走進場內時,全場觀眾紛紛起立為他們鼓掌喝彩,其受歡迎程度絕對不亞於數百人之多的美國代表團。    從戰火中走來的伊拉克運動員似乎對此預料不足,入場時顯得略有些緊張,但很快他們就被全場熱烈的氣氛感染,笑著向觀眾致意。   「這不就是以前的中國隊嗎?」許多網友拿1932年的中國代表隊作比較,當時劉長春隻身代表祖國來到洛杉磯參賽。   早前,國際奧委會取消了伊拉克參加北京奧運會的資格。到伊拉克恢復了資格時,除了田徑,所有比賽項目的選手名單提交期限已過,射箭、柔道、舉重選手失去了機會,只有一位短跑選手和一位擲鐵餅運動員保留住了資格。多虧了國際賽艇聯合會還沒有把伊拉克的參賽資格轉給其他國家,所以兩名賽艇選手海德爾·諾扎德和海珊·傑布爾才得以參加北京奧運會。   我們在賽場上看到,伊拉克的兩名小夥子竟穿著已經起球的舊T恤出現在賽艇賽場。諾扎德上岸後光著腳,襪子前頭居然破了兩個洞。他們的賽艇也是東道主從杭州提供的。伊拉克短跑女運動員多娜·海珊·阿布拉扎克穿著的是那雙她曾經冒著生命危險從二手市場買回來的二手跑鞋。然而在如此艱苦的情況下,運動們還堅持著他們的體育夢想。   8月11日,兩名伊拉克賽艇選手諾扎德和傑布爾參加了男子雙人雙槳賽艇預賽,雖然他們最後一組通過終點線,但是他們的表現依然贏得了人們的崇敬。今年25歲的諾扎德和32歲的傑布爾是巴格達一所體育大學的學生,在飽受戰火蹂躪的伊拉克,他們為備戰北京奧運會付出了巨大努力。他們為奧運確實是在「玩命」。文明之河底格里斯河就是他們的訓練地點,如今那裡只有軍事巡邏和宵禁。他們時常被驅逐,如果有政府官員在附近,士兵會把他們趕回岸邊。他們在底格里斯河上只能劃1700-1800米的距離,而奧運會比賽賽段長度是2000米。爆炸聲是他們日常訓練的背景音。只有巴格達城裡暴力襲擊的狀況過於嚴重,他們才暫停幾天,等待危險過去,他們又再次下水。他們參加北京奧運會本身比他們的參賽成績更重要,能參加奧運會本身就是一種勝利。他們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參加奧運會,就是為了讓伊拉克國旗在奧運賽場上高高升起,讓全世界都看到伊拉克人的堅強和勇敢。美國雙人雙槳賽艇選手文克萊沃斯(Tyler Winklevoss)說:「他們讓我們意識到戰勝困難是每一個奧林匹克選手身上都有的特點,有時候,這種困難很大很大。」   短跑運動員多納自6年前開始短跑訓練,已兩度經歷生死考驗。去年11月,她在巴格達市的體育場備戰泛阿拉伯運動會時,一名狙擊手向她開了槍,子彈從她腳底穿過。訓練條件十分艱苦,達納的教練能提供給她的全部裝備,只有毛巾、從約旦淘來的二手運動鞋和最普通的塑料秒錶。多納雖然沒有奪牌希望,但依然被美國《時代周刊》列為北京奧運會「100位最值得關注選手」之一。   多娜也沒有晉級下一輪。   「最重要的是我和我的祖國沒有缺席」,多娜說:「作為一名伊拉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為伊拉克爭得榮譽,一直是我的夢想。為了讓全世界都看到伊拉克人的堅強和勇敢,哪怕有再多的苦、再多的危險,我都會堅持下去!         


推薦閱讀:

歷屆夏季奧運會申辦及主辦城市
劉翔:倫敦奧運會將是我參加的最後一屆奧運會
里約奧運黑幕重重,奧運會的親爹叫美國?被政治綁架的體育
曆數奧運會歷史上的「第一次」
十二生肖奧運會 老鼠能當冠軍?!

TAG:北京 | 世界 | 人物 | 感動 | 奧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