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讓家風伴隨「姓氏」薪火相傳

中華民族具有重視「姓氏」的文化傳統,姓氏就像一個人的「標籤」,從出生就貼上,伴隨一生,並隨血脈的流動實現代際傳承,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什麼讓人們對自己的姓氏念念不忘?因為姓氏里有家族文化的「根」,有傳承千年的「血脈」,更有福蔭子孫的「家風文化」。

據《中國叢書綜錄》記載,我國古代公開出版的家訓有120多種,影響較大的有《朱子家訓》《錢氏家訓》《章氏家訓》《顏氏家訓》等,眾多先賢家風都以「姓氏」冠名。姓氏是家風的標籤,家風是姓氏的內涵,兩者相生相伴、形成合力,源遠流長、經久不衰。

對外傳播和向下傳承是家風延續生命力的兩條重要途徑,前者著眼於空間的擴散,後者著眼於時間的傳承。其中,家風的向下傳承由於其代際間的持續流動和經久不衰的生命力而顯得尤為重要。家風要以家族為紐帶、以姓氏為標籤,實現嘉言懿行的薪火相傳,給予代代後輩建功立業的精神動力。

素有「四水落明堂」美譽的湍口鎮迎豐村位於浙江省臨安市,猶如坐落在青山綠水中的一個聚寶盆,古色古香的祠堂是後人為供奉「四知太守」楊震所建,曾兩次在大火中化為廢墟,卻如同鳳凰涅槃般奇蹟重生。祠堂是沒有生命力的,容易被損毀,真正有生命力的是《楊氏家訓》,先賢楊震暮夜卻金的典故及其清廉一生的好家風是後輩子孫傳承不忘的「根」。

良好的「家風」護衛家族這艘「巨輪」世代遠航。吳越國王錢鏐的後輩子孫枝繁葉茂,近代更是人才井噴,坊間素有「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的美譽,代代薪火相傳的《錢氏家訓》是錢鏐人生經驗之集大成,被譽為「一代錢王,千古家訓」,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篇,無不字字珠璣、澤被後世。

相反,不好的家風會使姓氏成為恥辱。古人云「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意思是一個品行高尚、能力出眾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事業,留給後代的恩惠福祿,經過幾代人就消耗殆盡了。君子的遺風影響五代而後中斷,主要原因就是家風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後輩子孫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忘記了老祖宗的「根」。「人自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這副對聯廣為流傳、影響深遠,無疑是秦檜後人痛苦無奈至極之哀嘆,秦檜家風不好致使其後人愧姓秦,從而導致家族意識不斷消減、家族姓氏走向衰落。

遺子一金不如遺子一經,良好的家風、家訓對於子孫後輩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好家風伴隨「姓氏」薪火相傳使其生命力得以提升。在家風的傳播上,要通過政府的挖掘、推廣,以好家風為「圓心」向外擴張,以姓氏為「標籤」向下輻射,以好家風、好涵養、好作風、好民風、好社風,最終形成氣候,潤澤社會。

推薦閱讀:

道家風水挨星訣的用法
好家風等於好世風
倡樹「和、責、廉」好家風
揚波詩社詩家風采第008期

TAG:姓氏 | 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