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與精神文明的流變:秦淮風流考
06-11
導讀
「秦淮八艷」是指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妓,分別是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冠白門、馬湘蘭、柳如是與陳圓圓,又稱「金陵八艷」,這一名妓群體以其「衣冠文物、文採風流」把近古中國的文化之美推演到極致,據說直接開啟了曹雪芹《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戲劇大家孔尚任以李香君的故事為藍本寫有《桃花扇》,八十萬言的《柳如是別傳》是文史大家陳寅恪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部著作;至於中學課本上,則有朱自清與俞平伯的同題散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對「秦淮風流」進行文字懷想。
今古秦淮
那次去鈔庫街38號媚香樓,在門口見一牌,上書:「本館是省級文保單位,館內『媚香樓』及其河廳、水門,是十里秦淮兩岸唯一保存的明、清時期古建築。」編這瞎話兒的人,想必不知道《板橋雜記》有一段:
推薦閱讀:
※這種「困」在鑽石中的冰,擁有神奇的物質形態
※智能時代的怪獸六:基本假設
※真正的幸福婚姻:精神上不依附,物質上不攀附
※慾望的盡頭是物質的擁有,理想的終極是精神的充盈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