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紀錄片今天很火很火:中國式課堂讓英國報紙也炸開了鍋
「上哪裡找英語這麼好的數學老師!」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么?——中國式課堂》第一集當地時間8月4日晚9點播出後,立刻在國內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刷屏。人們討論的不止是5名中國老師流利的英語,更為紀錄片一開始就拋出的懸念所吸引:中國教育與英國教育到底哪個好?要知道,教育從來都離不開所在區域的文化傳統,中英巨大的文化差異讓這部紀錄片從一開始就充滿戲劇性的衝突。
BBC用「震撼」來形容第一集,並在後兩集預告中打出「更大的反叛還在後頭」的廣告語。
顯然,這部紀錄片的賣點就是最終的結局:「中英教育大比拼」到底誰贏誰負。
讓我們來看看剛播出的這第一集——確實很有意思啊!!!
給英國孩子解釋「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BBC的這部紀錄片分三集,第一集在英國當地時間8月4日晚上9點播出,這其實是BBC和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啟動的一個研究項目,在英國漢普郡的博航特中學開設「中國實驗班」,抽取50名9年級學生,由中國老師上課,一個月後和同年級其他孩子一起參加測試,看看哪種教育方式下學生的學業表現更出色?
這是一段充滿喜感的開場:學生首先被要求早晨7點到校,在英國通常的到校時間是8點到8點半,當這群睡眼惺忪的孩子踏進校門,立刻被要求換校服。說得更準確些,這是中國校園常見的分體式運動服,英國女孩們只得乖乖脫下緊身制服、小短裙。「這衣服寬鬆得好像降落傘。」有學生這樣抱怨,更多孩子在嘲笑彼此的奇怪扮相。
緊接著,孩子們被帶到足球場上,中國老師楊俊(音)將帶領他們做早操。雖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跟得上楊老師的動作,但大家對這種新鮮的集體運動、奇怪的動作更多感覺搞笑,但,楊老師不這麼認為,這個朝氣十足的女老師從學生時代起就是光榮的領操員,「我喜歡這種大家一起干一件事的感覺,這能營造團結一致的勁頭。」
中國老師彷彿在告訴這群孩子:既然要「中國式課堂」,那麼一切都得按中國的規矩來。
沒錯,走進教室,中國老師的第一節課就是:講紀律。「如果我看到你們不講紀律的話,我就讓你們出來罰站。」「等你們不講話了,我再講話。」這是中國孩子再熟悉不過的課堂老師經典用語。
這還不夠,中國老師用英語給孩子們解釋起「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教室的牆上,還貼滿了中國老師精心挑選的名人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不過,學生似乎並不理解。「謙虛(humble)是什麼意思?」一個學生說。要教這群外國孩子,可不容易。
三角函數難倒一片,英國學生找自己老師「開小灶」
下午第一節課,數學課。沒幾分鐘,英國孩子就跟不上鄒海連老師的三角函數公式了。他們開始交頭接耳,嬉笑聊天。
中英教育理念的差異在課堂上展露無遺。BBC說,英國的數學課堂是根據學生的不同進度分班上課。在理化課上,老師則不直接告訴學生怎麼做,而是讓他們自我研究、發現。「他們經常弄錯,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科學就是一個在不斷出錯中找到正確的方法。」
中國的方式不一樣。鄒海連老師的課堂是一個標準的中國課堂:老師不停地演示公式、學生不停記筆記、記憶各種知識。所有的知識都會以課堂筆記的形式教給學生,這是最快的能傳授知識的方法,然而這種體系下,學生需要百分百集中注意力,這群英國的「熊孩子」基本都做不到。
「在中國,中學生每周要學11個小時的數學,中國孩子的數學水平領先英國同齡人的3年以上。這裡的孩子不習慣背公式,課堂進度很慢。」鄒老師說。
有意思的是,中國老師的進度令英國「學霸」抓狂,他們表示老師只用15分鐘就把所有公式講完了,而此前這種三角函數公式他們要學一個禮拜,「這怎麼趕得上?」「學霸」找到原來的數學老師「開小灶」,英國數學老師急了,也用足球教練等牽強的比喻告訴學生如何強記"sin、cos、tg、ctg"等口訣。
當然,更多孩子對學習三角函數的必要性提出質疑,「數學不就是告訴我將來怎麼報稅、怎麼付賬單就可以了?」一個女生在課堂上嘀咕。
教育理念大衝突,中外教育比較遠沒有結束
更大的衝突出現在科學課上。楊老師講解理化知識,兩個男孩自顧自地用"beatbox"(一種口技)打節奏,更多孩子自顧自聊天、打鬧。
她試圖嚴肅地看著學生:結果學生直接忽略她。她提高嗓門,學生也提高嗓門。她咆哮,學生當面嘲笑她。楊老師生氣了,她讓一個男生走到教室前,面壁。她擔心這樣的羞辱可能會傷了這孩子,但這孩子笑得站也站不住,他覺得這事好好玩。最後,在絕望中,楊老師似乎是在對自己說,「中國學生從小就懂得紀律二字,這種規範是從出生、從家庭、從整個社會的意識中就教給孩子的,根本不需要老師在教室里再強調,但在這裡,紀律竟然成為我們教學最大的挑戰。」
對這群孩子來說,這不僅是注意力、自制力的考驗,也是體力的考驗。下午3點半,已經到了英國學生注意力的極限,常規班的學生都放學回家了,打遊戲的打遊戲,玩電腦的玩電腦,「中國實驗班」的學生則開始吃晚飯,等待他們的還有晚自習,晚上7點結束。
中國老師說,「在中國,學生們總是用所有時間來學習,就算放學了,也基本在去補習班的路上,中國學生沒有時間做興趣愛好的,學習生活是他們童年的一切。」BBC對中國式教育特點的總結是:「超長的課時、嚴格的紀律要求、慘烈的競爭。」 對此,英國學生顯然難以適應,晚自習結束,大家已累倒一片。
有孩子抱怨,「這個課堂就是不停抄寫筆記,好像機器人一樣。」也有孩子漸漸理解中國老師,「中國老師講得太清楚了,一直沒搞懂怎麼配平化學方程式,今天老師講解完,我馬上懂了。」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紀錄片中被英國老師提及並讚許。
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么?中式課堂》才播出第一集,今天,英國各大報紙就紛紛發表評論——到底英國教育好,還是中國教育好。有評論甚至調侃,「課堂被中國老師佔領了,英國佬要奪回課堂!」
英國人希望來華「取經」教育
BBC這次的實驗並不是很出人意料。最近這兩年,英國想向中國教育「取經」的步子越邁越大。從去年英國教育大臣訪華,走進上海的中小學課堂「旁聽」數學課、科學課,到去年年底啟動請中國數學老師到英國「支教」的項目,再到今年春天有消息稱英國計劃引進中國的數學教輔材料《一課一練》, 這一切與英國近年來的青少年學科素養表現「低迷」密切相關。
在這個誕生牛頓、圖靈的國度里,人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年輕一代的科學技能尤其是數學技能變得越來越差。在最近連續幾次的經合組織的國際學生評價計劃(簡稱PISA測試)中,英國學生的閱讀和數學素養都在墊底位置。他們該向誰學習?英國人自然把目光投向多次在數學上排名第一的中國上海地區。
中國數學教育的特別方法令英國人感覺神奇。比如,英國政府今年年初希望推行一項政策:讓英國的小學生們背誦中國的「九九乘法口訣表」。消息一出,英國人對此討論熱烈,以至於在英國首相卡梅倫出席一項活動時,有一名電視台記者就問他,「你是憑什麼樣的信心,認為你的這個政策一定會成功?事實上現在已經有數以千計的學校早都在這麼做了,可是現在不也還是這樣么?所以我想要問你的問題是……9乘以8等於多少?」
「原來我們的教育官員的數學比我還爛。」彼時,英國民眾發出類似感慨,受不了本國數學屈辱的這種情緒延續至今——當英國人看到中國老師被請到英國,難怪有評論直言,「我們的確需要中國的『老虎老師』來調教一下。」
被中國老師佔領課堂,英國佬要奪回課堂?
不過,英國知識界、教育界並不完全認同「照搬」中國教育。主權意識強烈的英國報紙甚至把這次中國老師「登陸」調侃為一種「佔領課堂」。
細心的《衛報》評論員注意到BBC在英國校長斯托爾先生趕去查看「中國實驗班」進展情況時配以「大逃亡」、「轟炸魯爾水壩記」(均為描寫英國二戰場面)的背景音樂,「難不成,中國老師侵略漢普郡,勇敢的英國佬要奪回教室?」《衛報》說道。
也有人對中國老師表示「同情」,「我們這群懶散刁蠻的孩子確實缺乏管教」,「像『話匣子』蘇菲同學,更多興趣是在嚼口香糖,而不是學習硫酸銅的性質。」有學者這樣點評。
英國《獨立報》則說,「英國博航特中學還是英國最好的綜合性中學之一,很難想像,這群中國老師到一個內陸城市的中等中學還會遭遇到什麼。」
玩笑歸玩笑,更多英國知識分子認為本國教育也有長處。
在王老師領銜的體育課上,她給英國同學們解釋了體育在中國課堂的意義——是中考、高考的必修課。為了讓孩子們直接體驗「中國式體育課」,男生直接跑1000米、女生跑800米,還得根據用時排名。「英國」學霸「喬伊聽到這個消息,當場哭了出來——他其他學科都好,就是體育爛。英國的體育課沒有這樣的比賽,大家都玩自己喜歡的項目。
但沒辦法,中國的體育課就是這樣。喬伊哭著鼻子跑上跑道,當班上所有人跑完後他還落後一大截。在喬伊當眾出醜後,英國當地老師霍格小姐表現得很溫暖,她鼓勵喬伊, 「如果你在體育不擅長,我敢肯定你在其他領域一定很擅長。」她是對的。喬伊在鄒老師此後的解鎖九連環的遊戲中表現驚人,是全班第一個解開九連環的孩子,並開始教其他同學怎麼解開。
「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衛報》說,這是英國教育的閃光點。霍格小姐也說,「通常我們就是採用這種鼓勵的方法,讓孩子們自己跟自己比,一次次戰勝自己,做到自己的最好,而不是與別人比。」
教育是「有教無類」,教育更是一種互相借鑒
事實上,博航特中學還是英國最好的中學之一。但為何還會有人在老師上課時化妝、抽風、放空、頂嘴?
「不得不承認,即便最差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點,我自己就是一個淘氣鬼,和紀錄片里的蘇菲和盧卡一樣。在他們的淘氣中也有自我意識和小聰明。」一名英國記者直言,「楊老師或鄒老師並不是壞老師,他們的方法在中國肯定很奏效,不然中國孩子怎麼會比英國孩子在數學上領先三年。但是,我們說的不是教室,而是整個社會語境。一個聰明的廚師,如果只給他土豆和平底鍋,他是不會嘗試去做點心的。」這個英國記者提到了孔夫子的一句名言: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從相反角度看,如果讓時髦的英國老師去中國給中國學生上課,中國學生也未必適應:「他們會要求學生分組,自我分配學習實踐,或者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或許,中國學生會一下子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幹嘛了。」
教育是一種互相借鑒,或許大家都沒有沾沾自喜的必要。英國老師說,不教授什麼,鼓勵自己發現的過程,實際也在鼓勵創新。中國老師說,英國教學有不同的進度,能讓不同的孩子都獲得最適合的發展,「我們的教育就一套教材,挺得過去就挺,挺不過去就掛。」
爭議也好,喜劇也罷,大多數英國人認為,當紀錄片結束我們真的可以從中國式教育里學到東西。比如,早操。「我應該向我們報社的總編輯推薦一下這項活動,它不僅可以促進員工的健康,還能鼓舞士氣以及營造團結氛圍。或許應該升一面中國國旗,並且播放中國的早操進行曲。每天7點開始。」這名英國記者對中國老師博爾特式的閃亮結尾印象深刻。
教育永遠不是比賽,而是一種展示。
推薦閱讀:
※時間不是解藥:我們在蓬皮杜和王兵觀看「死亡」
※紀錄片資源
※這部片子簡直就是美食紀錄片里的一股泥石流
※《舌尖3》何止是不下飯?簡直是反吃貨!
※BBC推紀錄片稱中國負債規模是GDP200% 5年前是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