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大戶「搶奪」陸奇

36氪的朋友們·2小時前·One More Thing不論最終陸奇如何選擇,AI作為科技的未來一定是他篤定的賽道。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易科技」(ID:tech_163),作者:祖祖 靜靜 廷廷 定定,36氪經授權發布。

江湖傳言,得陸奇者得AI天下。

這不只源於陸奇此前的出色履歷,也源於他上任一年給百度進行的大變革、將百度從600億美元市值帶到了980億美元市值,更源於他離去給百度帶來的130億美元市值下滑。

百度失陸,天下共逐之。

騰訊、阿里、小米、滴滴、……中國互聯網群雄們正在虎視眈眈:我們得到的消息是不只一位大佬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了陸奇的聯繫方式,至於用意自然不會是簡單聊聊天;不僅如此,中外的投資人們也加入了「陸奇爭奪戰」:在投資圈內,已經有「陸奇只要創業就給10億美元天使」的消息傳出。

但陸奇只有一個,誰會笑到最後?

首問:小米需要陸奇嗎?陸奇會去小米?

相對來說,在眾多傳言中,小米似乎是陸奇最好的一個去處。

據傳聞,陸奇將會以合伙人的身份加盟小米,負責移動AI事業。對此,小米公關層面第一時間給網易科技做了澄清。

但,無風不起浪,雷軍亦是「愛才之人」,與陸奇是否有接觸尚不可知。這個消息傳出後,媒體的反應極其一致:這對即將上市的小米來說是重大的利好,而對陸奇來說也將是施展抱負的不錯機會。

首先,從上市角度來看,陸奇的加入將會讓小米的估值提升不少:在其提交招股書後,據媒體報道小米的估值可能為700億美元,這顯然不能讓雷軍滿足。

但就招股書來看,年收入千億元、經營利潤122.15億元,而且對於占收入七成收入的手機業務來說,雷軍還承諾了硬體綜合凈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這些都將是影響其高估值的重要因素。

此外,小米還被戴著「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高科技公司」的帽子:從招股書上看,2015年-2017年三年間,其研發投入分別為15.11億元、21.04億元、31.51億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26%、3.07%、2.75%;與華為一直以來研發投入10%以上的佔比來說,小米的研發投入不足。

陸奇被認為是一個「世界級人才」,不僅在技術方面有著過強的實力,而且曾在微軟身居高職,成為當時在美國科技巨頭中職位最高的華人,管理水平毋庸置疑,他在位期間百度從600億美元市值增長到980億美元市值的表現,就足以令對估值不滿足的雷軍如獲至寶。

其次,從小米未來核心戰略來看,其在人工智慧領域也迫切需要陸奇。在招股書中,雷軍一直強調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 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從2011年成立到現在小米1.9億活躍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小米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物聯網平台,目前連接的智能設備近1億台。

在人工智慧方面,小米像其他技術公司一樣不遺餘力,為此雷軍將自己的大學校友兼室友崔寶秋請來小米擔任人工智慧與雲平台副總裁。

從布局上看,小米在做AI方面有著軟體和數據的優勢,而且擁有廣泛的生態鏈優勢。招股書顯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210家公司,包括90家專註於發展智能硬體以及生活消費產品加強小米生態系統的公司。

但,小米人工智慧起步較晚,在技術積累方面與谷歌、百度、亞馬遜等巨頭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崔寶秋博士曾表示,人工智慧是小米未來十年的核心戰略,小米在人工智慧上投入再多也都不為過。

陸奇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權威已經無需質疑。

不僅如此,陸奇與雷軍之間還比較熟悉:在2017年6月份,陸奇就訪小米之家,與雷軍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在小米首屆IoT平台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與小米達成合作,攜手共建軟硬一體「IoT+AI」生態體系,陸奇也為親自前來站台。

只是,小米和雷軍能給陸奇以何種身份?想要打動陸奇,「二號」角色雷軍能否給出?如果能給,林斌和黎萬強怎麼辦?

陸奇不會希望再來一次宮斗。

二問:陸奇與阿里匹配嗎?

阿里也是陸奇被傳出有可能去的地方。

「少數有戰略技術眼光,又能執行得很好的人,他加入任何的一個公司,都是對這個公司的加分。」這是李開復曾對陸奇的評價。因此,阿里巴巴將邀請陸奇擔任全球總裁也被外界認為是理所應當的。

據悉,阿里全球總裁將掌管阿里全球海外業務,助力阿里全球化,地位僅次於CEO逍遙子。從title看來,阿里巴巴給的職位顯示出了足夠的誠意,陸奇曾經分別擔任雅虎和微軟的全球執行副總裁,在百度是僅次於李彥宏的二把手。而在阿里也是一個二把手的角色。

那該如何平衡陸奇與張勇、阿里其他管理層的關係是馬雲需要思考的問題。

管理層的穩定及讓最高的決策機構處於穩定高效的運行狀態,是每家公司的重中之重。一位不願具名的阿里員工對網易科技表示,「如果只招來一個能幹事的,而把整個管理層搞亂了,那就得不償失。」從他看來,張勇是否願意多一位競爭對手?陸奇是否願意屈於人下?阿里的元老們是否願意接受空降兵?這都是馬雲要考慮的。

「阿里的海外業務還處於剛起步階段,對於開疆擴土這件事,其實由公司元老級的人物來做更合適。」一位阿里員工對網易科技表示,在他看來,相對於更偏向宏觀管理的陸奇,可以讓剛卸任原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先來嘗試。

此外,根據陸奇以往的從業經歷推測,雖然自身管理能力已經被證實,但陸奇更擅長、最看重的領域是人工智慧,畢竟當初他在BAT中選擇B也是看中的百度對AI的深度布局。

而陸奇會不會掌管阿里的人工智慧業務也被外界猜測。雖然現階段阿里沒有像百度一樣把AI列為未來的大的戰略方向,但阿里也在加速布局。除了已知阿里雲、和將投入1000億的達摩院外,阿里也通過收購或對外投資的方式布局人工智慧。

對於以上種種的猜測,阿里集團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回應稱,確實是傳言,沒有這回事。

但互聯網史上被打臉的例子數不勝數,不到最後一刻永遠都不會知道結果。

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阿里強勢的企業文化,陸奇能適應嗎?

三問:騰訊還有機會嗎?

在2017年1月正式加入百度之前,陸奇一度被傳將加盟騰訊負責人工智慧及地圖業務。

只是當時騰訊被百度截了胡。從陸奇入職百度之後的「二號」角色來看,騰訊當時應該未能給出類似級別的重任。而在一年後見識到陸奇給百度帶來的變化時,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帶來,馬化騰會否再次動心?

弔詭的是,相比大範圍傳出的陸奇加盟小米、阿里傳言,此時的騰訊反而更為平靜,難道是在師法當年百度的截胡嗎?

問題同樣存在:騰訊二號人物劉熾平的地位極為穩定,留給陸奇的位置或許只有某個事業群總裁,這個地位是否能讓陸奇滿意?即使最終成行,在這樣的位置上,陸奇能否按照自己心意去實現自己的抱負?

更重要的是,如此重臣,能與太子好好相處嗎?

One more thing:陸奇會返美創業嗎?

在陸奇去年加入百度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Ng)便在社交媒體宣布自己從百度離職。

當時,深諳大公司之道和中美文化差異的李開復就在朋友圈談到:百度的吳恩達離職了,在七個大黑洞之外,我們很需要更開放的AI,這是創新工廠的夢想,看來Andrew下一步也是被這個夢想驅動,(七個大黑洞是指Google、Facebook、Microsoft、Amazon、BAT;AI發展最需要的人才、技術、數據被吸進去卻出不來)。

隨後,吳恩達創立幫助傳統產業AI轉型和升級的Landing.ai,還去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Drive.ai擔任董事,當吳恩達在大型企業走不通的時候,選擇了創辦自己最擅長並感興趣的工作。

不可否認,陸奇離開百度後也存在返回美國創業的可能性。

自媒體人盧泓言在其稿件中評論認為:陸奇在美國呆了25年,先上學然後工作,從IBM技術做到微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血管里流的是美國式思維,並被美國上流驗收買單。

陸奇如果真的像傳言那樣,主要因為文化衝突而選擇離開,那麼還有什麼理由讓他再次選擇中國土壤呢?而他此前已經是「華人之光」,一度躍升到在矽谷IT領域華人的最高職位,從這個角度講,他選擇創業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精通技術與管理,如果選擇創業的話,自動駕駛應該是他的首選,在百度他是阿波羅計劃的首席代言人,外界已經給了阿波羅200億美金的估值。

目前,已經有傳言稱,很多投資方都在與陸奇接觸,更有爆料說有人開出10億美金的天使讓陸奇啟動創業;當然,對於早已財務自由、懂技術懂管理、資源豐富的陸奇而言,也有可能加盟某投資機構、甚至自己創辦一家投資公司。

不論最終陸奇如何選擇,AI作為科技的未來一定是他篤定的賽道,我們靜候。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推薦閱讀:

一外國人來中國,說:「世界給中國最後一個機會,否則中國將貧困」,後應驗
可悲的中國創造
場爺說一周:重磅新車都往北京車展扎堆?你太高看中國汽車市場了
張維為:在實質民主方面中國做的比美國更好
中國歷代紀元表

TAG:中國 | 互聯網 | 中國互聯網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