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十九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十九集)
2002/7/15 華藏凈宗學會 檔名:WD15-002-0019
請看經本,第三十七頁,第二行,第二句看起:
【若有菩薩。】
『若』是假設,「若有菩薩」。
【樂作世業營於眾務。為所不應。我說是人住於生死。是故菩薩不應親近。】
這是世尊在警告我們。「若有菩薩」,是指初業菩薩。『樂』是愛好,喜歡做世間的事業,喜歡經營很多的事務,這裡面包括的東西很廣,前面有說過。『為所不應』,他為不應該為的,就是說他做不應該做的事,不是自己本分的事。哪些事是應該做的?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應該做,我們應該要記得,要依教奉行。如果還做這些事,還在犯這些過失,佛就說這個人『住於生死』,「住於生死」就是說他無法脫離生死,還是要繼續在六道裡面輪迴,他是六道輪迴的眾生。他這一生出不了三界,無法了生死。
『是故菩薩不應親近』,真正修菩薩道的人,如果遇到這種菩薩,遇到這種人,佛說過敬而遠之。我們對他恭敬,恭敬是應當的事,普賢十願,第一願「禮敬諸佛」,這是我們對一切人都要尊敬。「遠」是什麼?不要跟他學,不要跟他一樣。這裡說「不應親近」,就是說你不可以跟他學習,你若跟他學習就錯了,這個「不應親近」,不要跟他學習,不要跟他一樣。再看下面經文,世尊唯恐我們對他老人家的意思還不夠徹底的了解,舉例來說明,這個例說得太好。
【彌勒。若有菩薩。】
這個『菩薩』指初業菩薩,不聽佛的話這種菩薩。
【多營眾務。】
『多營眾務』的菩薩。這是世尊又再舉例來說明,這下面舉個例。他營什麼眾務?我們做其他的暫且不說,「營」是經營,經營很多的事務。佛下面舉個例,譬如他要:
【造七寶塔。】
造多少?
【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這個塔造得太多了,不是一座塔、兩座塔,『遍滿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數量就難算。就像現在全世界每一個地區都去造七寶塔,這是什麼?就是佛在這裡說的「多營事務」,這事務很多。造那麼多的七寶塔,塔裡面就是供佛,供養這些經典,供佛的舍利(古代的塔是供佛的舍利),造這麼多的寶塔,佛是不是很高興?下面佛就跟我們說了:
【如是菩薩。不能令我而生歡喜。亦非供養恭敬於我。】
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的自稱,自己稱呼自己。佛並不高興有人這樣做,這樣做,佛並不高興,這樣做也不是真正對佛的供養、對佛的恭敬。世尊講這個例這就很清楚了,佛是希望我們這生能好好修行,能了生死出三界、脫離六道輪迴,是他最大的希望。如果能依教奉行,這一生能了生死出三界,佛就會歡喜,真正恭敬供養諸佛如來。
諸佛如來在世間,主要就是度眾生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一生能夠成就無上道,諸佛如來都讚歎、都高興,真正供養恭敬諸佛如來,這是一切諸佛共同的願望。如果塔造很多,造到後來還是不能了生死,還是在六道輪迴,當然這不是佛的意思,佛不希望我們這樣做,這樣做也不是真的在供養恭敬佛,這我們一定要知道。
由此可知,在中國古時候,佛門有一位大護法梁武帝,梁武帝以他國王之尊,用國家的財富造佛寺四百八十座,每一座佛寺規模都相當的大。度僧,就是度出家人。造佛寺提供給出家人住,有人若歡喜出家,他也歡喜成就人出家,幫助十多萬人出家,也蓋很多寺提供給出家人住。梁武帝自己以為功德很大,造這麼多的佛寺。
那時候剛好遇到印度達摩祖師來到中國,達摩見了梁武帝,梁武帝就很得意的跟達摩說,他在佛門做很多好事,向達摩祖師炫耀他在中國蓋四百八十座寺院,度十幾萬人出家,問達摩這功德大還是不大。達摩祖師澆他一盆冷水,說他並無功德,梁武帝聽了之後,當然很不是滋味,很不高興,以後就不理達摩祖師。達摩沒有人護法,就跑到少林寺面壁,沒人理他。達摩說的是真話,如果要講幾句奉承的話,跟他說國王你功勞很大,梁武帝一定護持達摩祖師。所以出家人句句都是說實話。
達摩說沒功德。梁武帝做的是什麼?做的是福德。這個諸位要知道,福德跟功德不一樣。功德是什麼?功德是定慧,你心得定,開智慧,是你的功德。你蓋那麼多寺院,度那麼多出家人,跟你修定、修慧不相干。定慧是功德,持戒得定,持戒是功,得定是德;得定是功,開智慧是德,智慧開了是德。功是因,德是果。
功德與福德是有差別的,福德可以讓別人享受,可以送給別人,福報可以,功德就沒有辦法,自己的功德決定不可以給別人,都要個人自己修。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也不能給阿難,阿難遭了困難,還是要受罪,他自己沒有定慧,沒功夫,遭遇摩登伽女之難,這個功德別人沒有辦法給他,要自己修。福德可以給人,與人共享,譬如你有財富,在社會上有地位,可以幫助別人,你很有錢,你可以布施做好事,跟大家共同享受。功德就不可能了,功德是各人修的,所以說「並無功德」,達摩祖師說的是實話。我們念過《無量壽經》,梁武帝就比不上世饒王,世饒王真正覺悟了,捨棄王位出家修行,就是法藏比丘,以後就是阿彌陀佛,梁武帝怎能比!這個就是說功德及福德差別很大。
佛在此地的意思,是勸勉我們真正修行的重要,雜務事情愈少愈好。百丈禪師在當年建立叢林清規,他老人家的叢林二十條規約裡面,第一條就是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佛法什麼叫興盛?無事就叫做興盛,這話很有道理,與佛在經典上跟達摩祖師講的完全相應,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佛是怎麼樣教導我們。
【彌勒。若有菩薩。於波羅蜜相應之法。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修行為人演說。是人乃為供養於我。何以故。諸佛菩提從多聞生。不從眾務而得生也。】
這話就說得太明白了。『於波羅蜜相應之法』,就是般若,此地「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與般若相應。在中國,般若經的代表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要與般若智慧相應,《金剛般若》可以說是高等的智慧、圓滿的智慧。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與智慧相應。
下面這個經文,跟《金剛經》完全相同,『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般若經》經上「一四句偈」,並沒有特別指定哪四句,就是任何四句偈(四句是一首偈)。像《金剛經》上任何四句,你可以受持,可以讀誦,可以修行,依照經典的教誨,經上所講的原理原則,你去做。
『為人演說』,「演」跟「說」是兩件事情。「演」是表演,做出這個模樣讓別人看,諸佛菩薩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出家人是社會大眾的模範,你想想看,我們的言語、生活、行為、起心動念,可不可以為社會大眾做榜樣?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模範?這是佛教導我們的,「演」就是做一個好的模樣給社會大眾看,給社會大眾學習。「說」是為他解釋,你做個好樣,人家一看一定很羨慕,一定會向你請教,請教的時候就跟他說明,這是「說」,「說」就是說明。
所以我們在國外,外國人看到我們的形象很歡喜,他感覺到我們生活很快樂,一天到晚笑咪咪,就來問我們,為什麼日子過得這樣快樂?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跟他講我們學佛,學佛就可以得到快樂。佛是什麼?他就會一步一步了解,我們就可以將佛法介紹給他,你若是要得到快樂,要來學佛。
外國人信基督教的很多,學佛跟你信仰任何宗教沒有違背,信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可以來學佛。佛是老師,我們跟釋迦牟尼佛是師生關係,上帝是宗教,信教的人跟上帝是父子關係,上帝是父親,老師跟父親並不相違背。所以我們在國外勸這些外國人,你們禮拜天上教堂,禮拜六來佛堂來學佛,佛會教你怎樣才得快樂、怎樣得長壽、怎樣會不老。所以國外的道場度外國人,第一就是要有好的形象先讓人看,看了以後,才會進一步來接觸、來學習,你就可以為他演說,才跟他說法。這樣這個人就真正供養佛了,真正認真受持這四句偈。自己修行,為人演說,這是真正的供養諸佛如來,《普賢行願品》裡面叫法供養,依教修行供養,這是真供養。
後面佛說『諸佛菩提』,「菩提」是覺悟,是正覺,一切諸佛的大覺是『從多聞生,不從眾務而得生也』,一切諸佛菩提,就是正覺,是從多聞而產生,不是去做很多眾務而產生。什麼是「多聞」?就是下面所說的「讀誦、修行、演說」,正覺、大覺是從這裡產生的,不是從做很多的事務、很多的雜務當中產生,這點我們要知道。再看下面經文,這裡佛又叫彌勒說:
【彌勒。若有菩薩勤營眾務。令彼讀誦修行演說諸菩薩等營於眾務。當知是人。增長業障無諸福利。】
這是我們要記得、要明了,這是特別的告誡。『若有菩薩』,假設有菩薩歡喜搞許許多多世間的事務,自己喜歡做這些眾務,而且妨害真正修行的菩薩,還要逼迫真正修行的菩薩,也跟他一起去營於眾務了,自己多營眾務還不夠,還要去妨礙別人。佛就說了,這個人這樣做,『增長業障無諸福利』,這個業障不斷的增長。我們學佛,第一要先消除業障,業障要一天天消除,不斷減輕才對。你如果是多營眾務,不但業障不能消除,反而一天比一天還多,這就錯誤了。「無諸福利」,「福」是福報,「利」是利益,沒有福報,又沒有利益。
【何以故。如是所說三種福業。一切皆從智慧而生。】
這段經文特別跟我們說明,真正的福報,真實的利益,是從智慧生的,從智慧裡面產生的福報、利益才是真的。佛法的修學是教我們開智慧,如果有智慧,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能處理。『三種福業』,就是指前面「讀誦、修行、為人演說」,這三種是指這個,不是指其他的。這三種能如理如法去做,就可以開智慧。
【是故彌勒。營事菩薩。】
經營一切事業的這些菩薩。
【於彼讀誦修行演說諸菩薩所。不應障礙為作留難。】
這就是佛特別交待喜歡經營一切事業的菩薩這些人,不可以對『讀誦修行演說諸菩薩』,不能夠去障礙、去留難,你不能夠去障礙。在這裡所說的「讀誦修行演說菩薩」,多半指初學很用功的菩薩。多營事務的菩薩不能夠去妨礙為難。
【於修禪定諸菩薩所。不應障礙為作留難。】
修禪定的功夫比初學的人高,他的心更清凈,他的事更少,你也不要去找他的麻煩,也不要去障礙他。佛在這部經上給我們的教訓要記住。後面佛還有比喻,真的是怕我們不明了這個意思,一層再一層的為我們宣說。請看經文:
【彌勒。若一閻浮提營事菩薩。】
這個就多了。『一閻浮提』究竟是多大?我們就以一個最簡單的比喻來說,我們這個地球,「閻浮提」比我們地球還要大(我們就不要講那麼大,就講我們這地球)。今天全世界營事的菩薩,經營一切事務的菩薩。
【於一讀誦修行演說菩薩之所。】
就是說經營一切事務的菩薩,全地球這麼多,對於一個真正想修行辦道的菩薩。
【應當親近供養承事。】
不但不能障礙他、為難他,你還要『親近供養承事』他,這樣就對了。你真的是依教奉行,就是做護法,你護持他,你親近供養他,「承事」就是護持,這樣就正確了。不可以叫他跟你一起去經營這些種種的事務,這就錯誤了,就增長業障。下面再講:
【若一閻浮提讀誦修行演說諸菩薩等。於一勤修禪定菩薩。亦當親近供養承事。】
這一句話好懂。有人修行比你的程度高,比你的功夫深,你遇到了,不但不能障礙為難,你也要親近、供養、承事。這就是說『讀誦、修行、演說諸菩薩』,遇到一個『勤修禪定菩薩』,修禪定菩薩的功夫較高,讀誦、修行、演說菩薩遇到,也應當去親近、供養、承事勤修禪定菩薩。諸位要記住,這個地方所講的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它講的是大前提、大原則,是指依教修行而得清凈心的,都是「勤修禪定菩薩」。
「禪定」兩個字,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解釋,根據《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話的意思:外不著相是「禪」,內不動心是「定」。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這是慧,「慧」是不糊塗,沒有一樣不清楚。雖然清楚,絕不動心,看到再好的東西,不起貪心;看到再不如意的事情,不起瞋恚心,你能夠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永遠保持你這個心清凈、平等,這是「定」。不是叫你不要看,耳不要聽,那就錯了。你樣樣都可以接觸,樣樣明了,樣樣不執著,不受他的影響,那就是「禪」,合起來叫做禪定。此地是講這個,這是得禪定的菩薩,這個功夫較深、較高。
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無論修學哪個宗派,功夫得力了就是修禪定的菩薩,這是指功夫真正得力之人。底下經文說:
【如是善業。如來隨喜。如來悅可。】
我們可以依這樣的心態、這樣的行為,對待修行人,佛就歡喜。佛說這是『善業』,諸佛如來都隨喜,諸佛如來都『悅可』,都歡喜許可你,你做的對。再看下面經文:
【若於勤修智慧菩薩。承事供養。當獲無量福德之聚。】
智慧菩薩比禪定菩薩還要高,你若供養承事智慧菩薩,不但獲福德,而且是『福德之聚』,無量福德聚集在一起,你能夠得大福報。這是『若於勤修智慧菩薩』,「勤修智慧菩薩」這個層次就高了,智慧菩薩層次很高了。
前面講初業菩薩、智慧菩薩,智慧菩薩通常是指法身大士,最低限度也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才是智慧菩薩。正如同《金剛經》二句一偈所說的,這二句就是剛才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一首偈就是後面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這一首偈是智慧之觀,我們今天講宇宙觀跟人生觀,那是究竟圓滿智慧的觀察。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正是看破放下了,你如果真的看破放下,就入佛與大菩薩的境界了。所以你對這種人要承事供養,你如果承事供養,你獲得的福就大了。為什麼獲福大?我們平常講經的時候都曾經說過,特別是《普賢行願品》裡面講得詳細,後面也大略說過。
【何以故。】
為什麼?
【智慧之業無上最勝。超過一切三界所行。】
佛在此地為我們略說,大略為我們說明。學佛就是學智慧,佛法是智慧之法,佛學是智慧之學。諸位要記住,我們學佛一開端就把修學的目的說出來了,學佛人求什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究竟圓滿的智慧。你有智慧,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連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的問題都能解決,何況世間事!世事要跟超越六道輪迴來比,世間事是小事情,不重要,小事一樁。有大智慧,小事情怎麼會不能解決!大事情都可以解決,小事情當然很容易就解決,一切都要有智慧。所以學佛之人學什麼?沒有別的,就是學智慧。
諸位如果看《六祖壇經》,六祖所表演的,沒有別的,就是智慧。『智慧之業』是『無上最勝』,『超過一切三界所行』,這是說三界六道沒有能跟它相比的。
【是故彌勒。若有菩薩發起精進。於智慧中當勤修習。】
佛在此地,這一句話是勉勵我們,你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那你出家想作菩薩(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了),你應當精進,應當發心,應當修智慧。
到這裡是一個段落。下面是蕅益大師判的第十四段,略說戲論的過失,也有二十種,到這個地方把它補足了。前面種種過失都說了,戲論還沒說,佛為什麼沒有說?彌勒菩薩沒問,佛就不說了。這段是有啟請的人,彌勒菩薩再問,佛就說了。我們再看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善說初業菩薩樂於憒鬧。世話。睡眠。眾務。過失。世尊。云何名為戲論中過。若觀察時令諸菩薩當得住於寂靜無諸諍論。】
這段彌勒菩薩再請問釋迦牟尼佛,『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善說初業菩薩』,你看經文說得很清楚,都是指初學的菩薩,煩惱習氣都沒斷,所以一身的毛病。這個毛病大略舉幾個例子,前面都說過了。
『樂於憒鬧』,是喜歡熱鬧、愛熱鬧。初學菩薩最喜歡熱鬧,愈熱鬧愈歡喜,歡喜說世間的話,跟學佛開智慧、了生死、出三界不相關,愛說這些世間的閑話,喜歡說這個。喜歡睡眠,喜歡做種種事務,就有許許多多的過失。
佛都『善說』,這個「說」上面加個「善」,意味深長,就是我們平常跟大家說的「善說」就是善巧的意思,這個「說」加上一個「善」字,就是善巧說法,要細心去體會。什麼叫善說?說而無說叫善說。說要仔細,如果著相,有能說,有所說,就不善了。諸佛菩薩說一切法,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沒有能、所,叫善。突破了能、所,就是入一真法界,入不二法門了。能說、所說是二,無有能說,無有所說,入不二法門,這個「說」叫善說。
如來善說,我們能不能善聽?如果諸位要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是善聽。善聽的人就入佛的境界,入不二法門。所以聽經,有能聽的我,有所說的法師,這個能所對立,這入不了不二法門,你也入不了菩薩的境界,所以雖然聽,不能說善聽,不善。雖說,講的人有能、所,也不善。善說、善聽,這個意義深長。所以如來善說這些初學菩薩的種種過失。
後頭問出來了,『云何名為戲論中過』,這是前面沒問的,這裡補出來。實在講,並不是補出來,多營眾務的毛病太大了,所以兩大段的經文講這一樁事情,這一樁事情是我們現代人的通病,大毛病,應當要覺悟。
『若觀察時』,「觀察」是智慧,你要有智慧來觀照、觀察。『令於菩薩當得住於寂靜無諸諍論』,你要曉得戲論過失太多,遠離戲論,心就定了。戒定慧三學,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教導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的總綱領、總原則,實在是一切諸佛如來在虛空法界教導一切眾生,都離不開這個原則,這個綱領。
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個戒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戒定慧三個字,都是廣義的。廣義的「戒」這個字,就是守法、守規矩,守規矩、守法心就定了。你不守法,不守規矩,你的心裡常常要提防,心裡有恐怖,你的心怎麼會定!所以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樣樣都安心,你的心是定的,你的心不會浮動,不會亂。因定開慧,你的心清凈,心安定,定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一切諸佛教導眾生,離不開這個原則。戲論就是破壞戒定,這個過失就很大了。彌勒菩薩在此地代表我們請法,請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戲論的過失。請看經文: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戲論過失。無量無邊。我今略說有二十種。】
是說戲論的過失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過失,是說這個過失很多,講不完,佛為了說法方便,把它歸納成二十類。諸位要記住,這是二十大類,是二十種類,每一類包含不曉得有多少過失!每一類裡面都包含很多的過失。下面說:
【云何名為二十種過。】
哪二十種過失?佛在這裡一樁一樁為我們說出來了。
【一者於現在生多諸苦惱。】
這個是喜歡講戲論的人第一個過失,在現代生活中,有很多苦惱的事情。戲論的範圍包括很廣,通常我們開玩笑是屬於戲論。這裡面除了開玩笑之外,還有許許多多都是屬於戲論,只要與經典所講的經義違背,這些言論都可以含攝在戲論之中。現在許多流行歌曲裡面的歌詞,戲劇、電影裡面的台詞,仔細去聽,都是戲論、綺語。唱卡拉OK、KTV這些唱歌的場所,你看唱那些歌詞,講的話都是綺語、戲論。所以這裡的戲論,包括的範圍很廣,我們要細心去體會。
第一樁過失,『於現在生多諸苦惱』,「現在生」是現世,增加苦惱。為什麼會增加苦惱?諺語裡頭常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往往在戲論當中跟人結下冤讎,自己都不曉得,招惹別人的懷恨報復,惹很多的麻煩。在社會上,尤其娛樂場所,常常發生事情,甚至出人命,追究原因都是從戲論而來,講了讓人聽了不愉快、不舒服的話,得罪人,出了事情,出了人命,就是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是講話惹來的災禍。
所以古大德教人「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很有道理,不必要的話盡量少說,多念佛決定有好處。念佛,心定在佛號上。尤其是修凈土宗的,為什麼不求功夫成片?為什麼不求一心不亂?講這些戲論毫無意義,妨害你的功夫成片,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多諸苦惱」。
【二者增長瞋恚退失忍辱。】
『忍辱』在此地是指耐心。廢話多的人,戲論多的人,『增長瞋恚』,瞋恚心容易發作起來,容易跟人結怨。談話當中,彼此話不投機,惱怒就起來了,這個我們常常看到。昨天晚上十一點多,香港有位歌星下來吃火鍋,一位香港記者跟來錄影照相,這位歌星就發脾氣打那位記者,記者告到派出所。這些歌星、影星,我們剛說過,所講的這些台詞,唱歌的、戲劇的內容,都是戲論、綺語,唱這些戲論、綺語,常講這些無意義的話,心很浮,很容易起瞋恚心。
所以這裡說「增長瞋恚退失忍辱」,一點事情都不能忍,發脾氣,幾句話不投機,就鬧得很不愉快。鬧得很不愉快還不打緊,甚至還打架、打人,都是從言語引起,可見得言語之道,是大學問。瞋恚心動了,忍辱功夫當然就沒有了。六波羅蜜裡面,忍辱是對治瞋恚的,布施對治慳貪,持戒對治惡業。忍辱對治瞋恚,瞋恚心生起來了,忍辱波羅蜜沒有了,耐心就沒有了。
【三者為諸怨對之所惱害。】
『怨』是冤家,『對』是敵對。你的冤家對頭有機會找你麻煩了,就在你言語裡面,找你的毛病,挑你的把柄,你說的時候沒有留意,所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說的人沒那個心,聽的人有那個意思,就來找麻煩了。像這些事情,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看到,常常遇到。
我們讀古書,讀歷史,在歷史上我們看到言語不謹慎招來災禍的太多了,小的身敗名裂,大的國破家亡。所以孔老夫子教學,言語列在第二,有他的道理。孔門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再來是政事、文學,他把言語看得這麼重。佛在經上說的這一段,我們想一想夫子教人,不無道理。
【四者魔及魔民皆生歡喜。】
魔在哪裡?到處都是。『魔』就是折磨,我們心生煩惱,煩惱是魔。《八大人覺經》有很多人念過,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四種魔,魔無量無邊,歸納為四種,你如果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才認識魔,你認識魔,魔就不能害你了。最怕的是你不認識魔,魔就來找麻煩,你就要受魔之害了,要認清楚。
佛告訴我們,第一個五陰是魔。五陰是什麼?我們的身體,本身這個東西就是個魔障。色、受、想、行、識,色是色身。我們這個身體常常有障礙,尤其夏天,電視播報的登革熱,被蚊子叮到了,毛病就很嚴重了,色身招魔了。受想行識是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是魔,不是好東西。所以佛教我們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要把它舍掉,為什麼?魔。遠離魔障,你要不要舍?這五陰是魔。
接下來又說煩惱是魔。煩惱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皆是魔障,要認識它。為什麼佛叫我們斷煩惱,我們還特別喜歡煩惱?譬如今天有信徒來了,供養一個大紅包十萬元,歡喜得不得了,這就著魔了,十萬元沒有拿到不起貪心,拿到就起了貪心,魔障就現前了。
貪是煩惱的根本,要認識它,要把它看破。能不能接受?會引起我貪瞋痴,引起我妄想、分別、執著,我就不受,不接受就聰明了。什麼時候可以受?受而無受,無受而受,行!你智慧開了,你到這個境界就可以受了。我們還沒有這個境界,若受了,會起貪念,會起妄想、分別、執著,就不受,我們不接受,就不會起煩惱魔。
所以我們道場,老和尚教我們成立社團法人,人家供養道場,就開收據給人家,專人專業去處理,再多的錢,有一個制度,由一個道場來管理,我們就能夠不去受,就能避免起煩惱。錢再多,跟我沒有關係,都是公家的,替大家做事情,與個人沒關係。我們功夫還沒成熟,這個是有需要,這樣做可以避免我們起貪的煩惱,為什麼?錢來就替大家做事情,開收據給人家,一分五厘都受政府的監督,入帳、出帳都清楚。大眾供養道場,道場做法寶供養社會大眾、一切眾生,我們這樣做就可以減少貪念,這個很要緊。如果一直接受很多錢,貪心一定會增長,除非是開了智慧的慧行菩薩,若不是,一定貪心增長。
一個團體它的財富都是公家的,再多也是公家的,跟個人沒有關係,是替公家做事情,跟個人沒有關係,這樣就能避免貪的煩惱。如果是慧行菩薩,個人可以受,再多都不怕,為什麼?你有智慧,對這個錢財來,沒有絲毫的影響。也就是說,真的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你可以拿這個錢財來做利益眾生的事業,不會去享受,不會想買一點好吃的,不會想買一件好衣服穿。
在中國近代,大家都曉得的,凈宗十三祖印光祖師、禪宗虛雲老和尚這兩位大德,受國內外的尊敬供養,人家供養老和尚的錢財太多了。供養印光祖師、虛雲老和尚那麼多錢,也沒有聽說兩位老法師吃得比較好,也沒有說買新的衣服,好一點的布料來穿,也沒有聽說過。我們看虛雲老和尚的相片,他的衣服都補過,每一張相片都是看到這邊補一塊,那邊補一塊,都是舊衣服穿破了再補,沒有再買一件新衣服,像這些大德都是開智慧的菩薩。錢財他們個人可以接受,再多的錢對他們來講沒有影響,自己絕對不用,對自己來講,不會增長貪瞋痴,自己的心還是保持清凈,有錢做利益眾生的事情。
印光大師所有一切供養,他老人家辦一個弘化社,印經布施,跟全世界的眾生廣結法緣,我們應當要學。我們導師凈空上人的一生也是學印老,他說印祖是我們凈宗的祖師,我們導師的佛法是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的,李老居士也是印祖的學生,所以他是繼承印祖這個道統的。他老人家怎麼做,我們學著做,跟著做印經布施。現代科學技術發達,除了印經之外,我們可以做錄影帶,可以做CD、VCD、錄音帶、光碟,現在更進步的是電腦國際網路。我們把佛法透過現代科技工具,傳播到全世界,送給每個人,送到每個家庭,這是諸佛、祖師的願望。我們何必去享受、去造業!那就錯了,大錯特錯了。
出家人的衣服沒有什麼新款式,一件衣服愛惜一點,穿個一、二十年是一定有的,如果這樣,就遠離魔障了。生活愈簡單愈健康,所以我們在飲食上也是愈簡單愈好,不要吃太複雜、太多。實在講,種類吃太多,我們的胃腸也無法消化,負擔不起,就不健康了。所以吃要簡單,穿也要簡單,吃不要太複雜、過量,是最健康、最長壽。我們有病,大部分都是自己生活起居,飲食不小心、不注意引起的,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以為吃很多,種類吃很多才有營養、才會健康,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生活愈簡單愈好,心要清凈。
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都是妄想,經上講的貪、瞋、痴三毒。心裡有三毒,怎麼會不生病!外面有五欲六塵引誘,內外交感,哪有不生病的道理!一定會病的。心裡頭沒有三毒煩惱,外面五欲六塵不污染,怎麼會生病!沒有理由生病。所以要懂得保護身體的健康,簡單的飲食,少量的飲食,心裡頭不生煩惱,不起雜念。念念弘揚佛法,念念利益眾生,學菩薩,要像菩薩,學了有用,不是沒有用,學了真快樂、真自在。
所以魔要認識他。這四種魔,前面兩種最重要,五陰魔、煩惱魔,這兩項很重要。死魔是人不能避免的,人有生必有死,所有動物都是這樣。死是一種魔障,會中斷。死魔就是,我們在這個世間的事業,出世間法的道業,學了一段時間,壽命到了,壽命到了就停了、中斷了,後世又忘記了,又從頭再來,斷斷續續。世間事業是虛妄的,當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出世間的道業,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個道業,往往修到剛開始要進入狀況,壽命到了,中斷了。
所以我們生生世世學佛不能成就,這個死魔折磨障礙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因此佛勸我們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的功德利益好處我們不要講,就講無量壽,這項就值得我們發願求生西方。無量壽就是無限量的壽命,不死了,不死就是無量壽,所以往生西方是不死的法門。我們有無量壽,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跟無量壽比,時間很少很短,你有無量壽,做什麼事情,哪會怕不能成就,時間無限量,有的是時間。我們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修行,不是這一生才開始修,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都在修,修到現在還是凡夫,很大的原因是死魔這個障礙,斷斷續續,不能繼續,這是一個很大的魔障。因此佛勸我們念阿彌陀佛求往生得無量壽,做什麼事情都可以繼續,不中斷,有進無退,當然成佛就快了。
後面講天魔,要懂得天魔是什麼,就是我們今天社會五花八門種種誘惑,就是天魔。你們到市場去走一圈,看這個也動心,那個也好看,就是天魔在招手,心一動念就落入魔掌了,就被他掌握住了,你每天辛辛苦苦賺的錢,全被他騙去了。你這個生活是為誰生活的?都為那些魔活的。特別是女眾喜歡漂亮,那些做衣服的,天天設計新花樣,新的東西一直出來,這件衣服買沒幾天,過幾天就落伍了,新的又出來了,穿到外面覺得不好看,要再去買新的,所以你賺的錢來不及去買這些衣服。我們導師在講席當中常講,什麼是魔?什麼是魔王?服裝設計師就是魔,設計很多很好看的款式花樣,叫你去買,你看了就動心,就想要買,你賺的錢就到他那裡去了,辛辛苦苦賺的錢都被他拿去了。
要認識清楚,凡是在我們周圍引誘我們起煩惱的誘惑,都是屬於天魔。魔不是青面獠牙很嚇唬人的,看起來很恐怖,其實魔不是很恐怖,魔都很好看,你很愛看的就是魔。看到青面獠牙,看到就跑了,那種魔並不恐怖。你很愛看,看到讓你生貪瞋痴的,那就是魔。如果你看到了生清凈心,那是佛菩薩,你所看到,所聽到的,心很清凈,那是佛菩薩。如果看到了起貪瞋痴,生妄想,就是魔境界。所以你喜歡諍論、喜歡戲論,魔很喜歡,為什麼?你脫離不了魔掌,道理在此地,要清楚。
【五者未生善根皆悉不生。】
這一句話就嚴重了,你的善根斷掉了。『善根』是什麼?無貪、無瞋、無痴。所以我們導師常常教真正發心修學的同學,如果你的功夫定力不夠,你要想成就,要想得清凈心,你必須在生活裡面不要看電視,也不要聽人唱歌,不要看報紙,不要看雜誌,你的心就清凈了。心清凈了,人家問什麼,沒事,每天天下太平,沒事情。我天下太平,別人天下不太平,別人多事,我無事,就是從這裡修起,所以學佛從這裡修學。
家裡的電視機可以利用來聽經,像VCD、DVD都很方便,這些機器也不是很貴,就裝這個來聽就好了,多聽經,不要看這些電視節目了,愈看心愈不清凈。魔就是折磨你的身心,叫你一天到晚不得安寧,佛號也念不好,這要避免。
善根就是無貪、無瞋、無痴,叫三善根。這裡說第五種過失,「五者未生善根皆悉不生」,也就是說你未生起的善根(無貪、無瞋、無痴),就生不起來了,這是多諸戲論的第五種過失。
【六者已生善根能令退失。】
已經有的無貪、無瞋、無痴的善根很微薄,喜歡戲論,你這一點善根都保不住,很容易退掉。換句話說,善根沒有了,當然做善、行善就困難,換句話說,起心動念怎能不作惡!
【七者增諸斗諍怨競之心。】
『增』是增長。『諸斗諍』是一切的鬥爭,這是泛指,沒有指定哪一樁,「諸斗諍」是說各種的鬥爭。總而言之,過失很多。
『怨競』,「競」是競爭,「怨」是怨仇,也有誤會,誤會也包括在「怨」這個字裡面,有時候跟人接觸產生誤會。「競」是競爭,現在這個社會非常麻煩,我們學佛的人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競爭不是好事情,人人都在競爭,社會怎麼能得到安寧!諸佛菩薩,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教導大眾,都教給我們無爭。人家爭,我們不爭。只要有競爭之心,這一生永遠生活在痛苦之中,競爭是沒有止盡的,永遠不停止。換句話說,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永遠斷不掉,生活就很苦。你今天競爭地位、財富,得到了,得到怎麼樣?苦!那不是樂。
所以現代人,我們看到許多富貴人家,富而不樂,過得很苦。為什麼很苦?一天到晚那個心在競爭,日子過得好可憐,我們在旁邊看到,看得很清楚。我們為什麼快樂?我們不競爭,不與人爭,知足常樂。社會上大家都知足,就天下太平,社會就安定,安定自然就繁榮。所以繁榮不是靠競爭,沒有這個道理。競爭得到的繁榮,後面副作用很多,毛病很多,會帶來社會的動亂。我們仔細想想,還是古聖先賢、佛菩薩講的有道理,很可惜佛法缺少人宣傳。我們今天學佛法了,有責任、有使命把佛陀的教誨發揚光大,要從自己本身做起,本身做到不與人爭,人家要競爭,我們要退讓。
唐朝龐居士表演了一招,很好,很有味道。龐蘊居士開悟了,他參禪真正覺悟。他家裡面很富有,很有錢,開悟之後,把家裡的金銀財寶統統裝在一條船上,船駛到大江當中,挖一個洞,船就沈到江底,什麼都不要了,家裡的金銀財寶都沉到江底。別人看到很奇怪就問他:你這麼多錢財,怎麼不要了?大家認真努力就是求錢財,你有這麼多錢財為什麼不要?要把它沉到江底。他說:我不要了。「不要」,人家說:你不要,錢也可以拿來做好事。他就為後世留了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這句話的意思非常的深,這是龐居士的境界,一個大徹大悟的境界,這句話的含義很深很廣,我們要好好去體會。
我們想想看,這個世間如果人人都無事,天下就太平,社會就安定了。現在社會就是好人太多了,麻煩大了,為什麼?好人要做好事,這個要做這個好事,那個人也要做那個好事,做好事就會爭著做,相爭做就起衝突。譬如現在有人做好事,做救濟,一個團體做,其他有很多團體他們在做救濟,我們也組織一個團體來做,組織很多團體來做,救濟的好事當中就有衝突了,就相爭了。他做,他也要做,我們仔細想,這個當中是不是就有問題,起衝突甚至打架。
所以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教學,我們政府提倡好人好事的表揚,在地方上有哪一個好人做好事,政府就表揚他「好人好事」,他在黑板寫「好人好事」,又加一個注音好人好(ㄏㄠˋ;hao)事,這個意思跟這裡講的一樣。好人如果做這個好事會去相爭,去競爭,這好事就變壞事,本來是好事,一旦相爭就不好了。所以好事有人做,我們隨喜讚歎,有人做就好,不必相爭,這樣社會才會安定。所以龐居士這句話有很深的用意在,不是說不用做好事,做好事的原則是不可以與人相爭,有人要做這樣最好,沒人做我們才來做,這樣就好了,這是龐居士的境界。
經上一再講,好經營這些事務,縱然是好事,事務做很多,過失無量無邊。好事不如無事,無事裡面有真智慧,心清凈。所以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我們不要與人相爭,不與人爭。學佛的人最起碼的要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才會心安理得,心安,「理」就是佛所證的理,你也得到了。
為什麼今天我們讀佛經,看不到佛經裡頭的意思?佛所說的道理,怎麼想也想不通,研究也研究不出來,就是有障礙,什麼障礙?業障。業障,就是你的心不清凈,你的心不安。心怎樣才能安?平就安了,一般說平安。我們中國字「平安」,怎麼樣達到平?公平,你的心大公無私,你才能得平,平了之後才安。安了以後你才能得,得就是你悟出佛經所講的道理,就明白了,這是真實的受用,真正的樂趣,世間人無法想像這裡頭的快樂。古人講讀書樂,讀佛經是更快樂了,沒有比這個快樂的,就是因為能達到心安理得,理得,智慧就開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就徹底明了了,就是《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你得到了。
競爭的念頭是要不得,不可以有這個念頭。世間人不管怎麼樣提倡、教人一定要競爭,我們要曉得它不是真的,我們學佛的人不可以跟人競爭。再看底下:
【八者造作地獄惡趣之業。】
『地獄惡趣之業』是什麼?瞋恚、嫉妒,這是地獄第一個因素。瞋恚裡面當然含著有慳貪跟愚痴。換句話說,貪瞋痴是地獄惡業的種子、業因,你造作這個業因,哪有不受果報的道理!這是來生得到不如意,造作這個惡業。
【九者當得醜陋不善之果。】
這是講現前的果報,得到不好的果報。
【十者舌不柔軟言詞謇澀。】
『謇澀』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口吃,就是言語困難,講話講不清楚。這個果報從哪裡來的?戲論是因,得這樣的果報。
【十一者所受教法不能憶持。】
『不能憶持』是健忘,記憶力不好。你所學的這些經教,常常忘失了,記不起來,記不住這就是「不能憶持」。
【十二者於未聞經聞之不悟。】
初學一部經,不容易了解經的意思,不像根利的人,利根的人從來沒有聽過經,一聽意思就明了了,一聽就覺悟了。這是第十二種過失,聞經不悟。
【十三者諸善知識皆悉舍離。】
『善知識』是如教修行之人,是一個真正肯修行的人。看到你不肯修行,懈怠、懶散,成天說戲論,造過失,人家對你當然是敬而遠之,對你尊敬,但是跟你疏遠,不敢跟你接近,是一定道理的。所以善知識對你都是敬而遠之。
【十四者諸惡知識速當值遇。】
善知識遠離,惡知識就來了。物以類聚,喜歡戲論,喜歡搞貪瞋痴的,喜歡造罪業的,這些朋友很快就來了,跟你在一起,跟你一塊造業,惡知識你很快就遇到了。善知識遠離,惡知識就來了。
【十五者修行於道難得出離。】
『道』是通指大小乘一切佛法。無論你修學哪一個法門,你不能成就,成就的標準是了生死出三界,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要想出三界,不容易。換句話說,修得再好,還是要搞六道輪迴,你才曉得戲論過失的嚴重。
【十六者不悅意語數數常聞。】
不喜歡聽到的話,聽到就生煩惱的話,常常聽到,也常常在你的耳邊,不愛聽的偏偏聽到,這個是現前的果報。因為你喜歡講這些戲論,戲論也不是真正修行人喜歡聽的,你說的話人家不喜歡聽,所以你也會常常聽到你自己不喜歡聽的這些言論。你看這果報太快了,造什麼因得什麼果,現前的果報。
【十七者在在所生多諸疑惑。】
這就是常生疑惑,常生憂慮,心神不安。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這個心很多疑惑,常常有憂慮牽掛,心神不得安寧。
【十八者常生難處不聞正法。】
『難』,遭難,佛經上所講的「三途八難」,此地這個「難」,就是講的三途八難。果報常常在三途八難當中,這個「難」,特別是指沒有機會聞到佛法。這也有一條說的世智辯聰,世智辯聰縱然接觸佛法,很難接受,都是屬於此地所說的遭遇困難了。第十九:
【十九者修行白法多有障礙。】
『白法』是善法。古印度將「善惡」常常講做「黑白」。我們中國人習慣稱善惡,印度人稱為黑白。「白」就是善,你修學一切善法常常有障礙。
【二十者於所受用多諸怨嫉。】
這就是你平常生活的享受、受用,縱然是自己修福感得好的果報,別人還是會嫉妒你、埋怨你,遭遇這些,這叫無妄之災,你要問他原因,都在戲論的過失。當然這個業因非常複雜,但是戲論是緣,你縱然有因,要沒有這個緣,不會有這些果報現前。這是經上所講的這些過失,這個裡頭有因有緣,我們必須把因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知道避免。後面這一句是總結:
【彌勒。是為菩薩耽著戲論二十種過。】
這是佛略說二十種,這二十種是『菩薩耽著』,「耽著」是貪染、染著。喜歡戲論一定有這二十種過失。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說戲論二十種過失以後,重複用偈頌來說前面。偈頌便於記憶,也就是好記憶。長行文,經文較長,要記憶比較不好記。偈頌好像詩歌一樣,可以當作詩歌來念,方便記憶,這就是用詩歌的體裁寫出來。因為這些開示非常重要,重複前面所說的,希望大家能把它記住。
偈頌第二個意思,是為後面來聽的同修,沒有聽到佛在前面所講的。因為佛在講經不是像學校上課,講經是有一定時間開始講的,但是聽經的人不一定按照時間來聽,有的按照時間來聽,有的佛講經講一半才來的。後面來聽經的聽眾,前面所講的沒有聽到,沒聽到佛往往會用這個偈頌重複前面所說的大意,一方面就是讓後面來聽的聽眾,可以聽到前面佛所講的經文,有這兩個意思。所以佛很慈悲,也不讓他們失望,把前面的重新再說一遍,簡單再提起,以彌補他前面沒有聽到的部分,所以用偈頌再說一遍。下面這是五言頌,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四句是一首偈,總共二十一首,我們來念一念:
【現生常苦惱。離忍多瞋恚。怨讎生害心。是名戲論過。】
這第一首。『現生』是現在,你會生起苦惱,常常會生起苦惱。忍耐功夫會失掉,會遠離。多有瞋恚的念頭,心裏面瞋恚心常常起來。而且有一些冤家對頭,常常有傷害你的意念。這是戲論做因緣,招惹這些麻煩。第二首:
【魔及魔眷屬。皆生歡喜心。喪失諸善法。是名戲論過。】
這個好懂,前面也說得很詳細。『魔及魔眷屬』,你喜歡開玩笑,他們很歡喜,他們得其便,使你喪失修學善法。
【未生善不生。常住於斗諍。造於惡趣業。是名戲論過。】
沒有生的善,不容易生起來,生不起來。已經生起的小善,也很容易退失,很容易沒有了。在戲論裡面很容易引起誤會,而誤會又很容易引起鬥爭,這個就造作惡業了。
【身形多醜陋。生於下劣家。發言常謇澀。是名戲論過。】
前面也曾經跟諸位報告過,修行功夫得不得力?有沒有受用?看自己的身體就知道。世間法裡頭常講,你看看相算命的都會說「相隨心轉」,相貌會改變,相會隨心轉變,我們身體體質也隨心轉變。所以你的心清凈,你的心慈悲,你的相貌就很好。如果你的心裏面都是貪瞋痴,慾望很重,相貌就醜陋了,體質也就不好了。你學佛,要表演給人家看。醜陋的相貌,多病的身體,人家一看「不要學佛了,學佛都是這個樣子」,誰還敢學佛!你學佛,身體健康,容光煥發,長生不老,一看「學佛真好,這不能不學佛」,這是招牌。
我們導師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今年七十六歲了,看起來還很年輕,身體健康,相貌愈來愈莊嚴,愈好,大家一看到這個相,就會問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好的相貌,我們導師就會跟人家講一番道理,就是將佛經修學的原理原則跟大家講。他做一個證明,這是最有力的說明,大家聽了以後都能接受,肯定。如果自己修得不好,你怎樣跟人講,人家也不相信。
過去有一個居士,在推銷一種營養健康食品,那時還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拿去跟師父推銷。這個居士也很熱心,不是要賣,要供養。這位居士說那些東西多好多好,吃了身體多好多健康,這位居士年紀跟我一樣,看起來比師父還老,頭髮都已發白了。等這位居士走了以後,師父就私下跟我講,那些東西跟我講有多好,我就不相信,若真那麼好,他自己吃都沒有那個效果,讓人看自己吃成那種樣子,少我二十幾歲,看起來比我還老,跟我說那個東西多好、多營養,誰會相信!跟人講人家也不會相信。如果自己這個招牌,相貌很年輕,相貌很好,這樣人家才會相信,為什麼?你自己有一個證明給人看。自己本身不能做證明讓人看,你講得再怎樣好,人家還是會懷疑,還是不相信。所以自己本身做起,做個模樣給人看,這是最有力的說明。
這都可以改變,不但相貌,音聲、體質也會改變,當然音聲要求三寶加持,不是靠自己,自己沒有福報,要望佛菩薩的福報,託大眾的福報。我們修行,就是要把自己這個身體獻給大眾,你看《楞嚴經》上講的「將此深心奉塵剎」,那個福報就不是自己的,三寶加持的,一切眾生之福,所以我們一定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個恩德太大了。所以容貌跟體質會改變的。這首就說到此,再看第五首:
【聞法不能持。或聞不入耳。常離諸善友。是名戲論過。】
你聞法常常忘記,不能依持,或者是聽不進去。『或聞不入耳』,聽聞聽不進去,或是聽了不生歡喜心。善知識遠離,那是戲論之過。
【值遇惡知識。與道難出離。常聞不順語。是名戲論過。】
你常常遭遇到惡知識、惡友,修學任何法門不能出離三界,常聽到不喜歡聽的言論。我們再看下面第七首:
【隨彼所生處。常懷疑惑心。於法不能了。是名戲論過。】
無論你生在哪一道、哪個處所,多疑,這個很痛苦。多疑、迷惑,『惑』是迷惑,於事理不能夠明了。底下講得好,『於法不能了』,這個「法」是世出世間法,不能通達明了。第八首:
【常生八難中。】
前面講了,這裡指出來了,這是三途八難,『常生八難中』。
【遠離無難處。】
無難之處你遇不到,你所遇到的都在八難之中。
【具足無利益。是名戲論過。】
得不到真實的利益,這也是戲論過。
【於善多障礙。退失正思惟。所受多怨嫉。是名戲論過。】
造作一切善法,常常有障礙,做不圓滿。『退失正思惟』,退失正念。所享受的都遭遇怨嫉,遭人嫉妒,這個確實是有。我們同修當中也看過,人非常好,無論做什麼事情,常常遭人嫉妒,大概這個因不是這一生,總是前生造的,這麻煩很大,以後遇到的時候,要多多勸他不要開玩笑,避免戲論,也許能夠改過自新,命運就能改變。第十首:
【如是諸過失。皆因戲論生。】
這兩句總結以前。前面所講的,大概都把前面這二十種過失都包括進去了。這二十種類,這麼多的過失,都因戲論所鏟生的,戲論雖不是因,決定是增上緣。
【是故有智者。速疾當遠離。如是戲論者。難證大菩提。是故有智人。亦應不親近。戲論諍論處。多起諸煩惱。智者應遠離。當去百由旬。亦不近於彼。造立諸舍宅。】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前面大概都是每一首是一個段落,講一樁事情。這裡是三首,總共三首是一個段落。
佛在此地不但總結過失,而且在這裡勸勉我們,如果真的有智慧,一定趕快遠離,遠離什麼?遠離戲論。你從今而後,再不要去造作這些事情,不是完全不能開玩笑,要知道在什麼場合當中可以開玩笑。玩笑也能叫人開悟,你才是菩薩。玩笑如果叫人生煩惱,就多了業障,就造業了。所以菩薩自始至終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這個要懂得,絕不輕易開玩笑。
遇到喜歡開玩笑的人,我們要遠離他,這是佛在此地對我們的教誨。為什麼?因為戲論接近爭論,往往戲論的時候接著就有爭論,就起煩惱,起貪瞋痴慢。
來源:http://ft.amtb.tw/dv.php?sn=WD15-002-0019&lang=zh_CN推薦閱讀:
※越煩惱的時候越要念佛 ▌持名妙法,服斷煩惱,殊勝快捷
※福報靠供養,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殊勝。什麼是法供養?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五集)
※持誦《普賢行願品》,利益殊勝難思議
※索達吉堪布:造塔、繞塔的殊勝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