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新書《易學原理與大六壬應用》之干支時空篇

干支時空

前面講了天文星象、地理風水及陰陽八卦和預測占卜之間的關係,我們知道了天文昭於上,地理應於下,在天論躔舍,在地論方位,那麼天文星象之氣下注於地,氣行於地中,即所謂的地氣,地有山川河嶽,氣因其勢而行,則有聚、散、行、止之分;天地之氣為兩儀,交而生四象,又交而生八卦,又交而生萬物,故天地萬物皆從兩儀而生。所以,天文星象是占卜預測的根本,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文星象產生的氣是否在地上成形,具體成什麼樣的形,還要看對應方位的底下原來蘊含什麼樣的氣,地理地勢是聚氣還是散氣,如果成形,則成形時候還有什麼樣的變化,造成什麼樣的結果,這依然受到天地之氣的影響。下面主要講天地之氣是如何交融運行的。

前面我們知道星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恆星命名形式。一個星官是一個恆星組合,其中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顆,多到數十顆。天文學上恆星十分穩定,相對位置幾千幾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都保持不變,那麼相應的天文星象之氣應該是相對穩定的,對地的影響也是相對穩定的,世上萬物在穩定的狀態下基本不會發生什麼改變的。但事實上我們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究其原因就是,我們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地球自轉的同時還繞太陽公轉,與此同時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也在圍繞太陽公轉,其位置關係相對於地球來說時時在發生變化。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運行而造成天星之間位置關係的改變,進而改變了天星之氣對地球及地上萬事萬物的影響。

根據現代天文學知識,我們知道,地球及其他太陽系行星不斷的圍繞太陽公轉,而整個太陽系則是相對於北極星(即紫微星)位置不變的在銀河系中做螺旋運轉。當某個時刻,整個太陽系運轉到天球中不同的二十八星宿位置時,當前的星宿勢必會對太陽系長生一種屬於本星宿的獨特影響,「宿」者,過宮,驛館也。顧名思義,是指太陽系路過此處,而不是永久停在此處。而下一個時刻,太陽系運轉到了下一個星宿處,這裡的星宿又會對太陽系產生特定的影響。這是從大的範疇來理解。而太陽系內部離地球很近的五大行星,尤其質量最大的木星(也叫歲星),因為各自的圍繞太陽的公轉而產生相對地球位置的不斷變化,進而會攪動來自星宿的場力,進而對地球長生一種複雜的綜合力場的影響。打個比喻,如果進行數學建模的話,太陽系就是一個常量,二十八星宿就是不同時期的不同的二十八個常量,而太陽系內最活躍的五大行星的運轉變化就是這個函數的變數,而二十八星宿的性質可以通過長期的觀察進行總結和把握,而五大行星的運轉變化又可以通過肉眼觀測,並進行數學的定位,以求得它們在不同時間,不同方位對地球影響力的變化規律。將這些因素綜合考慮,就形成了我國古代天文學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結合易學和道家天人合一的理論,就衍生出了曆法,星占學,地理學,星命學等等。這些知識上可以推導自然災害,預知一個民族,國家的氣運浮沉,下可以推演個人的命運,人與事的變遷與運籌,也可以用來指導風水術的操作。唐李淳風的《乙巳占》,宋賴布衣的《催官篇》以及當下流行的紫微斗數,七政四餘無不運用此類知識。

而關於天干地支的起源,根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干支是大撓創製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說的是早在公元前兩千六百多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黃帝命大撓氏製作曆法,大橈氏觀察北斗七星的運行規律,探察天地之氣機,採用五行的基本屬性(金木水火土),創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為天為日為陽,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為地為月為陰,干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根據曆法知識我們知道,月的劃分是根據月亮的一次圓缺循環為標準,分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個月,又加以閏月補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黃道平面劃分為十二宮,以日躔過宮劃分十二個月。我國古代把黃道十二宮以地支命名,十二宮又與二十八宿相對應,即子宮有女、虛、危三宿;丑宮有斗、牛二宿;寅宮有尾、箕二宿;卯宮有氐、房、心三宿;辰宮有角、亢二宿;巳宮有翼、軫二宿;午宮有柳、星、張三宿;未宮有井、鬼二宿;申宮有觜、參二宿;酉宮有胃、昴、畢三宿;戌宮有奎、婁二宿;亥宮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們干支學中地支取象的象意來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天干,其意義應該也是來源於此。

干支是在古代天文學發展的過程中被創造出來,用來表示以歲星(也就是木星)為代表的天球相對於地球位置隨時間變化規律的,並最終被人們用來計算時間。「干」表示的是天球相對於地球位置變化縱向也就是緯度的變化,該變化的軌跡呈橢圓形分布,且運行的周期軌道以及視野相對較窄。「支」表示的是天球相對地球位置橫向方面的變化,也就是經度的變化,該變化的軌跡呈圓形分布,且運行的周期軌道以及視野相對寬闊。而「歲星」(木星)在「干」,「支」間的的運行,是不能總是同時處在同一個位置上的,如果它需要處於同一個「甲子」(天球經緯度)位置上的話,則需要經過60年。這就形成了60年為一個完整周期的表述方法——「六十甲子」,也稱為「一元」。一元分為「三運」,一運為20年。而同樣時刻(精確度到30分鐘),同一位置上的立春,則需要180年才能回歸到同一經緯度上。這就形成了180年為一個完整周期的表述方法。又稱為一個「正元」。「正元」又分為上,中,下「三元」。每「一元」各含「三運」。因此,每一個「正元」含有「三元」,共「九運」,每運20年。而同樣時刻(精確度到分),同一位置上的立春,則需要540年才能回歸到同一經緯度上。這就又形成了540年為一個完整周期的表述方法。曆法研究者稱其為「大元」。一個「大元」,含上,中,下三個「正元」,九個「元」,二十七個「運」,每「運」20年。

對於一「運」這個小的周期,古人又以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為順序劃分為更小的周期,以統籌到年,月,日,甚至流時。並依次按照「後天八卦」的能量傳遞路線,進行循環排列,以確定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甚至每一時天星氣場的變化,並用以進行推演預測,指導社會生活。這就是三元九運玄空風水術的理論根據之一。

因此,「甲子」表示的是指五大行星排列在地球同一側,且是排列一線時對地球長生的力場的影響。(當然絕對的一線是不可能的,因為各行星的公轉軌道並不在絕對的同一平面上)我們知道水星的公轉周期最短,只需要84天。因此「乙丑」則表示的是24小時候,該五大行星產生的新的位移變化後對地球影響力場的綜合考量,「丙寅,」「丁卯」以此類推。

以上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下面我們用另一種形式講解。因為干支是用來計時的,我們可以把黃道十二宮平面想像成鐘錶的錶盤,以地球為錶盤中心,十二宮就是錶盤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當於七個指針,運行在黃道十二宮這個大錶盤之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時鐘。其中,太陽就是「年」指針,太陽繞地球運行一周回到原點就是一年的時間;月亮就是「月」指針,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回到原點就是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前面講過二十四節氣是跟太陽過宮有直接聯繫,而和月球運轉沒有直接關係,所以造成了曆法上月令和節氣的時間差,因此我們干支學的月令是根據節氣而定,即跟日躔過宮相一致。我們再看兩個最慢的指針,即太陽系中兩個最重要的行星木星(歲星)和土星(鎮星)交會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個運;如果兩星要在同一個宮位上(比如子宮)交會的話,則需要經過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宮位的周期,則需要大致180年左右,即一個正元;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體化,由夾角30度的一個宮位變為夾角12.8度的一個星宿的宿位,則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個大元。這個假設與實際天文學計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來就比較容易,也更容易把時間和空間結合起來,因為十二宮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間上的十二方位;鐘錶的錶盤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場,即相對靜止的天地的氣場;日月五星的運行攪動了原本相對靜止的能量場,日月五星在十二宮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當前時間內各星對各宮的影響力大小,即當前時間空間內天體能量的分布狀態,其表達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

細心地讀者會發現,上面我們假想的時鐘只有年月指針,沒有日時指針,這就需要我們把地球自轉的因素加以考慮。地球自轉周期為一天,即24小時,在地球自轉過程中,日月五星對地球同一地點的影響時時在發生著變化,地球上同一地點相對於日月五星運轉了一周;地球一天時間內公轉角度向前行進約1度,也就是相對於日月五星的空間位置變化為1度,周而復始,日復一日。因此,地球上同一地點的天體能量分布以每天1度的位置而產生變化,即產生了同一地點能量分布逐日逐時變化的結果,這就是日和時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

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剛才的鐘錶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說之上,而實際上我們地球和其餘五星都是在圍繞太陽公轉,由於軌道和運轉速度的不同,造成了行星運行之間相對位置的靠近和遠離,也就是天文觀測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學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傳統占星師認為逆行使得行星發揮弱勢的影響力。但在中國古代陰陽理論的指導下,根據五星相對於地球位置靠近和遠離的這兩種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為陰和陽,又根據五星影響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

天干與地支相配,多出兩個地支無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這是由於日月五星和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攪動了原本相對靜止的黃道十二宮的能量場,這就造成了地球周圍能量分布的不均勻,這就相當於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塊下游,石塊背後的地方形成的漩渦,這個漩渦的位置就是空亡。隨著時間推移,日月五星位置發生了改變,漩渦的位置也隨之發生改變,原來的漩渦消失,相鄰的地方變成了漩渦,周而復始,循環一周,從而產生六十甲子的往複循環。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天之氣下注到地上,中間需要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地球是運動的,這就造成了天地之氣的不同步,而且上面的鐘錶模型是平面狀態,並不是立體空間的,如何將天地之氣這種立體空間的分布狀態進行定位呢?這就要用到前面的河洛知識,河圖中講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這種天生地成的關係就是天地之氣相對應的關係,用干支表示就是天乾的五合關係;由於天之氣下注過程中有衰減,所以用地支表示就是五行之氣的生旺墓,即地支的三合關係。由此可知,五合關係代表的是空間上的能量分布,三合關係代表的是時間上的能量分布,天地之氣交融所遵循的規律就是三五合關係,即「三五之道」。

我們小時候都玩過魔方,可以用一個魔方模型來來解釋上面抽象的「三五之道」,這也是後面學習大六壬的基礎知識。魔方橫豎分三層,共有六個面,每個面九個格,其中,每個面的中間的格是固定的,是我們轉動魔方調整顏色的標誌;共有八個角,每個角有三個面共三種顏色,這也是我們調整魔方顏色的依據。我們可以把魔方的三層看做天地人三才,六個面分開來看,上下兩面和前後左右四個面,上下兩面分別代表天和地,前後左右四個面代表四維,即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其中,上層魔方的中間位置為天門,為戊土,四個角代表四孟,即寅申巳亥;下層魔方中間的位置為地戶,為己土,四個角代表四季,即辰戌丑未;中層魔方的四個面的中間位置分別代表四仲,即子午卯酉;這時我們魔方的前後左右四個面分別代表了寅午戌、申子辰、亥卯未、巳酉丑,然後我們按照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法則來模擬天地之間的轉動,即逆時針平行轉動魔方的上層(天)到120度角,順時針平行轉動魔方的下層(地)到120度角,魔方中層(人)保持固定不變,然後自上而下俯瞰魔方,把各個地支在同一平面標示出來,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十二地支分布圖(如圖所示)。這樣就可以解釋地支藏乾的基本原理了,即上下層帶有三種顏色的共八個角分別代表寅申巳亥辰戌丑未中個藏有三個天干,中間子午卯酉只藏有一個天干,共藏二十八干,與二十八星宿相應(實際上地支亥中藏有壬甲兩個天干,地支午中藏有丁己兩個天干,這和天門地戶的位置以及先後天乾卦的位置有著緊密關係,其中另有深意,不再詳述)。魔方模型也可以解釋地支三合的生旺墓關係,即四孟為天之氣,萬事萬物的生髮之氣,為生氣;四仲為天之氣下降,為世間萬事萬物所用,為旺氣;四季為氣之所終,暫時蟄伏地下,待時而動,為墓氣。

通過上面的魔方模型我們把天地交融之氣立體化了,然後再把十個天干依次加入到這個魔方模型,根據五合關係找到地支間能量相互轉化的時間和空間,即三合平面之間能量轉化規律。例如,乙亥合庚辰,亥為天之生氣,辰為地之暮氣,這樣天地之氣就通過乙庚相合直接發生了作用,至於何時作用,如何轉換,結果如何,就要再進行具體分析了。天干化合,地支化合,就是我們後面要講的五運六氣,下一章會詳解,讀者可以自己先進行思考。

綜上所述,古人所創的天干地支及其所生成的六十甲子,不僅僅是時間的代表,而是代表了一個時空的能量的分布狀態及其規律。一個干支組合就代表了一個時間內空間的能量狀態,六十甲子的循環往複就是這種能量分布狀態及變化規律。從某種意義上說,十二地支代表空間方位的能量分布,十天乾的作用就是時間的指針,指針走到什麼地方,就帶動那個地方的能量產生相應的事件。所以,干支是一種全方位的對宇宙時空的解讀,熟練掌握其中的規律,便能隨時隨地佔卜預測未來。


推薦閱讀:

時空夢想
時空風水---選 址(易象北斗)
2010新年祈福還神 合太歲符咒法 庚寅虎年趨吉篇--阿彌陀佛趨吉運的時空博客
關於馬克思主義社會時空觀研究綜述
馬克思社會時空觀研究綜述(一)

TAG:易學 | 時空 | 干支 | 原理 | 大六壬 | 孔雀 | 六壬 | 新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