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事」,到「好友」!
06-11
——摘自JanYager《誰坐了我的位子》【五】擁有友誼,就像知道了門牌號一樣,隨時可以找到它。多數人認為工作只是出於經濟需要,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本能地和他們的同事、老闆、僱員、供應商在情感上保持距離的原因吧。這或許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每當我問別人是如何與親密的朋友相識的,他們總會回答「工作的時候」。可見,當他們在一起工作的時候,彼此並不十分親近,直到其中一個離開,親密的友誼才得以建立。工作提供了一個發現未來親密朋友的機會。比如,36歲的薩莉(Sally)是一個銷售助理,她現在最好的朋友曾經是她的主管。「但當時我們並沒有成為朋友,直到我成功晉陞,不再為她工作之後,我們才建立了友誼。此後又過了許多年我們的關係才變得更親密。」薩莉的描述典型地反映了友誼的發展脈絡:因為工作中的交往而結為工作夥伴,又因為工作關係的解除而成為朋友,最後成為超越工作關係的密友。但有的時候,夥伴關係並不會進一步發展。這兒有個很好的例子,兩個曾經一道工作的男人在街上偶遇,其中一個和他的妻子正準備去一家飯館,另一個則和他的一群新同事在一起。後者把他的老夥伴介紹給新同事,「這是我以前的朋友。」他這樣說。當時的氣氛十分尷尬,在場的人要麼沉默不語,要麼啞然失笑。隨即那個人又改口說:「我的意思是,這是我的朋友,我們從前一塊兒工作過。」但事實上,他先前不經意間所說的話才真實地反映了兩人的關係:他們只是普通的工作夥伴,並不是經受過考驗的朋友。顯然他們沒有把從前的夥伴關係延續到工作以外的私人生活中,避免在工作中建立友誼,尤其是親密的友誼,可能是基於生存和競爭的考慮,誰都不想丟掉飯碗,誰都要養家口。不過仍然有些人嘗試在工作狀態下,在不損害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將夥伴關係發展為友誼。在這方面,某些特殊行業卻因為有自己的「行規」,省去了不少麻煩。比如軍隊,明文規定軍官和普通士兵之間不能過分親密,這就從根本上消除了上下級之間建立友誼的可能。而對於沒有這種規定的軍隊以外的行業,每個老闆和僱員都不得不考慮發展友誼是否會衝擊各自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一章著重探討兩類情形:一是當雙方仍然共事的時候就由夥伴發展成了朋友;一是雙方在結束工作關係之後才發展為朋友。究竟在工作中找到親密朋友的情況有多普遍呢?我把這個問題拿到我所在的郵件組討論,33%的人回答了他們通過何種方式找到自己最親密的朋友。以下是他們的回答,按降序排列:工作15學校12其他6電影製作人黛安娜.索科洛(DianeSokolow)說,電影行業的特點就是一伙人聚到一起,滿懷熱情地工作上幾個月,接著又各自散去投入新的工作。有些人可以彼此結下深厚的友誼,有些人則不能:干我們這一行的,很少會連續20年和某個人共事,所以每次合作彼此之間都會顯得很親密,甚至讓人誤以為那就是真正的友誼。偶然的相識和相知常常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美好的印跡。真正的友誼應該是這樣:你和朋友在一起時感到舒適愉快,同樣他們也因為有你的陪伴而感到舒適愉快。這種情況當然有,但有時候卻只是一廂情願。在我的一生中有許多通過工作結交的真正的朋友,也有不是通過工作結交的朋友。有的夥伴關係可以持續一個月、一年,甚至十年。你們可能從來不會在工作之餘一起去看電影或是出席一些社交場合,但這種關係確實能給你的事業帶來種種益處。不過很可能有一天你和你的同事都希望進一步發展為朋友,其中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你們之間的聯繫會更加緊密,對對方會更忠誠(人們總是期待朋友能互相保守秘密)。工作中的友誼確實能帶來一些積極的影響,但對於有些人來說,這反而會使工作關係變得複雜化。朋友的涵義從工作夥伴發展到更親密的朋友關係,通常需要三個條件:● 雙方有從夥伴發展為親密朋友的共同願望。● 把以工作為基礎的聯繫拓展到工作之外。● 伴隨著諸如時間的壓力、結構性的變化,以及信任度、判斷力等問題的出現,必須用更高的標準去檢驗新建立的友誼。生活中你可能會遇到三種截然不同的朋友:普通朋友、密友和至交。朋友是和你沒有婚姻或血緣關係的人。友誼是一種非強制性的社會關係,它不受法律的約束,而以信任、誠實、忠誠,以及共同的志趣為基本特徵。從狹義上說,友誼不包括愛情和性關係,否則它就不再是單純的友誼了。不過現在有一個趨勢,特別是在青年男女中間,許多人試圖在友誼中添加性的成分。普通朋友當然是朋友,不是熟人也不是工作夥伴,只是雙方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普通朋友間會互通信息,不過那只是少數情況。至於密友和至交,有人認為是一樣的,而我認為,雖然密友和至交都是你生命中非常親密的夥伴,但你可能會很容易擁有幾位密友,卻很難擁有兩個以上的至交。至交熟悉你的全部活動和社會關係,了解你的希望、夢想和憂慮。即便你有幸得到兩位至交,一位是現在和你朝夕相處的朋友,一位是已分別多年的從前的朋友,你還是會認為最初的那一個才是最好的。正如我在上述兩本書中所提到的,一個典型的私人友誼網路平均由1~2個至交、4~6個密友、10~20個普通朋友構成。以下是國際法專家瓊(Joan)對這三種朋友的總結:普通朋友是你可能不會真正信任,但卻會一起參加社交活動的人;密友是你可以託付辦事的人;至交是你任何時候都願意與之交談,他也最了解你內心的隱秘。我曾應邀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星期天早晨》(SundayMorningShow)欄目錄製過一期有關友誼的節目。主持人拉斯.米切爾(RussMitchell)的一個問題引起了我的興趣,他問我人們對「友誼」的合理期待是什麼。的確,當兩個人結為夫妻時,他們必須明確地交換各自的承諾,而旁人也期待他們今後履行做父母的職責。那麼,朋友之間也應當有一種類似的「期待」,不妨稱之為「友誼誓約」。後來經過一些思考之後,我寫出了下面的文字:友誼誓約我決定承擔友誼的責任,我承諾做到誠實可靠。我將努力解決我們之間可能出現的任何矛盾,全身心地經營我們的友誼。我知道我們有各自的工作(學習)、家庭,以及需要履行的義務,所以應當互相尊重對方對他人的責任,但我同樣承諾會對我們之間的這份友誼保持忠誠。我將在你提出要求時才發表我的意見,除非當時的情況在我看來我必須主動發表看法。我也將儘力無條件地永遠做你的朋友。我會保守你的秘密,但是,如果我從不對我的配偶或其他重要社會關係有所隱瞞的話,那麼我也會和你,我值得信賴的人分享我所有的秘密。我會盡量記住你的生日,並且無論你身處順境還是逆境我都願意陪伴在你身邊。我們還應該經常交談、聚會或通過電子郵件保持聯絡。我還會在你獲得成功的時候向你表示祝賀,儘管我知道一點點小小的嫉妒是正常的。我將盡我所能給你的生活增添樂趣和歡樂,因為我珍惜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對友誼的又一重要發現是:從兩人最初相遇到他們經受各種考驗最終彼此確認對方是真誠可靠的朋友,平均需要三年時間。如果幾年之後,你和你的工作夥伴不再一起工作,那就將是一個考驗:當你們的交往不再像工作時那麼方便時,你們還會保持交流、經常聚會嗎?你應該擁有多少工作中的朋友呢?問這個問題其實和問「接受多少個工作項目才不會太多」是一樣的,所以答案也是一樣:「你能應對多少就接受多少。」有的人可能可以接受1個普通朋友、1~2個工作夥伴,1個至交;有的人能擁有25個普通朋友、3個密友、2個至交、5個工作夥伴。在我最近對400個男性和女性的調查中,每個人所擁有的工作中的朋友平均是7~10個。具體來說是這樣分布的:工作中的至交 0~1工作中的密友 1~2工作中的普通朋友 6~7將工作中的朋友的平均數和先前提到的私人生活中朋友的平均數(1~2個至交、4~6個密友、10~20個普通朋友)相比較,結果清晰地顯示出,私人朋友的數量超過了工作中的朋友。當然,其中對「親密」程度的不同定義是一個重要因素。一個人對他人的親和力是高度主觀的。一個人可能把某人視為密友,而另一個人由於對親密程度的不同理解,可能把同樣的人視為普通朋友或至交。性別差異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大量社會科學和軼聞趣事研究表明:通常女性在交友方面顯得更開放,而且善於言辭,給人以情感上的支持;而男性則往往通過共同從事的活動建立聯繫。所以性別差異會影響人們對友誼的理解。面對每個我們與之交往的人,我們免不了要問:「我和他的關係是熟人,是工作夥伴還是朋友?」畢竟,我們已經在心裡給「友誼」設定了一個位置,那是通過努力才能獲得的位置。無論在私人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我們都本該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友誼。但顯然,「友誼」這個詞已經被誤用來博得別人的好感,而不是表達真實的感情。有些人非常堅決地反對在工作中交朋友,不論是普通朋友、密友還是至交。這些人當然有權持這一觀點,並且一旦有人希望和他們成為工作上的朋友,他們總會清晰地闡明自己的立場。而如果朋友想和他們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他們也不會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沒有什麼個人的原因」,就是個原則問題。這個解釋看來有助於抵消別人因為被你拒絕而產生的抵觸情緒。同樣,如果你是那個被拒絕的人,你的不滿情緒也會有所緩解。莉蓮.弗農公司公關部經理戴維.霍克伯格(DavidHochberg)先生就始終堅持這樣的原則。他解釋道:「我不願把私人生活和工作攪在一起。我不喜歡和朋友做生意,當然我也決不僱用朋友。」友誼是怎樣形成的在討論共事階段就從夥伴發展為朋友究竟好不好之前,我們有必要先重溫一下友誼形成的基本原理。兩個人之所以能從熟人發展為工作夥伴,是因為雙方的聯繫不再以一般性的身份(比如同事或僱員)進行;相反,作為不同的個體,他們有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性格(比如薩莉和朱莉婭,約翰和馬文等等),他們的交往也因此變得獨特而具體。從工作夥伴到朋友,雙方的親密度進一步增加,更易於向對方吐露心聲,因而交往變得更加獨特而具體。較高的信任度對於友誼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下圖展示了在一個共處的環境或共同參與的活動中友誼形成的模式,它清晰地呈現了從陌生人到熟人、到工作夥伴、再到朋友的整個過程。在此過程中始終需要牢記一點:無論在哪一個發展階段上,雙方必須都想建立並維繫這樣的一種關係,否則,如果只是一廂情願的話,就有可能反向地由朋友退回到工作夥伴,再到熟人,最後甚至淪為敵人。共處環境下友誼的發展模式共同參與的活動或共處的環境(工作、學校、街坊)↓熟人(正式的身份:同事、僱主與僱員、商販、顧客或客戶)↓工作夥伴(更加熟悉,更加個人化)↓朋友(成為普通朋友、密友或至交,履行相應的義務,比如誠實、信任;決定工作和友誼哪一個更重要)↓地位變化(比如自己晉陞、加薪或對方從你的同事變成你的老闆)↓根據上述變化重估友誼(友誼經受住了上述考驗,彼此建立了強有力的聯繫;或者,重壓之下友誼瓦解,聯繫鬆動甚至根本不再聯繫)↓關係重組(新的工作、新的公司、新的團體;當兩人分開時,被動但密切的,或者被動且疏遠的聯繫)理論上說,工作是使友誼順利發展的理想環境,因為建立友誼的主要動機都存在與共同的工作環境中,包括找人交談、共同的利益、提供情感支持等等。雖然在中學時代我們就有共同的老師、同學,就需要遵循共同的校規,但中學並沒有像工作那樣為我們提供一種類似家庭關係的親密性和共同屬性。然而,工作的介入卻給友誼提出了額外的要求,同時也施加了額外的壓力,雖然從理論上講,友誼的存在只是因為兩個人互相喜歡,除此之外不應該有其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動機。所以要使夥伴關係更容易獲得成功,還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你和你的朋友具有彼此相當的能力和品質。不存在某一方天賦過分突出的情況,即便存在,你們也懂得應該尊重對方的優勢和弱點,而不會表現出過分膨脹的競爭欲。● 從關係的成長期開始,你們就很少有沒解決的問題。一旦出現問題,你們總是積極需求幫助去解決它們。● 你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包括與工作有關的價值觀),比如對誠實、正直的承諾,對職業道德的堅守、創造卓越業績的信念等等。● 你們願意花時間去探討,當友誼和工作責任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怎麼做。● 你們都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但這種意識是積極的、正常範圍內的,而不是過度膨脹的;你們不會因為對方的成功而妒火中燒。如果你想增大夥伴關係成功的幾率,請務必再記住以下幾個額外的提示:● 不要輕易和別人議論老闆或同事。一旦你錯誤地估計了你們的友誼(你以為對方會為你保守秘密,但事實上並沒有),或者你被人認為蓄意報復,你的言詞到頭來很可能給你自己惹麻煩,你在公司的處境將岌岌可危。● 花上三年左右的時間認真經營一段可靠真誠的友誼。當然這不是說你完全不能憑直覺和某人「一拍即合」,而是說在你的直覺被現實證明之前,你應該懂得保護自己和自己的工作。● 比起那些以情感支持為基礎的友誼,從一起工作和互相交談的角度出發去建立友誼會少遭遇一些麻煩和衝突。雖然把你的朋友偶爾當作傾吐心聲的「迴音壁」也沒什麼不好,不過要小心千萬不要超越界線,把朋友當作心理治療師,他並沒有接受過提供這種服務的訓練。確實需要的話,還是去找專家幫忙吧。● 真正的友誼很少以彼此能給對方帶來的益處為基礎。即便你可以對提供的服務收費;或者你已經給自己定了規矩,即使收費也不向朋友提供專業服務。但如果你感到你所謂的「朋友」真正的目的其實是從你這裡獲得諸如無償的投資建議、免費的培訓等益處時,你就要重新考慮你們之間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友誼。● 地位相當的人(比如同事)比地位懸殊的人(比如上司和下屬)更有可能成為朋友。● 共同的價值觀是友誼長久的最好的預言師。花點時間了解對方的價值觀,你就可以預見你們是否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從同事到好友普通朋友能增進交流、提高業績普通朋友是從工作夥伴起步的,不像密友或至交那麼親密。但也正因為不太親密,雙方受感情影響進而喪失判斷力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比如,一個工作上的普通朋友要去度假,請你接管他的工作一個星期。如果你自己的負擔已經很重了,你大可以禮貌地說「不」,因為你知道勉強地說「行」會影響自己的工作。你不會因為拒絕了他而感到太過意不去。但是,如果你拒絕了密友或至交,你一定會感到焦慮。36歲的小雷金納德.貝克漢姆(ReginaldBeckham,Jr.)是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全美住房合作協會(NationalAssociationofHousingCooperatives)的市場總監。在談到在工作中結交普通朋友的益處時,他說:如果你有一個辦公室里的朋友,或者正在培養一段辦公室的友誼,你們不要像一般的同事那樣只談工作,而應該像朋友那樣交談。這會使工作環境變得更加舒適,而帶著舒適的心情去工作無疑會更有效率。一位63歲的教授也有類似的看法:「我們喜歡交談,但只在工作和偶爾共進晚餐的時候。」為什麼你想在工作中尋找到密友或至交密友或至交能夠給你提供工作上的支持,也能充當你的耳目,幫助你應對「辦公室政治」。但是如果對方沒能替你把事情辦好,你可能會重新估量他是不是你的密友或至交,還是僅僅是一個工作夥伴,甚至是敵人。一位在伊利諾伊州工作的年輕女性在描述她和本部門一位同事的親密友誼時說:「我們互相提醒。」工作夥伴幫助你渡過難關31歲的埃里卡(Erika)是一位離婚的丹麥圖書館員,她和一位同事成為了至交:我們相識已經3年,她比我大8歲。在過去的3年中,她給予我巨大的支持。我和丈夫分居期間,她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無論她覺得我做得對還是不對,她都會告訴我。她還總是從很多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她是我見過的最誠實的人。我從心裡尊敬她,願意和她討論一切事情。美國中西部某大學的一位男教練也強烈地感受到親密友誼的益處:我在工作中找到了一位至交,這幫助我們雙方度過了工作上的困難時期。我們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最大的情感支持就來自於工作上的至交。一位27歲的已婚女子,兩個孩子的母親對此也有同感。雖然她已辭去工作在家做了「全職媽媽」,但她仍然認為和男友分手的那段時間,是工作中的朋友幫助她度過了感情危機:當我和交往了6年半的男友分手時,工作上的一位朋友對我說,她相信我一定會挺過來。她陪我吃午餐,聽我哭訴,給我出主意,甚至買了一些花草供我消遣。是她幫助我度過了頭兩個半月最痛苦的時期。友誼創造良好業績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學院(UniversityofPennsylvania抯WhartonSchool)的卡倫.傑琳(KarenJelin)和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ofMinnesota)的普里.普拉丹.沙阿(PriPradhanShah)兩位研究員,以3個有工作關係的人為單位,對53組人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在大家都致力於實現團隊目標的條件下,夥伴關係能帶來更好的業績。但如果目標不統一,朋友最好還是不要在一起工作。友誼使你安心工作我在調查中發現,「使工作充滿樂趣」被認為是夥伴關係最大的益處(102人中有68人選擇了這一項)。「使工作充滿樂趣」,這個理由並不像它聽起來那麼膚淺。工作中的樂趣,連同積極的工作關係,能增強員工的耐力、創造力、進取心,提高員工的成就感和顧客的滿意度。而所有這一切都有助於塑造具有典範意義的團隊文化。工作中的好友助你建立自尊與自信在工作中我們都希望被人賞識。正如這位58歲的編輯所說:「我有一個稱得上密友的同事。我們不僅有共同的辦公室,更有共同的責任。我們相互尊重對方,尊重對方的能力。她總是感謝並堅定支持我所做的一切。」朝夕相處增進相互了解走出校園後要想尋求新的友誼,最大的挑戰之一是需要充足的時間互相了解。因為平時大家不能像在學校那樣天天打交道,但工作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包括與工作有關的環境,比如出差)。正如一名27歲的南非圖書管理員所說:我的至交也是我工作上的夥伴。有一個周末她陪我外出。臨回來前的晚上,我失眠了。凌晨3點的時候,我問她困不困,她說:「有一點,但如果你睡不著,我可以陪你。」然後她真的在睡衣外披了一件衣服,到附近的小店買了一些咖啡,這樣就可以清醒地和我聊天。友誼給你帶來實實在在的益處如果你和老闆的友誼是你先於其他同事獲得晉陞的因素之一,那麼這份友誼將繼續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雖然別人可能會對你的得寵頗多非難。在一些行業,比如影視行業,那麼多有資格的人競爭很少的機會,所以誰能出面從專業的角度為你擔保,是一個重要問題。於是,友誼就顯得非常關鍵。我曾經採訪過已故的影視劇作家卡爾.索特(CarlSautter),他強調說,他在好萊塢得到的大部分工作的都是由他所在的作家團體的同行介紹的。每當他的朋友或同行中有人加入了一個劇組,並且劇組還請他推薦別人參加,他總會推薦自己的朋友。所以只要有改編劇本的工作,他的朋友都會介紹給他。通過對其他行業的調查我也發現,經朋友推薦獲得工作或做成一筆生意是很普遍的。在一些行業里,你可以通過招聘廣告敲開公司的大門,但接下來你的命運不僅取決於你完成工作的情況,還取決於是否有人在老闆面前替你說話。工作夥伴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然而,從另一方面說,一些原因使得你不得不對工作夥伴有所提防。背叛根據我對400個男性和女性的所做的有關友誼的調查,愛情的背叛是最常見的,工作上的背叛緊隨其後。在被調查的人中,63%的人稱自己曾經被朋友背叛(250人),而其中又有43人認為自己遭到的是戀人或愛人的背叛,37人認為自己被工作夥伴背叛。在工作背叛的類別中,我抽取了以下個案,包括被背叛者以及背叛者的類型:● 「(普通朋友)講假話和歪曲事實真相以便在工作中發跡」—圖書管理員,62歲,已婚。● 「(至交)剽竊我的成果」—科學家,47歲,已婚。● 「(密友)在老闆面前說我的壞話」—電台談話節目主持人,男,60歲,已婚。● 「一個最好的朋友背叛了我,害我失去了工作」—加拿大藝術家,35歲,已婚。● 「我在休假的時候,一個密友趁虛而入搶了我的飯碗」—教師,55歲,單身。感情傷害友誼涉及到和別人的情感聯繫。通過友誼,你使自己被人接受、喜歡、欽佩、尊敬、信任和感激;或者,你也可能因為友誼陷入失望、背叛、排斥與誤解。你和朋友越是親密,對他失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這和工作無關。琳達(Linda)是弗吉尼亞西部一為30歲的女工,因為流產她幾乎被擊垮了,而她最親密的朋友居然不給她任何幫助:我失去了我的孩子,可是那兩個人都對我不理不睬,而我曾經將他們視為工作上最親密的朋友。我受到了深深的傷害。每當他們遇到麻煩的時候,我總是出現在他們面前,而我就這麼一次需要他們的幫助,他們只扔過來一句話:「克服一下吧。」所以現在我們充其量只能算普通朋友,當然如果我願意的話我們仍可以很親密,但我怎麼可能再信任這樣的人呢?結果,他們之間變得疏遠了,琳達感到自己遭到了背叛和傷害。面對我提出的問題:「你認為工作中的朋友給你帶來的最大益處是什麼?」她的回答是:「沒有任何益處,只有壞處。」加薪與晉陞的競爭傑拉爾丁(Geraldine),一個52歲的有氧運動教練,談到了他過去最好的朋友西爾維婭(Sylvia)是如何背叛他,導致他被炒魷魚的:見到她的時候,我們都是三十好幾的人了。她很美,舞跳得棒極了。我們通過做禮拜成為朋友。當時我們都在一個健身俱樂部兼任有氧運動的教練。後來我被聘為俱樂部的正式職員,而她沒有,因為她沒有大學文憑而我有。我想這對她是一種刺激,她嫉妒了。我也羨慕她舞跳得好,然而我願意幫助她追求自己的夢想。但她顯然不這麼認為,於是開始極力阻止我成為俱樂部的正式員工。後來,在她的健身課上,她和俱樂部的老闆簽約了,緊接著我就被告知,我的課顧客們不感興趣,所以我不能成為俱樂部的正式教練。我不知道我做了什麼使西爾維婭背叛了我,但我知道我的教學技能使她受到了威脅。我覺得,她之所以那樣對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如何處理工作分歧與私人關係只要朋友間能達成一致,並且不出現關於具體工作、客戶以及管理上的分歧,和朋友一起工作或為朋友工作似乎是很有益處的。但是如果上述衝突發生了,朋友之間如何把分歧控制在工作範圍內而不傷及私人感情,那就需要做很多工作了(參見本章的《和老闆交朋友的利與弊》和《為朋友工作時》這兩部分,以及第8章《如何化解同事間的矛盾衝突》)。如何實現工作和友誼的雙豐收以下這些技巧能使在工作建立並加深的友誼真正有利於工作,而不是影響工作:● 確信你和對方有超越同事或夥伴關係、成為朋友的共同願望。尋找對方口頭或非口頭的暗示,以證實他也願意成為你的朋友。比如,當你說「來杯咖啡嗎?」或者「周末過得怎麼樣?」的時候,要注意對方是積極地回答你的問題還是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予理睬?如果是後者,你可以找機會再試一次,看對方是不是恰好那時心情不好。如果仍然是一樣的結果,那麼我想你已經得到足夠的暗示了。● 和地位相當的人交朋友更容易,也更安全。如果你被拒絕,可能是因為身份或能力的差別使你的建議看起來不合適,或者讓人感到了威脅。你還要注意到,即便是在今天,一些男性和女性仍然對異性間的工作關係感到不舒服。所以,如果你遭到了拒絕,不要把它看作是針對你個人的。接受暗示,然後轉而在同性之間尋找友誼,那樣你可能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容易受歡迎。● 提防你信任的人和你將其視為朋友的人。如果你們的年齡、經濟地位、社會身份很懸殊,你就要格外小心。大多數的友誼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礎上的,巨大的差異本身就是一種警示。在從普通熟人轉為工作夥伴再轉為朋友的美好願望背後,可能有一種投機的因素(並非友好的企圖)。● 認真聽你的同事說話,不要只顧自己說,也不要期待別人總是關注你。認真傾聽,積極地回應對方所說的話,特別要尊重對方的隱私,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秘密成為辦公室里的談資。● 記住,每個人的能力不同,但都需要有親密的夥伴。看看你的需要是否與同事的需要相符。如果不相符,判斷一下,這是由於個性衝突導致的短期內無法改變的現象,還是僅僅由於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暫時的現象,比如交貨期限的壓力、工作或家庭的危機、感情劇變等等。如果僅僅是暫時的,重新審視你們的關係,看看是否值得進一步發展。● 共同完成一項工作。如果你們有共同工作的經歷,親密的關係會像副產品一樣自然而然地產生。● 讓自己保持消息靈通。普遍地關注各類時事、電影、書籍、報道,同時也要特別熟悉與你的職業有關的領域。工作關係既是情感支持的來源,也是獲取信息的最佳途徑。如果你以消息靈通而著稱,你的友誼就會受到關注。● 不要散布流言。以誠待人是面對友誼的積極態度,熱衷於「辦公室閑話」則是非常不好的。任何時候都不要做流言的製造者,也不要做它的傳播者。當然正當的信息共享與閑言碎語不同,你務必將它們區分開。● 樂於助人。常言道:患難之交才是真朋友。如果有人需要早走,替他做一點工作;如果有人遭遇了家庭危機,伸出你的● 援助之手。你將在別人的眼裡成為一個善良的同事,同時你也播下了友誼的種子。● 有所禁忌。你可以在工作中和別人成為朋友,但你也完全有權保留那些只和私人生活中的密友、至交分享的秘密。● 雙方共同制定一些原則,以確保友誼的順利發展。如果你們的關係是工作成敗的因素之一,就該好好討論一下在特定的環境下該做什麼。和朋友間就解決問題的恰當方式展開對話,這樣無論工作還是友誼都不會受到傷害。你們還需要商討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的方法,比如一對共同工作的夫婦就應當考慮如果兩人之間的關係妨礙了工作該怎麼辦。工作上的密友或至交也要考慮這方面因素。● 如果雙方都願意,就拓寬友誼的基礎。發展工作之外的友誼,並不是簡單地把友誼從純工作的環境中移植到工作之外,而是為了使你和朋友有更廣泛的互相溝通、了解的機會,而拓寬友誼的基礎。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友誼的潛在危險,請遵循下面的原則:● 保守朋友的秘密。無論面對普通朋友、密友、至交還是工作夥伴,關鍵的一點是要慎重行事。保持對方對你的信任至關重要。● 不要把你和你的朋友置於各種可能的利益糾紛中。● 躲避流言,如果躲不開,就不要加入傳播者的行列。● 不要利用友誼達到個人目的。● 在工作中,不要炫耀你擁有的友誼,尤其不要指名道姓。● 注意你的肢體語言、手勢和非語言的暗示,這在工作中是經常要運用的。● 如果你是管理者,要阻止那些有損你的權威的信息和評論。以下是一些你只能等待別人自願提供,而不要主動索取的:● 詢問自己是否可以住在朋友暫時不用的公寓、房屋或度假別墅里(讓朋友自己提出來)。● 挖別人牆角,背著別人僱用他的秘書、助理、校對員、保潔員或保姆,或其他別人工作及私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 向別人借對他們的工作來說不可或缺的東西。比如向一個作家或經理借電腦,或者向一個音樂人借吉他。● 向別人借對他們來說具有紀念價值的東西卻又沒能歸還,例如別人從同事、戀人、家人那裡得到的心愛的書、珍貴的鋼筆等等。● 向別人借價格昂貴的東西,比如小汽車、汽艇、相機或攝像機等等。和老闆交朋友的利與弊關於「老闆—朋友—僱員」的關係,有兩種情況應該考慮到:一是你和老闆在工作中建立了友誼,一是你們在建立了工作關係之前已經是朋友。假如你要和老闆交朋友,需要考慮地位的問題。儘管你和老闆互通信息,而你的老闆也向你傾吐秘密,但你不得不把對工作的忠誠擺在對朋友的忠誠之上。正如馬薩諸塞州一個為政府機關做培訓工作的62歲的老闆所說的:我不相信友誼能在任何一個行業中找到它的位置。大家彼此都很友好的話,要想在其中獲得晉陞就很困難。涉及到朋友的關係,管理者也會很難辦。友誼實際上製造了一種困難的局面,特別是涉及到原則問題時。當朋友中一方被忽視,而另一方得到了工作,這時,嫉妒又是另一種阻礙。你和你的同事本來是因為地位相當才結為朋友,現在卻發現一方要向另一方彙報工作,這和先前完全是兩種感覺。儘管讓老闆賞識通常是事業發達的關鍵,但不要把它和友誼混為一談。對一些人來說,和老闆交朋友是不可能的,因為老闆和員工之間有太多潛在的衝突。理查德.萊爾默(RichardLaermer)是RLM公關公司(RLMPublicRelations)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在紐約、華盛頓和洛杉磯都設有辦事處。正如理查德.萊爾默先生所說:「你不可能和你怨恨的人交朋友,這是發展友誼的首要原則。」強求和老闆建立友誼有如強求任何別的友誼一樣,會被人瞧不起。假如這種友誼是你和老闆在交往中自然而然形成的,那麼你們就會設法克服可能產生的地位和管理方面的問題。但如果你想和老闆交朋友的願望還未得到對方的認同,就在別人面前大談自己和老闆的友誼,那麼你們在一起工作時將會感到不舒服,甚至十分不愉快。相比之下,這位32歲已婚的書記員則要幸運得多。她即便在離開工作之後仍然和先前的老闆保持著朋友的關係。她認真回顧了這段珍貴的友誼:能為自己認識多年的人工作,我感到非常幸運。當我急於尋找立身之地時,是他接納了我。他不僅僱用我,還給我提供了休假的地方。我至今依然認為他和他的家人是我最好的朋友。和下屬交朋友的得與失一個很普遍卻又很棘手的情況是:你剛剛和某個同事成為朋友,隨即你就獲得提拔,於是你成了朋友的老闆。那麼有沒有可能既不傷害友誼,又不損害你作為新任老闆的權威?儘管在工作中相同地位的人交朋友比較容易,也不那麼複雜。但只要老闆和員工之間能敏銳地意識到地位差異將對彼此關係和工作產生影響的話,雙方還是完全有可能保持友誼的。以下是當你成為工作夥伴(或朋友)的老闆(或員工)時,雙方應當思考和討論的一些問題:● 坐下來和你的朋友推心置腹地談談,討論在地位發生變化後雙方需要考慮的事。● 詳細說明你認為雙方都有必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比如最直接的一點,既然你自己提出一視同仁的原則,那麼對方作為你的朋友就不應該得到任何優先照顧。● 讓對方知道,假如你在工作中表揚他,那是基於他良好的工作表現,而非其他什麼原因,比如他是你的朋友。● 同意討論任何可能產生的問題,而不是讓情況惡化或任由它對你這個新老闆、對部門生產以及你們的友誼產生消極影響。● 彼此之間避免使用過於隨便的昵稱或其他特殊的習慣性稱呼。這樣其他同事會因為你們之間的親密而對你的朋友心存怨恨,而作為老闆你也會面臨偏愛某人的責難。● 討論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正像一起工作的夫婦需要考慮他們的關係是否會影響工作一樣,你們也要考慮地位發生變化後可能產生哪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為朋友工作時為朋友工作本來是出於一種好意或良好的願望,但有時卻演變為一種兩難的選擇:要麼離開工作,要麼結束友誼。這種情況就發生在46歲的已婚動物園管理員卡羅爾(Carol)的身上。先前,她的一位朋友需要一個秘書,而正巧她需要一份工作。卡羅爾解釋說:「當時他付給我很高的薪水,但兩年後,他在處境困難的情況下解僱了我。」她認為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如果我繼續呆在那兒,我們的友誼可能早就被破壞了。」前面提到的RLM公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理查德.萊爾默先生也認為,為朋友工作時,雙方就不再是平等的朋友關係,而是老闆和僱員的關係了:當我的公司規模還很小的時候,主要是五六個朋友暫時在這兒幫忙,另外有一個人在這兒做全職。平等從來都只是奢望,因為我畢竟是他們的老闆。然而,萊爾默同時又指出,是在那些人到他的公司工作之後,他們才成為密友的:另一方面,現在公司里的核心成員大都在這兒呆了3年、4年甚至5年,大多也都是我的私交。例如我的副手邁克(Mike),我們倆就像一個豆莢里的兩顆豆子,幾乎一模一樣。我們有相同的幽默感。他妻子說,聽我們倆說話都分不清誰是誰。我認為他是我比較親密的朋友之一,我們像朋友那樣並肩作戰!他有很好的家教,並且有著令人驚異的職業道德。他不僅對我,而且對所有人都彬彬有禮,那是一種精神力量。他還非常幽默,總之是一個各方面都很積極、非常優秀的人。另外,我們的首席運營官布賴恩(Brian)也是我的好朋友;還有我的助手,和我一起工作了3年半的斯科特(Scott)也是我的好朋友。然而,全球知名的博雅公關公司(Burson-Marsteller)創始人,被譽為「公關之父」的哈羅德.伯森(HaroldBurson)卻認為身居高位,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我在《友情換位》這本書中曾經引述他的話:「我認為在一個公司的結構關係中,低層較之高層更容易建立積極的社交關係。作為首席執行官,你所付出的代價就是放棄了公司里的許多社交關係。這裡有一條無法逾越的界線。」我曾對400位男性和女性的友誼狀況做了調查,其中有127人回答了我提出的「是否曾經和老闆交朋友」的問題。在127人中,回答「否」的(68人)比回答「是」的(53人)多。而在回答「是」的53人中,只有4人認為自己和老闆是「至交」,回答「普通朋友」(22)和「密友」(23)的則大致持平。我想,「高處不勝寒」的原因之一是:當友誼特別是夥伴關係發生在地位相當的人之間時,它是最沒有危害的,而如果其中一方身處高位就比較危險。多年的研究使我發現,一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會和另一個公司甚至其他行業的首席執行官交朋友。這樣他們之間的夥伴關係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建立在地位平等的基礎上。當原先地位平等的雙方中有一方成了老闆,為了避免這種變化傷及友誼或破壞工作職責,雙方應該互相交流彼此的感受:如果你是那個該向對方彙報工作的人,你是生氣,嫉妒,憤怒,還是為你的朋友感到高興?也許你正體驗著上述全部的感受,也許只是其中的一些。那麼你打算獨自品嘗這些滋味嗎?還是你打算一次性說出你的全部感受—你和你的朋友一樣有資格,你應該晉陞,而不是你的朋友。關於如何處理這種情形其實並沒有正確答案,既然你知道你的「老闆朋友」在多大程度上願意和你分享這種體驗,你也知道公開你自己的感受究竟會促進還是阻礙你們的前途和工作。對於有些人來說,向中立的第三方大倒苦水似乎是一個比較好的策略。而我覺得,比較好的做法是寄一張賀卡,約你的朋友出去吃飯,送一籃水果慶祝他的晉陞,通過這些來表示對他老闆身份的認同。假如你先於你的朋友獲得晉陞,要有思想準備你的升遷可能會招致對方的嫉妒。18歲的瑪麗在加拿大一家快餐店工作,她說當她先於她最好的朋友晉陞為經理時,她的朋友十分嫉妒。嫉妒不會使友誼終結,但卻會使雙方都很不舒服。假如你還想維持這段友誼,而且你們之間還有很深的感情,你可以考慮主動找你的朋友,談談你的朋友對你們之間工作關係變化的感受,談談是否有一些問題需要提出來,從而使你們能更有效地合作。如果你認為有必要確立一些有助於維繫友誼同時也有助於樹立你這個新老闆形象的基本原則,那就儘快告訴你的朋友。比如,假如你們先前相互之間的稱呼都用昵稱,你應該清楚地讓對方知道,現在你是老闆,在別人面前或一起工作的時候使用這樣的稱呼大家都會很尷尬的。和顧客或客戶交朋友和顧客交朋友通常麻煩比較少,但至少要符合下面兩個條件中的一個:● 你們之間先建立了穩固可靠的友誼,然後才建立業務上的聯繫。● 你們之間的關係經由商家與顧客的關係、夥伴關係再到友誼,慢慢得到發展。比如有一位女性,她是美國中西部一家化妝品股份公司的銷售經理。如今她率領著眾多要向她彙報工作的銷售代理,而當初,她是靠挨家挨戶給她的私人朋友分發產品價目表來發展業績的。雖然後來她開始在私人朋友之外拓展業務,分發的價目表也由最初的30份變為2000份,但是使她有能力養家口,並為她開啟事業之門的卻是最先的30個私人朋友。還有一些人則談到,他們一開始只是純粹的顧問與客戶、編輯與作者或老闆與僱員的關係,但慢慢地(可能是非常慢的)隨著時間的發展,隨著非工作狀態下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甚至比工作交往還要頻繁),以工作為基礎的關係逐漸轉變為更帶有私交性質的關係。甚至雙方的配偶、孩子、其他朋友也都加入其中。即便有一天他們的工作關係終結了,由於彼此的聯繫十分緊密,純粹的友誼還是能夠繼續。當朋友成了合伙人很多可怕的事例表明,即便是密友或至交,合夥做生意也可能傷害友誼,即便生意很成功。但也有合作之後事業和友情都很穩固的事例,比如卡倫.卡納萬(KarenCanavan)和克里斯廷.科沃特(KristinCowart)就是這樣。兩年前,她們僱用了10個員工,開辦了自己的KC公關公司(KCPublicRelations),而此前她們已是6年的至交了。在接受克里斯廷.范.杜森(ChristineVanDusen)採訪時,科沃特說:「我們之間靠的就是信任。友誼追求信任,工作則築基於信任。」德博拉.伊利奧特-厄普頓(DeborahElliott-Upton)和她最好的朋友的吉姆(Jim)一起工作,他們的友誼非常牢靠而不是勉強維持。他們都是自由職業者,合著了一本關於女性友誼的研究專著。她們住的地方相距只有一英里,但由於常常要談一些工作事務,她們仍主要通過電子郵件交流。德博拉解釋了為什麼她認為他們的合作很成功,以及她們的友誼為什麼沒有因為一起工作而受損:友誼是第一位的,比寫書重要得多。我們下決心要保持友誼。一旦出現任何寫作方面的分歧,我們都會馬上提出來,成功解決之後我們才會進入下一個部分的寫作。共同寫作把我們的友誼帶入一個新的高度,那是許多其他的友誼無法達到的。像姐妹一樣,我們也會因為某個問題產生分歧,但那從來不會損害我們的關係。有太多的聯繫將我們牢牢結合在一起,寫作只是其中的一種。有很多書介紹如何經營一個家族企業,但指導好朋友如何一起工作、合夥做生意的書則少之又少。朋友合夥做生意比家庭成員更要小心謹慎。因為,一方面,你們之間的聯繫完全是自發形成的,既無血緣關係,也無婚姻關係。而另一方面,比起家庭成員,你們之間又注入了更多法律、經濟、以及事業上的責任。以下是你在決定和密友、至交一起工作或合夥做生意之前,需要問自己的幾個問題:● 你們各自是否都有一個關於這個生意的清晰計劃?● 你們是否將計劃落實到了書面?● 你們有沒有交換各自的計劃,看你們的設想是否大致相同?● 你們是否共同出資,共同分擔各項開銷,共享收益?● 你們是否打算聘請第三方來處理法律、財務、行政以及其他方面的事務?● 在正式運作新公司之前,有沒有一個「試運行」的階段?比如,你們可以先不簽訂合同,看看你們能否很好地合作處理方方面面的問題,諸如趕工期、共同決策、委託代理,以及壓力之下對雙方關係的處理等等。● 你們的工作風格是相似還是不同?如果不同,是不是能夠互補?● 你們有沒有考慮過,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以及你們之間的合作是否會給各自的家庭、家族、戀人以及其他朋友帶來影響?● 一旦合作不順利,你們有沒有留一條退路?你們會不會解散公司,或者一方收購另一方的股份?● 你們是否已經彼此堅定地承諾,一旦公司運轉不良,要首先確保友誼不受傷害?● 是否每個聽了你們的計劃的人都認為你們瘋了?儘管如此,你們是不是仍然覺得這是個很好的計劃並且一定會成功?如果最後一個問題你回答了「是」,那麼在你們貿然開始合作之前,請再回到第一個問題,並把所有問題都考慮一遍。你也可以參考第8章《關於錢的問題》這部分。因為好朋友一起工作尤其是合夥做生意成功與否,除了和雙方的性格是否發生衝突很有關係之外,還和如何理財有很大的關係。歸納起來,要想保持良好的夥伴關係或友誼,以下10點請務必牢記:1.互相尊重。2.對雙方的關係有共同的承諾。3.了解這種關係的界線。4.互相保守秘密,不論是工作上的還是私人的。5.及時、恰當地解決矛盾和分歧。6.不要對對方心懷惡意。7.不要狂妄自大,沒有人喜歡好吹牛的人。8.在你感到被冒犯即將發脾氣之前,聽聽對方的的解釋和觀點。其中可能有些你不了解的情有可原的情況,這樣有助於消除誤解。9.強調你們之間的相似點,共同的目標、志趣、價值觀和利益,而不是誇大分歧,製造事端。10.如果可能的話,雙方共享榮譽。這樣,你們就是一個整體,是「我們」而不只是單個的「我」。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心態,是一種對人對己的態度 (轉載好友的日誌)
※十分種教會你用易經八卦為親朋好友算卦、看風水!
※送你最美吉祥鳥??願我的好友們2016富貴吉祥!
※【中華論壇】紀念毛主席冬泳邕江56周年,南寧舉行大型冬泳活動 發表於:2014-01-02 12:16:31 作者:鐵木真真發簡訊加好友更多作品 勳章:級別:元帥積分:159572 邕江大橋下,
※生日之際致謝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