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經悟的太極內功

李經悟的太極內功 大家李經梧拳照欣賞http://www.taiji.net.cn/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66 第一卷太極內功,是太極拳和氣功相結合修練的一種功法:祛病、保健、延年、增強技擊能力、產生鼓盪氣能力。是一種氣功:內家拳術內功與外功相結合,以意守命門部位為主,運用吐納、導引的運氣方法,煉腰健腎,練氣強身,並用於增強技擊能力。是動靜相兼,內外合一的完整功法。歷來拳術家為了保持技擊上的「地位」和「實力」,視為至寶,密不傳人。太極內功操練方法姿勢:與功法要求、意守部位、呼吸方法密切相關。分三類:靜式、動式、活式。(一)靜式(初級階段時應用),亦適用於治療疾病。分卧式、靠式、坐式、站式四種。(注,各氣功類書籍中均有詳載,故不再贅述。)(二)動練式分單練式和帶功式。為中級階段。1、站式。即太極預備式起,凝視後兩眼微合或微露一線之光看會陰。頭緩慢下垂,隨呼氣身體慢慢彎腰下蹲,蹲到兩膝發酸為度。姿勢到此定形,開始吐納練習,吐氣時把氣向下引導,兩手同時自然伸開;納氣時氣向上引到命門,隨吸氣兩手握拳,進行抓閉,抓閉後呼吸稍有停頓。(注,抓閉法後有詳述)(注,此式即為開腰法,重中之中。)2、活步站樁(太極看手式):開始先做預備姿勢,頭正直,兩腳橫開一步,含胸拔背,吸氣意貫丹田,此時閉息不呼,兩拳緊握,兩臂抬起,左手在前,左腿同時邁出,兩拳變掌向前按,兩眼看前手手指,左腿尖點地,前三後七,雙肘略彎,右肘俯於左肘(注,疑為右手附於左肘之誤),止步閉氣,待閉氣不能堅持時再呼吸換式。(注,此式略同形意拳的劈拳,不同之處在於,前足為點地,後手為附於前肘處。)換式動作:將兩手輕落身體兩側,隨落手同時慢慢呼氣,將氣呼盡後再行吸氣抓閉握拳。抓閉後,與前勢左右相反作活步樁。本勢應在站練式基礎上進行。3、帶功練拳:在練完靜練、動練、活步站樁基礎功之後,即可開始帶功練拳。要注意交替練習,正氣不足時,則可重新抓閉充實,待充實後再行帶功練拳,長期可達高級階段,即活練式。(三)活練式其沒有固定姿勢,是無形無相的東西,用則有,不用則無。採用喉頭呼吸法或意識呼吸法。以意行氣,氣通全身。此時可帶功演練整套太極拳。平時也可隨意練習,不必採用固定姿勢,可走路練、說話練、坐車練,即隨心所欲練,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意守:太極內功意守部位和操作方法較其它功法多,依據練功的不同階段、步驟、姿勢和因人、因時而異,現分述如下:1、意守會陰:即前後陰之間部位,也稱下丹田。(注,瑜伽中為脊根氣輪,或稱海底輪,位於中經基座。它是能量所在之處。就男性來說,其觸發點在生殖器和肛門之間的會陰穴那裡。就女性來說,位於子宮和陰道相交處子宮頸那裡。)意守這個部位可以迅速排除雜念,使神凝心穩。開始時兩眼平視,放到最遠處一目標上,如山川、花朵等,待神凝後,將所采之景物收回離眼1、2尺左右,停止凝視。待凝視幾分鐘後,由於雙眼凝視所采之景物會變的模糊不清,也有的單景色會變成重影或變成一個白色氣團,所以過去傳授此段功時叫採氣霧(物),待凝視中出現模糊不清的景物或氣霧(物)時,頭慢慢低下,眼看會陰,此步要與內視合一,以意下達會陰,意氣同行,守住會陰穴。(注,此法主要為攝伏心神,激發海底輪能量。不可拘泥於眼前是否出現氣團。意守也不應過強,要在若有若無間。)  2、意守湧泉:以意領氣,從會陰慢慢經過大腿、膝關節、小腿、足踝部最後達到湧泉,領氣要緩慢進行,不可過急過快。初練時呼吸不深長,氣不能隨意念同時達意守部位時,可不管呼吸,任其自然,此即「氣斷意不斷」。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意氣自然合一。又因氣從會陰到達湧泉走的是一條線,故此又稱「連線意守法」。  3、意守命門:是最關鍵的一環。以意守命門為主,以氣連絡其它部位,循環不止,故又稱「循環意守法」。練功開始,以意領氣,從湧泉開始配合吸氣,引氣經足踝、小腿、膝關節、大腿,最後到會陰合而為一,再從會陰引氣到後丹田(即命門)。引氣到命門後要停頓,意守命門的時間長短以體質、功夫深淺決定。停頓後再以意領氣從命門開始返回,經會陰後分兩條線經大腿、小腿、足踝達到湧泉。如此周而復始的進行,久而久之命門即可得到充實。姿勢可配合站式、坐式兩種。注意氣的運行要緩慢、均勻、無聲、無息,不可過急過快,不可用力。  4、意守關元:關元就是通稱的前丹田(位於肚臍下3寸小腹的中央部位),但不同於其它功法,此法練熟後可達到氣貫丹田、氣沖帶脈的功夫。方法是,以意領氣,從命門開始分兩條線沖向關元,稍有停頓,即進行意守。配合呼吸反覆進行,鍛煉日久,前後貫通,在腰的周圍似有一條帶子縛住,也就是帶脈部位,練到這一步,可達到帶脈充實,在此基礎上只要稍用意引導,結合呼吸便可產生鼓盪氣,這時帶功練拳就可提高拳術技擊能力。  5、意守印堂:這是太極內功最後意守部位,必須在以上各功鍛煉成熟的基礎上才能運用,又因不易掌握其火候,在無人指導時不可自行練此功。方法是:將吐納的納氣(吸氣)不放,再把氣由意念提到背部,經夾脊、玉枕、百會、上星達到印堂,守住印堂。氣到印堂後再停住,不再下引,也不旋轉,兩眼內視,全身有意氣貫滿之感,精神貫注。如帶功練拳可優於平時。  呼吸:  1、自然呼吸法:用於初級階段,逐漸用意引導把胸式呼吸改變為腹式呼吸。  2、導引呼吸法:用於第二階段。練功開始,口對會陰方向細長吐氣,隨著吐氣身體慢慢下降,降到兩膝發酸為度(參照「姿勢」一節)。用意引導氣由會陰降到大腿、膝關節、小腿、足心;吸氣時由足心再返回會陰,周而復始、令氣運行。  3、抓閉呼吸法:運用於中級階段,練完導引運氣法後可接練本法。這種呼吸法從操作過程來講也可稱之謂吸、貼、抓、閉呼吸練功法。採取站式,在練完導引運氣法後,吐氣時把氣引導到足心,呼吸停頓,停頓後吸氣,引氣上行經兩小腿、膝關節、大腿、會陰、尾閭、命門;隨吸氣同時,兩手用力緊抓(握拳),兩腳十趾扣地不放,舌尖輕貼於上齒與齒齦之間,緊縮肛門並上提,吸氣到不能再吸(飽和)為止,然後停頓(閉住),停頓後隨呼氣再將氣慢慢順原路線回到足心。手指、腳趾放鬆,如此周而復始的進行。本呼吸法是一種內呼吸法,不介意口鼻呼吸。又因這種呼吸法比較猛烈,抓閉鍛煉時間不宜過長。抓閉停頓時間也要隨著鍛煉的時間加長而延長。(注,停頓時可默數三下,隨功深增至六下。)  4、喉頭呼吸法:本呼吸法是在抓閉呼吸的基礎上進行。操作時忘掉口鼻呼吸形式,用意配合喉頭納氣。所謂喉頭納氣不同於生理上的淺呼吸,這指的是在經過抓閉呼吸鍛煉後,有了「內氣」感覺,但在技擊時不能等待練完抓閉呼吸後再與對方搏擊,而是要用一種迅速充實內氣的方法,也就是在一瞬間(大約四分之一秒)喉頭用意擴張一下,氣便迅速進入丹田,小腹立即充脹起來。這種呼吸從外表形式上看不到操作內容,張喉、充氣、鼓腹均在同時進行。姿勢採用站式或活步式,只稍用意念整個帶脈立即充實起來,腰部充實,氣遍全身。這種呼吸可以單獨應用,也可以在喉頭呼吸後把氣閉住,再進行抓閉呼吸鍛煉。這種呼吸過去多用在太極拳技擊上,因為它無固定形式,完全以意引氣,隨用隨來,非常方便。  另外,還有意識呼吸,它是在喉頭呼吸法的鍛煉基礎上更高級的內呼吸法。它同喉頭呼吸法的區別是,無形無象,不用喉頭納氣,在應用中,如果是拳術技擊,只要手或肢體任何部位接觸對方時,意識反應立即出來,氣隨意識同時充滿帶脈和全身。這種呼吸在應用時,不必做任何準備,用則有,不用則無。  5、內轉呼吸法:本呼吸法是把納入之氣用意引到腰部腹部,使中丹田(前丹田與後丹田之間)充實後再引氣圍繞臍的周圍轉圈。先從里圈開始由右向左,順時針方向外轉圈,共計轉36圈;然後再從左向右,逆時針方向,由外向里轉圈,共計36圈。  6、沉氣呼吸法:本不在太極內功法之內。適用於初習者及體弱者。姿勢隨意,全身放鬆,以意配合呼氣,不用注意吸氣,呼氣開始以意導引氣由命門下降,降到會陰、大腿、小腿、湧泉,久練可感到呼氣時氣由命門下沉到足心,並能產生一股熱流。但必須注意,此法強調不管吸氣,只注意呼氣,任其自然。  (六)收功法  逐漸停止意守,兩眼慢慢睜開,兩手相搓發熱後撫摸面部,活動肢體,開始散步。如練整套太極功時,不拘哪一個姿勢,均以意收功,身體直立,以意使氣下沉到足心,然後活動肢體,散步即可。  功法運用中的幾個問題  (一)功法結構  1、初級階段為練靜階段,要求以靜為主,以動為輔,也就是在練初級功法時,輔以太極拳運動。可分兩進行:  第一步:主要為練神收心,也稱之謂虛靜訓練。通過姿勢、呼吸、意守的鍛煉來使心神安寧,修心養性,達到心平氣和。這裡所提的神,就是古人所說的心神。通過意守丹田與內視合一的靜守,排除雜念,恢復和增強體質。  第二步:主要為練氣入靜。在練完第一步功練神收心以後即開始練氣入靜。這裡所說的氣有兩個含義,一是口鼻呼吸之氣;一是元氣,亦即先天之氣,或稱為真氣、浩然之氣。  2、中級階段為練動階段,為動靜並進。在這一步太極內功與太極拳同時進行,並可開始帶功練拳。分兩步。  第一步,動靜並練,鞏固初級階段成果,提高內氣功夫。在鍛煉中內功和太極拳同時進行,但這裡所指的內功和太極拳同時鍛煉是指練拳架,並非帶功練拳。  第二步,充實內部之後(充實帶脈)達到神通於背,完成築基功(基本功),達到此步時可以帶功練拳。  3、高級階段為練意階段,使精、氣、神合一,亦稱深造階段。分兩步:  第一步,動靜合一,帶功練拳。在完成築基功之後,轉入深造階段,使動靜合一,內外合一,也就是說內功與拳術合一。  第二步,練精化氣,固精養神。練功達到這一步,功夫到身,身健體壯,精液生多,性慾增加,此時如果不固精,便會有損身體。這裡固精指練築基功一百天嚴禁房事,即使練成後也要節制房事。所以必須通過固精,使精化氣,練氣化神,達到固精養身的目的。  (二)姿勢、呼吸、意守的運用  姿勢、呼吸、意守是太極內功鍛煉中統一不可分割的。

第三卷  (一)關於腹式呼吸  太極內功的四步應以腹式呼吸成自然為基礎,具體練法:仰卧。把左手或右手輕輕放在肚臍上。當吸氣時,把空氣直接吸向腹部。如果做的正確,放在肚臍上的手就會被腹部抬起。吸氣越深,腹部升起越高。隨著腹部擴張,橫膈膜就向下降。然後呼氣,腹部就會向內、向脊柱方向收。可以憑著盡量收縮腹部的動作把所有空氣呼出雙肺之外。而這樣做時,橫膈膜就自然而然地升起。  可以這樣睡去,此為順腹式呼吸。就在日常生活中,用這種呼吸完全替代本有的胸式呼吸,要形成自然,此會有莫大好處。如在習拳或技擊中,則應改為逆腹式呼吸,即吸氣收腹,呼氣鼓起腹部。  (二)關於喉頭呼吸  基本上喉呼吸也是通過兩鼻孔呼吸,但其做法卻使自己感到是用喉頭來呼吸。這種效果是由於收縮喉頭聲門產生的。練習此法時也可以把舌頭向上和向後方翻轉,讓舌頭的底部頂著口腔上齶的後部。  喉呼吸做得正確的時候,每次吸氣,能聽到一個像「薩(sa)」的聲音,每次呼氣,也能聽到像「哈(ha)」的聲音。  這種聲音和嬰兒睡眠呼吸聲或一種輕微鼾聲相同。  做喉呼吸時,呼吸通常是相當深的,儘管連極為輕淺的呼吸也可以用喉呼吸的方式來做。  喉呼吸為瑜伽修行者的第二天性。  (三)關於命門  此處非指中醫上所講的命門穴。它是身體元氣、健康和體力的中心。也被認為是熱和火的中心。它的位置是在肚臍與命門穴的連線上,距前七,距後三的人體中脈上。或稱臍輪。 第二卷太極內功通督與周天功  太極內功的特點是動靜相兼,內外合一,以抓閉呼吸為基礎,而且要行氣通督脈。  神通夾脊:在練功過程中,當沉氣呼吸鍛煉達到要求後,即有氣感下沉到足部(每呼氣時),為抓閉呼吸打下了基礎。練到抓閉呼吸一步時,不僅注意呼氣,同時也注意吸氣,吸氣時氣由足上行到命門或丹田,呼氣時由原路再下沉到足,這就為通督脈打下了基礎。此步功完成的感覺是命門(後腰)、丹田(小腹)、雙下肢有氣感隨呼吸上下走動,並且肢體有發脹、發麻、發熱甚或起雞皮疙瘩的現象。抓閉呼吸完成後,再行氣通督脈和神通夾脊(太極內功所指的夾脊在後背正中線督脈,與華佗夾脊不同)。神通夾脊的感覺是吸氣時氣由足上行到命門後不停沿督脈上行到兩上肩胛角中間(相當第三胸椎部位),至此氣不再上行而分別貫入兩上肢併到手,氣感到手後神通夾脊才算完成。此時氣感到夾脊和上肢是由意念引領上來的,但切忌引氣上頭,這是與周天功氣的運行通路不同之點。也就是說太極內功可能通督(脈)不通任(脈)。這是因為太極內功原來是為配合太極拳而的基礎功,以便在練拳時使氣在體內流動,達到拳經上說的「意到氣到,氣到力到」。使拳術達到行如流水滔滔不斷的境地,又可使氣血流暢,達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靈機於頂:太極內功的靈機於頂是氣的高級鍛鍊形式,是武術技擊時應用的一個步驟。它是在神通夾脊練成功後將氣引向頭頂(百會部位)停止,但不引氣下行,恰在此時通過氣留頭頂而引起精神狀態改變,自感力氣增大,有爭強好勝情緒。技擊(對打)後再將氣沉下。故太極內功傳人一再囑咐太極內功靈機於頂的一步功不可輕傳,也不可輕易練,只有到萬不得已應急時才能應用。無人指導不可盲練此步功法。   周天功通任督二脈:此功是通過靜功(打坐、導引行氣等)鍛煉後,蓄積元氣,元氣充沛後使氣自行沿任督二脈運轉,禁忌以意領氣,要勿忘勿助。鍛煉的步驟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所謂「周天三步曲」。  太極內功的通督不通任是通過沉氣呼吸、抓閉呼吸、神通夾脊、靈機於頂四步功達到提高技擊能力和引發出爆發力的。其強調用意念引氣和導氣,所以通督快,感覺大,產生力量也快。

推薦閱讀:

太極內功,真的很容易!
武當松溪派內功
月夜歸航04-【氣功】內功實修
來丹田煉內功 哼哈二氣妙無窮
內功養氣培元練氣之丹田內轉和氣聚丹田

TAG:太極 | 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