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群書治要》——古聖先王是如何賓士天下的
06-11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老師,大家好。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個專題,叫做《認識〈群書治要〉——古聖先王是如何賓士天下的》。我們這個專題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簡單介紹一下《群書治要》這一部書;第二是古聖先王治國平天下的原理、原則,第三個是古聖先王治國平天下的方法和途徑。一、《群書治要》的流傳經過《群書治要》這一部書可能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大家對傳統文化、傳統經典的了解,一般人都只知道《四書五經》、《老子》、《莊子》,知道《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群書治要》知道的人不多。為什麼知道的人不多,這背後有原因。《群書治要》這部書是在唐朝的時候編撰的。我們知道唐朝最有名的是「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尤其是「貞觀之治」,非常著名。中國歷史前前後後也有上百位帝王,但是讓我們想一想、數一數古代帝王的名字,立刻能夠脫口而出的最多也就十幾個。大概,這其中很多人都知道唐太宗。正是他開創了歷史上最有名的「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們中國歷史上,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朝這個盛世是怎麼得來的呢?就是靠的這一部《群書治要》。唐太宗十六歲就開始跟著他父親打仗,二十八歲做了帝王。這才知道做帝王不容易,唐太宗登上帝位之後沒有多久,當時突厥的首領就把長安城圍住了。太宗確實是很有智慧,把這個京城的危機化解了。同時,他也感受到得天下容易,治天下難,皇帝並不好當。他就和大臣魏徵等人講,想要了解古代這些聖賢明君是如何治理天下的,而古代那些昏君又是怎麼樣亡國的。太宗明白,自己要治理好這個國家,就要懂得向古人學習。雖然他很早出來征戰,但是很有學習能力,知道要向老祖宗學習。於是就讓魏徵等人在古聖先賢的經典裡面,節錄出古人治國理政的精華,把這些內容全抄出來的。最後在一萬八千多卷書裡面挑出來六十五種,分成五十卷。這一部書就叫做《群書治要》。通過這個名字我們就知道這部書是講什麼,群書就是各種典籍,治是政治,治國。也包括治身、治家。我們知道中國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想治國,先要齊家,要齊家,就要先修身。《群書治要》把這些聖賢經典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容統統節錄出來,一共五十卷。太宗得到這部書之後非常高興,常常是手不釋卷。他後來曾經跟魏徵講,我看了這部書懂得了如何向古聖先王學習,治理天下都能夠學習古聖先賢的箴言,遇到事情不迷惑,知道這個國家怎麼治理。這都是你們的功勞。特別給編這部書的這些臣子們很厚的封賞。《群書治要》的編者共四位,根據歷史記載,第一個是魏徵,這是在歷史上大家都知道的,著名的諫臣。第二個是虞世南,這也是唐朝初年非常傑出的一位大臣,還有褚亮,這也是當時非常傑出的學者、大臣。他的兒子叫褚遂良,所以這本書也有的說法,這個作者其中一位編者是褚遂良。還有一位是蕭德言,這也是當時的大儒。編書的這些人,第一,有道德學問,第二,都是治國安邦的大臣。所以他們站得角度和一般的專家、學者就不一樣。真正是高瞻遠矚,對治國理政他們非常通達明了。所以這一部書的價值,和一般學者編的類書確實不一樣。魏徵在序言裡面就講到這一部書的價值。他用了兩句話,叫做「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意思是,這本書用在現在的話,這部書可以讓我們效仿古人,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能夠把這個天下治好。留給後世子孫也可以讓他們懂得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至於迷惑,給他們未來做好安排。我們看古人,古人留給子孫的一定是最好的。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是給子孫留財產。而是留什麼?留經驗、教訓。這個經驗教訓寫在哪裡?就在經典當中。你看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最珍貴的寶藏就是這些書。真正你要把古聖先賢這些教誨能夠好好學習一遍,你什麼事情都能解決。不說別的,就是這一部《群書治要》,你真正把它看明白,真正落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都在裡面了。所以我們真正能夠遇到這一部書確實是有福,這一部書出來之後,唐太宗讓人抄了十幾部,讓這些王公大臣都統統學習。所以成就了貞觀之治,「貞觀之治」的理政思想都是從這一部書出來的。在史書上記載,唐太宗曾經兩次談到他讀這部書的心得,確實是收穫非常大,他常常是手不釋卷。後來這部書歷代唐朝的帝王也學習,唐玄宗也學了這部書,這個史書上都有記載。後來到了唐朝末年,唐熹宗他也學習過這部書,他當時跟大臣講,我想要知道古聖先王是怎樣治理天下的。他的大臣就跟他講,過去魏徵編過一部書,叫做《群書治要》。這部書就把這些經驗全給我們講出來了。所以這部書不僅是太宗治理國家,成就了「貞觀之治」的寶典,也是唐朝歷代君王都學習的一部理政經典。後來,唐朝末年發生戰亂,衰敗了。為什麼唐朝衰敗了,原因就是不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你學習沒用,學習要落實,不落實了,像唐朝唐玄宗,唐玄宗前期有「開元盛世」。後來大家都知道,發生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怎麼來的?就是違背古聖先王的教誨。我們看了《群書治要》就會很有體會。帝王重色輕德,朝政自然會衰敗。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任用佞臣,所以有「安史之亂」。後來唐朝就開始衰落了。衰落以後《群書治要》這部書在戰亂當中就沒有保存下來,因為唐朝那時候還沒有印刷術,書都是一個字一個字抄寫下來的。宋朝的史書對這部書就沒有記載,一直到宋朝以後,到元朝、明朝這部書都沒記載。這部書在中國就消失了。好在我們祖宗有德,這一部書雖然在中國消失了。但是當時唐朝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周圍這些國家都來向他們學習。這一部書就被日本的這些遣唐使,現在來講叫留學生,帶回日本了。帶回日本獻給誰?獻給日本的天皇。日本的天皇得到這部書之後也都學習。這個在日本的史書上也有記載,日本有多位天皇、大臣都學習這部書。而且在日本成就了兩個盛世,如果我們有看過《群書治要》,在這部書里,日本人林信敬作了一篇校正序,裡面就提到,日本出現兩個盛世都是因為學習這一部書。後來這部書在日本也很有傳奇色彩。早在公元十三世紀日本鎌倉幕府第五代武將軍北條實時(亦稱金澤實時),這個人特別喜歡藏書,他在發現《群書治要》後,就請人抄了這部書,收在他的「金澤文庫」當中,這個版本至今還在日本皇宮裡面保存著,《群書治要》因此得以傳世。後來,德川家康時期,這個書傳到了德川家康手裡。稍微知道一點日本歷史的都知道,德川家康在日本歷史上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看到這個書,知道這部書的價值,立刻就用活字印刷術把這部書用銅版刻出來。當時一共刻了五十一部。但是這部書還沒正式刻出來,德川家康就去世了。所以這部書刻出來之後就送給了他的一些家族的親戚,兩位藩主,其中有一位叫尾張,後來到了天明元年,尾張藩主就感到這個《群書治要》這部書很重要,沒能夠大量的流通,他就叫家裡的人把這部書校正了一遍,刻印出版,叫做「天明本」。當時是通過活字印刷,這部印量就比較大,流傳的比較廣泛。而且日本人當時聽說中國這部書已經失傳了,就把這部書交給中國商人了,在雍正元年帶到了中國國內。後來清朝有一位大學者,叫做阮元,他編了一部書,叫《苑委別藏》,在這部書裡面就收錄了《群書治要》。所以這部書真正經過一千多年,再次傳到中國,非常不容易。傳回來之後,雍正,嘉慶時期,那時候清朝還是盛世,對這個書也沒太重視。所以也沒學習。這部書傳回來之後並沒有受到真正的重視,只是一些學者用來校勘典籍,在學術上起到一些作用。真正對治國理政的作用並沒有被人發掘出來。一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國家過去的外交部的副部長,原來駐日本的大使符浩,他在日本訪問的時候得知這部書,因此就通過日本友人得到一套天明本的書,傳回國內。而且當時交給習仲勛老人家,習老看了之後也非常歡喜。為這個書題了四個字,叫做「古鏡今鑒」。而且符浩又委託人把這部書做了白話翻譯。這就是我們現在出版的《群書治要考譯》。這是簡單的介紹一下《群書治要》一千多年來的流傳過程。第二個是這個書的內容,我們知道這個書一共五十卷,五十卷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經,第二是史,第三是子。中國的古人分書不像現在分科,什麼哲學、文學、藝術,不是這樣。分經史子集。集是藝術作品、文學作品。經史子,經是經典、史是史書,子是諸子百家。因為這個集對於治國作用並不大,所以《群書治要》選的是經史子的內容,沒有集。經是什麼?經就是永恆不變的,經者,常也。經典講的都是恆常的道理。現在適用、古代適用,中國適用,外國也適用,這個叫經。史是史書,古代這些歷朝歷代盛衰興亡,成敗的經驗和教訓都在這個史書裡面。子是諸子百家。這部書用三方面來講,經的方面講的是什麼?治國的常道,史的這一部分講的是治國的案例,實際經驗,實際操作,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子是講到具體的策略。像《群書治要》裡面談到,關於怎麼用人,怎麼樣廣開言路,怎麼樣選人,怎麼樣進行道德教化,進行制度建設,講得很多。以及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應該怎麼做,這裡面都有實際可行的方法。所以從理論、事實到方法,都是一一俱全。我們學這部書你能夠知道如何治國,如何齊家,如何修身,而且知道怎麼做,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且還可以看看古人是怎麼樣做的。所以這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道理都在這一部書里。中國的經典很多,我們要想全部讀完很難。就是你把這些書讀來讀去,你未必能讀到重要部分。所以《群書治要》這部書最大的優點是什麼?把這些古聖先王的經典,對我們真正有用的,真正能夠對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關鍵、最核心的部分給我們節錄出來,你只要看這一部書,整個中國古代這些聖君明王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你統統知道了,你只要學,你能夠做君子、做賢人,甚至做聖人。可以把家齊好,把單位管好。做一個好領導,也可以做一個好臣子。二、古聖先王的治國之道:道、德、仁、義、禮第二部分,我們講古聖先王是如果治國平天下的。《群書治要》這麼多,我們要想把這個書講一遍估計得要一兩年的時間,如果要是總結起來,用最簡單、最精確的表述,古聖先王用什麼來治天下,我們總結幾個字,一是道,二是德、三是仁、四是義、五是禮。道德仁義禮,這是中國古聖先王治理天下的大根大本。這也是五個層次,五個不同的境界。最高的是以道治國。最低的是以禮治國。這個禮以下的就不行了。中國古人講,如果沒有禮了那叫「禮崩樂壞」,世道就亂了。道德仁義禮,這是古人治天下的根本。而且這個道德仁義禮不是聖人自己想出來的。聖人是怎麼做的?就是效法天地之道、自然之道而已,他沒有說自己想一個辦法來治理天下,沒有。完全是效法自然。像老子的《道德經》裡面講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向大地學習。地向天學習。天是取法於道,道是什麼?道就是自然。古聖先王他們治國平天下完全是什麼?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規律。首先我們看什麼叫以道治國。道是什麼?我們今天來講很簡單,道,現在有道路、公路,鐵路,我們任何一個事情都有一個道。道就是我們最簡單講的,萬事萬物的規律。本來這個道是說不清楚的,《老子》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勉強解釋就是自然規律,這個叫道。在《莊子》裡面講到:「聖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也。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聖人治理天下,他實行什麼?沒有言傳的教化,他自己不會說,不用說,完全是無為而治。道不是靠語言能夠傳得來的。因為失了道,才以德來治天下。後來這個德也失了,就以仁來治天下,仁失了之後才以義來治天下,義也沒有了,最後以禮治天下。當代有一位大德就講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分幾個階段,一個是最早的時代,像三皇,像伏羲、神農,這個時期是以道來治天下,完全無為而治。神農氏、伏羲氏,他們如何治國平天下,後人沒有記載。因為什麼?完全是無為而治。這是治國最高境界。我們教育小孩,最會教的家長教小孩從來不用教育,小孩就是學習好。這個叫什麼?就叫無為而治,父母從不操心。但是小孩道德、學問都很好,這叫無為而治。無為而治是以道治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在《老子》裡面就講到:「太上,下知有之。」這個太上是誰?太上是上古時期沒有姓名的君王。百姓只是知道上面有一個君王,但是呢,不以臣道來侍奉這個君王。大家內心都很純樸,人人純樸,各行其道,他做他的君王,我做我的民。大家各務本業,天下不治而治。這是最好的治理方式了。根本沒有起心動念在裡面。就像我們教育小孩,根本就不用教育,這是最好的教育了。小孩自然就很好。現在不行了,現在你要不教育小孩,那不知道發展成什麼樣,他受各種污染。上古時期人心純樸,不會受到任何污染。這是以道來治天下。道是恆常不變的規律。比如,我們講倫理道德,五倫就是道。我們每個人和身邊人的關係不超過五種,第一個是什麼?你有父母,這個叫父子關係。第二個是什麼?有兄弟,兄弟關係。第三個是夫妻,夫妻關係。這是家裡三倫。到了社會上有兩種,一個是君臣,上下級關係。一個是朋友、同事,這叫朋友關係。任何人都是這樣的,不僅中國人這樣,外國人也是這樣,古人是這樣,現代人也是這樣,這個叫道。你要依這個道而行,大家以道而行,這個社會自然和諧,不治而治。五常也是道,仁義禮智信,這是我們的性德。大家能夠依道而行,天下自然無為而治了。但是呢,由於失了道,道沒有了,人不能夠依道而行了。不能依道而行要什麼?你要教他,教他依道而行。要跟他講,要教什麼?失道而後德。道沒有了,就用德來治天下。最開始,聖人以道治天下的時候不需要進行言語教化,完全的無為而治。失道之後才以德來治天下。什麼叫失道?人迷失了本有的本性、本善。《三字經》裡面講「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本性本來是善的,後來染著了。你要讓他回歸本性。回歸本性靠什麼?靠修德。你這個依道而行就叫德。《易經》裡面講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真正的聖人,他的德行能夠和天地相合。聖人是什麼?他效法天地之道,他能夠依天地之道而做事情。完全是效法天地,這個叫德。像在《論語》裡面夫子就講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以德是什麼意思?這個話意思其實很深,一般人我們認為就是用道德教化來治理天下,夫子的意思是什麼?真正我們要搞明白、知道。為政以德,為什麼不叫以德為政?為政以德就是為政者努力修德。當領導你不是叫下級修德,不是要求下級你們要好好修習德行,不是這個。就是你自己修德。你自己努力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自己效法天地之道,你就好象這個北斗星處在固定的位置,眾星都環繞在它周圍,你真正有德行,有德行的人就都願意跟著你。我們舉個例子,舜帝,他父親非常凶暴,母親特別頑固,他弟弟特別驕縱,都想把舜給殺了。舜帝自己非常恭順的,雖然父母、弟弟都要想害他,但是他沒有任何抱怨,常常想到自己要盡兒子的道義,為什麼,我自己哪點做的不好,父母這麼討厭我,弟弟也不喜歡我。都是反思自己。所以真正做到大孝。《二十四孝》裡面第一個故事就是「孝感動天」。舜帝真正孝到極點。他耕田大象來幫他,飛鳥來幫助他。他這個孝感動了周圍的人,感動了全天下的人,當時堯帝已經老了,他想要選一個繼承人。古人他沒有自私自利,不是說這個繼承人要留給我兒子,不是,他要選真正有道德學問的人,他讓大臣推薦。這些大臣就推薦了舜帝。後來堯帝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帝,看他在家庭裡面的表現。後來又把他九個兒子讓他們跟著舜帝,看他在外面的表現,讓他去做種種事情。先是讓他歷山種田,舜帝到歷山之後,種地的人都互相讓田地的邊界,有的種田人在田的邊界上都想佔個便宜,結果這裡的人大家禮讓。後來舜帝到雷澤捕魚,雷澤四周的人都把好地方互相相讓,他住的地方一年就成了村莊,兩年就成了市鎮,三年就成了都市。大家都願意跟著他,他有德。所以後來堯帝把帝位禪讓給舜帝,舜帝是真正有德。所以《中庸》上講到:「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我們世間人想求祿位、想錢,想位,權位,想得健康長壽。想要名譽。這些怎麼得到?修德就能得到。你有大德自然就能得到這些。你靠其他的方法去求,求到了也未必是好事。在《易經》里,夫子講了一句話:「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你求得官位,很多人美滋滋的,我今天陞官了。很多人賺錢了,有機會做大事了,擔當重任了,他非常高興。其實你不知道啊,這是天下最危險的事情。因為什麼?如果你沒有德行,你沒有智慧、沒有能力,你就會有災禍。在《淮南子》裡面就講到,天下有三危,天下有三件最危險的事情,第一個是少德而多寵,你沒有德行,但是又受到上級、受到人們的寵幸,這是第一危。第二個是才下而位高,你沒有才能你處在高位,第二件危險的事情。第三件,身無大功而有厚祿,你得到很多錢,但是你沒有功勞,這是三危。這三件事情發生在你身上很少沒有災禍的。不信你們看看歷史,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沒德行在高位的人往往求自己的私利,最後沒有好下場。我們看歷史你就知道了,歷史是一部活生生的善惡果報的教科書。沒有德行,你得到這些東西一定有災禍。所以我們自己真正學了之後非常的謹慎,遇到任何事情確實要反思自己,我有沒有德行,沒有德行遇到了不一定是好事。我們要知道禍福是相倚的,無德你得到這個福,這個福會變為禍。這是講德。後來德也沒有了,像在中國歷史上堯帝、舜帝、大禹,這個時期是以德來治天下,以德治天下,人們還沒私心。堯帝以前那些古聖先王是以道治天下,後來德沒有了,人有私心了,自私自利。到了夏商周的時代,像禹,大禹過世以後他的兒子啟即位,啟即位以後夏朝就變成了家天下,家天下人有了私心了。但是雖然有私心了,那個時候的人私心還不重,還是非常賢德。想到自己也想到別人,叫仁者愛人。想到自己也想到別人,叫「失德而後仁」。啟也是很賢明的,夏商周開國的這些君主都是非常賢明的,都有仁愛之心。你看商朝的開國君主商湯,我們現在有個成語叫網開一面。真正原來這個事實叫做網開三面,商湯去捕鳥,這個網的三面是張開的,叫這個鳥,你願意出去的逃走,不逃走的才把它捕捉起來,真正有仁愛之心。所以三代是以仁治理天下,夏商周每個朝代都是幾百年。後來周朝到了東周的時候,天下就亂了,周朝歷王、幽王這兩位沒有德行的國君,把這個國家搞亂了。但是那時候人人還受到聖賢教育,他還講仁義。荀子講,仁者愛人,義者循理。仁是講人有仁愛之心,義呢,他做事能夠遵循常理,按常理來做事,不會出格。在《孟子》裡面就講到,孟子是戰國人,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就跟孟子講:「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於吾國乎?」這句話用現在話來講,老人家,你不遠千里來到我們這裡,給我們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啊?你看這個梁惠王,開口就講利,現在我們大家都和梁惠王差不多,都是我給你做事我有什麼好處。孟子就講,「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要談利呢?只要有仁義就足夠了。這句話我們一般就把它讀過去了,真正讀懂了,這句話意思很深。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是不是你講仁義就沒有利了,你要我天天做好事,那我家怎麼養家糊口,我們國家還要發展經濟,國庫那不空虛了嗎?在《孔子家語》裡面孔子就給魯國的國君講,要他減少稅賦。魯國的國君就講,我要減少稅賦國家不就窮了嗎?魯君擔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夫子就講,國家窮了沒事,百姓富裕了。你哪能看到這個兒子富裕了,這個父母很窮的?沒這個道理呀。百姓富裕國家會很窮嗎?不會啊。就像這個子女有錢了,他會拿這個錢來孝順父母。當然這有個前提,現在也有有錢人不孝敬父母。因為什麼?他沒受過聖賢教育。他要受過聖賢教育他一定懂得孝敬父母。所以治國、治家、治企,最重要是什麼?亦有仁義而已矣,要把仁義放在第一位。這個仁義是什麼?這個仁義就是利,就是大利。《大學》上講,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國家不是以利益來當做利益,而是以講究仁義來作為治國的大利。反過來講就是你講仁義必定有大利,你只講利不講仁義反而會失去利益。我們真正明白之後,你看那些真正有錢人,真正企業經營的好,常盛不衰的人,他一定非常講道義,人家願意和他長期合作。如果你只圖利益,你圖一時之利,你什麼都要佔便宜,佔了便宜之後,人家跟你合作一次下次不跟你合作了,下次不跟你相處了。所以古人有句話講的好,「吃虧是福」。反過來講是什麼?佔便宜是禍。你要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知道凡事講究仁義,這是最重要的。到了戰國時期的秦國,我們知道歷史上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用法家思想,把秦國發展強大了。實際上秦國強大之前,秦孝公他是非常重視儒家的,他是用儒家作為根底,秦國後來商鞅通過變法國家強大了。強大之後秦朝統一六國,秦始皇統一六國,他發現我很強大,用商鞅變法,用法家學說,國家強大了,統一六國了。統一之後認為自己是最厲害的,其他的古人都沒有我偉大。所以他給自己起一個叫秦始皇。始皇是什麼?其他人不如我。統一六國之後把古聖先王的教誨全部毀掉了,把讀書人也殺掉,歷史上叫「焚書坑儒」。毀掉之後的結果是什麼?他以法治理天下,用法制雖然能收到一時的效果,但是強而亡。滅起來也快啊。最後老百姓受不了你這個法就起來造**了,我們都知道陳勝、吳廣起義。當時陳勝、吳廣被朝廷抓去做工,結果不能如期到達,反正去了也是死,不如起來反抗,反抗最多也是死,所以號召大家起義,後來就各地農民起義,把秦朝很快就推翻了。所以秦朝雖然統一了六國,也就十幾年的時間國家就滅掉了。後來劉邦建立漢朝,漢高祖,他看到秦朝滅亡的教訓。知道治國不能用嚴苛的法律。所以把教化重新恢復起來,讓蕭何制禮作樂,恢復聖賢教誨,從劉邦開始,一直到漢朝的文帝、景帝,到漢武帝,逐漸把這個聖賢教化恢復起來,尤其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治國重要的學說。這個方針一直到清朝都沒有變。這個兩千多年,中國是以什麼來治國?以禮來治國。這是「失義而後禮」,道德仁義都沒有了,靠什麼?靠禮。禮是什麼?夫子講到:「不學禮,無以立。」這是我們在社會上立足生存的根本,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規範,符合人性的規範。我們講婚禮、祭禮、喪禮。做任何事情你要符合禮。每一個朝代興起之後他都制禮作樂,古代朝廷的三省六部制裡面第一個就是禮部。禮部尚書第一件事,制禮作樂,推行道德教化。這是社會和諧的大根大本。所以古聖先賢如何治理天下,就這幾個字,道德仁義禮。跟禮一起的還有一個樂,音樂。禮和樂它都是同時存在,因為禮是規範人外在行為的,樂是調養人的內心。所以禮崩樂壞,國家就危險了,人人不講禮,音樂全是亂世之音,社會就會走向衰落。這是我們講道德仁義禮。可是,我們現在人特別注重法制,就是刑法,法令制度。人人都追求民主法制。因為連禮也沒有了,人人希望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利益。為什麼古人沒有講到這個,我們這裡沒特別提到法。中國用法治國不是沒有,我們前面講到秦朝就是,秦朝就是用法令來治理天下。但是秦朝雖然很強大,但是滅國滅得很快。這裡面原因在哪裡?就是這個法一定要建立在道德仁義禮的基礎上,我們講法律是最低標準的道德,道德最高標準的法律。像在《群書治要 淮南子》裡面就講到:「不知禮義,不可以行法。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曾之行!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為伯夷之廉。」人要是不懂得禮義就不能實行法制,法律能夠處死不孝的人,但是不能讓人做大孝者,效仿孔子、曾子這樣道德品行的人。他能懲罰這些偷東西的人,不能讓人學到像伯夷這樣正直。所以講法是最後一步。我們舉一個例子,在《群書治要 列子》裡面就有這樣一個故事,講到戰國時期晉國盜賊很多,有一個人叫卻雍,會給人看相,他看人那個神色就知道這個人是不是盜賊。所以晉侯,就是晉國的國君,就把他找來,讓他專門指認盜賊。結果他指認出了一千名盜賊,沒有一個遺漏的,這些人全部是盜賊。晉侯聽了很高興,告訴他的大臣趙文子,我得到這個人可以把晉國的盜賊全部除凈了,再也不用很多人去偵破、破案了。這個盜竊案就靠他一個人全搞定。趙文子聽了之後說,君主你靠辨查人的神色來抓捕盜賊,這個盜賊是抓不完的,而且這個卻雍最終必定不得好死。他說了這個話沒多久,就有一群盜賊共同商議,我們現在走投無路了,這個卻雍他都能夠把人看出來,就是因為有這個卻雍,於是有個盜賊講,現在有了卻雍我們就沒有活路,我們現在要想有活路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這個卻雍殺死。所以這些盜賊聯起手來把卻雍給殺死了。晉侯聽了大吃一驚,就召見趙文子,你說得真准,這個卻雍怎麼就被人殺死了。卻雍殺死了之後我怎麼辦,我怎麼來抓這些盜賊啊?趙文子講了一句話說:「能看清楚深潭中有魚的人是不吉利的,能知道隱藏之物,料知隱藏之物的人一定會有災禍。如果你要想使晉國沒有盜賊,不如舉薦賢良,來任用賢才,推行道德教化。人人有了羞愧之心誰還願意去做盜賊啊。」結果後來晉侯就讓人來推行道德教化,這個盜賊就少了,晉國就沒有盜賊了。這個例子說明,道德教化遠遠要勝過法治。而且即使要推行法治,也要以道德為根本。像《群書治要傅子》裡面就講到:「明君必順善制而後致治,非善制之能獨治也,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這個賢明的君主要好的制度社會才能安定。但是不是說只有好的制度就能大治了,必須要有賢能的大臣去推行。要實現大治人的因素是第一的。我們現在講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怎麼來的?通過教化,所以道德教化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也是我們修身齊家治國的根本。如果這個根本沒抓住,你去抓這個制度,這些細枝末節,就像一棵樹,你把這個樹葉整理的很好,枝幹搞得很好,如果這個根枯了,這個樹存不了多長時間,一定會死掉。所以先要在根上用力,根深才能葉茂。這是古人講的道德仁義禮,他靠這個來治理天下。中國人用道德仁義禮來治理天下,和西方民主制度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區別是什麼?中國人行的是王道,西方人行的是霸道。過去孫中山先生就講道:「王道是叫人懷德,霸道是仗勢欺人。」所以你看西方人強大起來之後他一定是試圖掠奪別人。中國人不是,中國人教人懷德。中國強大的時候,像明朝的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不是去掠奪別人的資源,而是給人家帶去中國的禮物,帶去中國的文化。這個我們要明白。為什麼有人講二十一世紀社會要和諧,人類要繼續發展下去必須學習中國的孔孟之道,道理就在這裡,中國人教人和諧,西方人提倡競爭,兩種文化完全不同。我們真正要明白,自己要搞清楚,否則你對這個不清楚,人云亦云,你就會分不清好壞,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是講古聖先王治國的大道:道德仁義禮。三、道、德、仁、義、禮如何實現道德仁義禮怎麼來實現?靠什麼途徑來實現?你說得很好,怎麼做?《群書治要》這本書就是教我們實現「道德仁義禮」。末學簡單總結了幾點:第一個是修身。尤其是領導者,你要想做好領導,你要想治理好一個單位,小到哪怕你做好一個辦公室主任、一個科長。大到你做一個省長、市長。最重要就是自己要修好身。《大學》上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中國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修身,夫子在《論語》裡面講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你自己修好了,就能夠讓百姓得到安樂。為什麼?百姓會向你學習,你能夠為天下人做一個很好的榜樣。比如領導者,一個市的市長,他能夠給這一個市的人做最好的榜樣,比如孝敬父母,他是一個大孝子,他能夠孝敬自己的父母,能夠把真正孝子的樣子表演出來。這個表演不是演戲,是真心的做,百姓看了都會向他學習。我們看中國歷史上真正聖君明王都是孝子,像舜帝,周朝的文王、武王,這都是孝子。漢朝的漢文帝,也是孝子。所以要做好領導,第一是要孝,你真正孝順父母,你不會去貪污腐敗。為什麼?父母最希望你平安,希望你不要有事。《弟子規》上講到:「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你德行有了污點,父母會蒙羞。你真正孝順父母,你就不敢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人生中最大的福分就是能夠一生平平安安。《群書治要》裡面講到,楚國的楚莊王去問詹何,這是一位高人隱士,楚莊王去拜訪他,問他怎麼治理國家。「我現在做國君了,擁有國家,希望國家能夠長治久安,怎麼辦呢?」詹何講到:「我沒有聽說過君主修養很好國家卻沒有秩序的,也沒有聽說過君主自身修養不好國家卻安定的。治國的根本在於為君者自身的修養。所以像治國這種次於修身的事情我就不跟你講了。」你把身心修好了,外在一切自然就好了。單位沒管理好,家庭還不和諧,說明一點,你身還沒修好。你身修好了,單位、家庭一定和諧。這是修身。第二個是教學。修好身之後,你要來教育,《禮記》裡面講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領導民眾,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教學,教育民眾。為什麼教育這麼重要,古代朝廷六部裡面,禮部擺在第一位,為什麼放在第一位?在《群書治要孔子家語》裡面孔老夫子就講道:「夫通達之屬,皆人也。以道導之,則吾畜也!不以道導之,則吾仇也。若之何其無畏也。」這個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只要是個明白事理的人,你用道德倫理教化引導他,他就會成為一個通情達理的良民,你是不用道德倫理教化他,他就會成為我們的仇敵。你怎麼能夠不害怕。教化沒有了,社會就亂了。人人不講道德,講求權力、講求財富,這是人人必爭,人人都爭,社會怎麼和諧?道德是教人讓,人人懂得禮讓,財富權力,這是人人必爭。孟子講,上下交征利,其國危矣。你這個國家大家爭奪利益,這個國家就危險了。一個單位也是,一個村、一個鎮、一個縣、一個市也是,如果你這個地方大家都懂得禮讓,這個地方一定會很好。所以古聖先王對道德教化特別重視,在《尚書》裡面講到,在堯帝的時代就開始推行倫理道德教育了,最早讓舜帝擔任司徒,司徒就是現在的教育部長,主管百姓教育。教育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五典」,這個五典叫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後來舜繼承堯的帝位之後,又讓這個契來擔任司徒,負責道德教化。《孟子》上面講到:「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大家都有飯吃了,衣服穿得很好,安居樂業,居住的環境也很好了,如果不受到教育,就和禽獸沒有兩樣。有一句俗話講得很好,「飽暖思淫慾」,這個淫意思是過分,保暖之後,他就有過分的慾望,這個慾望不節制就跟禽獸沒兩樣了。所以「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裡的聖人是講舜帝,舜帝擔憂,就讓契來負責道德教化,推行倫理道德。倫理道德就是父子、君臣、夫婦、長幼和朋友,這五倫。所以你看中國曆朝歷代都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這是治國理政的大根大本,也是我們齊家的大根大本。家庭教育也是這個內容。學校教育古代也是這個內容,社會教育還是以這個為根本,這是倫理教育。在中國古代,教育我們把它總結一共分為四類,第一個是家庭教育,中國古人注重家教,一個人從出生就受到這個教育。現在人也注重家教,但是這個教育往往很失敗,你看現在的孩子,往往是好幾個人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父母,很多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結果這個孩子未必有成就。現在年輕人,確實是一代不如一代,因為什麼?老祖宗的教育沒有了,中國人的教育是先教孝。現代人教育是叫他爭名奪利,要考奧數,要考這個學科、那個特長,不是以倫理道德為根本。這是家庭教育,要以孝為本,而且是父母表演出來,自己做給孩子看,身教重於言教。第二個是學校教育。古代的學校教育核心是《四書五經》,聖人的經典,人人讀的都是聖賢的書。過去國家沒有義務的學校,主要是靠私塾,家裡請先生來教育子弟。父母帶孩子拜師,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孩子看到父母這麼尊重老師,他自然也就尊重老師了,父母和老師教給孩子的,就是「孝親尊師」,這是教育的大根大本。有這個德行作基礎,再讀聖賢經典,考中秀才、舉人、進士,再進入國家辦的太學,然後出來為官,為朝廷服務,真正能夠擔當大任,可以治理一方。第三個是社會教育。社會教育有幾種,儒釋道三家,這都是社會教育。儒家過去有孔廟,孔廟教我們懂得尊師重道,道家有城隍廟,城隍廟教我們善惡因果,還有寺院,寺院這是佛教教育的機構,過去的寺院都講經教學。最後是宗教教育。儒釋道三家對中國文化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一提起中國文化就會談到儒釋道,儒釋道三教雖有差異,但基本義理都是一樣的。正如雍正皇帝所說:「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這是教育。第三是用人。做領導最重要的是要用人。唐太宗讀了《群書治要》之後他得出一個重要結論:「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理政治最重要是得到人才。要得到賢德的人,關鍵在領導者要能夠禮賢下士、任用賢德。在《群書治要·孔子家語》裡面就講到:「哀公問政於孔子」,魯哀公問夫子,怎麼樣治理天下呀。夫子講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於得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周文王、周武王他們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道理都記載在竹簡裡面,他們在位的時候教化能夠實行。不在位了教化也就滅亡了。所以治政最重要要得到人才,要有來施行道德教化的人。每個盛世都是有一大批賢臣出來,第一個是君主賢明,第二個是臣子也賢明。你像文王、武王的時候,有姜太公、有周公。文帝、景帝,漢文帝的時候也有很多賢臣。唐朝,你看在中國歷史上鼎盛時期,那個時期有很多賢臣,我們大家知道的魏徵、虞世南、房玄齡、杜如晦,這太多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才。否則君主再賢明,,一個人你怎麼能治理天下?要有人來幫你,要有賢臣。賢臣怎麼來的,領導者自己要求賢。怎樣求賢?在《群書治要》裡面有一個故事:齊宣王有一天就在那裡坐著,他有一個臣子叫淳于髡陪伴他。齊宣王就講,你能不能講講我有什麼愛好。淳于髡就講,古人的愛好有四種,但是君王你只愛其中三種。齊宣王就想聽聽,你給我講講到底是什麼呀?淳于髡就講,古人喜歡良馬,君主也喜歡良馬,現在人沒有馬了,現在是車子,古人喜歡一個好的車子,現在人也喜歡豪車。古人喜歡美味,君王也喜歡美味。古人喜歡吃好吃的,現在人也喜歡,想要吃山珍海味。古人喜好女色,君王你也喜好女色。我們發現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喜歡良馬、喜好美味、喜好女色。後面淳于髡講了,古人喜歡賢士,唯獨君王你不喜歡賢士。我們自己想想,是不是自己也是這樣,淳于髡說完,齊宣王聽了就有一點不高興了,就辯解說到:「是我們國家沒有賢士,如果有的話我也會喜歡的。」淳于髡就講,古代有驊騮騏驥那樣的駿馬,現在沒有。君王你就派人到各個馬裡面去選,說明你君王好馬。古代有這個豹子、大象做成的美味,現在沒有了。君王你會讓人去豹象中去選取,說明君王你也是愛好美味的。古代有毛嬙、西施這樣的美女,現在沒有。但是君王你會去眾多的美女裡面挑選,說明君王你也是好女色的。如果君主一定要等到像堯、舜、禹、湯那樣的賢士出來,然後才喜歡。那麼像堯、舜、禹、湯那樣的賢士也就不喜歡君王你了。齊宣王聽了之後非常慚愧,默不作聲,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們看了之後要想想,我們現代人是不是和齊宣王沒有兩樣。好車,我們會去為了買一個好車,會花很長時間去比較,吃東西哪一家好吃都知道。美色,看到那個有姿色的人,魂都被勾走了。唯獨誰是賢德之人不知道。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求賢,這是做領導最重要的我們自己做人也是這樣。人要自己,追求道德,要進德修業,不要求外在的慾望,被外在的慾望所牽引。你要被慾望牽引了,你這個德就不能增進了。這是講要求賢。求賢的根本,是首先我們自己要修德,自己有德,才能感召有德之人到我們的身邊。第四個是納諫。俗話講就是要聽得進人的意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做領導也好,在家裡也好,都要能聽得進意見。《群書治要·政要論》裡面講到:國之將興,貴在諫臣,家之將盛,貴在諫子。一個國家要興旺,可貴的是要有能夠敢於進諫的臣子,一個單位、一個團隊要興旺起來,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敢進言,敢提意見。所以一個單位如果這個領導有了過失,臣子不幫他去糾正,這個過失發展下去就會影響到這個單位。一個家裡也是,父母有了過失,子女不規勸,這個家就會衰落。所以《孝經》裡面講到: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天子,國家領導人,他有七個敢於諫爭的臣子,他這個臣子能夠敢於諫爭,自己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去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諸侯他身邊的這些家臣能夠進言,能夠敢於進諫,自己無道,也不會喪失他的國土。「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真正什麼是朋友?能夠給你提意見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不是酒肉朋友。真正為你好的,看到你有過失了,勸你改正的,這是你真正的朋友。你要是有這樣的朋友,你就不會犯過錯,你就會有好的名聲。「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做父親的,兒子能夠勸戒你,你做不義的事情,兒子能夠讓你改正,那你就不會做不義的事情。所以父母有了過失,我們要勸諫他,領導有了過失,我們要勸戒他,這才叫真正的忠孝。而不是說一味地聽父母的話、聽領導的話,領導有了錯你也去執行,父母有了過錯你也是一味地順從,這不叫忠孝。這是講諫言。在《後漢書》裡面講到:「國家之患,孰為大?」一個國家最大的憂患是什麼?「大臣重祿不極諫,小臣畏罪不敢言。」大臣看重俸祿,不能夠直言進諫,小臣怕得罪人,不敢直言,下情不能上達。這是一個國家最大的禍患。大家知道不說,這個團體就會有危險。所以《孔子家語》裡面講到:「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湯王、武王,因為他的臣子能夠直言進諫,所以能夠繁榮昌盛。夏桀、商紂因為這些群臣唯命是從,最後滅亡了。這裡面還有一點最重要,領導要能夠聽得進臣子的勸諫。像夏桀、商紂也不是沒有群臣,他把進言的臣子都殺掉了,其他的臣子也不敢進言了。所以最重要就是領導者要能夠聽取諫言,臣子要敢於進諫,這是相輔相成的。第五個是講務本。什麼叫務本?在《論語》裡面夫子講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做事情能夠抓到根本,就像我們想要一棵樹長大,枝繁葉茂,要在根上施肥。你在根上施肥,樹木就能夠枝葉茂盛。我們治國的本在哪裡?修身的本在哪裡呢?夫子在《孝經》裡面給我們講到:「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什麼?孝是道德的根本。所以最重要,治理天下最重要是什麼?最重要是孝,人人能夠孝敬父母,他才能夠對領導忠,才能夠愛其他人。如果孝心都沒有,父母都不愛,他能愛誰?所以這個孝道是大根大本。在《孝經》裡面夫子就講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古聖先王有一種至德要道,能夠讓天下和順。人人都能夠和諧相處。民眾都能夠和睦。這個就是孝道,這是道德教化。但是我們知道,講到道德最重要還要有物質基礎。古人講,國以人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是治國最重要的事。在《禮記》裡面就講到:「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國家沒有九年的糧食儲備根本不叫富裕。所以要以這個標準來衡量,什麼樣叫做富裕。沒有六年的糧食儲備這個國家就危急了,三年的糧食儲備都沒有,國家就不稱其為國了。因為什麼?一來災禍,或者是戰爭,人就沒飯吃了。歷朝歷代亡國怎麼亡的,人沒飯吃了。所以古人對糧食生產非常重要,對農業特別重視。因為中國人多,二是地少。農業確實是重中之重。在《孔子家語》裡面就講到:「治政有理矣,而農為本。」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農業。《群書治要·三國志》裡面也講到:「夫財谷所生,當出於民,趨時務農,國之上務。」國家糧食財富生產都是靠民眾,靠民眾去種地才能夠生產,要根據季節抓好農業生產。這是國家最重要的任務。《漢書》裡面也講了:「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背離以農為本的治國準則,趨向工商業,重視商業,不重視農業,天下吃飯的人多,這是天下的大殘。奢侈浪費的風氣一天一天厲害了,這是國家的禍患。這個我們確實要警醒,我們現在每天都有飯吃,我們生活很好。但是我們知道現在全球每天還有十億人處在飢餓當中。所以我們糧食不能夠浪費,真正要懂得珍惜。現在我們經濟發展起來了,但是經濟發展起來有一個問題,人也開始奢侈起來,古人告訴我們,這個奢侈不是一件好事。古人有一首詩講到,「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無論是一個家還是一個國家,取得成就往往是什麼?勤儉。敗呢?敗就敗在一個奢字。在《群書治要·政要論》裡面就講到:「歷觀有家有國,其得之也,莫不階於儉約;其失之也,莫不由於奢侈。」一個家庭、一個國家能夠取得成功,沒有不是靠勤儉節約的。導致失敗往往都是因為奢侈。在《群書治要·淮南子》裡面講到「衰世之俗」,社會衰敗了風俗情況是怎麼樣的。《淮南子》裡面講到:「衰世之俗,以其智巧詐偽,飾眾無用,貴遠方之貨,珍難得之財,不積於養生之具。」簡單用白話講是什麼呢,衰敗的時候社會風俗,人人都是崇尚智巧,大家都欺詐,不講誠信。大家都爭相去買這些沒用的器具,重視遠方來的東西。崇洋媚外,珍視這些難得的貨物,珍稀的東西,反而不注重生活必需品的積蓄。所以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重要的,氧氣最重要,我們沒氧氣馬上就不能活了,你看誰去存氧氣?沒有啊。好多東西我們天天求來的這些東西,對我們有什麼用嗎?沒有用。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你看現在有錢人苦,有錢人現在錢多了不知道怎麼花。常常睡不著覺。所以古人講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修身要靜,不要東跑西跑,今天去這裡旅遊,明天去哪裡旅遊,生活很奢侈,這是浪費我們的福報。所以要想增加我們的道德,要節儉。像過去大禹,卑宮室,菲飲食。他是天子,他想要吃什麼、住什麼,那還不很簡單嗎?他為什麼住的宮殿很矮,飲食很簡單。他懂得這個道理。知道節儉的重要。一個家裡也是這樣。過去清朝曾國藩先生對他的子弟強調的幾件事:第一個是要勤勞,要早起。第二個就是要節儉。勤勞、早起,你看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他都有這兩個習慣,真正的大德都是這樣的。第二個是勤儉,勤儉持家。我們古人告訴我們,你看一個家為什麼富不過三代,富了就奢侈了,奢侈了你家就敗了。根源是什麼?不是說富了就一定會敗,你要能夠勤儉節約,這個家不會敗。你看曾國藩先生,他的後人到現在還很好,不止三代了。因為什麼?能夠勤儉。古代夏商周,他們這個國家國運能夠傳很多代,能夠有幾百年,就是因為崇尚節儉。這是講務本。務本有兩方面,第一個是道德問題,第二個是生存問題。道德是什麼?道德是要以孝為本,生存上要以人為本。我們有了多餘的錢財,不要用在自己的享受上,真正你多去幫助人,貧困的人畢竟還是有很多,你幫助他,等到你需要幫助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人幫助你。而且你子孫後代有困難的時候也會有人來幫助。《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你想要子孫後代好,最重要不是給他留多少錢財,不是為他謀一個好的位置,最重要是你要積德、行善。你的子孫後代冥冥中就會有人護佑。這是我們講到古聖先王治國的五個要點,當然,《群書治要》的內容不止這些,末學只是提取了幾點,如果有機會,能夠把全書讀幾遍,讀熟,真正落實,您得到的利益一定是無窮的。最後我們用三句話來總結,第一句叫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民以食為天。這是治國最重要的。第一個是什麼?重視道德教育,第二個是什麼?重視糧食生產。《群書治要》是我們古聖先賢留給我們最重要的珍貴的教誨,只要我們落實、學習,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社會的危機,(不僅是我們自己,家庭、單位,而是全人類現在遇到的危機,)就能夠和諧世界、和諧天下。我們真正學習這部書你就會有感受,讀完了你就會深深感受到中國古人太有智慧了。第三個,落實古聖先賢的教誨,重在教育,教育最重要是要有人做到,做到再說,《論語》裡面講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夠弘揚這個道,而不是道能夠弘揚人。人能夠把這個道發揚光大,而不是因為有了道人就能夠好。不是說有了《群書治要》,我們這個社會就安定了,不是,要有人去落實,要去做。雖然我們都是普通百姓,但是我們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范仲淹過去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我們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先在自己家裡落實,修身,把身修好了,把自己家和諧好了,影響周圍人。這不就是在和諧社會嗎?所以真正落實聖賢教誨,我們任何人都有這個責任。《論語》上夫子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個士,古代人分四類,叫士農工商。士是做官的人、讀書的人,學習聖賢教化的人。不能夠不弘毅。弘毅是什麼?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是只想到自己,要想到天下人。這個任務很重大,所以叫任重而道遠。弘毅,這是講我們要有寬廣的心胸,要有堅定的意志。要以仁為己任,仁是什麼?古人一句話講得好:「萬物一體謂之仁。」天下萬事萬物和自己是一體的。你要幫助天下,以仁為己任。這個任務很重。把實現仁愛作為自己的目標、自己的責任。這個任務很重大。為求仁,一直到死後才能停止。這個路很長遠。所以我們要學習、弘揚聖賢的教誨。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不能讓我們祖宗的教誨到我們這一代就斷了,沒有人講、沒有人學了。傳統文化要是在我們這一代斷了,這是最大的不孝。我們現在學習聖賢教誨,可能往往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學習能有什麼效果,能夠陞官嗎?能夠發財嗎?能有什麼好處啊?我學了兩天好像沒得到好處。這是什麼?這是小人。真正你學聖賢教誨,《中庸》上講:「大德者必得其祿、必得其壽、必得其名、必得其位。」你要想求得這些,你通過修德你能得到。但是這不是目的。《群書治要》裡面有一句話特別好,我們用這一句話結束我們這個專題的講座,講到:「小人朝為而夕求其成,坐施而立望其反;行一日之善,而問終身之譽,譽不至,則曰善無益矣;遂疑聖人之言,背先王之教,存其舊術,順其常好;是以身辱名賤,而永為人役也。」小人早上一開始做事,到晚上就想成功了。剛坐下來做事站起來的時候就希望目標實現了。做一天好事就希望人家稱讚你一輩子是個好人,沒得到這個榮譽就說做好事沒什麼益處。學習傳統文化學了一兩天沒得到益處就懷疑聖人言,講聖人是騙人的,這就違背聖賢的教誨了。還是依過去的習氣,保留過去的做法,延續他以前的作風、以前的喜好,最後只有受辱。永遠做了自己的奴隸,被自己的習氣主宰。所以我們學習了這一部《群書治要》,不要說我們今天讀了一天了,明天沒看到效果怎麼辦啊?繼續學習,繼續落實,要堅持。我們堅信中華古聖先賢留給我們一定是最好的東西,一定能夠和諧世界、和諧天下。因為這裡面有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效果。好,我們這一講就學習到這裡。末學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賓士靚車
※我軍空降特種兵的單兵裝備到底有多貴?平均每人身上裝備一輛賓士
※賓士在華髮力為時已晚
※高清超豪華賓士跑車
※梅賽德斯-賓士S65 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