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成玄英的重玄學範疇
道教重玄學的形成與發展不僅具有客觀的思想文化背景,而且有一批學 者在積極耕耘。考察此類學者的著述與思想,是重玄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大 量的歷史文獻證明,隋唐之際對重玄學理論的發展具有突出作用的當首推成
玄英。
成玄英,字子實,陝州人(今河南陝縣),生卒不詳,曾隱居東海。唐
①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道藏》第I4冊,第3〇9頁。
太宗貞觀五年(631年),召至京師,加號西華法師。高宗永徽(650—655 年)中,流郁州。在流放期間註疏《老》、《庄》及撰述其他著作。「書成, 道王元慶遣文學賈鼎就授大義,嵩高山人李利涉為序,唯《老子注》、《庄 子疏》著錄」。?今《正統道藏》存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33卷, 此註疏又收入清人郭慶藩《莊子集釋》一書。?成玄英的《老子》註疏已散 佚,散見於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和顧允《道德真經註疏》之中。 現有其《老子》註疏的三個輯校本:蒙文通輯校《老子成玄英疏》6卷, 嚴靈峰輯校《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簡稱《老子注》)5卷,日人藤原高 男《輯校贊道德經義疏》。?其中蒙本成書最早,嚴本次之,藤原本晚出,
4並對蒙、嚴二輯校本有指正辨難。另外成玄英曾注釋靈寶派經典《度人 經》,收入宋人陳景元《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本節主要據其老莊 註疏對他的重玄學範疇進行分析。
一、成玄英論「玄」與「又玄」
在成玄英重玄學思想體系中,「玄」是他賴以進行理論建構的基石。成 玄英說:「玄者,深遠之義,亦是不滯之名。有無二心,徼妙兩觀,源於一 道,同出異名。異名一道,謂之深遠。深遠之玄,理歸無滯。即不滯有,亦 不滯無,二俱不滯,故謂之玄也。」④從語義學上解釋,「玄」為「深遠」, 此與《說文》釋玄為「幽遠」一致,故成玄英又常稱「深玄」?。成玄英在 《莊子·大宗師疏》中也釋:「玄者,深遠之名也」。可見他認為從語詞上說 玄的含義是深遠。從義理上講,「玄」指的是「無滯」,即不執著,持堅決 否定的態度。不執著什麼呢? 「既不滯有,也不滯無」,亦即其所謂「非有 非無」,對「有」與「無」都予以否定,這就是「玄」的內涵。《道德經》
① 《新唐書》卷59《藝文志》,北京:中華書局19乃年版,第5冊,第1517頁。
②參見《諸子集成》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③蒙本見《道書輯校十種》,《蒙文通文集》第6卷,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版。嚴本見《無求 備齋老子集成初編>(三),台北:藝文印書館1%5年版。藤原本見《高松工業高等專門學校研究紀要 第二號》,1967年版。
④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4頁。按:本節採用嚴靈峰輯校本, 個別地方以蒙本參校。
⑤參見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26頁、下冊第617頁。
亦從「有無」出發而歸結於「玄」,所謂「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 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故成玄英對老子的「玄」是順其精 蘊加以詮釋的。這樣解釋「玄」對唐代道教老學很有影響,如杜光庭《道 德真經廣聖義》即襲用此說:「玄,深妙也,亦不滯也。」②
成玄英不僅解說「玄」,而且對「又玄」二字也頗費功夫予以深入的解 讀。何謂「又玄」(即重玄)?成玄英的看法是:「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 欲之士,又滯於無。故說一玄,以遣雙執。又恐學者滯於此玄,今說又玄, 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 玄。」? 「玄」雖然否定了有無,但還不夠,還有所「滯」,必須徹底否定 「玄」自身,方能彰明重玄之理。如果說「玄」是「非有非無」,那麼「重 玄」就是「非非有非無」,也就是「非玄」,經過這樣雙遣雙非的雙重否定, 才會獲得重玄道果。這種觀點同樣見於其《莊子疏》中。《齊物論疏》說: 「群生愚迷,滯是滯非。今論乃欲反彼世情,破茲迷執,故假且說無是無 非,則用為真道。是故復言相與為類,此則遣於無是無非也。既而遣之又 遣,方至重玄也。」?對是非遣之又遣,無情否定,才能達到重玄。《齊物論 疏》將之稱為「重玄至道之鄉」,存在於天地之外:「六合者,謂天地四方 也。六合之外,謂眾生性分之表,重玄至道之鄉也。」?這種超越天地四方 的重玄境界是種「空寂」之態,無是非,無分別,如果硬要分別是非有無, 那便是「倒置」、「妄執」,所謂「萬物云云,悉歸空寂。倒置之類,妄執是" 非,於重玄道中,橫起分別」 ?,即指此種情況,莊子哲學本重境界,成玄 英順此而建構了一個理想的重玄妙境。
要達到這種空明寂靜的重玄境界,除了雙遣有無,還須境智雙遣,忘言 遣教。成玄英認為:「道契重玄,境智雙絕。既兩忘乎物我,亦一觀乎親 疏。」@此所謂「境智」指外在的環境與內在的心智,即認識對象與認識主
① 《道德經》第1章王弼之注,《諸子集成》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頁。
②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卷3,《道藏》第14冊,第U5頁。
③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4頁。
④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1頁。
⑤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卯年版,上冊第45頁。
⑥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2《德充符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m頁。
⑦成玄英:《老子注》卷4,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29頁。
體;所謂「雙絕」指對境智二者的否定,套用其話來說就是非境非智,進 入境空心空的狀態。所謂「兩忘物我」的含義也是如此,否定物我,物我 俱幻,即「物我皆空,不見有我自相」,「體知六塵虛幻,根亦不真」?。在 成玄英眼中,境智物我,客體與主體都為虛幻,故不應執著,而當排遣絕 忘。這在其《莊子疏》中更充分地表露出來。《齊物論疏》稱讚「玄悟之 人,鑒達空有,知萬境虛幻,無一可貪。物我俱空,何所遜讓」 ?。《養生主 疏》亦頌揚體道之士「服道日久,智照漸明,所見塵境,無非虛幻」?,作 者從具體的解牛活動出發,探究「服道」的問題。所謂「服道」也就是進 入「道」的狀態,即神與道合。在成玄英看來,庖丁能夠勢如破竹地肢解 全牛,並非由於他的技術嫻熟,而是因為他能夠超越技術,當牛出現在眼前 的時候,心中即空其牛之形象,而以神遇,這時候,「運至忘之妙智,游虛 空之物境,是以安排造適,閑暇有餘,境智相冥,不一不異」?。照此而言, 則能忘物即是妙智的表現。之所以說「妙」是因為此時不以「智」為智, 全然無智,其神遊歷於虛空,智與境完全契合,所以能夠遊刃有餘,處處順 節。關於這種境界,在《則陽疏》中也有所表達,成玄英在註疏中謳歌 「達道聖人,超然縣解,體知物境空幻,豈為塵網所羈」 ?,既然不會被塵世 的凡事所羈絆,當然也能夠達於大道,而成為聖人了。值得注意的是,成玄 英通過對得道之士的描繪來宣講境智物我空幻的道理,有時則直接陳述為 「心境兩空,物我雙幻」?; 「自他並空,物我俱幻」「心既虛寂,萬境皆 空,是以天下地上,悉皆非有也」?。不論是「心」還是「境」,也不論是 「我」還是「物」,也不論是「天上」還是「地下」,既然都是「遣」的對象, 那就必定在這種「重玄」的虛寂中悄然化解,因為境智物我即是虛幻,自然
①成玄英:《老子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卷2第12頁,卷4第18頁。
②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6頁。
③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2《養生主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68頁。
④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2《養生主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69頁。
⑤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8《則陽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00頁。
⑥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36—37頁。
⑦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9《寓言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4〇頁。
⑧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48頁。
不須固執,而應排遣坐忘。故而《齊物論疏》稱:「子綦境智兩忘,物我雙 絕」?,並勸人們「豈獨不知我,亦乃不知物。唯物與我,內外都忘」?。《德 充符疏》則告誡人們:「物我雙遣,形德兩忘,故放任乎變化之場,敖游於 至虛之域也。」?意即只有忘遣物我,方能在至虛的重玄妙域中作逍遙遊。 關於這種看法,《大宗師疏》也有類似的闡述,成玄英在對該篇詮釋時指 出:「境既生滅不定,知亦待奪無常。唯當境知兩忘,能所雙絕者,方能無 可無不可,然後無患也已!」?為什麼要「境智兩忘」呢?那是因為境與智 其實都不是恆久而無變化的,而是變動不居,如果執著於境與智,那就好像 被羅網罩住,於是患難隨之而起。所以,要能夠「無患」就應該以「忘」 的方式去除心中的境智之念,乃至於摒絕能所,這樣才能契合於重玄妙道。 在這裡,我們既在否定中看到了一種肯定,又在肯定中自覺了一種特殊的否 定,最終則是否定與肯定「齊一」,於是「生」或即「滅」,而「滅」或即 「生」,生生滅滅,滅滅生生,無生無滅,無滅無生,生與滅寂,物與我同, 逍遙自在,妙趣不言,不言而教,教而不言。之所以如此,就在於得其天然 之「宜」,因此成玄英反覆吟詠著「物我雙遣,妙得其宜」?; 「人天雙遣, 物我兩忘」?; 「唯當忘懷物我,適可全身遠害」?; 「物我兩忘,亦何須物來 感己」?。在他看來,遣忘境智物我是進人重玄境域的前提條件之一。
由此觀之,遣與忘實乃把握重玄之道的重要方法論,一切都當遣忘。如 果忘不掉,排遣不開,說明對主體和外界環境都有所執著,只要有哪怕一點" 點執著,都不能妙契重玄之境。只有運用遣和忘的體驗方法,才能直探重玄 妙境,由紛紛擾擾、令人痛苦不堪的現實世界進人安寧祥和、一片凈土的彼 岸世界。心理學告訴我們,遺忘是合理的、必要的、自然的過程,遺忘在人 們的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人若不具備遺忘的能力,大腦就會因信息
①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24頁。
②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8頁。
③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2《德充符疏》,北京:中華書局丨998年版,上冊第125頁。
④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35頁。
⑤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8《庚桑楚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458頁。
⑥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8《則陽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03頁。
⑦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9《外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M頁。
⑧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0《列禦寇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91頁。
太多而負擔過重;遺忘使人從信息垃圾中擺脫出來,尤其是那些煩擾人的信 息。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件如痛苦的經歷、煩惱的慾望卻在我們腦 中頑強地、牢固地保存下來,雖欲遺忘而不可得,使人深受其害,不但精神 苦惱,身體健康亦受影響。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成玄英所謂「境智兩忘」、 「物我兩忘」、「形德兩忘」等,可以發現他是要人們有意識、有目的地主動 去遺忘現存世界與自我本身,這種遺忘是一種修行的功夫,它不是部分的而 是完全徹底的,不是短時間而是長期的,這樣就能「全身遠害」,就能夠進 入彼岸的美妙境界「重玄」。他所謂「遣」就是種有意識的、主動的遺忘, 從而加速修道者對物我的忘懷。心理學研究表明,遺忘進程受多種因素制 約,最先遺忘的總是那些對人的活動意義不大的內容,不引起主體興趣,不 符合其需要、動機和目的的材料,也遺忘得很快。照此說來,對修道者活動 意義不大的那些世俗內容,引不起修道者興趣,不符合他們修道目的和需要 的世俗慾望及人事糾紛,當首先在遺忘之列,才能很快進人重玄妙境。這正 是成玄英對修習重玄之道者所要求的。只要修道者的興趣、動機、目的和需 要與一般人的價值取向不同,那麼世俗的那一套自然首先就在其修道過程中得 到遺忘,進而連自我也忘掉,物我忘得乾乾淨淨,於是有對「重玄」之體悟。
成玄英用雙遣雙非的雙重否定證成重玄,其思維方式是否定的。這種否 定的思維方法是「四句否定」,其基本模式是正、反、合、離,如:有—— 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成玄英的重玄之道亦即運用四句否定法證 成,通過否定概念的實體性,借「玄」否定「有無」,再借「又玄」否定 玄」,達到至虛至寂的重玄妙境。為進一步闡明重玄,成玄英又依照佛教, 用比喻方式建立了一個較通俗的思想模式——「病葯模型」。他說:「前以 一中之玄,遣二偏之執,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葯還遣。於是唯葯與病一時 俱消,此乃妙極精微,窮理盡性。」?藥用於治病,病癒則葯無所用,故 「葯」也當遣去,這就是重玄之理。只有如此徹底的否定,不執著任何一 物,才能契合重玄之道。其《莊子·則陽疏》亦說:「唯當索之於四句之 外,而後造於眾妙之門也。」?《寓言疏》稱:「聞道日久,學心漸著,故能
① 成玄英:《老子注》卷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5頁。
②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8《則陽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17頁。
超四句,絕百非,義極重玄,理窮眾妙」。?這些說法均受三論宗影響。吉 藏《三論玄義》講:「夫道之為狀也,體絕百非,理超四句。」?理超四句的 「道」,在成玄英這裡轉換為超四句的重玄。
總之,所謂「又玄」就是非「非有非無」,非境智,非言教,非物我, 就是否定一切,以入於至虛至空之境界,這是修道的終極狀態。
二、成玄英論「道」
成玄英的「玄」、「又玄」範疇與「道」的範疇是密切相關的。在成玄 英看來,「道」的第一要義為「虛通」,這同他對重玄的解釋是一致的。他 在《老子注》中反覆闡明「道」是虛空之理。他說:「道以虛通為義」?; 「道者,虛通之妙理,眾生之正性也」 ?; 「夫至道虛通,妙絕分別,在假不 假,居真不真」?。其《莊子疏》也詮釋「道」為虛通。《天下疏》說: 「道,達也,通也。」《大宗師疏》稱:「虛通至道,無始無終。」《知北游 疏》講:「至道玄通,寂寞無為,隨迎不測,無終無始。」《則陽疏》說: 「既乖虛通之道,故儘是滯礙之物。」《齊物論疏》:「虛通至道,非真非 偽。」可見,成玄英是把「虛通」作為「道」的本質特性,甚至乾脆將虛通 與道相提並論,稱之為「虛通至道」。所謂虛通相當於「虛空」,通者空也, 道的運行也就在虛空之中。《莊子·外物疏》:「虛空,故自然之道游其中 這種虛空又稱「真空」、「環中」,誠如《則陽疏》所說:「環,中之空也。 言古之聖王,得真空之道,體環中之妙。」故所謂虛通至道又稱為「環中之 道」,「執於環中之道以應是非,用於獨化之心以成其意,故能冥其虛通之 理,轉變無窮者也」 ?。在這裡,環中之道即等於虛通之理,虛通之道無所 不在,正如《漁父疏》所指出的:「夫道無不在,所在皆通」。為什麼說 「道」是「通」或者「大通」呢?《大宗師疏》回答說:「大通,猶大道也。
①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9《寓言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頁。
②《大正藏》第45卷,第2頁。
③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1頁。
④成玄英:《老子注》卷4,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41頁。
⑤成玄英:《老子注》卷4,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2〇頁。
⑥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9《盜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70頁。
道能通生萬物,故謂道為大通也。」原來,道具有「通生萬物」的生成性, 所以稱之為「大通」。《知北游疏》的答案是:「夫以不來為來者,雖來而無 蹤跡;不往為往者,雖往亦無崖際。是以出人無門戶,來往無邊傍,故能弘 達四方,大通萬物也」。不來不去為佛教三論宗八不中道的內容,藉此說明 道的出入來去無遮無礙,所以能「大通萬物」。
成玄英將「道」詮釋為虛通是有其思想淵源的。《莊子·齊物論》說, 「道通為一」;《庚桑楚》也講「道通」。揚雄《法言*問道》:「道者,通 也,無不通也。」《淮南子·詮言訓》:「反性之本,在於去載。去載則虛, 虛則平。平者,道之素也;虛者,道之舍也。」?《管子·心術上》說:「天 之道,虛其無形,虛則不屈」;「虛者,萬物之始也」;「虛者,無藏也」; "『唯聖人得虛道」。《呂氏春秋·不二》認為:「子列子貴虛。」張湛《列子 序》稱《列子》一書「明群有以至虛為宗」,其注《列子》則貫穿貴虛論, 以「至虛」代替「無」,作為本體論範疇。這些思想無疑對成玄英的「虛通 至道」說有一定影響。另外,成玄英還受到來自佛教三論宗的影響。《三論 玄義》卷上說過:「夫至妙虛通,目之為道。」成玄英所講與此完全一致, 頗有三論說「空」的意蘊。合而論之,成玄英把「道」定性為「虛通」, 既繼承了傳統道家思想,又吸收了外來佛教的觀念。
成玄英論道還闡述了「道」的自然性、運動變化性、普遍性、純真性 和絕對性等特性。
他認為,道是自然存在的,人與萬物都難逃自然之道的法則。《莊子- 大宗師疏》所說的「夫物不得遁者,自然也。孰能逃於自然之道乎」?,就 是闡明這個道理。在他眼中,道的本性為自然,老子講「道法自然」的意 思就是因為「道性自然,更無所法,體絕修學,故言法自然也」 ?。道的自 然性與其虛通性是同一的,如《莊子·外物疏》所云:「虛空,故自然之道 游其中。」?人對自然之道的認識應該採取何種方法呢?他在解老子「不窺 牖,見天道」時,主張:「牖,根竅也,天道自然之理也。墮體坐忘,不窺
①何寧:《淮南子集釋》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997—998頁。
②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45頁。
③成玄英:《老子注》卷2,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19頁。
④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9《外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32頁。
根竅,而真心內朗,睹見自然之道,此以智照真也。」$不用眼觀,而是用 人之心智去觀照道的自然本性,這就是他教人認識自然之道的方法。
他指出,道是靜寂的,但又是運動變化的。道的變化從根本上說處於一 種「獨化」狀態,正如其《莊子·齊物論疏》所形容的:「夫絕待獨化,道 之本始」?。這顯然有郭象「獨化」說的影子在其中。道的變化具有「日新」 的特徵。《莊子·秋水疏》描繪說:「夫陰消陽息,夏盈冬虛,氣序循環,終 而復始。混成之道,變化日新,循理直前,無勞措意也。」③陰陽四時之變的 特徵是周而復始的「循環」,而道的變化日新又日新,一往直前,絕不守舊。
他問人們:什麼是大道?他的看法為:「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 本,天生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浩曠無端,杳冥無對。至幽靡察而大 明垂光,至靜無心而品物有方。混漠無形,寂寥無聲;萬象以之生,五音以 之成。生者有極,成者必虧。生生成成,今古不熄。此之謂道者也。」?無 形無聲卻能生成形形色色、喧喧鬧鬧世界的「大道」,在空間上是無限的, 「其大無外,其微無內」,無論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道」都是無限延伸 的。在時間上,大道也是無限的,無始無終,「今古不移」。道在時空上的無 限性,決定了它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生,道普遍地存在於宇宙當中。
他主張:「貴用於真道」「法效自然,寶貴真道」?。他批評對道「信 根不足」之人,「貴重世俗浮偽之言,故不知至道真實之教,是以迷惑日、 大,罪障滋深」 ?。又批評「躁競之人,心非懷道,不能任真守素」 ?。他贊 揚「聖人體道無為,故無墮敗;虛妄不執,故不喪其真」?。他所謂「真 道」、「至道真實之教」旨在說明道是真理,故《莊子·知北游疏》稱: 「遇於道而會於真理」。什麼不是真道呢?《莊子·齊物論疏》說:「明已功
①成玄英:《老子注》卷4,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5頁。
②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35頁。
③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6《秋水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34〇頁。
④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1頁。
⑤成玄英:《老子注》卷2,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8頁。
⑥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0《漁父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86頁。
⑦成玄英:《老子注》卷2,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2頁。
⑧成玄英:《老子注》卷2,台北:藝文印書館1%5年版,第15頁。
⑨成玄英:《老子注》卷5,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3頁。
名,炫耀於物,此乃淫偽,不是真道」。《莊子·天下疏》說:「意在雄俊,超 世過人,既不謙柔,故無真道」。進一步,他又運用其雙非雙遣的中觀方法, 聲明「真道」是「非真非偽」的。《莊子·齊物論疏》就認為:「虛通至道, 非真非偽,於何逃匿而真偽生焉?」「陶鑄生靈,周行不殆,道無不遍,於何 不在乎!所以在偽在真而非真非偽也」。這是他關於「道」的純真性的說明。
他告訴人們:「夫能達理通玄,識根知本者,可謂觀自然之至道也。」? 為什麼他把「道」稱為「至道」?因為在他看來,道是至高無上的,道是至 尊,道具有絕對的權威性。他從不同側面去描寫道的這種絕對權威性。他 說:「至道深玄,不可涯量」;「至道微妙」,「不色而色,不聲而聲,不形而 「至道幽微,非愚非智,升三清之上不益其明,墮九幽之下不加其暗, 所謂不增不減」?。至道追求的是「無名」,故其運轉天地、畜養萬物、拯救 眾生等功德都不為人的視聽所知覺,這叫「玄功潛被,日用不知」。儘管天 地人神日日用道而不知,但對「道」的依賴和運用是不可或缺的,一旦不 能用道,則必起災變,一旦喪道,則必死無疑。就人類社會來說,得道者, 無論其社會經濟地位如何卑下,但由於有道,他是尊貴的;失道者,即使其 貴為帝王,也是卑賤的。為什麼呢?據成玄英說,這是由道的絕對權威性所 決定的。在政治上,道也展示了它絕對權威的風采。「君王若能修守至道, 殊方異域,自來賓伏而歸化也」;「萬乘之主,五等之君,若能守持此道者, 八荒萬國,自然從化」?。修守至道,不僅萬國歸化,而且「百姓無待教令 而自太平」,這的確是「道力不可思議,守之致有此益也」 ?。道的威力如此 巨大,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所有一切都賴之而獲益,去之而遭殃。這是他關 於「道」的絕對權威性的求證。
另外,他還順著老子思想討論了道的柔弱性和素樸性。其解老子「守 柔日強」說:「能用道謙和柔弱,故其德業日日強盛也。」⑤這是對修道者個 人來說。對於國家來說,特別是大國,若能「用道謙柔」,則收「萬國歸
①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7《知北游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423頁。
② 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3、27頁。
③成玄英:《老子注》卷3,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1、10頁。
④成玄英:《老子注》卷3,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2頁。
⑤成玄英:《老子注》卷4,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19頁。
往」之效,就如江河眾流歸向大海一樣。?用道謙柔,對國家和個人都是有 益的,這是道的柔弱性在人事上的運用。道是柔弱的,又是素樸且反對華而 不實的。但那些「失道之君,好好邪徑,不崇樸素,唯尚華侈」 ?,故沒有 不失敗的。人類社會的政治與道德都應遵行「道」的柔弱性和素樸性,這 就是成玄英所堅持的立場。
三、成玄英論「有無」
成玄英討論「有無」是從註疏老莊人手的,但他不是順著老莊的哲學、 路數走下去,也不走魏晉玄學貴無論或崇有論的老路,他採用佛教中觀學派 的中道說去展開自己的哲思,力求證明老子的「道」和釋迦牟尼之「道」 都超越了「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四句。換句話說,他認為在 「有無」問題上道、釋兩家是一致的。《三論玄義》記載,有人提出這樣的 問題:「伯陽之道,道曰太虛;牟尼之道,道稱無相。理源既一,則萬流並 同。」吉藏反問道:「伯陽之道,道指虛無;牟尼之道,道超四句。淺深既 懸,體何由一?」問者又說:「牟尼之道,道為真諦,而體絕百非;伯陽之 道,道曰杳冥,理超四句。彌驗體一,奚有淺深?」吉藏答稱:「九流統攝, 《七略》該含,唯辨有無,未明絕四。若言老教亦辨雙非,蓋以砂糅金,同 盜牛之論。」?在這裡,提問者認為老子與釋迦牟尼之「道」理源同一,都 「理超四句」,沒有高低深淺之分。這一看法與重玄派完全一樣,我們姑且1 把它看做是成玄英以前道教重玄派的觀點。吉藏對此觀點大加反駁,稱它 「佞於道」,如同「盜牛之論」?,指明老子之教只辨有無,但從未講過「有、
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四句。成玄英論「有無」,恰恰就是要證明老子 之道「亦辯雙非」,非有非無,從而進一步申說和堅持重玄派的傳統立場。
中國哲學所謂「有」、「無」通常是如何界定的? 一般說來,「有」的 含義相當於存在,故稱「存有」;「無」的含義相當於不存在,是存有的否 定,故稱為「亡」。中國哲學裡「無」的含義似乎更為複雜。龐朴《說
①參見成玄英:《老子注》卷4,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39頁。
②成玄英:《老子注》卷4,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21頁。
③《三論玄義》,《大正藏》第45卷,第2頁。
④盜牛論典出《涅槃經》卷3《長壽品》,以此說明世間善法皆從佛教那裡盜取而來。
「無」》將「無」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有而後無;第二,似無實有;第 三,無而絕無。指出:最早出現的、表達有而後無的都寫作「亡」;隨著認 識發展,人們對那種同具體的實有沒有關係、無力感知其存在但又確信其為 有的對象,也形成了一個觀念,那就是「無」,這是似無實有;最後才是無 之而無,為宇宙間所本無,它絕滅了與有的對待,因之是絕對的無,即無而 純無。?成玄英怎樣界定有與無呢?他講了幾個意思。第一,有是存,無是 亡。《莊子·則陽疏》說:「存,有也。亡,無也。」?《莊子·天下疏》: 「亡,無也。」?解老子「綿綿若存」時認為:「存,有也。」④這是中國哲學 「有」、「無」的一般含義,存在與非存在。第二,無是本,有是物。《莊子·天 下疏》說:「本,無也。物,有也。用無為妙道為精,用有為事物為粗。」⑤ 這是以「無」為本體,以「有」為現象。第三,無形無象,即有而無。《庄 子·齊物論疏》:「道無不在,所在皆無,蕩然無際」?。所謂「所在皆無」 之「無」即指人們無力感知其存在,但又確信其為有的對象。成玄英對有 無的界定基本上與先秦道家哲學一致,所不同的他是要否定有無。《莊子· 齊物論疏》:「夫萬象森羅,悉皆虛幻,故標此有,明即以有體空。此句遣 有也」。「假問有此無不。今明非但有即不有,亦乃無即不無。此句遣於無 也」。「假問有未曾有無不。此句遣非。」 「假問有未曾未曾有無不。此句遣 非非無也。而自淺之深,從粗人妙,始乎有有,終乎非無。是知離百非,超 四句,明矣」。?十分明顯,成玄英是用佛教中觀的四句百非、雙遣有無來 詮釋老莊的有無觀,他這樣做時,毫不遮掩,或許在他看來,老莊的有無論 本來就當做如是觀。
①參見龐朴:《稂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1、323、 331 頁。
②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8《則陽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 第506頁。
③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〇《天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 第615頁。
④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15頁。
⑤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〇《天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 第615頁。
⑥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4頁。
⑦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2頁。
成玄英非有非無的理論根據是什麼?根據就是「諸法空幻」,連「有無」 二名本身也是空的。《莊子·齊物論疏》這樣說:「諸法空幻,何獨名言!是 知無即非無,有即非有,有無名數,當體皆寂。既不從無以適有,豈復自有 以適有耶?」?認知了諸法空幻的道理,自然也就知道無即是「非無」,有即是 「非有」,有無不過名而已,其實體是空寂的。在解釋老子「當其無,有車之 用」時,成玄英說:「車是假名,諸緣和合而成此車,、細析椎尋,遍體虛幻。 況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也」。一切諸法從本體上說都是虛幻,都是因緣和合而 成,必須看破,這樣才能體悟有無之非。可惜那些「肆情染滯者,適見世境 之有,未體有之是空,所以不察妙理之精微」?。既然連「有是空」都不能體 悟,那麼對更深一層的妙理「無亦是空」自然不會有一丁半點領會。只有 智慧到達極限才能觀一切空,即有而空,從而窮理盡性,否則都不能達於真 空。難怪《莊子·庚桑楚疏》如是說:「知既造極,觀中皆空,故能用諸有 法,未曾有一物者也。可謂精微至極,窮理盡性,虛妙之甚,不復可加矣。 其次以下,未達真空,而諸萬境,用為有物也。」?能即境而空,用諸有法 而不曾有一物,在成玄英眼中是「精微至極」、「虛妙之甚」的無以復加的 事情。以此觀照「有無」,便可知:「有無二名,相因而立,推窮理性,即 體百空。即知有無相生,足明萬法無實。」?從諸法空幻推導出有無當非, 反過來,又從有無二名的相生相立,明白了 「萬法無實」。有無問題就這樣. 與世界的本體問題緊緊聯繫在一起。把有無論提升到本體論的高度加以認 知,認識到有無是「即體而空」的,對一些具體的理論難題便不難處理了。 比如惠施提出的卵有毛、雞三足等命題,世人頗感難以理解,難以說明,將 有無本空帶人去求解便是:「有無二名,咸歸虛寂。俗情執見,謂卵無毛。 名謂既空,有毛可也」;「數之所起,自虛從無,從無適有,三名斯立。是 知二三,竟無實體,故雞之二足可名為三」 ?。既然有無空幻,人們只要不
①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4頁。
②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4頁。
③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8《庚桑楚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456頁。
④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6頁。
⑤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0《天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619— 620 頁。
執著於有無之見,那麼卵有毛、雞三足都可以講得通,都能夠成立。這就是 成玄英的邏輯,這一邏輯的出發點是諸法空幻,由此推導出非有非無,並以 此為指導處理一些具體的理論問題。僧肇《不真空論》駁本無、心無二說, 認為萬法皆由因緣假合而存在,故萬物即色而空,不能說無,也不能說有, 只能是非有非無。成玄英的有無論即承此而來。
成玄英對「有無」範疇的認識,超越了魏晉玄學的「貴無派」和「崇 有派」,他沿著僧肇所開闢的中道觀路徑,結合自己對老莊哲學的體認,提 出雙遣有無,丼由此而進一步證實其超越有無的「重玄之道」,深化了他對 宇宙本體、世界存在的看法。在深究世界本體的同時,他思考了人的存在這 一重要的哲學問題,顯示出其哲學沉思中天人合一的特色。成玄英雙遣雙非 有無的理論依據是「諸法空幻」。既然萬法無實,一切皆空,那麼自然就會 推導出有無「即體而空」。有無既空,對有無的執滯即是病態,治病之葯乃 是雙非有無,此葯當從「心」上服下去,心不滯有也不滯無,病象自然 消解。
儘管成玄英一再表示要雙非有無,但在某些具體的論述之處,卻流露出 貴無論的傾向。比如討論人的存在與不存在時,他認為這問題可表述為:無 一有一無。人從「無」而來,又復歸於「無」,「無」是永恆的,人的存有 不過是短短的一剎那,因此人的生死當同於「無」。這明顯體現出某種貴無 的精神旨趣。又如談到無為、有為時,儘管成玄英提出非有非無的新解,但 當涉及政治與人性這一類具體問題時,他的筆調很自然地便倒向於對「無 為」的強調,貴無的傾向由此而顯現。可見,雙非有無是成玄英總的理論 原則,而這一理論原則並未完全貫徹到他的理論探索中,當其探索觸及一些 帶經驗性的具體問題時,他無疑又走上了貴無論的老路。不論怎樣,成玄英 對有無問題的求索,豐富了中國哲學關於這對範疇的內容,當我們描述中國 哲學史、向世人介紹中國哲學的有無範疇時,是不可以將他和他的理論觀點 遺忘的;假如忘卻,我們的描述和介紹將是殘缺不全的。
四、成玄英論「動靜」
在成玄英之前,中國哲學關於動靜範疇的討論,已達到相當高的思 辨水平,對動靜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動靜的相互依存互補已有一定認
識,各家都認為「動」的內涵為運動、變動,「靜」的內涵為靜止、不 變。成玄英繼承了這些思想,尤其是直接承襲了老莊和僧肇的動靜觀, 並通過自己的闡釋,進一步豐富了對動靜範疇的認識。成玄英的動靜觀 展示出下列內容:
第一,動靜相即。中國哲學對動靜的體認,一般是從自然與人生的實有 出發,認定動就是動,靜就是靜。僧肇從佛教空觀出發,在《物不遷論》 中指出動靜是即動而靜,動靜二相可不作區別,具動相者亦具靜相,反之亦 然。僧肇從所觀之物為動者是否同時可以作靜觀發問,肯定動靜就是即動而 靜,即靜而動,動靜一體,動靜不二。成玄英的動靜觀繼承了這一思想,明 確提出「動靜相即」的命題。
所謂「動靜相即」,就是即動求靜,即靜求動,動靜不可割裂。其《老 子注》卷1說:「妙本雖動不動」。?萬物的本根乍看起來是在不停地運動, 但這運動中就含有「不動」,這是即動求靜。另一方面,成玄英又提出即靜 求動。《莊子·天道疏》指出:「理虛靜寂,寂而能動,斯得之矣。」?這裡 的「理」實際上就是指「道」,道本虛靜,但又能應物而動,道之動推動世 界的生成變化。世界從根本上說,既有即動而靜的一面,又有即靜而動的一 面。合此即動而靜、即靜而動兩面,便是成玄英常說的「動靜相即」。
第二,動而常寂,動不傷寂,動不乖寂。所謂「動而常寂」是從本體^ 之道的角度得出的結論。《莊子·應帝王疏》疏解「機發於踵」時說:「踵, 本也。雖復物感而動,不失時宜,而此之神機,發乎妙本,動而常寂。」? 妙本即指道,道感物而動,但「動而常寂」。《莊子·則陽疏》也說:「順於 曰新,與物俱化者,動而常寂。」?本體之道與物俱化,日與物新,但又動 而常寂,凝寂不化。
與「動而常寂」意思相同而提法略有不同的命題是「動不傷寂」、「動 不乖寂」。《莊子·天道疏》提出:「動不傷寂,故無不靜也。」?從字面上
①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32頁。
②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5《天道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265頁。
③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應帝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75頁。
④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8《則陽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02頁。
⑤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5《天道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頁。
理解,動不傷寂就是不要以動傷害了寂靜,其含義為動不得違背靜這一根本 原則,所以「無不靜也」。對於體驗「道」的人來說,就更應遵行「動不傷 寂」的守則,故《莊子·養生主疏》有:「體道之人,雖復達彼虛幻,至於 境智交涉,必須戒慎艱難,不得輕染根塵,動傷於寂者也。」?《莊子·應帝 王疏》提出:「動不乖寂,雖紛擾而封哉」。? 「乖」者,違背也,背離也。 動不乖寂就是動不得與靜不協調,動不能背離靜的原則,與「動不傷寂」 是一個意思。動不乖寂就是要守住根本,不違背本體之道。
動而常寂,動不傷寂,動不乖寂,無非就是「主靜」、「重靜」,以靜制 動,靜為噪君,用現代哲學的術語講就是指靜止是絕對的、運動是相對的, 這正與現代人所理解的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相反。儘管成玄英把靜 止看成是絕對的,但他並不否認現象界的運動變化,他對變化的論述,構成 其動靜觀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三,隨變任化,與化俱往,變故日新。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一切 皆流、萬物皆變的學說,他有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 為踏進同一條河流的人,不斷遇到新的水流。赫拉克利特用奔流不停的河水 說明了一切皆在流變的思想。中國哲學史上,莊子提出「萬物皆化」的主 張,認為現象界的「化」具有普遍性和多樣性,「萬化而未始有極」?,「臭 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物化具有自由隨機性,物化的過程又. 表現為「始卒若環」的循環狀態,而物化的動力非由外在的他物,乃是內 .在之「自化」,所謂:「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 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成玄英繼承和發展了莊子這種「化」 的哲學。
《莊子·天下疏》指出:「大則兩儀,小則群物,精則神智,粗則形像。 通六合以敖游,法四時而變化,隨機運動,無所不在也。」?天地萬物,精
①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2《養生主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69頁。
②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應帝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77頁。
③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44頁。
④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7《知北游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422頁。
⑤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6《秋水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340頁。
⑥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0《天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605頁。
神現象,都在變化運動,運動變化「無所不在」,具有普遍性。一切皆在流 變,時代在遷移,這種流變遷移的速度快得很,簡直讓人無法把握,所以一 說到「動」就已發生變化,一說到「時」就已向前遷移。這也就是《庄 子·秋水疏》所講的:「夫流動變化,時代遷移,迅若交臂,驟如過隙,故 未有語動而不變化,言時而不遷移也。」?這就要求人們「隨順時代」,「能 與物變化而不固執」?。 、
事物是變化的,變化是循環的。《莊子·寓言疏》認為:「物之遷貿, 譬彼循環,死去生來,終而復始。」③這是對莊子「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 相禪,始卒若環」思想的發揮。萬物同種同根,故不同形的物與物之間可 以自由變化。《莊子·逍遙遊》講了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 為鵬的寓言。成玄英解釋說:「夫四序風馳,三光電卷。是以負山嶽而舍 故,揚舟壑以趨新。故化魚為鳥,欲明變化之大理也。」?肯定莊子講物化, 就是要闡明「變化」的大道理。在莊子「化」的哲學基礎上,成玄英創造 性地提出「隨變任化」,這一命題的出發點不是「物化」,而是從人生論的 角度提出來的。《莊子·德充符疏》有一警句:「唯當隨變任化,則無往而 不逍遙也。」?隨變任化,人生可以作逍遙遊。隨變任化,人生無往而不適, 正如《莊子·大宗師疏》所說「隨變任化,所遇斯適」?。反過來說,能適 應一切境遇,就能與化同往,正如《莊子·大宗師疏》接下來又說的那樣: 「所在皆適,故安任推移,未始非吾,而與化俱去。如此之人,乃能入於寥 廓之妙門,自然之一道也。」⑦此種「所在皆適」是無條件的,若加上條件, 便不能隨變任化:「夫所至皆適,斯亦適也其常適,何及歡笑然後樂哉!若 從善事感己而後適者,此則不能隨變任化,與物推移也。」?對於人生的命
①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6《秋水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340頁。
②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0《天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 613 頁。
③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9《寓言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540頁。
④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逍遙遊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頁。
⑤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2《德充符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23頁。
⑥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40頁。
⑦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60頁。
⑧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60頁。
運,應該抱一種任其自然所適的態度:「委自然而變化,隨芒忽而敖游,既 無情於去取,亦任命而之適。」①就是我們的身體,也要聽任造化的安排, 與化而往,隨遇而適。「假令陰陽二氣漸而化我左右兩臂為雞為彈,彈則求 於鴞鳥,雞則夜候天時。尻無識而為輪,神有知而作馬,因漸漬而變化,乘 輪馬以遨遊。苟隨任以安排,亦於何而不適者也」?; 「偶爾為人,忽然返 化。不知方外適往何道,變作何物。將汝五藏為鼠之肝,或化四支為蟲之 臂。任化而往,所遇皆適也」?。不管造化將我們的身體變做什麼,或變為 雞,或變為馬,或變做鼠肝,或變做蟲臂,我們都不嫌惡,隨化而去,無所 不適。這是成玄英對莊子思想的發揮。
五、成玄英論「本跡」與「體用」
在成玄英之前,魏晉玄學家以及佛教學者對本跡問題都有所討論,道教 學者也有涉及。他們的討論為成玄英論本跡提供了理論養料,使他能在此基 礎上培育出新的理論成果。什麼是本跡呢?成玄英從不同側面加以描述,以 反映本跡內涵的多層次性。
本是無,跡是有。《老子注》卷3說:「無為妙本,所謂冥寂之地也, 言天地萬物皆從應道有法而生,即此應道從妙本而起,元乎妙本,即至無 也。」這是講本即至無。又同書卷1也說:「無物者妙本也。夫應機降跡, 即可見可聞,複本歸根,即無名無相,故言復歸於無物也」。「妙本希夷, 故稱無狀無物,亦能生化,故云狀之象」。「妙本非有,應跡非無」?。「本」 無名無相,表現為「無」、「非有」,但當其「應機降跡」,生化萬象,即表現 為「可見可聞」、「非無」。本跡由此也顯示出不可分性,本化生跡,跡復歸本。
本是朴,跡是器。成玄英在註解老子「復歸於朴」時明確指出:「朴, 真本也」。又解老子「朴散則為器」說:「散,分布也。器,用也。……既 能反樸還淳,歸於妙本,次須從本降跡,以救蒼生,布此淳樸而為化用。」⑤
①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0《天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617頁。
②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51頁。
③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52頁。
④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28頁。
⑤成玄英:《老子注》卷2,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25—26頁。
散朴為器,亦即從本降跡,於是本等於朴,跡等於器。
本是理,跡是俗。《老子注》卷5說:「順有兩種,一順於理,二順於 俗。順理則契於妙本,順俗則同塵降跡。」?順於理就契合妙本,順於俗便 等同塵跡,本跡之高下不言而喻。
本是自然,道是跡。老子說:「道法自然」。成玄英的解讀是:「道是 跡,自然是本。以本收(之)跡,故義言法也。」?由此說來,本跡是相對 的,道相對於宇宙萬物,是生跡之本,而相對於自然,則成為跡。
本跡即本末。在成玄英的論述中,「本跡」所指的對象是靈活的、相對. 的。當他闡發「道」與「自然」關係時,「道」是「跡」,但一旦轉換成 「道」與「物」的關係時「道」就成為「本」了。《老子注》卷4說:「但 能歸根守母,體道全真,跡雖存而本無危無殆。何者?大道能生物,道即是 本,物從道生,物即是末,而本能攝末,所以順歸。」?從本跡說到本末, 顯然將二者作為同一術語。在其心目中,本跡就是本末,體現為道與物的 關係。
本跡即體用。《莊子·齊物論疏》說:「前從有無之跡,人非非有無之 本;今從非非有無之體,出有無之用。」?有無之跡與有無之用,非非有無 之本與非非有無之體,其實就是一回事,表明成玄英將本跡與體用看做同一 概念。《莊子·山木疏》更將跡用並舉:「妙本虛寂,跡用赴機」?。跡就是, 用,本就是體。
成玄英對本跡的界定,其內涵外延比起前人來都更為豐富,當中已經透 出本跡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消息來。
成玄英還結合本跡談論無為而治的問題。《莊子·應帝王疏》說:「夫 聖人馭世,恬淡無為,大順物情,有同造化。若其息用歸本,厭離世間,則 乘深遠之大道,凌虛空而滅跡,超六合以放任,游無有以逍遙,凝神智於射
①成玄英:《老子注》卷5,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6頁。
②成玄英:《老子注》卷2,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19頁。
③成玄英:《老子注》卷4,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17頁。
④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2頁。
⑤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7《山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397頁。
山,處清虛於曠野。如是則何天下之可為哉!蓋無為者也。」?滅跡歸本, 政治可以實現無為而治的原則,無為而無不為,天下沒有不太平的。政治上 歸本,就是乘著大道而作逍遙遊,高屋建領:,以極高明的政治藝術馭世,順 應世情,同於自然。成玄英反對在政治上滯守陳跡:「夫祖述軒頊,憲章堯 舜,記錄時代,以為典謨,軌轍蒼生,流傳人世。而聖人議論,利益當時, 終不執是辯非,滯於陳跡。」?先賢典謨,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流傳後世, 雖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治世聖人應根據自己當時所處的實際情況,從當時 的利益考慮出發,而不可執滯先王陳跡。滯守陳跡有可能造成天下大亂,滯 守陳跡是不能昇平的原因之一,正如《莊子·天下疏》所說:「執守陳跡, 故不昇平。」?成玄英討論動靜變化,主張隨化而去,日新又新,這樣的原 也運作於指導政治,自然不會造成滯守政治上的陳跡。
與本跡論緊密相關,成玄英談到「體用」。實際上,在成玄英那裡,本 跡與體用可以說是同一範疇,含義差不多。《莊子·大宗師疏》以「體」與 「本」並列使用:「用刑法為治政之體本。」④顯然,本跡之「本」與體用之 「體」是對等的,本即體,體即本。《莊子·德充符疏》以本與用對舉:「婆 履以足武為本,形貌以才德為原,二者無本,故並無用也。」?《莊子·應帝 王疏》有「息用歸本」之說,也以本用對舉。本用之「用」就是本跡之 「跡」。可見,成玄英著作中的體用與本跡是內涵相同的範疇。
從「彼此是非」角度,成玄英認為體是虛空。《莊子·齊物論疏》說: 「彼此是非,相因而有,推求分析,即體皆空也」?; 「彼此是非,相待而立, 反覆推討,舉體浮虛。」?彼此是非相對待而成,互相因對方而產生,從相對 主義的觀點看,實為空幻,由此成玄英闡明了本體即空的道理。體用關係亦 和本跡之間一樣,是即體卽用,體用一如的。《莊子.逍遙遊疏》就明確提出 「即體即用」,並在分析至、神、聖三個術語時說:「至言其體,神言其用,聖
①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應帝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72頁。
②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5頁。
③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0《天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下冊第606頁。
④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3《大宗師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40頁。
⑤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2《德充符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122頁。
⑥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34頁。
⑦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35頁。
言其名,故就體語至,就用語神,就名語聖,其實一也。」?這就是講體用一 如,體用不二。《莊子·齊物論疏》解釋至與神也說:「至者妙極之體,神者 不測之用。」②至體神用,不可分割。
與論本跡比較起來,成玄英運用「體用」這對範疇較少。中國哲學史上, 體用範疇在魏晉時受到哲學家們重視和使用,他們以此說明本體和現象。如 王弼以體用來解釋「無有」的關係及特徵,認為無是體,有是體之用。而郭 象則以萬物之「有」為主體,說明萬物自生自化。隋唐時,儒釋道三家對體 用範疇都有不同程度的運用。這一時期,道教學者雖也使用「體用」範疇, 但運用更多的還是與之相等的「本跡」範疇,這在成玄英身上明顯地表現出 來。治中國哲學史者,往往忽略了此期道、佛兩家對「本跡」的大量演說, 由此對「體用」範疇在這個時期的演變發展軌跡研究不深,令人遺憾。通過 對道、佛二教「本跡」論的探討,或可彌補此缺陷,這就是我們不惜筆墨分 析成玄英本跡論的意義所在。
六、成玄英論「三一」
中國哲學有一分為二、合二為一的兩分系統,也有一分為三、三合為一 的三分系統,前者為人們所熟知,後者則鮮為人知,研究不夠。如果說兩分 法在儒家思想中得以充分運用,特別是宋明理學家對之討論非常充分,那麼 三分法則在道家道教思想中獲得推廣,尤其是南北朝隋唐時期道教學者對此 做了大量探討,其中重玄學者的重玄三一說,更是引人注目。
重玄三一說的理論依據是《道德經》,尤其是第14章:「視之不見,名曰 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 一。」這段話,給重玄學者們講三一問題給予很大啟示,激發了他們思想的靈 感。另外《道德經》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 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種一分為三,化生萬物,「陰陽和」構成萬物 的思想,對道教及重玄學者也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老子關於宇宙生成的 三分法中包含了經驗知識,可以說是以數字模型整合日常生活經驗,並運用
①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逍遙遊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9頁。
② 郭象、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卷1《齊物論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上冊第49頁。
它來解釋世界。
如此解釋世界的方式,在漢代經由音律學、天文學、醫學作媒介,使當 時哲學理論界建構了「三一」的模式,提出「一以三生」、「三而一成」、「函 三為一」等命題。①漢代道教受此影響,也建立起自己的三一系統。《太平經》 說:「君為父,象天;臣為母,象地;民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擾擾之 屬,悉當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體也,乃 天使相須而行,不可無一也君臣民三合為一,共成太平,其中具有總結 政事的經驗成分,也充滿天人感應的氣氛。《太平經》奠定了道教哲學的數字 結構模式』其後道教多從守一、守三一講修鍊長生之道。
東晉葛洪認為:「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 一也。」③他教人「守玄一」和「守真一」,以此求獲長生不死。葛洪所說的 守一和三一,多側重於神仙方術,具體操作,較少玄理的思辨。與此不同, 南北朝重玄學者所講三一,則充滿了哲理,而不著眼於方術。《雲芨七籤》卷 明《玄門大論三一訣並敘》認為重玄學者從「出體之義」講三一有四家。一 是大孟法師,認為:「三一之法,以妙有為體。有而未形,故謂為妙。在理以 動,故言為一。」又說:「兼三為義,即一為本。」二是宋法師,其觀點是: 「有總有別。總體三一,即精神氣也。別體者,精有三智,謂道實權;神有三 宮,謂上中下;氣有三別,謂玄元始」。三是徐素法師,判定「是妙極之理, 大智慧源,圓神不測,布氣生長,裁成靡素,兼三為義,即一為體」。四是玄 靖法師,其解釋為:「妙一之本,絕乎言相,非質非空。且應且寂。」?重玄學 者雖對三一體義的解釋有所不同,但都結合宇宙本體論加以討論,以揭示重 玄三一的內在哲理,這明顯與道教傳統以三一講修鍊方術有重大差別。
成玄英講三一當然是直承其前輩重玄學者而來,尤其是對玄靖法師臧矜 的觀點予以認同。在詮解老子「搏之不得名曰微」時,成玄英說:「搏,觸 也;微,妙也。言體非形質,不測之用;氣者,形相之目。總此三法為一。 聖人不見是精,不聞是神,不得是氣。即不見、不聞、不得,即應雲無色無
①參見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144頁。
②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0年版,第150頁。
③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23頁。
④ 《雲笈七籤》卷49,《道藏》第22冊,第342—3?頁。
形,可(何)為乃言夷希微耶?明至道雖言無色,不遂絕無,若絕無者,遂 同太虛,即成斷見。今明不色而色,不聲而聲,不形而形,故云夷希微也, 所謂三一者也。」?這裡所引臧法師的一段話,又見所題吳郡徵士顧歡述《道 德真經註疏》卷2,文字略有不同。臧矜的意思,以夷希微指精神氣三一,說 明至道不是絕對的「無」,如果把它視為絕對之無,則成斷見,失之偏頗;應 當明白,至道無色而有色,無聲而有聲,無形而有形,這樣才能把握老子以 夷希微描述道的含義所在。可以說,臧矜以其精氣神三一說否定了魏晉玄學 貴無派的觀點,強調了 「道」是非有非無的中道觀。成玄英在這裡引用臧矜 的話也就是要提醒讀《老子》者注意,道體雖無形質,不可搏觸而感覺其存 在,但道並非不存在,道的存在形態表現為夷希微。《道德經》認為夷希微 「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對此成玄英解釋說:「真而應,即散一以為 三;應而真,即混三以歸一。一三三一,不一不異,故不可致詰。」②一分為 三,三合為一,一與三、三與一之間保持一種不同不異的關係,這就是成玄 英的三一觀。他通過註解《老子》對夷希微的論述,是想說明夷希微三者 「不一而一,散一為三」,「不三而三,混三歸一」 ?。在此,所謂的不一不三 仍然是成玄英慣用的雙非雙遣的否定法,體現了中道精神。三一的內涵則是 精神氣、夷希微的同一性與可分性,三合為一,一分為三,可合可分。
在成玄英看來,「聖人以三一為體」?。此三一之體自然是圍繞著道而言, 特別是針對著道之「精」而言。《道德經》描述道體「窈兮冥兮,其中有 精」。成玄英註解說:「精即精智也。言道雖窈冥恍惚,而甚有精靈,智照無 方,神功不測也。」《道德經》又說:「其精甚真」。成玄英解稱:「言真精無 雜,實非虛假。於三一之中,偏重舉精者,欲明精是氣色神用之本也。」?很 顯然,依成玄英的看法,精神氣三一之中,當以「精」為重點,因為精是根 本。故三一之體的核心在於「精」,即道之精。
成玄英講三一,除了直承其前輩重玄學者的重玄三一說,另外也為傳統
①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27頁。
②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2"7頁。
③成玄英:《老子注》卷1,台北:藝文印書館I%5年版,第26頁。
④成玄英:《老子注》卷2,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9頁。
⑤成玄英:《老子注》卷2,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版,第9一 10頁。
的講修鍊方術的三一保留了地盤,這是為了修道的需要。《道德經》第10章 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成玄英是怎樣解釋的呢?他從修道角度作 解:「魂性雄健,好受喜怒;魄性雌柔,好受驚怖。驚怖喜怒,皆損精神。 故修道之初,先須抱魂制魄,使不馳動也。『抱一能無離』:抱,守也;一, 三一也;離,散也。既能抱魂制魄,次須守三一之神,虛夷凝靜,令不離散 也。」 ?這是道教傳統意義上的守一、守神等修鍊方術,修道者首先使魂魄不 動,接著便須守護三一之神,使之不分散。從修道論切人,成玄英又回到了 傳統。
推薦閱讀:
※八字淺解;第二章:排八字;第二節 地支藏干與人元司令
※《五行擇日學》第二章?第二節
※第二節 算命實例:能不能交往(6)
※第二節 偏財看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