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3)

結集三藏

以下講述

結集三藏經典的由來。

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

「結集」就是結合多人於一處,搜集世尊所說過的經論和所制的戒律,記錄下來,以便流傳。

文上說:

大迦葉。命阿難。結集經。石窟間。

「大迦葉」尊者,是世尊弟子中年紀最大的一位。

「阿難」是世尊的堂弟,隨佛出家、當侍者有二十年之久。

當世尊入滅以後,大迦葉尊者就想:

要得佛法久住,必得要結集三藏,使佛教永遠流傳,眾生的慧命,方有所系。於是乎登須彌山頂,擊大楗槌,召集已經「斷惑證真」的阿羅漢,滿五百人結集三藏。

結集的地方在摩羯陀國的耆闍崛山的畢波羅窟。

並且請阿闍世王作大檀越,每日送足夠的飲食。

當所有參與結集經典的阿羅漢們都齊集,到了畢波羅窟以後,大迦葉尊者命阿那律尊者,用他的天眼,觀察這些阿羅漢們,當中有沒有未能斷盡煩惱的。

阿那律觀察過後,報告大迦葉說:「唯有『阿難』結使未盡」。

大迦葉跟阿難說:「阿難,你且請出去!這裡都是離欲真凈的阿羅漢,你還不夠資格參加。」

阿難尊者很傷心,滿懷羞慚地離座而去。

阿難去到樹林間,徹夜地打坐、精進用功,後來果然證阿羅漢果。得以參與結集經典。

大眾公推阿難升座,朗誦出如來在世時所說之經,由大眾證明無誤,隨即加以記錄。這就是所謂「結集經。石窟間。」

修多羅。是經藏。

「修多羅」中文叫契經。「契」是契合。

「經」原本是指「線」。又稱契經。

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所以叫契經。

「經」包含:貫、攝、常、法。具足這四義的才能稱經。

「貫」是說經典的文字有條理,義理從頭到尾能夠貫穿。

「攝」是說讀了佛經之後,重複看也不厭,因為經典能夠攝受人心。

「常」是說佛經的義理不隨時間、空間而有所變異。它都是正確無誤的,可以利益眾生的。

「法」是說無論在什麼時代、環境,任何眾生依照這法則修行,必然能成就。具足這四意的,就稱為「經」。

簡單地說,線有貫穿的功能,佛法的義趣貫穿古今,所以叫經。

佛經是不能隨意變動的。倘若輕率地變動,義理就會錯亂了!

佛經里包含了六道輪迴的真相、實相義理以及斷惑證真的方法,正是欲成菩提者的指路標。集合多數的「經」,便成為「藏」。

而這許多的經都是佛說的,也是經由阿難尊者背誦出而結集的。

毗奈耶。是律藏。

毗奈耶譯成中文是律藏,律的意思就是「法」,法又可當條理講。

佛制的戒律是教我們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我們可以依賴它作行持的準繩。

學佛的人都必須遵守戒法律儀,如此則佛法興隆,而眾生能有所依止;反之,不依律而行則佛法衰敗、消滅。

阿毗曇,是論藏。

「阿毗曇」譯成中文是「無比法」,是論藏的總名。

「論」有抉擇性相、教導學徒的作用,是智慧及修證的作品。

世尊親自說的論則散在眾經中。以論為名的,大都是世尊座下大弟子或世尊滅度以後大阿羅漢與菩薩們所造的。

世間書籍不能和它比擬。世間的論文是出自眾生的妄想、推論或假設的結果,而佛門所說之論是字字珍貴,是真修實證,與俗書全然不同,二者更是不可相比!

現在佛教中有人剽竊祖師所說的開示及著作,再自己東拼西湊而成的文章也加上「論」,大家千萬別上當!

要看佛門的「論」必須是菩薩或祖師所著。

「藏」有含藏的意思,又經、律、論都稱為藏,經、律、論裡面,分別詮釋戒、定、慧三無漏學。

佛弟子遵行三無漏學的道理去修行,可以了生脫死而證得無漏的聖果。

經藏是阿難結集的,而其餘的二藏據《佛祖統紀》上說:「阿難誦出經藏,迦葉誦出論藏,優波離誦出律藏。」

此三藏是小乘佛教的三藏。

《佛祖統紀》引《大智度論》說:「大迦葉與阿難在香山撰集三藏為聲聞藏」,大乘佛教的三藏是:「文殊菩薩與阿難尊者集摩訶衍經為菩薩藏。」

摩訶衍經就是大乘經。

至於離開經藏而別行的「論」,也是佛陀滅度以後的事。

文上又說:

正法隆。外道喪。

「正法」是指純正的佛法,是佛「如其量、如其理」而說,不涉及絲毫的迷信,且能指引眾生,悟自本心,識自本性。

佛教正法昌「隆」,自然邪不勝正。

但若是沒有指出什麼是外道,對初學佛者而言還是會走錯路。

龍樹菩薩云:「菩薩求阿鞞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在《大智度論》上又講,穢土難行道原因有: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這些事情,處處可見。

如今佛教尤以「外道相善,亂菩薩法」最嚴重。

以下簡單說明何謂「外道」?

外道大致有二類:

一種是指「心外求法」的外道,認為心外「有物、有法」的其他宗教或觀念。

一種是指「附佛外道」,是已經在佛門中的,或是利用佛教的種種手段吸引想學佛的人。一般使用的方法有,告訴你:世間法是佛法的基礎、學佛要先學儒、做善事就是修行、學佛就是孝順……等等,這些都會令真正要學佛的人背離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佛法。

能揀別出外道,方能遠離邪師。自然而然外道「喪」失信眾的崇拜及信仰,從而歸於消滅。佛教才真正法運昌「隆」。

文上又說:

藏分三。部十二。

「藏分三」就是指經、律、論三藏。

「部十二」的「部」是「類」的意思。

三藏里就其文體或內涵的不同,分為十二部類,或者又叫做「十二分教」。

以下簡單說明:

一、長行:經論中凡是隨其義理之長短,不限字數的文字。

二、重頌:為了使長行中的文字易於誦持,再用偈頌來重說一遍。

三、授記:如來為諸大菩薩、聲聞,授成佛之記。

四、孤起:不與長行相應的偈頌。

五、無問自說:如來有他心智,觀察眾生應以何法可度脫,不待請問而自說。

六、因緣:這裡的因緣相當於故事。如來為諸弟子說過去生的歷史。

七、譬喻:是如來借譬喻為弟子演說甚深的義理。諸如「喻心」如海、如空之類。

八、本事:說諸菩薩弟子們因地所修的行業。

九、本生:如來說佛菩薩過去生的事迹。

十、方廣:經的內容廣大,三根普被,九界咸收,所以叫方廣。

十一、未曾有:如來每每現大神變,眾生從來未曾見過。

十二、論議:問答辯論諸法的性相,這就是三藏中佛說的論藏。

以上十二部經或十二分教,大致作如是解。

遇有緣。作佛事。

是說:如來以平等大悲普度眾生,而眾生受化的因緣,則千差萬別。

如果因緣不具足,即使佛陀在他的面前,他也不聞不見。

佛滅度以後,因為有三藏十二分教流布世間。

「遇」到「有緣」的眾生,就可以「作」如來度生的「事」業。

外面講的「作佛事」都是在做超度鬼的事,跟原本的意思大相徑庭。

大法東來

接著是講「大法東來」

「大法」是指佛法。

佛法超越世間的一切法,所以說是「大」。

佛法的發源在印度,印度在中國之西。佛法從西方的印度流傳到中國,所以說:「大法東來」。

文上說:

漢明帝。夢金人。

東漢永平七年,某天夜裡,漢明帝做了個「夢」。

他在夢中看到一位「金」色的巨「人」,頭後罩了一圈圓光,飛行而來,停在大殿。就驚醒了。

漢明帝不知這個夢是吉還是凶,早朝以後,馬上將夜裡的夢境告訴群臣,他問:這是怎麼回事?

當時有位姓傅名毅的太史,出班啟奏明帝,說:「臣曾經讀過一本書,名叫《周書異記》。那本書里說,周昭王的時候,天空里有五色祥光入貫太微。」

當時的太史官蘇由啟奏昭王:「西方有大聖人出,所以有此祥瑞。一千年以後,他的教法當傳流此土。」

昭王將蘇由的話,刻到石頭上去,留待後日的徵驗。

今皇上所夢,想必就是這件事。

求聖教。遣蔡愔。

明帝聽完了以後,於是乎「遣」派中郎將「蔡愔」等十八個人,去西域,訪求佛法。

經文中的「聖教」,是指佛教。

因為佛是聖中聖,所以他所說的教法稱為「聖教」。

漢明帝派遣使臣去西域求法,其結果如何呢?

騰蘭來。經像至。

蔡愔等十八個人走到了月氏國,剛好碰上了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牽著白馬,馱著「經像」,正向東方走「來」。

於是,蔡愔就代致皇帝殷勤求法的誠心,而邀請兩位高僧,一同回到洛陽。

初譯經。四十二。

兩位高僧來到了洛陽。被安排在招待外國貴賓的鴻臚寺,就像現在的外交部。所以寺原本是政府招待外賓機構,也是出家人居住地方稱為「寺」的由來。

住久了,兩位高僧對於漢語、漢文也通了,於是就開始了「初」次的翻譯而「譯」出《四十二章經》。

這是中國最早翻譯的經典出現。

內容就是四十二大段,每段皆有「佛言」,內容多半是教誡比丘僧,側重個人的修學及對法的正確知見。

多年來,佛教界將《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三部合為「佛遺教三經」,是佛弟子必讀的經典。

以下講佛教初到中國後所發生的事情:

道教徒。興惡念。請焚經。為試驗。

這裡「道教徒」是指儒、釋、道三教中的道教。

真正道教的源流,實源於道家。

常聽的三教九流,漢書中講「九流」是:

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者流。

道家的徒眾,最初只是為人治病或禳解不祥,後來演變為「方士」。

方士又多以長生不死的邪說惑亂皇帝,像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上過他們的當。這一禍害,一直影響到明朝滅亡,方才終止。

世俗相傳,多以老子為道教的始祖,因為他曾著《道德經》五千言。

《道德經》中有很多地方討論到「道」。道家與道教是有所差異的,但現在自稱道教者其實是以民間信仰居多,且並未依《道德經》而修持。

老子所說的「道」,事實上沒有佛經上說得徹底,而祖師以佛經義理解釋《四書》、《道德經》……等書,並非他們的典籍義理與佛教相同,而是被迫於時代背景,為避免佛教被滅的無奈之舉。時至今日已無這些問題,當釐清真相,還佛教本來面目!

在歷史上,道教排擠佛教可算是歷歷可數。

據《佛祖統紀》上說,道士們看到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取代了他們崇高的地位,就極為生氣。

於是上表,請求漢明帝,允許他們與西天來的沙門比一比道術的高低。

這就是「惡念」。

道經毀。佛經全。光熾盛。耀人天。

漢明帝批准了道士們的請求。於是在洛陽的南門城外,築起三個土壇,左邊安置道教的經像,右邊安置佛教的經像,當中壇上放著香花供品。道士們首先作法,念咒洒水。

及至舉火,道教的經像,卻燒成灰燼。

佛教的經像得到火反而光明照天,一字無損。

道士的領頭「費叔才」當場氣憤而死,其餘的道士,都慚愧得無地自容。

這時西來的兩位高僧,因為他們都是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聖人,於是踴身虛空,顯出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或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的神通來了,漢明帝和文武百官親眼看到這不可思議的境界,真是驚嘆又歡喜。

除勒令道士們剃髮、出家外,並且在城內、城外建築了很多寺院,以安置發心出家的僧尼。

西來的兩位高僧踴身虛空的時候,並且唱出兩首偈語。

那偈語是:

「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嵩嶽榮。

法雲垂世界,法雨潤群萌,顯通希有事,處處化群生。」

另在《資治通鑒》中也有記載:

「齊王還鄴,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學者論難於前,遂敕道士,皆剃髮為沙門。有不從者,殺四人,乃奉命。於是齊境皆無道士。」

齊王是指高洋,歷史上稱為北齊文宣帝。

高洋篡東魏,改國號曰齊。他想在佛教與道教中,去除其一,所以讓兩邊辯論,通鑒上的文字,在「論難於前」的一句之下,如果加上「道士敗」三個字就更清楚了。

《佛祖統紀》上說,道士「陸修靜」,因為梁武帝摒棄道教,於是乎北走入魏。

等到文宣作皇帝時,又信佛教。

陸修靜因妒而憤恨,上書請文宣帝允許他們和沙門鬥法。

文宣帝答應了。於是集二家學者於寶殿上。

陸修靜運用咒術,使僧人的衣缽飛起,寶殿的樑柱皆一時震動。

文宣帝看看當時封為昭玄上統的國師「曇延法師」說:

「佛門難道沒有人嗎?」

上統舉高僧「曇顯法師」出來應付。

曇顯法師對道士們說:「你們在賣弄小玩意兒。我這有一領僧稠禪師的袈裟,放在地上。你們試著動動看!」

陸道士再念咒,衣卻絲毫不動。曇顯法師自己將衣取起來,安置到屋樑上,樑柱頓時也不動了。

陸道士眼見不可以邪法勝,又想運用口辯來取巧。

於是對沙門們說:「你們佛教標榜為內教,但是內即是小啊!」

曇顯法師說:「天子居於九重之內,能說天子小於百官嗎?」

陸道士沒法還擊,失敗了。

文宣帝乃下詔書說,得神仙的道士們,可以上三爵台,高飛遠舉,各聽自便;如其不能,可一一剃髮為僧。

因有四道士們還想抗命,因此被殺,道士們這才服從。

北齊境內的道士從此絕跡了。

像中國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的法難,有三次都與道教徒有關係。

其實道教的經典、齋醮(祭祀儀式),多數是源自於佛教的。

在家佛教徒多數只知道求福求壽、消災免難,只求感應,對佛教的興衰不是很在意。

在漢、魏之間的僧尼只是剃髮、改裝而已,實際是不能稱為僧寶。

取得僧寶的資格,必須有受戒,而中國僧尼的受戒始於曹魏,嘉平二年,中天竺三藏「曇摩迦羅法師」來到洛陽,譯出「僧祇律本」,立大僧羯磨受戒,而朱士行乃是受比丘戒的第一人。

劉宋文帝時,「求那跋摩尊者」來到了中國,在南林寺立戒壇,才請足十師,為僧尼受戒。

中國立壇、受戒,是從這時候開始。

善男女。皆生信。

這是說經過出家法師與道士鬥法,佛教獲得勝利後的現象。

因為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當場顯現神變,當時在場的善男信女都親眼所見,所以對佛教生出信心。

求出家。期現證。

所以紛紛要求出家,希望此生道業能有所成就。

建十寺。安僧尼。三寶備。始於茲。

因為攝摩騰、竺法護兩位高僧攜來的佛像是佛寶,所翻譯的《四十二章經》是法寶。兩位高僧和當時出家的僧尼,都是僧寶。

從這時候開始,中國的三寶就完備了。

所謂「三寶」

一般分為自性三寶,住持三寶兩種。

「覺、正、凈」是自性三寶。

「佛、法、僧」叫住持三寶,又稱常住三寶。

因為僧尼多了,就應當給予妥善的安置,所以漢明帝在城內、城外修建了十間大寺,供養這些僧尼,讓他們能安心地修持。

註:

據歷史上說,漢明帝的時候,因僧、道鬥法,佛教獲勝而要求出家的,有司空劉峻等二百六十人、京師士庶凡三百九十人、後宮陰夫人、王婕妤並彩女等一百九十人。

明帝因而敕建十個寺院,城外七寺安僧,城內三寺安尼。

這都是歷史上的事實,不可不知道。

(3)


推薦閱讀:

認識生命地圖,解讀星空密碼
空間醫學對癌症的認識
多年以後依舊想說: 認識你真好!
《教言寶藏》第三十六課(四)認識夢境(一)
《八字秘籍》第六章(牽手一生 / 從心認識另一半)

TAG:佛教 | 認識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