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詩詞賞析

唐末以來,歷史上出現了眾多的詞人,有以白居易、辛棄疾、岳飛、陸遊為代表的愛國詞人,以柳永、蘇軾、秦觀、李清照等為代表的抒懷派詞人,這些人都寫出了很多膾灸人口的名篇。但是今天我要講的是南唐亡國君主李煜的悲情亡國之恨。李後主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古代君王詞人,在評論界常有人把他的詩詞與毛澤東的詩詞作比較,儘管兩位都是帝王.一個是開國之君,一個是亡國之主,毛君的詩詞有著宏曠的胸懷,但我認為以李後主的創作技巧婉約筆法是毛詩所難以比擬的。現在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李煜其人:李煜(937~978) 五代詞人。南唐國君。字重光,初名從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建隆二年(961)繼位,史稱後主。38歲時,宋師長驅渡江,迫圍金陵,次年城陷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被宋太宗賜服毒藥而死。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前後兩期,以宋太祖開寶八年(975) 他降宋時作為界線。前期的詞已表現出他非凡的才華和出色的技巧,但題材較窄,主要反映宮廷生活與男女情愛,如《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喜遷鶯》"曉月墜"、"宿雲微"、《一斛珠》"晚妝初過"、《菩薩蠻》"花明月暗飛輕霧"等;也有寫離別相思的作品如《清平樂》"別來春半"等,寫景抒情,融成一片,到了後期,李煜由小皇帝變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國的深痛,往事的追憶,使他詞的成就大大超過了前期。《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反映了他身世與詞風的轉折。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無言獨上西樓"等是他後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寫自己憑欄遠望、夢裡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抒發了明知時不再來而心終不死的感慨,藝術上達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作為降王,宋帝在生活上並沒有難為他。但是他們卻剝奪了他的人身自由,並且百般凌辱他的人格和尊嚴,羞愧,惱怒,痛恨,後悔,種種情感奔騰洶湧,此時他寫出的最有代表意義的詞是《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首詞表達了對故國、家園和往日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反映出詞人從一國之君淪為階下之囚的凄涼心境。上闋兩句採用了倒敘的手法。夢裡暫時忘卻了俘虜的身份,貪戀著片刻的歡愉。但美夢易醒,簾外潺潺春雨、陣陣春寒驚醒了美夢,使詞人重又回到了真實人生的凄涼景況中來。夢裡夢外的巨大反差其實也是今昔兩種生活的對比,是作為一國之君和階下之囚的對比。寫夢中之「歡」,誰知夢中越歡,夢醒越苦;不著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易見。「簾外雨潺潺」,這雨是詞人心間下起的淚雨;「春意闌珊」,春光無限好,可是已經衰殘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難返;「羅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僅來自自然界,更來自凄涼孤冷的內心世界。「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莫憑欄」是說不要憑欄,因為憑欄而望故國江山,會引起無限傷感,令人無以面對;「莫憑欄」意謂暮色蒼茫中憑欄遠眺,想起江山易主,無限往事。「別時容易」,可見「容易」是為了突出一別之後再見之難;「見時難」似也包含著好景難再,韶華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就象水自長流、花自飄落,春天自要歸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結,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戀、惋惜、哀痛和滄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階下囚的遭遇就象一個天上、一個人間般遙不可及。「天上人間」暗指今昔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天上人間」是個偏正短語,語出白居易《長恨歌》:「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意謂天上的人間,用在這裡暗指自己來日無多,「天上人間」便是最後的歸宿。這首詞表達慘痛欲絕的國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謂「語語沉痛,字字淚珠,以歌當哭,千古哀音」。詞的格調悲壯,意境深遠,突破了花間詞派的風格。後主被擄之後,以一個喪國的君主而言,內心的苦楚與悵惘,時時刻刻如影隨形,這期間他寫下了許多篇短幅的小令,每一首都如泣如訴地述說著他心中的孤獨、苦悶、哀愁和悔恨,其中一首《相見歡》是他小令中最為凄婉的作品。《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寫道「此詞最凄婉,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相見歡: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又名《秋夜月》、《上西樓》、《烏夜啼》等,雙調三十六字,上闕平韻,下闕兩仄韻。這首詞情景交融,感情沉鬱。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為感情的抒發渲染鋪墊,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發真摯的感情。此外運用聲韻變化,作到聲情合一。下片押兩個仄聲韻(斷、亂),插在平韻中間,加強了頓挫的語氣,似斷似續;同時在三個短句之後接以九言長句,鏗鏘有力,富有韻律美,也恰當地表現了詞人悲痛沉鬱的感情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此句運用了白描,短短六個字就使得李後主愁恨滿懷,踽踽獨行的形象躍然紙上。他登上西樓,舉頭望去,只見新月如鉤,鉤起一串舊恨新愁;低頭看桐蔭深鎖,鎖住了滿院清秋。凄涼的景物中,蘊含著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此所謂「無聲勝有聲」,此種無言之哀,勝於痛哭流涕。「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的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也寫出了他所處的凄涼環境。梧桐,在古典詩詞中,從來就是個表現愁情的物象。「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等等,表現的都是愁悶的境界。 李煜善於以貼切的比喻來表達抽象的情感,將心中的意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把抽象的事物表現得生動傳神。這首詞中,以絲縷喻愁思,「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將千絲萬縷、紛繁難解的離愁以及那說不清、道不明、揮不去的滋味形象地表現出來了。這樣貼切的比喻,將作者複雜的感情具體化、形象化了,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造就了膾炙人口的詞句。末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緊承上句寫出了李煜對愁的體驗與感受。「別是」,就是不同於一般。以滋味喻愁,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雲,故國*家園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毀於一旦,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於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只能讓它始終圍繞在心上久驅不散。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統觀全文,說的全是白話,自然率真,和血和淚,藝術造詣,居上上乘。詞以情勝,造就了不朽之詞作。《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本是世間最美好的景物,然而李後主卻發出「何時了」的感慨,因為春花秋月會引起他那風流旖旎的過往。只是時移世變,如今身為臣虜,過往因而變得那樣的不堪回首。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後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詩人身居囚屋,聽著春風,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故國不堪回首」的倒裝句。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儘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裡暗含著李後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一詞在這裡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徵。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恆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於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後的千古絕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詩人先用發人深思的設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一江春水向東流」,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湧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實際上是一種茫然的無奈。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全詞以明凈、凝練、優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象徵、對比、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王國維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人而已。」前面提到這首《虞美人》是李後主的絕命之作,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之夜,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於是這首「泣血之作」就成了李煜的絕命之作。

搗練子令(深院靜) 阮郎歸(東風吹來日銜山)
清平樂(別來春半) 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來)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望江梅(閑夢遠)
望江南(多少恨) 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
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搗練子令①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②。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③。

 [注]①此詞當作於入宋以後。調下原註:「出《蘭畹曲令》。」此集乃宋代孔方平所輯,見王灼《碧雞漫志》卷二。  ②寒砧:寒夜砧聲。砧,即搗衣石。唐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詩:「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③簾櫳:掛有竹簾的窗欞。

阮郎歸①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落花狼籍酒闌珊②,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③,晚妝殘,憑誰整翠鬟④?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注]①此詞系贈鄭王十二北。據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載,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十一月癸巳朔,江南主遣其弟鄭王從善來朝貢。詞當作於此時。  ②闌珊:殘盡。 ③珮聲:古人服飾環珮,行動時有聲。  ④整翠鬟:指梳頭。

清平樂①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②,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③,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④。

 [注]①此詞為春天懷人而作,疑於《阮郎歸》(東風吹水日銜山)作於同時。 ②砌下:台階之下。  ③雁來句:古代謂雁可傳書。相傳漢蘇武陷於匈奴,牧羊北海。武之屬吏常惠夜見漢使,詭言武帝在上林苑射得一雁,足有帛書,知武等在某澤中。遂被釋歸。見《漢書·蘇建傳》附。 ④離恨二句:《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虞美人①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②。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③,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④。

 [注]①此首沈際飛《草堂詩餘續集》評曰:「此亦在汴京憶舊乎?」當為入宋後作。 ②柳眼:柳芽初生如睡眼初開,故稱「柳眼」。唐元稹《生春》詩之九:「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③尊前:《詞綜》、《全唐詩》作「尊罍」。此指酒席。 ④滿鬢句:形容鬢髮愁白。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①。燭殘漏斷頻倚枕②,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③。醉鄉路穩宜頻到④,此外不堪行。

 [注]①簾幃句:簾幃,窗帘。颯颯,象聲詞。屈原《九歌·山鬼》:「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多離憂。」 ②燭殘句:漏,即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器。頻倚枕:措倚枕不眠。  ③一夢浮生: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④醉鄉:醉中境界。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鄉。」

臨江仙①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②,畫簾珠箔③,惆悵卷金泥④。  門巷寂寥人去後,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⑤,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注]①此詞作於開寶八年(975)宋兵圍城之際,相傳後有蘇(轍)題跋云:「凄涼怨慕,真亡國之聲。」(見陳鵠《耆舊續聞》卷三) ②子規:杜鵑鳥。相傳啼聲如「不如歸去」易引起人們羈旅飄零之感。 ③珠箔:即珠簾。《西京雜記》:「昭陽殿織珠為簾,風至則鳴,如珩佩之聲。」 ④卷金泥:謂捲動鍍金的簾箔。金泥:系以金色鍍簾。 ⑤爐香三句:原缺,據《耆舊續聞》補入。鳳凰兒,香爐上圖案。

破陣子①

四十年來家國②,三千里地山河③。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④。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⑤。最是倉皇辭廟日⑥,教坊猶奏離別歌⑦。垂淚對宮娥。

 [注]①此詞作於宋開寶八年(975)城破被俘之際。  ②四十年:南唐自公元937年建國至本年共三十八年,此處舉其整數。  ③三千里地:馬唐令《南唐書·建國譜》謂南唐「共三十五州之地,號為大國」。 ④玉樹句:形容樹木的珍貴與茂密。煙蘿,霧氣朦朧中的蘿蔓。唐趙嘏《早了洞仙觀》詩:「露濃如水灑蒼苔,洞口煙蘿密不開。」  ⑤沈腰,即瘦腰,據《南唐史·沈約傳》,約與徐勉書曰:「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後世因稱瘦腰為沈腰。潘鬢,頭髮斑白。晉潘岳《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唐無稹《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潘鬢去年衰。」 ⑥辭廟:辭別宗廟。指離開南唐祖業,押赴宋廷。 ⑦教坊:管理宮廷音樂的機構。蘇軾《東坡志林》評曰:「後主既為樊若手所賣,舉國與人,故當慟哭於九廟之外,謝其民而後行,顧乃揮淚宮娥聽教坊離曲哉!」

望江梅①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②,滿城飛絮輥輕塵③。忙殺看花人!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④。

 [注]①此為雙調《憶江南》,寫入宋後對江南故國的眷戀。 ②淥:清沏。③輥(gǔn):滾動。 ④笛在句:唐趙嘏《長安晚秋》詩:「長笛地聲人倚樓。」此用其意。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①,車如流水馬如龍②。花月正春風!多少淚,斷臉復橫頤③。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④。腸斷更無疑!

 [注]①上苑:指在故都金陵(今江蘇南京)的御花園。 ②車如句:後漢書·馬後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③橫頤:謂淚水橫流於頰上。頤:腮。 ④鳳笙:漢應劭《風俗通·聲音》:「《世本》:『隨作笙。』長四寸,十二簧,像鳳之身,正月之音也。」李白《襄陽歌》:「鳳笙龍管行相催。」

烏夜啼①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③。

 [注]①此詞入宋後作,調名一作《相見歡》。 ②胭脂淚:美人的眼淚。重:重複,再現。三句謂昔時宮中生活難再得。  ③自是句:王國維《人間詞話》:「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金荃》、《浣花》能有此氣象耶?

烏夜啼①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②。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③。

 [注]①本篇作於入宋以後,寫幽閉時愁懷。調名一作《相見歡》。《花菴詞選》評云:「此詞最凄惋,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 ②剪不斷三句:以亂絲喻離愁。 ③滋味:原指人的味覺,此處謂心頭之離愁。這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手法,即今人所謂的「通感」。

子夜歌①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②。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注]①此詞歸宋後作。馬令《南唐書·後主書第五》:「後主樂府詞云:『故國夢初歸,覺來雙淚垂。』又云:『小樓昨夜又西風,故國不堪翹首月明中。』皆思故國者也。」 ②銷魂:《文選》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浪淘沙①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②。一桁珠簾閑不卷③,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④,壯氣蒿萊⑤。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⑥。

 [注]①此詞為入宋後抒寫幽閉時心情。 ②蘚侵階:語本唐劉禹錫《陋室銘》:「苔痕上階綠。」此謂青苔向台階上蔓延,極言無人行走。 ③一桁:一作「一任」。桁,門框上橫木。此句謂終日垂簾。 ④金劍:《墨子·公孟》云:劉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此處藉以象徵帝王的權力與威儀。 ⑤蒿萊:野草之屬。唐陳子昂《感遇》詩之三十五:「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⑥秦淮:河名,在南唐故都金陵(今江蘇南京)。

虞美人①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②,只是朱顏改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④。

 [注]①本篇作於太平興國三年(978) 。陸遊《避暑漫鈔》云:「李煜歸朝後鬱鬱不樂,見於詞語,在賜第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守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 ②雕欄玉砌:指南唐華麗的宮殿。砌,台階。 ③朱顏:本指年少時容顏,然王闓運《湘綺樓詞選》云:「朱顏本是山河。」 ④問君二句:《鶴林玉露》卷七:「詩家有以喻愁者。李頎曰:『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後主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深長。」

浪淘沙①

簾外雨潺潺②,春意闌珊③。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④。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⑥。

 [注]①此詞作於宋太平三年(978)臨終前不久。 據《樂府紀聞》云:「後主歸宋後與故宮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每懷故國,詞調愈工。其賦《浪淘沙》云:『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七夕在賜第作樂,太宗聞之怒,更得其詞,故有賜牽機葯之事。」 ②潺潺:小雨連續下滴聲。③闌珊:衰殘、將盡。 ④一晌(chǎng):片刻,一會兒。  ⑤別時句:曹丕《燕歌行》:「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⑥天上人間:唐張曙《浣溪沙》:「天上人間何處是,舊歡新夢覺來時。」

摘自巴蜀書社出版的《宋詞精華》

推薦閱讀:

《詩詞津梁》十三 對仗的種類
九龍詩苑第005期微刊詩詞一組
霜葉紅於二月花:這10首詩詞,別有「楓味」!
鄭板橋詩詞藝術探析

TAG:詩詞 | 詩詞賞析 | 李煜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