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獨步詩壇的千古絕唱--《天狗》欣賞/稅海模

天狗/郭沫若 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把月來吞了,我把日來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我把全宇宙來吞了。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線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總量! 我飛奔,我狂叫,我燃燒。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我飛跑,我飛跑,我飛跑,我剝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嚙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經上飛跑,我在我脊髓上飛跑,我在我腦筋上飛跑。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一般中國讀者,都不習慣于欣賞郭沫若詩《天狗》的粗獷美、強悍美。然而一旦當其品出其中的況味與神韻,則無不留連忘反,連聲稱絕。《天狗》之絕,有四。一《天狗》的第一絕,是用語絕。聞一多將寫詩比作戴著鐐銬跳舞。魯迅說,「詩須有形式,要易記,易懂,易唱,動聽」,①。郭沫若不這麼看,他說:「詩的精神在其內在的韻律」,即「情緒的自然消漲」,至於詩的外在形式,諸如語言之類則象衣服,「詩無論新舊,只要是真正的美人穿件什麼衣裳都好,不穿衣裳裸體更好!」⑧《天狗》就是郭沫若這一詩學觀念的極端化創作,全然不講詩歌的「形式」,絲毫不考慮詩句的「勇唱動聽」,一任感情的渲瀉,急不擇言,信口開河。全詩二十九行,每行都以「我」起首,長短不拘,既單調又散亂;全然不理會中國讀者低吟淺唱、一唱三嘆的詩歌審美預期,通篇為高腔大嗓的狂呼吶喊,隨興陡然而起,興盡嘎然而止!千百年來浸浮於中和之美的中國讀者,最初遭遇《天狗》,無不驚詫莫名。著名作家聶紺弩講,他年青時初見《女神》,竟至懷疑「我不是在做夢么」,「要不是曾看過一本《嘗試集》,我想我這時候會發瘋的。」其時,他身邊的一個老書記官即被《女神》氣得歇斯底里大發作,直罵:「國家將亡,必有妖孽!」③中國人做詩,從來講平仄,講韻律,講無一字無來歷。郭沫若在《天狗》中把這些金科玉律,看得糞土不如,肆意踐踏,甚至公然以外文人詩!完全是破天荒;反覆誦讀《天狗》,讓人不禁想起搖滾歌手們的演唱,故意用沙啞的嗓子聲嘶力竭地干吼、自覺地拒絕優美,偏執地對抗和諧,彷彿立意以雜訊使人難受。然而多聽聽搖滾音樂,倒慢慢聽出其中有一種別具一格的壯美,正因為其中的吵啞、硬拗與不和諧,反使人血涌、神旺、腰板兒挺!同樣,《天狗》中以「我」打頭的,自始至終的單調句式反而增強了全詩一氣呵成的整體連鎖性,信口開河、不加打磨的粗厲語言反而強化、凸現了詩的力度,拒絕包裝、徑直袒陳的赤裸情感反而更易於與讀者交流共鳴。這樣,全詩渾然一體,如灼熱的岩漿衝破地殼,火山爆發般噴涌不已;又如天山之巔暴發泥石流,洶湧澎湃、呼嘯奔突,一瀉如注……,具有極大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天狗》以貌似毫不經意的口語白話,收如此奇兀雄強的藝術效果,能不為絕?二《天狗》的第二絕,是抒情絕。《天狗》是直抒胸臆這作,它抒寫的是青春生命高峰狀態的一種神奇的獨特情感體驗。人類靠什麼指引、推動,一步步從朦朧走向文明?靠對美好未來的企盼,靠征服自然的雄心。血氣方剛的青春生命往往有種展翅欲飛的心理衝動,容易激發「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癲狂勁。《天狗》第一段所表現的,就是青春生命自我擴張的美好希冀及其征服自然的浪漫憧憬。鯨吞日月、鯨吞宇宙的天狗,正是青春生命高峰體驗狀態下君臨萬物的狂放心態的具象化。接下來詩人進一步表現青春生命高峰體驗狀態下的種種微妙感覺。所謂生命高峰體驗,即中國傳統哲學中「與天地同流」、渾然忘我的審美「坐忘」境界。這時人處於迷狂狀態,失重似的,身體飄飄然,自覺生命的元氣與宇宙的真氣融為一體,通體透明,熠熠生輝。所以,當天狗吞了日月星辰之後,便發生一種幻覺:「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高峰體驗狀態下的青春生命力,彷彿處於原子核的不斷裂變狀態,即使生命能量不斷地向宇宙擴散、幅射,依然如狂叫的大海洶湧不止,依然如燃燒的烈火熊熊不息,依然如飛跑的電流奔突不已,從而使青春生命「感到自身的焦灼」,彷彿「一種燥熱,一種攪動,一種熱辣辣的疼痛」,「在剝他的皮,在吃他的肉,在吸他的血,在咬嚙他的五臟六腑」。這種種焦灼感、燥熱感、疼痛感,「在他的周身流轉著,好象跑過他的神經、脊髓和頭腦」。④這樣,裂度狀態下不斷成幾何級數膨脹的青春生命活力,會對自身軀體形成猛烈的錐刺、壓擠、灼燒與撞擊!而自身軀體的承受力終歸是很有限的,詩人想像中青春生命活力終將自我引爆,向四周迸射……請問:在中外詩歌史上,除郭沫若之外,還有誰能將青春生命高峰體驗中的迷狂極致,表現得這樣酣暢淋漓?三《天狗》的第三絕,是立象絕。中國詩歌擅長採用「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方式借景抒情,詩人慣常將微妙的內心世界寄託於、潛寓於自然景物的描繪之中。這樣,讀者在對如畫般的自然景物的把玩中,對詩人的隱幽的心曲也心領神會了。郭沫若的《天狗》則另闢蹊徑,採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面上看通篇都是情語,細細咀嚼則不難發現其中情中藏景。只不過其瑰麗景象都潛藏在情語背後,只對有敏銳鑒賞力的接受者生成。換言之,它需要鑒賞者根據詩歌語境,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詩歌意象的二度創造。這,正如製作音樂TV時為音樂旋律構思藝術畫面一樣,鑒賞者要在想像中有意識地為那一行行被激情裹挾的堅砰詩句「配像」。這樣,我們鑒賞《天狗》時,腦海中便披文人情,由情生景地幻化出下述神奇畫面:……天色將明未明時分,月亮即將西沉,太陽剛露臉龐,天上還殘留著稀疏晨星。一聲吶喊,橫空竄出一條天狗,向西一竄,把月吞了!向東一竄,把日吞了!然後,在天空中卷一個圓圈,將所有的星星全吞了!接著,它張開碩大無朋的海口,把宇宙一口吞了!於是,天狗成了宇宙中的唯一光源,通體明亮,不斷地向四周幅射七彩的光波……。而且,在天狗體內,如噴泉噴涌般不斷有光團生成,不斷有熱能釋放。由於受軀體的阻遏,這些井噴似的光和熱,又無可奈何地向心臟回抽!倒灌!這樣,這些不斷裂變、噴涌、例灌的光和熱,便在天狗軀體內奔突撕扯,讓天狗身上徹頭徹尾的毫末角落,無不受到自我的煎熬、撕扯與咬嚙!物極必反,軀體的阻遏總有限度。終於,一聲吶喊,天狗爆炸,灰飛煙滅……這是何等的神來之筆!如此瑰麗雄奇的浪漫意象,原本只該出現的原始思維的混沌憧憬之中。誰能想到,它竟然出自一個二十世紀的醫科大學生的筆下!豈不稱絕?這簡直就是奇蹟!⑤⑥四《天狗》的第四絕,是造境絕。中國詩歌追求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意境。其實,無論把意境說得多麼玄妙,其最高境界乃是要表現詩人對宇宙本體的某種體悟、憧憬或假定。西方美學中雖然沒有意境這一概念,然而對神秘大自然、對宇宙本體的控求與追問總是有的。只不過中國人對宇宙本體,所謂「道」、造化或天等,有一種高山仰止、心嚮往之的虔誠的阪依感與認同感,中國藝術意境即是對宇宙神秘節奏、神秘旋律的體認與禮讚;而西方人則不同,正象《聖經》中所曉諭的那樣,西方人由於始祖亞當夏娃犯了戒律,他們生下來便註定要因此而向上帝贖罪。這樣,西方人生下來就與人格化的宇宙本體—上帝處於對立的位置上。所以,在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中,人自始至終都與命運處於不屈不撓的搏鬥之中。然而在對無限的宇宙,人又不得不感嘆自身的局限。所以,無論在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抑或是西西弗斯推滾石上山的希臘神活中,西方人與宇宙的對峙抗衡都顯得既悲壯又荒誕。青年郭沫若的泛神論宇宙觀融合中西哲人莊子、孔子、斯賓諾莎等的精華而成,但又有橫空出世、迥異眾哲之處,即他所謂的「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現」⑤。正因為有這獨特的泛神論宇宙觀作為靈魂,才有這鯨吞宇宙萬物、君臨宇宙萬物的神奇天狗產生。這裡,沒有丁點中國儒生敬天依仁的溫良恭儉讓,也沒有絲毫西方硬漢為抗爭的悲壯、荒誕與宿命。由此而使《天狗》的意境,在中外詩歌史上卓然獨立,傲然不群。首先,天狗那上天下地唯我獨尊的豪邁氣慨,無以復加地張揚了人的主體意識,最大限度地表現了人的尊嚴與偉大,即令李白、惠特曼再生也會自嘆不如。其次,天狗鯨吞宇宙後急不可待地自我更新、自我否定,證明天狗的自我擴張其實並非簡單地為了滿足自我的佔有慾,他是要在創造了全新的宇宙之後,還要創造一個全新的自我。這裡,郭沫若既吸取了西方哲學戰天鬥地的精華,又揚棄了西方人類中心主義的狹隘與偏執,而將其升華為天下為公、萬物為春的儒家大同理想。你看最後,通體透明、金光四射的天狗自我爆炸,實際上即意味著先前天狗體內無法容納的光和熱將充斥宇宙,從此宇宙中將無處不金光燦爛,就象隨鳳凰涅磐後的宇宙將更加光明、更加華美、更加芬芳……一樣。只要認真體味《天狗》一詩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境,應該不難領悟內中包蘊著宇宙生生不息、永恆律動、刻刻常新、不斷進化……等大化玄秘。小小一首《天狗》,竟能涵蘊著如此豐富的宇宙意識與宇宙憧憬,能不令人拍案稱奇?《天狗》,確實是一首獨步詩壇的奇詩!我固執地認為,文學鑒賞也是一種藝術創造,鑒賞即意味著從作品中重新發現美。反過來,也意味著只有象《天狗》這樣的,能呼喚鑒賞者重新到作品中探尋美、發現美的作品,才配稱「名作」,才是名副其實的藝術品。注釋:①《致蔡斐君》(1935.9.20),《魯迅書信集》下卷,883頁。②《論詩三匝》《郭沫若論創作》,上海文藝出版社,233頁,235頁。③紺弩《〈女神>的邂逅》,收《郭沫若在重慶》,青海人民出版社。④王富仁《青春生命力的表現—(天狗>賞析》,《郭沫若詩詞鑒賞》,河北人民出版社。⑤《<少年維特之煩惱>序引》,《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巧卷,311頁。作者簡介:郭沫若(1892--1978)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國現代新詩的奠基之作,它出版於1921年8月,全詩共三輯,以第三輯最為重要。他的許多代表詩篇皆出於此,如《鳳凰涅*1》、《天狗》、《爐中煤》、《匪徒頌》等。  《女神》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首先是「五四」狂飆突進時代改造舊世界、衝擊封建藩籬的要求。主人公以一個追求個性解放的叛逆者形象出現,要求打破一切封建枷鎖,歌唱一切破壞者。其次,是對祖國深情的熱愛和對美好明天的憧憬。詩中歌唱太陽、光明、希望,處處洋溢著積極進取的慾望。  《女神》在藝術上取得了新詩最輝煌的成就,它是「五四」時期浪漫主義的瑰麗奇峰。《女神》的格式追求「絕對自由,絕對自主」,而不受任何一種格式的束縛。它的形式自由多變,依感情的變化自然地形成「情緒的節奏」。  《女神》的浪漫主義特徵主要表現在:詩中採用了比喻、象徵的手法,並常藉助神話傳說、歷史故事表達感情。  《女神》的詩風多豪壯、雄健、頗具陽剛之美。郭沫若的詩可以說是新詩中豪放的先驅,但同時,他也有許多清麗婉約之作。
推薦閱讀:

張良撿鞋得千古奇書成就美名
上聯:一人千古,下聯怎麼對?
一人一首成名詩,人如其詩,千古名句
潑皮劉邦何以能成就千古霸業?

TAG:千古 | 天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