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六味地黃丸」的原型,治療虛弱引起的小便困難,效果好!

《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62)

特別說明,文中中藥須在執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經考古人員考證,漢代中藥半斤為120克,一兩為15.625克,我們實際運用時,可根據患者病情緩急輕重,按一兩=3~16克進行換算。

補腎方的鼻祖

這個方子是後世流行的補腎方「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都氣丸」、「杞菊地黃丸」的鼻祖。

堪稱最古老的補腎方。

它叫腎氣丸,也叫桂附地黃丸,八味腎氣丸。

它由八味葯所組成:乾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附子、桂枝。

若減掉桂、附就是滋補肝腎之陰的六味地黃丸。

腎氣丸是一個陰陽雙補的方子,它的特點是大劑滋陰葯,配伍少許辛溫的桂、附。

一般認為,這個方子中,桂枝、附子乃陽葯,在一派陰葯中,能微微生火,於是陰得陽升,源泉不竭,陽得陰助,生化無窮。

不過,今天我不想談得這麼玄,我想把這個方子「具象化」,回到《金匱要略》中先賢創立這個方子的「初衷」去,理解這個方子最初的用途,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用好這個方子。

腎氣丸最早的用途

腎氣丸的用途在《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中寫得最詳細,我給大家大概翻譯一下。

在那兒,有師徒兩人的一答一問。

學生問:婦女生病了,飲食如常,但全身煩熱,睡眠不安,須坐起來靠著東西呼吸,面容痛苦,這是什麼病呢?

老師回答:這是膀胱那出了問題,小便解不出來也!輸尿管的狀態被「扭曲」了。此時讓小便解出來則愈,應當用腎氣丸。

乾地黃八兩 薯蕷(山藥)四兩 山茱萸四兩 澤瀉三兩

茯苓三兩 牡丹皮三兩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

上面八味葯,搗碎,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酒(注:漢代z只有低度數的壓榨酒)送服十五丸,如果無效,加至25丸

在這一段對話之外,腎氣丸還在《金匱要略》還被提到過四次,內容如下:

第一次:

崔氏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

註:崔氏,也就是崔知悌,隋人,他有一本書叫《崔氏篡要方》,其中記載了張仲景的八味丸。所謂「腳氣上入」,經方家大塚敬節認為是下肢疼痛、麻痹的意思。少腹不仁,則是指下腹部知覺麻痹,軟弱無力。

第二次:

虛勞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丸主之。

註:虛弱勞累引發的腰痛,小腹部肌肉緊張,小便排出不利,可以用八味丸。

第三次: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註:心下有飲,呼吸迫促,這個時候應該用通小便的方法來治療,可以用苓桂術甘湯,也可以用腎氣丸。

第四次: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註:男子口渴,想喝水,小便多,喝一斗水,尿了一斗,可以用腎氣丸。

好了,現在我們把腎氣丸的功效歸納如下:

包括對話那一次,腎氣丸在《金匱要略》中一共出現了五次。

它主要用於「小便不利」引起的各種癥狀,比如呼吸迫促啊,睡眠不安啊,倚物而息啊,全身煩熱啊。

「小便不利」可能是尿多,也可能是尿少,尿閉,可以用於女人,也可以用於男人。

這兒的「小便不利」是由「虛弱勞累」所誘發的,若是泌尿繫結石或腫瘤引起的,這個方子可能無效!

腎氣丸證的主證是「小便不利」,兼證是「小腹麻痹」、「下肢麻痹或冷」、「手足易冷與身體煩熱並見」。

腹診時,患者下腹部會出現麻痹感——

尿多,尿頻的患者可能整個下腹鬆弛,軟;

尿閉的患者,患者下腹之腹直肌痙攣、硬,下腹脹痛難忍。

中醫認為,腎有「主水」的功能,當腎的「主水」功能失調或衰退時,患者機體的「津液代謝」就會發生紊亂,出現小便的失常。而腎氣丸有補益腎氣之功,所以能夠解決腎氣虛引起的小便不利。

我們要注意到,在「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那段對話中提到,患者「飲食如故」,所以我們可以判斷患者病在下焦,若患者脾胃出現了問題,中氣不足,我們還需要在「腎氣丸」的基礎上,兼顧調理脾胃,才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下一篇文章,我想具體聊聊腎氣丸中的八味葯,這八味葯太重要了,幾乎所有的補腎葯都離不開它們。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醫師黃繼斌 一個堅持手工、慢速、寫作中醫的地方。


推薦閱讀:

結石,排尿困難怎麼辦?
張五常:以知識定法例的困難
當你缺錢困難時……
容易的困難的
七巧板與九連環

TAG:原型 | 治療 | 困難 | 地黃 | 六味地黃丸 | 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