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佛門有什麼規矩?如何才是標準的佛教徒

皈依佛門之後常常會有著許多不懂規矩的新人,許多人或許因為條件不允許,而沒有辦法了解更多的居士規矩。想要做一個標準的、合格的佛教徒,一些規矩都是要必知的。

 

  規矩就是戒律,五戒,十戒,48戒,具足戒。比如佛家的五戒,這是重戒,必須要守的。戒殺生、偷盜、淫亂、妄語、飲酒。皈依後注意守戒,還要安心,入定,生慧,慈悲救度,圓滿一切善行,返回極樂世界。

  佛陀教誡四眾弟子,形儀必須莊嚴整肅,內檢其心,外束其身,動靜舉止,皆應如法。「威儀乃無言之教,堪發有情之信」。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儀,不僅能調伏煩惱,身心寂靜,人格風範也可以感化眾生。因此,規矩禮儀是佛教自利利他的方便之門,是學佛的基礎。

  但許多剛入佛門的居士乃至個別學佛多年的居士,對此並不是很清楚,進入寺院不知所措,言行舉止常不如法,甚至玷污清凈道場的莊嚴神聖。更嚴重的是對入寺的儀軌禮儀憑空猜測,以致於以訛傳訛。

  善信佛教徒是不說四眾過的。如果真的有這種寺廟和師傅就要遠離它。這不是我說的,是一位大仁波切說的。佛教所說的功德是根據每個人的發心來衡量的,而不是數量。清靜的發心供養一元錢也比大款們隨手甩的幾萬元功德大。

  我們所看到的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是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業,不管善業,惡業,無記名業都是一個種子。當因緣湊合下,有些善的先發芽了,有惡的先發芽了。做壞事的人總是那麼順利,也是老天在幫助他敗光他前世的福報。

  供養還是要的。這是我們積攢福德的機會,所以和尚也叫福田。成為一個佛教徒,受了五戒。你的功德也就不可限量了,這不是一個在家簡單的好人所能比喻的。而且信佛學的是出世的功德,而不是簡單的做好事得好報過好日子這樣的。

  皈依三寶是成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課。皈依以後,就表示自己從此信奉佛教,成為三寶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他宗教。所以皈依三寶是確定信仰目標的表示。一個學佛的人,如果沒有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即使上香禮拜,也只不過是一個對佛教尊重而有興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就好比一個學生,如果不曾辦理註冊手續,永遠只是個旁聽生罷了。世間上的金銀、珍珠、瑪瑙稱為『寶』,那是世間財寶: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寶,是出世的財寶。所以,我們學佛修行,首先應該皈依三寶。


推薦閱讀:

如此供養佛菩薩是否如法?
從良知和維護修持出發,一個佛教徒應該做短線炒股么?
作為佛教徒,得了青光眼該如何面對?
佛教徒應該怎樣面對死亡?

TAG:佛教 | 標準 | 佛教徒 | 規矩 | 教徒 | 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