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

「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Sei Solo a Violino senza Basso accompagnato」原文來自唱片小冊子、作者:Peter Wollny,翻譯:東仔巴赫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無疑是西方小提琴音樂的巔峰。這一作品在演奏與作曲技巧上都設立了全新的標準,幾個世紀以來也未曾被取代。儘管在十八世紀,人們對於它在藝術領域的重要性眾說紛紜,但它非凡的自然特質在當時就已被認同。對於巴赫的第二個兒子、卡爾·菲利普·艾曼紐來說,這些作品代表他父親在弦樂器慣用處理技巧上的淵博知識,是第一手也是最重要的一份資料,因此也使其成為今後研究的獨特素材:「(巴赫)深知如何發揮出所有弦樂器的極限,他的無伴奏小提琴及大提琴作品都能證實這一點。曾經有一位偉大的小提琴家告訴我,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小提琴家是最為美妙的事,而無伴奏小提琴曲目則是每一位小提琴學生最好的練習材料」(摘自1774年致福克爾①的一封信)。另一方面,巴赫的學生肯柏格強調這一作品的成就乃是在於其作曲技巧。在他的專著《純粹寫作的藝術②》的第一部分中,對於二、三部賦格曲作了說明之後,肯伯格繼續探討了無伴奏的器樂作品:「 即使只是寫作一小段沒有任何伴奏的和... 顯示全文 「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Sei Solo a Violino senza Basso accompagnato」原文來自唱片小冊子、作者:Peter Wollny,翻譯:東仔巴赫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無疑是西方小提琴音樂的巔峰。這一作品在演奏與作曲技巧上都設立了全新的標準,幾個世紀以來也未曾被取代。儘管在十八世紀,人們對於它在藝術領域的重要性眾說紛紜,但它非凡的自然特質在當時就已被認同。對於巴赫的第二個兒子、卡爾·菲利普·艾曼紐來說,這些作品代表他父親在弦樂器慣用處理技巧上的淵博知識,是第一手也是最重要的一份資料,因此也使其成為今後研究的獨特素材:「(巴赫)深知如何發揮出所有弦樂器的極限,他的無伴奏小提琴及大提琴作品都能證實這一點。曾經有一位偉大的小提琴家告訴我,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小提琴家是最為美妙的事,而無伴奏小提琴曲目則是每一位小提琴學生最好的練習材料」(摘自1774年致福克爾①的一封信)。另一方面,巴赫的學生肯柏格強調這一作品的成就乃是在於其作曲技巧。在他的專著《純粹寫作的藝術②》的第一部分中,對於二、三部賦格曲作了說明之後,肯伯格繼續探討了無伴奏的器樂作品:「 即使只是寫作一小段沒有任何伴奏的和諧樂句已經很困難,還要加上一個聲部且不出錯更是難上加難。而且另加的聲部很可能毫無樂感且雜亂無章。然而我們卻擁有巴赫依照此樣式所寫的無伴奏小提琴及大提琴作品各六首。」在此過程中,巴赫給自己設定的最大障礙乃是如何以一把只能演奏出有限和弦或復調的樂器,在不做出任何可察覺讓步的情況下,實現他樂句中完整的和聲及復調之豐富性,由此將雜音減少到極限。這一點後來也由賴夏特③進一步證實:巴赫對於無伴奏小提琴作品的精通完美體現出他憑藉極限的自由與自信、在他給自己設定的鎖鏈中行動自如的高超能力。在巴赫之前,已有幾位作曲家研究過無伴奏的器樂作品,然而他們更深層的作曲潛力遠遠未被發掘。維索夫的獨奏組曲大概可說是一個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例子。這位傑出的小提琴家於1674到1697年間在德累斯頓皇室樂團任職,1699年之後的生命便以音樂家身份貢獻給魏瑪皇室,年輕的巴赫在那裡任職的第一段時期(1703)應曾與他相識。維索夫在1682年就已自費出版了一套現已遺失的名為《第一套為無伴奏小提琴所作、採用最新風格並同時使用二、三或四弦演奏的十二首阿勒芒德④、庫朗特⑤、薩拉班德⑥、基格⑦舞曲》,而後他在1696年又出版了一套現存兩份副本的六支舞曲。儘管維索夫的作品基本與巴赫的風格迥異,但是他們的兩部作品都致力於將無伴奏小提琴作品中的復調演奏與「純粹寫作」的規則結合起來,最終將這類作品提升到頂尖的藝術高度。但是維索夫在可察覺的程度上減弱了和聲的複雜度與音符的魅力,從而實現了這一目的,然而巴赫之所以能夠戰勝獨奏樂器的最大挑戰、更使其偉大的管風琴與鍵盤樂作品包含豐富的和聲,大概是因為,在此處,和聲不僅僅是由演奏者發出,更是由專心致志的聆聽者於其內在的想像中激發而來。考慮到這一點,斯比塔⑧在介紹第二首帕蒂塔的恰空中引用到的這句「精神對抗物質的勝利」,同時也可說是對這整部不朽作品的由衷讚歎。根據手稿副本扉頁上的日期可知,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完成於1720年,此時巴赫的生活中發生了兩個重大事件,即是他第一任妻子瑪莉亞·芭芭拉的死,以及在漢堡雅各布教堂申請管風琴師職位的失敗。通常普遍認為「小無」是由這些人生拐點造就而作的,但這並沒有什麼確實的資料證據作理論支撐。事實上,我們甚至不能確定巴赫是否在他妻子去世之前(1720年7月上旬)完成了這一作品的寫作,可以確定的僅僅是用來簽名的紙張來自波西米亞的聖約阿希姆斯塔爾⑨,並且巴赫顯然無法在他逗留於卡爾斯巴德⑩(大概在1720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之前拿到這種紙張。然而不管事實如何,我們對於巴赫作為一個個體的貧乏了解遠遠無法通過只評鑒演奏而忽略音樂史上的發現來獲得拓展;任何膚淺的傳記性探索都無法真正接近巴赫的音樂。關於這一作品由來的具體情況與究竟它是為誰所作的信息同樣貧乏。有傳言認為它是為德累斯頓樂團小提琴首席皮森泰爾所作,他在1710年就已經與巴赫相識;然而,暫且不談這一作品是否為他而作,我們甚至連他是否知道這一作品都無法確認。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手稿上「小無」被稱作「第一冊」,這就揭示出巴赫意圖為其他樂器寫作相似作品的計劃,例如被認為是「第二冊」的大提琴組曲(編號1007-12),而唯一一首長笛帕蒂塔(編號1013)可能就是「第三冊」的一部分,然而大概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巴赫想要將這套小提琴作品轉作為一個更大的創作計劃的清晰意圖並不能排除將其獻給某一位特定演奏者的可能,但這也確實地體現出這一疑問的重要性。同樣的,我們也不能確定其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作品是否早在1720年以前就已完成,如此一來,1720年就只不過是巴赫將它們收集整理在一本手稿中的時間。有人推測巴赫在魏瑪任職的早期(1714年以前)可能就已經有過一本手稿,但單從音樂上的理由來說,這一作品也並不大可能寫作於1720年以前。因為其中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遠遠成熟於巴赫在魏瑪時所寫的作品,甚至也堪比第一與第四勃蘭登堡協奏曲以及第66a康塔塔「天堂籌建光榮和幸福的國?」中的小提琴聲部。這些章節所佔的比重之大,以及其中所要求的演奏技術之高,也都是我們更多地將它聯繫在科騰而不是魏瑪時期作品上的原因。總結起來:在大量的未解之謎面前,由手稿樂譜以規整形式所傳達出的音樂文本,才是理解這一作品的唯一途徑。=============================①約翰·尼古拉斯·福克爾,德國音樂史家、理論家、傳記作家。1749年 2月22日生於科堡附近的梅德,1818年3月20日卒于格丁根。童年從當地的教堂合唱指揮學習鍵盤樂器,理論方面大部分是自學的。1769年入格丁根大學學習。1770~1773年任該校管風琴師,1779年升任副指揮和音樂指導,178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787年為名譽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是《音樂通史》(完成於1788,1801)2卷,雖只寫到16世紀,但已顯示了他豐富的歷史知識和優美的文筆,可與C.伯尼的《音樂通史》相媲美。另外一部重要著作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生平、藝術和藝術作品》(1802)。福克爾走訪巴赫的兒子,搜集手稿資料,寫成了第一部有關J.S.巴赫的傳記。雖然書中主要涉及的作品局限於鍵盤樂器方面,但至今仍是研究巴赫的重要文獻。②沒有留下對位法理論專書的巴赫,其對位法則是由極度推崇他的一位學生肯柏格(J. P. Kirnberger)所著作的《純粹寫作的藝術》(Die Kunst des reinen satzes in der Musik),將巴赫風格的對位法 作有系統的歸納與分析。該書提及在巴赫所有作品中,皆使用一般性純粹的樂句,其作品皆有一個導向統一性的特定性格,運用由簡單走向困難的方法,並完整地掌握了節奏、曲調、和聲的素材(Jeppesen,1934, pp.43-44)。肯柏格的論述最大的不同在於他認為最好的對位法是先以四聲部開始,掌握完整的和聲,才可能將二聲部或三聲部做完整的配置。此看法顯露出十八世紀複音音樂所作的觀念性改變,是以和弦取代線條為始而創作的複音音樂。③約翰·弗利德里希·賴夏特是德國作曲家、指揮家、著作家。曾任腓特烈大帝宮廷作曲師和指揮、卡塞爾歌劇院指揮,他的作品包括歌劇、歌唱劇、歌曲,其中《魔王》譜曲曾得到門德爾松高度的稱讚。④阿勒芒德(Allemande)是起源於德國的一種舞曲,其名稱就是來源於法語中「德國」一詞,慢速,4/4拍,也有2/4拍中速的,16世紀傳入法國,又傳入英國,巴洛克時期常用來作為組曲中第一首。⑤庫朗特(Courante)是一種在16世紀起源於法國的舞蹈樂曲,名稱的法語意思是「跑步」,在17世紀時開始編入組曲的第二樂章,這時分為法國式和義大利式兩種,法國式為快速的3/4拍子或3/8拍,曲調諧趣流暢;義大利式則為中速3/2拍或6/4拍,情調高雅。⑥薩拉班德(Sarabande)是一種莊嚴的西班牙舞曲,是緩慢的三拍子,其中第二拍為強拍。在巴洛克時期,薩拉班德常被用作組曲中,一般都放在第三樂章,例如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時的薩拉班德比在西班牙流行時期更緩慢,適合歐洲宮廷的舞蹈。在20世紀時,薩拉班德重新風行,在克勞德·德彪西和埃里克·薩蒂的作品中都有應用。⑦基格是一種起源於16世紀英國的吉格舞曲的體式,是從英國傳入歐洲大陸後的變化形式。巴洛克時代的組曲經常以基格作為最末的樂章,巴赫、亨德爾都寫過基格舞曲形式的作品,他們的作品都屬於法國式的。⑧菲力浦·斯比塔(Philipp Spitta)1841-1894,德國音樂史學家。最著名的是他在1873年寫作的巴赫的傳記。⑨現今捷克的亞西莫夫。⑩現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寫作於1718年12月,後來成為萊比錫的復活節第66康塔塔「歡樂啊,你們的心」的開場合唱。 13 1
推薦閱讀:

家庭園藝三樂章:夏日花園奏鳴曲
樂理分析筆記(二) 莫扎特 土耳其進行曲

TAG:小提琴 | 伴奏 | 奏鳴曲 | 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