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傳統建築屋頂的等級

  中國古典建築的外觀特徵極為明顯,都由屋頂屋身台基三部分組成,史稱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頂最為典型中國古代建築,在形態上的顯著特徵是大屋頂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被稱為中國建築之冠冕,最顯著的特徵是屋頂的流暢的曲線和飛檐,最初的功能是為了快速排泄屋頂的積水,後來逐步發展成等級的象徵從漢代初得雛形至明清規格化,屋頂形式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程,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中國古代建築造型優美,尤其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主要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盝頂卷棚頂等形式屋頂使建築物顯得穩重協調,而且還增添了建築物飛動輕快的美感。  宮殿中國古典建築的外觀特徵極為明顯,都由屋頂屋身台基三部分組成,史稱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頂最為典型中國古代建築,在形態上的顯著特徵是大屋頂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被稱為中國建築之冠冕,最顯著的特徵是屋頂的流暢的曲線和飛檐,最初的功能是為了快速排泄屋頂的積水,後來逐步發展成等級的象徵從漢代初得雛形至明清規格化,屋頂形式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程,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中國古代建築造型優美,尤其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主要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盝頂卷棚頂等形式屋頂使建築物顯得穩重協調,而且還增添了建築物飛動輕快的美感。  宮殿房舍的頂部,是整座建築物暴露最多最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級觀念最強之處。清朝把工程做法則例中規定的27種房屋規格,納入大清會典,作為法律等級制度固定下來屋頂按照式樣等級次序由高到低為: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單檐廡殿頂,單檐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四角攢尖頂,盝頂,卷棚頂。  1.重檐廡殿頂  這種頂式是清代所有殿頂中最高等級廡殿頂又叫四阿頂,屋檐向上微翹,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是四齣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這種殿頂構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寬大於進深,前後兩坡相交處是正脊,左右兩坡有四條垂脊,分別交於正脊的一端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後正脊加長重檐廡殿頂,是在廡殿頂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條短垂脊。房舍的頂部,是整座建築物暴露最多最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級觀念最強之處清朝把工程做法則例中規定的27種房屋規格,納入大清會典,作為法律等級制度固定下來屋頂按照式樣等級次序由高到低為: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單檐廡殿頂,單檐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四角攢尖頂,盝頂,卷棚頂。

  2.重檐歇山頂  歇山頂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還有四條戧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上的脊)屋面是懸山頂與廡殿頂的組合,上三分之二為懸山頂,下三分之一是廡殿頂正脊的前後兩坡是整坡,左右兩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頂的第二檐與廡殿頂的第二檐基本相同整座建築物造型富麗堂皇在等級上僅次於重檐廡殿頂

  3.單檐廡殿頂  其外形即重檐廡殿頂的上半部,是標準的五脊殿,四阿頂如故宮中配廡的主殿,如體仁閣,弘義閣等

  4.單檐歇山頂  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頂的上半部,屋面兩坡五脊,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又稱挑山頂配殿的大部分是這種頂式。

  5.懸山頂  懸山頂是兩坡出水(兩坡伸出山牆之外)的殿頂,五脊二坡,又稱挑山頂兩側的山牆凹進殿頂,使頂上的檁端伸出牆外,釘以搏風板,保護檀頭不受風雨的侵蝕此種殿頂用處不少。

  6.硬山頂  硬山頂亦是五脊二坡的殿頂,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後兩面坡,左右兩面山牆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牆稱風火山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順房蔓延與懸山頂不同之處在於,兩側山牆從下到上把檁頭全部封住,宮牆中兩廡殿房以此頂為多。  硬山頂亦是五脊二坡的殿頂,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後兩面坡,左右兩面山牆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牆稱風火山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順房蔓延與懸山頂不同之處在於,兩側山牆從下到上把檁頭全部封住,宮牆中兩廡殿房以此頂為多。

  7.攢尖頂  攢尖頂有多種形式,且易辨認無論什麼形式,頂部都有一個集中點,即寶頂攢尖頂有四角六角和圓形之分角式攢尖頂有與其角數相同的垂脊,圓攢尖頂則由竹節瓦逐漸收小,故無垂脊這種形狀既易雨水的排泄。

  8.盝頂  盝頂亦分多角,但垂脊上端有橫脊,橫脊的數目與角數相同各條橫脊首尾相連,故亦稱圈脊。

  9.卷棚頂  卷棚頂的最明顯的標誌是沒有外露的主脊,兩坡出水的瓦隴一脈相通,屋面前坡於脊部呈弧形滾向後坡左右兩山牆可有懸山和硬山的不同此種建築,園林中居多,頗具一種曲線所獨有的陰柔之美故宮宮殿建築群中,太監傭人等居住的邊房,多為此頂。

  轉載自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古建築專委會
推薦閱讀:

對正財格的認識及民間子平正財歌訣的解讀
終南秘典《何知經》解讀(終)
分享:幸福是什麼?
今古稱謂解讀(等級類)
五行精紀解讀

TAG:建築 | 傳統 | 解讀 | 屋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