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平:《壇經》點滴
《壇經》點滴
劍平
筆者常常聽到有關《六祖法寶壇經》的論述,感觸頗深。《壇經》是一部永遠挖掘不盡的寶庫,因受篇幅所限,筆者僅就幾個經常聽到的疑問談一點看法。由於本人乃一初學人,知識淺薄,無修無證,若有謬誤,在所難免,還望各位大德慈悲指教。
一、《壇經》在佛教經典中並不重要嗎?
不!恰恰相反,《壇經》在佛教經典中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在浩淼的三藏典籍中,《壇經》是唯一一部在中國本土誕生的經典,它的誕生以及憚宗的建立,對中國佛教史和世界佛教史,乃致整個人類文明史,都會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力和難以估量的推動力。
我們知道,《壇經》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說,它是中國佛教禪宗的根本經典。昔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長者迦葉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今付囑摩訶迦葉。」於是憚宗就以這種「教外別傳」的形式傳了下來,摩訶迦葉是為初祖,至菩提達摩是為西天第二十八祖,達摩西來輾轉五傳至慧能大師是為束土六祖,禪宗第三十三代祖。歷代祖師師師密付,心心相印。但有一點應該清楚地表明,唯有慧能大師才是禪宗的開山祖師,而其餘各代傳承祖師並不具有禪宗開山祖師之意義。所謂天降大任於斯人,千古難尋曠世才,慧能大師這樣的人才是五百年才有的一位。唯有慧能大師才是堪能將釋迦佛正法眼藏全面弘揚開來的千古難尋的曠世之才!從某種意義上講,禪宗是整個佛教的精義,它是中國式的佛教發展的產物,對中國人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中國人讀《壇經》,感到特別親切!
當今禪宗的發展遇到一些困境,原因固然很多,其中與我們提持《壇經》、學習《壇經》、理解《壇經》的人越來越少有很大關係。有些高僧大德不主張學《壇經》,原因是「看了《壇經》就不想看別的經了。」還有研究佛學的教授告訴學生說:「三年之內不宜讀《壇經》。」由此可見一斑。要知道,佛教如果沒有禪宗將是很危險的,無論從歷史和現狀來看,禪宗的心地法門不僅僅是出世間最殊勝之法門,就世間法來講也是拯救社會和人類心靈凈化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法門。從宗教來,也是最具生命活力,最能體現佛法根本義的一個宗門。從歷史來看,無論是正法時期還是減法時期,禪宗都會頑強而蓬勃地發展壯大著,因為每一個禪者就是一粒種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生根、開花、結果。在減法時期,禪師們仍然可以笑傲江湖,洒脫自在。如石頭希遷禪師,往一塊大石頭上一坐,就開始傳法了,而且也真的就傳下來了(曹洞,雲門,法眼三宗皆出自其門下。)可見禪宗有沒有道場都能續佛慧命。
在當今之歷史時期,無論是正信的佛教徒還是佛學愛好者,都應大力提倡學習《壇經》,弘揚《壇經》,廣宣禪門心法,振興禪宗。這不單是歷史的迫切需要,也是人類生存的迫切需要,更加是我們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當下解脫之需要!
二、《壇經》只適合於上根人修學嗎?
只要讀過《壇經》的人,都不會這樣認為。翻開《壇經》,處處都是平實無華的語言:「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這些話,那裡是專對上根人講的呢?經內每品的內容,都有教下的義理,在付囑品中大篇說明三科法門,三十六對法等,都是佛法最基本的東西。所以說禪宗那裡像教外別傳?簡直就是教內嫡傳!
然而,對修學《壇經》的人來說:「天機利者得其深,天機鈍者得其淺。」三棍普攝,如雨被大地,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一部《壇經》,萬語千言,實則只講兩個字——見性。全部經義都圍繞著「直指人心,頓見自性」而展開和收攏的。至於超凡也罷,入聖也罷,成佛也罷,都是多餘事矣!六祖大師弘法利生凡三十七年,教我們只做一件事——見性去!後代禪德們更將此意發揮到極致,如趙州之「吃茶去」!德山之「吃棒去!」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感佛。」造四句話統攝了禪宗的全部精義。在《壇經>里,六祖大師每一句話都是從自性慧海中流露而出,都是直接針對學人的源頭本心而開示的,說法不離自性,授法直指人心,因為眾生「自性本凈」,「自心印佛」。「指授即無,惟論見性」。「惟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六祖大師在每一品,每一句都為了讓我們開悟見性,別無其他。
六祖大師為我們開示了直趨無上菩提的方便法門,至微至妙,至簡至易。雖稱頓教,接最上一乘人,只是應機而說。並非高文化,高悟性才能學,無論根機深淺,只要誠心研習,堅持不懈,時至自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到了不與干聖同步,不與萬法為侶之時,自然與六祖慧能把臂同行矣!
三、《壇經》的中心思想是「佛性」說嗎?
《壇經》一開始,便開宗明義:「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是慧能大師佛學思想的根本,也是《壇經》的總綱,更是憚宗立教的基礎。生佛眾生三無差別,果真有一個「清凈佛性」,可以趣入的話,便一定還有一個煩惱眾生要捨去!於是乎事情便多了起來:要見性就得去除妄想,要清凈就得去除煩惱……。此非南宗頓悟禪!何以故?「煩惱即菩提,凡夫即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六祖大師在滅度前語重心長地開示後人:「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尋……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由所可見,《壇經》是將眾生往「自性」上引,而不是往「佛性」上引。關於「佛性」這個詞,在義埋上無處,如果放在事相上,那就得看情況了。南宗頓教,全提正令,哪有什麼「佛性」,凡性之說呢?然而,據筆者而知,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論,一個主要的證據是敦煌本《壇經》的發現,爭議最大的是慧能的得法偈。敦煌本全文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而曹溪本全文則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筆者不是專宗學者,也無意做這方面的考證。但卻深深地感到;這一句之差,有可能將整個禪宗文化全面篡改,從而扼殺禪宗的傳承立脈!無論孰是孰非,曹溪本是絕對不能改的。
為了進一步闡明筆者的看法,我簡要地談一下對神秀呈心喝和慧能得法偈的體會:
神秀: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慧能: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上面兩個偈子交相輝映,缺一不可,沒有神秀偈就不會有慧能偈,而慧能偈離開了神秀偈則失去意義。我們清楚明白地看到:慧能偈是對神秀偈的全盤否定,可謂毫不留情,痛快淋漓!一個是全錯,一個是全對;一個是凡夫見,一個是聖言量。我們沒有必要把神秀和慧能硬拉到一個起跑線上,認為水平都很高,只不過一位冠軍,一位是亞軍而已!這在客觀上是對禪宗頓教,C,法的一種歪曲,在教言教,教下可以依神秀偈修行。在宗言宗,宗門下毫無交涉!何以故?諸法因緣起,緣起性空。佛法是心物一無,我法二空,究竟義乃不二義,超越一切區別相和對比相。而神秀偈是我空了,法卻未空,若法不空,我空亦屬戲論。他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就有了兩個東西:要將這個東西(我身,我心)變成那個東西(菩提樹、台)。怎麼個變法呢?他的方法是「時時勤拂拭」,他認為外面實有個東西,且不准它進來!大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氣魄,非但有一「拂拭」的執念,還要死死地抓住這個掃把,做什麼呢?「勿使惹塵埃!」看看這個執著勁!難怪神秀在寫「勿使惹塵埃」時遍體流汗了。
迷與悟的區別就在於執著或放下而已。古德云:「問君為何放不下,蒼生苦盡那時休!」何不領取慧能大師一語「本來無一物」,則山河大地儘是藏識境界,宇宙萬物無非虛空幻有矣!
所以,南宗禪的中心思想是通過「無念,無相,無住」的修行法門達到「頓見自性」「本來清凈」的目的。它是向上全提,唯論見性,不論成佛,至高無上的不二法門,主要是為最上一乘人所說,實難與教下三乘混同一語矣。
至於慧能偈,再講實屬多餘。
四、禪凈可以雙修嗎?
宋代的永明壽禪師首倡禪凈雙修之說。而歷代大多數禪師則極少此論,多數持否定態度,如趙州曰:「念佛一聲,挑水三擔」!而雙修風行於世,除了禪宗本身至宋以後開始異化之外,還有歷史環境、政治等諸多因素。筆者認為,念佛就老實念佛,參禪就一心參憚;信願念佛,至一心不亂,凡聖雙忘,則可契人彌陀願力凈土,實則是回歸自性凈土。如果一面念佛,一面執著於西方極樂世界,要想往生,無有是處!參禪的道理也是一樣,直契本心,徹見本來面目,「魔來殺魔、佛來殺佛」。古德云:「有佛處,匆匆過;無佛處,莫停留!」參禪時還要抓住這個阿彌陀佛不放,如何得見本地風光?
佛法是治病的葯,因眾生疾有不同,故有八萬四千法門。然而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都是為了方便施教,因病施藥。禪宗也好,凈土也好,乃至中國十大宗派,所謂「大小顯密,宗門教下,黃葉但止小兒啼」。佛說法49年,皆是黃葉止啼。《法華經》云:「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眾生無病,三藏十二部皆是廢話。學佛人萬不可執葯成病!禪宗和凈土均為上乘法門,若比高低,則有乖祖意。但在修行心法上確有不同之處,大可不必將它們硬性揉合在一塊。參禪不得力也可改習念佛,念佛到一定程度可改參禪,從這層意義上講禪凈雙修是可以的。
另外,筆者見到有些凈宗學人,對《壇經》有些不以為然,甚至有抵觸。主要是因為《疑問品》而引致。六祖大師在該品中對「念佛求生西方」作了精深的開示,對修學凈土的人來說有大利益才是,何來疑慮之有?況且慧能大師是禪宗開山祖師,當時中國是其它宗派特別是凈土的天下,禪門內又受到北宗神秀一派的排擠,慧能要將自己的宗派建立起來實不容易,他當時處在重重包圍,層層圍剿之中。「辛苦受盡,命似懸絲。」如此,六祖大師要全力提持自己所創之頓教。就好比賣茅台酒的,當然要說自己的酒最好,不會一邊賣茅台,一邊大叫五糧液好。知道這一點,我們就會理解六祖之用意了。
五、頓悟有可能嗎?
筆者遠未開悟,談這個問題似乎不夠資格。但以知解議論,供同修判究。
歷經三大阿僧祗劫方可成佛;這是佛陀說的。而在「教外別傳」里卻顯得沒有意義了。我們學佛的,誰知道自己經歷了多少劫呢?這個問題,十地菩薩;九法界眾生都說不清楚。所以「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修學禪宗的人,一定要生大信心,發大願,堅定不移地相信今生此世乃最後一劫,誓願於此最後身,借假修真,業盡報息!「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只在因地上下功夫,管他什麼果!但看腳下,莫問前程。
至求無上菩提,終身不退的參禪人,一定是飽經塵世悲歡苦樂,時時反省和洞察觀照宇宙人生之實相,追求人生解脫的大智大悲的人。只要具備強烈的出離心和悟道心,頓悟只在當下一念而已!
《壇經》中,自始至終貫串著「頓」與「漸」的主題,「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一念修行,自身等佛」,「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古德認為開悟要破本參,重關,牢關這三關。同時開悟是有一定層次的,但不是一悟盡了,還須悟後起修。「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語」,悟的前提是要有疑情,這是最為重要的。真正的大徹大悟應該是「三際坐斷,豁然開朗」,是對宇宙人生的終極突破和飛躍,絕非僅僅是慶快年生,冷暖自知的小悟境界。宗門下有頓悟漸修和漸修頓悟之說,頓悟漸修非上根利器不可,如六祖大師之類。但悟後仍有漸修必要,如六祖隱居保任十五年。在《五燈會元》、《指月錄》等禪宗典籍里,高僧禪師們頓入佛土,立躋聖地的例證舉不勝數,那是因為他們已經累劫修行,積儲了足夠的資糧,從而在一個特定的時空境地,加上機緣的巧合,在剎那間大徹大悟。這是完全有可能且十分正常的事。就象千里之行,已到門口,經明師一指點,轉個身,推開門就進去了。
至於漸修頓悟,則是人人都可能的,切莫懷疑!佛法講信、解、行、證。「信為道源功德田」,「佛法如海,唯信能人」。但信不是目的,有的信徒信了一輩子還未到解的境地,更談不上行、證了。何謂解呢?好比「北京有個天安門」;你是廣州人,但你得相信「北京有個天安門」,然後再通過修學典籍、音像、明師教導等方法去知解,認識「北京有個天安門」。當你某一日清楚明白了「北京天安門」是個什麼樣,在何方向,如何前往,路途有何問題,如何解決等等。這時就是一種開悟,也叫解悟,嚴格講這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楞嚴經》講「理雖頓悟,事要漸除」。當你完成了修道中艱辛、最漫長的行的階層後,會突然發現自己本已經站立在天安門城樓上了。此時此刻便是大徹大悟,亦名究竟涅槃!此謂證得矣。由於當下此世開悟成佛的可能性必然存在,使佛教從天上回到人間,從過去未來拉到現在,使之更人生化,更現實化、更人世化。對娑婆世界特別是全人類的文明進步具有難以估量的深遠意義。
「一悟即至佛地」——只是看你敢不敢承當而已!
六、何為「不立文字」?
「不立文字」的含義是「即文字,離文字」。並不是不需文字,而是不執著於文字相。六祖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佛法是不可說的,一落言詮,即著邊見。《壇經》告訴我們要見月忘指,不離自性。凡語言文字皆是有為的、有漏的。《金剛輕》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三乘教皆是筏舟,過河後便無需用它了,為什麼佛菩薩還要說三藏十二部呢?因還有許許多多眾生沒過河,為了正法長住,還得要有語言文字。經藏是治病的葯,病好了就不用再吃藥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不可言說,不能言說,無法言說。我們知道,世尊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徹悟宇宙人生之實相,云:「我法妙難思,眾生云何信?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然則「諸佛世尊皆因一大事因緣而應現於世」,為了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便勞他世尊從三昧中起,說不可說之法,凡49年宏法利生,最後是說了等於沒說,《金剛經》云:「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這裡面的道理玄奧而不可思議,唯有心會。「但信佛無言,蓮華從口發。」
後來的禪師們,從機鋒轉語發展到棒喝截流,就是要學人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走投無路時,才會有一個活潑潑的無位真人跳出來!造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一個公案:德山禪師問一僧人:「什麼是佛法?」僧人剛想開口,德山即打:「佛法是可以說的嗎?」德山又問一僧人:「什麼是佛法?」僧見有人挨打,就不說了。德山又打:「修行數年,啥也說不出,該打!」還有一個僧人對老和尚說:「您老就象一個劫匪,把我的衣物財寶都搶光了,還在逼我:拿錢來!」老和尚說:「沒錢也可以,拿命來!」到了這一步,語言文字還有什麼用呢?
七、參禪是難行道嗎?
常聽人說念佛易行,參禪難行。其實,參禪並不玄奧,它是最方便,簡明,快捷的修道方法。六祖講了六個字——「無念、無相、無住」。這就是參禪的最勝心地法門。坐禪時,萬緣放下,「離一切相」,既不觀心,因為「心原是妄」;也不著凈,因為「人性本凈」。亦無須除妄,因為「妄無處所,著者是妄」。菩提自性,本來清凈,還修個什麼呢?所以修即不修,不修即修,是謂真修。《壇經》云:「但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謂禪定。」不取一切法:水中月,鏡中花,你又怎麼個取法呢?不舍一切法:空中雲,夢所見,舍它幹什麼呢?但於二六時中,行住坐卧,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念念自見本性,見自性佛。」「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
六祖大師最後的聞示就是教我們將參禪融入整個生活、全部的生命中去:「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二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如種子,遇茲沾洽,悉皆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推薦閱讀:
※韓異:《壇經》管窺
※《壇經》的修學次第(上)
※照賢:略論《壇經》的明心見性
※《壇經》的修學次第 (下)
※小言《壇經》
TAG:《壇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