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 (5)
卯二、能作十事 (分三科) 辰一、標
如是菩薩十五妙善增上意樂,隨一切地以要言之能作十事。
前面的文是說十五種意樂,這裡是第二科「能作十事」,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如是菩薩」,前面曾經解釋過,就是兩種菩薩:一個勝解行地的菩薩,一個是十地菩薩。「如是菩薩」,就指這兩種菩薩。「十五妙善增上意樂」,這兩種菩薩總計起來有十五種「妙善」,極良好的「增上意樂」,是特別有大力量的意願,也包括歡喜的意思。「隨一切地以要言之能作十事」,這十五種增上意樂是做什麼用的呢?它會有什麼作用呢?「隨一切地」,就是隨順勝解行地和十地,隨這一切地。「以要言之」,就是提要來說明它的作用,它也能作十種事情。這是十五種增上意樂的作用。
《披尋記》一五六一頁:
隨一切地者:謂諸菩薩勝解行地,凈勝意樂地,行正行地,決定地,決定行地,到究竟地,名一切地。彼菩薩眾所有意樂能作所作隨應當知。
「隨一切地者:謂諸菩薩勝解行地,凈勝意樂地,行正行地,決定地」,這個「勝解行地」還是說暖、頂、忍、世第一比較好一點。「凈勝意樂地」,就是初極喜地。「行正行地」,就是從第二地到第七地,叫做行正行地。「決定地」,就是第八地。「決定行地」,是第九地。「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名一切地」,這裡面說就是這麼多的地,就叫做一切地。「彼菩薩眾所有意樂能作所作隨應當知」,彼那麼多的菩薩他們所有的增上意樂,能作所應該作的事情,隨其所應應該明白。這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征」。
辰二、征
何等為十?
這十種事是什麼情形呢?下面第三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舉依十二」,本來是十五種增上意樂,只說十二種,那三種表面上沒有說出來,包含在裡面了,所以「依十二」。分十科,第一科「依最上意樂」。
辰三、釋 (分二科) 巳一、舉依十二 (分十科) 午一、依最上意樂
謂諸菩薩最上意樂,能於三寶,修一切種最勝供養;普於一切菩提資糧,為最第一。
「謂諸菩薩最上意樂」,最殊勝的意樂,是什麼呢?「能於三寶」,能於佛、法、僧三寶。「修一切種最勝供養」,這麼多的菩薩他對於三寶是特別的尊重,所以能夠修行「一切種」,就是很多的、最殊勝的供養。「普於一切菩提資糧,為最第一」,最勝供養,當然就是財供養,或者是法供養這一類的。作供養有什麼好處呢?「普於一切菩提資糧,為最第一」,就是供養三寶所成就的功德,是你得無上菩提的資糧。
「普於一切菩提資糧,為最第一」,這個資糧,供養三寶是無上菩提的資糧,其他的功德也可以作資糧的,但是供養三寶在一切菩提的資糧裡面是最殊勝的。那麼就是做這件事,這是一種。
午二、依遮止意樂
又諸菩薩遮止意樂,能於所受凈戒律儀,命難因緣,亦不故思犯於所犯。設有所犯,疾疾悔除。
這是第二意樂,就是「依遮止意樂」。「又諸菩薩遮止意樂」,就是不違犯戒律;戒所禁止、不要做的事情,他能夠依教奉行。「能於所受凈戒律儀」,能於三師之前所受的清凈戒律儀。「命難因緣,亦不故思犯於所犯」,就是有生命的危險;我若持戒,我可能會死掉了,那也就死掉就死掉了,也不故意的在心裏面作意毀犯所受的戒法,也不犯戒的。寧可死了,也要持戒清凈。「設有所犯」,假設失掉了正念,犯了戒。「疾疾悔除」,很迅速地要懺悔,除滅這個犯戒的罪過,來恢復清凈。這是做這件事。
午三、依波羅密多意樂
又諸菩薩波羅密多意樂,能於善法常勤修習無放逸住,常住最勝無放逸住。
這是第三個,是「依波羅密多意樂」。「又諸菩薩波羅密多」的「意樂」,就是思惟波羅密多的功德生大歡喜心。這樣思惟之後,會做出什麼事情呢?「能於善法常勤修習」,能於六波羅密的善法能「常勤」,就是精進的去修習,修習這六波羅密多。「無放逸住」,不會這個時候懶惰了,我不去學習六波羅密多的功德,不會有這件事。因為你常思惟,你知道這個善法的功德殊勝,也會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他自然地會去修六波羅密多了。若是你平常你不思惟善法的功德,不思惟六波羅密的功德,就是做一般的散亂的妄想,那你就不知道善法的功德,也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那你能修學善法嗎?「常住最勝無放逸住」,所以這位菩薩他是長時期的安住在最殊勝的無放逸住,不放逸,精勤地修學六波羅密多的功德。
這個彌勒菩薩的大智慧會說出來這麼一個方法勉勵我們精勤的去做功德,怎麼辦法呢?你常思惟六波羅密的功德,這布施波羅密有什麼功德?戒波羅密、忍波羅密、精進波羅密、禪波羅密、般若波羅密,有什麼功德?你常思惟這個功德,你就歡喜做,就會歡喜做功德。有這麼一個方法,你看這個事情。這是「常住最勝無放逸住」。
午四、依真實義意樂
又諸菩薩真實義意樂,能為有情以無染心流轉生死,不入涅槃增上意樂。
這是第四件事。這第四件事,「又諸菩薩真實義意樂」,這個諸菩薩他常思惟、觀察這個真實義,因此而生歡喜心、生勇猛心。做什麼事情呢?「能為有情以無染心流轉生死」,能夠發大悲心教化一切眾生,你不能離開生死的這個地方,在生死這個地方是無染污心流轉生死,就是你能夠證悟這個真實義。證悟真實義的時候,就通達這個生死的世界都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寂的,那就與真實義相應了,這個心就清凈,所以無染污心在生死里流轉度化眾生,能這樣子,有這種作用。
「不入涅槃增上意樂」,這個「入涅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入於第一義諦的時候,滅掉了色受想行識。當然我們平常人,這個身體是個臭穢的身體,有老病死的身體。我們消滅了愛煩惱、消滅了見煩惱,那麼這個臭穢的身體就沒有了。菩薩發大悲心證悟了真實義,他那個身體是清凈的,不是我們這個老病死的身體。那個身體也是可以悟入第一義諦的時候,一念不生,也可以不現起。但是現在這位菩薩有大悲心,你不可以棄捨它,要保留這個身體,保留這個身體就是不入涅槃了,不入於不生不滅的地方。「增上意樂」,你若證悟了真實義的時候,也能辦到這件事,就是不入於不生不滅的地方,他有這樣的增上意樂。
《披尋記》一五六二頁:
以無染心流轉生死等者:由諸菩薩於其生死如實了知,故無染心流轉生死。由於涅槃不多願樂,故不速疾入般涅槃。義如〈真實義品〉中說。(陵本三十六卷十一頁)
「以無染心流轉生死等者:由諸菩薩於其生死如實了知」,由於諸菩薩對於這個生死,在三界裡面又生又死,多數是在欲界和色界。「如實了知」,會真實的通達了這個生死的境界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寂的。「故無染心流轉生死」,所以他能夠沒有染污心流轉生死。若是我們不能通達一切法是畢竟空,我們心有所執,執著有這些可愛的、可憎的事情,那你在生死里流轉是有染污心才能流轉的。菩薩不是,他常修畢竟空觀,畢竟空觀就沒有可愛、也沒有可憎這件事,所以在生死裡面流轉,心還是清凈的。
「由於涅槃不多願樂,故不速疾入般涅槃」,這個「由於涅槃」,就是菩薩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菩薩是在世俗諦這個世界裡。在這個世界的地方呢,他觀察這個世俗諦都是畢竟空寂的、是如幻如化的、無有少法可得的,這個地方就是涅槃。所以對於那個棄捨了世俗諦,到第一義諦那個無餘涅槃,「不多願樂」,不是有很多的歡喜,所以他那個大悲心不退轉。「故不速疾入般涅槃」,所以不會像阿羅漢速疾的入般涅槃,不會那樣子。「義如〈真實義品〉中說。(陵本三十六卷十一頁)」。這個境界是高了,就是真實義意樂會有這樣的作用。
午五、依威力意樂
又諸菩薩威力意樂,能於聖教覺受淳凈上妙法味。
這是第五件事,是依威力的意樂。「又諸菩薩威力意樂」,諸菩薩對於佛菩薩的法的威力、不可以思議的神通的威力、大福德的威力,生歡喜心。這個諸佛菩薩的威力,那是果,佛菩薩聖道所成就的果。若是你常思惟佛菩薩有這樣的威力,你就會願意也成就佛菩薩的威力,那你就得要努力地用功的修行了。「能於聖教覺受淳凈上妙法味」,那你若有這樣的意樂,你就能對於佛所說的教法,你就能夠去聞思修了,你就能夠享受到這「淳凈」的,就是特別清凈的、沒有煩惱,那個「上妙」的法味。原來是得到禪定以後會有輕安樂,當然這不是凡夫的境界,就是超過了禪的法味、禪的輕安樂的,那是聖人的境界。
這是說你對於佛菩薩的威力生歡喜心,你就會努力地去修學聖道。這就是你常做這樣的思惟,生歡喜心,就會做這件事。如果心裏面常在生死的五欲裡面去執著,就不知道這件事了,就很難去修學聖道的
《披尋記》一五六二頁:
能於聖教覺受淳凈上妙法味者:〈三摩呬多地〉說:有四正法,攝持正教。何等為四?一者、遠離。二者、修習,三者、修果,四者、於聖教中無有乖諍,乃至廣說。(陵本十三卷十一頁)此中聖教,應准彼釋。由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如實通達聖教法義,無有乖諍,名能覺受淳凈上妙法味。
「能於聖教覺受淳凈上妙法味者:〈三摩呬多地〉說」,這是前面。「有四正法,攝持正教」,就是有四種正法能夠攝受正教、能夠住持正教。這個攝受和住持意思還不一樣的。「何等為四?」怎麼叫做四種呢?
「一者、遠離。二者、修習,三者、修果,四者、於聖教中無有乖諍,乃至廣說」,第一種是「遠離」,這個我們已經學過了。「遠離」,就是遠離喧鬧的地方,到寂靜處。這句話,若是你不修止觀,你聽這句話就是這樣意思。其實這裡面應該包括煩惱,這個煩惱強的人就會喧鬧,今天我罵你,明天你罵我,就是不適合稱之為「遠離」的。這個修聖道的人有可能會遠離這種人,你和這種人,他不寂靜,所以是應該遠離。
「二者、修習」,你到那個寂靜的地方幹什麼呢?修學止、修學觀,就是修奢摩他、也修毗缽舍那的。
「三者、修果」,你常常的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終究有一天你有所成就了,煩惱障、所知障都消滅了,那你就是得了聖道了,這叫修果。
「四者、於聖教中無有乖諍」,第四種呢,於聖教裡面沒有乖違、沒有諍論。沒有諍論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隨順聖教去修學戒定慧,你有了成就以後,你去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你說的和佛說的一樣。你要隨順佛也這麼說苦集滅道,諸法是緣起的,是第一義諦,怎麼怎麼地。佛這麼說,你也這麼說,這樣你這個名句的教和所詮的義和佛說的一樣,沒有乖違,所以也沒有諍論。你得了聖道了嘛,你收的徒弟也跟你這樣學,他去為眾生宣說佛法的時候亦復如是。就是師和弟子所說的佛法都是一致的,而沒有乖諍,就是這個意思。不像這個外道,可就有問題了。「無有乖諍」。
這個第一種是「遠離」,第二種是「修習」。這個「遠離」是一個修道的大環境,然後自己用功修學止觀,用這樣的方法你就能夠攝取第一義,你就成就了無所得的智慧,成就這個智慧。「遠離」和「修習」是這樣意思。然後你成就了聖道,你能夠宣揚佛法,能令佛法在這個世界上住持。所以那個「攝持」,第一個是攝取,第二個是住持。怎麼樣能攝取呢?就是要「遠離」和「修習」,你能夠證悟那個第一義諦。「修果」以後,然後「於聖教中無有乖諍」,能夠使令這個言說的佛法在世界上得以住持,住持而不變。「乃至廣說。(陵本十三卷十一頁)」。
「此中聖教,應准彼釋」,這裡說「又諸菩薩威力意樂,能於聖教」,這個「聖教應准彼釋」,你要准照那個文上說的解釋,應准彼釋。
「由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如實通達聖教法義」,你開始的時候是從文字上通達聖教,再進一步呢,「由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如實通達聖教法義」,就是進一步,深一層了,深一層的通達法義。這應該是達到了離文字相的境界。
「無有乖諍,名能覺受淳凈上妙法味」,你能如實的通達聖教法義,「無有乖諍」,不會與第一義諦相違反,你為人宣說的時候也沒有違反,這就叫做「能覺受淳凈上妙法味」。
復能於修起堅固想,欣樂多住;不唯聞思,便生喜足。
前面說你常思惟、觀察佛菩薩的威力,生大歡喜,你就能夠依教奉行,得入聖道。得入聖道之後呢,「復能於修起堅固想,欣樂多住」,又能夠發起這個「堅固想」。這個「修」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觀,這就是一種。第二種,修觀以後斷惑證真,得成聖道了,也叫做修。這個「修」,通凡、通聖。若在凡夫的時候,你成就了奢摩他,你成就了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那你入定的時候,這個境界也是不容易破壞的。我們沒得聖道的人,努力地精進地用功修行,這個欲能破壞你。若是已經成就了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這個欲不能破壞你,你就堅固。若是欲雖然不能破壞你,但是見能破壞你,這個見煩惱這個見,常見、斷見、六十二種邪知邪見能破壞你。所以成就禪定的人,他可能有邪知邪見的,那還是不堅固。若是進一步在禪裡面修毗缽舍那,斷除去煩惱障、所知障,這個時候沒有能破壞的了,任何的事情不能破壞,所以那是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不退轉於第一義諦,這個時候是特別堅固的、不可破壞的。
「欣樂多住」,就是歡喜常在這裡住,常在這個第一義諦這裡住。在這地方住,無煩、無惱,沒有一切的戲論,離一切戲論。「欣樂多住」,這時候非常的歡喜。「不唯聞思,便生喜足」,這樣的修行人他不會只是對於佛法有聞所成慧、有思所成慧,他就知足了,不會這樣子,他不會這樣子。那樣子問題還沒解決啊!你還可能會退轉的。現在達到這個修所成慧,到聖位的時候,那是非常圓滿、非常清凈的地方。
《披尋記》一五六二頁:
於修起堅固想欣樂多住者:謂作是思:修習定心,得定自在,能正對治一切漏有漏法不為漏有漏法之所勝伏,是名於修起堅固想。由是於修欣樂多住。
「於修起堅固想欣樂多住者:謂作是思」,這是說這個修行人他心裏面這樣思惟。「修習定心,得定自在」,就是修奢摩他,修奢摩他得了未到地定,然後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樣子,「修習定心」,叫這個心明靜而住,不散亂也不昏沉。長時期這樣修行呢,你就會得定自在,就是得到了色界的四靜慮。得到四靜慮的時候,入定、住定,住在定裡面,或從定裡面出來,入、住、出都是很自在,要入就入,要住也可以住,要出可以出。這是表示什麼意思呢?有人得了定以後,忽然間入定不自在,你想入有點困難。你想要住在這個定里還不容易,你想要出還出不來,已經住在定裡面想出出不來,就是入、住、出不自在。現在這個人是「得定自在」,就是沒有這些問題,這是第一種。
第二,在禪定裡面還有愛、見、慢、無明的煩惱,愛這個禪的輕安樂。愛、見,見,或者是有常見、有斷見,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愛、見,慢,高慢心,「啊!我得了禪定,你們都沒得,你們還不如我,我成就了這樣殊勝的禪定了」。愛、見、慢,無明,而不知道這也是因緣生法,是畢竟空寂的,還不知道這些事。你若有愛、見、慢、無明,你定就不自在。現在這位佛教徒,他能夠在定裡面修四念處,能破除去這些煩惱,心得自在,所以「修習定心,得定自在」。
「能正對治一切漏有漏法」,因為你在禪定裡面,你去觀察這個四念處,觀察身、受、心、法是畢竟空寂的,觀察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在禪定裡面,你這樣的修毗缽舍那觀,有個特別的作用,就什麼呢?「能正對治」,能夠很巧妙的,能夠對治,就是消滅。消滅「一切漏有漏法」,這個「漏有漏法」是什麼呢?這個有漏法是什麼?有漏法……就是三雜染,煩惱雜染、業雜染、還有生雜染,這個生雜染就是有漏法。這個「漏」,就是煩惱雜染、業雜染,就是漏。或者說,這個「漏」,單指煩惱雜染說;這個業雜染、生雜染,是「有漏法」。
這個「有漏法」有兩個意思,哪兩個意思呢?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就是生雜染,色受想行識它能生出來煩惱。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裡面能夠流出來貪瞋痴的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所以叫做「漏」。所以色受想行識,你這個果報體它能夠流出來煩惱,所以它就是「有漏」,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怎麼來的?還是由煩惱來的。我們有煩惱,有煩惱雜染、有業雜染,所以就得這麼一個果報。什麼叫做「有漏法」?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有漏法。什麼叫做「漏」呢?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流出來很多煩惱,流出來很多的業障。總起來說就是三雜染,或者就是惑業苦。「能正對治一切漏有漏法」,你在禪定裡面修四念處能對治三雜染,把這個惑業苦全面地清除了。
「不為漏有漏法之所勝伏」,你成就了這樣的定自在,在定自在裡面修四念處,就不會「為漏」、「為有漏法」之所勝伏,不會被它降伏了,不會的,你能降伏它、能消滅它。所以我們消滅了這個漏、有漏法,你就是一個清凈的真如的境界。「是名於修起堅固想」,這叫做「修起堅固想」。「由是於修欣樂多住」,因為有這樣的功德,所以他歡喜在這裡面住,住在這裡面,而不歡喜虛妄分別這些事情,不歡喜虛妄分別。這是第五「依威力意樂」,會做這件事。
午六、依利益安樂解脫意樂
又諸菩薩利益意樂、安樂意樂、解脫意樂,能於一切饒益有情所作事業,精勤修習;雖常修習而無厭倦。
這是第六科。「又諸菩薩利益意樂、安樂意樂、解脫意樂」,這前面都講過了。「能於一切饒益有情所作事業」,這位菩薩他常心裏面思惟這個利益意樂、思惟安樂意樂、思惟解脫意樂,這樣子他心裏面就會出來一件事,「能於一切饒益有情所作事業」,就是做這種事情對於眾生有利益的,不會因為我做這件事使令他苦惱,菩薩不做這件事。「精勤修習」,對於眾生有利益的事情,菩薩不懈怠,精勤地去做這件事。「雖常修習而無厭倦」,雖然長時期的用功修行,但是心裡他不疲倦。這個不疲倦,為什麼不疲倦呢?這個勝解行地應該是他得到了禪定,得到了禪定他做事的時候可能還是出定,出定做事情的時候也應該可能有疲倦之感,但是做完的時候他就入定,入定立刻就恢復了,所以不會有厭倦的問題。這個到十地菩薩呢,那要比勝解行地是更殊勝了。所以「雖常修習而無厭倦」,當然這裡面也表示這位菩薩有大悲心。
午七、依堅固意樂
又諸菩薩堅固意樂,能於種種熾然精進、廣大精進,發起安住無緩加行、無斷加行。
這是第七科「依堅固意樂」。「又諸菩薩堅固意樂,能於種種熾然精進」,這個「熾然」就是勇猛的意思。是各式各樣利益眾生的事情、自己用功修行的事情,能勇猛的精進、廣大的精進。這個廣大的精進,就是他內心的境界與第一義相應的時候,可以稱之為「廣大精進」。「發起安住無緩加行」,他這樣子他會發動起來「安住無緩加行」,安住在無緩加行,不緩慢的加行。「無斷加行」,不間斷的加行。這也就是所謂「熾然精進」的意思。
午八、依無虛妄意樂
又諸菩薩無虛妄意樂,能於所引彼彼善法速證通慧,不於少分下劣薄弱差別證中,而生喜足。
「又諸菩薩無虛妄意樂」,這無虛妄的意樂就是前面說過,就是饒益眾生、利益眾生,於無上菩提努力地精進,修學六波羅密,這是「無虛妄意樂」。「能於所引彼彼善法速證通慧」,他能於所引發出來的各式各樣的善法,就是利益眾生的方便和成就無上菩提的方便,這些善法,他能努力地這樣用功修行呢,「速證通慧」,會很迅速地證悟了廣大的神通和廣大的智慧。「不於少分下劣薄弱差別證中,而生喜足」,這位菩薩他不會在他用功的時候,成就少分的功德、成就下劣的功德、成就薄弱的功德,「而生喜足」,他不會到這裡就感覺到滿足了,不會有這種事情。
午九、依應調伏意樂
又諸菩薩應調伏意樂,能引俱生意樂。
這是第九科「依應調伏意樂」。「又諸菩薩應調伏意樂,能引俱生」的「意樂」,「應調伏意樂」就是勝解行地的意樂,也就是不清凈的意樂。那麼這個意樂不感覺到滿意,所以他「應調伏意樂」,能這樣子做。這個「俱生意樂」就是清凈意樂、善清凈意樂。這個清凈意樂就是前九地菩薩,善清凈意樂就是第十地菩薩,這都是聖人。「又諸菩薩應調伏意樂」,就是勝解行地的意樂,要努力的改善它,那麼就是得初歡喜地了。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就成就了俱生意樂,能做這件事。
午十、依俱生意樂
又諸菩薩俱生意樂,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趣證;能與天人作諸義利利益意樂。
又諸菩薩證悟了十地的境界,就是俱生意樂。到了第十地的時候,再努力地用功的時候,「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趣證」,就成佛了,能做這件事。「能與天人作諸義利利益意樂」,這個諸菩薩俱生意樂,能成就無上菩提了呢,同時也能夠「與天人作諸義利」,就是天上的眾生、人間的眾生,為這兩種眾生「作諸義利」,為他們造作得三乘道果的果利,成就這樣的利益意樂。這三惡道不提它,沒有提,因為三惡道成就三乘聖道不容易,人間的人、天上的人比較容易,所以只說天人了。
巳二、略不說三
應調伏意樂即不清凈意樂;俱生意樂即清凈意樂、善清凈意樂,故不別說
前面說出來「應調伏意樂」,就是那個「不清凈意樂」;「俱生意樂」就是「清凈意樂」和「善清凈意樂」。所以這裡面沒有說到這個「不清凈意樂」,也沒有說到「清凈意樂、善清凈意樂」。但是說到「應調伏意樂」,那就是說了「不清凈意樂」;說到「俱生意樂」,那就是說到「清凈意樂」和「善清凈意樂」。所以這個是「略不說三」,這三種意樂沒有說,沒有說也就是說了,「故不別說」。
卯三、遍攝一切
世尊所有為諸菩薩,於彼彼處種種宣說施設開示增上意樂,當知一切即此十五意樂所攝。是故過去未來現在妙善意樂諸菩薩眾,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曾當現證,一切皆由如是所說十五意樂;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這是第三科「遍攝一切」。前面是第二科「能作十事」,「能作十事」說完了,現在說第三科「遍攝一切」。
「世尊所有」,就是佛陀所有的為一切菩薩「於彼彼處」,在各地方,「種種」的「宣說施設」的「開示」,這是「增上意樂」,為眾生說的增上意樂各式各樣的。「當知一切即此十五意樂所攝」,我們應該知道佛在各處說出種種的增上意樂,「即此十五意樂所攝」,都不超過這十五種意樂的。「是故過去未來現在妙善意樂諸菩薩眾,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曾當現證」,所以過去的妙善意樂的諸菩薩眾、未來的、現在的妙善意樂的諸菩薩眾,他們對於無上菩提的「曾當現證」,「曾」就是過去已經證了,或者將來證無上菩提,或者現在證無上菩提,「一切皆由如是所說十五意樂」。
「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除此十五種意樂之外,就不會再過了,不會再超過這裡,再增加多少的。
寅五、結
如是菩薩十五意樂,能得最大菩提果利;是故菩薩依此意樂,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菩薩十五意樂,能得最大菩提果利」,這是第五科結束。「如是菩薩十五意樂,能得最大菩提果利」,得無上菩提了。「是故菩薩依此意樂,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所以應該學習這十五意樂。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住品第四之一
這是〈住品〉,前面十五種意樂是〈增上意樂品〉,現在這是〈住品〉第四之一。
壬四、十三住︱︱即住品 (分四科) 癸一、標 (分二科) 子一、菩薩住
如是始從種性具足,廣說乃至於如所說菩薩所學正勤修學,於如所說菩薩諸相正等顯現,於諸菩薩分加行中正勤修學,於如所說菩薩意樂能凈修治,諸菩薩眾略有菩薩十二種住。由此菩薩十二種住,普攝一切諸菩薩住,普攝一切諸菩薩行。
「如是始從種性具足,廣說乃至於如所說菩薩所學正勤修學」,這下面是第四科「十三住」。這個〈菩薩地〉,〈聲聞地〉以後是〈菩薩地〉,〈菩薩地〉裡面分兩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第二科是「廣辨一一」。「廣辨一一」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普攝學果」,分三科,第一科是「標釋品類」。「標釋品類」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第二科是「別釋」。「別釋」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初持攝」,第二科「次相等攝」。「次相等攝」分八科,第一科是「真實諸菩薩相」,就是〈相品〉。第二科「在家出家分」,〈分品〉。第三科是〈增上意樂品〉,我們剛剛學習過了。第四科是「十三住」,就是〈住品〉。所以第四科是「十三住」,分四科,第一科是「標」,分二科,第一科「菩薩住」。
「如是始從種性具足,廣說乃至於如所說菩薩所學正勤修學」,這裡是從這個〈種性品〉那裡開始,從〈種性品〉乃至到最後的〈功德品〉,就是指這個意思說的。就是「從種性具足,廣說乃至於如所說菩薩所學正勤修學」,就指那個一共有十八品說的。「於如所說菩薩諸相正等顯現」,這是第二段,這一段就是前面那個〈相品〉,〈真實諸菩薩相品〉,指這個說的。「於諸菩薩分加行中正勤修學」,這個就是指前面說那個〈分品〉。「於如所說菩薩意樂能凈修治」,就是前面說那個〈增上意樂品〉。
「諸菩薩眾略有菩薩十二種住」,這就是現在這個〈住品〉。就是從〈種性品〉到〈功德品〉,到〈功德品〉之後,又〈真實諸菩薩相品〉,〈真實諸菩薩相品〉以下,一直到〈增上意樂品〉,這都是菩薩所勤修學的法。這些能學的菩薩眾,「略有菩薩十二種住」,這麼多的菩薩可以分成十二種的不同。「由此菩薩十二種住,普攝一切諸菩薩住」,這十二住可以普遍地賅攝了一切諸菩薩的住。「普攝一切諸菩薩行」,這一切菩薩怎麼樣用功修行也都包括在內了。
《披尋記》一五六三頁:
普攝一切諸菩薩住等者:菩薩修作一切事業有二時別:一者、行時,二者、住時。如說菩薩修不放逸,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無有毀犯,如是行住,略攝菩薩一切作業。依此安立菩薩十二種住,說彼普攝一切行住。
「普攝一切諸菩薩住等者:菩薩修作一切事業有二時別」,菩薩所修作的事情,就是一個自利,一個利他。但時間上有兩個時間的不同:一是「行時」,二是「住時」。「行時」,就是修行的時候,這是因。二是「住時」,就是果,住在果這裡。就是你這個時候你想要成就的功德,你要這樣修行;修行成功了,這叫做「住」,就是這樣意思。
「行時、住時」,我們若是用功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一個行時,一個住時。說我現在要學習《瑜伽師地論》,那麼就是行;我把《瑜伽師地論》學習畢業了,那麼就叫做住,是這個意思。說我現在想要得未到地定,我天天靜坐,後來成就未到地定了,那叫做住。一個行,一個住;就是一個因,一個果,是這個意思。「二時別:一者、行時,二者、住時」。
「如說菩薩修不放逸」,這裡也是舉個例子。說是現在菩薩修這個不放逸,一定精進地用功修行,修諸善法。「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如所應」,就是如是如是這是你應該這樣做,「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那麼你這件事成就了,這件事成就了,這件事成就了。我早晨,這功課表上我要去坐兩個鐘頭,我就是這樣行;到了午後又有兩個鐘頭靜坐,我也這樣做,就是「如如所應行」。你能這樣做,你沒有懶惰,你肯這樣做,那就叫做「如如所應住」。你這件事你應該做,你做了,那麼就叫「如如所應住」。
「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無有毀犯」,你這樣行、這樣住,你沒有毀犯,沒有違背。「如是行住,略攝菩薩一切作業」,所有的作業都包括在內了。「依此安立菩薩十二種住,說彼普攝一切行住」。
這個「十三住」分四科,第一科是「標」,分二科,第一科是「菩薩住」,下面第二科是「如來住」。
子二、如來住
復有如來第十三住。由此住故,現前等覺廣大菩提:名無上住。
「復有如來第十三住」,菩薩總共有十二住,如來算是一住,加起來就是十三住。「由此住故,現前等覺廣大菩提:名無上住」,這個第十三住是如來住,由於如來住。「現前等覺」,這個第一義諦現前了。「等覺」,就是如實地覺悟了。「廣大菩提」,就是一切種智成就了,這叫作「無上住」。沒有人比它更高尚的了。前面第一科是標,現在第二科是征。
癸二、征
云何菩薩十二住等?
「菩薩十二住」的內容是什麼呢?這是征,第三科就是列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
癸三、列 (分二科) 子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種性勝解行,極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慧,無相有功用。無相無功用,及以無礙解;最上菩薩住,最極如來住。
這是「嗢柁南」。下面第二科是「長行」,分二科,第一科是「列名」。
子二、長行 (分二科) 丑一、列名
謂菩薩種性住、勝解行住、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復有三種:一、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二、諸諦相應增上慧住。三、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謂諸菩薩如實了知能觀真實所觀真實;及於真實諸有情類由無智故眾苦流轉,由有智故眾苦止息。如是菩薩,由於三門以慧觀察,故有三種增上慧住。及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無加行無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是名菩薩十二種住。
「謂菩薩種性住、勝解行住、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復有三種:一、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二、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覺分」,就是三十七道品。「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就是苦、集、滅、道。「三、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就是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是「流轉相應增上慧住」。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就是「緣起流轉」的「止息」,就是沒有生死了,「相應增上慧住」。
「謂諸菩薩如實了知能觀真實所觀真實」,這裡統起來解釋前面「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加以解釋。「謂諸菩薩如實了知」,這個「極歡喜住」,這是初地。「增上戒住」,是二離垢地。「增上心住」,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這一共是六地:第四地就是「覺分相應增上慧住」,第五地「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第六地「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
「謂諸菩薩如實了知」,這麼多已經登地的大菩薩,如實的了知「能觀真實、所觀真實」,「能觀真實」就是已經成就清凈的無分別智,這無分別智它能觀第一義諦。「所觀真實」,所觀的第一義諦。就是有能觀的般若,所觀的第一義諦。
「及於真實諸有情類」,這個「真實」怎麼講?「真實諸有情類」,就是執著真實的諸有情類。「由無智故眾苦流轉」,由於這個諸有情類,沒有清凈無分別智的關係,他就在很多的苦惱裡面生存,在那裡流轉;或者是到天上去、或者又來到人間、又到三惡道、三惡道又到天上去、或者又到人間,就是這麼相續地流轉。
「由有智故」,由於這位執著真實的眾生,有智慧的時候不執著了,他成就勝義諦的智慧了。「眾苦止息」,生死的眾苦就停下來了。「如是菩薩由於三門,以慧觀察」,「謂諸菩薩如實了知」這個菩薩,他「由於三門」,三方面用智慧去觀察第一義諦。「故有三種增上慧住」,一個是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一個是諸諦相應增上慧住、一個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就是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
「及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這是第七地。第七地這位菩薩,和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加這個第七地,就是七個地,都是有加行、有功用,就是他要努力,不可以懈怠。「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無間缺」就是第七地,第七地他無間缺,就是他觀第一義諦他這個止觀是沒有間缺的,就是相續不斷地用功修行。「無相住」,他心裏面沒有我相,也沒有法相,不執著了。就是他的止觀的力量強大了,所以他能與第一義諦相應。若是前六地呢,有的時候也是無相,也是「運轉無相住」,但是有的時候是有相。現在這個第七地菩薩,雖然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運轉,但是是無相的,這是第七地。
「無加行無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這是第八地。第八地的時候呢,他心裏面離分別住。「加行、功用」,實在就是有分別,他現在無分別。「無間缺」,就是他修真如觀的時候,沒有間,是相續不斷地,相續不斷地這樣無相住,於真如是相應的。這個應相之中呢,他也是任運地向前進,所以也還是「運轉」。「無礙解住」,就是第九地菩薩有四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第十地。「是名菩薩十二種住」,這十二種住的菩薩的名字,列出來了。
丑二、結攝
如是菩薩十二種住,普攝一切諸菩薩住,普攝一切諸菩薩行。
這十二種呢,就是他的位次。「普攝一切諸菩薩住」,都包括在內了。「普攝一切諸菩薩行」,也在內了。這是第二科「結攝」。
癸四、釋 (分二科) 子一、別辨相 (分二科) 丑一、如來住
如來住者:謂過一切諸菩薩住,現前等覺大菩提住。此中最後如來住者,於後究竟瑜伽處最後建立品,當具演說。
這是第四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分二科,第一科先辨別「如來住」的相貌。「如來住者:謂過一切諸菩薩住」,超過了一切菩薩的境界,就是菩薩他的煩惱障、所知障還沒能究竟清凈,所以「佛住」是最殊勝的,超過了一切諸菩薩住。
「現前等覺大菩提住」,如來「現前」,祂那個圓滿的無分別智現前了,所以平等地覺悟了無上菩提。「此中最後如來住者,於後究竟瑜伽處最後建立品,當具演說」,這裡就是標個名字,它裡面的內容還沒有說,到最後如來住,於後面文〈究竟瑜伽處〉那個地方,最後的〈建立品〉,當具演說如來住的相貌。這是前面第一科「如來住」,現在第二科「菩薩住」,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當說」。
丑二、菩薩住 (分二科) 寅一、總標當說
菩薩所有十二種住,如所安立,我今當說。
菩薩一共是十二種住,「如所安立」的,如佛所假藉名言安立的十二種住。「我今當說」,就是彌勒佛菩薩說:我現在當為你們講說。
這是第一科「總標當說」,下面第二科「別顯十二」,別顯十二住,分二科,第一科「略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初二住」,就是十二住前面的兩個住,分二科,第一科「顯其自相」,顯這個初二住的自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先說「種性住」,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寅二、別顯十二 (分二科) 卯一、略釋 (分二科) 辰一、初二住 (分二科)
巳一、顯其自相 (分二科) 午一、種性住 (分四科) 未一、征
云何菩薩種性住?云何菩薩住種性住?
他是什麼相貌呢?是什麼樣子呢?這是征,這提出二個問題。
《披尋記》一五六四頁:
云何菩薩種性住等者:此中雙征:一征住位安立,二征彼所有相。是故說別。
「云何菩薩種性住等者:此中雙征」,這裡面提出二個問題:「一征住位安立」,第一個問題,就是問你「種性住」,這個位次的安立,怎麼安立的?這是一個問。「二征彼所有相」,這個種性住的相貌是什麼樣子?「是故說別」,所以說出兩句話來,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性自仁賢」。
未二、釋 (分三科) 申一、性自仁賢
謂諸菩薩住種性住,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由性仁賢逼遣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擇有所制約,有所防護。
「謂諸菩薩住種性住,性自仁賢」,菩薩住「種性住」的時候,他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性自仁賢」,他的心性就是很慈善的,仁者愛也,就是慈悲。賢者善也。心性很慈悲、柔和、很良善地、不會害人,就是「性自仁賢」。「性自仁賢」這句話也等於是標,下面就是解釋。
「性自成就菩薩功德」,他不是相信佛法了,經過善知識的教導,沒有這些事情。他本來就這樣子,「性自」,自已原來就成就了菩薩的功德,他就有布施的這種愛好,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這種功德。
「菩薩所應眾多善法」,這個本來就成就的菩薩的功德,是什麼呢?就是於菩薩的道德相應的眾多的善法,就是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呢,就是有那種相似的功德性;與菩薩所修的六波羅蜜相似的六波羅蜜的功德。「於彼現行」,在他的身、口、意裡面,能現出來這種德行,是這樣意思。「亦有顯現」,也就是他具足的種性,住那個「種性住」,那個種性裡面顯現出來的。「於彼現行」,是在身、口、意裡面表現出來。為什麼他會這樣子呢?就是他的種性現出來的。
「由性仁賢逼遣方便令於善轉」,這在解釋他為什麼會這樣子呢?他「性自成就」,不需要三寶,他沒有相信三寶,他自成就菩薩功德呢?「由性仁賢」,由於住種性的這個人,他的心性非常的好,非常的慈善。「逼遣方便令於善轉」,他那個仁賢的心性,就是他的良心逼迫他。遣者發也,就發出來這樣的方法,不是跟人學來的,他心裏面就發出來這種方便、這樣的方法。「令於善轉」,他那個心性命令他自已要做好事,叫他這樣做。
「非由思擇」,不是說他到佛法裡面來,親近善知識了,教他怎麼樣思惟、如理作意,不是這樣子。「非由思擇有所制約」,也不是說是在佛法裡面受了戒,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盜,不是這樣制止、約束你,你不可以越軌,不是這樣子。「非由思擇、非有所制約、非有所防護」。
他若是來學習佛法的時候,什麼叫作善?什麼叫作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要修學善法,我不要做惡法,要保護自已。他不是,他本來就是良善的。本來是良善的,但是也應該有一個界限,就是這個菩薩所應眾多的善法,成就菩薩功德的話,應該是沒有佛法裡面的般若波羅蜜相應。就是福分的善根,而不是解脫分善根。就是他有點慈悲心,心性很良善,做些利益人的事情,屬於福德這一方面的功德,而沒有般若波羅蜜,不是佛法裡面的般若波羅蜜的善根,他還是沒有的,應該是這樣子,這是「性自仁賢」。
《披尋記》一五六四頁:
性自仁賢等者:謂諸菩薩本性成就,其心溫潤,其心純凈,恚心害心不久相續,隨生隨舍起賢善心,是名性自仁賢。種性為依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斷煩惱所知二障,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故性自成就菩薩功德。有六波羅密多種性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是名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
「性自仁賢等者:謂諸菩薩本性成就,其心溫潤」,謂這些住種性的菩薩,他本心就是成就了這樣的善法。「其心溫潤」,他那個人的心裏面,就是很溫和,而不是很煩躁、很強暴的,不是這樣子,他心裏面溫和、柔和。
「其心純凈」,他那個人的心裏面很清凈。「恚心害心不久相續」,他也有恚、也有害,也有這種心,但是「不久相續」,不會相續地時間很久。「隨生隨舍」,他那個恚心、害心現起來以後,生起來又棄捨了,而不會在心裏面停留了很久,一直地有壞主意要傷害人,沒有這個事情。「起賢善心」,他現起來這個良好的心情,「是名性自仁賢」。
「種性為依」,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面,就是有菩薩的種性,就是有這種善根為依止。「有所堪任」,有所能,他能辦一件大事,有這種能力。「有大勢力」,就是他能發出來這個很大的力量。「有所堪任」,就是他能發;「有大勢力」,就是所發,他能發出大勢力。
「能斷煩惱」,究竟有所堪任、有大勢力是什麼呢?「能斷煩惱所知二障」,他心裏面那個善根,那個種性,有這個力量能夠斷除去煩惱障、能斷滅了所知障。「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這種堪能性。「是故性自成就菩薩功德」,所以這位菩薩他成就了這樣的功德。「有六波羅密多種性相貌,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是名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這麼樣解釋這段文。這個人啊!的確是有的人性格就特別地好,有的人就是差一點。
這一科是「性自仁賢」。下面第二科「具足佛種」。
申二、具足佛種
若諸菩薩住種性住,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
「若諸菩薩住種性住,任持一切佛法種子」,若諸菩薩他還沒有遇見三寶的時候,他就安住在種性住。什麼叫作「種性住」呢?「任持一切佛法種子」,他那個心裏面「任持」,能攝持,能夠保持一切佛法的種子。什麼叫作「任持一切佛法種子」呢?「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就是在他的阿賴耶識的體性裡面、在他的自體裡面、在他色受想行識裡面。「於所依中」,應該是阿賴耶識裡面。「於自體中」,說色受想行識,這麼解釋。「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這些種子都有的。
《披尋記》一五六五頁:
任持一切佛法種子等者:自乘種性堪能證得諸佛所證無上菩提,是名一切佛法種子。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任持。附在所依,成就十力種性差別。是名於自體中,於所依,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
「任持一切佛法種子等者:自乘種性堪能證得諸佛所證無上菩提」,就是這位菩薩自已,他乘自已的種性,他依止自已的種性,堪能夠證得諸佛所證悟的無上菩提,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一切佛法種子」,無上菩提的種子,這句話這麼講。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這個一切法的種子,不是說是來到佛、法、僧裡面栽培的,不是。從無始世界,展轉傳到現在來;或者就原來是在人間,後來跑到天上去,從天上可能又回到人間來,一生一生展轉傳到現在來。「法爾所得」,就是自然所得的,自然就有這個功德,就有這個佛性。「是名任持」。
「附在所依」,這個佛法的種子附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成就十力種性差別」,就是本來就成就了,「十力種性」就是佛種性。這個種性是有差別的;就是他不同於無種性的人,也不同於聲聞種性,也不同於辟支佛種性,所以叫作「種性差別」。「是名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
這是第二科「具足種性」。下面第三科「性離粗垢」。
申三、性離粗垢
又諸菩薩住種性住,性離粗垢,不能現起上煩惱纏,由此纏故,造無間業或斷善根。
「又諸菩薩住種性住,性離粗垢」,這個諸菩薩住種性住的時候,還有什麼相貌呢?「性離粗垢」,他的心性遠離那個粗重的染污。什麼叫作「性離粗垢」呢?「不能現起上煩惱纏」,他有煩惱,但是他不能現起很嚴重的煩惱的系縛,不是很嚴重的煩惱,不是。什麼叫作嚴重的煩惱呢?「由此纏故,造無間業」,由於有這樣上品的煩惱纏,他會造作五無間地獄的業力。「或斷善根」,或者是斷滅了善法的根本,永久也不會修學善法了,那就叫作「上煩惱纏」。這是第三科「性離粗垢」。
未三、指
如種性品所說種種住種性相,於此菩薩種性住中,亦應廣說,應如實知。是名菩薩種性住。
「如種性品所說說種種住種性相」,這個「住種性」的相貌,前面有〈種性品〉,那裡所說的各式各樣的住種性的相貌。「於此菩薩種性住中,亦應廣說」,在這裡面說到種性住菩薩的情形,也應該廣說那個種性的相貌。「應如實知」,應該那樣真實的知道它。
未四、結
是名菩薩種性住。
推薦閱讀:
※仰卧束腳式 開髖開肩修身養性
※5個瑜伽動作甩掉腰腹贅肉,讓你一身輕鬆
※打開髖部和肩膀?這21個瑜伽動作就夠了(動圖)
※瑜伽體式精講:單腿站立伸展式 大象腿變小鳥腿
※腘繩肌—瑜伽練習中讓你最頭痛的部位!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