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子路「其言不讓」看孔子的禮治思想

從子路「其言不讓」看孔子的禮治思想和教育理念

江西省高安中學 張超敏

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一言一行都會流露出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讀《論語》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從孔子對弟子子路「哂之」「其言不讓」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禮治思想和教育理念。

在文中,孔子讓他的弟子各言其志,子路第一個迫不及待地回答:「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軍隊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如果讓我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弟子有大志該是多麼可喜的事啊,可是,弟子的這番大志不僅沒有得到孔子的讚賞,反而遭到孔子當面的微微一笑(夫子哂之),和背後的批評:「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治理國家要講禮讓,可他的話卻一點不謙讓,所以笑他。)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子路違背了孔子的禮治思想!

孔子生於動蕩的春秋末期,奴隸制正向封建制過渡,「禮崩樂壞」,周天子成了無足輕重的名義上的領袖,「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陪臣執國命」已成為時代的特徵。

面對這個動蕩不安的社會,孔子的治世良方是「為國以禮」。而什麼是「禮」呢?禮是西周以來君主等級社會的基本原則和體制,它包羅萬象,從國家大事、社會活動,到個人日常生活規範,無不包括在內。禮首先是一種等級制度,一種「貴賤有等、長幼有序」的社會秩序。社會全體成員各有其所在等級,各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都應得到尊重。孔子一方面強調王權天授,竭力維護各級君主的壓迫秩序;一方面又強調各級君主首先要帶頭遵守盡到義務,才能享受其權利,要是民不聊生,君主也就不得祿位了。其次,禮也是禮儀禮節,是一種道德規範,是人與人之間自發情感的表達,是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外在表現。如對老人尊敬,對師長恭敬,對父母孝順,對孩子愛護,對陌生人友好……這都是有禮的表現。

「為國以禮」是孔子最高的政治理想,他就是渴望建立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嚴明,貴賤清晰,有秩序,人與人之間比較友好的社會。

孔子一生致力於推行周禮,他自己也是事事處處嚴格地按禮的準則來行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而在侍坐中,子路至少有兩處表現失禮:第一處就是說話不知謙讓。當時師生談話也是有一定的禮儀講究的,別的學生都是夫子點了名之後才回答,而他卻是「率爾而對」,過於輕率,急於表現自己。第二處是言志不夠謙遜。別的學生都把志向越說越小,顯得那麼平易、謙和,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公西華「願為小相焉」;曾點則只願與一些少年人郊郊遊而已。而子路不但說自己有治理「千乘之國」的才能,並且渲染該國在他治理前的困境,「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經過他的治理,「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極力顯示自己的才能。這些恰恰違背了孔子「為國以禮」的準則。在孔子看來,每個人的一切言行都應受到禮的制約,「不知禮,無以立也」,縱有再大的政治才幹也不可能治理好一個國家。

但是,孔子對此沒有當面言明,而是心平氣和,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絲不滿情緒。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循循善誘,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推薦閱讀:

harvest
2016-6《十月》·思想者說|西川:唐詩的讀法(選讀1)
張兵:醒醒吧,零碎經驗不值錢,系統的經驗才值錢
思想複雜的人要怎樣回歸簡單,找到幸福?
【內在生活信息】第五章 思想的爭戰

TAG:思想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