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老和尚講法華經》第020集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
下面,正式入文了。那麼解釋這部經的次序呢,經,有題目,有正文。題目有三,一個是經題,一個是譯題,另外呢還有品題,一共有二十八品。向下入文,分為三段,一個是通敘跡本兩門,第二是,別說跡本兩門,第三是,流通跡本兩門。那麼你們這個,有些經本上呢,就都有科的。有了科判,這個段落就更加清晰。
什麼叫作通敘跡本兩門呢?《法華經》講這個序,一個是通敘跡本兩門的序,這是現在我們就要講的。那麼《法華經》分跡本兩門,跡門開權顯實,本門開跡顯本。本門有本門的序,跡門有跡門的序,本跡兩門各自有序,有正宗,有流通。現在我們將要講的「如是我聞」以下,這是通敘,為跡本兩門做序的。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自《妙法蓮華經》)
這一段,這個叫作「五事冠經首」。無論大,小乘經,開經之前,都有這麼幾句話,「如是我聞。一時。」大概是都一樣。在什麼地方,這個就不一樣了。佛說的經典有三百餘會啊,說經的地點各有不同。佛說這部《法華經》在什麼地方說呢?就在「耆闍崛山」。耆闍崛(ju)山,耆闍崛(yu)山,這個方音不同,讀音呢,是耆闍崛(yu)山。「耆闍崛山」,此翻為「靈鷲山」,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靈山會上」。釋迦牟尼佛仍然在那個地方說《法華經》,儼然未散,就這個地方。
這個「五事冠經首」。「如是」兩個字,是說「所聞之法體」。「我聞」兩個字呢,是說「能持之人」,就是指阿難。「一時」兩個字,指聞,持和合。聞持和合這個時間呢,就是一時,也就是說機教相合。「佛」,從什麼地方聞呢?從佛聞的。「王舍城」,就是在這個耆闍崛山,靈鷲山,這是阿難聽佛說《法華經》的地方,就在這個地方。底下「與大比丘等」,是聞持之伴。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的地方,這叫作「五事冠經首」。那個「與大比丘等」以下呢,那是聞持之伴,有主有伴。
我們現在先把「五事冠經首」這個文呢,先給大家提示提示,那個底下,約「四意消文」,因緣,約教,本跡,觀心。
從這個「五事冠經首」,就是這幾個字,特別是「如是」這兩個字,這是一經之主體,也是釋迦牟尼佛一化的主體。這個「如是」兩個字,你可不要把這個「如是」兩個字看得輕描淡寫。你把這個「如是」兩個字,能夠領會了,哪怕領會了一點點,那也是受用無窮的。從這個字面上看,這個「如是」兩個字,有什麼奇妙呢?誰都認得,那麼究竟這兩個字怎麼講啊?嗯?因為我們現在所介紹的,這是釋迦牟尼佛最關重要的這一部《法華經》,這個《法華經》說來說去,就是說這個「如是」兩個字,為什麼道理呢?「如是」,是一經之法體啊!體,是最重要的。你比如我們一個人來講,我們這個人什麼最重要啊?說這個名字,名字不重要,人人都有個名字。這個體重要啊!下地獄,也要這個體。去成佛,也要這個體。你這一天到晚做人做事,都不能離開這個體。當然,我們所說的這個體,這個身體,這是有漏的色身,這是業報之身,但是今此《法華經》,這個「如是」就是所聞的法體,那個法體究竟是什麼樣的?嗯?一部《法華經》,即以「如是」兩個字為法體。你得到這個體,那就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現在的新名詞呢,叫個「主旋律」,對吧,那你就得到了。法體!
從這個字上講,如者,是不異;是者,是遣非。如者不異啊,我們上來講的,「佛如眾生如,一如無二如。」那麼「一如無二如」,眾生跟佛,體就是一樣啊,那就叫「如」。「是」呢,說是這個東西不是的,那就是「非也」,我們常常說,非也,非也,非也。不是的,不是的,不是的。現在呢,不是「非也「,是「是也」,是的,是的,是的。說是,你說這個東西怎麼樣,怎麼樣。他說不錯,是的,啊,承認了,相信了,他就說「是的」。如者,是不異,是者,是遣非。
字面,解釋這兩個字啊,字是這麼講,那麼道理是什麼呢?什麼叫作「如」是不異的?什麼叫作「是」是遣非的?要是上根利智的人一聽他就曉得了,哦「如」,如果《金剛經》中講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你看這如不如呢?那就是如,都一樣,沒有高下,那都不是平等嗎?平等就沒有差別,沒有差別就是如嘛。沒有差別不是如嗎?「是」者,這個講是,就是世間一切法,就眾生的眼睛看,因為眾生是有煩惱的,有妄想的,有分別的,他是不斷地起惑造業的,所以見一切法就有差別。都有差別吧,嗯?而且這個差別的觀念呢,還非常的執著,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那怎麼能夠隨便呢?嗯?不能隨便,所以他就不「如」。佛看一切法,他就「如」了,都是佛法。在佛的眼睛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你看那如不如啊?那就「如」了。不分彼此的,無論男女老少,出家在家的,一切眾生,蠢動含靈,九法界的眾生都成佛,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所以這個「如」字,如果是詳細的解釋,遍蓋法界皆如。
我們上來,說是講這個《妙觀初機》,講這個三諦,一空一切空啊,那不就「皆如」了么?講「十如是」,十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上邊都有一個「如」字,那就不一樣,那就不異了,如者是不異啊。所以此《法華經》,用「如是」兩個字貫經首,稱為《法華經》的法體。這個《法華經》,如日普照,像太陽,也不是早上的太陽,也不是晚上的太陽,也不是午前午後的太陽,而是正是中午這個太陽,普照大地。開權顯實,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到了法華會上,人人都能成佛,你看如不如呢?就「如」了。「如」就是「是」。你說不是這個樣子的,那就不是的,現在呢都是的。佛說的法是這個,如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妄語者,那個不是「如」么。
所以舉這兩個字,稱為一經的法體。阿難所聞的,就是聞的這個「如是」。那麼「如是」,那就兩個字嗎?那把它概括起來呢,入經以後有七萬字呢!要是在印度,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說八年呢!「積至八里」啊,那是都「如」的!怪不得人家說《法華經》是成佛的法華,從這兩個字,就可以為法界一切眾生授記成佛,這叫作「如是」。那麼當然,這個「如是」的意義還很多,我們呢,簡單的,把這兩個字的字的意義給大家拎一拎。
「我聞」
這個如是,是所聞的法體。法體是什麼呢?就是全經的經文所顯的這個理,這叫「法體」。底下是「我聞」,我是什麼人呢?我,是指阿難。阿難是佛的侍者,佛說的一切法,他都聞到的,當然這個《法華經》他是更加聞到的,這個「我聞」。
「我聞」,是能持之人,為什麼講我聞是能持之人呢?阿難是持法的人,持是受持,佛說的法,如瓶泄水,「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阿難都清清楚楚的,一個字都不漏。不是一個字不漏,佛所說的大乘道理,小乘道理,這個五時八教,他都聞得清清爽爽的,這個能持之人。我們現在也聞呢,能聞是不能持哦,聽過就忘記忒了,還持嗎?持者,是不失為義,就是我拿個東西,拿在手上,不掉下來,那麼這個東西才能給你用啊!就像拐杖一樣,這個拐杖,我這個人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我用拐杖。你要拿牢啊,不拿牢,這個拐杖掉了,它就不給你用啊!所以「我聞」,是能持之人。
有人說,我們這個佛法呀,講無我,講沒有我,那麼現在呢,阿難稱為「我聞」?講沒有我,是破我執的。破眾生的我執,講一個沒有我,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麼此處,為什麼要講個「我聞」呢?這個我是什麼我呢?我者,是自在為義。我們現在這個我都不自在啊,不自在,不能稱為我。你幾時自在了,你這個我呢,真我就現前了。阿難稱為「我聞」,這個不但是阿難稱為「我聞」,釋迦牟尼佛從那個摩耶夫人的右脅降生以後,降生以後,那個九龍吐水沐慈容,釋迦牟尼佛那還是才降生,一點點大啊,他就說了,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他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他也講「我」呢!他那個「我」,跟我們這個「我」,就不一樣啊。
我們現在有了個「我」字呢,這是個最大的障礙啊,這是一個生死的根本,一切造業都因為這個「我」字,沒有我,還造什麼業啊?嗯?我能,我所,什麼事兒都講我。你吃飯沒吃飯呢?「我」吃飯了。你到哪兒去?「我」進城去哦。沒有個「我」字,一天到晚這個日子就過不了的,對不對啊?哎這打板了,你還不起來啊?哦這個「我」字就來了。沒有這個「我」字,怎麼過法子呢?世間法,這個「我」字,這是一個造業的根本,所以破世間法的造業根本呢講一個我字。如果善於用心,這個我字,這是過來人,為啥說我字呢?隨俗說我「字」嘛。這叫隨俗而說的。
這個底下呢,講這個「一時」。
佛說法,不是像我們世間人辦一切事情,世間人辦一切事情呢,從來沒有說這個「一時」,都有年月日的,都講個年月日。我這個高旻寺,從歷史上是哪一年哪一月,中間呢無論什麼事情都有個年月日,從來沒有講「一時」的。這個佛說法,無論大乘法,小乘法,都講「一時」。這個「一時」,就是聞持和合,聞持之人與所聞之法和合,這個時候,叫作「一時」。和合么,成了一個了么。以人會法,那個人,會這個法,你要能會呢?佛說的這個法,是一部《法華經》的法體,你要能夠會得這個法體,那就稱為「一時」。如果你還不能會這個法體,你還不能稱為「一時」。當然阿難,他是做到了這點,所以講「一時」。
另外,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餘會,你說那個佛說法什麼時候啊?早上也說法,中上也說法,晚上也說法。給人也說法,給天也說法,給聲聞緣覺也說法,給菩薩也說法,那麼這些個人,從各自的果報來講,論這個時間都不一樣,對不對啊?我們人間,二十四小時為一晝夜,那麼天上就不一樣,要按四天王天,他那個一晝夜,我們人間過五十年,你看這「一時」一樣不一樣啊?如果要是講這個眾生類,那也不一樣啊。我們人間過一晝夜,你看那個螞蟻它過多少時間呢?你問問這個螞蟻去,看它過多少時間?這個「一時」就不一樣。
既然不一樣,統統用這個「一時」,這叫作聞持和合。不是異時,異時呢,那個時間不一樣了。比方說,阿難聞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這是在,從舊曆來講,是三千多年以前的事兒。那麼智者大師,大蘇妙悟,親見靈山一會,還在那兒說《法華經》,怎麼講呢?所以這個聞持和合,就是你,你也能夠,今天晚上拜這個《法華經》,拜這個《藥王菩薩本事品》,一個頭磕下去入定了,你也能夠見到靈山會上說《法華經》,那也是「一時」哦,對吧?像我們參禪的人,參念佛是誰,你真能夠把念佛是誰找到了,那就是你的「一時」。那是你的「一時」,跟這個法體和合。是這樣的道理,叫個「一時」。
「佛」
是說法之人。這個《法華經》么,不但是《法華經》,一代時教,都是佛的金口所宣,《法華經》也不例外。那麼阿難從誰聞的呢?從佛聞的,所以講個「佛」。那麼下文他會解釋的,說是一代時教,他必須要鑒別。佛在我們想像當中,佛么就是佛么,不會有兩個樣子的。在教中講呢,佛就不一樣。佛有大乘教,有小乘教。佛也有法身佛,有報身佛,有應化身佛,那也不一樣啊。丈六老比丘像也是佛,千丈舍那身也是佛,微塵相好也是佛,佛的法身遍滿法界也是佛,那都是佛啊,那個佛就不一樣了。那麼,這個地方來講的佛,就是阿難在靈山會上,聞佛所說的。
「王城耆山」
王城,就是「王舍城」。「王舍城」在什麼地方?在摩羯提國。摩羯提國,它是中印度的一個國家。這個稱為「王舍城」,可見得,這個城是王者之所居,國王所居。如果說這個摩羯提國,王舍城,是波斯匿王住的,那麼它是「王舍城」。
那麼「王舍城」呢,人說還有段歷史,為什麼叫王舍城呢?你說哪個城不是國王所住的,為什麼叫王舍呢?過去,那個摩羯提國,有一個國王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生下來啊,蠻奇怪的,一個頭,兩個臉,有四個手臂。生下來以後,大家就議論了,說這個孩子生得不吉祥。這個不吉祥,不吉祥么,這國王就把他丟掉了,這丟掉不是好好丟掉啊,把這個頭拔下來給他丟掉了,身體給他分裂開來給他丟掉了,丟在曠野之中。哎,說這個人命大呀,身首都分裂了,丟在那個曠野當中,他怎麼活呢?他遇到那個羅剎鬼,女羅剎,看這個小孩子不錯,她說蠻好的。羅剎鬼還蠻有本事的,又把他活起來了,活了么長大了,長大了本事大。這個本事大本事大,本事大他就要統領南閻浮提,哪個不聽他的話,他就征伐你。結果一個個去征伐,把南閻浮提有一萬八千個小國的國王都捉得來,給他放在這個城裡。因為這麼多的國王住在這個地方,所以叫「王舍城」。
還有一個說法,原來這個摩羯提國國王住這個城,建一次就燒一次,建一次就燒一次,燒了八九次了。後來說這個地方地理條件不好,要搬家,後來么,搬家就搬到這個地方來。搬到什麼地方來呢?就搬到這個耆闍崛山。這個山,叫作靈鷲山,有人說在城裡,有人說在城外,管它在城裡城外,反正就那麼個地方。
靈鷲山,有五個山峰,靈鷲峰呢,是第一山峰。這個山峰的樣子像靈鷲。鷲呢,就是天上飛的那個鷲鳥,像這個樣子,就給取名「靈鷲山」。這是佛說《法華經》的所在地,在這個地方,是佛住的。「王舍城,耆闍崛山」
這是講「五事冠經首」,所聞的法體,能聞的人,「一時」講這個時,「佛」是從佛聞,在什麼地方,叫作「王舍城」。這個「五事冠經首」。這個「五事冠經首」是證信的,說這個《法華經》哪兒來的?誰說的?哪個聽到的?在什麼地方啊?除了這個以外呢,下面還有「伴」,不能說是就是你阿難一個人,佛兩個人,兩個人在那兒說,在那兒聽的。還有那麼多人作證明的,底下呢,就是「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等」,那下文講這個地方。
這是我呢,作為簡單的,把這個「五事冠經首」的簡單的道理呢作為介紹。下面正式用這個「四意消文」。
我們想想看,佛說了那麼多的法,大乘法,小乘法,若權若實,結集經藏的人,都加一個前言,叫作「五事冠經首」。那麼既然「如是」兩個字稱為一經之法體,既然是一經之法體,那麼大乘經,跟小乘經,這個體就不一樣。每部經,都有它自己所詮之理,叫這個法體,它必須不一樣。所以底下呢,是約「四意消文」呢,我們就對這個「五事冠經首」就更加清楚。不然的話,你今天看《法華經》,《法華經》前頭有個「如是我聞」。你看《阿含經》,《阿含經》中也有的啊,一切經中都有的啊。
第一,約因緣,解釋這個「如是」。
「三世佛經初。皆安如是。」(自《妙法蓮華經會義》)這個我好像記得,這個「如是我聞」意思呢,是佛說的,阿難請佛的。說是佛去世以後,將來我們這個經藏結集起來,前頭怎麼安?講這個「如是我聞」,這樣講的。三世諸佛,所有的大小乘經典,這個頭上都有「如是」兩個字,都安「如是」,那麼就意味著「佛佛道同」。不是你那個佛說的法沒有「如是」,我這個佛說的有「如是」,都一樣,佛佛道同。
「不與世諍。」(自《妙法蓮華經會義》)既然講如是,那有什麼諍呢?沒有可諍的,這叫作「世界悉檀」,因緣呢是約「四悉檀」作解釋的。世界悉檀,歡喜益;為人悉檀,生善益;對治悉檀,破惡益;第一義悉檀,入理益。有這個,得四種利益。
「舉時方令人生信者。為人悉檀也。」(自《妙法蓮華經會義》)比如我們這「一時」,令人生信的,不然你這個經什麼時候說的?令人生信哦。你就是公家的文書,也一樣啊。一個文書,一個文稿寫好了以後,年月日它不要有嘛。年月日,還要蓋章,「舉時方令人生信」,這叫作為人悉檀。
「又對破外道阿歐二字不如不是。」(自《妙法蓮華經會義》)說是佛教的經典,前面冠以「如是」二字。外道也有經典,外道經典頭上寫什麼字兒呢?「阿歐」。「阿歐」啊,什麼叫作「阿」?什麼叫作「歐」?「阿歐」兩個字,翻我們中文的意思,一個是有,一個是無。外道的經典,它頭上沒有「如是我聞」的,都用「阿歐」兩個字擺在前頭。這是一切外道,這個邪見計度,認為一切法不是有就是無的,不是無就是有的,所以他呢,用「阿歐」兩個字。「阿歐」兩個字,是「不如不是」。你說空的,那就不是有的,有的就不是空的哦,它就不如也不是哦。這是對治外道的「阿歐」二字,不如不是,這叫作「對治悉檀」。對治悉檀,是破惡益。
「又如是者,信順之詞。」(自《妙法蓮華經會義》)說是人家說一句話,我相信,就順從,就喊「如是」,是吧?
「信則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信則所聞之理會」,你相信佛所說的話,「信為道源功德母」,無論任何法門,佛說的也好,祖師說的也好,善知識說的也好,你要是不相信,你不相信怎麼能夠會理呢?怎麼能會這理呢?佛在《法華經》講大乘實相之理,講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你不相信。你不相信,那你怎麼能進入法會的這個境界啊?怎麼能夠會這個法華大乘經典的法體?那就全靠於信順。「如是」兩個字,就是信順之辭。你叫我做什麼事情,是哦,不錯,信順。
「順則師資之道成」,順者,是順從也。人說,孝者順也。說是孝順孝順呢,孝以順為本呢。我說的話你不相信,不相信就是不順,不順就是不孝。不孝,我說的話是一個道理,你就不能會入我的道理。所以這個如是,是信順之辭。這個呢,就是「第一義悉檀」。第一義悉檀,入理益。阿難做到這一點,你說的大乘經典,《法華經》,我完全領會,一點兒也不會有什麼差錯的。這是「約因緣釋」。
約教來解釋,諸經不同,「如是」也不一樣,不應該用一把鑰匙開一切鎖,不能用一個「如是」解釋一切教。四教有四教的「如是」。
「又佛。阿難。二文不異為如。能詮詮所詮為是。」(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佛所說的,跟阿難所聽到的,這個兩個文呢,完全一樣,一字都不差,所以稱為「如」。
「能詮詮於所詮」,佛說的語言也是能詮的,阿難從佛金口所聞,聞到以後,在結集經藏的時候,把這個《法華經》呢,結集下來,又傳到中國來,所詮的道理完全一樣,能詮與所詮,這叫作「是」。
這叫作「如是」,不異為「如」,能詮詮所詮為「是」。
「今阿難傳佛何等文。詮何等是。不可以漸文傳頓是。以偏文詮圓是。傳詮若謬。則文不如。文不如。則理不是。此義難明。須加詳審。」(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這個道理呢,也不是難明。當然呢,不能用「漸文傳頓是」,也不能用「偏文詮圓是」。大小乘經典的文字,都是那麼幾個字,但是文字結合在一道,道理就不一樣了。我這裡講個頓,那這個頓教。說這個漸,就是漸教。文字不同,所詮的道理就不一樣。比如有人到高旻寺來,看到我們處處貼「念佛是誰」,貼「照顧話頭」,他字認得,這幾個字哪有不認得的,都認得,都是大好老,他這個東西看到,摸不到頭緒,文字不一樣啊。如果不明白呢,底下呢,須加詳審,加以詳細的解說。
「佛明俗有文字。真無文字。」(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真諦沒有文字。是啊,講到真諦,一空一切空。說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有什麼文字呢?空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還有文字嗎?說按俗諦講呢,那就是有文字的。「因緣所生法」,是俗諦;「我說即是空」,就是空諦。約因緣所生法,那都有名字。你看我們世間的依正莊嚴,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有名字啊,都有名字。
這阿難傳佛的俗諦文字「與佛說不異。故名如。」(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佛教化一切眾生,你說不講話能夠度眾生嗎?不說法能夠度眾生嗎?說法,不是語言就是文字,不是文字就是語言,語言就是俗諦,為什麼呢?佛說法,也要隨順世間法說。世間法,說這個東西是杯子,哎你這個凡夫把它叫杯子,那我佛還管它叫杯子嗎?佛也沒有辦法,他也只好叫個杯子,對吧?佛再有本事,你說我佛看你就是佛,那也不行。他說那個桌子,你喊它桌子,佛也喊它桌子,這個隨俗。不然的話,沒有這個俗諦,這個世間法怎麼行法,怎麼運轉呢?世間法都有名字的,凡夫都有名字。佛說的,怎麼說,你比如說從這個說八年呢,到我們中國來只有七卷。佛說的語言,把它結成文字。文字跟語言呢,一點不差,那像刻圖章一樣,印下來的。這叫作不異,叫作「如」。
「因此俗文。會真諦理。故名為是。」(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這個文字也是俗諦。山河大地,草木叢林,依正莊嚴,這個都叫俗諦。文字也是俗諦,語言也是俗諦,為什麼道理呢?真諦是不可說的,非語言道。可說的,就是假語言顯真諦,所以這個語言是俗諦。「因此俗文,會真諦理,故名為是。」像這種解釋呢,這是「三藏經明如是也。」這是約教的解釋,這個義還淺。
「若雲。佛明卽色是空。空卽是色。色空空色。無二無別。空色不異為如。卽事而真為是。阿難傳佛文不異為如。能詮卽所詮為是。此則通教經初明如是也。」(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三藏十二部經里,約天台來講么,有藏通別圓。藏教的文字,詮藏教的義理,通教的文字,詮通教的義理。他也喊「如是」,如通教之是,叫如是。藏教呢,如藏教之是,叫如是。比如說,佛要是為人天說法,三皈五戒,那也是如人天之是,如三皈五戒之是。這個說教有權有實啊,上來講的呢,一個藏教,一個通教,界內的頓漸二機。下面呢,講對界外頓漸兩種機緣說的大乘法,他也講「如是」。「如是」不錯,他所詮的理就不一樣。
「若雲。佛明生死是有邊。涅槃是無邊。出生死有邊。入涅槃無邊。出涅槃無邊。入於中道。阿難傳此出有入無。出無入中。與佛說不異。為如。從淺至深。無非曰是。此則別教經初如是也。」(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這個呢,是阿難,他不但是傳《法華經》啊,他還傳一切經典,都是阿難傳的來的。現在講這個別教,就是界外的鈍根,獨菩薩法。這個法是什麼樣子呢?說「生死是有邊」,當然呢生死是有邊,有因有果。比如我們這個三界的眾生,三界二十五有,有因有果,是有邊吶。「涅槃是無邊」,涅槃是不生滅地,這個生死了了,出了三界了,入有餘無餘涅槃,涅槃是無邊。「出生死有邊,入涅槃無邊」,再出涅槃的無邊入於中道。「阿難傳此,有出有入」。這個別教,是次第法門,上面我們講五重玄義的時候,講了好多地方,次第不次第。別教的修行呢,空假中,他先空次假後中,一步一步地來的。圓教呢,三諦一心中得,圓滿無缺。所以,阿難要是傳此,從無入有,從有入無,從無入中,這個樣子修行呢,沒有錯謬,這個叫作別教經初的如是。
「若雲。佛明生死卽涅槃。亦卽中道。況復涅槃。寧非中道。真如法界。實性實際。徧一切處。無非佛法。阿難傳此。與佛說不異。故名為如。如如不動。故名為是。是則圓經初如是也。」(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那麼看起來底下呢,正是阿難所傳持的,這是從佛聞的,一直傳到我們現在來的,就是這麼一段文。生死就是涅槃,不但是涅槃,就是中道。何況是涅槃,不是中道呢?「真如法界,實性實際。」就從這句話,我們也能理解大乘法的這個道理。真如,法界,什麼叫作真如?什麼叫作法界?「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這個真如,真如就是如么。真如和法界呢?真如,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叫作真如啊,真如具一切法,叫真如法界。嗯,這才是圓融的道理。「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生佛是假名哎,佛也沒有,眾生也沒有,自他也沒有,什麼都沒有了。六祖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
「本來無一物」,你看六祖大師是不是「本來無一物」啊?他開了悟以後,受了那麼多的磨難,有一物沒有一物啊?還度了那麼多的人,他有一物沒有一物啊?還傳了那麼多的法,有一物沒有一物啊?所以我們常說的,「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台。」就是這麼個道理。
這個「實性實際。徧一切處。」什麼叫徧一切處呢?上來講,「如是」是一經的法體,這個法體是徧一切處的,無法不具。說是「清凈妙法身,具相三十二。」人家都說的,這個法身啊,法身無相啊。那個夾山善會禪師說的,他一向是「法身無相啊,法眼無暇。」當了口頭禪了,像個栓驢樁一樣,把個驢栓在那兒跑不掉,執著這個地方。這也是法執啊。法身有相沒有相呢?那個《法華經》到後頭,龍女成佛的時候,龍女贊佛「深達罪福相」,「具相三十二。」所以這個法呢,法是圓融的,人要是執著沒有辦法。圓人聞法,是無法不圓。佛法本來是圓融的,沒有障礙的。
「如如不動,故名為是」,這個此經之法體,是如如不動。什麼叫作如?第一個如,是如理;第二個如,是如事。如事如理,都遍滿一切處。怎麼動呢?比方說我這花瓶,這個花瓶,要是裝半瓶子水就動了,對不對啊?一瓶不滿半瓶搖么,人家批評人的,說你這個人呢一瓶不滿半瓶搖。把這瓶水裝滿了,你看動不動?它不動了。法體是遍一切處,是如事如理,皆不動故,故名為是。這是詮什麼經呢?這就是詮此經,是圓經初如是也。
這是約教來解釋。所以這四教,藏通別圓這個四教的經典,經典之初前邊都有如是,如是所詮的理體就不一樣,有深有淺。很清楚嘛。
底下呢,約本跡釋「如是」。
「約本跡釋如是者。三世十方。橫豎皆爾。過去遠遠。現在漫漫。未來永永。皆悉如是。何處是本。何處是跡。且約釋尊最初成道經初如是者。本也。中間作佛說經。今日所說經初如是者。皆跡也。又阿難所傳如是者。跡也。佛所說如是者。本也。又師弟通達如是非始今日亦非中間者。本也。而中間而今日者。跡也。」(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底下這段呢,約本跡來解釋。
「三世十方。橫豎皆爾。」這個佛,約橫則有十方諸佛,約豎呢則有三世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這個佛佛,既然是道同,所以講,「過去遠遠」,過去久遠呢,遠之又遠。「現在漫漫」,這個現在十方界,沒有邊際。「未來永永」啊,佛法,眾生法,說是過去的我們就不談了,已經過去了。佛法,未來有沒有呢?「未來永永」啊。這個道理,大家如果看過那個《普賢菩薩行願品》,大家就可以曉得了。眾生無盡,煩惱無盡,什麼都無盡,沒有窮盡的,「未來永永」。都如是。
既然都如是,現在講本跡,何者是本?何者是跡呢?比如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用權實二智,說權實二教,所有一切的說的法,結集的經典,都有「如是」,那麼什麼叫作本?什麼叫作跡?底下就都交代。
「且約釋尊最初成道經初如是者。本也。」釋迦牟尼佛最初成道,在《如來壽量品》,上次我們說的,「塵點劫前。」是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那個就久遠又久遠了。最初成道,佛,也像這次到我們人間來八相成道一樣,也說法,也度一切界內界外兩種利鈍二根的眾生。佛去世以後,結集經藏,也像現在一樣也都有個如是,那個呢,「如是」是本。中間做佛,什麼燃燈佛,大通智勝佛啊,什麼威音王佛,這個中間所說的經都有「如是」的,乃至於今日所說的,就我們現在所說的這個經,這個都叫作跡。這是約本跡釋如是的。
「又阿難所傳如是者。跡也。佛所說如是者。本也。」論佛說,與阿難傳持來講,那沒有佛的本,哪有阿難的傳持呢?這個約佛跟阿難來說呢,論本跡。
「又師弟通達如是非始今日亦非中間者。本也。而中間而今日者。跡也。」這個道理呢,就更好了。師,釋迦牟尼佛,弟呢,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被的,所教化的這些個弟子。佛也好,弟子也好,共同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會《法華經》之法體。這個法體,我們上面講五重玄義,講這個體字,體者是非始非終的,體沒有始,也沒有終。體是無始無終的,宗呢,是有始有終的。宗,是會體之宗,是有因有果,有始有終。拿一個譬喻來講,空間,你看看我們這個室外的空間跟我們室內的空間有始沒有始啊?什麼時候有的?沒有始,也沒有終。說是沒有始,為什麼說叫「通達如是非始今日亦非中間者」呢?通達,那是從因至果,會到這個體了。佛也是這個樣子,證得這個體的,弟子也是這樣證得這個體的。就像起這個房子,你不起這個房子,我們這個空間就沒有啊,沒有這個空間,我們怎麼運轉呢?怎麼使用啊?說它那個東西呢,無始無終,都一樣。通達如是非始今日,也不是中間,那就是本。這個本,上次我們說的,六祖大師說的,「吾此法門,以無相為體,以無念為宗,以無住為本。」就這個體,這個體呢,是自然之體,天然之體,不是哪個造的,也不是佛造的。這是佛所證得的,這是本。這是一切師弟之本。
底下呢,約觀心釋。
「觀心釋者。觀前悉檀教跡等諸如是義。悉是因緣生法。緣生卽空。卽通觀也。因緣卽空卽假者。別觀也。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雙照二諦者。亦通亦別觀也。上來悉是中道者。非通非別觀也。文雲。若人信汝所說。卽得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並諸菩薩。乃觀行之明文也。信則論機。見則是應。卽因緣也。」(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解釋這個觀心,觀心也有因緣,約教,本跡,也有這個講這個因緣。底下觀心這段文給大家,讀一讀。這觀心見三寶,即得見我及比丘僧,乃至於菩薩。
「又信有淺深。見有權實。種種分別不同。卽約教也。又信法華之文。則見實相之本。若見身子之化。則見龍陀之本。」
「身子」啊,就是舍利弗。舍利弗跡中現聲聞相,實際上呢他老早成佛了,在東方,叫作金龍陀佛,大權示現的,那是舍利弗的本。
「若見始成釋尊。亦見久成先佛。」
「久成先佛」是本,「始成釋尊」是跡。
「若見千二百比丘八萬菩薩者。亦見其本也。又聞經心信無疑。覺此信心明凈。卽是見佛。慧數分明。是見身子。諸數分明。是眾比丘。慈悲心凈。是見諸菩薩。」
這是約四番解釋這個「如是」兩個字。
下面呢,還有「我聞」。
「因緣釋我聞者。或雲聞如是。蓋經本不同。前後互舉耳。大論雲。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欲聞。眾緣和合。故言我聞。」(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可見,這個「耳聞」,也是因緣所生法。「耳根不壞」,我們這個耳朵啊,看來我們聽經的人耳朵都不壞的。耳朵壞的什麼人呢?聾子,聾子他就不能聽經了。只要你耳根不壞,外面有音聲來了,你就能聽到吧,什麼鐘聲,磬聲,板聲,都聞到的,耳根不壞。
「耳根不壞」還不行,還要「在可聞處」。什麼叫作在「可聞處」呢?我們這個肉耳,就是我們這個頭上兩邊長的肉耳,這個聞的能力有限的,遠了你聞不到啊。在可聞處,就是你這個音聲來的,離著我不太遠,我聞得到,這是一個條件,因緣,有這個條件。
「作心欲聞」,什麼叫「作心欲聞」呢?外面雖然有音聲,但是你不作心,心不在焉,外面有音還聽不到的。有的人就是,我跟你說了半天了,你怎麼沒聽到啊?我心不在焉呢?我想別心,開小差了行不行,聽不到。「作心欲聞」。這幾個因緣,條件夠了,這個「故言我聞」。
就問呢,「應言耳聞」,為什麼說我聞呢?答。「我是耳主。舉我攝眾緣。」耳朵,那麼應該說是「如是耳聞」,為什麼是「如是我聞」呢?耳朵沒有這個我,能聞呢?沒有我,我是什麼呢?我就是心呢?沒有這個心,能聞不能聞呢?不能聞。「以主攝耳」,就是「我」是耳的主。這個我啊,哎,這個「我」是與生俱來的。這個眾生啊可憐,可憐什麼東西呢?這個我,一迷為心,眾生一旦把這個心迷掉了,這個心到什麼地方來呢?就到你這個一百多斤裡頭來了。這個一百多斤呢,經常是我,這個我,這個我執,是與生俱來的,生下來以後,他就有個我,什麼都以我為主的,以我為出發點的。說我今天坐香,怎麼坐得不好啊?沒有昨天好啊?開始就我,什麼事情都有我,我昨天做了個夢,也有個我,這是個我。「舉我攝眾緣」,這是約世界悉檀。沒有多大的道理在裡頭。
「阿難登座稱我聞。大眾皆悲號。適見如來。今稱我聞。」(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阿難結集經藏。結集經藏,阿難是起了重要作用的。那個大迦葉召集一千尊大阿羅漢結集經藏,那還有段故事。大阿羅漢都是破見思煩惱的,因為有些人聞法不是一天到晚跟佛在一道的,只有阿難跟著佛的,所以請阿難呢主持這個結集經藏。阿難登座以後,稱「我聞」,大家聽到「我聞」這兩個字呢,都非常感傷。說世尊呢,還在世間呢,這一下子就喊「我聞」了,就是意思呢佛已經去世了,非常感傷。「今稱我聞。」
「又文殊結集。先唱題。次稱如是我聞。時眾悲號。」(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悲號」呢,就是對佛升起戀慕之心,戀慕之心呢,這就是為人生善之益。戀慕心,這是一個善心呢,生善之益。
「阿難身與佛相似。」
阿難生的相貌非常好,阿難據說有三十相,人家要是粗心大意的呢,看到阿難就看到佛了,就看到佛一樣。比如說短一點,短三指,三指就是兩寸。大家就懷疑啊,阿難剛一升座,哎佛是不是又活了,又活了,重出了?或者是他方世界佛來了?要不然呢,就是阿難成佛了?等到阿難一說「我聞」兩個字,這三種疑惑呢都沒有了,這叫作對治悉檀。
「阿難學人。隨俗稱我聞。第一義中。無我無聞。」
「實際理地不染一塵」,第一義中哪裡有我?哪有什麼聞呢?什麼都沒有。阿難是學人,是隨俗諦,而稱我聞的。
「古來眾釋。同是因緣一義耳。於因緣中。前三尚自不周。況第一義。況約教等三耶。」
上面講,用這個因緣解釋阿難「我聞」兩個字,大家都清楚了。「我聞」。
「釋論明凡夫三種稱我。」(自《妙法蓮華經會義》)
凡夫稱為「我」啊,以什麼為「我」呢?我見,我慢,及「世流布名字我」。凡夫有這個三種我,我見,我慢,「我是人呢」。我是人,你要罵我,你這個人不是人,那還得了,他不高興,我慢,太傲慢了,對不對啊?你看到畜生,你就生傲慢,我是人,你是畜生,你不如我,這個我慢。這個我見,更不要說了,處處都有我。還有一個,就是世俗流布之我。
「學人無我見。但二種。」
有我慢,及世俗流布我。學人呢,你比如說那個畢陵伽婆蹉,他有我慢。畢陵伽婆蹉已經證了阿羅漢了,他還有慢習。「小婢住流」,那就是我們常說的,慢習。
「無學並無我慢。但一種。」世俗流布之我。
今阿難聞《法華經》的時候,還是學人,阿難沒有證阿羅漢呢。釋迦牟尼佛到入滅度了,結集法華經藏的時候,阿難還沒有證阿羅漢。說那大阿羅漢九百九十九個結集經藏,阿難有煩惱,漏未盡,大迦葉起來,出去出去出去,把他領出去了,不能進來。阿難呢,苦的不得了,趕快用功,後來就是被迦葉尊者一逼,開了悟了。叫他進來,從哪兒進來呢?他開了悟了,證了果了,他就有神通啦,不要開門就進來了。
「今阿難聞法時。是學人。無我見。能伏我慢。但隨世名字。稱我無咎。」
這上面的意思,是指三藏教稱為「我」的,藏教之我。所以這個阿難,他作四教傳持之人,有藏教的阿難,有通教的阿難,有別教的阿難,還有圓教的阿難。這上來所說的是,藏教的阿難。
「十住毗婆沙雲。四句稱我。皆墮邪見。」
我有,我無,我亦有亦無,我非有非無,都是邪見。佛正法中,沒有我啊,沒有我,哪個聞的?這是通教義。
「大經雲。阿難多聞士。知我無我而不二。雙分別我無我。此用別教意也。又阿難知我無我而不二。方便為侍者。傳持如來無礙智慧。以自在音聲。傳權傳實。有何不可。此用圓教釋我也。」
「又正法念經明三阿難。」
這阿難呢,在諸經當中呢,有好幾個名字,我們此中呢,一般都稱阿難阿難,諸經中有好幾個名字,或是「阿難陀。此雲歡喜。持小乘藏。阿難跋陀。此雲歡喜賢。受持襍藏。阿難娑伽。此雲歡喜海。持佛藏。」阿含經還有個典藏阿難,持菩薩藏。根據上述這四種阿難,對這個四教的阿難,是清清楚楚的。就是指一個人,他有四德,有四種功德,傳持藏通別圓四種法門,這很明顯。
第三,約本跡解釋我者。
「若未會入。可言阿難隨世名我。若發跡顯本。空王佛所同時發心。方便示為傳法之人。何所不能。」
這是約本跡啊。約本跡來講,阿難跟釋迦牟尼佛在空王佛所同時發心的,你看看,那還不得了啊。你看看釋迦牟尼佛,成佛甚大久遠了,要說釋迦牟尼佛最初沒有成佛的時候,發心,那更遠了,而且阿難是同時在空王佛手上,同時發心的,那麼可見阿難不是一個泛泛之人呢。方便示為傳法之人,「一佛成道,千佛護持。」你成佛了,我做侍者護持你。現在的人呢,我看也是跟佛學得來的。佛是能上能下,現在的人呢,是能上不能下。啊,成了佛了,他給佛當侍者,這個就是大慈大悲,約本跡釋阿難這個我。
底下呢,解釋這個觀心釋我者。「觀因緣所生法。卽空卽假卽中。」
「卽空者,我無我也。」沒有我了,空就沒有我了,沒有我了。
「卽假者。分別我與無我也。」我與無我都是假名字。
「卽中者。真妙我也。四番釋我竟。」
次釋聞者。釋迦摩尼佛成道的時候是,三十成道,阿難才出生。二十五歲阿難給佛當侍者,那麼可見得說,三十加二十五歲就有五十五歲了。五十五歲,阿難給佛當侍者,當了二十五年,五十五加二十五等於是八十歲,這麼個時間。所以這個《大智度論》中說的,阿難結集法藏時,「自雲。佛初轉法輪。我爾時不見。」那麼你不見,你怎麼聞得來的?是展轉聞的來的。聽到別人說的,諸大弟子啊,諸大阿羅漢吶,傳聞得來的,這是一個。這個阿難沒有從佛親聞,怎麼得來的?這是一個。
「當知不悉聞也。展轉從他。」
那麼展轉從他聞,這就有區別哦,就像我們傳話一樣,傳傳傳就走了樣了。
「自他別故。聞不聞異。未聞者樂欲。已得未聞者樂欲。已得聞者生喜。」
這是世界悉檀。
「舊解雲。阿難得佛覺三昧力。自能聞。」
舊解雲呢,是舊來的解釋。這個佛成道二十五年以後,阿難才給佛當侍者,這個二十五年的法,阿難沒有聽到,也是展轉聞的,這是一個來源。另外有一個解釋呢,阿難他得了佛覺三昧力,這個佛覺三昧力啊,自能聞。哎,這個三昧的能力啊,自然而然的,就是佛在二十五年以前說的法他都能聞得到,三昧的功德。這是為人悉檀。
「報恩經雲。阿難求四願。所未聞經。願佛重說。」
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與諸大弟子在一道。那麼,佛么是一個領袖,也要有人給他當侍者,阿難沒有給佛當侍者的時候呢,那麼有其他人當侍者。後來阿難長大了,阿難是佛的堂弟么,這個阿難呢,相貌又好,又聰明,多聞利智慧。佛么就要求這個阿難給佛當侍者,大家么一直要求阿難當侍者,後來阿難答應,可以,我也有要求,有四願,有四個條件。一個就是不著舊衣食,衣么,那個所衣就是我們搭的這個三衣,這是兩願。這個第三願呢,佛住的那個房間,我什麼時候願意進去就進去,任何時間我要見佛不受限制。那個佛在世的時候,任何人要想見佛,那還是不能隨隨便便就見佛的,還是佛休息啦,還是佛打坐入定了,還是怎麼樣呢,那都要有侍者彙報,說接見,才能進來。不接見,不能進來。他說我這阿難,你要我給你當侍者,我就不受這個限制,我什麼時候要進來就進來。還有一願呢,就是第四願,「所未聞經。願佛重說。」我給你當侍者,你二十五年以前我沒給你當侍者,你說了那麼多的經,我沒聽到啊,你要重新給我說。佛呢答應了。那麼既然答應了,可見的二十五年以前說的經都給他說的,重說。「求四願」。
「又雲。佛口密為說也。」
佛怎麼說法子呢?二十五年說的法怎麼說呀?打起法座來,一步一步給他說啊?佛有口密,這個佛的身口意三業,那就不是像我們這個身口意三業,口密,秘密為說。所以阿難呢,佛一世說的法,阿難都聽到的。
「胎經雲。佛從金棺出金臂。重為阿難現入胎之相。諸經皆聞。況余處說耶。」
釋迦牟尼佛,那是入涅槃以後,裝在這個金棺裡面,從金棺出金臂,重為阿難現入胎之相,那是從釋迦牟尼佛入胎,出胎,降魔,轉法輪,入涅槃,都現的。既然都現的,那麼佛說的法,都給他重說的。所以這個樣子呢,阿難對佛的聞法,沒有聞,都聞到了。這是說這個對治悉檀。
「此經雲。阿難得記。卽憶本願。持先佛法。皆如今也。卽第一義悉。若約教者。歡喜阿難。面如凈滿月。眼若青蓮華。親承佛旨。如仰完器。傳以化人。如瀉異瓶。」
親承佛旨啊,親自聽佛說法,像什麼樣子呢?「如仰完器」,器,就是一個完整的,或是一個杯子啦,或是一個瓶啊,那個杯子也好,瓶也好,如果說你底朝上,什麼東西裝不進去啊!如仰完器么,親承佛旨。
「傳以化人,如瀉異瓶。此傳聞聞法也。歡喜賢。住學地。得空無相願。眼耳鼻舌諸根不漏。傳持聞不聞法也。典藏阿難。多所含受。如大雲持雨。此傳持不聞聞法也。阿難海是多聞士。自然能解了。是常與無常。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菩薩具足多聞。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此傳持不聞不聞法也。今經是海阿難。持不聞不聞之妙法。」
推薦閱讀:
※對哪些人可以講《法華經》
※德林長老講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如來稱嘆方便】323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白話)(11-20)
※永嘉禪高級班教材下冊 法華經選講
※法華經玄贊決擇記 (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