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制度創新 保國家統一

2016-03-06 14:11:09歸檔在歷史風雲|瀏覽 10248 次|評論 1 條一《詩經·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前八個字容易理解,歷來沒有分歧,意思就是「蒼天之下的土地,沒有一處不是天子的土地」。但是「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八個字的意思卻一直存在著爭議。主流的解釋是:四海之內,沒有一個人不是天子的臣民。其中,「率」字被解釋為「沿著、順著」;「濱」,做「邊,邊緣」解。古文老師說,古人認為中國四圍都是海,而海濱以內的土地就是中國。程老漢對這個解釋一直理解不來。首先,從《詩經》形成的時空上講,這個解釋就很可疑。時間上,它形成於西周至東周春秋中葉,而西周的都城在陝西、東周的都城在河南,都是內陸地方;空間上,《詩經》所涉及的地域,西起山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省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主要是黃河流域。這樣的時空背景,怎麼可能想到「四海之內」這個概念呢?沒錯,《書經.禹貢》已有「四海會同,六府孔修」之語,但《書經》的形成時代實在太有爭議了,其中《禹貢》一篇大約只有王國維認為形成於周初,其它學者多認為形成於戰國末期。就是說,「四海」之概念的出現,比《詩經》晚。其次,從詩的修辭看,這個解釋也很可疑。《詩經·小雅·北山》這首詩,全詩六章,前三章每章六句,後三章每章四句。前三章的修辭手法是「層遞」,後三章的修辭手法是「對比」。「普天之下」是前三章之二。既然是層遞,前面已有「普天之下」,後面就不會有「四海之內」。而且,由於是層遞關係,第五第六句就是逐漸遞進的一個結果。如果它是排比修辭,那麼第五第六「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就很怪了。第一第二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蒼天之下的土地,沒有一處不是天子的土地」,兩句講的是同一對象即土地。那麼第三第四句也應該是同樣的修辭手法,不大可能前面講地域,後面講人物。而從第四句明顯講人物來推論,第三句也應該是講人物。《漢書.王莽傳》就特立獨行地將第三句寫作:「率土之賓」。將「濱」改作「賓」,令人豁然開朗:「統領土地的諸侯,沒有一個不是天子的下臣。」我們知道,西周是分封制國家,共有70餘個封國。姬姓周室的自家兄弟、宗室族人得到其中四五十個封國,其他異姓功臣瓜分餘下封國。得到封國的各個家族,遷徙數百里乃至上千里,由周朝的都城向東、向南遷移,到封地統率「王土」。這不就是「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嗎?——從中原來統率土地的「賓」,無一不是周天子的臣子。西周末期,這種「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國本漸漸被動搖。因為這種體制實行太久,地方封國代代相傳不斷成長,一代代新諸侯跟周天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而實力卻可以跟天子相抗衡。於是,原先「王臣」的後人,開始覺得自己不是臣而是王,是這個封國的王,可以跟天子叫板。西周最後一個天子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固然是周幽王的過錯,但是若非地方諸侯勢力強大,周天子還不是想怎麼戲諸侯就怎麼戲諸侯?誰敢說不?封國都是天子給你的,陪朕做做遊戲是你的榮耀!東周前半是春秋,諸侯爭相稱霸,持續了二百多年;後半是戰國,周天子的地位日漸式微,各國混戰不休,也持續了二百多年。一直到秦統一中國,結束了分封制。二讀了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你會更加相信,那句詩以「率土之賓,莫非王臣」更合理些。在經歷了數百年的諸侯稱霸、各國混戰之後,秦始皇廢掉分封制,創設全新的政治制度,這就是全國由一個統一的集權的中央政府統轄,「而其所轄的各地方,也已經不是封建性的諸侯列國並存,而是緊密隸屬於中央的郡縣制度的行政區分了。」(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地方官員全部由中央任命委派,可以隨時調動,除皇帝之外,其他官職一律不得世襲。秦的國祚僅區區14年,但它開創了大一統的國家體制,被漢朝基本上全面繼承。所以錢穆說:「秦代只是漢代之開始,漢代大體是秦代之延續。」漢代的中央官員分為三公九卿,地方政府分郡縣兩級。郡的長官叫「太守」,太守的地位與九卿平等,調到中央可以當九卿,再進一步就當三公;而中央的九卿也可以外放到地方當太守。就是說,再沒有世世代代當「地方王」的好事了。真正回到了周初的「率土之賓,莫非王臣」。不僅漢朝全面沿襲秦制,後來歷朝歷代,基本上都維持秦制。唐朝的地方政府更弱,行政區劃比漢代多(即地方官管轄範圍變小),不僅地方各級官員由中央委任,連這些官員的部屬也由中央分發,不像漢代由各官自己聘用。中央並派出觀察使、節度使到地方巡視監察,使得地方官員越發無權。錢穆說,「其先是想中央集權,由中央指派大吏到外面去,剝奪地方官職權。」(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不過,唐朝成也集權敗也集權。錢穆說:「由中央派去的全權大吏在剝奪地方職權之後,回頭來反抗中央,最後終至把唐朝消滅了。」「中央的監察官變成了地方行政官,這是一大缺點。而由軍隊首領來充地方行政首長,則更是大毛病。唐室之崩潰,也可說即崩潰在此一制度上。」(《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宋朝汲取教訓,中央集權,軍權財權都集中到中央,再沒有外派大員,更沒有外派武臣。錢穆的說法是:「若正名定義來講,則宋代根本無地方官。」「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到一塌糊塗的地步。宋太祖是武官出身,發動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為了防止自己的武臣也來個兵變,也防止武臣中出現安祿山擁兵自重來奪權,宋朝不僅武臣不能干預地方民政,連兵權都沒有。當時的軍隊將領跟軍隊是分開的,軍隊老在調防,但領兵的武官就待在同一個地方不動,所謂「兵不習將,將不習兵」,互相都不認識。有些勛臣武官,被削去兵權,大宅厚祿養起來,而且是集中養在中央。「比如你是江蘇督軍,中央還是保留你江蘇督軍的名銜,但請你在中央住著。江蘇省的事,另外派人去」。(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這裡,「江蘇省」這個「省」字,古時候不是個地域概念而是衙門概念,就是說,秦以後,原本的領地封國概念被徹底拋棄,再出現不了「魯國」、「鄭國」、「晉國」這種一不小心就變成獨立王國的地方政權。比如,「福建」名稱之由來是,唐朝朝廷派官員管理福州、建州(今建甌)這一帶地方事務,這個官員叫「福州建州經略使」,簡稱「福建經略使」。「經略使」就是個官名,是中央派來「經略」(治理)這個地方的官員。「省」本來是中央衙門之名,比如唐朝設「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這些都是中央官署。複製了唐朝文化的日本,至今仍將中央部委叫做「省」,如:外務省、防衛省……元代蒙古人統治中國,對地方更加不信任,根本不設地方政府。元朝的宰相府叫「中書省」,管理地方事務只從中書省派人,遂有「行中書省」,就是一個移動的「中書省」,是宰相府的派出機關。「行省」這個概念一直用到民國,到現在已經沒了「行」字,只剩下個「省」,但我們千萬不要以為「省」的概念約等於「小國」。明朝不設宰相,卻把地方剁得更碎,一個省分成三個司,又再分出許多分守分巡的司。明末大儒王船山統計過,山東省有16個分司,山西省13個分司,陝西省24個分司......(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明朝的總督、巡撫根本就是個臨時工。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由中央政府都察院的都御史臨時派到地方去辦事,所辦是巡撫、總督等事。譬如倭寇來了,沿海地方沒有總其成的人,就派一個總督或巡撫去,這是臨時的。過幾年,事情平定了,這官仍舊回中央,機關也撤銷了。」清朝,總督巡撫變成常設的地方行政首長。「可是真到軍事時期,總督、巡撫仍不能作主,還要由中央另派人,如經略大臣、參贊大臣之類,這是皇帝特簡的官。總督、巡撫仍不過承轉命令。總之,清代不許地方官有真正的權柄。」(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三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說:「某一項制度之逐漸創始而臻於成熟,在當時必有種種人事需要,逐漸在醞釀,又必有種種用意,來創設此制度。」秦以後的這種「強中央弱地方」制度的「用意」是什麼呢?用意就是要確保每一代的「率土之賓,莫非王臣」,而不是上一代王臣的兒孫。這也就杜絕了地方諸侯坐大,與中央分庭抗禮。西周原本是個大一統的國家,被分封制分割成許多獨立王國,那些得到封國的王臣,其兒孫世襲諸侯,做著做著忘了本,忘了他的權力來源是天子而不是他老爸的老爸。西周的天子實在是天真幼稚拿衣服。不要講國土大事,就算小民百姓家族吧,出了五服,誰認識誰啊?(五服就是本宗九族,上至高祖父母,下至玄孫。)相互之間的親戚關係,傳不到百年,怎麼可能一二百年之後,那些在外的玄玄孫還認一二百年之前天子的玄玄孫呢?所以,秦以後的各個朝代都在制度建設上極力避免重蹈周朝覆轍,總之就是強化中央集權弱化地方。這也是中國與外國政治制度不同關鍵點。比如美國,是個自下而上的合眾國(United States),是許多小政權的聯合,理論上每個州都有權通過法律手段使自己脫離聯邦(實際上現在已經做不到了);比如英國,也是個自下而上的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是先有英格蘭、蘇格蘭,才有聯合王國,所以才會發生蘇格蘭公投決定是否脫離這個聯合王國。這些國家,地方政權由各地選民選出而非中央政府任命,故而中央政府之下,會有許多反對派把持的地方政府。而中國,自秦以後再沒了國中之國,政權是自上而下,中央委任省級政府,往下逐級類推。就算是今天實行「高度自治」的香港,特首由港人選舉產生,最後也得經過中央政府批准任命,每年都得到中央述職。而在這種政體之下,地方人士完全沒有「公投自決」的權利,所有圖謀另立中央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全都按「亂臣賊子」論處,「人人得而誅之」。明朝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收復台灣之際,趕上中央政權從朱姓換成愛新覺羅氏,台灣的地位突然變得不明不白。康熙親政之後,清廷欲行招撫。繼承了其父鄭成功地位的鄭經提出台灣循朝鮮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康熙不允:「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戴逸:《康熙收復台灣》)康熙的意思很明確:大清拿下的是整個明朝中國,鄭氏是明朝大臣,理應與中國其它地方大臣一樣歸順清廷,休想藉機成為「外國」。後來康熙啟用晉江人施琅率大軍武攻台灣,一舉收復。中國經過東周數百年的諸侯爭霸各國混戰之後,到了秦始皇那一代人實在是受夠了,所以才會在征服諸國之後,制定一個永久保持國家統一的全新制度。秦以後二千多年,中國歷經朝代更迭,政治制度修修改改,國土版圖伸伸縮縮,始終都還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跟始終因循秦始皇式的「率土之賓,莫非王臣」這種政治制度有著莫大的關係。

有不一樣的發現您可能也喜歡:

秦始皇沒有統一中國嗎?

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中國?

怎樣實現國家統一

現代國家制度初探

國家統一必須斬草除根

0

上一篇<<假如中國退出聯合國海洋公約,是利…
推薦閱讀:

54張國家出入境卡填寫指引, 果斷收藏! (2014-02-14 16:37:27)
今天起,請叫我國家森林城市!肇慶成功了
讀《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有感
《二十四史》讀後感1:國家、民族、個人
從所謂「完美的民主國家」到「有瑕疵的民主國家」

TAG:創新 | 國家 | 制度 | 國家統一 | 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