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歷史上的NB人物 你知道哪幾個?

霍元甲(1868-1910)

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近代著名愛國武術家。 霍元甲幼時體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他擔心元甲習武日後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於他。但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於父傳兄弟之機。苦練於舍外棗林之僻。後為父知,受責。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准父兄一起習武。 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於他。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宗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 光緒22年(1896),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於元甲門下。霍察其正直,遂收為弟子。從此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先例。 元甲俠肝義膽。光緒24年(1898),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 宣統元年(1909),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登廣告,辱我「東亞病夫」。霍應友人邀赴上海約期比武。懾於霍元甲拳威,對方以萬金作押要挾,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應願出萬金作押。對方一再拖延,元甲在報上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霍公之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膽而逃,連公證人,操辦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讚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

孫耀庭(中國最後一位太監)(1902~1996年)

孫耀庭(1902年11月30日—1996) 小名留金。天津市靜海縣西雙塘村人。公元1916年凈身為封建王朝太監。他的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1988年被改編為電影。

孫從小耳聞目睹夫人花天酒地、窮人塗炭的情景,心中非常氣憤,便決心混出個樣子來,為窮人爭氣。他聽說鄰村(呂官屯)小德張當太監後風光無限,便日夜糾纏其父為己「閹身」。父無奈,於宣統三年(1911)八月十五前夕,含淚給兒子施行閹割。此後不久,傳來宣統皇帝退位消息。損壞寶自嘆兒子「命苦」,盡全力供濟他讀書。

1916年12月16日,孫進入京城載濤貝勒府謀生。嗣後,投靠「九堂副督領待」任德祥,在其門下做了一個太監名冊里沒有名字的「黑戶口」太監。孫為「壽」字輩,取名「春壽」。一偶然機會,快京劇的端康皇太妃召孫入永和戲班。經半年訓練,孫的演唱水平逐日提高,在武功戲《石秀探庄》中,扮演石秀,深受端康皇太妃喜愛。後經皇太妃恩准,做了「正式」的太監,並賜名「王成祥」。

1923年6月,紫禁城火災,溥儀認定系太監所為,遂將900餘名太監住處宮門,孫亦在其中。不久,宮內深感人手欠缺,端康皇太妃又差人將孫召回,到皇后殿伺奉婉容皇后。

溥儀於東北建偽滿洲國後,孫隨同前往,在內廷勤務班聽差。嗣後,孫患肺病,溥儀賞其500元回家休養,孫從滿洲國回到北京。

新中國建立後,孫被分配到興隆寺工作,月工資36元。20世紀80年代後,他成為全國最後一位在世太監,國家將其作為「重點」保護起來,規定寺廟人員要照顧好他的生活和安全,須經批准方能回見中外客賓。

1996年12月17日,孫耀庭辭世,想念94歲。

花玉蘭(1907~2002年)

花玉蘭,本銘黃東僑,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9月9日出生在唐官屯鎮一個貧困家庭中。父親黃起發以務農為主,後因生活所迫,背井離鄉,到天津碼頭當搬運工。全家人亦隨往天津,往南市一帶。

花玉蘭13歲到天津英美煙草公司(即天津捲煙廠)當童工,每逢下工路過「落子館」時,都要溜進去聽唱,有時不能進場,便站在門外聽。1923年,被落子藝人白廣傑收為徒,步入戲劇生涯。

她聲腔高昂脆亮,禿子真切,行腔鏗鏘有力,具有典型「大口落子」韻味。她在白廣傑教導下,演唱技藝有了很大的提高。後來,拜評劇創始人成兆才為師,學唱評劇。成親授她《楊三姐告狀》、《盜金磚》等幾齣看家戲。

花玉蘭首次登台演出《王二姐思夫》後,一炮打響。二十歲時,隨師父白廣傑到東北演出《花為媒》、《夜審周子琴》等劇目,頗受觀眾歡迎。在瀋陽、哈爾濱等地演出時,參加了正興劇社,與金靈芝、蓮五朵、金鳳玲等演員同台演出,紅遍東北三省。嗣後,她與花蓮舫、碧蓮花、金靈芝齊名,同稱為東三省四大名旦。

1928年,她與著名評劇小聲演員陳艷樓結婚。陳演出經驗豐富,亦精通文墨,能編能導。夫妻二人曾聯袂排練演出了《呂布與貂蟬》、《花田八錯》、《唐伯虎點秋香》等新劇目,成為當時評劇界夫妻合作、默契配合的典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的戲劇一人紛紛入關,花玉蘭亦回天津演出。到津後,首演《秦香蓮賣畫》,轟動津門。嗣後,又經常在南市丹桂戲院、昇平劇院等地演出《杜十娘》等劇目。演出中,她清脆洪亮的唱腔聲勢多人,具有聲振屋瓦之功。是時,天津觀眾曾將花玉蘭與天津評劇第一代坤伶李金順相媲美,稱:「品李金順的柔軟,聽花玉蘭的脆聲」

新中國建立後,飽嘗舊社會心酸的花玉蘭決心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1950年,皖北、蘇北、河北、河南等地受災。是年11月,花玉蘭等在天津中國戲院曾矩形賑災義演。1953年,她與小白玉霜等著名評劇演員在北京中山公園為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工人慰問演出,收到中央文化部多為領導和工人代表的高度評價。

20世紀50年代中期,成立中國戲曲學校(現為中國戲曲學院),花玉蘭到該校地方從事評劇教學,培養了許多評劇演員。著名評劇演員古文月回憶說:沒有黃老師(花玉蘭)的嚴格要求,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就。

她從藝期間,盡心竭力培養子女繼承藝術事業,為大女兒陳佩華(即小花玉蘭)、二女兒陳佩蓉(即小幼蘭)的日後成才奠定了基礎。

花玉蘭於2002年12月29日辭世。生前為中國戲曲家協會會員,《中外名人傳》、《評劇簡史》、《中國戲劇家大辭典》收錄了她的藝術成就和突出業績。她演唱的評劇《桃花庵》和《黑貓告狀》在20世紀30年代由北京培開公司製成唱片,流傳至今。

張敏生 (1913~2006年)

張敏生,1913年出生於靜海縣中旺村一個農民家庭。1937年日軍侵略中國後,他不忍目睹山河破碎、人民塗炭,於1938年投身革命。是年,被選入陝北公學、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抗日軍政大學宣教幹事、八路軍前方指揮部二局科員、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二局政治處主任、第二野戰軍司令部二局副政治委員。參加進軍大別山和淮則渡江戰役。戰爭年代,他堅決執行黨的政策,認真做好部隊的政治工作,曾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獨立功勛榮譽章。

新中國建立後,於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60年為大校軍銜,後被晉陞為副兵團職。歷任西南軍區司令部二局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總財政部計劃組織局局長、總後勤部組織部部長、總後勤部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等職,為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2006年2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於京逝世,享年92歲。

關永吉 (1916~2008年)

關永吉,本名張守謙,1916年2月生,王口鎮義和庄人。1932年,入天津河北省立第一中學讀初中。翌年,發表《汽車》、《兵變三部曲》、《益三先生》等小說,並主編《益世晚報》副刊《詩神》。1934年,與他人創辦《北極》旬刊。1935年,入北平匯文中學讀高中,主編校刊《匯文》月刊。「一二·九」運動時,任校學生自治會主席團成員,後因「共黨嫌疑」被判刑兩年半。

「七·七」事變後,自學考入北平師範大學教育系,又因「抗戰嫌疑」被捕。出獄後,以編輯與寫作為生。先後編輯過《吾友》、《東亞聯盟》、《文筆》、《讀書青年》等雜誌,以關山、關永吉、林叢、林柳、山靈、吳樓、吳公汗、上官箏等筆名發表文學創作與評論。1941年入華北文藝家協會,翌年入華北作家協會,後被推舉為評論部委員。1944年秋,因處境不利,去南京覓職未果,於是冬赴漢口任《大楚報》總編輯。嗣後,創辦《南北叢書》、《讀快文庫》與《新評論》半月刊。

1938年至1948年日本侵佔中國期間,他曾出版小說集《秋初》、《風網船》(又名《流民》),中篇小說《貓是怎樣長大的》,長篇小說《牛》,短篇小說《泉》、《江邊》、《戀愛》、《小丑》、《鎮長和鎮長的兒子》等。這一期間,他發表了許多雜文、評論和論文。雜文有《新文壇的危機》、《游牧、老爺、名士和作家》、《讀舊賬與長老調和就此打住》等,並將其集結成《食客集》、《懷狐集》、《尋夢庵雜文》。這些雜文批判了淪陷區文化界的頹廢、墮落和庸俗,以文筆犀利、健康稱著於華北淪陷區文壇。評論有《袁犀論》《劉萼論》、《評畢基初》等。當時,他是華北淪陷區文壇中引人注目的文學評論家。論文有《揭起鄉土文學之旗》、《新英雄主義、新浪漫主義和新文學之健康的要求》、《論文藝大眾化之形式與內容》、《中國新文學的進路》等頗具影響的文章,在抵制日偽文學通知和使淪陷區文學健康發展方面做出一定的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返回華北並進入解放區,在中共忽而被局城工部等部門工作。1948年,被派往上海做敵後工作。

新中國建立後,調往華東軍鄭委員會聯絡局任職。1951年回天津,先後在第三中學、速成中學、師範學院(今師範大學)工作。1957年,被定為「右派分子」。平反後,發表近20篇有關古籍整理的論文,出版了與他人聯合主編的《中國古典小說大辭典》及個人點校整理的《敬鄉筆述》、《津門記略》、《精神降鬼傳》等著作。近年來,關永吉的作品日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中國現代文學館編輯「中國現代文學百家」叢書,收有《關永吉代表作》;多部現代文學史對其創作進行專門論述;其著作的各種版本,多成為新文學善本。

關永吉於2008年10月28日在津辭世,想念93歲。

郝友 (1923~1988年)

郝友,原名郝吉銘,1923年生,台頭鎮人。14歲去哈爾濱華樂京劇團,隨表兄金瑞林(霸州市陳家堡人)學習司鼓。嗣後,演奏技藝日漸提高。一次演出,邂逅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張賞識郝的精湛技藝,遂將其轉入北京京劇團,為張專門司鼓。

由郝友司鼓,李慕良操琴合作演奏的許多京劇曲目,如《得勝令》等,被作為經典樂曲保存下來,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多次播放。人民大會堂落成後,曾舉行過多次盛大文藝晚會。期間,郝曾為許多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司鼓。「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擔任北京京劇團「樣板戲」《沙家浜》司鼓。嗣後,曾任北京京劇二團團長,並為國家一級演奏員。

1988年,於北京病故,享年65歲。

禹作敏 (1930~1999年)

禹作敏。1930年4月3日生,靜海縣大邱庄人。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任大隊黨支部副書記,1974年任支部書記,1983年後任大邱莊農工商聯合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等職。1983年後,他多次被評為縣、市、全國勞動模範和優秀共產黨員,並獲全國改革人才金杯獎,全國農業改革十年創新獎,全國鄉鎮企業優秀企業家,還當選為全國第七屆政協委員。1987年被《半月談》雜誌評為「中國十大新聞人物」之一。

1978年,帶領全村人民建起大邱庄第一個工業企業——大邱庄冷軋帶鋼廠。嗣後,又建起高頻制管廠、印刷廠、電器廠等多個工業企業。1983年,在天津市率先建起第一個農村生產大隊級的農工商聯合公司——大邱莊農工聯合公司。1986年至1988年,先後建成大邱庄、完全、津美、津海四達集團公司,下屬工廠近200家,從業人員12342人,全年工業總產值20.28億元,固定資產15.01億元。

1993年4月15日,禹作敏因大邱庄「危福合案件」被公安機關逮捕。同年8月17日,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他做出一審判決:以窩贓罪、妨礙公務罪、行賄罪、非法拘禁罪、非法管制罪判處有期徒刑20年。8月28日,《人民日報》就禹作敏的犯罪事實發表《前車之鑒》的社論。社論指出,禹作敏是全國文明的農民企業家,對於他的犯罪,應該接受四點教訓。

教訓之一:要樹立憲法和法律神聖不可侵犯的意識。一個人不論名氣和功績多達,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權利。相反,名氣和功績越大,越要學法、懂法、守法,越應該成為行為的楷模,執法的榜樣。如果誰認為,自己做了一點貢獻,就可以頭腦膨脹,蔑視法律,胡作非為,那遲早是要垮台的。

教訓之二:要牢固樹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意識。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物質文明建設上去了,可以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物質基礎;但物質文明建設上去了,並不等於精神文明建設可以自發上去。而如果精神文明建設上不去,社不上貪污、受賄、盜竊橫行,個別人可以私設公堂,侵犯公民權利,煽動蠱惑群眾,阻撓執行公務,那就不可能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和公平的競爭條件,一定會轉而損害物質文明建設。因此,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們的文化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尤為重要。

教訓之三:一個無論取得多大成績,都要擺正個人與組織、個人與群眾、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先進模範人物一定要從嚴要求自己,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切莫吧組織和群眾的偉大作用,一股腦記載個人帳上,對先進人物要熱情鼓勵,同時要嚴格要求,對缺點和毛病也要及時指出,決不能一味吹捧。

教訓之四:一定要抓好黨的建設,特別是黨的基層建設。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有一些事共產黨員,有的還是基層黨委的主要負責人。他們不但沒有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而且利用執政黨的崇高威信、打折共產黨員的招牌幹壞事,這就增加了欺騙性和危害性。全社會一定要以極大的努力加強黨的建設,嚴格黨的紀律和黨內生活,堅持民主集中制和群眾路線,使黨政幹部置於紀檢、監察、檢察機關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絕不允許在黨內和人民政權內出現誰也管不了的「土圍子」、「土皇帝」。

1999年10月3日,禹作敏因心臟病發作去世。

馬金星 (1946~2006年)

馬金星,當代詩人,著名歌詞作家。1946年出生於靜海縣小中旺村。小學肄業後,考入河北省文化學院歌舞班。1962年,入北京空軍文工團,任舞蹈演員。1975年,調入海軍政治部歌舞團從事歌詞創作。「文化大革命」期間,曾與他人創作歌舞劇《井岡山道路》。嗣後,為國家一級創作員,海軍政治學院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津貼。

《泉水叮咚響》和《軍港之夜》是馬金星的歌詞代表作。1979年,《泉水叮咚響》被文化部評為優秀群眾歌曲獎。《軍港之夜》曾被世人成為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水兵之歌。這首歌曲於1981年亦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優秀歌曲獎。他創作的《媽媽,我們遠航回來了》、《水兵愛穿海魂衫》、《趕海的小姑娘》、《林中小路》、《白蘭花》、《青春美》、《丁香樹》、《北京,希望之星》、《可愛的中華》、《水兵的生活就是這樣》等歌詞被譜曲後,在群眾中廣為傳唱。他一生創作中,有30多首歌詞分獲文化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音協、共青團中央及海軍政治部的獎勵。《泉水叮咚響》、《軍港之夜》、《哦,綠星啊綠星》、《相會在長城腳下》、《幸福不是毛毛雨》等歌詞分別被譯為英語、日語、德語、朝鮮語及世界語在海內外廣播演唱。

馬創作的其他形式文藝作品頗豐。他曾創作七場神話舞劇《海參林默娘》及《情系南沙》,並被搬上銀幕。還創作出版了長篇敘事詩《啟明與阿霞》、《智美更登》、《東歸的大雁》,以及相當胡亮的曲藝作品。

他身患癌症,兩次手術後,仍筆耕不輟。妻子「沒收」了他藏在枕頭下的紙筆和手提電腦,業沒能抑制他那腔為水兵而創作的激情。高燒40度,仍憑著頑強的毅力在床單上寫下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一首歌詞——《黨啊,我想對你說》。這首主題歌在海政文工團排演的大型情景劇歌舞報告劇《忠誠》中響起時,感動了所有觀眾。

2006年8月,於北京病逝。他在生前的遺言中寫道:「我還想為水兵寫更多更好的軍歌,我還想舉辦一台自己的作品音樂會……」

張新景 (1948~2003年)

張新景,1948年10月24日生,河南省開封市延津縣人。1969年3月參加工作,198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水利系農田水利專業畢業後,曾任天津市北辰區水利局幹部、副區長,天津市水利局副局長等職。2001年6月,任中共靜海縣委副書記、靜海縣縣長。2003年4月18日,於任中病逝,享年55歲。

他任靜海縣長後,根據靜海得發展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強、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存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8.1億元,財政收入突破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7.9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870元,分別比他上任前的2000年增長29.2%、32.6%、86.2%和26.4%。是年,他被評為天津市特等勞動模範。

他始終堅持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事、求實效,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上任半年內,深入鄉鎮村莊多達120餘次。他經常吃住在基層,親自為工作項目進行協調,幫助招商。他堅持執政為民,以強縣富民為己任,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他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不分節假日,不論上下班,經常白天搞調查,晚上組織會議、研究工作。

他勤政廉政,帶頭執行廉政規定和各項制度,嚴格班子成員管理,地址和查處各種腐敗現象。他嚴於律己,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始終注意管好下屬、親屬和家屬,不依仗特權謀取私利。

患病期間,他仍堅持在工作第一線。在癌細胞擴散轉移、疼痛難忍的情況下,仍邊輸液邊辦公。住院期間,還讓工作人員把一個項目的規劃帶到醫院來審核,提出意見。他在靜海工作22個月的時間裡,為黨和人民的實業盡職盡責,鞠躬盡瘁。

劉寶香 (1963~1997年)

劉寶香,女,1963年9月生,中旺鎮大莊子村人。中學畢業後,曾在家鄉務農,後衛鞋廠工人。丈夫從部隊轉業到天津市和平區物價局工作後,劉於1986年遷往天津市和平區氣象台路57號樓居住。

劉住頂樓(五樓),和鄰居李林火住在一個單元。1997年4月3日,劉回家,剛用鑰匙打開房門,突然,有人從門後伸出一把尖刀抵在她脖子上,並低聲說:不許吱聲。劉台頭看到與她伙住一個單元的李林家財務被盜即意識到,自己陷於危險之中。

是時,她可以選擇生的機會:面臨的是持刀歹徒,被盜的是鄰居,自己家財安然無恙,可以一走了之。她卻沒有這樣做。她一邊外跑一邊喊:抓小偷!抓小偷!歹徒為了封住聲音,追到四樓半拐彎處,向她的後腿連捅兩刀,鮮血立刻噴涌而出。

此時,她仍可選擇生的機會:先護住自己的傷處,放走罪犯,後在報警。她仍沒有這樣做。劉勇敢地撲上去和歹徒展開殊死搏鬥。她先奮力奪刀,歹徒猛砍她的手臂;她又邊搏鬥邊喊捉小偷,歹徒猛刺她的胸部、腹部。劉由於失血和傷痛,停止了呼喊,但兩手死死抓住歹徒手腕,抓住那把尖刀。搏鬥到三樓時,她和歹徒都摔倒了。歹徒爬起,急於甩掉他奪路逃跑。

此時,劉還有選擇生的機會:留住一滴鮮血,就能留住一絲生的希望。她還是沒有這樣做。她以覺絕不讓歹徒去禍害別人,決不讓歹徒逃脫法網為精神支柱,又奇蹟般地站起來,並在此撲向歹徒。她和歹徒同時摔倒在地,由於她始終沒有鬆開罪犯持刀的手,在摔倒的瞬間,歹徒順勢在劉的頸上刺了一刀,後丟下尖刀,倉皇逃竄。

劉寶香終於奪過尖刀,但她卻永遠倒在血泊中。當日,歹徒被人民擒獲,收到法律嚴懲。

劉寶香見義勇為搏鬥歹徒的實際很快傳遍海河兩岸。1997年6月25日,《天津日報》以《英雄之花》大幅標題整版報道了劉寶香的英勇事迹。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姜振宇?
如何看待楊振寧娶翁帆?
涉世不深
貂蟬:我一生的幾個男人
蕭鼎小說天影出現了哪些人物和門派?

TAG:歷史 | 人物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