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雜談 | 嶺南方言與文化漫談
本篇文章為甘教授對嶺南方言文化研究多年心得方小言期待更多學者參與方言文化的普及工作
嶺南方言與文化漫談甘於恩(暨南大學語言資源保護暨協同研創中心)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很高興來到中山職業技術學院,跟大家分享對語言文化的認識。我今天的講題是《嶺南方言與文化漫談》,主要是談談地方文化與方言的一些問題。我今天談三個問題:(1)嶺南的概念和方言的內涵;(2)廣東的漢語方言;(3)嶺南方言文化趣談。一、嶺南的概念和方言的內涵(一)嶺南的概念「嶺南」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嶺南,原是指中國南方的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之南的地區,相當於現在廣東、廣西及海南全境。歷史上,唐朝嶺南道,也包括曾經屬於中國皇朝統治的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在宋代以後,越南北部才分離出去。嶺南之概念逐漸將越南排除在外。嶺南是中國一個特定的環境區域,這些地區不僅地理環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習慣也有很多相同之處。由於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動,現在提及到嶺南一詞,特指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五省區。這個是廣義的「嶺南」。狹義的「嶺南」則專指廣東(含港澳地區),有時又與「南粵」構成同義詞。不包括廣西、海南兩地。(二)方言的內涵漢語方言指的是漢語的地方變體,又叫「地方話」。漢語方言歷來複雜,其形成主要跟地理因素(如江河湖泊、山嶺及交通要道)相關,有的則與歷史因素有關,如移民、駐軍、舊的行政區劃等。方言雖只在一定地域中通行,但本身卻也是一種完整的語言體系。各地的方言都具有系統的語音結構體系、辭彙結構體系和語法結構體系,都能滿足本地區社會交際的需要,因此方言並無優劣之分。二、廣東的漢語方言(一)廣東三大方言廣東地區現在通行的三大方言,即粵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就是各個時期遷入廣東的漢語方言與當地土語融合的結果。語言既是人類交際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廣東方言蘊涵著豐富的文化菁華,同樣值得好好研究與繼承。(二)粵、閩、客方言的分布(1)粵方言的形成與分布粵方言通稱「粵語」,習慣上也叫「廣東話」,本地人又叫「廣府話」或「白話」。「粵」雖是廣東的簡稱,「粵方言」卻並非指廣東境內的所有方言,而是指一種流行於廣東、廣西境內,以及港、澳等地以廣州話為代表的大方言。在秦代以前,居住在廣東、廣西地區的,基本上是稱為「南越」(百越的一種)的少數民族,包括壯、瑤、黎和疍家等,經濟落後。直到公元前222-218年,王翦、任囂、趙佗受秦始皇之命平定百越叛亂,發兵數十萬駐守嶺南,開始了早期漢語與百越語言融合的先聲,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粵方言最早的源頭,應該是楚人南遷、楚語南來所導致的結果」[①]。漢代至唐宋,中原漢人更是源源不斷地進入嶺南,促使了粵語的發展和定型。還有的學者認為粵語起源於宋代[②]。元明清以來,粵語的變化較小。總之,粵語一方面繼承、保留了古漢語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漢語的成分。粵語的分布地域主要在兩廣,包括珠江三角洲、粵中地區和粵西南地區,粵北、粵西的部分地區,廣西的東南部(如南寧、玉林等地),以及海南島的一些工礦及林場(如三亞、陵水等地)。粵語在海外的分布主要是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歐洲某些國家的華人社區,東南亞地區粵語也很流行,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此外,在中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多米尼加、哥倫比亞及哥斯達尼加等國,粵語的四邑話較通行;在非洲的南非、馬達加斯加等國,也有粵語的存在。(2)閩方言的形成與分布閩方言或稱閩語,俗稱「福佬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閩南閩北不通話,閩東閩中有差異。「閩」雖為福建簡稱,閩方言的足跡卻遠遠越出了福建省的範圍。它遍佈於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和浙江南部以及江西、廣西、江蘇三省的個別地區,使用人口達五千萬以上。廣東閩語主要分布在粵東的潮汕地區和海陸豐地區,粵西雷州半島的大部分地區,此外粵北的英德、清遠等地也有閩語的分布。從語言特點和歷史淵源來看,潮汕方言是從福建閩語分化出來的,與廈(門)、漳(州)、泉(州)等處方言關係較為密切,同屬閩南方言。考古學家在粵東和福建境內發現大量的浮濱文化遺迹,所謂浮濱文化,是指「分布於粵東、閩南區域內的一處以長頸大口尊、圈足豆、帶流壺等釉陶器與直內戈、三角矛、凹刃錛等石器和少數幾種青銅工具兵器為基本組合的考古學文化。是南方地區中受到中原商周文化強烈影響的早期青銅文化。」[③]《潮汕史》從考古學的角度認為:「浮濱文化遺存主要在粵東的榕江、韓江與閩南的九龍江、晉江等四個流域。剛好與現代閩南語系(福佬民系)分布的區域相同。」[④]從文化遺址的考證上可以證明潮汕人的祖先與福建閩南人的祖先有不可分割的聯繫。至於湛江等一市六縣的閩語,當地有多種稱法,或稱「雷話」,或稱「黎話」,舊稱「東語」。舊《電白縣誌》說「唐宋以前,僮徭雜處,語多難辨」,概述了當時的語言面貌。唐宋以來,外來移民開始大量遷入,早期移民主要來自福建南部的舊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以及粵東的舊潮州府地區,多經海路進入雷州半島,到達後主要集中在徐聞、海康、遂溪等舊雷州府三縣,及其他各縣的沿海地帶。雷州話內部還有差異,但體現雷州話主流的海康(現雷州市)、徐聞等處的閩語,與閩南話關係比較密切。(3)客家方言的形成與分布客家方言通稱客家話、客話或客語,有的地方也叫「麻介話」「亻厓話」「新民話」「土廣東話」。「客家」是對「土著」而言的,所謂「先入為主,後來為客」。各地的客家人,大概都是某一個歷史時期從外地遷徙而來的。以梅縣話為代表方言。客家人有句老話「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海內外的客家人,不管走到哪裡,子子孫孫大都說客家話,以客家話為自己的母語。根據晚近學者的考證,客家先民本來是古代中原一帶的漢族居民,由於種種歷史原因,逐漸向南方遷徙而形成今天的客家分布情況。東晉永嘉以後,客家先民為戰亂所迫,先後經歷了五次大的遷徙運動。前三期(即東晉到明初)的遷徙是客家方言形成的重要社會歷史原因;後兩期(即康熙中葉到乾嘉以後)的遷徙使客家分布的範圍大大擴展,形成了今天全國各地的「客家話島嶼」。客家方言與周邊的贛方言、閩方言、粵方言都有一定的接觸關係。客家方言分布地域較廣但不相連,今天其足跡散布在長江以南的許多地方,其中主要的通行地域是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等省以及台灣境內、四川省的部分地區,以廣東東北部、廣東西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閩粵贛邊區一帶為客家最集中的地方。在國外,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地的華人社區是客家話的主要通行區,此外,歐、美、非洲使用客家話的華人總數當在10萬以上。(三)粵、閩、客方言的語言特點(1)粵方言的主要特點粵方言是與民族共同語差別較大的方言之一,也是國內外影響最大的一種漢語方言。其語音特點是:語音系統複雜,保留古微母m-的讀法,古精、知、照三組合流,古曉、溪母合口多讀f-,如「歡[fun55]」「款[fun35]」;韻母和聲調較多,保留完整的古-m、-n、-N、-p、-t、-k韻尾,有長短母音的對立。辭彙特點是:(1)單音節詞比普通話多;(2)一些複音詞的詞素次序與普通話不同,如「擠擁(擁擠)」「齊整(整齊)」;(3)保存古漢語詞較多,如「頸(脖子)」「翼(翅膀)」「著(穿)」;(4)外來詞比其他方言多,如「波(球,英語ball)」「恤衫(襯衣,英語shirt)」「士多(小雜貨店,英語store)」;(5)有一批特有詞,如「嘢(東西)」「點解(為什麼)」「巴閉(厲害)」。語法特點是:不少句型的詞序跟普通話不同,如比較句「我大過你(我比你大)」、表給予義的雙賓句「畀本書我(給我一本書)」;有修飾語後置的現象,如「你行先」(你先走),有回復體(嘆翻下冷氣)、始續體(食開飯就唔好睇報紙啦)等獨有的體貌。(2)閩方言的主要特點廣東閩語與福建閩語有不少相同之處,如無f聲母,即保留古無輕唇音的特點,如潮州「分」讀[puN33]、「蜂」讀[p『aN33]、「肥」讀[pui55];古知組保留t、t『的讀法,如「豬」[tμ33]、「超」[t『iau33]、「茶」[te55];韻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鼻音韻尾和塞音韻尾;文白異讀發達,如「三」讀[sam33]為文讀(三國),讀[sa)33]則為白讀(三人);有一大批繼承古漢語且多為單音節的特徵詞,如「喙」(嘴巴)、「骹」(腳)、「囝」(兒子)、「厝(房子)」;語法上亦體現出閩語的特色,如有小稱詞尾「囝」等,有正偏式的結構,如「雞翁(公雞)」、「貓母(母貓)」等,第三人稱代詞為「伊」,被動式標誌用「乞」。但是,由於粵地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的影響,廣東閩語表現出明顯的個性特徵。反映為:聲母系統與福建閩語的「十五音系統」不同,普遍多於15個聲母,如廣東的潮汕方言為18聲母,m-b、n-l、N-g分化為對立的音位(閩南話則為音位變體);一些存古性的閩語特點也開始消磨,如知組t、t『的讀法,潮汕方言的表現已不十分典型,有的已轉為ts、ts『的讀法,如「終」讀[ tsoN33],「暢」讀[ts『iaN213];文白異讀有混同的趨勢,不少閩語有異讀區別的詞語,在粵東閩語中往往渾然無別,或讀法不一致,如「紅」閩南話文讀為[h?N35],白讀為[aN35],潮汕話只有[aN55]一讀,結果「分紅」閩南話讀[hun55h?N35],而潮汕話卻讀[puN33aN55](白讀層);語法上重要的不同是沒有閩南話常見的形容詞三疊式,比較句在類型上接近粵語,用「甲 形容詞 過 乙」的說法。而粵西的雷州話,也有不少與閩南話不同的特點。(3)客家方言的主要特點客家方言與民族共同語的差別相對較小。其語音特點是:①古全濁聲母不論平聲、仄聲今多讀為相應的送氣清聲母,如梅縣「桃」(定平)「道」(定仄)的聲母都是t『-;②部分古非敷奉母的常用字在客家方言中念為重唇音p-、p『-,如梅縣「斧」(非)讀[p『u ];③古曉、匣母的合口(即今普通話讀hu-者)客話往往讀f-;④鼻音聲母比較豐富,不少地方除有m-、n-外,還有N-、÷-兩個聲母,如梅縣「我[No]」、「宜[÷i]」;⑤韻母中無撮口呼韻;⑥以??為主要母音的韻母比較多,如梅縣的???i、???n、u???n、???N等韻;⑦有eu韻是客家話語音的一個特色,如梅縣「走」讀[ tseu ];⑧聲調一般以6個為多。辭彙特點是:單音詞比普通話多一些;保存了不少古漢語的詞語;因為與粵、閩等方言鄰近,在辭彙上容易產生借入現象,如借用粵語的「論盡」(不靈活,麻煩),或者由於相近的語言環境,存在一些同源的詞語;有一些源自馬來語的借詞,如「短吉欸」(拐杖,tongkat)、「羅蒂糕」(一種南洋餅乾,roti)。語法特點是:名詞有豐富的詞頭、詞尾等附加成分,如「阿」、「公」、「婆」、「牯」、「嫲」;人稱代詞有數和格兩個語法範疇;不少句型的詞序跟普通話不同,如「講少兩句話(少說兩句話)」、「買得an多東西倒(買得到這麼多東西)」、「去廣州來(上廣州去)」、「食一碗飯添(再吃一碗飯)」等。三、嶺南方言文化趣談各位並不以語言作為你們的專業,但語言跟你們的關係又很密切,可以說,母語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以下以趣談形式展示廣東三大方言的魅力。(一)粵閩客方言的文化個性(1)以廣州方言為代表的粵方言體現出濃厚的地域色彩,與其相應的是廣府文化。所謂廣府文化乃是指以廣州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為通行範圍的粵語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出鮮明的個性特徵。粵方言的文化個性主要表現為如下幾方面:語言上凸顯南粵特色,如在聲母方面,缺乏i、u介音而存在一套唇化聲母[kw]、[kw『],這跟壯侗語支和苗瑤語支的特點非常相似;音繫上,廣州話有長短韻母[a]、[?]的區分,在漢語方言中有明顯的長短音區別的方言不多見,而在壯侗語族中長短韻母乃是普遍現象;辭彙上,有不少詞語明顯來自非漢語,說明古粵語跟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有密切的接觸關係。例如,痕(癢,壯語、布依語、侗語、黎語、村話),冚(蓋,壯、傣、黎語),啷(涮、漱,壯語),傑(稠,壯語),孭(背,壯語),氹(塘、坑,壯語),蝦(欺負,壯、黎語),拲(推,壯語),冧(倒塌,壯語),遖(跨,壯、黎語),咧(伸舌,黎、傣、京語),嬲(生氣、怒,壯語),諗(想,壯語)等;語序上「中心語 修飾語」的情形較為普遍,如「雞公」(公雞)、「雞乸」(母雞)、「行先」(先走)、「食多啲」(多吃點)等,與壯語、侗語、黎語的語序相吻合。這些特點的形成與民族語言間的接觸有關。粵方言畢竟從古漢語發展而來,由於早期廣東地區交通不太發達,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古漢語的語言特點,如古韻尾完整保留、入聲聲調亦得以保存,辭彙上也有不少古漢語的「化石」,反映在以下三點:一是單音節詞較豐富,這些詞語不少來自古漢語。如「頸」(脖子)、「翼」(翅膀)、「衫」(衣服)、「晏」(晚)、「著」(穿)、「至」(最)。二是有不少些活躍於口語層面的古語詞,與普通話這些古語詞多用於書面語體不同。如「飲」(喝,比較「飲食」)、「度」(量,比較「量度」)、「行」(走,比較「行動」)、「卒之」(終於)、「適值」(恰逢)、「抑或」(還是)。三是有些雙音詞的詞序與普通話相異,卻與古漢語相合,如「齊整」(整齊)(《晉書》:「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擠擁」(擁擠)(《讀書偶記》:「食畢出,再發籤入,方無擠擁紛擾之患」)、「菜蔬」(蔬菜)(《宋詩鈔·池口風雨留三日》:「孤城三日風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等。廣府文化對於外來文化,通常採用務實的態度,為我所用。粵語自古代以來,辭彙中就有許多「舶來品」(包括來自少數民族語言的借詞)。近代以降,則主要從英語借入語詞,這當然跟廣州處於門戶開放之首的特殊時代背景密切相關。近代的一些外來詞,有些目前已不用,如「士的」(拐杖,英stick)、「士擔」(郵票,stamp),但更多的至今仍在沿用,如「巴士」(公共汽車,bus)、泵(打氣、打氣筒,pump)、冷(毛線,法語laine)、T恤(針織有領襯衣,Tshirt)、菲林(膠捲,film)、嘜(商標,mark)、朱古力(巧克力,chocolate)。改革開放後,隨著穗港經濟的一體化,香港通俗文化對珠三角影響甚大,有更多的新外來詞進入粵語,向內地輻射。如「迪士科」、「AA制」、「嘉年華(會)」、「酷」(冷俊)、「艾滋病」等。從數量來說,廣州方言是漢語方言中接納外來詞最多的方言,顯示廣府海洋性文化寬宏的文化特性。(2)廣東閩方言有兩個次文化,也就是潮汕方言文化和雷州方言文化,其中以潮汕方言文化的影響較為廣泛,這裡著重介紹潮汕方言的文化內涵。獨特的潮汕地名:潮汕地名帶有明顯的閩語特色,閩南地區常用的地名詞有「厝、竂、墘」等,如潮陽有長厝、烏頭厝,普寧有姚厝,汕頭有賴厝,潮安有江厝、田厝,海豐有頂厝;「寮」在潮汕方言中指池塘邊搭建的小棚,是與少數民族有關的地名用字,如汕頭有合仔寮、苦楝寮、三寮,海豐有泗馬寮,陸豐有華容寮,陸河有石寮,普寧有尾寮、頭寮,揭東有先生寮,揭西有木仔寮、大碓寮,潮陽有雞翁寮,惠來有旺寮、湖寮,汕尾有朱媽寮、施公寮;「墘」指「旁邊、邊沿」,也是個閩方言特徵詞,像汕頭的坑田墘,汕尾的田墘,陸豐的水墘,揭西的龍溝墘。建築中的文化內涵:潮汕地區建築業發達,講究人與環境和諧相處,其建築文化亦體現閩粵文化交融的特色。傳統民居建築形式有「竹竿厝」、「三座落」、「四點金」、「駟馬拖車」、「下山虎(爬獅)」、「單佩劍」、「雙佩劍」、「三壁連」、「五間過」、「寨」、「圍」等多種;又如「格囝」指前後廳堂廊下到兩邊子孫門間的封閉式走廊;起防火作用的巷道叫「火巷」;草房,一般稱「厝手房」;祠堂齋廳前面相連的敞亭叫「抱印亭」,不相連的叫「脫印亭」。潮汕大型的密集民居是由「三座落」或「四點金」為中心形成一種方形平面組合體,平面像古「圖」字,所以叫做「圖庫」。熟語中的文化內涵:潮汕北、東、西三面環山,潮汕平原的面積占土地面積的40%,歷代居民圍海造田,加速了平原的擴展。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清代以來,人均可耕地大幅度下降,人多地少把潮人逼上精耕細作、集約經營的道路,出現了「繡花式農業」的特色。潮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了豐富的農作經驗,不少熟語都有所反映。如「早田如繡花,晚田如放飛」,「夏至稻好試」,「春前柑、橘、桃、李、柰,春後楊桃、橄欖、柿」,「鹹水落田蝕三分」(指海潮侵蝕農田而影響耕種)。還有一些關於氣象的俗諺,如「春分秋分,日夜平分」,「白露水,惡過鬼」,「過了七月半,日頭短條線」。潮汕飲食文化聞名於世,其主要特色是製作精細、口味清淡,在日常用語中也多有反映。其中點心和小吃尤為著名,如「餜」是種圓餅狀的食品,可煎可蒸,餜類食品舊時是一種奢侈品,一般與潮汕風俗文化關係密切。這些餜包括各種菜餜,還有錢仔餜、乒乓餜、鱟餜、飯餜、青葉餜、油餜等等,舉不勝舉。「時節做時粿,時人呾時話」,「甜粿好食難舂」,「正月尾,番薯准甜粿」。餜多用於拜神過節享用,當然現在已成為潮汕著名小食了。此外,潮汕地區把米粉也稱作「餜」,「餜汁」指的是湯粉,還可叫「餜仔湯」「餜條湯」,「炒餜條」指的是炒粉,「餜條」就是指粉條,「餜卷」指捲成條狀蘸配料的粉條;而「草餜」是指涼粉。「餜」已成為潮汕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潮人對吃的要求不僅只是飽食,更注重食物製作的科學美味、食品的新鮮應時。故俗語有「天時透南風,蟛蜞出空」、「霜降,橄欖落瓮」、「夜昏東、眠起北,赤鬃魚、鮮薄殼」,「三四桃李柰,七八(月)油甘柿」、「九月蕹菜(通心菜)蕊,食贏鮮雞腿」。這些正當時令的食物,總是倍受喜愛的,潮人總結出的經驗之談是:「食魚食肉著(應該)菜合」。類似的熟語還有「鯉魚喉,草魚頭(鯉魚喉和草魚頭味道最好)」、「生食蝦,熟食蟹」、「糜(爛)柑甜,糜柚薟(辣)」、「猛火厚朥燜魚露」、「鷓鴣無肉骨也酥」、「大魚骨贏細魚屑」。(3)廣東客家話的文化特色:與粵、閩文化不同的是,客家文化是一種農耕文化佔據主導地位的山地文化。這種文化特色在客家話中有較為充分的反映。如「人唔辭路,虎唔辭山」、「命長唔怕路遠」、「情願在外討飯吃,不願在家掌爐灶」,都體現出客家先民吃苦耐勞、開拓創業的優良品德。農耕文化發達。「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客家人到達廣東的時間,相對於廣府人和潮汕人而言,較為滯後,他們只有居住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山區。這給客家話帶上濃厚的山地文化色彩。如方位詞不以「面」為中心來測向,而以「背」(或「頭」)來命名方位,「上面」說成「上背」,「下面」說成「下背」等,這與客家人上山時突出的是背部而不是「面部」有關;口語中的俗語、諺語則較多與農事、動物相關,如「遲鴨無肉,遲禾無谷」、「隔山買老牛——估做(比喻不掌握情況,靠猜測行事)」等。山歌風格獨特。客家山歌是嶺南民間文學中最具魅力的一種,主要包括情歌和過番謠,反映了客家人奔放熱烈的情感和日常生活的百般滋味,前者如《生死纏》:入山看到藤纏樹,出山看到樹纏藤,樹死藤生纏到死,藤死樹生死也纏。後者如:阿哥出門去外洋,郎就孤單妹凄涼,赤水黃沙家門遠,望妹唔到痛心腸。從意境和用語方面,都帶有明顯的客家特色。(二)激發母語語言資源的活力無可否認,隨著城市化程度的加深,普通話普及程度的提升,還有傳媒的力量,母語或者說許多方言已出現萎縮甚至瀕危狀態,這種勢頭急需加以扭轉。國家也已經意識到母語水平下降對方言文化的負面作用,採取了許多措施,如啟動國家層面的「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成立專門機構,開展方言文化普及和傳承工作。例如,暨南大學2016年6月成立語言資源保護暨協同研創中心,2016年12月正式掛牌。資源中心成立後,著力塑造作為負責任的公眾機構,註冊公眾號「暨大語言資源中心」(後改為「語言資源快訊」),策劃活動,提升公眾對語言資源的認知,取得良好效果。「語言資源快訊」運作歷時半年多,採取多種方法,動員公眾參與語言資源的保護工作,較好地激發了母語語言資源的活力。做法主要是:(1)立足廣東,突出特色「語言資源快訊」是暨南大學語言資源保護暨協同研創中心的公眾號,主要反映南方語言資源的保護、傳承、研究及教學等狀況,以廣東複雜的語言資源為重心,所以「立足廣東,突出特色」是我們運作公眾號的中心思路(當然也不排斥全國其他語言資源),只有以嶺南特色取勝,才有可能在眾多的公眾號中脫穎而出。我們的優勢在於中心有廣東、福建、廣西、江西27個協作高校的支持,反映嶺南語言資源的作品和推文源源不斷(如年例、湛江東海島的人龍舞、賀州美食、梅州的上燈習俗、廣府年俗、上饒鐵路話等),確保「語言資源快訊」的特色越來越明顯。表1:前10名閱讀量的推送作品(數據截止到2017.5.2)序號文章標題閱讀人數推送時間1魚羹勝(文稿 音頻)43312017-2-172暨南大學語言資源保護暨協同研創中心徵集「方言與美食」素材與故事31782017-2-183國家應及時調整、統一學科分類體系——李藍在政協社科界聯組討論會上的發言29472017-3-144教材型《潮汕文化讀本》首發,將由本土走向海外27852017-3-315故鄉的「小酒」21922017-2-206年例是啥?能吃嗎?能!不僅能吃還能看!21372017-2-117一群客家妹,把老古言唱成了優美動聽的客家山歌21022017-1-38艾籺20602017-04-139故鄉的粉,江南的雨(江西石城配音)19732017-2-2510廣東省常見植物大全16042017-3-6由於動態變化,上述數據僅供參考。但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推送都跟廣東的語言資源相關。(2)形式生動,強調趣味網路每天有海量的信息,公眾號亦無數。因此,如果用傳統的方法來推送信息,「語言資源快訊」勢必被淹沒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形式生動,強調趣味是運營公眾號必不可少的手法。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快捷的傳播端,但如果形式呆板,傳播效果勢必大打折扣。我們強調音視頻為主,以有趣的內容,生動的形式來吸引受眾,在自然的狀態下帶入語言資源的保護信息。尤其從新年開始,每天推送視頻或音頻,例如1月26日我們推送台灣閩南話、客家話的賀年視頻(苗栗白沙屯、新竹竹東鄉、新竹湖口鄉客家話),配上另一位台灣學者的地理語言學論文,相得益彰。在元宵節之際,則適時推出圖文並茂的文章介紹粵西民俗「年例」,閱讀人數達到創紀錄的一千五百多,這對於一個創辦才4個多月的公眾號而言,是非常難得的。
圖1:粵西民俗「年例」推文
圖2:「語言資源快訊」近期主界面(3)原創 轉發,創意優先堅持原創,也是「語言資源快訊」強調的一點。從創刊詞,到各類推文;從賀年視頻、《南方語言學》各輯論文,到近期倡導的方言文化音頻,無不體現出濃厚的原創色彩。當然,原創並不等於創意,通知、更正等信息可以都是原創,但與創意無法劃等號。創意需要奇特思維,讓受眾可以在短時間留下深刻印象。我們在雞年賀年視頻就提倡創意,如說唱結合、多語賀年、現場拍攝、背景配樂,較好地塑造了多元的賀年形象。由於創意需要人力、物力和時間,為了保持一定的公眾印象度,所以公眾號也不排斥轉發,不過轉發是建立在不侵權的前提下,倘若涉及侵權,則寧肯不發。(4)整體構思,局部改善我們的初衷,便是建立一個語言資源的平台,方便大眾和專業學者,但如何協調不同的閱讀習慣和口味,需要有一個整體的構思。「語言資源快訊」有三個基本板塊:音視頻板塊,推文板塊(如小知識等),論文板塊,各自有不同的分工:音視頻板塊利用形象直觀的語言素材、作品,來傳播語言資源的保護理念,屬於普及性質;推文板塊介紹與語言資源內容相關的知識、信息,亦較為大眾化;論文板塊推送專業研究成果,面向對學術感興趣的人群。三者雖有分工,但界線並不絕對。作者:甘於恩 主審:阮桂君 編輯:王耕
推薦閱讀:
※財神到有些歌詞聽不太懂,怎麼理解?
※東北話里的「完了」是什麼意思,該如何使用?
※「水」這個字在各地方都有什麼意思?
※在公共媒體對不懂方言的人發方言算地域歧視嗎?
※從現在開始學習方言,把流通性較強的方言都學會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