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今說】②:古代詩人詠「茶」詩(上)

中國是茶的故鄉,因而,中國人特愛喝茶,尤以文人雅士、仙尼道家為甚。喝茶不僅要飲,更要品,稱為「品茗」。品後意猶未盡,便添吟哦雅興。詩詠茶品,茶助詩興,於是,中國古代詩壇上便留下了一首首樸實清新、格調高雅的詠茶詩。中國地域遼闊,尤多名山大川。但凡名山,皆出名茶。那些山巒起伏、翠峰疊嶂、佳木蔥鬱、雲海飄渺的名山大岳,差不多都出產名茶。而詩人們又大都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名山大川結下了不解之緣。而茶在山中長,香在川上飄。詩人們品茗賦詩,風雅之至,儒雅才子,又添風情。於是,詩自名山出,詞在大川流。哪裡有名山名茶,哪裡便有名人名詩。中國的茶,種類極其繁多,詩人、騷客們自是茶有所愛,情有獨鍾。元.虞集喜歡西湖龍井茶,有《游龍井詩》為證:「但見飄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宋.蘇軾對於中國茶,堪稱用情不專。他對杭州下天竺產的白雲茶列為貢品,大加讚賞:「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億剡中人。」對福建第一名山武夷山的岩茶,他也有《詠茶詩》贊道:「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但他畢竟是蜀人,在貧病交加時,想的又不一樣了:「我今貧病長苦肌,分之玉碗捧蛾眉」,心心念念想嘗到蜀產的蛾眉茶。而黃庭堅以雙井茶送蘇軾,則道出了他的偏愛:「我家江南摘雲腴,落蹍霏霏雪不如」。宋.范仲淹有《鬥茶歌》,也表達出對武夷岩茶的喜好:「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後來到了浙西,范仲淹便移情別戀於淳安鳩坑茶:「瀟洒桐廬郡,春山半是茶,輕雷何好事,驚起雨前芽」。而唐.白居易、黎陽王,宋.范成大、文彥博都對四川蒙頂茶讚賞有加。白居易在《琴茶詩》中寫道:「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把蒙頂茶和最有名的古典「淥水」曲牌相提並論,表達出對蒙頂茶的酷愛。黎陽王在《蒙山白雲岩茶》詩中寫道:「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認為茶聖的觀點也應該修正。而范成大的態度也很鮮明:「蜀上茶稱聖,蒙山味獨珍」。文彥博蒙友人寄蒙頂茶,品茗後讚不絕口:「舊譜最稱蒙頂茶,露芽雲腋勝醍醐」。有一種茶,分「龍團」、「鳳餅」兩個精品,對此,閔銁有詩讚曰:「薄潤猶含雨露鮮,離披散葉當紛然。請將一副和羹手,捏作鳳餅與龍團」。宋.王禹喜好雲南普洱茶:「香於九畹芳蘭氣,圓似三秋皓月輪,愛惜不嘗唯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唐.杜牧則對安徽宣城敬亭山產的「瑞草魁」茶情有獨鍾,認為「山實東吳秀,茶稱潤草魁」。而宋.蔡襄則把豐美雪白的靈芽,即白毫銀針茶視為天下精品:「北苑靈芽天下精,要須寒過入春生,故人偏愛雲腴白,佳句遙傳玉律清」。宋.葛長庾的《茶歌》充滿對婺源名梅茶的讚賞:「柳眼偷看梅花飛,百花頭上東風吹」,大有以梅喻茶、飲茶思梅的雅意。元.耶律楚材在接受「高人惠我嶺南茶」後,寫下了「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葉蹍新芽」的詩句,稱頌嶺南古勞茶頭泡火氣味,二泡糖香生,三泡神怡然,再泡味嘗醇。唐.張文規的「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與唐.盧仝的「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未敢先開花」,以及唐.李郢的「陵煙觸露不停采,官家赤印連帖催」異曲同工,既是寫皇帝與地方官僚的窮奢極欲,也極言湖州紫筍茶、陽羨茶、茶山貢的至尊與名貴。名山名茶,相得益彰;名人名詩,雅趣天成。其實,茶要一泡再泡,味仍甘醇,不僅要產自名山大川,更要注重採制工藝。只有採摘適時、丶焙制精細,才會換來「淡薄村村酒,甘香院院茶」(宋.周必大)。宋.梅堯臣有《遣碧霄峰茗詩》:「到山春已曉,何更有新茶。峰頂應多雨,天寒始發芽,采時林狖靜,蒸處萬泉嘉,持作衣囊秘,分來五柳家」,寫出了雁盪山氣寒多霧,毛峰茶芽遲發、採摘很遲的特點。梅堯臣似乎對茶的採制頗有研究,直研究到茶的形質與品種:「建溪茗珠成大樹,頗殊楚越所種茶」。鐵觀音的採制工藝,基本仿效了武夷岩茶。對此,清.阮旻錫有描述:「溪茶遂仿岩茶樣,先炒後焙不爭差。」明.高啟記述的是黃山毛峰茶的烘製情景:「風前何處香來迎,隔崦人家午焙茶」。明.黃宗羲在《鳳塢山茶詩》中,則對浙江平水珠茶的焙制,作了這樣的描述:「兩莒東西分梗葉,一燈女兒共團圓,炒青已到更闌後,猶試新分瀑布泉」。(待續)


推薦閱讀:

古代詩歌欣賞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古代星相學介紹
古時候人智齒長歪了怎麼辦?
重新認識書法 (提要)---讀古代書論揭示書法的筆法
古代官職的稱謂 你能說出幾個?

TAG:古代 | 古詩 | 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