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只有修行 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國慶繼續~~十萬大獎仍然虛位以待!

word天,寫一篇或千或萬字的文章就能拿到十餘萬的獎金!居然有這麼好的事兒?還不快關注「玉蟾杯」道學全球有獎徵文活動?!

詳情請點擊道化天下,世界玄同 丨2017「玉蟾杯」道學全球有獎徵文活動通啟。

我們在大羅天裡面,元始天尊的慧光也好,道祖爺的護持也好,玉宸大道君的法力也高,都能加持。只要人心能夠清靜,能夠去除雜念,都能感受得到、能夠與神溝通,這是一個前提。

文/陳景展

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三界也。心忘慮念,即超欲界。心忘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見,即超無色界。離此三界,神居仙聖之鄉,性在玉清之境矣。

——《重陽立教十五論》

王重陽祖師畫像(資料圖)

生命輪轉,不離三界

《重陽立教十五論》第十三說:論超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三界也」。我們凡俗在六道之中輪轉,以胎卵濕化的形式,不離這三界。

這三界按照《度人經》的記載,是每方各有八天,這八天並不是一個像樓房一樣,一層一層往上蓋的一種形式,而是一種螺旋狀,像羊角一樣,漩渦狀的自下而上,在二十宿中,北方「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這個「斗」是南斗,還有一個南箕,「角亢氐房心尾箕」,然後是「鬥牛女虛危室壁」,在「斗」、「箕」之間是欲界第一天,二十八天從這裡起始。之後,螺旋狀向上升。

《度人經》(資料圖)

欲界眾生 三業俱全

欲界有六重天,欲界的眾生呢,一般三業俱全,身業、心業、口業,身業包含三種,我們在前面很多經典,比如《戒經》,還有虛皇天尊的《初真十戒文》,包括《太上感應篇》都談過到,一是殺生,二是偷盜,三是邪淫。心業比較重,也比較難斷除,就是貪、嗔、痴,我們也將其稱之為「三毒」。

在《真藏經》中元始天尊又將其稱為「三寶」,也就是說,眾生在除惡的過程中,不知如何下手,就把貪、嗔、痴抓住,去一分就得一分。因為它是一切惡的根本,我們一再強調過,尤其是貪。生貪就有了得失,有了得失,嗔怒自然就起來了,陷入嗔怒之後智慧就被遮蔽,那就有了愚昧。

有了得失 就有了嗔怒(資料圖)

之後,展展轉轉就像一個污染的水缸一樣,因因果果,真真假假,分不清楚了。以對為錯,以錯為對,以假為真,以真為假,之後才會在諸多的惡業中不知覺醒,一邊犯著惡業,一邊認為我是對的。

心忘慮念,即超欲界

所以,心業的三種是一切惡的根本,是也是最難斷除的,而根本的根本是一個「貪」字。口業很輕微,帶來的業力也很低,但是在戒行上往往比身業更難以覺察,很細微。口是心之門戶,這一張嘴,一不小心,要麼妄語,要麼惡口,要麼兩舌,要麼綺語,這是欲界眾生。

要想出離欲界,很簡單,祖師說要「心忘慮念,即超欲界」。

心忘慮念,即超欲界(資料圖)

欲界六重天上面是色界,色界有十八重天。那比起欲界的眾生來說,他們就要清靜很多,也快樂很多,但是仍然無法超離三界,無法出離五行,無法躲避輪迴。

再往上螺旋走,無色界有四重天,眾生基本上所有的貪、嗔、痴已經消除了,身業的三種:殺生、偷盜、邪淫消除了,還有一點點口業,基本上的身行、舉止已經跟大道相符了,但是仍然在三界之內,沒有辦法躲避自然界的各種災害。

只有修行 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三界的上面呢,「四種民天」,我們也稱之為「四梵天」。所謂「種民」,種民就是人的種子、人的根本,它不受劫運的影響。天地造就之後有陽九、百六之災,有大陽九,大百六,有小陽九,小百六。陽九是天虧,百六是地蝕。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很多自然災害,一方面是人心,你與大自然的一個整體關係導致的,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定數。

在天地造就以後,陰陽二炁它的運行。陽氣要往上走,陰氣要往下降,陰氣降到極致又往上走,陽氣升到極致要往下走,在陰陽二炁交換的過程中,就會發生很多的災害。小一點的,瘟疫,一些社會的動亂,一些百姓的不穩定,再大一點的,地震、海嘯,就是瞬間可能百萬人、千萬人要喪失性命。再大一點呢,聖賢都躲避不了,那就整個天地崩塌、桑田生白波,而且無從去禳解,除非是跳出三界。

天地造就後,陰陽二炁有它的運行(資料圖)

所以我們凡俗在這樣一個虛空之中,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沒有辦法去躲避這件事情。有一些聖賢可以通過修行與天地的溝通,可以預知災禍,趨吉避凶,但是不能禳解。只有修行,徹底地出離三界,至少是到達種民的境界,才可以。

在這「四梵天」的上面,就是我們所謂的「三清境」,大赤天,余禹天,清微天。大赤天宮就是太上道祖所居的地方。余禹天就是我們的玉宸大道君所在的一個地方,玉宸大道君,就是靈寶天尊。道經之中一般談及「道言」,比如說某部經說「道言,十方諸天尊,其數如沙塵」,這個「道」指的就是玉宸大道君。道教早期的諸多經典,比如我們前面強調過的,《九天生神章》、《度人經》,還有《五篇真文》,這些都是靈寶天尊降世傳下來的,之後才有了太上道祖去廣宣三乘法,廣設法筵。

這樣子加起來之後,三界那是二十八重天,加上四梵天是三十二重天,再加上三清境,三十五重天。最後還有一個,叫大羅天。經常看到一些節目,央視的一些介紹道教的一些節目,會把它讀成dà,這個應該讀作dài,大(dài)羅。大羅天囊括諸天。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能修成仙?我們為什麼能夠出離三界?此時此刻,我們就在大羅天裡面。也就是說元始天尊的慧光也好,道祖爺的護持也好,玉宸大道君的法力也高,都能加持。只要人心能夠清靜,能夠去除雜念,都能感受得到能夠與神溝通,這是一個前提。

出離三界,就能進入大羅天(資料圖)

這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以及三界外的一個大概情況。(編輯:行雲)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根據弘道讀經活動錄音整理。)


推薦閱讀:

精進——塵世中最好的修行
仙道最貴生,熬不住的時候正是修行時
無盡:我對念佛的認識
一位修行人自序
佛門修行的幾個關鍵

TAG:修行 | 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