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導引法
06-11
古人將肢體導引法與經絡穴位的按摩相結合,既活動了肢體關節,又發揮了經絡穴位的特殊作用,這就是經絡導引法的原理。經絡導引法按不同的穴位配合不同的肢體動作。具體做法如下:養命門坐位,精神安靜,呼吸深長均勻。意想人身元氣從百會穴(頭頂兩耳尖連線的中點)經身體後正中線的督脈向下運行,到達足部的太白穴(足內側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赤白肉際處)再從太白向上運行到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意守命門片刻,以達到積聚生熱,溫煦全身的目的。此法可治療腹脹腸鳴,腹部及胃脘疼痛。按仆參做腹式呼吸,當吸氣時,用手指用力按壓或彈撥仆參穴(外踝後下方,跟骨凹陷處赤白肉際),而在呼氣時則放鬆。這樣反覆進行到穴位處有發熱感或放射感時為止。此法有安神益腎,強筋壯骨的作用。繞六節用手掌從腰後左側的腎區開始向下,經過左側大腿外側的伏兔穴 (髕骨外緣上6寸),向下到左小腿外側的足三里穴(髕韌帶外側下3寸,脛骨向外 1寸),再到左足背的沖陽穴(在足背動脈搏動處取穴),然後到左足大趾的大敦穴 (足大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足第二趾的厲兌穴(足第二趾趾甲角外0.1寸)、內庭穴(足二、三趾縫間紋頭處),過足中趾,到第四趾的足竅陰穴(足第四趾外,趾甲角旁0.1寸)及足小趾的至陰穴(足小趾外側,指甲角旁0.1寸)、足通谷穴(第五跖趾關節前下方),到達足心的湧泉穴 (足底部足心蜷起時凹陷處)。再向上從左小腿內側上行,經過三陰交穴(內踝高點上3寸,小腿內側正中)及大腿內側的箕門穴(髕骨內緣上8寸),最後到達關元穴 (在臍下3寸)。此法能夠治療腎臟病變引起的浮腫。升肝膽靜坐調息,意想膽經陽氣從俠溪穴(第四、五趾縫間紋頭處)開始,沿膽經循行線(在下肢及身體外側的中線附近)向上到達巔頂。同時上亢的肝陽得以下降,此法用來治療肝陽頭痛。守京骨靜坐,意想元氣從足太陽膀胱經起穴睛明(內眼角向上,眶下緣處)開始,經過頭頂,從身體背側向下,沿下肢後側到達京骨穴(足外側第五跖骨粗隆下)。意守京骨穴。此法能強化膀胱功能。守湧泉意守足底的湧泉穴(足心蜷起時足底凹陷處),能補腎水,降心火。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頭痛、失眠、眩暈等癥狀。生腎水靜坐調息,兩手掌心相對,漸漸地從胸前向兩側打開。然後用手指按揉氣沖(在臍下5寸,正中線旁開2寸)、陰陵泉(脛骨內側髁下緣處)、三陰交(內踝尖下3寸)、懸鐘(外踝尖上3寸)、陽陵泉(腓骨小頭前下方)、環跳(骶骨與股骨大轉子連線的外1/3與中I/3交點處)等穴位。然後兩手扶腰,中指尖壓在命門穴(第2腰椎棘突下)上,腰身慢慢向前彎,再抬起,就像竹枝被壓彎後彈回恢復的樣子,這樣就可以將湧泉處的腎水引向頭頂的百會穴。此法能冶腎虛腰痛。行脾氣靜坐,意想脾經之氣從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寸)向下,沿下肢內側脾經循行線到達丘墟穴 (足外踝前下方凹陷處)。此法可治腹脹。絡脾俞站立,兩腳掌抓地,以足趾之力擠壓隱白穴(足大趾內側,趾甲角旁 0.1寸),意守隱白片刻後,引脾經之氣上行到達脾俞。此法可治脾虛泄瀉、食欲不振等病症。環腎氣靜坐,意想腎經元氣從湧泉發動,到然谷穴(內踝前下方,足弓凹陷處),再沿足少陰腎經循行線(下肢內側)向上到達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穴下,正中旁開1.5寸),然後返回到然谷穴。此法可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耳鳴、遺精等病症。通照海靜坐,兩腳內踝相靠。意想腎經元氣從湧泉穴開始向上,循行全身後返回,到達照海穴(內踝正下方處),並且在照海穴處相融貫通。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十四經絡按摩
※十二時辰對應的十二經絡
※練太極拳與人體十二經絡關係主要是修心
※經絡全息
※五春經絡養生操 -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