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聞道勤行
——2014年09月01日——
親愛的家人:
您好!謝謝您參與每月一信的網路共修,您為什麼要參與每月一信的網路共修?在每月一信的網路共修里,我們釋放過去投射在別人身上的負面能量;我們也釋放過去別人投射在自己身上的負面能量;我們時時覺知,經常放下,放下放下再放下,我們的身體越來越輕鬆健康!我們的生命越來越平安喜悅!我們的肉體是生命,我們的家庭是生命,我們的企業是生命,我們的國家是生命,我們的地球是生命,我們的宇宙是生命!當我們感覺自己與每一個人連接時,您會感覺到自在舒適;您會感覺到自己與身邊每個人合一的喜悅能量;您會感覺到與大自然合一的享受能量;您會感覺到與神合一的飄逸能量——神在大自然中;神在工作崗位中;神在每一個人身上,這是老子《道德經》中關於道的另一個名字「一」的展現;天下萬物同一體,這是神的美麗展現!
九月是能量月,現在我們進入網路共修的豐足喜悅祈禱:
讓我看得到,聽得到,感覺到,我知道,在待人處事上,我願意更親切、更誠實、更敞開;我的心越來越清靜自在,我的心越來越開放,我的靈性進展就越大。我越信任,我就越享受生命的豐富和喜悅!
從現在開始,我每天在各方面都會越來越好,我的理想和目標都會一一實現!我有信心突破一切障礙——我放下匱乏的意識;我放下埋怨的意識;我放下歹命的意識,我可以選擇好命,我是值得好命的!我無條件地愛我自己本來的樣子,我可以主導並創造自己的幸福與繁榮!我是和諧宇宙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我讓自己可以做我真心想做的事情,我讓自己可以從事我熱愛的工作和活動,我覺得很充實,很幸福,很滿足,很平安!
感謝上天賜給我健康美好的身體和高貴的心靈,我值得享受人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
把愛傳出去」。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聞道勤行》,去享受老子關於宇宙規律之愛對我們的祝福!
【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mèi),進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yú)。大白若辱,大方無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
具有上德且知行合一者為「上士」。上士一旦有機會接觸到大道,就會如饑似渴,勤勤懇懇,自強不息,堅信不疑,依法修行。具有小德且聞一善言心便喜,見一利慾心便亂者為「中士」。中士是道與非道之間的徘徊者,他們大多接觸到大道後,或熱血沸騰,或將信將疑。具有失德且囂張無禮者為「下士」。下士聽到大道之理,會憋不住要大笑,這種嘲笑,是把大道之理視為異端邪說的譏笑——這實在是一種愚痴的表現!這些人聽聞大道要是不笑,那麼道也就不是道了。
以下是老子對從事於道者的忠告:
「明道若昧」是指光而不耀者。大道光明,精通大道者卻外似愚昧,藏智斂慧,渾然無跡。
「進道若退」是指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進道之人是知止、知反、知退的勤而行之者;是真正孜孜不倦,以尋求大道之光的人;當他走向大道深處時,常人卻誤以為他在後退。
「夷道若颣」,又好比若冬涉川——平滑的冰面比起伏的路面還要難行,更需謹慎而行之;過程中的種種挫折不是障礙,而是夷道的一部分,好比考試不是針對好學生的障礙,而是用來淘汰不用心學習者。
「上德若谷」是指上德之人,心德廣大,如空谷一般,無所不容,無所不納。
「廣德若不足」是指德行廣大,雖遼闊無邊,包容一切,但廣德者始終不自以為有德。
「建德若偷」是指德已厚,而不自以為厚;功已深,而不自以為深;兢兢業業,始終以聖賢之任為己任,以天地之心為己心;「偷」者,薄也。
「質真若渝」是指質樸純真的德行,柔和而表現為平淡,出色而表現為普普通通的淺顯。質真者,不矜其真,故渝也。
「大白若辱」是指光而不耀——真正最高尚的純潔明凈,要知其白,守其黑,才能起到大白於天下的大德作用。
「大方無隅」是指太大的地方是看不到稜角的,即便這個地方是個方形,您也很難找到它的稜角。為什麼呢?太大了的緣故。最直爽方正的人,並不處處顯示他的方正不屈服,而是圓和平靜、沒什麼稜角。大方之人,無邊際、無內外,無東西南北之分,才能方而不割。「大方無隅」中的「隅」,即四方的角落或稜角。
「大器晚成」是指得道的高境界,不是說越晚越好,這裡是指修道不可逾越,不可急功近利。這樣看上去很慢,其實步步為營,有質變到量變的過程,水到渠成,收穫是不會少的。想成為上士,有很多功課需勤而行之。
「大音希聲」是指有聲則有分,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所以天地間最漂亮、最沉重的聲音,並不常發出那震撼一切的轟鳴。真正的得道者,看似愚鈍無知,似乎什麼都不知道;其實他們是大智若愚。
「大象無形」是指大道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但您看不到它的形狀。在生活中,最大、最鮮明、最有德的形象也極少顯露。大象者,無象之象;大象之人,心即是道,道即是心。
「道隱無名」是指道無聲無相、無邊無際,本沒有名字;道之所以稱為「道」,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夫唯道,善貸且成」,是指只有這大道,才總是施予恩澤於萬物,不斷給萬物以新的開始。只有「道」才成就了天地,化育了萬物,並最後成就一切。
本章共九十五個字,主要論述「道」和「德」的外在形象和基本特性。分三段來闡述。
第一段共三十個字,即:「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本段主要講,世間人對待大道的認知態度,大略也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人群區分的原則主要看一個人德的大小,及其對自然大道的領悟程度。
第一,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叫「上士」。
他們有一種「不用揚鞭自奮蹄」勤於自勉的精神;有一種「不畏艱難排除一切險阻」的勇氣;有一種對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勇於超越自我的決絕;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持之以恆的決心。他們非常精進、非常刻苦、非常善於總結、非常善於觀察、非常善於調整軌跡;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如意與不如意;不斷鞭策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直到洞徹宇宙真諦。
上士之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擔任任何角色,都懂得以整個宇宙的利益為個人利益,以道的常情大愛作為自己天命;時時刻刻不以個人為中心,時時刻刻回歸於道。上士之人,其合一的先天狀態,未被損傷,或者已經補足;其內環境的性命兩大系統經過天然真火的溫補,已經修成歷劫長存、內外一致之時,此種大成即稱之謂「自求自證,正修正悟」;此種大成即稱之「跳出輪迴,到達彼岸」;此種大成即能參宇宙,此乃有大道護照焉。
上士之人,知道自己有廣度有緣眾生和德化人間的使命,故其心堅固——遇風不搖,遇事不迷,名利不貪。以自己生命這個小宇宙來求證宇宙大真理,直至用生命的常情大愛來碰撞生命,來喚醒生命,來創造生命。
第二,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叫「中士」。
他們同樣具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只是他們沒有頑強的毅力,經常受外界干擾而動搖自己的決心;患得患失的情結經常干擾心智,讓他們很難準確地把握自己前進的方向——近益友而突飛猛進,近損友而不思進取。他們有一顆與人為善的心,只是過於柔軟,經常因為不明真相、受到傷害而動搖自己的信念,不能很好地堅持到底,做事經常半途而廢。
中士之人的共同特點就是外求,特別容易被外在因素所干擾——或疑心重重,或鑽入神神怪怪的迷圈,喜歡鑽來鑽去地找人算命……這些外求現象最終往往呈現的是內心恐懼浮躁的磁場而不能自拔。凡此種種,如果不遵守大道之理抱一而修,絕無成功之望!
中士之人,因具有正性「若存」的有利因素,雖有處在十字路口上徘徊的可能性;但只要不斷加強道心道志,堅持正心、正修、正身的三正合一,以「若存」去戰勝「若亡」,何愁功德不立,道果不圓?只要一顆真心常存,德志常立,培補道根,必會感動天地。即使根性不足,也會給您置換一個根深葉茂的如意樹!
第三,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叫「下士」。
他們沒有敬畏心、沒有精進心、沒有包容心,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內觀覺知」;沒有一點「自我約束」的精神。用「無理取鬧」來形容這樣的一種人非常貼切!他們按自己的意識來認知世界,按自己的價值觀來看待生活;經常用嘲諷來掩飾自己的「內心空虛」;經常用嘲笑來偽裝自己的「一無所有」;經常用虛張聲勢來掩蓋自己的「焦躁浮華」;經常用玩世不恭來粉飾自己的「不思進取」。這樣的一種人是表面風光、內心空虛的一種沒有精神的行屍走肉。他們具有極強的虛榮心,經常用一些美麗的外衣來包裝自己;嫉妒心理非常嚴重,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優秀,看別人都是土匪王八蛋;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無論做出善意或惡意的行為,都是以顯示個人高尚為最終目的。
下士之人,必定是徹底地封閉自我,因而無法認識大道,就像井底的青蛙,它只能看到井這麼大的範圍和頭上小小的一個井口那麼大的「天」。所以,它就不能想像這個世界上還有大海和天空這麼廣闊而浩瀚的存在!誰如果給它講大海、講天空,它肯定會「大笑之」。這樣的井底之蛙,有道德的人只能是深深地憐憫它。
下士之人,貪婪多欲,迷戀燈紅酒綠;心地昏暗,視大道之理為異端邪說;只知「顯」,不知「隱」;只知世俗間表象,不知事物中本質。故往往將道之質樸,視為鄙陋;將道之柔弱本性,視為軟弱可欺;將立志「和諧社會,我的責任」之使命感的常情大愛,斥之為愚痴——譏笑嘲諷,甚至挖苦打擊……
第二段共五十八個字,即:「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mèi),進道若退,夷道若颣(leì)。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yú)。大白若辱,大方無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當人類真正明白「道」,用「道」來規範自己人生的時候,您不能不明白「認識道」不是一個外學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越來越貼近生命本源的十三條。
第一條:明道若昧
大道本性燦爛,但外在又好似黯昧。明白大道之人,不求世俗的聰明張揚,惟求內心的光光明明;只求勇猛精進,不求名利高下,恭謙處下,寵辱不驚;不求精明智巧,寧可和光同塵,外表庸庸愚愚,故曰「明道若昧」。
第二條:進道若退
您在遵循著道在前進,別人卻認為您在倒退。大家都在向外競爭求高速發展,只有您要獨立思考、要不爭,這就是以退為進、進退互為一體的生態式。真所謂「外修般般假,內修處處真」,故外人不能得知,因而看似「進道若退」。
第三條:夷道若類
大道是寬廣而平坦的,但前進路上往往又是充滿著坎坷和挑戰重重的磨難之路,只有智慧精進者才能到達。首先不自以為比別人特殊,口不出異人之言,身不行異人之事。其次,與眾人同塵同濁,卻又不同流合污,此便是個無比光明、無比快樂、天人合一、萬象歸一的過程,是「夷道若類」的境界。
第四條:上德若谷
上士之人:首先修處柔處下,才能讓萬物來歸附——萬物紛紛前來歸附,而它始終保持著處柔處下,這就是「德之大」。其次修心德,如大山空谷一般,「肚大能容天下能容之事,德寬能納宇宙能納之物」——心如大海,能納百川千江,這就是德的深厚。再次修真德——真德有凈化和糾偏功能,此便是「上德若谷」之義。
第五條:廣德若不足
上士之人,首先不以一技之長而逞名,不以德之有餘為己功,寧以德之不足為己病。其次功雖日進,而不自以為進;善雖有成,而不自以為成;功行已深,仍感有缺;功德無量,總是感到自己德行不足,故曰「廣德若不足」。
第六條:建德若偷
上士之人,心懷大志向,是「事必求其至,功必造其成」者。今世人浮躁心亂,認繁貪多,物必多得,心必多慮,故被繁物攪得心煩意亂。但建德之人,質樸如一,心持其正,心若虛谷,心存無為,故稱之謂「建德若偷」。
第七條:質真若渝
上士之人講的「曲則全」道理:首先,德者心地質樸,但外表好像沒染好的粗布,大智若愚。其次,德存之於內,心性敦厚,言談舉止是寬厚待人。再次,德流之於相,形貌樸實無華,雖不濃妝艷抹,但卻儀錶堂堂、慈眉善眼——此乃德性顯外的自然流露。再次,世人有以潔自鳴、矯揉造作、內外不一的質性差異,這也是老子為什麼都是從相反的角度來要告誡人類,要明白修鍊的原則是「質真若渝」。
第八條:大白若辱
上士之人,是和光同塵之人。第一,能包容一切污穢濁流,同時能忍受一切污辱,能身處濁而不被污流所染。第二,與人不擇貴賤,接物不較得失,處世不爭高強,居卑下而安於自樂。第三,深深明白,白與黑本為一體,故知白而守黑——最崇高的德行好像蒙受巨大的恥辱一樣,講的其實是「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的道理,故曰「大白若辱」。
第九條:大方無隅
上士之人像大道,大道本無形狀,渾然一團,不落邊際,何有稜角?所以其一,凡是大德深厚者、最端莊方正的人,都沒有梭角可見。其二,大方正之人,堂堂正正,好似一個大中正的大圓圈,內方在外圓之中,隨圓就圓,隨方就方,方圓運用無礙,此乃大德也。其三,大德之人,心宇寬廣無際,無內外、無方隅、無東西南北之分、無四維上下之別,涵容宇宙天地,故曰「大方無隅」。
第十條:大器晚成
凡修正道、成大器之人,無不經過八十一難的磨鍊與考驗,少一難不得九九之數!所以其一,要珍惜「人身難得今已得」的修鍊機會。人之出世,由嬰兒降生頭部倒立;而其它動物出生後永遠只能彎腰駝背,無法頭頂青天,如人一般成為頂天立地之身。因此要珍惜這一生的做人機會,將自己造就成為一個能夠為眾生所用的「道器」——其功夫就在於積善積德。其二,修鍊的過程是靈性的愉悅,生命的再造,是好人一生平安生命系統的偉大工程,要經受層層磨難與考驗——磨鍊就是一種雕琢,就是一種冶煉;挫折並非上天有意阻擾,跟您過不去,而是讓我們更能成為造福人類的大器,道器越煉越剛,方不愧「大器晚成」。
第十一條:大音希聲
大音希聲,是無聲之聲的天籟之音;是充滿天地,包裹宇宙間最大的聲音,或是宇宙間一些微波妙音,或銀河系的許多聲音……是人的耳覺功能聽不到的聲音。
所以其一,由於人的先天功能喪失太多,如地震前的次聲波、電磁波,豬狗牛羊、螞蟻昆蟲都能聽到;科學儀器也能檢測到;唯獨人的耳覺難以聞知。
第二,大道至大至廣,能生萬物之形,萬物皆有氣、聲、光、形,人只能見其所顯之外形,不能見其所隱之內形;只能聽耳可聽之外聲,不能聽其所隱之內音;愈是宏大的音聲,人愈難以聽到。
第三,天地無音,卻可以行使風雷雨電之聲;人心無音,卻可以包容天地萬物——人心就是一個小天地,人心可以與天地萬物的心音息息相通。天地雖然不語,看人的行為可察知心機,自然界一切現象都是天地不說話的聲音——花開告知春天的露面;葉落表示秋天的來臨。人的心音意識流,不僅可以用語言表述,身體的動作、面部的表情,都是心音的外顯。人心中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善念與怨恨的生起,其心音就像無線電波一樣,充滿空間,如雷貫耳,迅速傳播,千里之外,瞬間即應。
第四,聖人治國治民,妙在以善德心聲之微,雖無聲無言,卻能使天下大順大化;妙在不言之教,可使民心領神會,向善歸道。修鍊人觀心悟道、行道合道,以心音與自然大道圓通,即可道果大成。以此觀之,無音之中,有大音隱寓,此謂之「大音希聲」。
第十二條:大象無形
天地萬物中,凡能看得見的便稱之為「象」或「現象」。所謂「大象」者,就是大得看不見的無象之象。
所以其一,大道無形無象,卻可以生養宇宙萬物,所以天下萬物,物物有道;道處處在天地間,天地間處處有道。所以古人有「得道便生,失道便亡」之說。
第二,有道之人,質樸無其形,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能包容天地萬物,心能生萬法萬象;道可以自由超越時空,其妙無窮無盡,變化莫測。
第三,真正修鍊者,為天下人做大善事、大好事;為社會和諧從自己做起,不為名、不為利;甚至於做的許許多多的好事,被常人不可知、不知見,這種真正的大氣勢、大格局、大境界沒有固定的規範,此謂之「大象無形」。
第十三條:道隱無名
大道的本體特性貴於隱藏於心,古代聖賢修鍊道心就是「洗心」。所謂「洗心」,就是要把心中的一切私心妄念都清洗乾淨,達到洗無可洗、寂然空明的最高聖潔境界——那就是成佛成道。真正成道之高人,過去、未來什麼都知道;但被常人看到的大智若愚,是什麼都不知道。他只是用具體的行為結果在啟迪世人,一切都深藏不露,與眾生和光同塵,吉凶與民同患,這才是最高的智慧,即「道隱無名」。
第三段共七個字,即:「夫唯道,善貸且成」。
本段是對全文進行的妙意總結,特別前面十三條講的都是道和所有最接近道的行為,它是超越於所有一般規則的特殊規則、根本規則。道的實相和真相,永遠隱藏在世間萬物之中,它不會明明白白地顯現給人看的。要接觸道,只有從內修開始,從自己的心靈開始去發覺,去照見。
第一,老子說,從「明道若昧」到「道隱無名」的十三條,反覆從各個不同側面來論證大道的本質內涵及行為準則,其目的是告訴世人:大道造物的圓融廣大,無所不善施,無所不成就。所以我們的修持,若不歸從大道進修,則無處進修;若不從大道而存養,則無所存養。不識大道之理,不立誠心修大道,便得不到大道的滋養和幫助,不能成就大器;只能順著人道,在煩惱苦海中流浪生死,枉費了天賜人身生命的苦慈心。
第二,只有自求的人才能獲得自證、互證、共證,只有自助的人才能得到人助和天助。三者雖為一體,但最根本、最核心的還是內心的自助。只要人心合天心之境,天就是我,我就是天;道就是我,我就是道;無限的創造就是我,我就是無限的創造。哪有不成之理?道的真相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道的助與不助,多助與少助,都要用我們的愛心去喚醒;都要用我們的真心去響應;都要用我們的誠心去換取!天有好生之德,人若無厚德去應合,即使天道再有心助佑,您心中不應,心門緊閉,再好的寶貝也裝不進去;再大的助力也難以推動。所以,唯有修自心、累厚德,才能得道之助,才能自度自救。
第三,若從四維空間的靈性來說聞道,亦有層次之分:
首先,有紅塵聲聞。「紅塵聲聞」是什麼?是外用常人耳朵聽,是內用自己後天意識聽,只能聞於有聲,不能聞於無聲;只能聽聞有聲之理,不能心悟無聲無音之道,故稱之為「紅塵聲聞」。
其次,有無音心聲。「無音心聲」是什麼?即非聲非塵之聞,就是不用耳根,能聽天籟、天音等無聲之音;就是不入耳塵,能聞凡耳不能聞之聞;就是無聞之聞我能聞,而人不能聞者,謂之「非聲非塵之聞之妙聞」;就是聞於自性的空明之中,聽於無音心聲之內的妙聞;就是通過非聲非塵之聞之妙聞,思索到的因果規律、生命規律的見道之真,來啟迪自己心靈等級提升。讀懂了自己就是讀懂了生命,好了自己就是好了一個世界,方可謂之「聞道合道,踐行大道」。
現在,進入本章的【悟道心得】:
一、危難吃虧時的一笑是豁達大氣,豁達大氣是看不見,聽不著的,但他有生長力。
二、小人物默默無聞被人看得很低,而默默無聞地生長最安全、最有空間、最具有強大的生長力量,可以一試!
三、事物永遠存在著三個不同的層面,時間等於過去、現在、未來;生命等於孕育、成長、死亡。每一種存在客觀規律都有其自己的運行軌跡,全然活出當下最重要。
四、每顆星辰、每個人都有自己博忠謙的運行軌跡。當星辰或者人類偏離了自己運行軌跡時,將面臨的即將是滅頂之災或是很嚴重的傷害——博愛、忠誠、謙卑是生命源泉。
五、人有三種——指路的人;趕路的人;還有善於判斷誰指的路是善意的,並能引導大家一起趕路的人。能給人光明的人,自己更光明。
六、每當不順的時候,我們要告訴自己:地球是運動的,一個人不會永遠處在倒霉的位置。
七、「手持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無我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是布袋和尚的《悟道詩》。當您寬容了別人,別人也會寬容您,這是進和退的辯證法。
八、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過五尺高而已!而我們這具昂昂六尺之軀,想生存於宇宙之間,那麼只有低下頭來!這就是虛懷若谷,認識自己才能認識世界。
九、佛教的核心修鍊就是一個「戒」字:戒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是非,戒酒賭毒。這五戒對和諧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建設有沒有好處?應該不應該提倡?
十、思想的能量可以超乎一切發現: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表象都是虛假的,地球不是方的,太陽也不是繞地球運行的。只有人類洞察自然的能力,再加上我們的無私付出與自我修鍊,才能夠破除迷障,為自己打開幸福的大門,轉化自己的命運。
十一、能把人生境遇中的好好壞壞,轉化為人生髮電、發光的偉大凈化材料的是「厚德」。選擇厚德不是因為笨,唯有厚德才能承載天長地久。
十二、道是善始善終。善始善終,就是在任何時候都是以眾人為親,以眾人為師。人類的每一個善念都能感應著我們這個世界,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質量。
親愛的家人,最後在能量月給大家送上正能量的祝福:
覺知生命的真相是愛——是和諧身心的愛,和諧家庭的愛,和諧社會的愛!這樣的廣大之愛,能夠給我們帶來喜悅、平安、天長地久的好運能量。
因為覺知,我們首先和自己開始合一了;接下來和社會合一了;我們和大自然合一了。於是,本源的力量就會像小溪、像江河一樣自動湧現出來,生命的轉化就會自動發生。自然而然,您的心是寧靜的、光明的、純凈的、慈悲的;您內心的喜悅、平安、天長地久,永無止盡,永不退轉!
衷心地感謝您參與《道德經》學用每月一信的網路共修,願「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的最高境界能量,灑向您的是健康、福裕、成功!祝您好運,我愛您!
趙妙果
2014年9月1日
推薦閱讀:
※清明│王立軍老師:漢字與古代喪葬
※讓老師哭笑不得的女生的故事
※「其力未充」南懷瑾老師講
※產後怕冷、怕風、多汗怎麼辦? 周老師談「產後風」的護理與治療
※黃老師的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