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唐詩:《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這首詩的題目是《送梓州李使君》,也就是說送一位姓李的刺史去梓州赴任。
梓州呢,在今天四川的三台縣,咱們之前講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是在那寫成的。
蜀地是長安的戰略大後方啊,對唐朝的意義非常重要,但是由三秦入巴蜀要翻越秦巴山地,這條路可是素以艱險著稱。
李白《蜀道難》不就講,「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另外呢,成都平原雖然以富庶著稱,號稱「錦官城」,但是梓州可是山區。
唐朝的時候,這裡民族雜處,情況遠比中原複雜。在這種情況下,李使君要到梓州赴任,這樣的送別詩怎麼寫呢?先看首聯: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一上來就是神來之筆,妙不可言,妙在哪兒呢?首先,立意就不一樣,一般的送別詩,不都是從眼前寫起,即景生情,然後點出惜別之意嘛。
比方說咱們之前講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開篇先講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因為這兩個人當時就在渭城客舍之中,這就是即景生情。
但是這首《送梓州李使君》呢?一上來就是「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這可不是眼前風物啊,這是在遙想蜀道,遙想梓州。
梓州是什麼樣子呢?「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這句話氣魄真大,萬壑千山,層巒疊嶂,滿眼高聳入雲的古樹,滿耳響徹群山的鵑啼,真讓人覺得目不暇接呀。
那有沒有人想過,詩人為什麼不寫黃鸝、不寫燕子,非要寫杜鵑呢?因杜鵑是蜀地的鳥啊。
根據《蜀王本紀》的記載,杜鵑是古蜀國的國王杜宇精魂所化,所以它始終盤旋在巴山蜀水之間,可是杜宇的人生是以悲劇告終了,所以古人用到杜鵑一般都是取悲劇的意象。
比方說最擅長描寫蜀地風光的李白,不就寫「又聞子規啼月夜,愁空山」嘛。「子規」就是杜鵑。那王維這句「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有沒有悲劇色彩?
完全沒有。他用一個「千山」做背景,再用一個「響」做音效,一下子就改變了杜鵑啼血的固定印象,把一隻小鳥都寫得氣勢磅礴。
那千山有氣勢大家都能理解,「響」字的氣勢在哪?所謂「響」就不是啼,也不是鳴,啼也罷,鳴也罷,相對來講都單薄。
比方說我們剛才講的李白那句「又聞子規啼月夜,愁空山」,或者王維的「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鳥兒的一兩聲鳴叫,只能加深寂靜的感覺,甚至寂靜到空幻、寂靜到悲傷,但是呢,你用個「響」字,馬上就不一樣了。
這不是一兩聲啼叫,而是叫聲四起,千山迴響。讓人的精神都為之一振,心情也就隨之開朗起來,化悲劇意象為歡騰意象,這是詩人的大手筆。
那首聯是廣角鏡頭,寫全景,頷聯呢,頷聯更神奇: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在唐朝的詩文里,蜀地多雨,更多夜雨。白居易不是講,「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李商隱也說,「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夜雨淅瀝,通常讓人覺得凄涼,但是王維這首詩又不一樣,他也寫「山中一夜雨」,然後呢?然後可不是「行人不忍聞」,而是「樹杪百重泉」。
山中下了一夜的透雨,形成道道飛泉凌空而下,這泉水是從哪兒落下來的呀?當然是從高峻的崖壁上。
但是呢,如果你走在路上,視野被近處的樹木遮擋了,這時候你再望過去,就好像那一條條山泉都是從樹梢上直落下來的一樣,這是多神奇的場景啊!
當然也有人解釋說了,「樹杪百重泉」是指雨水從樹梢上不斷流下,從樹葉上不斷流下,就好像道道泉水一般,可不可以呢?
當然也可以,但是無論你怎麼理解,這裡頭有凄涼感嗎?絲毫也沒有吧?這李使君那好像不是背井離鄉去做官,而是打起背包去徒步一樣。
一路看著蒼蒼古樹,聽著滿山鵑啼,再掬起一捧山泉水洗洗臉,多愜意、多愉快呀!事實上它根本就不像是送別詩吧,倒像是一首即景的五言絕句。
想想看,這首詩如果就這四句話,「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是不是也足夠完整、足夠漂亮啊?
首聯寫樹和山,那是視覺和聽覺的全景,是橫向的,寫的大氣磅礴。而頷聯呢,還寫樹和山,卻是視覺和聽覺的垂直圖,是縱向的,寫的蔚然深秀。
一橫一縱,既闊達又綺麗,多好啊!而且一共兩聯詩吧,卻兩次寫樹,兩次寫山,本來應該顯得重複累贅;
但是這首詩完全不給人那種感覺,相反倒讓人覺得前後呼應,一氣直下。真是興來神來,天然入妙!
那問題來了,詩人為什麼要把一首送別詩寫得如此愉快呢?不是因為他跟李使君交情不夠深,而是因為他對李使君充滿了期待。
希望李使君對這次旅行也充滿期待。李使君是要到梓州去做刺史,梓州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看頸聯: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這是從風景講到人了呀,所謂「橦布」就是用橦花織的布,也就是木棉布,而所謂「芋田」呢?就是種芋頭的土地吧。
梓州屬於川北,這個地方多民族雜處,物產也罷,風俗也罷,和中原相比都有很大的區別。這個地方的姑娘既不是繅絲,也不是紡麻,而是用橦花紡線織布。
這是非常特別的一種布,從秦漢時代起,橦布就是川北特產,每年都要繳納中央充當貢賦的,這就是「漢女輸橦布」。那「巴人訟芋田」呢?
是說這個地方的小夥子既不種稻,也不種麥,而是種芋的。那無論種什麼吧,土地都是農民的命根子,買賣之間當然會有一些官司。
更何況川北巴人素以剽悍著稱,這就是「巴人訟芋田」。用「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來寫梓州和中原物產風俗不同,這是第一層意思。
那第二層意思呢?第二層意思,這交賦稅也罷,主詞訟也罷,可都是刺史最重要的職責呀,李使君到了梓州就要處理「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的工作了。
催交賦稅、處理官司,這樣的工作本來挺複雜,更何況還是在梓州這樣一個民族雜處、風俗剽悍的地區,他一定更難做。
可是大家覺得有沒有沉重感呢?一點沉重感也沒有吧?因為這兩句詩寫的太詩情畫意了,詩情畫意在哪?就在漢女與巴人,也在橦布與芋田。
大家要知道木棉花是火紅的呀,而芋頭花是雪白的,漢女巴人的打扮又是五彩繽紛的富有民族風情了。雖然詩人並沒有寫這些,但是呢?
他把漢女、巴人、橦布、芋田這麼一併列,我們已經自動腦補出一幅最美的風景畫,也是一幅最美的風俗畫。
所以大學者王夫之就講,這兩句一似景語,就是雖然不是當風景來寫的,但是呢,卻有風景畫一樣的美感。
這樣的描寫一下子就把李使君即將面對的艱巨工作給浪漫化,甚至讓人覺得這真是一樁美差呀!
那詩人這麼努力地寫梓州風景之美、風情之美到底是為了什麼?看尾聯: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這文翁在蜀地可是個大名鼎鼎的歷史名人,他本來是江西人,從小好學,通曉《春秋》,西漢景帝的時候到蜀地擔任郡守。
那個時候蜀地還非常野蠻落後,但是文翁到任之後,興學堂、舉賢能、修水利,一下子把蜀地變成了文明富裕的先進地區。
以一人之力改變一個區域的風貌,這個貢獻不得了,所以班固修《漢書》寫《循吏傳》,就把文翁排到了第一位,而且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是中國古代官僚的典範。
那這兩句話加在一起是什麼意思?王維是說當年文翁入蜀翻新教化,你去了可要向他學習加油干,千萬不要倚仗先賢已有的成果,覺得梓州無事就無所作為了。
把李使君和文翁相提並論,這本身就是對李使君很周到的恭維,但是呢?又加上一句「不敢倚先賢」,算是一種殷勤的勸勉。
這樣一聯兒送給一個即將赴任的官員,幾乎就是誡勉談話,但是呢談的委婉得體,而且這樣一勸慰前面的描寫也就都有了著落。
原來王維那麼費心費力,是想讓李使君愛上梓州的土地和人民,在那裡鞠躬盡瘁,大展宏圖。
這樣一來這首送別詩一下子就不一樣了吧,它不像一般送別詩那樣只寫離愁別恨,而是關心著國家大事、民生疾苦,立意非常高遠,格調也非常高昂。
但同時又寫得明快、爽朗、美不勝收,讓人覺得不假不空,別開生面。再讀一遍: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