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一個國畫家應該是半個出家人,林曦,水墨畫家林曦
林曦
文/庄清湄 圖/覃斯波
林曦的畫都是小小的,總結起來就是「小花、小草、小鳥、小人、小山、小水」。就像她自己一樣,沒有太大的野心,一切隨緣。她從不摻和藝術圈裡的那些事,寧願宅在書房裡,寫字、畫畫、喝茶、彈琴、鑽研中醫和佛教……過得像個老年人。
林曦的家很大,是一棟三層樓的別墅,但她的活動範圍卻只有一間連帶著畫室的書房——那是她的「仙洞」。
在這間面積30平方米左右的「仙洞」里,1983年出生的林曦過著「半個出家人」的生活,寫字、畫畫、喝茶、彈琴、看書、鑽研中醫和佛教??傢具都是淺原木色的新中式風格,雖不是成套購置的,但搭在一起倒十分合適。林曦自稱「裝修控」,懷孕的時候挺著大肚子去買傢具,一連逛上七八個小時都不覺得累。
很多朋友覺得林曦的家漂亮,就帶著設計師過來取經。但設計師看完了回去以後說:「林曦的家好看,完全是因為她生活的豐富造成的。如果你沒有跟她一樣的生活內容,要做到相同實際上是不容易的。」的確,林曦家裡所有的傢具和裝飾,都是她興趣的一部分。「我覺得房子這種東西,理想狀態是把與你生活有關的東西摳出去之後,就剩白牆壁木地板,什麼都沒有是最好的。」
她是個職業水墨畫家,因此家裡有一個高而寬的畫案,牆上也掛滿了她的畫,都用和傢具色調一致的淺原木色框細緻地裱起來。因為喜歡喝茶,所以準備了一張專門的茶桌,沒事的時候就坐下泡杯武夷岩茶與朋友對飲,還收藏了不計其數的茶具。為了擺放那些厚而重的畫冊,她專門定製了兩個幾乎和牆面一樣寬一樣高的書架。至於家裡其他好玩好看的東西,則純粹是因為她是一個「看到漂亮東西就走不動路的人」。
「你看現在很多家庭的裝修會覺得無趣,那是因為生活的無趣導致的。雖然牆上可能會有一些所謂的裝飾,但那些裝飾是沒有實際功能的。」林曦說道。
她曾經也有過一間300平方米大的loft,但生完寶寶以後一直空置著。擁有一間巨大的工作室似乎是所有當代畫家的標誌,但林曦卻不以為然,一來是因為「小的空間更利於內心的集中」,二來,她也很享受畫一會兒再陪剛滿周歲的兒子玩一會兒的過程。不過最重要的,大概是她也不需要那麼大的地方。
畫畫
林曦的畫都是小小的,總結起來就是「小花、小草、小鳥、小人、小山、小水」。寥寥數筆,再施以幾抹淡雅的顏色,一個活靈活現的小東西就成了。讓人感覺她從來沒有正兒八經地在畫畫,而是純粹為了好玩。更讓她那些以「清高」著稱的同行難以接受的,是她把畫放在淘寶網上出售,特別引以為豪地告訴記者她曾經在20分鐘之內賣出去四幅畫。但是林曦自己從沒覺得這是讓自己的畫掉了價,她和自己的偶像豐子愷先生一樣,希望每一個有正常收入的普通人都能消費得起自己的畫。
與其他畫家不一樣,林曦似乎從來沒有因為「畫家」這個身份焦慮過。她見過太多為了「形成風格」而焦慮的畫家。剛從美院畢業的時候,很多人都對她說「你畫得和你的導師太像了」。林曦聽了,一點也不著急,「我不像他像誰啊?我像他是天經地義的,我跟著他學的,花了這麼多時間,我為什麼不像他呢?」那人又說:「你不擔心沒有自己的面貌嗎?」
「我覺得我的面貌自己會長出來。當一個人嚷嚷著『我要有自己的風格』的時候,往往是最沒風格的時候。」現在,再也沒有人說林曦的畫風像她的導師,倒是有個朋友在國外網站上看到一張圖片,看了就大叫「這是林曦的畫」,別人都說怎麼可能,點開一看果然就是。短短几年時間,她已經成了一個辨識度非常高、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畫家,而且這種風格那麼溫和、謙卑,與世無爭。
林曦從來不畫那些「宏大的敘事」,從她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起,她就喜歡畫孩子。去年6月,林曦舉辦了一次「兒童節」畫展,展出的是她在兩年內畫的幾十幅以兒童為主角的現代水墨畫。無論是構圖、線條還是色彩,林曦的表現手法都是最言簡意賅的。
林曦說自己是一個沒什麼耐心、追求效率的人,因此她的畫也和人一樣,簡單、直接、沒有太多耐心。「我的畫中傳達的多餘的東西很少,我只把我想說的東西說完。在現在的環境下,人們生怕別人看不見自己的功力,是比較傾向於做加法的。很多人會說我的畫清新、簡潔、天真,這其實是簡單的力量。」
看起來簡單,實則非常費勁。用水墨去畫小孩是件相當有難度的事情。娃娃的爸爸媽媽們要給林曦傳五六十張照片,甚至可能還需要視頻。她並不是照著畫,而是反覆看照片和視頻,當娃娃們的形象已經消化在腦中後,她才下筆。等畫完很多張,直到有一張自己終於滿意了,差不多也是半年以後的事情了。
不過,看到畫的爸爸媽媽們,除了說「像」以外,還看到了一些他們沒想到的東西。這些兒童都帶著早熟的表情,很少有面帶笑容的,因為她覺得兒童有很多比笑更好看的表情,比如思考、發獃的時候。「其實,那些兒童的形象是被想像出來的。如果是對著一張照片畫的話,它離藝術品的距離就遠了。藝術品真正珍貴和有意思的地方是它完全是藝術家發自內心的反映——一種精神層面被重新組合出來的過程。」
畫中的兒童,有的光著屁股,有的穿著尿不濕,有的圍著圍兜,有的踮著腳跳芭蕾舞,有的把腳抬過頭頂苦練舞蹈基本功??每個孩子都在做著這個年代的孩子們該做的事情,並沒有因為是用毛筆和水墨畫出來的而顯得不合時宜。傳統與現代,在林曦的畫里結合得恰如其分。她甚至用水墨畫過一個背著愛馬仕鉑金包的小女孩。
「實際上有兩種藝術家,一種是非常超現實的,而我是屬於另外一種,自我和藝術高度一致。我的生活就是非常混搭的生活,我就是個很跨界的人。可能因為我不是一個那麼傳統的人,所以我就畫不出古老風格的水墨畫。」
懷孕期間,閑來無事的林曦想找一件能長時間做的事情,林曦的好朋友、「上下」的設計總監蔣瓊耳說,來畫套撲克吧。林曦覺得有點意思,一口應承下來。她畫了各種鳥、蟲、茶壺、靈芝雲、菩提葉、紅壽桃、太湖石??看似都是老派國畫家們的趣味,但經過林曦加工之後,竟很有幽默與童趣。而且在這副撲克里,自稱「不喜歡炫技」的林曦選擇了知了和蜻蜓來畫,這是兩種非常體現國畫功底的昆蟲。目前,這副撲克中的奢侈品已經問世,分為大小兩個版本,收納於手工雕琢的紫檀木盒中,售價分別為三千多和1 萬多元。小版與普通撲克的大小一樣,大版作為限量珍藏版發售。
老師
很少有人把當老師當作一項興趣愛好的,林曦就是其中一個。每個周六下午,她都會給兩個班的學生教書法。但她的學生都是年紀比她大個七八歲、甚至十多歲的人,有碩士博士、有大學教授、有企業高管??總之都是社會上被歸類為「成功人士」的一群人。
恰恰是這群在自己的領域表現出色、受人尊重的人,能否來上課取決於能否通過「小林老師」的篩選,而一旦犯了錯誤,就像小學生似地在老師面前羞愧萬分。
對於發郵件來報名的學生,林曦會通過郵件了解報名者的教育程度、職業、愛好、星座、家庭情況、為什麼要學??
「我起碼要判斷一下你能不能堅持,能不能接受我教的方法,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可能比交男女朋友還要嚴肅,因為大家一年要見將近50 次面。」
摩羯座的林曦,一旦登上講堂,就收穫了「天然凶」的外號。但其實,她上課並不會發火,也不會用一個批評的字,甚至她還不遺餘力地表揚學生取得的進步。但是,她給人的感覺總是「不怒而威」。
在青島管理著好幾家企業的崔天齊是林曦的學生,比林曦大16歲。每個周六,他都要飛到北京上林曦的書法課。「小林老師對我們言傳身教,當你看到這個比你小很多、字已經寫得很好的人,每天早晨起來專心練字,她有時候早晨6 點半就發一條練字的微博,我們這些做學生的,能不受鞭策嗎?」 現在,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天都至少擠出一個小時的時間練字。而每次上課交作業的時候,則是他最忐忑的時候。「寫得不好或者沒有進步的話,林老師那雙大眼睛一瞥,我都覺得無地自容。」他說。
林曦有一個學生,畢業於清華大學,後來在芝加哥大學讀MBA,目前從事投資業,有一次由於出差沒能按時交作業。該交作業的那天,這個平時在外面說一不二的大男人,在座位上扭來扭去,臉漲得通紅,像個小學生一樣從牙縫裡擠出幾句話,向老師解釋原因。「如果換作是我,早就在郵件里寫清楚幾點幾分在幹什麼,為什麼沒時間寫作業了。」崔天齊說。
「剛開始教的時候,我覺得我挺和藹的,後來我發現我的要求可能的確是高了些,我很難容忍你交來的作業和上次的作業相比竟然沒有進步,你幹嘛去了?之前你已經點頭了,在課上也做到了,回去也練習了,為什麼沒有進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她從沒有把教書當成一門生意,而只是出於愛好。沒有金錢關係的牽累,人才能做自己。
每天,林曦都能收到二三十封郵件,其中很多是父母幫孩子拜師學畫的,但是都被她謝絕了,因為她覺得自己過於嚴肅的態度,對小朋友來說並不合適。「小朋友更重視的是老師的態度,以及他受到的表揚的頻率。」可林曦卻很難做到這點,因為她從小遇到的老師都非常嚴格,「一個個的都可凶了」。可能正是受曾經的老師的影響,她現在才對自己的學生一樣嚴厲。「我覺得鼓勵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我知道很多人需要鼓勵,但鼓勵只是讓你在當時感覺很好而已,但這件事你做得好不好,本人心中是有數的。」
育兒
小時候的林曦被人喚作「神童」,家裡人的個頭都很高,只有她個子長不上去,「都用來長腦子了」。從小到大,林曦的每一任老師都說她聰明,無論學什麼,都不需要第二遍。
小時候學習很好,但因為經常想出去玩,又不想總跟老師請假,讀完小學以後就開始在家上學,沒有上過初中和高中卻直接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十幾歲起就開始在全世界辦個人畫展,出版過個人書畫集、畫集、小說、個人音樂專輯。「少年得志」這個詞用在林曦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直到現在,她還被很多人看成「在家上學」的孩子中的成功案例。她的母親也曾經出過一本「育兒」書,寫她怎麼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女兒。但是在採訪的時候,林曦對教育這個話題卻不願意多聊。「因為我不太相信『教育』這件事。聽起來很可笑吧,一個業餘愛好是做老師的人卻不相信教育。」
林曦相信,自己的經歷充滿了偶然和不複製的原因,她生怕自己的經驗會誤導別人。她小時候練琴能一天坐在那裡7 個小時不需要監督,別的孩子未必可以。「尤其是自己當了媽以後,這種體會更深了。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完全不同的,你不可能用一個方法就能搞定。但是大多數人是不傾向於獨立思考的,他們只是照搬某個方法。」
比起「教育」,林曦更相信的是「影響」。回想起長大的過程,老師怎麼說的不重要,老師怎麼做的才重要。
心態
林曦家的客廳里,掛著一幅名為《范兒》的畫,這也是她最得意的作品之一。畫的是一個留著蘑菇頭的女孩兒,穿著白褂、布鞋,左手戴著扳指,右手停著鸚鵡,表現出與身材不成比例的成熟。這幅畫是林曦自己的寫照——沉穩、安靜、喜歡自然、喜歡傳統的東西,與外面那個世界保持著距離,但是並不突兀。
「我很喜歡我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國畫家應該是半個出家人。但現在的情況是,大家是半個CEO。我特別認同『半個出家人』這種心態,你是需要融入到生活中,但是你也需要和熱鬧的環境隔絕開來,獨自安靜下來。如果你是一個容器、一個渠道的話,創作這件事本身要求你比較純粹、比較乾淨、比較簡單。」
從中央美院畢業的時候,她的同學都在為前途擔憂,唯有林曦不緊不慢的。「我不想很別人比,像我這樣的給雜誌當個寫手也能活得很開心。還有一個就是我還年輕,也就20 多歲,很多人20 多歲還沒搞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呢,至少我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第三,我覺得生活太有意思了,做什麼都挺好的,所以我不擔心。」
林曦相信中醫、相信佛教。但比起那些把中醫和佛教說得玄之又玄的信徒,林曦理智得多。「中醫是一種你學得越多,你就越會覺得自己無知的一門學問。我之所以那麼愛中醫的原因就是它真的挺能消耗你的學習力的。」學習中醫最大好處是,人開始「逆生長」。「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心態會變好,當你知道每一次生氣或者每一次著急,真的會在你體內形成『肝淤』這種實際的東西,而且你要花相當長的時間和代價才能清理掉,這是划不來的,所以性格會越變越好。」
佛教對她最大的影響就是,「你會努力,但是你不會說『我一定會如何』這句話。因為你知道沒什麼事『一定』會如何。這個世界是平衡的,當你一定要什麼的時候,就會失去什麼。」
雖然是畫家,但林曦向來與藝術圈保持著距離。圈裡的朋友都說如果她再努力一點,一定會比現在好很多,可她覺得一切都有應該發生的時機。「事業的成就就是一個果實,該成熟的時候自然會成熟,你去催化它加快它成熟,代價就是這個果子不好吃了。我選擇等著。」
曾經有一陣子,她厭煩了畫畫,就把所有工具洗洗收起來,專心練習書法。哪怕是現在,她也沒想過必須一輩子畫畫,「說不定哪天就不畫了,我對這件事看得沒有那麼死。」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在家和出家?
※上海古寺短期出家者爆滿 收費兩千需托缽乞食
※強力推薦 給發心出家弟子的信(凈宗法師)
※如果一個出家和尚叫釋耶穌、釋基督、釋和華、釋安拉,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