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回眸2016:滿世界的輸家,誰是大贏家? || 全球觀

胡默元/文

國際政治「大年」

2016年真是國際政治的「大年」。

除了英國「脫歐」後遺症、土耳其政變驚魂夜和特朗普當選衝擊波之外,義大利帥哥總理因公投失敗辭職讓權,東歐保加利亞、摩爾多瓦兩國同一天雙雙選出了親俄總統,以及中美洲尼加拉瓜的左翼總統夫婦聯袂當選為正副總統……也都是稀奇事。

這一年,自由世界的代表們連遭滑鐵盧。巴西、韓國兩個重要國家的女總統先後被國會成功彈劾。雖然韓國的彈劾結果還要等憲法法院終裁,但光巴西的結果就已經是世界多年未見了。羅塞夫直斥之為「憲法政變」。

法國總統的支持率掉到4%,沒臉參加下屆大選,也是法國史上空前的。跟韓國不同,法國沒有鬧彈劾,儘管奧朗德也有泄露國防機密給記者的問題,但畢竟沒有一個據傳隱匿資產摺合560億元人民幣的閨蜜。

印度總理的「廢鈔令」引起國內金融市場紊亂,被批是「以打擊黑錢的名義搶劫窮人」。改革家莫迪的聲望一落千丈,還被反對黨指責曾多次收取兩家逃稅公司的巨額賄賂。

IMF女總裁拉加德也因當法國財長時期,存心讓私企老闆打贏「民告官」官司、導致國庫損失而受到法院追究,在鏡頭前灰頭土臉。

由於國際媒體挖出中美洲某「避稅天堂」的海量公司信息,世人驚訝地看到許多當權者的親屬上榜。藏匿資產的冰島總理,是第一個因此事下台的政要。

南非總統花1600萬美元公款裝修私邸,反對黨幾次在國會動議彈劾他,都沒成功。關鍵在於,南非國會選舉產生的實權總統,與執政黨的關係格外緊密,而執政黨非國大占國會近2/3議席,難以撼動。不過,現在非國大內部也有人要求就祖馬下台進行黨內表決。

擁有威權資源的領導人,則在危機面前各顯神通。在國有投資公司虧空、挪用醜聞下,馬來西亞總理頂住了馬哈蒂爾和反對派的聯手發難;加彭「二代世襲」的總統鎮壓了前姐夫、華裔政治家讓·平的選後抗議;委內瑞拉的「查韋斯接班人」強行中止了針對自己總統任期的全民公投,被反對黨控制的國會宣布為「自為政變」;「中亞強人」卡里莫夫78歲離世後,年富力強的親俄總理在4人角逐中,高票當選總統。

意外的是,西非小國甘比亞的總統選舉大倒熱灶:3年前與馬英九「割袍」的奇葩總統賈梅,成為時隔16年非洲又一個輸掉大選的長期在位總統。甘比亞也與同處西非的島國聖多美與普林西比(剛與蔡英文「切割」)一道,等待著來自北京的召喚。

恐襲密集爆發期

2016年也是恐襲的密集爆發期。

法國是「魯難未已」,巴黎警戒了,地方上繼續遭襲,單單國慶日尼斯恐襲就有84人遇害;德國先是地方上「一周4起」恐襲,臨到聖誕前幾天,18輪貨車直碾柏林心臟!法、德兩次卡車襲擊,作案者都是突尼西亞籍,而突尼西亞正是「阿拉伯首義國」,卻淪為「伊斯蘭國」兵源大戶。

歐盟能有什麼對策呢?布魯塞爾機場和靠近歐盟總部的地鐵站,都被恐怖分子炸過。歐委會主席容克在平安夜呼籲,不要自動將恐怖主義與難民掛鉤,「應該繼續向逃離戰區的人們提供庇護」。可就是這個容克,「18個月賭輸4場公投」,他離歐洲民意是越來越遠了。

土耳其同時跟敘利亞內戰的三方(阿薩德政權、「伊斯蘭國」和庫爾德人)為敵,國內還有居倫的「影子政府」陰謀集團,國外還一度跟俄羅斯較勁(後來又化敵為友),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這個國家收留了近300萬敘利亞難民,恐怖襲擊甚至一月數起(多數是庫爾德激進勢力所為,像機場恐襲等少數「傑作」是IS所為),卻大費周章清查流亡教士在土軍方的卧底,結果激起居倫派將士倉促起事,土耳其軍民260多人遇害,數萬人被捕或被開除。

這還沒完,將近年底,曾8度擔任埃爾多安警衛的22歲防暴警察,做著「認主獨一」手勢、喊著「勿忘阿勒頗」,在直播鏡頭前射殺了俄羅斯駐安卡拉大使。15分鐘後他被擊斃,也讓「誰是幕後主使」成了一筆糊塗賬。

再說美國,大選年裡遭受的3波恐襲中,佛羅里達州同性戀俱樂部槍擊案,發生在特朗普、希拉里相繼在黨內出線後的初夏時分;紐約、新澤西等州爆炸案,發生在希拉里於9·11當天暈倒後復出的那周;俄亥俄州索馬利亞難民無差別砍人案,則發生在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的那個月。

每次國內外的重大恐襲一發生,特朗普總愛在推特上炫耀自己的先見之明,並警告「往下只會更糟」,暗示要對「伊斯蘭國」及其「不穿制服」的擁護者「全球宣戰」。奇怪的是,每次他看似得勢,民調總是反向波動,久而久之,「川粉」開始相信民調被做了手腳。果然,大選結果證明選前部分民調,尤其是幾個北方戰場州(賓州、密歇根、威斯康辛)的民調,大幅偏離實際。

歐美、中東之外,南亞和東南亞也是恐襲高發地。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泰國南部普吉、華欣等地,印尼首都雅加達,菲律賓總統老家達沃市,都在這一年中了招。其中達卡、雅加達的恐襲有「伊斯蘭國」背景,其餘多為本土作案。

值得中國警覺的是,瓜達爾港所在的巴基斯坦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俾路支省,其醫院、警察學院和神廟下半年連遭恐襲,死傷枕藉。同期,印巴克什米爾流血衝突也愈演愈烈。謝里夫政府已是焦頭爛額,被譽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的「中巴經濟走廊」前路坎坷。

地震和飛機是災難關鍵詞

災難方面,地震和飛機是兩個關鍵詞。

2016年4月,亞洲的阿富汗、印緬邊境及太平洋沿岸的日本九州島、厄瓜多等地,一周內接連發生強震。其中,赤道線上的南美國家厄瓜多,7.8級強震造成600多人死亡,受傷者超過8340人,為該國近70年來最慘。

近期,義大利、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和紐西蘭,又隔三差五地遇到強震。可見,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及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已進入活躍期。

空難與地震具有相似的震撼性。雖然好萊塢新片《薩利機長》再現了2009年哈德遜河上的迫降奇蹟,但異常航班這幾年一直令人心驚膽戰。2014年失聯的MH370,幾乎可以斷定是機長蓄意墜毀,因為兩年後馬來西亞官方終於承認,機長曾在自己家中模擬飛行過南印度洋路線。

而2014年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的MH17客機,兩年後的空難「中期調查」結果顯示,擊落客機的「山毛櫸」導彈來自俄羅斯。但俄方固執己見,不承認相關結論。

2016年11月,載有巴西頂級球隊的飛機墜毀於哥倫比亞,僅5人生還,舉國痛悼。聖誕節前一周,俄羅斯一架載有39人的軍用飛機在雅庫特地區失事迫降,碎成三段,但機上人員全部生還。聖誕節當天,從索契出發的俄國防部載91人的飛機墜毀。該機上的歌舞團人員,原定飛敘利亞空軍基地,與幫助「解放阿勒頗」的軍人們共慶新年。

空難之外,地中海上空還發生了兩起劫機迫降案。先是一個埃及青年以劫機尋求到塞普勒斯政治避難,他住在塞普勒斯的前妻成功說服他投降。最近,兩名卡扎菲支持者劫持利比亞客機,迫降在地中海島國馬爾他,釋放機上人員後投降。他們是為尋求馬爾他的政治庇護,以及要求利比亞釋放卡扎菲之子。

在中國,雖然有英雄機長避免了虹橋機場「撞機」,但首位殲-10女飛行員余旭卻在飛行表演訓練中被撞機,跳傘彈射時撞到僚機副翼,犧牲於唐山。

「中或最贏」

從國際關係看,「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這一年,中國未有大的恐襲、地震和空難,雖然在里約奧運會上只拿到金牌榜第三名,實體經濟也面臨所謂「死亡稅率」威脅,但權力集中過程平穩有序,外交上化解了不少「燃眉之急」;軍事上,在美國眼皮底下,中國於南海若干島礁上部署了防空系統,還順便「抓取」了美軍的民用潛航器(已歸還)。

這個夏天,中國外交經受了一次「有驚無險」的海牙仲裁風波。菲律賓3年前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七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雖然仲裁結果全面偏袒菲方,甚至將太平島定義成「岩礁」,認為整個南沙群島都沒有嚴格定義的島(借口這些島上只有「暫住客」沒有「原住民」),但隨後菲律賓新總統杜特爾特說,他將「擱置」裁決,不會強加給中國任何東西。

年過七旬的杜特爾特,外公是中國人,本人左傾,上台3個多月後,來華簽下135億美元大單,絕非偶然。杜特爾特曾公開表示,上大學時所受教育,幫助他與菲共建立良好關係。他曾主政棉蘭老島最大城市25年,是菲律賓史上第一個來自南部的總統。其反政治的形象、打擊毒販的血腥手段,比特朗普有過之而無不及。

英國保守黨方面,接替卡梅倫上台的原內政大臣特蕾莎·梅,一度將內閣親華派掃地出門,並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了中國參建的中法「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但在出席杭州G20峰會10天後,她最終批准了這一中國對歐最大投資項目,並稱英中關係正處於「黃金時代」。

加拿大新總理小特魯多上任不到一年之際,中加總理在一個月內實現互訪。兩國簽署了關於分享和返還被追繳資產的協定,展露了打造中加關係「黃金十年」的良好願望。早年在中朝邊境經營咖啡館、後被中方以竊密罪起訴的加拿大公民高凱文,也在這之後被釋放回國。

2014年,中國曾連續5個月中斷對朝石油供應,令朝鮮軍隊油料幾乎耗光;在北京大閱兵結束後,中國將一整年的航空燃油一次性給了朝鮮,令其重新生龍活虎。而在2016年,朝鮮因自身的糧食歉收和購買導彈配件加劇外匯危機,間接導致駐英公使太永浩等多名外交官逃離體制。如此年景之下,執政5年從未出訪的金正恩,也不得不對華軟化姿態。

考慮到朝鮮一年內兩次核試驗,以及外部制裁中出現的巨大漏洞,韓國國防部堅持部署美製「薩德」反導系統,在朴槿惠被國會彈劾後甚至加快了部署進度。「薩德」入韓具有過半民意基礎,中國主要是擔心其掃描半徑,但也不必過於慌張。目前,韓國由朴槿惠一年半之前任命的總理代行國政,未來要是反對黨(文在寅或安哲秀)取得政權,「薩德」照樣可以「打包回老家」。

由於朴槿惠新近停職待判,原定在東京舉行的中日韓首腦會晤告吹。同期日本步歐美後塵,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在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成「死胡同」之後,日本又積極研究由東盟10國發起、實為中國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實在是形勢所迫。為「對沖」特朗普對美日同盟關係的「訛詐」,安倍極力與俄羅斯和印度搞好關係,同時回報奧巴馬廣島之行,於聖誕節後訪問珍珠港。

對中國來說,東北亞仍是外交薄弱環節,但局面總體可控。相比之下,中南半島國家法制不健全,容易失控。如在「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掌理緬甸期間,撣邦重燃戰火,波及雲南境內。又如寮國輪值東盟主席國期間,居然發生中國公民遭襲2死1傷的事件。再有,雖然越南黨政換屆平穩過渡,但誰也不敢保證2014年5·13反華騷亂不會重演。

歐洲向何處去

2017年,歐洲會向美國看齊嗎?

這個問題最明顯的答案,會在歐洲多國大選後揭曉。在「猴轉雞」的2017年,3月荷蘭議會大選,反移民的「自由黨」有上升機會;5月法國總統大選,很可能是中右派的菲永勝出;義大利的議會大選,預計也會在上半年開啟,民粹政黨「五星運動」有贏的機會;下半年的德國議會大選,目前看沒人能擊敗默克爾的「基民盟+基社盟」,但她也許需要與「一個做大了的極右小黨」聯合執政。

如果上述可能性全部變為現實,那麼歐洲向特朗普的美國看齊,就是一個確定的趨勢了。

無論歐美,都需要應對棘手的穆斯林問題。全世界的穆斯林人口2008年為16.3億,意味著地球上4個人中,就有將近一個是穆斯林。這一比例還在逐年上升,而佔全球人口20%的發達國家中,除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4個移民國家外,人口普遍在萎縮。

由於恐襲事件不斷發生,已在發達國家定居的難民會有受排斥的感覺。而已在西方讀文科的穆斯林移民二代就業率低,在穆斯林國家讀理工科的高材生難以找到高薪工作,這些長期積累的矛盾相結合,會使得極端主義思想繼續蔓延。哪怕「伊斯蘭國首都」拉卡被解放,其「哈里發」巴格達迪被定點清除,下一代聖戰者仍會從各個角落裡冒出,困擾西方數十年。

以擁有歐盟內最多穆斯林的法國為例,該國66%的人口信仰天主教(天主教尚白),是歐洲最「白」的國家;同時,又是歐洲「綠」得最快的國家,穆斯林人口年均增速超過50%。目前法國6600萬人口中,約10%是穆斯林,監獄裡一半是移民及其後代;法國未成年人口中,穆斯林比例已達33%。無怪乎諾曼底教堂襲擊案中,84歲的神父被兩個穆斯林青年割喉斬首,給法國人以強烈的刺激。

下屆法國總統大熱門菲永,被稱為「法國的撒切爾」,保守、親俄,反對穆斯林女性穿長袍。雖然他是建制派,但應該跟特朗普合得來。

哈佛歷史系教授尼爾·弗格森(其妻是叛教的索馬利亞穆斯林)認為,基辛格可能建議特朗普抓住歷史轉機,組建中美俄「新神聖同盟」,扶植英法的民粹主義勢力上台,從而在現有聯合國框架之內完成新的結構調整;與此同時,犧牲二戰之後體系的兩個最大受益者——德國和日本。

但在英國《衛報》專欄作者西蒙·蒂斯德爾看來,特朗普想把「尼克松的中國牌」反著玩,即拉攏較弱的俄羅斯,擠兌崛起的中國。這從他任命「普京的故交」蒂勒森為國務卿,以及「川蔡通話」風波可以看出來。

而按照美國情報部門的說法,俄羅斯手上還有黑客得到的共和黨內部信息。如果是真的,就可以坐等特朗普上任後,他們再找時間發布或依此勒索美國的執政黨和相關政客。比如,讓美國司法部對「叛諜」斯諾登和「維基解密」的阿桑奇網開一面。

不管怎麼分析,中國和俄羅斯,某種程度上還有德國,仍是未來世界的「定海神針」,而特朗普的外交魔方、土耳其的大變臉、英國啟動脫歐程序,以及荷蘭、法國、伊朗來年的大選,是比較重要的變數。

至於2016年的大贏家,《時代》年度封面人物已經提示了,不用我多說了吧?


推薦閱讀:

2016財運轉好,這兩年適合求財的人
2016家中見此物,旺財旺運,財運擋不住,旺三代!
12月:男女桃花預先報(2016)
9月:男女桃花預先報(2016)
女人,2016年最火的髮型不再是Lob頭,而是這款!

TAG:世界 | 贏家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