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性鍛煉 堅定理想信念
06-11
加強黨性鍛煉堅定理想信念 |
——黨校學習體會 |
江正茂 |
2012年01月05日15:20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
一、系統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學會科學對待、科學運用馬列主義理論 我以前雖然學習過一些馬列主義理論,但都是零零碎碎、斷斷續續的。而這一次卻是系統地全面地學習了三個月。不但閱讀原著,如《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外,還學會了一些學習方法,學會精讀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學馬列要精,要管用」。「有的外國人議論,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打不倒,並不是因為大本子多,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馬克思主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是指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和思格斯共同創立的學說。它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其中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剩餘價值學說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石」,在這兩大成果的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所以,「馬克思的觀點極其徹底而嚴整」。 作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廣義的馬克思主義。它包括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又包括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一一列寧主義,特別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一一毛澤東思想和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通過系統學習,不但使我們更進一步知道什麼是馬克思主義,而且還知道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 堅持馬克思主義首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就是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立場。馬克思主義致力於無產階級和人類的解放,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切奮鬥都是為了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二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這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馬克思恩格斯的具體言論和具體觀點,會隨著條件的改變而放變,而它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卻是普遍管用、長期管用、根本管用,它是貫穿於整個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三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祟高社會理想。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未來社會作出這樣的概括:「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胡錦濤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儘管實現這一社會理想的道路謾長而複雜,甚至會有曲折和局部倒退。但這一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不可改變的。當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時,毛主席就高瞻遠矚地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蘇東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挫折的時候,鄧小平同志堅定地說:「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改革開放30年成就,充分證明社會主義社會充滿活力,而當前的美國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也充分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貪婪、自私、為少數階層服務的階級本質。「佔領華爾街」、「佔領華盛頓」、希臘騷亂、英國大罷工等都說明資本主義腐朽沒落的一面。社會主義中國正朝氣蓬勃、蒸蒸日上,成為全世界人民關注的一方熱土。 四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就是堅持實事求是。今天,我們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的」,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即「實事」出發,去「求」,即研究當代中國發展、改革和穩定之「是」,即其中的規律性,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所以,中央黨校的校訓也是「實事求是」。 二、認識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產生和發展,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我們在黨校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課是黨校的重點課程。我們從學習《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和《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思想》入手,到《列寧晚年的社會主義思想》和《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明白了什麼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如何從空想發展到科學。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傳統社會主義又如何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準確把握這一理論體系,對於我們中國今後的科學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同時,它對於指導我們的本職工作,深化本單位改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在中國經歷了一個發展變遷過程。從「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到「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和創新。 1921一1956年,中國從社會主義目標到制度確立。 1956一1978年,中國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1978一1992年,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歷史性的轉折,拉開了走新路、講新話的序幕。1982年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走自已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一)鄧小平理論 1997年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簡稱為「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包含三大理論: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社會主義本質論。 鄧小平的初級階段論,使我們徹底擺脫了「快步進入共產主義」的盲目樂觀和浮誇作風,同時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亦即鄧小平所說「事實上不夠格」的社會主義。這是我們全部工作「立論的根據」,是中國「最大的實際」。 鄧小平的市場經濟論,是對傳統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模式的根本突破。這使我們在保持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特有優勢的同時,可以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和不同制度一切行之有效的發展經濟的方式和體制。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論斷,深化了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我們往往以為公有制是最根本、最重要內客,有了公有制,就有社會主義。過去,我們就是用作為實現社會主義根本目的手段一一「公有制」,來束縛自已的手腳,無法更好地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鄧小平的本質論實際也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 科學是客觀的、發展的,理論也是如此。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000年2月25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第一次明確提出:「總結我們黨七十多年的歷史,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這就是: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但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且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思考和回答了我黨在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強調實現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它進一步擺脫了「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革命的思維模式,正在形成體現執政黨思維、反映執政基本規律要求的、以社會整合為基本理念的意識形態,團結全民族一切積極因素,爭取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 因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2002年的十六大上,作了系統地闡述,並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三)科學發展觀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人口增長、能源緊張、資源破壞、環境污染、三大差別等情況逐步加劇,嚴重地影響社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此當口,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2003年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就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007年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揭示了科學發觀的內涵和實質。提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最終目的是實現了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理論,進一步明確回答了了十幾億人的中國為什麼發展、為誰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問題,成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指導方針。 所以,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黨校的學習,使我清醒地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就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
(責任編輯:秦華) |
推薦閱讀:
※牛頓第二定律與動量定理芻議
※阿爾巴德定理如何理解?
※有多少以歐拉(Euler)命名的定理或者公式?
※「看不見的手」的定理適用性
※?杜利奧定理——失去熱情,事業註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