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獨家 | 發現南京地下之美

看展

南京地下都有什麼?

編撰:秋月

6月10日是調整後的我國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發現金陵地下之美——南京考古2016年度成果展」在朝天宮揭幕。展覽集中介紹了2016年度南京十項最重要的考古新發現,並展出了200餘件新出土的珍貴文物。

悠久的文化歷史

近年來,南京城市建設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南京市考古所每年承擔的配合性考古任務也隨之激增。2016年南京考古工作的總量比往年又增長了158%,全年共承擔各類考古項目246項,完成勘探面積738萬平方米,發掘面積1.05萬平方米,出土各類珍貴文物3500餘件。本次展覽推出的江寧區秣陵鎮中莊周代遺址、高淳區夏家塘春秋土墩墓遺址、雨花台區馮韋村後山頭六朝至明代墓地、雨花台區鐵心橋吳尚村孫吳墓葬、雨花台區西善橋梅家山東晉墓地、棲霞區堯化街道翠林北路南朝墓葬、秦淮區白下路市工人文化宮項目六朝園林遺址、雨花台區天隆寺西晉至明代墓葬、秦淮區裘家灣明代通濟門瓮城遺址、棲霞區官窯村明代官窯群遺址等十項新發現,涵蓋了南京地域文明演進的主要階段,遺迹豐富,遺物精彩,堪稱2016年度南京考古收穫的精華,為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增添了新物證。

本次展覽亮點紛呈,比如雨花台區馮韋村後山頭髮現的3座唐墓,墓主為貞觀年間毛氏家族,三墓規模宏大,結構精良,不僅是南京地區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唐墓,在整個南方地區也極為罕見。墓中出土的胡人俑、馬俑、駱駝俑等陪葬器物多達數百件,成組分布,呈現出昂揚向上的大唐氣象;秦淮區白下路市工人文化宮地塊發現的大型石構遺存,去年曾被網友誤傳為「謝安墓」,此次展覽將其明確定位為東晉晚期至南朝時期建康都城中的貴族園林遺迹,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雨花台區天隆寺塔林是南京一處重要的名勝古迹,現存多座明清高僧的塔墓,去年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此新發現了多座明清墓葬,不僅有高僧的墓葬,還發現多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太監墓,生動展示了明代太監「依寺建墳」的歷史習俗。從這些墓葬中出土的玉腰帶、龍頭鑲寶石金帶鉤、青花瓷盤、象牙筷等精美文物,使人們可以一窺明代南京宮廷生活的情況。位於棲霞區攝山街道的官窯村2016年通過考古勘探發現了近百座大型磚窯,從中出土的明代城磚殘件上清晰地帶有「應天府上元縣」銘文,從而證明南京明城牆所用的大量城磚,不僅來源於江西、安徽等外地府縣,南京本地也擁有重要的大型官營燒造基地。該遺址的發現有望在南京明城牆申遺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江寧區秣陵鎮中莊周代遺址

遺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中庄,2016年1月為配合南京交建局建設項目調查勘探時發現。該遺址為台形遺址,現存面積8000餘平方米,文化層最厚處達3.5米。南京市考古研究所於2016年8月聯合鄭州大學、浙江大學、重慶師範大學共同對遺址西半部進行發掘,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發掘清理出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文化遺存,包括灰溝2條,灰坑6個,柱洞153個,積石坑3個。出土石刀、石錛、銅刀、陶鼎、陶豆、陶鬲、陶甗、原始青瓷、印文硬陶罐等遺物。發掘表明,該遺址為一處西周至春秋時期遺址,遺址性質並非單純的居住基址,可能與手工業作坊有關,對於認識南京湖熟文化時期的社會狀況、文化的形成過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高淳區夏家塘春秋土墩墓

土墩墓位於南京市高淳區永城路以東、雙高路以南,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發掘。共清理墓葬9座,祭祀堆積1處。墓葬均為土坑豎穴墓,出土了銅鼎、銅錛、銅箭鏃、瓷碗、瓷缽、陶罐等隨葬器物,時代為春秋早期至中期,為研究寧鎮地區春秋時期的青銅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該土墩墓為一墩多墓,其中5座墓鋪設有石床,在江蘇地區為首次發現,應為當地貴族階層的葬地,對於研究土墩墓的葬制及當時的政治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

雨花台區馮韋村後頭山六朝至明代墓地

後頭山墓地位於南京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馮韋村。南京考古研究所於2015年和2016年兩次進行發掘,共發現墓葬30餘座,出土各類遺物標本近300件。其中東晉墓5座、南朝墓3座、唐墓3座、宋墓及其墓園建築1座、明墓2座。

後頭山在東晉至明代長達千年的時間裡,分別被五個時代多個家族利用,形成一處集中分布、排列有序的墓地。其中,5座東晉墓是研究六朝家族墓葬的重要案例,M1墓主張邁可能為晉梁州刺史張光之子;南朝墓葬排列整齊、砌築規整,墓主可能是齊梁高級貴族;三座唐代家族墓,是南方迄今發現唐代品官墓葬中規模最大的,為研究唐代建築藝術,重新探討南京唐代歷史地位提供了重要材料;宋墓與墓園建築關係獨特,也是南京地區首次發現;明代墓葬的墓主根據出土墓誌,官職為錦衣衛指揮僉事。

雨花台區西善橋梅家山東晉墓地

墓地位於雨花台區西善橋街道梅山村。2016年3月10日由文物保護志願者發現,2016年5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通過勘探發現磚室墓2座,隨即進行考古發掘。兩墓並排,屬於同一家族,未經盜掘,出土器物有醬釉雞首壺、青瓷帶蓋罐、盞、陶盤、耳杯、銅錢等。兩座墓葬時代均為東晉,形制保存完整,推測為夫妻合葬墓,為研究東晉時期墓葬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考古學資料。

秦淮區白下路市工人文化宮六朝園林遺址

遺址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白下路257號,2016年8月至12月為配合市工人文化宮建設對該地塊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此次考古發掘點位於六朝建康都城的東面、青溪近側,發現的遺迹有灰坑、井、路等,其中以六朝大型石構遺迹最為重要。該遺迹佔地面積大,造型曲折,初步推測與東晉晚至南朝早期的士族園林有關。這是迄今六朝建康都城遺址考古中首次發現的園林遺存,對系統研究和鮮活展示六朝建康都城具有重要價值。

雨花台區天隆寺西晉至明清墓群

天隆寺明清墓群位於南京南郊石子崗,隸屬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天隆寺始建於明初,稱「天隆極樂寺」。2016年7月至11月,為配合天隆寺復建工程,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此發掘六朝至明清時期墓葬48座。其中的明清墓葬最為重要,共計15座,包括塔墓、骨灰墓、塋園墓等。其中塔墓和骨灰墓的墓主可確認為明清時期天隆寺的僧人,而塋園墓和磚室墓的墓主大都為明代宦官。這批墓葬大多保存較好,出土文物精美,是明代南京宦官依寺建墳的生動實例,充分揭示了天隆寺塔林遺址的內涵,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物價值。

棲霞區官窯村明代官窯群遺址

遺址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攝山街道,2016年7月至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工作,發現各類古代文化遺迹174處,其中窯98座,墓葬66座、燒坑10個。目前已發掘13座窯,多為明代窯。根據窯的形狀,可分為圓形、馬蹄形、長方形和梯形四類,其中圓形窯的數量較多,均見火膛、窯床和煙道等結構。此處發現的窯址,是南京已發現古窯遺存中數量最多、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窯址群,可以確定與南京明代城牆磚的燒制有關。

秦淮區裘家灣明代通濟門瓮城遺址

遺址位於秦淮區龍蟠中路以西、白下路以南的裘家灣廣場,南京市考古研究所於2010年和2016年初發掘300平方米,新發現平面呈「∠」字形條石砌築的城垣基礎,分為西牆和北牆。西牆發掘長度11.10米,北牆發掘長度19米。

明通濟門瓮城地面部分已於上世紀被拆除,此次發現的牆體為通濟門瓮城西北角城垣和由北向南第一重城垣的西部,是明代南京城牆的重要組成部分,與2010年發現的通濟門城垣遺存連為一體,為通濟門遺址公園的建設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策展人面對面

李翔:我們用最通俗的方式為你打開考古之門

編撰:秋月

李翔: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綜合管理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

東方:這次展覽的緣起是什麼?為什麼想到將一些還未經分析的考古新發現以展覽的形式向大眾推出?

李翔:這兩年,從全國來講,公眾考古比較熱。之前南京的考古沒有把自己的成果推廣出去,及時將成果跟社會大眾分享。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展覽把我們的工作彙報給市民,彙報給群眾,讓他們了解什麼是考古,考古究竟是幹什麼的,考古的目的是什麼。一直以來,很多老百姓認為考古就是挖寶,我們要改變他們的這種觀念,考古不是挖寶。現在這些展品,只有極少數,從通俗觀點看,可以稱為寶貝。它更有意義的地方在於,對研究我們南京的文化起源有深刻的意義。比如,江寧區秣陵鎮中莊周代遺址出土的文物,對於認識南京湖熟文化時期的社會狀況就很有意義,另外高淳區是兩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這些都是南京較早時期的人類生活模式。在漢以前,南京基本上是空白的,像秣陵中庄遺址這類的大型湖熟文化遺址較為少見,另外兩周時期土墩墓出土的青銅器也非常少。

東方:看到很多地方講2016年是南京的考古大年,為什麼說2016年是南京的考古大年呢?

李翔:其實我們每年都有這麼多成果,只是以前沒有把自己的工作向大家展示,現在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告訴老百姓我們是幹什麼的,讓他們更加了解我們,也增強他們的文物保護意識。

東方:這次展覽在南京考古界或者說全國考古界有著怎樣的意義?

李翔:這次的展覽非常有意義,是對南京考古的宣傳和推廣,全國各地的同仁都打電話來,說我們這次展覽很好,他們也想搞類似的考古成果展,以後我們也希望陸續推出讓志願者到工地去這樣的公眾考古的模式。展覽的意義主要是推廣和普及,向老百姓普及文物保護的知識,主要是面向大眾,面向社會,考古人辦考古人的展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老百姓了解。

東方:這些文物中,您覺得最有意義的文物是哪幾件?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李翔:首先是這個青銅鼎,因為南京兩周時期的青銅東西不多,而且這個是北方來的東西,體現了兩周時期南北文化的融合。今年是雞年,這個醬釉雞首壺也很有象徵意義。還有唐代的釉陶俑,南京唐代的東西很少,尤其是有紀年的墓,這些東西都是非常少見的。這些展品都是我們考古人自己設計、挑選,自己擺上去的,很樸實,沒有一些花哨的東西。

東方:這些遺迹,金陵地下之美是怎樣被發現的?

李翔:基本都是在文物考古勘探過程中發現的。

東方:在您看來,怎樣才是做到「超前考古、開放考古、主動考古、科學考古」?

李翔:現在我們在向這幾個方面努力。從科學考古來說,以前我們是自己把(文物上的)土剔掉,現在是和科研單位合作,對文物進行分析,更好地了解當時的情況。超前考古就是,賣地之前先勘探,如果有重要東西,就把這塊地保護下來,這就是超前考古,防止工地建設施工已經開展,再做考古,那就麻煩了。像天隆寺墓群、工人文化宮六朝園林遺址等這些遺址就被保護下來了。

開放考古就像我們這次展覽,把考古的東西給公眾看。主動讓外面有實力的單位,到我們南京來考古,也是開放考古。一個向公眾開放,一個向行內開放。

主動考古就是我們未來要多做些課題性項目,比如南京人類的文化從哪裡來,向哪裡發展,它是怎樣的脈絡,它在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哪些地方的因素等等。

策展人面對面

蘇舒:在最深處發掘南京地下之美

編撰:南漂

蘇舒: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助理館員

東方:秣陵鎮中莊周代遺址,大概是怎樣的一群人居住在那裡?

蘇舒:這個目前還不太清楚,因為本次發掘沒有發現任何帶有銘文、能夠證明家族或歸屬的線索。

東方:這批周代文物,與更早、更晚或周邊地區的文物之間,有沒有何種聯繫?

蘇舒:目前這方面尚在研究,我們的龔主任負責這一塊。發現的遺址屬於湖熟文化,其時間最早可能在周代,但整個湖熟文化的面貌並不十分清楚。

東方:這批周代文物中,有部分是石器,那時還停留在石器時代嗎?

蘇舒:這倒不能這麼說,石器時代指史前,周代已經進入青銅時代了,只不過當時有些生產、生活用具還沒有那麼先進,還需要藉助石器。

東方:文物中陶拍的用途是什麼呢?

蘇舒:陶拍是製作陶器時所用到的工具,古代有些陶器會有紋飾,比如網格紋,再比如點狀紋等等。使用陶拍在陶器的表面進行拍打,就會形成上述的這些紋飾,為古樸的陶器增添幾分美感。

東方:本次出土的唐墓隨葬品有何特點?

蘇舒:這座墓葬中出土的釉陶器在南京地區十分罕見,和洛陽出土的同時期釉陶器較為相似,當時洛陽附近能夠燒制類似陶器的窯比較多,但目前尚未發現南京有類似的窯,墓主人很可能是從北方來到南京的達官貴人。我們的同事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一塊帶銘文的墓磚,上面提供了少量有關墓主的信息,但是由於銘文保存狀況不佳,因此墓主人的身份、官職等等信息還不能完全確定,還需要查閱相關文獻。

隨葬的釉陶,其表面也有釉,但是它的胎質相對疏鬆。與瓷器不同,釉陶燒成溫度較低,一般在800℃左右。它的開片與哥窯的開片不同,並非刻意人為,可能是技術不成熟導致的。

東方:市工人文化宮項目六朝園林遺址中出土了宋代瓷器,為何前朝的遺址中會有後代的文物?

蘇舒: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從考古地層學來看,由上至下包含了從近現代至早期的各個地層。因此,這幾件瓷器出土於宋代地層中。這幾件瓷器確實保存得很完整,而一般遺址中的瓷器很少有保存如此之完好的情況,能夠達到這種程度的多數是墓葬中的隨葬品,墓葬的空間相對封閉、獨立,如果不被盜擾,文物保存相對完好。

東方:天隆寺墓葬群為何有多個朝代的墓葬?

蘇舒:通俗地講,古人相信風水,而這塊區域所處的雨花台一帶在古時多為丘陵地帶,古人常會將其墓地選在山坡處,成為各朝代的墓地首選。

史上最全南京地下地圖

文:扎西·劉

圖:

沈石駒、阿潘、

葛建中、高雲霞

六朝金粉,十代煙華。南京的歷史有過浮華,有過沉醉,過多的是倉促的收斂。有城市評論,給南京戴了個中國最傷感城市的帽子。中國多少個城市,南京就是最傷感的么?我認為南京叫沉重,叫憂鬱,但絕對不是傷感。

傷感只是個極其人文的詞藻,它體現在一個城市的精神和文化里。南京這個城市很炫,有過大起大落,但始終都站在文化的前列,不曾落後過。文化的骨子裡有著帝王的大氣和市井的繁華,對於這樣一個經歷太多往事的古都來說,一切的一切都顯得蒼白。

站在城牆下,站在湖邊上,站在江岸上,很多時候,人是會沉默的,腦海里的歷史滄桑,終會讓你語噎。南京留下的文化遺產除了寺廟文化與享譽世界的城牆外,還有遍布在城市中的墓葬文化。虎踞龍盤之地,安葬了許多王侯志士與文人墨客,其中一些並不為人熟知。

許多外地來南京遊玩的人都要花上一半時間去「墓地」游,南唐二陵、孫權墓、明孝陵、中山陵、廖仲愷何香凝墓等等,南京知名的墓地遍地皆是。

玄武波平,明城牆固,拂去疑問,南京依舊。南京為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首都。歷史上的名人的陵墓在南京的有:孫權、朱元璋、徐達、鄭和、孫中山、廖仲愷、何香凝、陶行知等,還有在南京建都的各朝皇帝,陵墓幾乎都在南京。

我們本著逝者為大的傳統精神,在城裡城外按照年代,尋訪了多處名氣盛大或不為人知的名人陵墓。不論他們在歷史上的功和過,甚至是罪人,還是要在清明時分里,祭奠下躺在自己身邊的那些名人。

史前

早期的公墓

早期的公墓叫「義冢」。公墓,即公共的墓葬園地。根據考古發掘,從原始社會開始,南京就有公墓形式的墓葬存在。考古學家在現今的北陰陽營、浦口三河鄉營盤山北坡兩處遺址都發現了原始社會帶有公墓性質的氏族墓地。

到了宋朝,官府公開設「漏澤園義冢」,也就是公墓,埋葬因戰亂死亡而無人認領的屍體,或埋葬因為家貧而無錢買墳地的死者。南宋時,朝廷在建康(也就是南京)的九華山龍光寺設立了公墓,埋葬死去的貧民。

明代,官府則在南京的鳳台門外設義冢公墓,僅向家中有人死亡而無錢賣墳地的窮人收取少量安葬費用,有的甚至不收取費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一萬七千多具太平軍士兵和南京百姓屍體被叢葬於靈谷寺、安德門等21處。

在民間,這些集中的埋屍場所被稱之為「萬忠墓」「暴屍冢」,其實也是公墓形式。到了清末同治、光緒年間,南京四鄉皆有義冢公墓,而以城西北的空曠地最多,大多數公墓由金陵救生局、繼善堂、施材局等慈善機構設立。

漢 朝

蔣子文

蔣歆,字子文。揚州人,漢末為秣陵尉,追逐強盜至鐘山腳下,戰死後就地埋葬于山北。到了東吳初年,有官員看見蔣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馬、手執白羽扇、侍從左右跟隨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樣,皇帝趕忙為蔣子文立廟堂,並將鐘山改名蔣山。白馬村、蔣王廟遺迹留作為地名,還保存至今。而今天的白馬公園就是以他的典故命名,並造子文閣以示紀念。

他嗜酒好色,卻認為自己骨相清奇,死後將會成神,蔣子文後來在平亂中殉職。後來,蔣子文果然多次顯靈解救旱災,於是孫權封他為鐘山之神,並將鐘山改名為蔣山。據說後來又曾在淝水之戰中展現神跡。故南朝皇帝對蔣屢屢封贈,在南齊東昏侯時,甚至被封為帝。民間傳說,他後來被改封到了陰間,成為十殿閻羅的第一殿秦廣王。

三 國

孫 權

孫權是第一位葬於南京的帝王,在明孝陵前有座土丘,原名孫陵岡,是三國時吳大帝孫權的葬地,亦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六朝陵墓。孫陵岡還葬有孫權的夫人步氏和後妻潘氏,宣明太子孫登也葬在孫陵附近。

明初朱元璋建孝陵時,主持建陵工程的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議把孫權墓移開,朱元璋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給我看門吧!」這樣在建孝陵時,僅將孫權陵前的石麒麟遷往別處,孫陵仍在原地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東 晉

司馬睿

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晉皇族司馬睿被擁戴在建康(今南京)當皇帝,建立東晉政權。南京大學北園中有一座東晉雙室磚墓,總長8.04米,東西總寬9.9米,由墓門、長甬道、近方形主室、側室甬道和長方形側室等部分構成。此墓歷史上雖遭多次破壞,然結構大體清楚,墓葬形制的時代特點明顯,所葬二人分別是元帝司馬睿及被追尊的虞皇后,側室內葬人可能是明帝生母豫章郡君荀氏。

南北朝

寶志和尚

南京東郊靈谷寺,寺旁有一座著名的三絕碑。哪三絕?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繪的寶志和尚像、大詩人李白作的像贊、大書法家顏真卿寫的字。寶志是六朝時代的高僧,吳道子根據佛經記載和民間傳說,給他畫了這幅像。

遠看碑上的寶志像,手和腳都跟一般人不同,活像是鳥爪子。碑上的寶志像,肩膀上扛著一根禪杖,杖頭上掛著剪刀和尺子,手上拿著指塵。這些東西,樣樣都是有寓意的。剪刀修剪過的東西,不是「齊」的嗎?尺子不是用來「量」東西的嗎?這不就告訴人們,寶志和尚是六朝齊梁時代的人嗎?

相傳梁武帝蕭衍最佩服他,尊他為國師。寶志像,禪杖上還掛著一面鏡子。鏡子是明亮的。怪得很哩,到了明朝,朱洪武不讓寶志和尚安生,他要在這塊風水寶地營建孝陵,硬是下令連墓帶碑搬家。三絕碑於是就搬到了靈谷寺旁邊。

梁武帝

「道可治身,佛能治心,儒而治國。」這是梁武帝的名言,他非常注重佛教的傳播,最終餓死於台城。台城位於玄武湖南岸,雞鳴寺之後,東端與明都城相接,西端為一斷壁,這段城全長近300米,外高在20米以上。台城為六朝時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心後宮禁城,代表了「六朝金粉」的興衰。唐代著名詩人韋莊曾在此憑弔:「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詩句膾炙人口。台城也是名吃南京板鴨的發祥地。

梁武帝蕭衍乃是西漢開國功臣蕭何的後人,梁大同十二年(546年)侯景之亂,梁武帝餓死台城,皇體被下葬於江寧區秣陵同夏里三橋宅。墓地的地形,正北方不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正南方則是一片開闊地,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此處的風水相當不錯。

《梁書》中的記載,「宋孝武大明八年(公元464年)甲辰歲生於秣陵縣同夏里三橋宅」,所以大墓所在地正是梁武帝老家。墓周圍有約一米見方,厚達0.5米以上的石塊,在凹形正中間雕刻有雙爪雙角的走獸。墓葬規格之高前所未有,而「墓頂石」的造型乃是目前發現的所有六朝墓中所罕見的。該墓沒有被盜過,保留有相當豐富的陪葬品,這對南京的六朝考古將有著重大的研究價值。

唐 朝

高僧玄奘

九華山公園位於城東,是鐘山余脈西走入城的第一山丘,北隔明城牆,毗鄰玄武湖。臨湖一側陡峻如削,像一隻傾覆的行船,古稱覆舟山。山中有寺,山頂有塔,山畔有湖,山下有城。

唐代高僧玄奘,通稱三藏法師,俗稱唐僧。宋朝時金陵天禧寺和尚可政法師從陝西得到唐僧頂骨,迎回金陵,並在天禧寺東岡建石塔,歸瘞頂骨。明代又專門建了三藏塔,但毀於清代。抗戰時,日本人想把唐僧頂骨盜走,激起極大民憤。後來汪偽政府在九華山建了一座三藏塔,將唐僧一半頂骨安入,僥倖留了下來。解放後收藏在靈谷寺玄奘法師紀念堂內,現歸寂於九華山三藏塔內。

雙女

「人鬼情未了」,在南京高淳固城鎮李家村附近有個雙女墳,每年都有來自韓國的遊客前來拜祭,讓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變得不同尋常。唐代詩人崔致遠是現在的韓國人,曾與「雙女」結緣,並寫下《仙女紅袋》佳作,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

雙女墳墳冢呈橢圓形,高出地面2米左右,佔地近一畝。該墓距今約有1250多年,但保存尚好。有磚石砌成的墓室,並置有雙開青石墓門,後有兩列甬道,直對月牙形的水塘,山水相映,墓地清幽。

墓中長眠的兩名才貌出眾的少女,與韓國才子崔致遠的奇遇,在中韓文壇上流傳著一段千古佳話。崔致遠,字孤雲,12歲來唐求學,18歲中進士,為官8年多,於唐中和四年28歲時回國。是韓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個人文集的大學者、詩人,被尊為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百世之師」的稱譽。

唐乾符年間,溧水縣尉崔致遠巡查來到花山,前去憑弔古迹雙女墳。風流倜儻的少年尉官,面對曠野孤冢,遐想聯翩,不禁貿然地用戲謔的口吻,題詩墓門:「誰家二女此遺墳,寂寂泉扃幾怨春。形影空留溪畔月,姓名難問冢頭塵。芳情倘許通幽夢,永夜何妨慰旅人。孤館若逢雲雨會,與君繼賦洛川神。」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夜,果夢二女翩翩而至,感謝書生題詩寄情。書生不勝欣喜,遂捧出佳肴美酒,邀其痛飲暢敘。席間詩來詞往,互吐愛慕之心。至情深意密時,才子佳人同枕共衾,喜結連理。

一夢醒來,竟是人鬼相戀成婚,崔尉頗感驚異,遂作長詩《雙女墳》追記夢中情景。由於夢境真切,相思難盡,後又繼作《仙女紅袋》。「雙女墳」,是促進中韓文化關係的一座橋樑,具有很深的歷史文化內涵,非一般之古墓葬。千年之前,就受到人們的關注,被列為「古今名賢遊覽之所」。

南 唐

李昪、李璟

南唐舊夢,山河永寂。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市南郊祖堂山西南麓的高山之下,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開國皇帝先主李昪與中主李璟的陵墓。若從遠處綜觀群山,形如一條巨龍,祖堂山乃龍首,二陵正位於龍口位置,顯然,這是精心選擇的皇家風水寶地。

南京東晉、南朝帝王陵墓和大族墓地,現存在南京及附近,共31處。陵墓的建造規劃講究「望氣」和「風水」,一般背倚山峰,面臨平原,這種制度直接影響到後世的葬制。

南唐二陵依山為陵相距約100米,李昪及皇后宋氏的合葬陵居東,稱為欽陵,建於公元943年。李璟及其皇后鍾氏的合葬陵居西,稱為順陵,建於公元961年。

李昪陵因建於南唐國勢強盛時,故規模較大隨葬品較豐富,而李璟陵則建於南唐國勢衰弱時,相比弱勢了許多。但李璟頗具文學才華,他的詞綺艷婉約,如「細語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等佳句至今為人稱頌。

墓前神道上還多設有石獸、石柱、石碑等陵前石刻,雕刻十分精美。墓葬均為磚室結構,墓門均為石砌,門額呈半圓形。墓室的牆壁還使用了花紋磚和嵌砌大幅磚畫,這是在東漢畫像磚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細看發現壁面上用磚砌或石雕成梁、橋、柱子和斗拱,再用石青、石綠、儲石和丹粉等礦物質顏料在其上繪以鮮艷的彩畫,圖案多作牡丹、蓮花、寶相、海石榴和雲氣紋等。這是目前國內現存最早的附屬在柱枋部分的彩畫遺迹,在建築史和藝術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北 宋

王安石

半山園,中山門北白塘,現為海軍指揮學院院內,為王安石故居。宋元豐七年

(1084年),王安石奏請舍所居宅第為寺宇,宋神宗趙頊賜名「報寧寺」。宋時這裡當城東七里,距離鐘山也是七里,正好是半途,因稱半山寺。王安石因新法被廢而悲憤死去,葬半山寺後,改為半山園。

南 宋

王 德

王德,南宋抗金名將,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卒於南京,葬於城北郊燕子磯下廟村伏家橋。墓前現存石碑、石虎、石羊各1尊,石馬2尊。碑高約4米,寬1.26米,厚0.28米。石獸形象生動,有立、有跪,雕鑿精緻,是宋代石刻珍品。墓碑浮雕盤龍下襯雲紋,碑文為傅靂楷書「宋故贈檢校少保王公神道碑」,主要記載了王德的生平事迹。

楊邦義

公元1100年,南宋大臣楊邦義為金兀朮所俘,至死不降,被金兵殘酷殺害,就在雨花台楊的遇難地,今有碑記。楊邦義與文天祥同為江西吉安人,文晚於楊,以楊為師,寫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朝

朱元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於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明孝陵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馬皇后謚「孝慈」,故陵名稱「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啟用地宮與馬皇后合葬。整個孝陵建成歷時30餘年。

陵區內的主體建築和石刻有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特別是明孝陵的「前朝後寢」和前後三進院落的陵寢制,反映的是禮制,但突出的是皇權和政治。

明孝陵其陵寢制度既繼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為陵」的制度,又通過改方墳為圜丘,開創了陵寢建築「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設規制,一直規範著明清兩代500餘年20多座帝陵的建築格局,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

不過,朱元璋到底是否真的葬在孝陵內,現在並沒有學者能說「一定」二字。在南京民間,連小孩子都知道這樣的傳說,朱元璋下葬那天出現了「迷魂陣」,就是南京的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殯。為什麼要這樣?是為了干擾視聽,防止有人盜墓,而有意隱藏先人埋葬地點。

在葬後不久即傳出,朱元璋不是葬在孝陵,而獨葬朝天宮。就是今天南京王府大街向南千米右手旁邊的朝天宮,具體地點是「世傳三清殿下為明祖真葬處」。清代浙東學派代表人物全祖望在《從朝天宮謁孝陵》稱,明孝陵僅是朱元璋的衣冠冢,而真正陰間「睡覺」的地方在「宮」(朝天宮)。

徐達

明朝開國元勛徐達,早年隨朱元璋起義,屢建戰功,封魏國公。徐達墓位於南京太平門外板倉村,徐達墓坐北朝南,面對鐘山,墓園規制宏偉。神道長約300米,入口處正中豎立著「明中山王神道」牌坊,高8.95米、寬2.2米、厚0.7米的神道碑,下承龜趺,是明代功臣墓中規格最大的一方,碑文是由明太祖親自署名的。

但是,細看碑文,上面竟然出現了圓圈形的標點符號,這說明碑文很可能是由臣下執筆,朱元璋審閱時讀不大通,就加了圓圈形的標點,後來交付刊刻,工匠們害怕獲罪,只好連標點也一道刻上。這種帶有標點的碑刻,在我國古碑中是極為罕見的。

碑後的神道兩側,排列著石馬和馬夫、石羊、石虎、武將和文臣各一對,最後還有一個封土堆,就是徐達夫婦的合葬墓。後來,徐達的子孫也都葬在這一地區。

沐英

雨花台區鐵心橋高家庫村的將軍山,正北面是秦淮新河,與渤泥國王墓旅遊區遙望。西南方與牛首山、大石頭相銜,近鄰則是龍泉古寺。八百年前,這裡曾是宋代牛首山大捷的古戰場,岳飛將軍在這裡築壁壘設伏兵,大敗強敵金兀朮。

據史載,朱元璋養子、明朝開國元勛、曾開創幾乎與明王朝共始終的沐氏家族的創始人沐英,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在雲南去世之後,同年十月八日靈柩還京(南京)。二十一日被明太祖追封為「黔寧王」,並賜葬於江寧縣長泰北鄉觀音山,就是現在所在的地方。

此後這裡即成為沐家的墓園所在,觀音山由此改名將軍山。沐英墓居山體高處,左右為「龍身」,此後沐家歷代重要族人去世後皆葬於此。自1949年起,將軍山已先後發掘了黔寧王沐英、定遠王沐晟、黔國公沐昌祚、黔國公沐睿、沐英曾孫沐瓚夫婦墓以及沐英第8代孫沐朝弼及其夫人的合葬墓。

1959年,沐英墓挖出國寶級重器——青花人物梅瓶,還有金山(銅質)、銀山(鐵質)、銅號和銅喇叭等少見的隨葬品。其子沐晟墓中,又有珍貴的青花纏枝牡丹梅瓶和劍、戟、盔、甲等遺物發現,都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價值。

常遇春

從富貴山隧道出來,北安門街慢車道的東側有一處小出口,因為圍牆擋住視線,很多人平時每日經過都很難注意到,走進去後卻別有洞天。這裡竹林鬱鬱蔥蔥,和一旁喧鬧狹窄的馬路形成鮮明對比。

向上走約50米,竹林中隱約就能看到兩根雕花石柱,神道上左右各三尊石像坐落,牽馬武將石像上武士雙手撫劍,頂盔貫甲,威武雄健。兩側還有石羊石獅石馬,雕刻得非常精細,連馬鞍上的雲龍紋和馬鬃都清晰可見。這便是明朝開國功勛常遇春之墓,一代驍將之墓就這麼靜靜俯瞰太平門,規模不大卻不失氣魄,伴著花草格外幽靜,讓人感嘆。

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員驍將,地位僅次於徐達。他身為軍中前鋒,作戰勇猛,席捲幽燕,直搗上都。1369年,年僅39歲的常遇春因病死於柳河川軍中,朱元璋異常悲痛,給常遇春最高榮譽。古至明代,謚忠武的,只有唐朝尉遲恭、宋朝岳飛,常遇春是第三個。

朱帝將其作為陪葬明孝陵的勛臣,擇墓於南京太平門外,隨後又在功臣廟中,將其居於首位以祭奠,足見尊崇。朱元璋還賦詩一首,表露其對常遇春逝世的極度悲哀。「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濕。」

方孝孺

方孝孺是朱元璋的皇長孫朱允炆的老師。因為太子朱標死得早,朱元璋就把皇位傳給了朱允炆,這就是建文帝。後來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奪取了皇位,要方孝孺寫即位詔書。方孝孺堅拒不從,被滅十族(九族加門生共十族),遭難者達873人。

明萬曆年間,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為其修墓立碑建祠,後毀於戰火。清李鴻章任兩江總督時,又重新為其修墓立碑,民國江蘇省省長韓國鈞又重修,後來均遭焚毀。2002年在方孝孺遇難600周年之際,方孝孺後人又捐款與雨花台管理局一道重新修整了方孝孺墓。

仇成

仇成為明朝開國功勛,其墓在太平門外鐘山下的白馬村,留有很多石刻。

宋晟、宋朝用

宋晟隨其父朝用、兄國興參加朱元璋農民起義軍,進行反元戰爭。永樂初年升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拜平羌將軍,委以西北防務。宋晟不僅是明初的顯貴,也是朱棣統治西北廣大地區的得力助手。永樂三年(1405年)封西寧侯。宋晟前後四次鎮守涼州,共二十餘年,對保衛明初西北邊疆作出了傑出貢獻。永樂五年(1407年)卒,追封「鄆國公」並賜葬。二個兒子宋琥、宋瑛均被朱棣招為駙馬。

位於中華門外能仁里郎宅山(明代叫雷家山)西麓,是宋晟家族墓,墓坐東向西,墓前有宋晟及其父宋朝用的神道碑。該碑是宋晟第六子駙馬都尉宋瑛所立,碑文約計1308字。發掘後的6座宋氏墓內出土了大批白瓷和青瓷的盤、碗、壺、瓶、罐,以及青花大碗等,都是明朝初年瓷器中的精品。

宋琥、安成公主

宋晟之子宋琥及安成公主墓位於牛首山中,曾出土過珍貴的釉里紅「歲寒三友圖」梅瓶。

康茂才

北郊的和平門外安懷村,有一座曾任明初水軍元帥、後封蘄國公的康茂才墓。神道碑、石馬、石羊、石虎和石人均保存得比較完好。墓室為仿木結構的磚砌前後室墓,出土有墓誌、金銀器、玉器和鐵兵器等。

李文忠

李文忠是明代開國著名將領,朱元璋的外甥,十二歲母親曹國長公主逝世,由朱元璋撫養長大。其好學問、通韜略、交儒士、嚴治軍,臨陣奮勇,戰功卓著。李文忠墓在徐達墓再往東北的蔣王廟附近,墓前的石刻也保存得較好,有神道碑、石馬、石羊、石虎及石刻的武將和文臣等,甚至還有未完成的石馬半成品,但其規模較徐達墓略小。

明初眾功臣

在太平門外的鐘山北麓,以及中華門外雨花台到牛首山一帶,有許多明墓僅次於明孝陵的一批明代石刻藝術的代表性遺迹。位於鐘山北麓的明初功臣墓,其級別都較高,據說是為了讓這些功臣在死後仍能保衛朱元璋的孝陵。

按照南京地方志的記載,鐘山北麓應有功臣墓12座,其中9座墓前有神道石刻的遺迹。其中有東甌王湯和墓,江國公吳良墓和海國公吳禎墓。而位於中華門外南郊的明初功臣墓,有寧河王鄧愈墓,虢國公俞通海、安南侯俞通源和明朝蒙古族大將越巂侯俞通淵三兄弟墓和鎮國將軍李傑墓。

鄭和

中國航海家鄭和之墓,在江寧區谷里鄉周昉村牛首山南麓。因鄭和之父名馬哈麻,人稱馬哈只,當地人以為鄭和原姓馬,故稱為「馬回回墓」。墓冢所在之山,亦稱為「回回山」。墓壙呈長方形,南北走向,長約150米,東西寬約60米,墓頂高約8米。鄭和墓踞於小山坡上,墓丘隆起不甚明顯。墳墓兩翼有石砌墳壙,半徑約200米,東西間距約百米,從墳壙的廣袤上即可窺見鄭墓的規制。墓園周圍分布有鄭家的守墳田,西南邊有一村落,名鄭家村,這裡的人大都姓鄭,據說他們的先輩原不姓鄭,都是鄭家的守墳戶(俗稱「墳親家」),後來都改姓鄭了。

渤泥國王

古渤泥國在今加里曼丹島北部,早在北宋就開始與中國友好往來。洪武三年(1370)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就派張敬之、沈秋出使渤泥,到了永樂六年,國王麻那惹加那乃帶著妻子、弟妹、子女、陪臣共150多人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明成祖以極其隆重的禮儀接待了他們。

渤泥國王在南京遊覽月余,因不幸染病,雖經御醫精心調治,終因病情過重,病逝於南京。明成祖遵其遺囑「希望體魄托葬中華」,按王禮埋葬了這位異邦國王,謚曰「恭順」。渤泥國王墓,位於安德門外石子岡東向花村烏龜山,是我國現存僅有的兩處國外帝王墓之一。

國王墓坐北朝南,前臨池塘、遙對牛首山雙闕,東、西、北三面環山,實為「風水寶地」。其墓園環境幽靜、林木蒼翠,雪松、丁香、紫薇等數十個品種的上千株樹木環抱著陵墓。從陵區正門通往陵寢的神道呈弧形,神道兩側是兩兩相對的石雕像,莊嚴而肅穆。兩旁排列著石刻:馬及馬官各一對,石羊一對,石虎一對,武將一對,享殿僅存柱礎。

清 朝

鄧廷楨

民族英雄鄧廷楨,先後任雲貴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他工書法、擅詩文、授編修,署名事迹是與林則徐協力查禁鴉片,擊退英艦挑釁。同時他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造詣,有《石硯齋詩抄》等多部著作傳世。葬於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東郊仙鶴門外紅旗農牧場鄧家山麓,墓背依靈山,正對鐘山。

袁機

「你死我葬,吾死誰埋」,清代詩人袁枚的《祭妹文》讓人耳熟能詳,而其中祭奠的妹妹袁機,卻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為世稱「袁家三妹」之一。袁機的墓就在現今陽山碑材山谷的背陰一側,墓邊可以看見幾塊損毀的墓碑,拼湊一下可以看清上書「大清袁機女史之墓」。

不少人對袁機的名字也僅限於《祭妹文》中的印象,袁機出生在詩書家庭,自幼喜好讀書。她生得白皮膚,高挑身材,端莊秀麗,是才貌雙全的姑娘。袁機一生「而皆多坎坷,少福澤」,自小由父親定下娃娃親,不想男方高某其貌不揚,矮小弓背,斜眼,性情暴躁狠毒。袁機深受封建禮教影響,認為女子只能從一而終,表示「疾,我守之;死,我守之」,一再堅持要嫁,導致後半生苦難,甚至差點讓丈夫為賭債賣掉她。

袁枚於1752年舉家遷徙定居南京隨園,袁機在丈夫死後隨同到達。後袁機因病亡故,袁枚既不能將其葬在袁家墓地,也不願將妹妹葬到高家。後袁枚想起自己曾寫過《洪武大石碑歌》的陽山,自此一代才女與青山作伴。

楊仁山

在楊公井的延齡巷四十三號,是近百年來馳譽中外的金陵刻經處所在地。金陵刻經處是由楊仁山居士於1866年創辦,至今已有一百餘年的歷史。現大門已移到南面的淮海路(原名躬稼橋)上,當年創辦人楊仁山居士所舍的私宅六十多間房屋依舊,深柳堂前,柳樹垂絲,芭蕉稠密。

深柳堂後,楊仁山居士的墓塔高聳,是門人遵照其遺言,就地安葬。塔周松柏青翠,藤蘿綠壁,幾十盆奇花異卉,羅列塔下,更顯示後人對創業者之崇敬。楊仁山是石棣人,其父就是安徽名士楊朴安。

楊仁山生於道光丁酉六月初六日,在同治乙丑初來南京,負責江寧工務,居官清廉,且能憫恤民隱,很有政聲。後渡洋游英法等國,在英國倫敦時,更致力於天文、數學的研究,造詣甚深。回國後一心皈依菩提,屢卻李鴻章之聘,本欲出家,以老母健在,未獲如願,乃定居南京,專心於講學刻經。

楊居士刻經的過程,艱苦備嘗,無分嚴寒酷暑,無日或輟,自任校對,親加句讀,對疑難字句,則多方求證,決不輕易放過。金陵刻經處實已成為佛教經典的刻印中心和收藏佛教經典圖書、佛像、佛教文物資料的寶庫。

洪秀全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死,終年五十一歲。據《幼天王新供詞》載:「……遣女官來葬,葬在新天門外御林苑東山邊上。……屍身未用棺,以隨身黃服葬於宮內御林苑山上。」7月19日,天京城陷,湘軍大肆搜尋天王墓。有「攻破天京第一軍功」之稱的湘軍提督李臣典,捕獲天王府宮人道州黃氏,她就是親手埋葬天王屍體的女官。

在其指點下,李臣典在天王府御苑,挖開洪秀全的墳墓,掘出屍體,扛至營中。取屍焚灰,和以火藥,入炮轟散,天王洪秀全就這樣在江寧大營中被焚屍滅跡了。

曾水源

太平天國功臣曾水源墓,在挹江門內戴家巷的一座小山上,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唯一一座太平天國重要人物的墓葬,所設計的造型為蓮花座,墓冢是半封閉,青石墓碑。此墓說來饒有趣味。

1953年10月,一位時年12歲的初中生賀樂齡在八字山遊玩時,偶然發現一塊倒地的墓碑,碑旁還有一高大土堆。青石製成的墓碑陰刻楷書四行:廣西潯州府武宣縣人,天朝元勛曾水源墓,男啟彬,太平天國己未九年六月吉日重修。

賀同學正好剛學太平天國歷史課,知道這塊碑不同尋常,於是在老師陪同下報告了南京文管會,該會當即派人調查,隨後又請歷史學家羅爾綱先生現場勘察,認定是國內唯一發現的太平天國元勛墳墓及墓碑兩全之墓,具有重大意義。

一般墓葬都是坐北朝南,曾墓卻是位東面西,這是為什麼?有當地居民反映,每起西風,墓地嗚咽,聲如人哭,像似訴說冤讎,此事傳得沸沸揚揚。後專家考察認為此墓位於八字山與睦寡婦山之間的山坡,為一凹形地貌。墓碑正對西方,當西風驟起,風聲在凹地迴旋,經墓碑反射,迴音似為人哭,這是一種自然現象。

民 國

辛亥革命陣亡將士

通過辛亥革命南京之役戰場,來尋蹤:莫愁湖,壯志長存粵軍61人墓;紫金山天文台鎮軍滬軍天堡城攻堅戰將士墓;雨花台東岡,嚴維峻女子敢死隊勇奪炮台的先烈與戰馬合葬處;辛亥革命江浙聯軍與清軍激戰的七橋瓮殉難地,還有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南京永安公墓。

在雨花台北麓山坡,有著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陣亡將士人馬冢。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對雨花台之役給予極高評價。革命軍將雨花台之役陣亡的200多位烈士遺體及戰馬合葬於東岡的坡上,壘築成兩座土冢,豎碑紀念,已成為辛亥革命在南京的一處重要紀念地。

孫中山

孫中山先生客家人,是孫權後人,孫權是第一位葬於南京的帝王,而孫中山是最後一位葬於南京的國家元首。首尾相應,這是不是南京的定數?1925年元月孫中山先生赴北京與馮玉祥「共商國是」,不幸確診患了肝癌。

3月孫中山病勢垂危,昏睡了過去。宋慶齡、孫科及汪精衛、何香凝等就在病榻一角商議後事,汪精衛主張孫總理身後葬於北京景山。不料,孫中山突然翻過身來,說:「不對,不對,我要葬在紫金山。」眾人愕然驚視。

3月12日,孫中山與世長辭。在治喪籌備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汪精衛困惑地說:「總理明言葬於紫金山,但不稔山在何處?」陳去病站起來說:「就是明孝陵所在地鐘山。」並撰寫成文《紫金山考》。

紫金山名目的來龍去脈,自公元333年,楚威王戰勝越國,在紫金山掘山埋金以鎮王氣,因而此山得名金陵山。漢時改稱鐘山,三國東吳改名蔣山。南朝時,因山在城北,又叫北山。明嘉靖十年由於孝陵在鐘山而改名神烈山。

山上裸露著斷層的紫色礫石,在陽光照射之下,遠望呈紫金色,所以別稱「紫金山」。紫金山是天目山的分支,有北高峰、小茅峰和天堡山三峰並峙,狀如筆架。陳去病提出在小茅峰南麓建陵,宋慶齡一行步行到了實地後同意。

後來,中山陵建成,深受國民稱讚,都說陳去病選中的是「山頭第一墓地」,輿論認為陳氏深諳風水之學,甚至被視為「青烏之徒」。而今,陽光燦爛之日,登臨中山陵,半山腰碑亭內巨幅石碑上「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兩行巨大金字,即為譚延闓手書。站在大平台上,遠處方山如屏,秦淮似帶;近處村舍相望,田疇縱橫,道路津梁,行人車馬,盡收眼底。

譚延闓

譚延闓,湖南茶陵縣人,是民國早期的重要人物之一。1927年後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1930年9月21日在南京參加軍事檢閱中風去世。在中山門外鐘山東峰下的靈谷寺東北側有一碑池,池中贔屓馱一石碑,上書「靈谷深松」。

其實,這塊碑就是譚延闓的墓碑,上面原有蔣介石題書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前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譚公延闓之墓」字樣。我國著名建築學家關頌聲、朱彬、楊廷寶於1931年設計墓園時煞費苦心,一改陵墓講求對稱、程式化的布局常規,充分利用泉石著勝、林壑深秀的自然條件,倚山構築成曲折幽深的墓道,巧妙布置成具有園林風格的墓園,在陵園建築史上很有特色。

廖仲愷、何香凝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擅長詩詞、書法,著作有《雙清文集》。1893年父親在舊金山病故後,隨母回國,並成為我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1925年8月20日被國民黨右派殺害,後與夫人何香凝合葬於南京紫金山天堡城下,明孝陵以西,面臨前湖,現中山植物園西側。

其夫人何香凝,廣東南海人,生於香港,早年留學日本。1905年參加同盟會,擁護國共合作。解放後,她已近古稀之年,仍擔任國家重要職務。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5歲,9月6日,靈柩運至南京,與廖仲愷合葬。

鄧演達

鄧演達墓位於中山門外靈谷寺旁,他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過1911年辛亥革命和1913年討袁的戰鬥,他曾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八一南昌起義時為革命委員會委員。1931年11月29日被殺害於南京麒麟門外西村附近的砂子岡,當地群眾冒著風險將其遺體掩埋在西村附近。墓園設在九個弧形組成的半環狀「羅城」中間,墓前有寬闊的甬道,有紫藤覆蓋的長廊,何香凝為烈士書寫了墓碑。

韓恢

1928年,國民政府在南京第一公園烈士祠內舉行「韓恢烈士殉難六周年紀念大會」。隨後,將韓恢遺骸從小營遷葬衛崗,並專門建造一座墓地。韓恢是同盟會早期會員,參加過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討袁「二次革命」和護法之役。1922年任討逆軍總司令,於1922年10月28日被江蘇軍閥齊燮元逮捕,同年11月1日殺害於南京小營,終年35歲。

在南京可乘坐27、34、49、55路至苜蓿園或衛崗站下,步行400米左右可至。韓恢墓緊挨著一片居民生活區,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沒有人會相信這是辛亥革命「陸軍上將」之墓。

航空烈士

航空烈士公墓位於南京東郊紫金山北麓王家灣的東側,是國民黨安葬空軍陣亡將士的墓地。1931年8月,航空署署長黃秉衡提出建議:在中山陵園範圍內撥地建立一處空軍公墓。蔣介石立即批准,並先捐了3000元,這也是所有捐款中最大的一筆。最後選定王家灣以北的50畝土地為建墓用地。

公墓的設計者是金陵大學建築系的邱德孝教授,整個墓地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有牌坊、碑亭、祭堂、紀念塔、墳場等。紀念塔的頂端是一座雄鹰鵰像,象徵著烈士們生前搏擊長空、英勇殺敵的壯舉。

首批入葬的有30多人,大多數是在北伐戰爭、「一·二八」淞滬抗戰和中原大戰中戰死的空軍官兵,也有一些是在平時的飛行訓練事故中殞命的飛行人員。抗戰時,曾擊落11架敵機的英雄飛行員劉粹剛也在其中。

在抗戰勝利後的修復工程中,徵用了2000多名日軍戰俘,並在大門口的牌坊上刻上了「航空烈士公墓」六個大字。兩側的立柱上是何應欽寫的一副輓聯,背面則是蔣介石手書「精忠報國」。根據統計,現在總共有870名中國烈士、2197名美國烈士和237名蘇聯烈士在此長眠。

范鴻仙

孫中山稱讚范鴻仙道:「范君一支神筆,勝十萬雄兵。」他的雜文短評,針砭時弊,抨擊清政府,聲討列強侵略,揭露袁世凱陰謀禍心,筆風犀利,文采博雅。每天報紙一出,供不應求,以至出現一塊銀元買不得一份報紙的盛況。

范鴻仙曾任《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編輯。參加謀劃廣州起義和武昌起義,一度任安徽鐵血軍總司令。袁世凱竊取政權後,他閉門不出,不為高官厚祿所誘,並協助柏文蔚發動二次起義。起義失敗後流亡日本,後奉孫中山之命回上海圖謀舉事,於1914年9月20日,在上海寓所遇刺身亡。國民黨中央追贈范鴻仙為陸軍上將,並派人到上海將范鴻仙靈柩迎到南京。1934年舉行國葬,並於1936年移葬於中山陵東側馬群,為中山陵「附葬」。

南京喜歡登紫金山的市民都會從一條小路登山,而我國報業先驅,革命烈士范鴻仙之墓就在上山道旁。因為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范先生並不寂寞,時不時還能看到有人在墓前擺一束小花。

國民革命將士

乘車至玄武區靈谷寺路,公交遊2、游3等至靈谷寺公園站下,便是建於1931-1935年間的國殤墓園,現為靈谷公園。公墓以墓門、第一公墓、紀念塔等建築,構成南北一公里長的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此是正門、牌坊、祭堂、公墓、紀念館和紀念塔,兩邊對稱分列著第二公墓和第三公墓。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建築群自1929年起,經過建築陣亡將士公墓籌委會歷時7年的建設,至1936年基本完工。

此處所葬1029名國民革命陣亡官兵,大多數是在北伐、淞滬抗戰中犧牲的將士。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由於陣亡將士人數眾多,公墓內無法全部容納其屍骨,於是以師為單位,通過抽籤方式,從每一軍階將士中抽取代表一名,安葬於此。所以每方碑墓所代表的紀念意義,要比眼見的,厚重悲壯得多。

汪精衛

汪精衛墳有址無墳,曾築墳於梅花山頂,其圖案是仿中山陵設計的,規模相當大,只建了墓室、祭堂。汪偽政府於1944年11月23日為汪精衛舉行了「安葬大典」。抗戰勝利後,舉國上下同聲一致呼呈嚴懲漢奸,蔣介石令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的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立即秘密平掉汪墳。

1946年1月21日,由憲兵司令部負責內外警戒,七十四軍工兵部隊炸開了混凝土結構很牢固的墳殼。市長馬超俊把未見腐爛的汪賊屍體裝上汽車,運到清涼山火葬場焚化。工兵又把梅花山的汪墳平掉,在上面建造了一座小亭子,汪墳從此便在梅花山上消失了。

戴笠

1953年2月,毛澤東來南京謁見中山陵時,特地詢問戴笠墓一事。當聽說「已被廢除了」,毛澤東惜稱,「不要把他搞掉,留作反面教材嘛!」戴笠墓傳奇之處,最大的地方倒不在於墓本身,而是墓內一件特殊的隨葬品,清朝皇帝乾隆下葬時的隨葬寶物:一把「九龍寶劍」。因為這個惹出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至今真相難清。

戴笠飛機失事後,在「困雨溝」內暴屍三天,最早到達出事現場的是戴笠副官賈金南,憑著戴笠嘴內左臼齒下面鑲有六顆金牙,才確定了戴笠的屍體。賈金南抱著戴笠的半截屍體坐大卡車,一路顛回了南京。

因戴笠的面部已完全燒毀,殯儀館的技師按照其生前的照片,代制了一副假面具套上,裝入一具楠木棺材中。戴笠墓由當年實力雄厚的上海陸根記營造廠承建,所用石料與中山陵一樣,都是從蘇州運來的優質花崗石,沈醉當時負責監造。

毛人鳳要求把戴笠墓穴築得牢固一些,使得別人無法打開棺材。在棺材放入墓穴後,用水泥炭渣攪拌,灌在墓穴內,使棺材與整個墓穴凝結成為一塊整體,幾尺厚的水泥把棺材鑄在了穴內。

整個墓地大約在1500平方米,墓呈長方形,四周鑲嵌花崗石,墓前豎立一塊花崗石墓碑,上書「戴雨農將軍之墓」,系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手跡。戴笠墓十分豪華、氣派,碑前設供奉石桌,兩側置石凳,墓道是水泥建造,左右環繞,成為當年總理陵園一景。

1947年春,下葬時,陳布雷代蔣介石致祭。1949年敗退台灣前夕,毛人鳳曾想將戴笠的屍體掘出火化,骨灰帶往台灣,但墓穴築得太堅固了,要打開棺材,成功的辦法是用炸藥將水泥炸開,最後只好決定原地不動。

今天的戴笠墓園已經不復存在,只有一地的狼藉,微張的洞口,只能留給有心人仔細探索了。中山陵園表態說要做一些修整,儘早對遊人開放。而為此引起了爭議,有人奮筆疾書,表明戴笠血債累累,墓不能修。其實戴笠墓不存在是修或不修,因為它始終就在那裡。

張友鸞

張友鸞,民國時期著名報人,1922年入北平平民大學新聞系,主編京報文學周刊。奉老師李大釗命,主辦國民晚報。歷任北平《世界日報》、上海《立報》、南京《民生報》《新民報》總編輯。與張恨水、張慧劍並曰三張。

乘坐37、93、306路公交直達後庄村,步行可至將軍山龍泉寺後庄村的張友鸞墓。從牛首山山頂向下望去,張友鸞墓地周圍林地的樹木鬱鬱蔥蔥,然而拜祭者寥寥。這片幽靜的墓地,只余方正聳立的墓碑,面對早春寂寞的陽光。

1990年,這位《南京人報》前主編病重後,堅持從北京返回南京,說自己一定要葬在南京,他對南京感情很深,在彌留的時候都在念著南京文化。病逝時,曾經引起了全國新聞界的震動。在張友鸞墓碑碑文的最後,題寫著「是為南京人之摯友」。

2010年清明節前夕,南京市為重新規劃龍泉寺風景區,準備拆遷一部分建築,其中就包括張友鸞墓。消息一出,張友鸞的女兒、女婿四處奔走,新華日報老社長劉向東先生得知後,立即給南京市有關領導寫封信,最終才使張友鸞墓得以保存下來。

如今,張友鸞墓雖躲過了拆遷,但依然是無人問津的墓址。當地人只知道這裡葬著一個「文化界大人物」,但是至今都不清楚張友鸞的具體身份。

近現代

10萬革命志士

南京城的中華門外,有一座高約60米,寬約2公里的小山岡,岡上風景秀麗,松柏蔥鬱,這就是雨花台烈士陵園。早在南梁初年,高僧雲光法師曾在此設壇說法,因內容十分精彩,感動上蒼,頃刻間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雨花台」。

自1927至1949年,約有10萬革命志士殉難於此。紀念碑的南面是烈士紀念館,這是一組「U」型兩層的白色古典型建築。正門上有鄧小平親筆題寫的「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內陳列有620件烈士遺物、450幅珍貴圖片和惲代英、鄧中夏、羅登賢等128位烈士的事迹和文獻資料。

陵園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個山岡,以主峰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軸線,自南向北有南大門、廣場、紀念館、紀念橋、革命烈士紀念碑、北殉難處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門以及西殉難處烈士墓群、東殉難處烈士紀念亭等。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坐落在南京江東門,這裡曾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叢葬地。為悼念遇難同胞,南京人民於1985年修建了紀念館。建築物採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項英、袁國平、周子昆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等9000餘人,在葉挺、項英率領下開始北移。1月6日,當部隊到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7個師約8萬人的突然襲擊。新四軍英勇抗擊,激戰7晝夜,終因眾寡懸殊,彈盡糧絕,除傅秋濤等2000餘人分散突圍外,少數被俘,大部分壯烈犧牲。

軍長葉挺被扣,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後在涇縣蜜蜂洞被副官劉厚總槍殺遇難。項英在皖南事變遇害後葬於雨花台望江磯,現遷葬於雨花台區功德園內。陵園內還建有「四一烈士墓」「望江磯烈士墓」以及安葬項英、袁國平、周子昆的「三烈士墓」等。

菊花台九烈士

在松篁交翠的菊花台,九烈士墓佔地800平方米,墓地為扇形,四周松柏茂盛,花木宜人。這裡安葬著國民政府駐菲律賓馬尼拉和北婆羅洲山打根九位外交使節的忠骸。1942年1月2日,馬尼拉淪陷,楊光泩等八位駐菲外交使節慘遭日軍殺害。於7月7日,九位烈士的遺骸由專機運抵南京,同年9月3日安葬於中華門菊花台。

第19路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

為了安葬第19路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及歷次戰鬥中陣亡的將士,「藉以彰革命之功勛而慰先烈之幽靈」「乃擬搜集陣亡將士骸骨,建築公墓,安慰忠魂」。位於南京鐘山之上的紀念塔是為紀念1·28淞滬會戰期間陣亡的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官兵修建的。

陶行知

在南京北郊曉庄有座不高的山稱作勞山,行知園即坐落在勞山腳下。該園是為了紀念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愛國學者陶行知而修建的。園內主要景點有陶行知紀念館、陶行知墓、曉庄烈士紀念碑以及行知亭、英烈亭、成人紀念林等。

行知園所在地為陶行知所創辦的曉庄師範舊址。陶墓建於1946年12月,面朝東南,墓前有墓碑和牌坊,碑高2米,上刻沈鈞儒題字——「陶行知先生之墓」。牌坊坊額刻有陶行知手跡「愛滿天下」,坊柱聯語為郭沫若書寫的陶行知遺教「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歷代高僧

各時期各方高僧都和南京有佛緣,古代高僧圓寂後,一般都要立墓塔,所以大都最終塔葬於南京棲霞山鐘山牛首山的密林之中。像古林寺就曾是與香林寺、毗盧寺齊名的南京三大名寺之一,上世紀50年代之後湮沒無存。

古林公園就是由古林寺而得名,公園內至今保留著高僧墓塔構件,但歷史上古林寺的主體部分在現在的省委機關大院內,古林公園只是當年古林寺的田產。在嬉水園對面的花房裡還保留著當年古寺的墓塔構件。

墓塔構件就放在花房擺放盆景的桌子底下,有方形、圓形和六角形,上面刻著雲紋、如意紋、龍紋等各種裝飾花紋。其中一個構件成了盆景的底座,朝外的一面碑面上可以看到雕刻著一隻鹿的圖案,看得出雕功很高超。


推薦閱讀:

南京的居民素質為什麼和這座極具文化底蘊的城市格格不入?
南京133平裝修磚砌櫥櫃,超級好看!環保又牢靠!
南京猥褻女童案 | 每一朵花都值得去呵護
南京.金陵
南京去哪玩:南京棲霞山楓葉什麼時候紅 賞紅葉實用攻略

TAG:南京 | 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