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八十六集)

蔡禮旭老師 2012/11/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1-002-086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這個月十一月二號,師長受邀到斯里蘭卡,是斯里蘭卡貴國總統,對於師長長期致力於世界和平、宗教團結的理念、努力,給予高度的讚歎,所以邀請師長到他貴國去訪問。我們看到斯里蘭卡的總統,他了解到,整個宗教的團結對社會安定的重要性。一國之總統能有這樣的認知,是他國家的福氣。

師長曾經與我們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先生有講到,要讓整個世界、社會安定下來,要把四件事情做好:國與國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種族與種族和睦相處、平等對待;政黨與政黨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宗教與宗教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只要把這四件事做好,社會安定,國家就興旺。這四件事都不容易做,都要下很大的功夫。

而從宗教團結下手,慢慢的可以把這些工作推展開來,因為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超過沒有信仰宗教的人。所以能夠讓宗教裡面這些倫理道德教育,能夠長期的讓宗教徒學習、力行,那他們就是整個社會安定的力量,還有帶動良好風氣的榜樣。宗教領導人要帶頭來做,宗教與宗教之間和諧、和睦共處,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這就給世間譜出非常美好的詩篇。因為所有的宗教聖典,都教導愛人。首先要從宗教徒、宗教領袖做出來,讓沒有信宗教的人、讓社會大眾肯定,進而效法。假如信仰宗教的人不帶頭和睦相處,這個罪過就大了。違背經典的教誨,俗話講,「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世間人沒有學他還不懂,學了以後更應該勉勵、受持,然後依教奉行,還要給社會表演出來,做好樣子。

師長在新加坡的時候,把九大宗教團結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樣。在二00六年聯合國慶祝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五十年誕辰,辦了一個活動,探討佛弟子對整個世界的貢獻,其中就有邀請新加坡九大宗教的代表,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起為世界和平祈禱。我們當時看到九位宗教代表,他們非常虔誠的各以他們的方式、信仰,至誠為世界祈禱,當場那個磁場非常的祥和。而且他們九個人手拉著手,祝福天下,當場一百九十二個國家代表都非常震動,也非常嚮往。

那怎麼做到的?當時師長主動的幫助、關懷各個宗教。其中有一次伊斯蘭教他們要辦學校,要募款,還差滿大筆經費。當時候發動其他宗教,搞了個園遊會。大家各有自己準備的食物、物品,拿出來義賣。九個宗教團結,結果義賣所得超過那筆金額。我相信,伊斯蘭教很感激所有宗教對他們不分彼此的這種盡心盡力。

所以師長有這個經驗,而斯里蘭卡的總統他能看得懂這樣的善知識,懂得禮請,懂得把他人生的經驗、智慧來幫助他的國家、幫助他的社會。斯里蘭卡的總統,就做到了《群書治要》一個為君者非常重要的德行,叫尊賢。

我們從歷史當中,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朝代要興盛,一定是尊重聖賢、尊重有智慧的人。商朝用伊尹;周朝用姜太公;包含唐朝懂得重用魏徵、房玄齡這樣的賢者,國家很快就大治了。而我們看到,伊斯蘭教的國家,有很多地方讓我們很佩服。您看,印尼是回教徒(伊斯蘭教徒)多,但他們非常尊重師長,還頒給師長榮譽博士,這是他們伊斯蘭教很高的尊榮,這是他們尊賢具體做出來,我們華人世界都要向他們學習。包含我們馬來西亞前首相、現任首相(納吉首相),他們都非常尊重師長,常常就很多治理國家的問題,向師長請教,這都是尊賢。

現在斯里蘭卡的總統,他也有這樣的一種德風。斯里蘭卡是小乘佛教的國家,境內也有伊斯蘭教徒。總統重視賢者,而他的重視賢者怎麼具體表現?「必也正名乎」。就是我們上次跟大家講到一百六十七句: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路問孔子,衛國國君假如禮請你來輔佐他的國家、治理他的國家,夫子會先把哪一件事情先重視?孔子講到,那一定是先正名:

【子曰。必也正名乎。】

我們成語俗話常說,「名正言順」。就像印尼前總統瓦希德先生,他邀請師長到印尼,頒給榮譽博士的殊榮,這也算正名,告訴國人,這一位長者他的智慧,我們要向他學習。假如瓦希德總統邀請師父去,什麼都沒有表示,師長到人家的國家去,有德行的人都很謙卑啊,他也不能說他能幫助大家什麼、說他能講很多利益家庭社會的這些倫理道德,他不可能主動去要求、去提這些事情。所以在位者禮請聖賢,是太重要的事情。斯里蘭卡總統這次這麼盛情邀請師長,那麼肯定師長所做的事情,這個都是讓他的國人能夠尊重這樣的智者、長者,這都是給他正名。

像齊桓公,當時候用管仲,稱管仲為仲父,等於是他的義父。那這個「名」一正下去,全國哪有不聽管仲的話呢?所以正名非常重要。

我們在團體裡面,我們要重用一個主管,你也要在全體同仁在的時候,非常尊重的、慎重的介紹他現在擔任哪一個主管的位置。因為當主管,他也要有威信,他連個名都沒有,他怎麼建立威信?而且慎於始,一開始我們介紹他、肯定他,他會覺得很受尊重,然後大家也會非常尊重他,也了解到他,他是因為什麼因緣來,他是一種奉獻的精神來做事情。假如沒有給他名,名不正,他沒有名就沒有名分。分,是他的本分,他該做的事情。沒有給他名分,他又去管一些事,雖然是好心,人家閒話就出來了,「他有沒有這個職權?他管我們這些事幹什麼?」假如有一個很好、很有才幹的人到你的團體裡來,你沒給他正名,他可能三天就走了。他沒有受尊重,而且他有能力,他是懂行的人,他都沒有名正言順,他也不好去為這個團體盡什麼力。

所以從歷史當中,「正名」都是整個因緣成敗的關鍵。漢朝漢初三傑:韓信、蕭何,還有張良。韓信是帶兵非常有能力,他是多多益善。當時候請韓信帶兵還行拜大將軍之禮,那也是正韓信之名,他就在整個軍隊當中有很高的威信,可以凝聚所有的軍心。所以這個正名,不可小看。

我們想起歷史當中的一個情境: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確實是一個智者,連他的對手司馬懿都稱他叫奇才,可見他智慧、能力令人折服。孔明先生出山才二十七歲,我們從歷史當中,有時候想一想,差太多,太慚愧了。當然,能請到淡泊名利的聖賢人,靠的是誠心,靠的是愛民之心,才能感動對方。諸葛亮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你用這些外在的物質、榮華富貴,是不可能能夠請得出他的。

孔明二十七歲遇到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裡講,「諮臣以當世之事」,推心置腹聊天下的形勢。結果就在聊的當中,孔明的三分天下的策略就出來了,「隆中對」。孔明感劉備的知遇之恩,「遂許先帝以驅馳」,隔天拿著佩劍、拿著琴,就跟著劉備走了,捨下家庭去輔佐劉備這樣的明主,為天下的蒼生謀福。

一出去,接二連三都是很不好的危機出現,所以「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經過二十一年。孔明剛出山,關羽、張飛這些大將根本也不認識這個人,可能也想都是讀書的人,打仗到底懂不懂,都還摸不清。所以劉備「必也正名乎」。所以從歷史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得到正名的重要。名正言順,所有的人都聽他的。

【名不正。則言不順。】

可能很多批評就出來了,譏嫌、背後諷刺就出來了。當事人又覺得沒有立場,那言都不順,言語都不能順理成章,辦事就更困難。在團體當中沒有名分,講話威信不足,事情就辦不成。辦事不易成功,人家的配合度就有限。而且你批評的聲音出來,整個團體的人心都會受影響。

辦事都辦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平常的事情都很難去執行,更何況是全國性的禮樂教化,那工程更大,就更不可能興起。我們看周朝,周公制禮作樂,但周天子武王、成王都是給予周公極高的禮遇、還有地位,他才能夠發揮出來,制禮作樂。「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禮樂不興。則刑法不中。】

禮樂不興起,老百姓就沒有很好的教化;沒有很好的教化,他會做錯事。這個時候,在位者又沒有反思到自己沒有好好教育的缺失,看到老百姓可能又會指責老百姓。這個時候治罪於百姓,這就不恰當,用之不當。曾子有講,「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你上位者沒有制禮作樂,沒有推展倫理道德教化,老百姓不懂道理,他做錯了,你只想著處罰他,這個變成暴政。孔子在《論語》當中說,「不教而殺謂之虐」,你不教他就處罰他,這已經是暴虐的行為。所以只要禮樂不興,你刑法縱使法制很完善,還是沒有辦法讓社會風氣改善,也會用之不當。因為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出了問題,應該從這些地方去思考、去改善。然後用刑罰一定要公正才行。

【刑罰不中。】

刑罰用得不妥當,或者立法也沒有很周詳的規畫,很多情況出現就趕緊立一個法,考慮的也不是很周詳。「刑罰不中」:

【則民無所措手足。】

人民就感覺手足無措,他都不知道怎麼做好,這天下就要亂了。就像現在很多國家立法,不能體罰小孩,連父母都不行,老師就更不用講。看起來這個法律好像要解決問題。我們現在看孩子的心態,產生什麼?「父母不可以碰我、老師不可以碰我。」你說這個法律能解決根本問題嗎?這個「罰」是一個行為,他存心妥不妥當才是根本問題,而不是變成這個罰的動作,你在那裡作文章。幾千年來父母處罰孩子,那是管教他、疼愛他,代代都出聖賢、孝子。現在父母也不能處罰孩子,請問我們現在出得了聖賢、出得了孝子嗎?所以法律是症狀解。

甚至法律的設定,考慮都要方方面面,不然你只看到表相、看到一角,那個法律一出來,流弊馬上呈現。所以你看現在的孩子,「兒童保護法,父母誰都不能夠打我」,他的氣焰愈來愈高。所以民無措手足,連父母都不知道怎麼管教孩子,老師都不知道怎麼管教孩子。所以這些立法者,都得要有經教的指導。憑著個人的好惡去立法,那影響的面就太大了。

這段話後面《論語》的原文就講到,「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君子他用一個名詞、他講一句話,一定是符合事實的、一定是順理把它講出來,「必可言」。「言之必可行」,而且符合道理,又能行得通的。君子「無所苟而已矣」,君子講一句話都不隨便,而且他講這句話、講這個字,都是名符其實,都在這句話當中,提起人的本分、提起人正確的態度。

比方《弟子規》上講的,「稱尊長,勿呼名」,這是符合人情事理。我們假如講,跟孩子都要平等,所以可以直接叫父母的名字,那麻煩了,現在孩子很傲慢,直呼父母的名諱。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這樣的話怎麼可能可行?這樣的話流弊會非常大。但是大家冷靜看,現在多少國家、地區孩子直接叫父母的名字?所以為什麼天下大亂?全世界不聽他老祖宗的話,不聽聖賢、經典的話。我相信,能傳幾百年的民族,決定是「稱尊長,勿呼名」。稱尊長,呼名的,幾十年,這個社會就大亂了。因為「稱尊長,勿呼名」是禮教。禮教就好像防止水患的堤壩,你今天把堤壩拆掉了,那個水很快就要淹出來,造成水患。所以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一年不如一年?這些倫理道德、禮樂教化都沒有了,他哪有可能不放縱自己習氣的道理?以前的人很懂這個言語謹慎的態度,在孩子面前不敢隨便講話,都是慎重對待。

在《韓詩外傳》第五卷當中,有提到,我們把這段來體會一下這個名正言順。熒幕上有,請大家看一下。

「孔子侍坐於季孫」,孔子有一天陪著季孫坐著。剛好「季孫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馬,其與之乎?」季孫的總管,宰是總管,來向季孫報告,說,國君派人來跟我們借馬(這個假,就是借的意思),可以給他嗎?大家注意,大夫的一個家臣,對國君(的態度),說國君他來借馬,「可以給國君馬嗎?」大家聽出來什麼味道?一個底下的臣民,對國君有沒有尊重?誰造成的?他的領導嘛,季孫造成的。季孫假如一言一行都尊重國君,他底下的人會這麼講話?「國君要來借馬,借不借他?」一國之君呢!

結果孔子剛好聽到這個話,孔子說:「吾聞君取於臣謂之取,不曰假。」看孔子在對話很有修養,他沒有指責。孔子說,我聽說,國君向臣子拿東西叫取,「謂之取」,「不曰假」,不能說「假」,就是不是說借,是拿、取。為什麼?國家是國君的,怎麼這個國家的東西,變成你拿去借給國君了?這都顛倒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一國之君,這個國家是他管理的。您看,這些大夫、群臣,都是私心,都是「我的」。

「季孫悟」,季孫聽了也難得,他有所領悟,「告宰通曰:自今以往,君有取謂之取,無曰假」,從今以後,國君來取東西都要叫取,不能說假,就是不能說借。他藉這個機會教育他底下的人。當然,不是做給孔子看的,以後在這個一言一行當中,都要把恭敬提起來,這種分寸都要表現出來。

「孔子曰正假馬之言,而君臣之義定矣」,一個字就把君臣的義要彰顯出來,所以「《論語》曰:必也正名乎」。孔子這一個字,把君臣顛倒的狀況,把它導正過來。為臣的心態,你道義在哪裡?你要感激啊,所有的物品都是君上所賜,你要感君恩。怎麼變成擁有了以後,還對國君是這樣傲慢的態度?接著又講到,「《詩》曰:君子無易由言」,君子不輕易說話。就是剛剛《論語》原文,「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不能隨便、不能苟且。

所以恭敬的態度,都要在一字一句,都要在生活細節當中,要體現出來。比方,我們現在跟人家借東西,不主動去還,還要人家來要,好像借你的人還要來求你,這個態度都很不妥當。這個都離人道太遠,做的行為都不符合人性了。包含上一次我們講到,你下屬要請假,給上司請假,你應該說:「可不可以?團隊、單位最近這樣忙得過來嗎?我方便請假嗎?」而不是說:「我要請假,你看著辦!」那這個態度、言語符不符合君臣之義,就是截然不同的情況。但這些假如沒有能夠去觀照,可能我們每天都在犯過失,自己不清楚。包含在家庭裡面,你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以後才找父母商量,那好像是強迫父母中獎一樣,都得聽你的。這個都是缺乏恭敬、謹慎的態度。所以處事一定要一心敬慎。

我們接著來看一百六十八句,是六十四卦當中,其中一卦「家人卦」的彖辭。我們一起念一下: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這一卦叫「家人卦」,它的這些教誨對我們齊家都非常關鍵。經文一開始就講到,這個「彖」也是孔子所作的「十翼」之一。彖有分「上彖傳」和「下彖傳」。孔子做這個「十翼」,就是彰顯整個《易經》的義理,怕後世不能深明《易經》中的大意。「家人」這一卦當中,展現的是『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女子她守正道,居家內。守她的道,必然有她的本分。

我們看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色,它的綱領: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五倫是關係,五種人與人的倫常關係,人與人的關係沒有再超出這五種。而五倫,你要照著這個道去走,要守十義,所以叫「五倫十義」。義是什麼?義是本分、義是義務,而不是權利。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常講權利、義務,其實盡了義務,自然就有大利益;不盡義務,只爭權利,最後天下大亂,最後只會自私自利,只想自己。沒有道義,就什麼事情「我的利益在哪裡?」誰敢跟我們合作?這個家哪有不亂的?孩子沒想到要孝順父母親,馬上想:我同學都有什麼玩具、我同學都出國留學,你們也要滿足我!都滿足他的利。

所以老祖宗通達這些人性的發展,哪有講利的?連商業,一般的人都說,是最重利的。但幾千年來最成功的商業團體、商業領導者,就是不講利的。我在安徽一段時間,安徽歷史當中留名,叫徽商,他們傳了千年、百年的商業界箴言、教誨,是什麼?「利自義生」啊!利從哪兒來?從服務人、從對人的道義來的。

你看同仁堂三百多年,比美國多一百多年,國家有難的時候,傾家蕩產都出來做。它做任何一個藥物,它要對得起消費者。「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你要做那些藥手續很繁雜,必不敢省這些人力、物力,你省了之後,把人家病治不好,或者反而治出問題來,你怎麼對得起良心?三百多年不衰的企業,你到外國去找找看。你真的外國找得到,絕對不是把利擺在前面的,一定還是把道義排在前面。古今中外,真理不會變的。

所以看到留名青史的這些商業界的道德代表,都給我們表演「利自義生,財自道生」。錢財從哪來?盡道義來的,做好自己服務他人的本職工作來的。那他怎麼可能會去做黑心食品出來?做黑心食品,不就是為了自己得更多的利,而去損害別人而已嗎?

商業尚且都是「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都是道義而不是功利。所以現在偏離了道義,商業不講道義,亂象叢生。現在不是商業有這個問題,現在連家庭都有這個問題。家庭應該是不談利、不計較的地方,現在功利都滲透到家庭裡去了,連父子、兄弟都在爭利。所以整個教化,從根本的人心一偏差了,種種亂象必然在家庭、在社會、在各行各業呈現出來。

所以為什麼家庭把教育孩子擺第一位?為什麼國家把教化擺在第一位?不是沒有道理的。教化一忽略,亂了以後,真是回天乏術。你再多的錢投下去、再多的力量投下去,都不容易扭轉。所以醫學的人講,「不治已病治未病」;政治上,「不治已亂治未亂」,這個預防,教化重要。

《漢書》上就講到,「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這些歷代古聖先王,莫不是以教化為國家最重要的事情。具體呢?「立大學以教於國」,在首都設立大學,教化讀書人、教化首都的這些人民。「設庠、序以化於邑」,「庠、序」就是市、縣這些單位所設的官校,來教化這一方的百姓。所以重視教育。

而「家人卦」裡面,其實也是在強調教育。而且這個教育,身教為先,你得要先做榜樣。男女要正位,就是他(她)守本分。夫婦先做表率,後代子孫當然效法學習他了。而他們都是重義不談利,家道就樹起來。

我們曾經跟大家分享「崔唐乳姑」。崔氏家一個老太太,她年輕的時候侍奉她的婆婆,她婆婆牙齒都掉光了,她每一天恭恭敬敬的先去給自己的婆婆餵乳,(因為她婆婆沒辦法咬東西),過後才去給孩子哺乳。她沒有私心,她都一心想著老人,奉養公公婆婆。所以她家底下在唐朝出了幾十個大官。你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她後代效法學習。

「女正位」,女子她的正道、她的本分,古人重視女子相夫教子。而男女之間,整個特質不同。女子細心,女子柔軟,包含女子要懷胎十月,孩子跟她的關係特別密切,一體的,她對孩子那種關愛,出於天性。而且孩子生下來,三年左右離不開母親的呵護,母親三年,影響他一輩子。「三歲看大,六歲看老」。而一個家族能不能興旺,後代是關鍵,後代教好,家族就旺了。所以把家族裡面最重大的事情,交給太太、交給母親。古代祭祖的時候,荇菜都是媳婦拿去祭祖的,表很好的意義。就是祖先看到媳婦,這個媳婦這麼有德行,祖先欣慰。所以女子居於家內,相夫教子。

而現在的女性,確實在這個時代也很不容易,很辛苦。又要顧家、又要出去賺錢,女子她所承受的工作還有家庭的壓力,就相當大。而且要教育好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操持好整個家務、整個家庭的氣氛,這個都要煞費心血。實實在在講,兩邊都要兼顧,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假如因為工作忽略了教育小孩,這個孩子到青少年、成年以後,問題就很多。我們夫妻留再多的錢,假如孩子沒教好,後半生還是一大堆煩惱。所以古人對於家庭,女正位於內,男正位於外,確實有他對人性上的理解。男人屬陽剛,他去承擔經濟的負擔,他去外面承受眾多的風雨,男子是天,扛起來保護這個家,這個也都是順著男女的特質。

其實持家,「勤儉為持家之本」,不見得說兩個人出去賺就一定賺得比較多。當然,也不能說我們看了這段經文之後,回去馬上找先生:「我不工作了,要聽經典,明天我就不上班了。」鐵定你先生可能要跳起來,你公公婆婆要跳起來。任何事情做調整,都要循序漸進,都要水到渠成。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要做好溝通。動作太快,好心造成誤會、造成誤解,甚至最後,不讓你學傳統文化都有可能。所以要柔軟、體恤,我們所做的每個動作、所講的每句話,給對方的感受、對方能不能理解,這個都要敏銳,能感知,才能循序的去做好一些溝通。

我們一些朋友,他們確實夫妻有共識,真正太太在家相夫教子,結果反而比較能存錢,一個賺,比兩個人賺還容易存錢。後來他就體會分析給我聽,他說,「太太不在家,吃全部是外面的,那個算一算,很貴。孩子的健康比較不好、孩子學習不好,都要花錢。可是假如都有媽媽在做這些事情,這些花費都沒有,反而存得了錢。」假如我們一直順著社會這些潮流,鐵定都存不了錢。大家冷靜,我們這種花錢的方式跟美國學的,美國現在是全世界欠人家最多錢的。哪是說夫妻一起出來賺的就夠花了?所以勤儉,不隨這些奢靡之風氣去走,你的家才能安定下來,而且你的孩子也不會奢侈。

所以經文當中說,男正位於外,女正位於內,各守其本分,這是天下的大義,就是天下間的大道理。偏離了這個道理,亂象就會出來。我們在這個時代,必須非常冷靜去觀察、去思考,為什麼很多做法幾千年都沒變,我們一變就出問題?因為你一變,就跟正道不應,就跟常道不相應了。所以《左傳》說,「人棄常則妖興」,你一偏離常道,奇奇怪怪的事情就出來了,你再怎麼努力,家還是治不好,問題很頭痛。

我們在這一百年,有一個態度要很冷靜,好像「以前的是舊的、是落後的」,可是我們現在的亂象,空前的。這五千年來沒有發生的事,我們一堆。你看現在男女關係的混亂,墮胎,全世界一年有五千萬,這在人類歷史當中沒有看過。五千萬是什麼?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啊!老虎都不會做的,猛獸都不會做的。人偏離了正道。

所以五千年來,每個朝代的建立,首先做哪件事情?「制禮作樂」,人民才知道怎麼做人、怎麼守禮法。沒有守禮法,就隨順自己的好惡、慾望,非常放縱。我們曾經還遇到一個女子,墮胎十三次,她講這個的時候,是有點炫耀的味道。我們聽了是很心疼,她不懂,沒人教她。所以要很冷靜啊。她上學上了那麼久,她在家裡都多少年了,怎麼父母、老師不教她這些最重要的做人態度?她羞恥心都沒有了。

這些「務本」的經句,我們接著還會再講。就看到現在的社會現象,確實重末輕本,他就偏離正道。所以這些亂象會出來,不是沒有道理。

我們來看兩百三十二句,在一百零五頁。我們幾千年來,每個朝代都是制禮作樂,每個朝代都是女正位於內,男正位於外。你現在偏離了這個軌跡,混亂出來了,而不是現在老祖宗就提醒我們,在《禮記》當中都點出來。

經文當中講到:

【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

天子諸侯之間,這些諸侯是臣,他們固定時間去朝拜天子,這個就是君臣之義、君臣之禮。

【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

諸侯國之間,他們也有聘問之禮,互相往來、常常溝通,才不會造成一些誤會、衝突。大家看現在國與國之間爭鬥不少,但是國際間,有沒有像古代天子制禮,諸侯之間都有這種禮節,充分交流,互相尊重、關心,才能夠讓諸侯「相尊敬也」。我們現在不只是國與國之間沒有這種禮節,包含人與人之間,都沒有禮尚往來,遇到很多事情也沒有去直接去溝通,充分溝通,然後就自己在那裡想、在那裡懷疑。所以很多的誤會,都來自於沒有這種禮節上的互動、關懷,跟充分的溝通,造成誤會、隔閡。

【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

這個喪禮、祭禮是用來表達臣子、孩子,對於君王,對於他自己父母、祖宗的那種感恩之情。你常常祭祖,緬懷祖宗的恩德跟庇佑;都不祭祖了,你看現在的人都覺得,我有這個福氣,都是我自己拼來的、都是我的本事。一有所作為,甚至跳槽,甚至把本來公司的人統統都挖走。當初領導的重用、知遇之恩,連想都沒想起來。為什麼?沒教化、沒禮教,人都忘恩,都把自己擺第一位了。

所以再讀這一段文,就可以體會得到,為什麼現在這些亂象會出來,因為沒有這些禮教。現在的人連爺爺奶奶、曾祖父母的墓在哪都不知道,都不會去感念、去祭拜。老祖宗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個也是在我們「務本」的八十一頁,一百七十八句。人心沒有知恩報恩,哪有不亂的道理?「慎終追遠」:對於父母過世時的喪葬,非常慎重的去謹守禮儀、去辦好,當然在這個禮儀過程當中,凝聚整個家族,然後緬懷父母、緬懷祖宗之德,讓所有的家人來追思;「追遠」,是對於已經亡故的父母、祖先,都能在重要的節慶,依禮來祭拜、來緬懷祖德。這都是不忘其本,所以「民德歸厚」,風俗民情就在這些禮儀教化當中,就趨於淳厚、善良。這個是喪葬之禮、喪祭之禮。

而事實上,比方說父母生日,這個都要感恩,時時提起。父母生日的時候,拜父母、感謝父母。陳真老師她們兄弟姐妹三人,每一次父母生日,都給父母磕頭。我聽了很感動,也曾經去參與,也給老爺爺、老奶奶磕頭,很歡喜。有一年,她們給父母磕頭,剛好那一段時間,她家裡在整修,油漆工剛好那一天在她們家裡做工,看到她們給父母行叩頭禮,很感動啊,結果工錢少收了不少。人家很感佩,現在還有這樣的家道。這個代表人性本善,這些禮教有繼續這樣承傳,看到的人都感動,都願意這樣子去做。聽說,國內很多人用傳統的方式辦婚禮,現在響應的人愈來愈多。所以好東西,經得起時代的驗證。

接著經文講:

【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

這個鄉飲酒,是整個家族,以前的家族,少的話一、兩百人,多的七、八百都有。在鄉飲酒當中,都是年長的坐前面,都有他的長幼尊卑,哪怕你是國家的幹部、中央級領導,都照長幼排。這個很可貴。為什麼?你不能有錢、你不能有地位了,你的氣勢就壓到曾經愛護過你、幫助過你的這些長輩。古人縱使做到宰相,回到家裡,你要侍候你父親的客人,可能這些客人都是你的屬下,但你回到家,要守這個家道啊,他是你父親的朋友,是你的長輩。你假如走回家裡去,你父親的客人還要起來跟你「宰相你好!」那氣氛也怪怪的。回到家你就是兒子,你要守這個家族的一個倫常。回到家還是大官的氣勢,那就虧為人晚輩之道。在這些禮儀當中,人們都會很自然提起這樣的一個態度。

【婚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

在整個婚禮當中,每個人提起道義、本分。包含太太迎娶回家,太太從主人台階上去,婆婆站在客人的台階上,這代表把操持家庭的重任交給媳婦了。這些禮都很能讓人家提起她應盡的義務。男女之別、男女之職責,在婚禮當中體現出來。

【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

禮節,它是禁亂於未然,它是禁止混亂發生的源頭,其實就是人心的教化,就像堤防能夠防止洪水泛濫的道理是一樣的。

【故以舊防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

所以認為舊的堤防不用了,反正現在又沒事,把它給摧毀掉,遲早會遭到水患。

【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

認為舊的禮儀沒有用處,而捨棄它、丟棄它,一定會有禍亂發生。而我們很冷靜看,短短這二、三十年來,整個社會風氣快速墮落,就可以了解到,沒有倫理道德、禮教,真的那個禍患的速度會讓人確實措手不及。現在當父母的人,都覺得怎麼孩子變成這樣?他整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沒有很能夠符合這些禮教,他就沒有辦法防患未然。接下來,講出了會有哪些禍亂。

【故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

因此婚姻的禮法如果被廢棄了,『則夫婦之道苦』,就是夫婦的道義就會衰敗,而相處痛苦。現在離婚率這麼高,根源就是沒有禮教。我們看整個婚禮的過程當中,都是責任。可是現在男女,他都還沒有這種對家庭的責任,他就因為情慾走向婚姻,甚至於未婚生子,都無禮教、沒有羞恥心了,哪有不混亂的?

所以大家冷靜看,自由戀愛以後,未婚生子,那已經是沒有辦法制止。這個就是根本沒有堤防,哪有洪水不泛濫的道理?沒有禮教,哪有慾望不放縱的道理?這個幾千年前就點出來了。而我們再冷靜想一想,男女找對象,他才二十多歲,他人生的經驗、歷練夠嗎?他找對象的標準在哪裡?他的眼光會超過他父母四、五十歲,超過他爺爺奶奶,或者他家族裡面七、八十歲的長輩看人?這個問題大家想,我就點到這裡為止。

那好,大家都要順著自己的好惡,很崇尚自由戀愛,苦就要自己受了。所以現在一百對夫妻,快樂的有幾對?可是根源在哪?根源在還沒有走入婚姻,根本就沒有婚姻的責任感跟道義,那出問題是必然的,不是僥幸的,鐵定要出問題。沒有道義,現在的誘惑這麼多,哪頂得了?所以背叛另一半的人太多太多了。

所以孔子《詩經》裡面第一篇,就點出來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連鳥類都知道要守貞節、要終生不移。這樣的心境,現在走入婚姻的人沒有被這樣教育啊,那婚姻它就基礎非常的薄弱,一個不高興、一個吵架,就可以離婚,那不把婚姻都當兒戲了嘛。所以詩教,《詩經》的教化重要,「溫柔敦厚」,讓人有這樣的溫柔、善良、和睦又厚道,盡本分、重道義,這是《詩經》教化的效果。

所以『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淫亂邪曲的罪過就增加很多。而且淫亂以後,不只家庭失和,甚至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兇殺這些案件。因為另一半不忠,會讓人生氣到他會豁出去,他會為了要報這個怨恨,哪怕是死刑他都在所不辭。我們看到一些案件,就可以感覺得到淫亂的禍患。另外一半不忠,連另外一半的父母都殺害,他這個忿怒太強。所以「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要慎之又慎。

可能有人會說了,「我們是自由戀愛,我們夫妻也很好,白頭偕老。」那是你夫妻。請問,現在幾對夫妻像你夫妻這樣呢?那我們不能「我可以了」。可是假如我可以,但是一半以上的大眾不可以,那是不是要思考,「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你的眼光可以超過父母,這樣的孩子有幾個?

古人,「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他思考的是往後所形成的風氣,他不是只有一個人可不可以的思考而已。妳說「我可以在外面賺錢,我也可以把家裡治理好」,妳可以,其他的太太行不行?假如就因為妳可以,妳來帶動,大家都工作,都變成職業婦女,職業婦女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家庭問題愈來愈多,那妳在那裡登高一呼,妳要不要負因果責任?

現在民主時代,話都敢講,帶動了風氣以後,誰來負責任?是啊。當時候那些倡導男女關係要開放的,這些人有沒有出來,對著熒光幕道歉?現在幾乎都控制不了了。很多國家根本就沒有辦法教化青少年男女的問題。所以「君子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你講每句話,你的角度可以,社會呢?大眾呢?都要慎言。不然很可能我們一個不是很客觀妥當的言語,造成身邊的人都受我們影響。所以給人家建議,得要客觀了解他的狀況、得要客觀了解整個社會的狀態,不能亂講。

「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鬥爭之獄煩矣」,鄉飲酒的禮法如果在家族裡面被廢棄了,那麼長幼的等級、秩序就會喪失。一個人在家不尊重尊長,他出去哪有可能不跟人衝突的道理?在家不敬尊長,出去跟同學、跟同事,鐵定摩擦,所以爭鬥的刑事案件就會頻繁發生。所以古人對人性,洞察它的發展,怎麼長善、怎麼救失,從這個人性的源頭去對治禍亂。

「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這喪禮、祭禮廢置了,臣下、兒子的恩義就會愈來愈淡薄,而背叛亡者的這些恩德教誨,甚至於忘了身邊這些親朋好友、給我們恩德的人,就會愈來愈多。而沒有教化的人,他體現出來的一些心態,就有:恩很容易忘。大家看現在年輕人,一點小事就氣父母、罵父母,恩,完全提不起來。這個都是從小沒有這些禮儀攝受他的心、教化他的心,對他人生長遠的一種人格的塑造,所以很容易記怨忘恩。

首先要從我們做出榜樣,「恩欲報,怨欲忘」,哪怕是滴水之恩,常常給孩子、身邊的人提起來,你那個厚道、知恩報恩就傳下去了。古人是,人家給他一碗飯的恩,他發達之後,怎麼樣都要去報。韓信就報一個女子給他一飯之恩。

【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敗起矣。】

這個聘問之禮和朝覲之禮如果廢棄,君臣之間、國與國之間,就沒有那種情義、道義,所以整個君臣的名分就會發生錯位,而背叛、侵犯、欺凌君主的行為,就會出現。所以現在地方不聽中央的話,這都是缺乏禮義教化,他掌權之後就是自我為中心。包含在企業界,不念老闆的提拔之恩,跳槽,這些現象就很難避免。所以真的,真理不能變,常道不能變,我們一定要很明白五常、五倫、四維、八德,就能把整個社會、家庭安定下來。


推薦閱讀:

不會分享的人註定是一個孤獨者
【青木分享】整木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布局之卧室布局的家居風水學
經典禪詩賞析 分享應用
《生命最後的讀書會》:生命的旅程中,你最想和親人分享的是什麼?
262鉤針編織圖案!一起分享吧!

TAG:學習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