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念祖居士:謝秀萱居士往生的殊勝事例()

黃念祖居士:謝秀萱居士往生的殊勝事例發布:清夢居 [] 日期:2011-7-28 14:07:00謝秀萱居士往生的殊勝事例黃念祖居士 福建謝秀萱居士。她是福建福安縣人,十七歲嫁到鄭家,生活很苦,靠她做手工補助家用,生三男二女。她雖不識文字,可是天性純和,很懂道理,不幸長子在二十九歲病故,緊接丈夫也死了,次子月明又得重病。月明在病中夢見觀音菩薩領他看地獄,醒了之後他就發心學佛,因為真見到地獄,自然就好好的念佛了,病也就好了。後來這位母親覺得我的孩子比我年歲輕,他還能這麼用功,我這個作母親的人不能落後,她也就用功了,讓孩子帶她去皈依。於是擺脫家務,做起在家人穿的法衣,長齋念佛,一直很用功。七十八歲,她一天念八萬佛號,達到不念而念。一九八三年,她已八十八歲,臨終前八日對她的孫媳說,我已經見佛了,我就要往生了,我不吃飯了,你不要給我送飯了。她孫媳就不做飯了,這以後就八天都不吃飯,晝夜跏趺坐,搭著衣,念佛不斷。念到第八天,她就說西方三聖來接引,並說,佛的白毫光那個殊勝沒法形容了,她就合掌念佛坐化。遺體拍了照片,端坐,搭著衣一點兒不亂,面貌非常慈祥,就是活人裡頭也少見。火化時,在場的人都聞到異香,並撿到堅固子三十多粒,遠近讚歎。謝老居士是一個窮苦的文盲,正是一般人所輕視的愚夫愚婦,齋公齋婆,可是她完成了那些自命為上根利智、佛學權威們所做不到的事。至於不信的人,對於她見佛見光,死後燒出堅固子,放香等可以否定,可懷疑。但有一件事情否定不了,她八天不吃飯,八天不斷地念佛,死後仍然端坐,你能否定嗎?不信,你要否定,你自己試一試,你拿兩天不吃飯,你念兩天,你看行不行?這你否定不了嘛。  凈土法門「十方如來同贊,千經萬論共指」。可見信願持名這個妙法,乃是如來大光明藏所流現,所以能給一切眾生以最堅固、最長久、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最真實的大安樂。末後祝願:「普願見聞者,皆得大安樂,具足信願行,同生極樂國。」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1281.htm)------------------------------------------------------------------------------------------------------------------念祖居士外孫女一次殊勝的夢境發布:欣求極樂 [] 日期:2011-7-31 19:08:00費廣居士(黃念祖居士外孫女)一次殊勝的夢境在紫竹院宣演密法 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凌晨,八歲的費廣(是黃老外孫女,一直在黃老身旁,並深得老人疼愛),夢見她與許多家人和一些不認識的人一齊乘白雲去參加法會。走著走著,突見空中出現一座由各色寶石砌成的大殿宇(面積有半個天安門廣場,高有二、三十米),大殿非常莊嚴雄偉,並一閃一閃地發出金光,大殿周圍被竹林環抱。夢醒後,我們問她這是那裡?她說:『這是紫竹院啊!』我們問她怎麼知道,她說:『我也不知道是怎麼知道的,反正我就知道是紫竹院。』 費廣等棄雲登階步入大殿,見大殿兩側各有一排紅色大柱,柱上盤有金龍。殿頂似玻璃一樣透明,殿牆似水晶一樣發亮,但不透明。還有許多凹在牆內壁龕,它們均勻分布排列在兩側牆上,每一壁龕中有一尊金色立體佛像,佛像身上披藍色飄帶。在每兩個壁龕中間,牆上又掛有一幅彩色佛菩薩畫像。殿內牆上到處都鑲嵌有各色寶石,四處放光。 醒來後,小廣眉飛色舞地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這麼高、這麼漂亮的地方,到處都是寶石,到處都在放光,走到那兒都像在地毯上,軟綿綿的。』在大殿正前方,小廣見外公身披大紅袈裟(袈裟上綴有七色寶石,閃閃發光),半跏趺坐,座下是一大朵由粉紅色寶石做成的蓮花(蓮花直徑有一米多,花下有水,無荷葉,有莖,蓮花高出水面兩三米),半伸的一條腿之腳下,又有一小朵蓮花,外公一手持鈴,一手持鼓,正在給大家講法。外公頭上呈現有一特大光環(光環約有洗衣盆大小),並發出金黃色的光芒。外公身後,左右兩側各有一童男,盤坐於小蓮花上。姥姥(即黃老夫人)出現在外公右側(姥姥已在一九七八年往生),端坐於淡黃色蓮花上聽法(蓮花也高出水面一、二米),頭上有紅色光環,身後也有兩名童女,坐於小蓮花上。在大殿兩側,各有五尊金色佛菩薩塑像,坐在凸起於地面的粉紅色蓮花上(蓮花下無水,無蓮莖)。下面聽法的人分成七排,年長在前,年幼在後(小廣在最後一排),都端坐在地面畫的蓮花上。地面非常柔軟,像是坐在席夢思床上,每人頭身都有一些光,但不十分清楚。她坐不住,跑到殿外去買吃的,可是不用掏錢,想吃什麼就來什麼,一想就有。在殿外竹林中,有一位穿白衣的觀音菩薩正在散步,手中托一小白花瓶,瓶中插有一支青柳。(後來家人問小廣:『你怎麼知道這是觀音菩薩?』她說:『和佛堂畫像中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地面上長著嫩的青草,開著像雪花一樣晶瑩的小花,林邊有一簇簇芍藥花,花朵呈紅、紫色,有托盤那樣大,天空有一隻多彩的鳳凰和一條金龍在起舞,空中還有許多彩雲。 費廣做夢之前,家人從未跟她說過任何極樂世界的情況,外公也只跟她說過:『極樂世界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吃什麼就來什麼。』此夢,小廣不僅大體輪廓清晰,就連許多細節都非常清楚,真是不可思議。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1616.htm)------------------------------------------------------------------------------------------------------------------祖師大德談信願行到底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往生極樂發布:聖願 [] 日期:2011-7-26 10:21:00祖師大德談信願行到底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往生極樂(精品) 能看到此文,你的善根福德無量,能依教奉行,是你今生成佛的機緣成熟 修凈業者,首要的目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究竟成就固然重要,但對於末法時代的眾生而言,不能往生,成佛往往就成為一句空話。至於往生的品位高下,與能不能往生相比,就是次要的問題。因為往生之後無論品位高下都是不退成佛,而不往生,就不能了脫生死,不能永出輪迴。因此印光大師要我們下定決心往生西方,即使是人王天王身也不願更受。黃念祖老居士也一再叮囑,「當前首要是決定往生」。 那麼,往生西方極樂凈土,靠什麼呢?靠信願行,其中信願是關鍵,是根本。真信切願是娑婆世界的出境證、極樂世界的入境證。藕益大師說是凈土指南,凈空法師喻為凈土引業,因為它可以指引我們到極樂世界。藕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明確指出:信願持名,一經要旨「西方極樂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印光大師說這是千佛出世也不會改變的鐵案;凈空法師說這「與凈土三經宗旨完全吻合」;黃念老說這是「代佛傳語」,是釋迦、彌陀「剖露心肝的精髓」。 為什麼信願這樣重要呢?《觀經》說,上品上生的條件是發菩提心;《無量壽經》的宗要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而藕益大師說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印光大師說菩提心如電,力量很大。因此真信切願的力量也是大得不可思議。故《彌陀經》信願繫念阿彌陀佛,一心念佛,無有間斷。即具多善根福德因緣,即得往生極樂凈土。凈空法師強調,信願堅固,就與自己真心本性相應,就與阿彌陀佛願力相應。就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把四十八願作為自己之願,以此老實念佛就能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黃念老更明確指出彌陀的大慈大悲就在這裡。 藕益大師說,信願行雖缺一不可,而尤以信願為主導,念佛等眾行如車,而信願如拉車之牛。信願一旦專一,種種善業都是凈土資糧。印光大師也反覆告誡,凈宗注重在信願。 藕益大師說,只要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都決定往生;印光大師說,無論善根熟不熟,惡業重不重,哪怕五逆十惡,也不論功夫深淺,功德大小,清靜不清靜,只要信願具足,都可仗彌陀願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沒有一個不往生。黃念老說只要信願堅固,不論念佛多少,都能往生。凈空法師說,只要信願堅固,不論大乘小乘,不論功夫等次,都得往生。 修凈業者不得往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黃念老認定原因只有一個——信願不足,不夠;凈空法師說都是放不下,只要有一樁事情放不下,就不是真信切願,就不能往生。藕益大師說,若無信願,就是把名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也沒有得生之理。印光大師說,若無信願,念到一心不亂也不能往生。因此黃念老說,不堅定信願而想往生極樂世界,是真正的背道而馳啊。 可見,信願是往生的必要條件,真信切願,必定往生;沒有信願,決定不生。信要真信,願要切願,信願不真切,就不能往生。信願夠不夠,自己問問自己是否願意放下一切往生凈土就可以知道。修凈業者,不能不在信願問題上認真深刻地自我反省。因此,黃念老多次提醒大家,要想往生,就先要在信願上多用心,多下功夫,要經常地檢查自己的信願是不是夠。 為什麼信願不夠而誤以為很夠?關鍵是對什麼是真信,什麼是切願,信願真切到什麼程度才符合往生的標準,了解不夠。凈空法師說,信願很難;黃念老也說,信願兩字看來似淺,實則很深,無有止境。 那麼,信願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是真切?凈空法師說要徹底看破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痴慢,統統放下,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才是真信,才是切願;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哪怕還有一樣放不下的,還有分別,還有執著,就不是真信切願,念佛再多,沒有出離心也不能往生。真信的標準是什麼呢?是心中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其他都放下了,如果還沒有放下,那就不是真切啊。 藕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中說;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觀經稱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之謂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闇消。稱洪名。萬罪滅。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當知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能制耳。然稱名便為成佛種子 凈土法門萬修萬人去,關鍵就是在真正放得下。放下不僅是在命終時,而更是要在現在;不是在事上,而是在心上。真正放下了,臨命終時才能「心不顛倒」,心不顛倒是能不能往生的重要條件。因此修凈業者,信願不能真切,不能堅固,都是放不下。 為什麼不能放下?印光大師說不知娑婆實在苦而極樂實在樂。黃念老也說對此世界苦、空、無常、無我認識不深,體會不切。藕益大師說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都要徹底;要把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讚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都看成是毒藥毒箭。印光大師把娑婆世界比喻成糞坑、牢獄,在糞坑、牢獄中有哪一樣值得我們留戀,不能放下?黃念老說世間難捨之物都像是癌細胞,多麼可怕,豈能不舍?因此世間萬緣,包括怨親愛恨,色身壽命,甚至是咒名聖像,都不要留戀,全放下。 怎樣才能做到真信切願呢?凈空法師說,要「聽經、學教」。聽經,專聽凈宗的典籍,聽到相信為止;要學習凈宗祖師的語錄,特別是蓮池大師的、藕益大師的、印光大師的。對於經典裡頭的意思沒有相當程度的理解、認知,真信切願就發不起來。黃念老說,要「破疑」。有疑惑就把它破掉,不要聽任它存在。疑破了,信就生長。信,起碼要信有西方凈土,有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接引眾生,信自己真信切願念佛必定可以往生。毫不懷疑,不懷疑法門,不懷疑自己。{懷疑會生邊地}如能信自性即佛,即理,即法界,即極樂,則更殊勝。 學凈老居士近來於凈土經論講解開示中,以藕益大師「信願持名{念佛},一經要旨「西方極樂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的凈宗精髓為線,精選古今凈宗大德妙語為珠,貫穿成串,得《凈宗信願與持名》一篇。書中一言一語,一字一句,語意懇切,悲心殷重。各位祖師大德反反覆復教誨我們,應如何信,如何願,如何持名,方可往生。字字句句如警鐘,如驚雷,如笞鞭,使我們在夢寐中驚醒,在迷途中找到方向,在前進中獲得力量。筆者學凈以來,進進退退,業障重重。讀完此書,如遭當頭棒喝,差點自以為信願已夠而誤了大事。於是反覆再讀,越讀越明白,越讀越清醒,越讀越老實,越讀越有信心。 因此,我們只有反覆閱讀,聽經聞法,學習,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金玉良言才能轉化為我們自己的正知正見,我們的日常生活才能如理如法,我們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才能發生徹底的改變,才能如印祖言,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逆境順境,不忘往生西方。這才符合黃念老要我們「大變活人」的教誨,才能企望自在往生。如果看完學完,即知即丟,日久即淡即忘,行為習性依然不改,即依然舊我,依然輪迴,往生無望。 宣化上人:若把人身失掉了,百千萬劫也難再有人身。來生做人比今生往生還難。人身一失萬劫難復,我們千萬不能錯過這一生千載難逢的機緣。要把念佛往生當生成佛,放在生命的第一位。今生幸遇凈土念佛法門,只要【真信切願一心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論你是什麼根性,今生決定往生西方成佛 凈空法師說;你真正要信。那我們今天有沒有相信?念佛的人有沒有相信?那個信心是若有若無,不能生效。為什麼你信心不堅定、信心不清凈?是因為你對於《彌陀經》不能夠理解,對於我們現實環境也不能夠理解,所以你的信心生不起來。 由此可知,我們要想真正建立信心,先要求解,解行相應!真正把娑婆、把極樂兩個世界都搞清楚、搞明白,你才願意放下娑婆到極樂世界去,真正搞清楚了。就像現在移民一樣,對那個地方要搞清楚,確實比我們這裡好,我們才願意捨棄這個地方移民到那裡,一個道理!沒有搞清楚,信心從哪裡建立?由此可知,教育太重要了,學習非常重要,天天都在學習,這是屬於善根。所以善根是信解 我們要牢記黃念老的開示,抓緊一切可念之時間,不使空過。要做到一切不管不問,心中單提一聲阿彌陀佛名號,一句念完,又是一句,老老實實,綿綿密密,一直念到佛來接引,往生西方。(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1050.htm)------------------------------------------------------------------------------------------------------------------真覺路會歸凈土黃念祖居士 勤修三無漏學,消除自他三毒,背塵合覺,直登彼岸。這是萬古顛 不破的原則。至於具體行持,則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通覺岸。但當前已是末法,環境是五濁惡世,所選行門,切須合於時代,契於行人根器,所以不能不知決擇。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就是說本師世尊為什麼要出現於世?只是為了宣說阿彌陀佛廣大如海的本願。也就是說: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廣演種種經教,另開教外別傳,全部目的,只為眾生 歸凈土。《大集經》中佛說:「末法中億萬人修道,難見一個人得道,只有念佛法門仍能救度眾生。」藕益大師說:一句佛號,三藏十二部經論,禪宗一千七百則公案,一切戒律都在裡面。又說一切禪定也都在裡面。所以末法行人,洗砂應知淘金,探龍鬚能得珠,學佛須明佛心,入道咸歸凈土,才不負兩土導師苦心,才是真實佛子。 凈土法門是易行道,是心要中的心要,捷徑中的捷徑。《無量壽經》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小本《阿彌陀經》心「信願持名」為宗。這就是凈土宗的宗要。也就是凈宗的正行。先師夏蓮老於正行外,兼及重要的輔行。寫了兩句話:「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 這兩句是一切凈宗行人,背塵合覺的要徑,包括了最主要的相輔的修持。上一句即是「勤修戒,定,慧。」頭兩個字是戒學。末後三個字「看經教」是慧學。「定須習,慧須聞,」多看經教,正是聞。一切依據聖言量,禪宗不立文字,但禪宗的司證,沒有不合於聖言量的。中間「念佛」兩個字是核心。念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念佛三昧是寶王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中的寶。念佛得正定,可見念佛正表定學,老實念佛就能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專心念佛,不起雜想,就暗合「無所住」,老實念佛,一念接一念,暗合「生其心」。於是暗合了《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念佛,也是慧學。念佛時「都攝六根」豈但不做惡事,心中也不起惡念,所以念佛也攝「戒學」。念佛雖攝戒,定,慧,但夏師句中,還是指出了「持戒」與「看經教」,喚起大眾的重視。 夏師的第二句:「察過去習毋自欺。」正表「息滅貪,嗔,痴。」「察過」就是檢查自己的過失。察是明察秋毫的察,要認真察看自己的過錯。「去習」去掉不好的習氣,一些不好的習慣叫作習氣。多生多劫的煩惱,成為積習,煩惱雖除,相習未盡,這就是習氣,所以要去掉習氣。「 毋自欺」:要認真,不能自己欺騙自己。這句話就是不但要除貪,嗔,痴三毒,還要對煩惱所留的余習,都要檢查除去,不可欺騙自己,這才真是背塵。兩句話合起來,就是凈土宗的人,背塵合覺的,全面的,具體的,必要的行持,是凈土行人修行的要徑。我們要背沙土合覺,要證到本來是佛,要覺他要自覺,就須在這十四個字上用工夫。 在這十四個字中,要抓住「念佛」作為核心。凈宗與密宗的殊勝之處,就因為這是他力法門。前在介紹觀音耳根法門時,已經說了,觀世音菩薩入三摩地證入楞嚴大定這一少,經歷了多少修持,破除了多少層「能所」,一切所都破了,一切結都開了,覺也滅了,空也滅了,滅也滅了,一切生滅都滅盡了。於是寂滅,獲兩種殊勝,上與十方如來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並得十四無畏。你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就可以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長壽得長壽,乃至還應大涅 得大涅 。這就是他力法門,所求得的種種果寶,是靠觀音加被之力。密宗和念佛法門都是靠他力。也都是他力門。持戒,察過去習都是靠自己,必須自己振作,自己管自己,這是靠自力。但是這個自己很難靠,不是那麼老實。進進退退,力量又很微弱,所以還要靠他力。沒有自力,自己根本沒有動力,也不中用。介是光靠自己也不行,要靠他力。《觀經》指出,至心念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一句佛號有這麼多的功德與作用。自力能行嗎?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劫是多長啊!說不清了,電子機算機都打不出來。單位是劫,八十億個劫,這時間是多少?那麼重的多劫生死的罪,一句佛號能消。要不是《觀音耳根圓通章》講出道理來,今天大家理解《觀經》的話仍是很困難。觀世音菩薩以超越無比的大慈大悲的心,專精勤久,勇猛無畏的精進修持,證到期了兩種殊勝,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所以就可以施無畏,有這個力量,可以讓你念觀音號的人得到無畏。因此你念就對了。我們抓住這個救生圈。密教說觀音是彌陀化身,所以念觀音正是阿彌陀佛化身的名號。念佛是核心。其餘是輔助,也不可沒有。不持戒是個漏器,多少功德都會漏光。不看經教,行而不解,只是迷信。古德說:「行而不解,增長無明。」不但無功,反而增過,所以必須行解相資,使理解與實修互相促進,兩方面自然慢慢增長起來。所以「念佛」是核心,同時一方面持戒,一方面看經教,讀誦大乘。要多聞法,要多思維問題,要多問問題,這是第一句「持戒念佛看經教」。 另外一句「察過去習毋自欺」。你念了半天,你的效果表現在那裡?都等臨死再檢驗,那就晚了。過去是不夠,到臨死才知道有什麼用,落了個灰溜溜。灰溜溜就更壞,連勇猛勁都沒了。所以要早知道,要早知道就早日改變這種情況,要把我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早日發揮出來。常看看念佛之後,到現在為止,自己的習氣是如何了,一不是點沒變呢?還是有所減輕呢?還有的人甚至是有所發展,添了毛病,所以要注意,這是我們真正的修持,真正要自覺覺他,發了大願的人就不避諱這個問題。就時時要觀照自己,所以。夏老師檢點一身都是短。把自己檢點一下,我這一身都是短處。這才謙虛,才不會錯誤估價。這才會精進。貪,嗔,痴很難對付,不可掉以輕心。不真實用一番功夫的人不知道。有人在用功過程中貪,嗔,痴會爆發,這仍是自然的現象,不是出軌。有的人淫慾心猛增,脾氣越來越彆扭,有的越來越糊塗,這都要警惕,不能退縮,要堅持,要祈願,要勤求佛力加被。一切不要怕,這一句佛號就是咱們數學上的無限大。總之,你真正依靠這句佛號,真正念得清凈了,你任何的習氣,任何貪,嗔,痴的毒都可以徹底消除。這個信心必須得有。所以因此,持戒念佛看經教,行解相資,要加上察過去習,綿綿密密的,使得自己對於塵緣日漸淡薄。這就是背塵的初步,再加上持戒看經的自力,念佛的自力兼不可思議的他力,這便是日 覺路,我們已經在背塵合覺的大路上。(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0717.htm)------------------------------------------------------------------------------------------------------------------黃念祖居士: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 第一、出離心。此心雖比後兩者淺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說:高明容易解脫難。要能透脫人世間種種纏縛(妻兒子女、功名富貴、生活享受),談談容易,做到很難。甚至有的出家人,雖然擺脫了世間的家庭眷屬,名譽地位,可是內心仍夾雜著自己想當佛教領袖、眾生導師。於是大佔山頭,大收徒眾,重用親信,宗派相爭,生活享受如同富翁,這與釋尊舍皇位離王宮,林間度夜,托缽乞食,真是鮮明對比。所以世間這些難捨之物,都像癌細胞,是萬萬不能發展的。所以首先要對這些難捨的東西能舍,不再留戀。出離心不是消極厭世,恰恰相反,這是真正的大雄心。為了積極救世,就須輕裝上陣。自己還在昏睡,焉能喚醒別人的酣夢?更切己的是留戀世間,正是最嚴重的執著,那麼你的鏡子就擦不幹凈了。首先要有一個出離心,這是個最根本的。  第二、慈悲心。佛為什麼要出家?首先看到生物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這樣來維持生命。眾生非常苦哇!因之發心求道救度,這是慈悲心。在人世之間我們也看到多少災難,多少苦痛。非洲的災情,兩伊的戰爭,多少血淚呀。怎麼能無動於衷?這種同情與救度的心就是慈悲心。佛菩薩看一切眾生與自身如同一體,這就是同體大悲呀。佛看一切眾生如同佛的獨子,這是大慈悲心,是我們學佛的根本。《華嚴經》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所以不管佛教哪一宗,都必須從慈悲心出發。修羅都有本領,所欠缺的就只是慈悲心。所以你沒有慈悲心去修練,總之是盲修瞎練,成為阿修羅而後已。密宗《毗盧遮那經》也說:「大悲為根」,第一句話就是要從大悲心出發,可見顯教密宗同一根本。有人看見密宗金剛像很厲害,令人生畏,而不知這是極度的慈悲。就跟父母要管小孩子一樣,他要生氣,要教導,甚至責打孩子,都是為了要教好他們,並不是要傷害孩子,就是這樣,都是大悲為根。如果沒有慈悲心,只是去修氣,不管修什麼練什麼,最後都要成為魔的眷屬。  第三、菩提心。覺悟的心。《毗盧遮那經》在「大悲為根」之下,緊接著便是「菩提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也就是佛。一切事從因得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種菩提就得菩提,種佛就得佛。「菩提為因」就等於是說,咱們現在播種,你種了一個佛的種子,將來它就要結出佛的果。所以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這同《華嚴》說:「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簡單地說,就是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華嚴》說,這三個像是一盞油燈的三個方面,燈油、燈炷與燈光,缺一不可。而關鍵是燈光,不發光的燈有什麼用?燈的光譬喻大智慧。我們看到本來是佛的眾生,因為妄想執著,不能覺悟,冤冤枉枉的在輪迴之中受種種苦,所以要救度,這是悲心廣大。眾生不盡,誓不成佛,這就是大願。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如《金剛經》:終日度生而終日無所度。這樣的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就是菩提心。我們要發起菩提心來,我們能發起這個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果學佛還沒有發菩提心,或者曾經發過,但又忘掉了。《華嚴》教導我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句經文應該引起學佛的人的深切注意!離開了菩提心,縱使修種種善法,也是為魔服務。這都是真語實語,佛不會嚇唬我們。(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0923.htm)------------------------------------------------------------------------------------------------------------------先師虛老開示凈業心要黃念祖居士 一九三一年福建功德林居士念佛七,中國近代三大高僧(諦老印老虛老)中的虛老(虛老是接我入佛門的第一位恩師),正好有事在當地,聽說有念佛七,他就去了。功德林居士們正在念佛,聽說虛老來了,很多人出去迎接禮拜。誰知虛老大加呵斥,責怪他們說:「你們都是居士,參加念佛七,學佛好多年了。今天是佛七道場,你們怎麼倒插法幢呀!倒著插呀!為什麼跑出來給我磕頭。」這樣大家就都回來了,坐好聽講。這樣虛老就接著講:「念佛打七貴在一心。」(虛老之意:身在道場就是要一心一意地修,如果不是一心一意,東看西聽,有人還要聊點天,這麼參加念佛七,念到彌勒下生,還是業障纏身,不但現在不成就,念到彌勒菩薩再來的時候,你還是業障纏身。應當從頭到尾的綿綿密密,一句緊跟著一句,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要亂。不是說證到一心不亂,就是你念這一句別亂,一會兒想吃餅,一會兒又想去看電視,一會兒又想家裡爐子上還有水壺,這心就亂了。在道場里這些都放下,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佛來也這麼念,不用說虛老來了,佛現前,還是這麼念,魔來也這麼念。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不受外頭的干擾,才有成功的日子。佛是什麼?佛就是覺悟。佛者覺也。魔是什麼?魔是魔惱。魔者惱也。魔是惱亂,讓你煩惱。佛就叫你覺悟,佛是覺者。所以你覺的時候就是見佛的時候。覺心朗照清清楚楚就是見佛。生了煩惱,你在惱害人,或者被人惱害,那樣的時候就是著了魔了。)虛老又開示:「剛才佛七道場有很多人就坐著不動。不管誰來還是念佛,這些人都見佛了。」「那幾位來磕頭接我的你們接到了什麼?虛耗時光,白白地浪費了時間。」(所以我們大家都盡量珍惜時間,時間就是生命。)「那豈不是因為我而惱亂了你們的大事呀,你們在念佛,我來,你們就不安心,出來接我。是我干擾了你們,也就是你們把我推到魔的旁邊去了。」這真是極殊勝的開示,許多學佛的人都顛倒了,怎樣才是尊敬三寶,怎樣才是如法修持,怎樣才能免於自欺欺人。再有幾句談到神通方面的事情,「一般不明佛法,未忘名利求通求變,存此妄想非邪即魔。」一般人不明白佛法是什麼?名利之心根本未忘,念念之間所盤算的是如何爭奪佛教中的名位與權利。學法之後就想得神通,就想能變化,存在著這種妄想不是邪徒就是魔的眷屬,非邪即魔。須知心外無法,一切法是在自己心內。剛才說自信,要信自心本來有如來智慧德相,不可心外求法。剛才說我們念阿彌陀佛,那不是在心外求,你要信自,都在你自心之內,你的心跟佛的心一樣遍滿一切處,不但阿彌陀佛在你心內,沒有一個佛不在你心內。虛老又說:神通豈可起心希求,有此用心,豈能證無住真理。《金剛經》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先有一個要求得通的心,就有所住,怎麼能夠相契無住的真實道理。「此類人們」,佛就稱他們為「可憐憫者」! 虛老的開示妙意無窮,其中殊勝之處是呵責離座迎接頂禮之人為「倒插法幢」,而贊在原座不動之人是「念佛見佛」。這同當年釋尊升天為母說法後回到人間,呵責來迎的比丘尼,而贊不來迎接的須菩提,如同一轍。這位比丘尼有神通,化現為轉輪聖王,於是排在迎佛隊伍前首第一位,果然她第一個看見佛,佛一見便責備她為什麼站到大僧的前面,她說「想早見佛」。佛說「你沒有看見我,倒是須菩提第一個看見我」,這天須菩提在林間靜坐,動了一念,今日世尊回來是否去接?繼而想到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無來去,何須迎送。就繼續靜坐。可見禪門是傳心之法。世尊的心就傳到現代的虛老。心心相印,一味無差。從此公案的啟示,什麼叫做見佛,如何才能見佛,都不必再問了。 同時對於凈宗也是極寶貴的開示,大力宣示,「念佛貴在一心」。佛來魔來一切不管,只要老實專念,前後相繼。呵斥迎接者是「倒插法幢」(顛倒,毀法)。讚歎繼續持念不動之人為「念佛見佛」。凈宗警語「念佛時即見佛時」,可見虛老的話,正是當代禪宗第一大德對凈宗的寶貴印證。或有人說:你錯會了,虛老的重點在「不動」而不在念佛。我說:念佛的重點正在「不動」。凈念相繼,正是「如如不動」。 末後補足所引凈宗妙句「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作為本文結語。 一九九一年歲在辛未春整理於北京蓮舍(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1478.htm)------------------------------------------------------------------------------------------------------------------大安法師:佛囑應不悔於入大火求凈土法門發布:念佛人 [] 日期:2011-7-30 14:03:00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間阿修羅等,今此法門,付囑於汝。應當愛樂修習,乃至經一晝夜,受持讀誦,生希望心。於大眾中,為他開示。當令書寫,執持經卷。於此經中,生導師想。阿逸多!是故菩薩摩訶薩,欲令無量諸眾生等,速疾安住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①,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剎圓滿功德者,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假使經過大千世界②滿中猛火,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讀誦受持書寫經卷,乃至於須臾頃為他開示,勸令聽聞,不生憂惱。設入大火,不應疑悔。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注 釋 ① ②大千世界:以四大洲及日月諸天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並提,即稱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尊佛所教化的區域。 【按】 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要穿過聽聞念佛法門,足見凈土法門利益眾生弘深。有智慧者,輕身似塵,重法忘軀,獲此妙法,頓超生死。吾人幸聞此法,應生大慶幸心,以此《無量壽經》即吾人出離生死險道之大導師故。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1497.htm)------------------------------------------------------------------------------------------------------------------凈空法師:租房子念佛租金能維持多久?發布:念佛人 [] 日期:2011-7-24 12:10:00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八) 問:南京小九華玄奘寺曾經給一間可以容納三十多人念佛的房子,現在將這個房子堆滿了書籍、雜物,念佛也念不起來,只好主動搬家。現在在郊區租了一間沒有啟用過的敬老院,可以容納八十人,年租金三萬五千,這個租用的又能維持多久? 答:這都是好事情,租一天一天功德,租一個月一個月的功德,不要想長久,最好想《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往生了,你想那麼長久這錯了,你還不想去。如果真想去的話,這個時間足夠。你這種心態,你對這個世間還捨不得離開,所以很難往生,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所以佛法,我們修學時間只限一天,就今天,明天不想,想明天你就有煩惱了,只有今天就很快樂。有一天的時間好好修一天,有兩天時間好好修兩天,決定不做長遠想,長遠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很重要。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0794.htm)------------------------------------------------------------------------------------------------------------------凈空法師:想一遍過去的惡事,相當於再造一次發布:欣求極樂 [] 日期:2011-7-21 14:59:00 問:現在念佛、念經了,還老是想過去所做的惡事,感覺沒做過一件善事,心裡特別難受,放不下,老打妄想,請問有何方法對治?   答:這我們在講經裡頭講過很多次,你沒有好好去聽。明天我們《華嚴經》上講「普賢德」,普賢德十條,昨天講了三條,明天我們講第四,第四是「懺悔業障」。應該怎樣修懺悔法門?過去做的這些錯事,做的這些罪業,你每想一次就又做一次,常常想就常常做,這樣消不掉。要怎樣才消掉?不再想它,專想阿彌陀佛,就消掉了。  你要知道,想一遍是你心再造一次,造業有心、有口、有身,就是身口意三業。你身口沒有造,你念頭在想就又造一次,那造一次跟以前造一次的罪是一樣重,很可怕。所以過去錯了,錯了就不要再想,專想善的,你就改過自新,就重新做人了。還想過去,老是念著,還做過去那個犯過的人,佛也沒有辦法救你。一定要懂得,做錯事情不再想,知道自己錯了,後不再造,想一次就造一次。你為什麼不想佛?為什麼不想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念阿彌陀佛,去想過去的壞事?這錯了,這不是懺悔,這是不知道懺悔的方法。(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五十六 2006/12/1)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0451.htm)------------------------------------------------------------------------------------------------------------------佛菩薩示現在人間節錄《凈土大經解演義-第133集》凈空法師講 下面這一段,我們再看看他應化的,我們現在人講心態,是什麼樣的心態、什麼一個方式來應化?這都是隨順我們凡情說的。為什麼?要是隨順佛菩薩,你簡直開不了口,「心行處滅,言語道斷」。這就是世尊的善巧方便,為我們說出這些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你看,「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諦者,安也。度者,出也。故本句之大義為,心常安住於出世無為之道」。這個意思說得好,也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這個意思。「《凈影疏》云:諦謂安諦」,也是安的意思,「謂常安住真實無為度世之道」。「《甄解》曰: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云諦住」,這個意思,底下一句說,「此菩薩心常住無住處涅盤,雲心常住」。證得大般涅盤他不住涅盤,我們也叫無住涅盤,他這裡加個「處」,無住處,平常我們省一個字,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是說明他跟阿羅漢、辟支佛不一樣,阿羅漢、辟支佛是住涅盤不住生死,生死是六道,他不住六道,他住涅盤;這些菩薩證涅盤不住涅盤,時時刻刻到六道來,跟六道眾生混在一起,和光同塵。跟眾生混在一起,所表現的跟眾生差不多的樣子,沒人能夠認得出來,他是真佛,他是真菩薩。    這裡頭有一句話要跟諸位說清楚,大家要記住,這些佛菩薩示現在人間,身分要是露了,這是某菩薩來的,像彌勒菩薩,我舉他做例子。宋朝時候的布袋和尚,《高僧傳》上有他的傳記,他是宋高宗時候出現的,俗家姓什麼、在哪裡、籍貫什麼都沒有人知道。因為當年在世也沒人瞧得起他,是個出家人,很隨便,也不修邊幅,很邋遢,瘋瘋癲癲的,是這麼樣一個人,所以也沒人重視他。每天背一個大布袋在外面化緣,無論人家給他什麼,他都放到布袋裡面,提了就走。曾經有人向他請教佛法,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往旁邊一放,兩個手擺平,大家看懂了,這放下,什麼是佛法?放下。這人家看到了,曉得他的意思。放下以後怎麼辦?他把布袋背到身上就走了,理也不理。這表什麼意思?放下之後要提得起。放得下,提得起,放下是把煩惱生死放下,提起來是什麼?普度眾生。看到這些眾生在六道裡頭搞生死輪迴,一定要有憐憫的心,慈悲心,念念幫助他們。根熟的眾生要成就他,他已經到一定程度了,要幫他覺悟,幫助他明心見性;有了善根的人,還沒有到這個程度,要幫助他成長;沒有發心的要幫助他發心。無論對什麼人,菩薩一看就曉得他的根器,盡心儘力的照顧。布袋和尚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公開的說,他是彌勒菩薩化身的。說了就走,這是真的;如果說了他不走,那就是騙人的,那是假的。所以現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說,某人是什麼菩薩再來、什麼佛再來,說了他又不走,這就是招搖撞騙。     像布袋和尚是自己說的,還有人身分是別人說出來的,《天台山志》有記載,寒山、拾得、豐乾和尚,這三個人是文殊、普賢、阿彌陀佛,豐干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這三個人不是自己說出來的,別人說出來的,說出來之後大家知道了,這三個人都走了。這是真的,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永明延壽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我們以後要遇到了,有這些說法,他要不走,再好好勸告他,你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你應該走,你為什麼還不走?這說明你是假的,以後不要再說,再說是什麼?這叫大妄語,你沒有證得,你自己說你證得。連得禪定、開智慧都不可以說,你沒有得禪定,你說你得禪定,你沒有開智慧,你說你開智慧,你說這個話目的何在?統統都是為了名聞利養,你叫欺騙眾生!這在佛法戒律裡面是大妄語,大妄語統統是墮地獄,眼前你能得一點利益,小利益,欺騙人,你死了之後下地獄,再出來就很麻煩了。何況出來的時候,地獄罪受完之後出來,變畜生去還債,你欺騙那些人你都得要還。所以深明因果的人,不敢做非法的事情,不但不敢做,想都不敢想。所以因果對一個人的道行、修養,這種力量遠遠超過倫理道德。道德上有相當好的修養,可是遇到所謂高名重利,那個誘惑他還是守不住,還會犯,唯有深信因果,他雖然看到這個,心一動,想想將來果報怎麼辦,他就不敢了。(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0702.htm)------------------------------------------------------------------------------------------------------------------凈空法師:出聲念佛好,還是不出聲念佛好?發布:念佛人 [] 日期:2011-7-22 7:34:00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十) 問:出聲念佛容易攝心,但在吸氣時聲音會變得很小,這樣攝耳諦聽,時而能聽到,時而聽不到,雖然說可以去聽心中生起的佛號,但也容易受其擾亂。請問老法師有沒有好辦法? 答:古來祖師大德教給我們念佛方法,許許多多人都學習,很有效果。這個方法,佛號從心生,我們常講,心裡頭要有佛,這真正是根,口裡面念出來,耳聽進去,聽自己念的這個佛號聲音,容易攝心,攝心就是什麼?不打妄想。你看很多人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口裡念著佛,還要胡思亂想,這叫不能攝心,這是把念佛的功夫破壞了,古大德所謂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所有一切法門,佛家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門徑,修什麼?統統修清凈心,這一定要懂得。 所以佛在《般若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方法雖然不同,統統要把心念到清凈,就是念到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沒有了,那就叫一心不亂。還有分別執著,沒有到這個功夫,偶然達到這個境界,不能夠持久,這叫功夫成片。就是功夫斷斷續續的,再加功用行才能把煩惱伏住,妄想分別執著伏住,並沒有斷,但是這個境界就決定可以往生,你念佛的功夫伏得住了。要是斷掉的話,那當然功夫就高了,能把這個煩惱習氣斷掉,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在同居土了,在方便有餘土、在實報莊嚴土,那就高了,所以那是很難達到。可是這功夫成片,我們一般人要真正對於世間,我常講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能夠放得下,人人都可以做得到。所以祖師講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是有道理的,這個話不是假話,你去不了,是因為你對於世緣放不下,一定要放下。 所以印光大師教我們一個很好的方法,教我們什麼?把「死」字貼在額頭上。他老人家的關房,蘇州靈岩寺,你們到國內觀光旅遊可以到那邊去看看,印光大師當年在世,他這個小關房很小,小佛堂裡面就是供的一尊阿彌陀佛像,就一尊,觀音、勢至都沒有,一個香爐,一個供杯,一杯水,很簡單。佛像後面貼了一個大字,他老人家自己寫的「死」字。你要想到我要死了,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哪樣東西你能帶去?這是念佛功夫得力的秘訣,很好的辦法。我在澳洲的佛堂跟在新加坡的佛堂也掛了一個「死」字,常常想到這個。我們在這個世間,把這個世間當作旅館來住,不要以為這是我的家,這是我所有的,你一所有西方世界就去不了。我這裡什麼都沒有,用的東西可以用,心裡頭不要有「這是我的」,那就壞了,那就走不了了。 這個道場是我的,死了以後怎麼辦?這個道場裡面沒有男女婚配,你到這個地方來,往生你得不到人身,可是有老鼠、有蟑螂,你一投胎就變這個,你不離開這個道場,那麻煩就大。人不可以有嗜好,什麼都得放下。喜歡經書的,將來死了以後,經書裡頭有蛀蟲,就會變那個東西;喜歡它,離不開,你說這多麻煩。所以《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連佛法都不能貪著,何況世間法,要捨得乾淨。清凈心就是佛心,清凈心就是法性,這要懂。法性裡面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無量相好,自自然然的流露。 前年我寫了一個短的對聯,「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這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整個宇宙一切剎土眾生跟自己是一體,絲毫分別都沒有,所以愛心是清凈的,是真誠的,是平等的,沒有絲毫差別。可是在事上?事上還是不平等,為什麼不平等?緣不一樣,緣不相同,隨緣而不攀緣,理上、心上決定平等,沒有一絲毫痕迹。所以攝心念佛,聲音大小都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要真正自己能得清凈心,以這個為原則。別人用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我,我的方法也不一定適合別人,每個人根性不相同。所以法沒有定法,念佛也沒有定法,最重要的信願行,一心繫念,這個重要,這是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的。你還是受外面干擾,那就還是放不下,干擾是什麼?因為你自己還有分別,還有執著,你才會受人干擾,如果你把分別執著都放下了,別人干擾的時候你就不會受。你還會受,總而言之,你還沒有放下,也能夠提醒自己警覺心,我的功夫還不夠。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0567.htm)------------------------------------------------------------------------------------------------------------------印光大師: 黃後覺未能往生的啟示發布:wwdxk [] 日期:2011-7-26 0:59:00◎黃後覺之現象,頗與學佛之人有大利益。無論彼之究竟是往生,是墮落,且不必論,果念佛人,知彼臨終之現象,決不敢浮游從事於了生死一法也。觀彼之行跡,似乎至誠。觀彼臨終所現之景象,蓋平日未曾認真從心地上用功,並從前或有慳於財,而致人喪命,或慳於〖言,而致人喪命等業之所致也。慳於言,致人喪命者,如自知有寇,並知可避之處,以心無慈悲,樂人得禍,故不肯說。此事此心,極犯〗天地鬼神之怒。故致臨終前不能言,而且惡聞念佛等相。然以現一時不死之象,及助念人去,未久則死。此與慳財慳言誤人性命,完全相同。雖不墮餓鬼,而其氣分,乃是餓鬼之氣分也。然彼或由自己心中懺悔,或由諸人,及兒女之誠懇,遂得減輕,不至直墮餓鬼耳。為今之計,必須其兒女,並各眷屬,念彼之苦,同發自利利人之心,為彼念佛。求佛垂慈,接引往生,則誠懇果到,往生即可預斷。以父子天性相關,佛心有感即應。彼眷屬若泛泛悠悠從事,則便難以消業障而蒙接引也。千鈞一髮,關係極重。凡念佛人,各須務實克己習氣,與人方便。凡可說者,雖與我有仇,亦須為說。令其趨吉而避凶,離苦而得樂。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並念佛了生死之道。與教兒女,立太平之基。心如弦直,語無模稜。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若到臨終,決無此種可憐可憫之現象。如是則黃後覺便是諸人之接引導師也。諸人既因彼而將來可得巨益,彼亦將仗諸人之心力,而滅罪往生也。光此語非首鼠兩附者,乃決定不欺之定論也。(續)復楊德觀書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0975.htm)------------------------------------------------------------------------------------------------------------------印光大師:對不信佛者莫生嗔恨心發布:欣求極樂 [] 日期:2011-7-18 11:37:00印光文鈔三編卷四復卓智立居士書四 昨接來書,不勝嘆息。汝十數年來,完全不在自己心地上用功,但於表面上強支持。人生世間,各有職分。汝上有父母,中有弟,彼等既不能依汝,只可任之。自己但為父母弟等,與所殺之生,念佛超度。為父母弟等,解怨釋結,何可生此極大之瞋恨心乎。(孝弟之心安在)此心,即是墮惡道毒蟲之最猛利心。若是由此命終,汝不生毒蛇猛獸中,將何所生。學佛要解脫煩惱,(盡己心、不計人之依否、)汝反增長煩惱,試思汝若不聞佛法,還能與世異趣乎。(恐汝好殺好吃之心、更盛於彼等、)祈從此只究自心,不計他非。俗知見人,能勸化則善巧勸化,不能則一心念佛。只生憐憫彼等若殺生者若所殺之生之心。又鬚生欣幸心,我若不聞佛法,現在同彼殺食生類。將來墮於生類,為他所殺。生此二心,極力念佛,則瞋恨不生,善緣增長,前途必有大相應境,不至終日以佛法結惡緣。華嚴行願全經雲,(四十卷行願品中、)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學了生死,愚學入泥犁。吾言止此。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79945.htm)------------------------------------------------------------------------------------------------------------------不要隨便說不吉利的話發布:心源 [] 日期:2009-12-24 人的嘴巴很利害的,身口意三惡業中的口業,佔了三惡業的三分之一,人只要不亂說話不亂吃東西,就成就了三分之一的菩提道業。 象我小時候在農村耳聞目見過很多怪事,鄰居的誰誰剛和老公吵完架,說了一句:「氣得我真想上弔死算了」結果她晚上就上弔死了。誰誰則說過:「氣得我真喝農藥死算了!」結果她第二天就喝農藥死了,還有跳樓跳河撞車等自殺死的人,在死前十有八九都有說以上說的一類不吉利的話.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讀小學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弟弟,早上剛說過要上吊,下午就上弔死了,後來找到通陰陽的人問他為什麼要上吊,他說是他死去的親人要他上吊的。(他死去的親人就跟在他後面,而且他家裡人上弔死過,他早上說過要上吊,他的死的親人當然不會錯過機會的,因為弔死鬼每七天就要復一次上弔死的痛苦,所以他的親人不惜是親人也害他,因為自殺的人死後,他的神識每七天就重複一次自殺痛苦,這種痛苦會使人六親不認) 從前,我不了解神鬼的世界,現在有點了解了,才知道,人不能隨便發願發誓,比如說,有人說:「我真想上弔死算了!」這時候,身邊的惡鬼聽了,馬上就會通知弔死鬼來找替身,弔死鬼好不容易才等到一個機會,他不會輕易放過你的,如果你說要跳樓,跳樓鬼就會來,說跳河,水鬼來,為什麼一說鬼就知道?因為鬼有五神通,如他心通,你想什麼他都知道,你如果想女色,色魔淫鬼就來,因為鬼怪要吸人的精氣神三寶。鬼怪是與人類同住一空間的,只不過是人不能看見鬼,鬼卻能看見人。又如人一想吃肉,開始只是想想,後來愈來愈想吃,不吃睡不著,為什麼?因為惡鬼知道你想吃肉了,他便依附在你的身上,趁機吃肉的精氣!所以喜歡吃肉、抽香煙、色情的人難成道、身體健康,因為身上依附在你身上的各種各樣的鬼太多了。特別是在晚上不要亂說話,因為人間的晚上是陰間的白天,這時候的鬼特別多,你如說一句上吊,可能會招來成千上萬的弔死鬼找你,因為鬼的數量是人的千萬倍,到時候,你想不死都難。 人發惡願毒誓,妖魔鬼怪聽到了,會想辦法成全你,什麼是惡願毒誓?比如說,你想自殺,跳樓一類便是!什麼是善願?比如說,我想成佛、想得道、想利益眾生等一類便是,諸佛菩薩聽到了,他一定會想怎法成全你!有一些不是惡願也不善願,是個人的願望,比如說,想身體健康,想升官發財一類,諸佛菩薩、護法天神、在鬼道天道修行的菩薩等聽到了也會成全你,當然也要看個人的福力因緣來幫助。如果這個人現在很好,但他動不動就說倒霉的話,這說明他離倒霉不遠了,如果這個人現在很倒霉,但他很開朗,說明他的倒霉運很快就過了。 我再強調一次:說惡言惡願,妖魔鬼怪會成全你,發善心善言善願,諸佛菩薩、諸法護法會成全你! 永樂居士莫欞鷹 09年8月20日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22955.htm)------------------------------------------------------------------------------------------------------------------------------------------------------------------------------------------------------------------------------------------------------------------------------------------------------------------------------------------------------
推薦閱讀:

索達吉堪布:修持此殊勝法門,免除一切災難,魔王無機可乘
知因緣殊勝 從此初發心
福報靠供養,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殊勝。什麼是法供養?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殊勝的准提佛母修法(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關係)--南公懷謹上師開示

TAG:殊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