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內禪:南宋皇帝的無奈選擇

 三朝內禪:南宋皇帝的無奈選擇

  冷月無聲/文

  自古以來,沒有一個皇帝不是緊緊把持大權不放。然而南宋初年,連續三個皇帝卻都在無奈中禪位,箇中玄機,耐人尋味。

  1、

  公元1162年6月,采石之戰的隆隆炮聲猶在耳邊,南宋第一個皇帝宋高宗趙構就宣布禪位,轉而做起了太上皇。趙構禪位還真不是玩政治陰謀、以退為進,其中自有他的難言之隱。

  南宋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存在著主和與主戰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宋高宗從骨子裡就是一個主和派,所以他才冒天下之大不韙,自毀長城,殺害了主戰派代表岳飛以迎合金兀朮,簽訂了割地、納貢、稱臣的紹興和議。然而,現實結結實實地給了宋高宗一記響亮的耳光,紹興和議僅僅維持了20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就揮軍南下,飲馬長江,差一點就重演了當年金兀朮搜山檢海捉趙構的一幕。實際上宋高宗也早就準備好了再一次出海逃亡。

  幸虧文臣虞允文於危難之際拯救了南宋,他以勞軍文官的身份指揮了采石之戰,一舉擊潰了南下的金軍。采石之戰宣告了宋高宗投降政策的徹底破產,令他一時間聲名掃地,因此趙構審時度勢之下,索性便禪位給一直主戰的太子趙昚,這就是南宋唯一有志於恢復中原的宋孝宗。

  2、

  宋孝宗趙昚的主戰是發自內心的。公元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南侵,當時還是太子的宋孝宗慨然上書,要求自己率兵迎敵。宋孝宗的老師史浩知道此事後大驚,知道趙昚犯了大忌,趕快讓他上書謝罪,並要求隨高宗皇帝一起出征。由此可見,宋孝宗的確是不折不扣的主戰派。

  公元1162年6月,時年36歲的宋孝宗登上帝位。上台伊始,他便給岳飛平反,又將秦檜時期製造的冤假錯案,全部予以昭雪。隨即,宋孝宗重用主戰派,重新啟用張浚為相,積極備戰。

  公元1163年4月,張浚坐鎮揚州,指揮李顯忠和鄒宏淵兩路出兵,開始了著名的隆興北伐。

  然而宋孝宗似乎沒有意識到,經過宋高宗和秦檜長達20年的打壓,南宋的主戰派實際上已是人才凋零。張浚本為文臣,雖有志報國,主持過對金作戰,但戰績卻不敢恭維,說他是一個志大才疏的民族英雄當不為過。而且此時的張俊閑置已久,老病將亡,何堪北伐大任?

  在具體的作戰過程中,由於宋朝軍事制度的固有缺陷,使得將軍們難免互相牽制,互拖後腿。加之李顯忠、鄒宏淵兩人素來不和,張浚又不能妥善協調,最終造成了宋軍符離潰散,隆興北伐流於失敗。

  軍事上的失敗使宋孝宗認識到北伐不能急於求成,必須從長計議。於是他勵精圖治,整頓內政,整軍備戰,力圖恢復,南宋終於一掃高宗朝「國之府庫,無旬刀之儲,千村萬落,生理蕭然」的局面,出現「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然而,高宗朝「有恢復之臣,無恢復之君」,孝宗朝「有恢復之君,卻無恢復之臣」,當時主戰派只有虞允文可堪大用。宋孝宗當了27年皇帝,前25年高宗一直健康的活著,一直影響著他。宋高宗堅決反對主戰,甚至對孝宗說,「等我百年之後,你再為之」。而且此時金國正值號稱「小堯舜」的金世宗掌權,南宋並無可乘之機。

  公元1174年二月,虞允文因病去世,這對孝宗的中興大計和信心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此後,南宋再也找不出像虞允文那樣堅決主戰又有才能的大臣,主和派官員充斥朝堂。面對舉朝上下安於現狀的主流意識,孝宗既痛心疾首又無可奈何,昔日的銳氣漸漸消磨殆盡。

  在孝宗統治的後期,他開始厭倦煩瑣的政事,打算讓位於太子,但礙於太上皇高宗還健在,一時無法施行。公元1187年十月,高宗病死,孝宗便決計退位。公元1189年二月,宋孝宗正式傳位於太子趙惇,是為光宗,自己退居重華宮,做起了太上皇。

  3、

  宋孝宗是個名副其實的孝子,然而他選擇的繼承人——光宗趙惇卻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和著名的不孝之君,就連光宗的皇后李氏也是一個歷史上著名的潑婦、妒婦。

  年輕時,光宗趙惇小心翼翼地作了十幾年的太子,年過不惑,卻仍不見孝宗有將皇位傳給他的意向,終於有些按耐不住。一次,趙惇向孝宗試探道:「我的鬍鬚已經開始白了,有人送來染鬍鬚的葯,我卻沒敢用」。孝宗聽出了兒子的弦外之音,答道:「有白鬍須好,正好向天下顯示你的老成,要染須葯有什麼用!」父親威嚴強幹,又遲遲不肯放權,給趙惇的心裡投下了極大的陰影。

  孝宗傳位於太子後,原本希望能像高宗那樣,悠閑地安度晚年,卻沒有料到父子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驟然劇烈起來。特別是在光宗立儲問題上,父子二人的意見嚴重分歧。光宗皇后李氏只生有嘉王趙擴一人,立為太子,本是順理成章之事。但孝宗認為嘉王天性懦弱,不適宜繼承皇位,建議光宗立魏王趙愷(光宗的親哥)的兒子嘉國公趙抦為儲君。

  立儲之爭讓光宗時時感到恐懼和不安。在他看來,父親似乎不僅對嘉王的太子地位,甚至對自己的皇位,都是潛在的巨大威脅。在妻子李氏的不斷離間挑撥下,這種恐懼感逐漸成為光宗揮之不去的陰影,其心理和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終於導致了無端猜疑和極度偏執的精神病癥狀。從此,他視重華宮為畏途,不再定期前去問安,儘可能躲避著孝宗,由此引來大臣們的不斷進諫。

  光宗得了精神病,皇后李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她生性妒悍,權欲強烈。一方面,她獨霸後宮,時時控制光宗;另一方面,她想方設法離間孝宗、光宗父子,從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光宗的病態心理。

  公元1189年六月,孝宗駕崩,光宗不顧百官奏請,連喪事也不肯主持,這無論在當時還是今天都絕對是天大的不孝。隨著光宗病情的惡化,政局也開始動蕩不安,群臣再也無法容忍這個瘋子皇帝。公元1194年七月,太皇太后吳氏(高宗趙構的妻子)及趙汝愚、韓侂胄等人宣布光宗禪位,擁立嘉王登基,是為寧宗。

  宋光宗對此事尚蒙在鼓裡,依舊在宮中瘋瘋癲癲地發號施令,人皆謂之瘋皇。與他一同失勢的李氏也終嘗惡果,公元1200年7月,李氏在孤寂地死去。宮人怨其平日兇狠,直到李氏屍體腐臭不堪時才為她發喪。李氏死後不久,光宗也在瘋病中死去。

(本文系中國戰略網原創發布,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


推薦閱讀:

糖尿病人選擇無糖食品要注意什麼
兩成男人離婚後會選擇凈身出戶
如何根據衣型選擇內衣
陰宅風水:墓穴如何選擇?有哪些注意禁忌?(上篇)
崇禎帝為何選擇景山上吊自殺?

TAG:選擇 | 南宋 | 皇帝 | 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