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古代學者們對「人性」這一問題的看法-今日頭條

論中國古代學者們對「人性」這一問題的看法

素質三班 陳仲夏

說到中國古時候的學者,我們首先想到的會是被後人稱作「萬世師表」的孔子。雖說孔子給出了「仁」、「禮」、「義」等多個人類道德方面的結論,並且提出每個人都應當毫不考慮自己的利益,無條件做他應該做的事情,成為他應該成為的人。但是史書中很少或根本沒有他關於人原始本性的思考的記載。

那麼,古時其他學者們的觀點都有哪些呢?

第一種是孟子等諸多學者所支持的人性本善說。

在《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同時,在下文又寫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孟子的觀點是:只要是人,便一定有上述的四個開端,就好像「其有四體也」,不然就稱不上是人。孟子還在《孟子·告子上》中寫到:「人性善,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用了一個十分巧妙類比,把人性善,比作了往下流的水。這樣一來,水沒有往下流的,而人性本善便也是無法反駁的。通過這兩則材料,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孟子對於人性本善的看法是不容質疑的態度。雖說被後世稱為亞聖的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想法,但是未免不出現一定的漏洞和思想上的不完備。

當然,說道人性本善的時候,人們不免會直接想起《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的這一句。單單這一句,就直接將人性本善的意思寫了出來。《三字經》作為從古至今教育孩子們的典籍,說明了它輯錄了大多數古代學者們的觀點。他們認為人性的本質是善良的,但凡出現了邪惡的不好的「雜質」都是出自後天的管教或亦是所受環境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三字經》的後面又繼續寫道「性相近,習相遠。」

第二種則是以荀子為著名代表的人性本惡的觀點。

荀子在他的著作《荀子·性惡篇》中說:「人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句話從根本上就否定了孟子的觀點。他說人性本來就是不好的,它的本質是惡的,所有的人性本善的說法和做法都是偽裝出來的。這也是我所支持的那一種觀點。

首先,我們需要先想清楚「人性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到底是在問些什麼。「本」這個字代表了本質,或者簡單地說,就是人的天性,人當初是什麼樣子的。誠然,這也就是在說人剛剛出生的時候的天性。其次,讓我們結合一下孟子所提出的觀點。他認為,善就是包括「仁義禮智」這「四端」,而這四端又恰恰是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和是非心。反過來說,對於不善即是惡,那不便是沒有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和是非心么?而對於剛剛出生的嬰兒來講,他會去同情其他人么?他又有沒有羞恥心、恭敬心和是非的心理呢?答案一定是沒有的,對於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來講,他或許會有一些自己的思想,但是,不論是誰,都會去一味地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了能生存下來。而對於不付出的索取,這是有是非心和羞恥心的表現么?同樣,對於嬰兒有沒有思想這件事還多少存有疑慮,那麼就不能判斷嬰兒是否有同情心和恭敬心。綜上所述,人的本性一定是不善良的,是惡的。

最後一種,而且是大多數學者們被這個問題所困惑而給出的說法——人性無惡無善或是人性有惡有善。

那麼支持這個觀點的人就多了。比較著名的有揚雄,他在《法言·修身》中講到:「無善無惡,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他把善惡定義為人性中所隱藏的兩種情況,對於這兩種如何去發展,則是和你後天的培養和所受影響有關。這種說法,較前面兩種更加的理性,更加的有根據一些。

當然,還有王充所支持的一種看法:「有善有惡,命有貴賤,性有善惡。」出自他所撰寫的一本書《論衡·本性》。他的說法與上面揚雄的說法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不過,正如他所說,人性都是單一的,並不存在上面所敘述的隱藏的情況。雖說單一,但還是會有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與不同。

最後,還是會說,「人性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僅會一直困擾著中國古代的學者們,它也會一直困讓著現代的所有學者,甚至就是我們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然,這些觀點似乎有些闡述了人性灰暗和陰暗的一面。無論如何,人性雖不一定都是善良的,但卻也是向著善良的一面發展。不論個人是支持哪一種觀點,不可否認的是,人性向善。

推薦閱讀:

啟迪人性的故事1
乙卯日生人性格和命運
殺死自己養了兩年多的寵物是什麼感覺?
孫悠然事件 真實發展經過
人性的真相

TAG:人性 | 中國 | 古代 | 學者 | 看法 | 今日頭條 | 問題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