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探密文字

探密文字

  甲骨文:喚醒沉睡文明

小篆:筆畫舒捲刻春秋

隸書 一波一磔啟今文

楷書:點橫撇捺皆氣度

甲骨文:喚醒沉睡文明(探秘漢字)

馬躍峰 肖知雨

2016年01月03日09:35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說到安陽,不得不提甲骨文。安陽七朝古都,殷商為盛;殷商數千年之遠,甲骨為憑。甲骨文的發現,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信步洹水河畔,傾聽盤庚遷殷的故事,方知這裡的土地,每一寸都精彩。

  社稷巨細皆問鬼神

  甲骨卜辭系殷商國家檔案

  踏著皚皚白雪,穿過朱紅大門,殷墟博物館裡,奇異的圖騰講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故事,精緻的銅卣(yǒu,中國古代盛酒器)還原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的景況。一片片玉器、一尊尊銅鼎,穿越數千年,令人驚嘆。

  《禮記·表記》有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殷商時期,統治者信仰鬼神,上至國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用甲骨占卜,預知吉凶,決定行止,並將所問之事契刻於甲骨。這裡用到的甲骨,多為烏龜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

  占卜前,殷人把甲骨鋸削整齊,在其背面鑽出圓形的深窩和淺槽(甲骨學者稱之為「鑽鑿」)。占卜時,先把要問的事情向鬼神禱告,接著炙烤甲骨,根據出現裂紋的長短、粗細、曲直和隱顯,判斷吉凶成敗。占卜後,還要將占卜內容、結果刻在卜兆的近處,便是卜辭。

  為事占卜,商朝設置專門的機構和卜官。刻有卜辭的甲骨,作為國家檔案保存,堆放於窖穴。這些甲骨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商代歷史的真實記錄。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昔日繁華的商都破敗,淪為廢墟。隨著殷商滅亡,甲骨文也深埋於地下,後世只知殷商,不知甲骨。自此,繁盛一時的殷商淪為「失落的王朝」。甲骨文開始長達3000餘年的沉寂。

中藥龍骨到文化瑰寶

文字記載歷史前推千年

19世紀中葉,安陽小屯村偶有農民耕地翻到骨頭,隨意堆在地頭。傳聞有一個叫李成的剃頭匠,害上一身膿瘡,沒錢求醫購葯,就把路邊的甲骨碾成粉,敷於膿瘡,竟有奇效。

自此,人們開始收集甲骨,當作中藥「龍骨」低價賣給藥鋪。在隨後的四五十年間,無數珍貴的甲骨被人們稀里糊塗地磨碎、吞食。

1899年,著名金石學家、大清國子監祭酒王懿榮感染瘧疾,在入葯的「龍骨」上發現細小整齊的字元,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狀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

對金石造詣頗深的王懿榮頓時為之一振,斥重金收購甲骨上千片,從中辨識出「日」「月」 「山」「水」等字,後又找出商朝幾位王的名字。

經過鑒定,王懿榮確認這些字元來自商代,也就是古籍記載的「殷人典冊」。這一判斷被後人研究證實。王懿榮成為甲骨文的發現者,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前推了1000年,而1899年也被學術界定為「甲骨文發現年」。

歷經數千年,甲骨文終於重見天日,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文化珍寶。不少達官貴人競相收購,甲骨身價倍增,甚至每字「酬以價銀二兩五錢」,掀起民間甲骨挖掘的狂潮。有的人為逐厚利,乾脆在地里搭窩埋灶,搶挖甲骨。

由於民間大量盜掘,與甲骨伴出的許多文物遺失或損壞,並有不少甲骨流失海外。據統計,到民國十七年(1928年),已有數萬片甲骨流散各地,其損失不可估量。

搶救挖掘6噸武丁卜辭

中國最早「圖書館」重現

對留存數千年、充滿神秘的甲骨文,人們心有敬畏,而坊間一度傳聞:甲骨文攜帶詛咒,研究者必遭禍患。

在發現甲骨文的第二年,八國聯軍侵華,王懿榮投井殉國;王懿榮好友、清末小說家劉鶚研究出版第一本甲骨著錄《鐵雲藏龜》,被流放新疆,凄慘離世;學者王國維出版甲骨著錄、考釋文字,將甲骨文研究推向高峰,卻在壯年投湖自盡。

結合歷史,不難發現,這些「禍患」無關怪力亂神,實是家國不幸。人們探索甲骨文的腳步從未停滯。

1928年秋,中央研究院在安陽殷墟開始大規模發掘甲骨,先後15次發掘,共出土甲骨28574片,同時發現殷王陵、宮殿宗廟遺址等重要遺迹,出土了大批精美銅器、玉器、白陶等珍貴文物,為中國考古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這段考古發掘中,最令人矚目的成果之一是YH127。1936年6月12日,在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即將結束前,考古人員在編號YH127的甲骨窖穴中,驚喜地發現了大量刻卜甲。

由於坑中甲骨數量極大,如果一層層地清理挖掘,不僅時間上不允許,質量上也無法保證。因此,研究者們大膽嘗試,將整個甲骨堆裝入大木箱,運到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由野外發掘轉入室內發掘。

經過整整1個月,這個重達6噸的「驚世國寶」運抵南京。3個月後,室內發掘工作結束,共發現刻辭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內容極其豐富,屬於武丁時代的卜辭。這是殷墟發掘以來收穫最大的一次,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庫」。

借力4D再現傳奇

甲骨學成當代顯學走向世界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4D電影《甲骨文》向觀眾展示甲骨文的產生、發展和演變歷程。還原古代生活場景時,影院畫面、音響和座椅巧妙配合,帶觀眾穿越數千年;講述甲骨文字形時,立體圖形靈活轉換,讓觀眾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時光流轉,甲骨的科學發掘不斷進行,並屢有重要發現。其中,以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5000餘片和1991年花園東地出土的600餘片為最多。今天,我們用現代科技,為保護文物、研究甲骨文創造新的可能。」中國文字博物館工作人員說,數十年來,為保護、宣傳、利用甲骨遺產,安陽市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成立專門機構強化管理,劃定殷墟保護區,投資建館集中展示。

為解讀這些珍貴史料,還原殷商歷史,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等學者不懈探索,著述不輟,推動甲骨文研究走過「草創時期」「發展時期」「繼續發展時期」和今天的「全面深入發展時期」,使甲骨學成為當代顯學和一門國際性學問。

不久前,首屆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舉行。來自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五大洲29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知名漢學家、學者120餘人相聚安陽,開展豐富多彩的甲骨文研究、交流。

新的時代舞台上,甲骨文續寫往日輝煌,古都安陽煥發勃勃生機。

漢字,築起心中的長城

孟揚

  橫豎撇捺,勾連交錯間,記憶了歷史,傳承了文明。漢字,一個個奇妙的組合,展現了無窮的魅力與神奇的力量。

  「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你要好好學習。我說的這個國家就是中國。」20世紀50年代,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對女兒說的話,總會引發我們的感慨與共鳴。雖然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歲月,但漢字依然是中華民族文明中富有生命力的基本元素。

  文字,是文明時代的標誌。在我國,仰韶文化時期就有了圖形文字,殷商時代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現存最早最完備的文字體系。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隸書行楷,漢字留住歷史的記憶,推動著中華文明的進程。漢字的構造和演化過程,也體現出我國傳統文化的特質、中國人的文化心態和對世界的感知方式。

  凝結著中國智慧的漢字,是迄今為止唯一存於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將我們源遠流長、燦爛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個整體。它所具有的形體美、音律美和意蘊美,使它具備了強大的包容能力。當我們捧起墨香點點的典籍,誦讀著餘韻綿遠的唐詩宋詞,品味著言簡意深的寓言成語,總能從字裡行間領略到其背後所蘊含的哲理知識與文化信息。有學者統計,掌握常用漢字3500個就可以進行日常交流,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日常交流所需要掌握的單詞在3萬個左右。也有學者引用「熵數」來考察文字的信息含量,計算出聯合國5種官方語言中,中文的信息含量遠遠高於其他四種拼音文字,因而漢字列印的聯合國公報總是最薄的。

  單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擴展能力和穩定性,使現代的我們仍然可以閱讀2000年前的古代文章,臨摹古人的書法。「讀書當努力,寫字莫糊塗。」師長們「字如心畫」「做字先做人」的教誨,又每每讓我們在習帖練字之初,便領略到樸素而深刻的人生道理。於是,一個個方塊字,帶著美感詩意,帶著文化情懷,從筆尖遊走心間,構築起穿越古今的文化長城。

  「天雨粟,鬼夜哭,龍為之潛藏。」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揭示了文字「出世」驚心動魄的力量。而今天,漢字中文隨著海內外修習者的不斷增多,也將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識字,更思「知」字。本版推出的「探秘漢字」欄目,將踏著歷史的階梯訪古探字,去了解一片片斑駁的龜甲、簡牘所述說的時代故事,在那些或飄逸或挺拔的象形圖文中,溯尋文化長城的源頭。

  龍的傳人,誰的心中能沒有漢字?

小篆:筆畫舒捲刻春秋(探秘漢字)

本報記者馬躍峰

《 人民日報 》(2016年06月10日 06版)

核心閱讀

  登泰山,小天下;觀刻石,貫古今。公元前219年,始皇東巡,封泰山,禪梁父,刻石稱頌。刻辭相傳為李斯所書,嚴謹渾厚,平穩端寧;字形公正勻稱,修長宛轉;線條圓健似鐵,愈圓愈方,是為小篆。

  上承大篆,下啟隸書,小篆屢見於國之重器,是漢字中的「天生貴族」,也是中華民族難以磨滅的文化印記。

      

  百年亂世

諸侯國文字異形

  戰國時期,諸侯國各自為政。由於地域和發展水平不同,各國語言文字日益差異化,形成「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僅一個「馬」字,齊、楚、燕、韓、趙、魏的寫法就各不相同,七國文字千變萬化,無一定式。

  在電視劇《羋月傳》中,秦相張儀機智而不失風度,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歷史上的張儀是魏國人,但他遊歷各國,演說和上疏都能被順暢地聽、讀,不需要翻譯,也不存在交流障礙。以張儀為代表的外交家能四處遊說、合縱連橫,說明各國語言文字儘管存在差異,但仍能進行交流。歸根究底,是因為各國都有共同的文化起源,其語言文字一脈相承。

  各國語言文字紛紛變異,秦國保留了漢字的「正統」。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秦國承襲西周故地,從而繼承了源於西周晚年的籀文。

  籀文,又稱大篆,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籀文的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

唐朝時期,在今陝西寶雞南,出土了十個像鼓一樣的石墩子,上刻十首四言詩。因石的形狀像鼓,故名「石鼓文」。其筆畫已經少見甲骨文和金文式的象形圖畫痕迹,而多了端莊凝重、章法有序,其書風可謂「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是先秦文字發展過渡的標誌。

  初兼天下

  一統文字為小篆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載:「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命丞相李斯主持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把秦國字體加以搜集、整理、加工、定型,使之標準化並推行全國,廢除六國異體字。自此,秦國採用了較方便的書法,規定了統一的標準字體。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以這三本字書作為範本,規範書體及書寫方法。

  秦小篆的產生,結束了戰國以來文字雜亂的局面。我國書法藝術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完成統一大業後,秦始皇巡行東方,「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沿襲祖輩刻石鼓記事的遺風,頌詩刻石以彰顯豐功偉績,供萬世景仰。刻石共有七處,分別稱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和會稽刻石,故又稱「秦七刻石」。

  這七通石刻,被認為是秦相李斯書寫,所用字體正是小篆。其中《嶧山刻石》,內容頌揚秦始皇功績,字體運筆堅勁流暢,線條圓整勻稱,風格靈動又端莊華貴,盡顯秦國威嚴的博大氣象,成為後世臨摹小篆的範本。

李斯總結了一套用筆之法,當時在民間多有流傳,在宮中更為群臣爭相效仿,連秦始皇本人也「時而習之,頗得其精妙」,傳為一段佳話。

  傳承有人

  篆書名家輩出

  小篆端莊嚴謹,一筆一畫都流露大國氣度,但其結構繁縟、書寫緩慢,不適應日常書寫的需要。《漢書·藝文志》記載,秦代「是時始建隸書矣,起於官獄多事,苟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實際上形成了「一國兩字」,即小篆與隸書並行的局面。

  隨著秦王朝覆滅,西漢承續小篆,仍為主要書體,如今天所能見到的《平都犁斛》《霍去病墓刻石》等。這一時期的篆書字形日趨簡便方正,筆法稍摻隸意,一般在莊重的場合和金器上使用。

  隨著歷史發展,小篆漸漸淡出實用文字舞台,被隸書取代。但它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反而因其古樸華貴,被後世用於更莊重的領域,在印章雕刻上尤其多見小篆書體。

  魏晉南北朝時期,篆書的藝術性更為純粹,保持了獨特的審美價值;唐朝書風很盛,篆書亦復興,被書法史家稱為「篆書中興」;清朝多現古代篆書遺迹,學者取法先人,名家輩出,篆文書法再掀高潮。

  後世書法名家中,以唐代李陽冰的篆書成就最高。他宗法李斯,並稱「二李」。其篆書功力深厚,毫駿墨勁,工整平穩。詩仙李白曾稱讚道:「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吐辭又炳煥,五色羅華星。」

據記載,唐朝乾元年間,李陽冰為縉雲縣令。入秋時逢大旱,李陽冰在城隍廟祈雨。他許願說,如果五天內不下雨,就把廟一把火燒了;如果下雨了,就把神廟從陰暗的山谷搬到山頂上去。後來,大雨如期而至。李陽冰履行承諾,組織眾官吏和鄉民將城隍廟重建,並親自撰文記錄此事,是為《縉雲城隍廟碑》。碑文書法與李斯小篆一脈相承卻又別開生面,反映出盛世唐碑的氣象,備受後世推崇。

  藝術寵兒

  篆書引領新風尚

  在當代,小篆不僅作為一類書體與書法藝術形式存在,還具有獨特的隱喻功能,繼續煥發著生命力。

  1917年,魯迅先生為北京大學設計校徽,就採用了篆書字體的「北大」,以「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人像,而「大」字構成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取「以人為本」之意。之後北大又加以豐富和發展,使標誌形似瓦當,兼篆刻風韻,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

  隨著圖像化時代的到來,小篆在機構標識、商業標誌等領域仍被廣泛使用,具有意蘊豐富、辨識度高的特點。一些商業品牌在藝術設計上,都選擇運用小篆,以求簡潔大氣、與眾不同。

  小篆是書法史上輝煌的篇章。篆書一筆一畫,是隨和通達的民族智慧,亦是天下一統的文化認同,在中華兒女血脈里流淌。

跨越兩千年 精彩層出不窮

隸書 一波一磔啟今文(探密文字)

【作者:馬躍峰;李姿閱】

【人民日報2016-10-06 第6版 假日生活】

  本報記者 馬躍峰

這是一段歷史——生於亂世,興於盛世,漫長「隸變」,興衰更迭與國運息息相關。

  這是一場變革——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漢字從此由古文字走向今文字。

  這是一門藝術——長畫起筆,形如蠶頭;橫波收筆,狀似燕尾;一波一磔,皆入化境。

  隸書,一波三折,疾挑捷揚,褪去繁瑣的篆書痕迹,孕育出草行楷各式書體,記錄漢字發展鏗鏘的步伐。

  古隸風華,篆之捷也

  《晉書·衛恆傳》載:「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除六國的異體字而推行小篆,但小篆彎圓繚繞,筆畫複雜,書寫不便。為追求效率,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少用小篆,多用隸書。《說文解字》記載「秦書有八體」,隸書位列第八。

  西晉書法家衛恆在《四體書勢》中稱:「隸書者,篆之捷也。」清代沈曾植說:「隸者,篆之行也。」篆書在書寫的過程中,演變出更簡潔化的「草體」即隸書。它比篆書更便捷縱逸,書寫更為簡便。

  過去,由於史料的缺乏,人們對隸書的形成時間說法不一。廣為流傳的是秦朝獄吏程邈造隸書之說。唐代書論家張懷瓘在《書斷》里講到,程邈是秦朝一名縣獄吏,善寫大篆,因得罪秦始皇,被關進雲陽獄中。在獄十年,他鑽研字體結構,把大小篆的圓轉改為方折,創造出三千個隸字。秦始皇見後,非常高興,不僅赦免程邈的罪,還提升他為御史。由於程邈的官小,屬於「隸」,所以人們把他編纂整理的文字叫隸書。事實上,一種字體的產生不可能為某一人所造。

  另一種看法影響較小,認為隸書起源於周朝,以酈道元為代表。他在《水經注》中稱,「證知隸自出古,非始於秦」。直到近現代大量簡牘帛書出土,人們才發現,戰國時期的秦國已有早期隸書。

  1980年,在四川青川縣郝家坪第50號戰國墓出土了《青川木牘》,年代約公元前309年。木牘採用墨書秦隸,筆法流暢。與以前及當時的金文相比,減少盤曲,化繁為簡,圓者漸方;字形從狹長漸變為正方或扁形;縱有行、橫無格,字距大、行距小,是竹簡書寫章法形式的發展。《青川木牘》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秦系簡牘。這一時期的隸書體被稱為秦隸,又稱古隸。

  從《青川木牘》,到《天水放馬灘戰國秦簡》,再到《雲夢睡虎地秦簡》,發掘出土的文物,記錄了隸書日臻成熟的過程,反映了這一時期「隸變」的大趨勢。

  到西漢時,隸書發展進入成熟階段,書寫「漸加波磔,以增華飾」,古隸歷經多年發展,到此步入定型期。

  碑碣雲起於東漢

  東漢時期,統治者尊崇儒術,大力興辦文化、藝術、教育事業,「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獻酬交錯,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詠仁。」其時,隸書迎來了輝煌。

  王國維在《漢魏博士考》中說,「漢人就學,首學書法,其業成者,得試為吏,此一級也。」當時,書法被列為官吏考試標準之一,刺激了隸書學習。光武帝之後,東漢諸多皇帝好學善書,使得習書之風遍及全國。

  「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東漢盛行刻石樹碑之風,碑石多由書法名家書寫,出現了許多碑刻書法傑作,如存於山東曲阜孔廟的《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存於山東泰安岱廟的《張遷碑》,存於陝西西安博物館的《曹全碑》等。此時的隸書作品,或沈古遒厚,或秀逸多姿。「蠶頭燕尾」的波磔充滿律動,洋溢著優雅的線條美。

  東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經典作為國家統一教材,但沒有發行統一印製的標準本,因而在不同途徑的傳習中,出現了穿鑿附會、臆造別字,甚至有意篡改的現象,引發了社會的思想混亂。

  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人上書皇帝,奏請正定儒家經典文本,刊刻於石,以免貽誤後學。靈帝批准並選定了《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的正本,由蔡邕主持,二十四位經學家參與校勘訂正。蔡邕用隸書體寫成定本文字,再由工匠鐫刻於石碑上,作為全國儒家經典的標準版本,依年號取名《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歷時9年完成,刻石共46塊,刻後立於當時的洛陽城開陽門外太學門前。其書寫和刻石都出自當時的「國手」,用筆剛柔相濟,氣勢恢宏,是漢隸成熟期的典型,被書家奉為隸書之典範。

  《後漢書·蔡邕傳》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熹平石經》完成後,前來圍觀抄寫者眾多,每天上千輛馬車來往,造成嚴重的交通擁堵,堪稱一場文化盛事。

  興衰交疊,清代中興

  經過東漢的巔峰,隸書「承漢末之遺勢而順進之」,從魏晉至明朝,歷經1400多年的低谷期。

  從魏晉之後,楷書取代隸書佔據主流。書法家雖善於隸書,但夾雜了「楷法楷式」。20世紀60年代,在南京(東晉都城建康)郊區相繼發掘出三塊王羲之家族的墓誌。這三方墓誌都採用了一種近乎楷化的「方筆隸書」。筆畫方厚平直,稜角分明,撇捺也呈現方直化。

  唐初,國力強盛,社會安定,文學藝術事業顯露勃勃生機。唐代幾位帝王喜好書法,太宗以行書刻碑《溫泉銘》,武則天以行草撰寫《升仙太子碑》,而唐玄宗李隆基則擅隸書,其筆畫豐腴,開唐代隸書新風。

  「唐玄宗好八分,自書《石台孝經》、泰、華兩銘,鄎國、涼國兩公主碑,於是天下翕然從之。」玄宗用隸書寫就《石台孝經碑》,其用筆豐腴華麗、大氣磅礴,結構莊嚴恢弘,成為唐朝碑刻隸書的鴻篇巨製,創造了魏晉以來隸書的一段輝煌。這一時期著名書法家有韓擇木、史惟則等,碑刻有《紀泰山銘》《葉慧明碑》等。從總體看,唐隸取法魏碑,太多雷同,不及漢隸自然天成。即便與同期的楷、行、草書比,也大為遜色。

  書至清朝,金石考據學興起。書家搜集和學習漢碑,直接取法漢碑隸書,研習漢碑漸成風氣。至乾嘉時,隸書盛行,再現復興之勢。

  清朝書法名家輩出,如以顏楷入隸的伊秉綬,以吳碑入隸的金農,以篆筆入隸的鄧石如,表現出前無古人的創造精神。其中,鄧石如被視為隸書復興的中堅人物,其書藝備受世人推崇。他精於正、草、隸、篆四體書,有「四體皆精,國朝第一」的美譽,又能融會貫通,富有創造性地將篆、隸筆法相糅合。他的隸書雄健古茂、豪勁渾樸,「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筆畫「中截無不圓滿遒麗」,被時人奉為「神品」。

  漢字隸變,是一場跨越數百年、漸變式的改良。在這場改良中,既實現了漢字的簡化重構,又最大程度保留了其原本意蘊。今天人們使用的漢字,其規範的「方塊字」和便捷的「橫豎撇捺」,都得益於這場偉大的「隸變」。不少書法家主張,學習書法應從隸書入手。隸書上承大篆,下開各種近體書式,學好可以「上溯古體之本,下控近體之源」。而且,隸書「蠶頭燕尾」,書寫時「一波三折」,更是趣味無窮。

  先秦的簡牘,漢朝的碑刻,東晉的方筆墓誌,清朝的碑版隸書,時間跨越兩千年,精彩層出不窮。一波一磔,隸書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興衰更迭,展現中華文化的血脈綿延。

楷書:點橫撇捺皆氣度(探秘文字)

馬躍峰

發稿時間:2017-04-22 03:10:02 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點為側、橫為勒、豎為努、鉤為趯(tì)、提為策、撇為掠、短撇為啄、捺為磔(zhé)。」永字八法綿延千年,一撇一捺,一點一橫,不僅表現楷書的法度,亦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氣質:沉穩大氣,恪守法度,匡正時弊,為人楷模。

  走進河南長葛的鐘繇墓園,鮮花寄託著書情。出墓園,西行2公里,是鍾繇文化廣場。正對大門,一尊高聳入雲的鐘繇石像,右手執筆,左手按劍,文道武功,名滿天下。

  中國文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一路走來,不同程度存在難寫難認的缺陷。鍾繇(圖②,資料圖片)「上承蔡邕,下啟右軍(王羲之),解散隸體而為正書」,開創了正楷的先河。

  而今細品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其中不僅有書法之道,更有養心、正己、修德之理。

  隸意漸去 楷書成型

  東漢末年,政權更迭。戰亂中,常要傳遞消息、發布軍令。隸書的波磔過於麻煩,民間漸漸出現「隸楷間文字」,但在結體、用筆和點畫形態上,還保留濃厚的隸書韻味。

  建安二十四年,鍾繇69歲。曹操聯合孫權,襲擊關羽。鍾繇書《賀捷表》,言擒殺關羽事。魏文帝黃初二年,鍾繇71歲,書《薦季直表》,楷書中交織章草筆意,古趣橫生。鍾繇的代表作當屬《宣示表》,無論是筆法,還是間架結構,都基本脫離隸書的範疇,顯出較為成熟的楷書體態,標誌著一種嶄新書體形成。

  鍾繇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記載,宋翼學書難成,其字「狀如運算元」,為鍾繇所叱。「晉太康中有人於許下破鍾繇墓,遂得《筆勢論》,翼讀之,依此法學書,名遂大振。」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以鍾繇等人為師,融會各家之長,變鍾書的翻飛於內斂,使楷書的基本筆法得以完善、定型。唐朝孫過庭《書譜》曰:「(王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王羲之的書法不僅有技法上的精熟,更有情感的投入,出水芙蓉,渾然天成。是以,王羲之被尊為「書聖」,和鍾繇並稱「鐘王」。

  南秀北雄 碑帖逞奇

  洛陽南郊、伊河兩岸坐落著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遊人多驚嘆於佛像的巧奪天工,常忽略佛龕之間密密麻麻的文字——魏碑書法。

  北朝碑版、墓誌、造像題記等石刻書法被稱為「北碑」,因其在北魏一代最為繁盛,故亦稱「魏碑」。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幾代太后篤信佛教,加之人們經過戰亂,多有「壽無金石固」之感,於是大量建寺造塔、立碑刻石。龍門石窟今存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魏碑書法精華。

  《龍門二十品》即二十方造像記。北魏的王公貴族、有道高僧為祈福消災或歌功頌德而開龕造像。「造像記」意為「製造這些像的題記」,對造像的名稱、時間、目的等加以記錄,鐫刻其上。《龍門二十品》帶著較多隸書「燕尾」的遺意,筆法方硬、稜角分明、筆姿渾厚。

  相比之下,南朝有禁止立碑之令,碑刻楷書極少,而以帖行世。南方上達帝王,下至百姓,崇尚王羲之和其子王獻之的「二王書風」。此時的楷書發展,呈現北朝遒健雄強、南朝秀麗清婉兩種風格。

  在封建社會,士大夫受正統思想影響,奉南帖藝術為正宗,認為魏碑書寫者粗鄙非常,「豈能屈就效法」。因此,魏碑自隋唐沉寂,直到清代中後期才逐漸復興。

  南北朝後期,統一大勢所趨,楷書的融合也成為大勢,從此,楷書的書風走向南北融合。

  尚法求雄 盛世氣象

  隋開科舉,「以書取士,科舉入仕」。科舉考試的用字必須要規範,初步確立了楷書的正統地位。此外,隋朝還專設書寫官員,《隋書·百官下》記載:「(秘書省)加置楷書郎員二十人,從九品,掌抄寫御書。」是時,朝野上下莫不篤重書法。

  唐代書法興盛,緣於帝王喜愛、以書取士,還緣於書法教育——「書學」的創立。唐太宗是歷史上著名的「好書帝王」,曾徵集王羲之的手跡,達「三千六百紙」之多,對《蘭亭序》更是「置於座側,朝夕觀覽」。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等書家輩出,是為「初唐四傑」。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圖①,資料圖片)、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之後,唐代書法逐步擺脫「二王」娟秀清雅書風,走向雄奇豪放。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就是傑出代表。顏真卿的書法不僅善於藏鋒和中鋒的巧妙應用, 更注重行筆的提按和頓挫, 筆畫極富彈力, 世稱「顏筋」。其代表作品《東方朔畫贊》清雄遒逸,《麻姑仙壇記》渾厚莊嚴,《大唐中興頌》方正平穩,《顏氏家廟碑》筋力豐厚。

  與顏真卿書法並稱「顏筋柳骨」的,是柳公權的楷書。柳公權的書法頓挫分明、提按清晰、渾厚挺拔,結體精練舒展、峻挺渾厚。其《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運筆方圓兼施、剛柔相濟,豪爽中透露秀朗之氣。

  柳公權的「筆諫」,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有一次,唐穆宗興沖沖地向柳公權問書法之道,誰料柳公權一本正經地答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沉湎享樂的穆宗當即臉色一變,知道臣子借用筆之道向自己諫言。

  「唐人尚法」,唐代楷書重視法度,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然而後世書家對於唐代楷書存有異議,認為其失去了魏晉的瀟洒縱橫,而形成了科舉習氣。

  持盈守成 楷為正宗

  唐人尚「法」而宋人尚「意」。宋代追求瀟洒情趣,表現在書法上,則強調書家主體的精神、意趣、情感和心性,不願受規矩束縛。

  宋人歐陽修不滿宋初書法衰弱局面,提出振興書法,倡導「學書為樂」。

  此外,宋代科舉以「經義取士」,不專重文詞書法。儘管有宋徽宗獨創瘦金體別具一格,但楷書地位逐漸下降。

  元朝代宋後起用了一批宋代遺臣,其中包括大書法家趙孟頫。後世將趙孟頫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提,合稱「楷書四大家」。

  明朝初年,統治者大力提倡書法。明成祖朱棣尤其偏愛書法家沈度的楷書,時人紛紛仿效沈度,寫起了字體方正、大小一律的楷書,稱「台閣體」。「台閣體」看似端正清麗,卻缺乏格調與意境。到清康熙、乾隆年間,「台閣體」發展為「館閣體」,成為朝廷公文的標準楷體。後人多以「台閣體」「館閣體」千篇一律、無甚特色而加以譏諷,但從實用性來說,它們規範、易於辨識,非常適用於公文書寫。

  楷書結體嚴謹又富於變化,既滿足了人們快速書寫的需要,也便於辨認、識讀。

徐悲鴻曾說:「書之美在德、在情,惟形用以達德。」楷書的美,不僅在於其筆畫形體,更在於書家的情操、人格。


推薦閱讀:

從象數到白話:萬年漢字發展簡史
你是不是也會想「接下來如何」
蔡英文寫的「點亮台灣」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八十三集(國語) 視頻、文字

TAG: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