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學9

小兒推拿學9

第四節上肢部

1、脾經

位子:拇指橈側緣或拇指細節羅紋面。

操縱:將患兒拇指屈曲,循拇指橈側理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亦可旋推拇指細節羅紋面),稱補脾經。將患兒拇指伸直,自指根推向指尖,稱清脾經。若往返直推為平補平瀉,稱清補脾經。

次數:100~500次。

主治: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痢疾,咳嗽等症。

臨床利用:

(1)補脾經能健脾胃、補氣血,用於脾胃羸弱惹起的食欲不振,肌肉瘦削、消化不良等症,多與推三關,運八卦、捏脊等合用。

(2)清脾經能清利濕熱、化痰止嘔,用於濕熱熏蒸、皮膚髮黃、厭惡嘔吐、痢疾等症。由於小兒脾胃軟弱,不宜攻伐太過,在平常情形下,多用補法,體壯邪實者方可用清法。

(3)小兒體虛,浩氣不足,患斑疹熱病時,推補本穴,可使隱疹透出,但手段宜快,用力宜重。

2、肝經

位子:食指細節羅紋面。

操縱:用推法自食指細節指紋推向指尖,稱清肝經;反之為補肝經。

次數:100~500次。

主治:驚風,目赤,焦躁不安,五心煩熱,口苦咽乾等症。

臨床利用:

(1)清肝經能平肝瀉火、解郁除煩、息風止痙,用於驚風抽搐、焦躁不安、五心煩熱等症,多與清心經、掐揉小天心、退六腑等合用。

(2)肝經宜清不宜補,若肝虛應補時則補後加清,或以補腎經代之,為滋腎養肝法。

3、心經

位子:中指細節羅紋面。

操縱:用推法自中指細節指紋推向指尖,稱清心經;反之為補心經。

次數:100~500次。

主治:五心煩熱,口舌生瘡,小便短赤,驚惕不安,心血不足等症。

臨床利用:

(1)清心經能清熱退心火,常用於心火興旺而惹起的高熱神昏、面赤口瘡、小便短赤等症,多與清天河水、清小腸、退六腑等合作運用。

(2)本穴宜清不宜補,恐動心火,若氣血不足而見心煩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用補法時,可補後加清,或以補脾經代之。

4、肺經

位子:無名指細節指面。

操縱:用推法自無名指細節指紋推向指尖,稱清肺經;反之為補肺經。

次數:100~500次。

主治:感冒,咳嗽,氣喘痰鳴,自汗,盜汗,遺尿,脫肛等症。

臨床利用:

(1)清肺經能清肺瀉熱、化痰止咳,用於肺熱痰喘、痰鳴等症,多與清天河水、退六腑運八卦等合用。

(2)補肺經能獲益肺氣,用於肺氣羸弱、咳嗽、氣喘、虛汗、畏寒等症,多與補脾經、推三關、揉二馬等合用。

5、腎經

位子:小指細節羅紋面。

操縱:用推法自小指細節指紋推向指尖,稱補腎經,反之為清腎經。

次數:100~500次。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體虛。五更泄瀉,遺尿,虛喘,小便淋漓刺痛等症。

臨床利用:①補腎經能補腎健腦、溫養下元、常用於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腎虛久瀉、虛喘、遺尿等症。多與補脾經、推三關、揉二馬等合用。②清腎經能清利下焦濕熱,常用於膀胱濕熱、小便短赤等症,多與掐揉小天心、清小腸、推箕門等合用。

6、大腸

位子:在食指橈側緣,指尖至虎口成始終線。

操縱:用右手拇指橈側面,自指尖推向虎口為補,稱補大腸;反之為清大腸。

次數:100~500次。

主治:泄瀉,便秘,痢疾,脫肛等症。

臨床利用:

(1)補大腸能澀腸固脫、溫中斷瀉,用於虛寒腹痛、泄瀉、脫肛等症,多與補脾經、推三關等合同。

(2)清大腸能清利腸腑、祛濕熱、導積滯,多用於濕熱留滯腸道、身熱腹痛、痢下赤白等症,常與清天河水、分陰陽等合用。


推薦閱讀:

小兒咳喘推拿法
手法推拿治腰椎小關節紊亂
小兒推拿必學之「常用手法」
小兒推拿:清天河水 推三關 退六腑
第二集.推拿法【推拿抉微】

TAG:推拿 | 小兒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