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的功力體現在孩子睡前5分鐘!

德國兒童閱讀專家可絲登·波伊說,孩子3歲前,父母經常和孩子一起看書講故事,會帶給孩子力量——這力量會伴隨孩子一生。還在依賴抱睡、哄睡、拍睡嗎?每天在孩子睡前溫柔的講5分鐘故事,從此他們的人生會大不同。傳遞給孩子美好與安全感3歲前的孩子,特別需要原始信任感。當孩子長大成人,經歷人生的風浪時,幼兒時培養起來的原始信任感會使孩子對生活、親情有一種基本的信任和樂觀態度,不易走極端。和孩子一起看書的氛圍,也會潛移默化地把信任感植入孩子的心裡。睡前講故事時父母和孩子的身體會自然而然地親密依偎,給孩子講的圖畫和故事都是美好的,父母讀書的聲音和平時說話相比,也更柔和。這一切,都能傳遞給孩子安全感和美好感,自然睡得也更香。語言能力和想像力明顯提升著名的兒童閱讀推廣人王林博士說:「睡前給孩子讀5~15分鐘的書,比你跟他說一天話都有效。」堅持給孩子讀睡前故事,你會發現孩子的辭彙量有明顯的增加,語言感覺也變得敏銳起來,孩子的想像力和知識量都會有所提升。越早開始親子閱讀,孩子的語言發展就越早,而且會一生都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在幼兒時期就常常和書愉快交流的孩子,會對學習抱有積極輕鬆的心態。怎樣給孩子講故事互動小小孩特別喜歡互動,這也是語言能力提高的過程。適時的指著繪本上的動物提問:「這是什麼?」「獅子!」小寶寶可能最初還不會說話,但再大一點,他就能說出奇妙的答案。給孩子講故事可以安排在固定時間。睡前是親子閱讀的最佳時間,親密溫馨的時光,會讓孩子安靜下來,帶著美好的感覺進入夢鄉。故事不怕重複幼兒喜歡在睡前讓父母給他們講同一個故事。重複性故事是輔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也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徑。給孩子講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一個故事起碼要重複5~6遍,甚至20遍,或者可以一周只講一個故事。重複的頻率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作相應調整,越小的孩子重複率應該越高。聽故事時,孩子的大腦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態。如果媽媽在微弱的燈光、幽暗的環境中講,孩子會根據媽媽說的每一句話,結合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和體驗,在腦海中完成一幅屬於自己的畫面,這其實比識字或被一幅別人創作的圖畫束縛住更重要、更有意義。這種內心圖景對於兒童心靈和智力的發展至關重要。不要說穿故事含義寶爸寶媽需要注意,給寶寶講故事不要說穿故事的意義。優秀的繪本從不在最後歸納中心思想。「媽寶幫幫幫」曾看過不少這樣的出版物,在最後一頁寫著,這個故事說明了……的道理。其實,故事的意義很多時候不是一眼就看出來的,很多故事是幾千年古老智慧的積累,其人物和情節都具有隱藏的象徵意義。成人由於受社會閱歷的影響,已經不能很好地理解了。孩子的心靈是單純的、透明的,他們雖然說不出口,但會本能地從故事裡汲取養分。這些養分會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靈,給孩子一生精神上的支持和引領。無意義的故事最適合3歲前的寶寶一般來說,累加故事和無意義故事,更符合學齡前孩子的身心韻律,這樣的故事情節簡單,甚至沒有情節,只是動作和語言的不斷重複。有些複雜的童話故事可以等寶寶大一些再講,那時孩子的心智已經發展到可以理解故事裡複雜的人物關係、激烈的衝突和深層的意義,並且能逐步區分童話世界與現實世界。

來,給孩子編個故事「媽寶幫幫幫」看過鄧超的一條微博,他說自己給兒子天馬行空的編故事,孩子聽得津津有味,自己卻睡著了三次,每次都被兒子揪醒接著講。可見小小孩並不在乎你故事裡的邏輯。鄧超真是個不錯的爸爸。寶爸寶媽可以嘗試編一個專屬於寶寶的故事,通常來說,給寶寶編故事要注意:快樂的結局比如小明(你寶寶的名字)去旅行的故事。給孩子希望,他們還在成長,內心需要希望。多用動詞,少用形容詞年幼的孩子是通過模仿動作來學習,你會發現經典故事中,幾乎沒有什麼形容詞。在《三隻小豬》中,就是不斷地行動、行動、行動,這與孩子的內在需求對應,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要發展意志力。有開頭、過程和結尾給小寶寶孩子創編故事,故事要短,要有韻律;大一點的孩子可多一些過程。


推薦閱讀:

孩子發脾氣父母如何溝通
給孩子起名要忌諱一些諧音字
最讓孩子討厭的一句話,你卻經常掛在嘴邊!
只要學會這道粥,小孩子都開胃,吃嘛嘛香!

TAG:孩子 | 媽媽 | 睡前 | 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