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與唯識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今天我們要來談談「阿含與唯識」,阿含與唯識之間有什麼關聯呢?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唯識?「唯識」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一切諸法唯識所生、所顯,這個識就是指「八識心王」。世親菩薩在《大乘百法明門論》中說:「一切最勝故。」意思是說,八識心王是三界一切諸法的根本,是三界以及出三界最殊勝的法,由於八識心王真妄和合,共同運作於三界之中,才能成就有情世間。什麼是八識心王呢?《大乘百法明門論》說:【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這就是八識心王,其中第七末那識,就是四阿含諸經中說的「意根、意處、意」;第八阿賴耶識,在四阿含諸經中,隱語密意說為「識、本際、如、實際、真實、我」等等,乃至在阿含部《央掘魔羅經》中,明說為「如來藏」。由此可見,佛在初轉法輪阿含期,就已經是以八識論為基石來演述二乘菩提。 《入楞伽經》卷7 佛說:【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阿賴耶識又叫作如來藏,能夠出生七轉識,而且與七轉識同時存在;也就是說,阿賴耶識是七轉識心體的所依,以及出生的根源。在《阿含經》中則說為能出生名色一切諸法的「諸法本母」,譬如阿含部《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1,佛說:【白衣當知,法爾如是;是法本來最上最大,最極高勝。如是正見諸法本母,是即增上,畢竟歸趣。】意思是說,白衣你應當知道,諸法本來就是這樣,這個法本來就存在,不曾出生過,是最上最大,也是最極高勝的,能這樣正確地看見諸法的根本、諸法之母,就是增上修學,從此般若實相智慧漸次出生,開始有增上智慧,並且以這個本來就在的諸法本母—入胎識如來藏—作為歸依,乃至成佛時都還是以祂為歸依,這就是最究竟的歸趣。 事實上,四阿含諸經中隱藏著許多大乘法義的總相,只是隱晦不明,但是卻也無法捨棄,因為假使捨棄大乘法義,失去大乘法義的支撐,那麼二乘法就會落入斷滅空。阿含部《央掘魔羅經》卷3說:【云何名為一?謂一切眾生,皆以如來藏,畢竟恆安住。云何名為二?所謂名與色,是則聲聞乘,斯非摩訶衍。】《央掘魔羅經》卷4又說:「菩薩道者,謂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經文中明白指示:什麼是第一義?就是大乘法所說的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畢竟永恆安住。阿含部《大般涅槃經》卷3這樣記載著: 爾時,如來即答之曰:「……須跋陀羅!我年二十有九,出家學道;三十有六,於菩提樹下,思八聖道,究竟源底,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一切種智。即往波羅捺國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為阿若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輪。其得道跡,爾時始有沙門之稱出於世間,福利眾生。須跋陀羅!當知我法能得解脫,如來實是一切種智。」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釋迦佛29歲時出家學道,36歲時,在菩提樹下思惟八聖道、究竟根源底蘊,成為無上正等正覺,證得一切種智;之後隨即前往波羅捺國的鹿野苑中仙人的住處,為阿若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聖諦法輪,最後他們也獲得了解脫道的實證;從那時候開始才有沙門這個名稱出現在世間,福利眾生。接著經文又說,釋迦佛所說的法,能夠讓眾生獲得解脫,如來確實是一切種智的親證者。由此可見,一切種智並不是大乘經中才有,在阿含部的經典中就已經說到一切種智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 什麼是一切種智呢?就是具足證知第八識如來藏中所含藏一切種子的功能,因此而發起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具足世出世間一切法,必須修證圓滿一切種智才能成佛。但是四阿含諸經中,只提到一切種智的名相,不曾說到一切種智的內涵,也不曾說到一切種智應當如何修證,乃至一切種智所依的如來藏心體祂的內涵是什麼?應當如何親證?在四阿含諸經中都不曾提到過,一直要到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經》中,才有詳細解說如來藏心體的本來性、自性性、清凈性、涅槃性以及中道性。《般若經》中說有一個菩薩心、非心心、無心相心、金剛心、無住心、不念心等等,這些都是如來藏的異名。也就是說,《般若經》中所說的種種法就是這個金剛心如來藏妙法,祂是實體法、永不生滅的法,具有八不中道的體性;可是在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經》中,仍然還未說到一切種智的內涵以及實修方法,一直要到第三轉法輪的方廣唯識經中,才會說到一切種智的內涵以及實修方法。這可以說明一件事實,佛來人間三轉法輪,初轉法輪阿含解脫、第二轉法輪般若中觀、第三轉法輪方廣唯識種智,都是同一根源、都是以如來藏為核心而貫串起來。 又譬如「三法印」——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依如來藏才能印定,假使外於如來藏,三法印就會失去檢查所證解脫境界真假的功能;因為解脫道的最後實證就是無餘涅槃境界,是依滅盡五蘊十八界以後,只剩下如來藏獨自存在的境界而施設,假使離開如來藏,就沒有無餘涅槃可入,而成為斷滅空。顯然阿含解脫道的實證,要依如來藏才能成立,才不會落入外道常見與斷見之中。 小乘阿含解脫道有三法印來印定,大乘般若與唯識也有第一義實相印來印定,都是本於同一根源如來藏。《妙法蓮華經》卷1,佛說: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意思是說,佛來人間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以及入佛知見」。換句話說,就是為了要 把佛的「所知與所見」打開來給眾生看,但是打開之後,眾生卻看不見,佛就拿出來開示,目的就是要讓眾生能夠悟入 佛的所知與所見,悟入之後,眾生才能夠進入 佛的所知與所見,這就是 佛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就是為了讓眾生證得生命的本源如來藏,能夠了生脫死,乃至將來能夠成佛。 可是 佛的這個所知與所見,不是一般眾生在一生中就能夠實證,所以 佛施設了五時三教——所謂華嚴時、阿含時、般若時、方廣時、法華時,就這樣為眾生漸次說法,目的就是為眾生「開、示、悟、入」佛的所知與所見。 五時三教,「三教」講的就是阿含解脫、般若中觀以及方廣唯識,「五時」就是在這三個時期的前面,加上一個華嚴時,後面再加上法華時,這樣總共就有五個時期的法義,再把這五時約略分成三教: 第一,華嚴時,佛在菩提樹下,吉祥草上成佛時,本來認為佛道不是眾生所能理解的,很難宣說,所以就想入涅槃,這時候大梵天王以及釋提桓因等天主們,就趕緊下來人間請 佛常轉法輪,於是 佛在二十一天的時間裡,從人間講到天上,把佛法全貌概略地講完,這個時期又叫作頓教,因為在短短的一小段時間裡,就把佛法的所有內涵概要地解說完畢,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阿含時,這是第二時第一教,當華嚴全部的法講完之後,佛就行腳去鹿野苑,度憍陳如……等五人,為他們宣說二乘菩提—就是轉四聖諦、八正道法輪—度他們五個人成為阿羅漢之後,以這五個人建立為聲聞僧團。阿含期專講三藏教四阿含諸經,於四阿含諸經中,隱語密意說大乘。也就是說,佛早已經在四大部《阿笈摩》中,密意說過實有第七識與第八識,這在今天的南傳、北傳阿含諸經中,仍然可以找到明確的證據。譬如 佛在《大眾部阿笈摩》中,密意說為「根本識」,在《上座部》中,密意說為「有分識」,在《化地部》中,密意說為「窮生死蘊」,在《一切有部增壹阿含》中,密意說為「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憙阿賴耶」。但是在阿含期所偏顯的是二乘菩提的解脫道,那是為了誘引畏懼生死苦的小根人入於佛法,叫作權教、又叫作方便教,是方便權巧施設的法門,只能出離三界,不能使人成佛,所以是權教。 第三,般若時,這是第三時第二教,佛在初轉法輪阿含聲聞教宣說完畢之後,接著宣講大小品般若諸經,顯說四阿含期所隱說的涅槃本際,就是空性心真如、也就是如來藏;600卷的《大般若經》不是性空唯名,而是要實修實證,要真實去觸證如來藏,觸證之後般若智慧從此開展,才算真正進入大乘佛法中開始學佛。也就是說,般若期主要是講一切諸法的根源如來藏,一切諸法緣起性空背後的法界實相,成佛所依憑的真實法,所以叫作實教。也就是說,般若諸經是七住位到十迴向位賢位菩薩所修證的總相智以及別相智。 接著,第四,方廣時,這是第四時第三教唯識教。在般若時,菩薩只得般若總相智以及別相智;還有更深細奧妙的增上慧學,一切種智無生法忍,仍然未知未證,於是 佛再次宣說方廣唯識諸經,譬如《解深密經》、《楞伽經》、《如來藏經》等等,解說八識心王種子的智慧,這個時期稱為第三轉法輪唯識教,當然也是實教。方廣諸經就是諸地菩薩所修證的道種智,但是方廣諸經的確是甚深難懂,尤其是末法眾生根器較劣,對於佛的正法難修難證,於是就有諸大菩薩示現,根據佛的聖教著書立論,詳解三乘菩提,譬如《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等廣利眾生,讓有緣眾生可以藉這些論著而契入經教。 接著,第五,法華及涅槃時,世尊入滅前宣講《無量義經》,教導菩薩們貫通一切佛法,也宣講《大般涅槃經》,宣講十住菩薩的眼見佛性,乃至佛地的見性成佛;也就是說,在這第五時所講的《無量義經》、《法華經》、《大般涅槃經》,就是把整個成佛之道的法義收攝圓滿起來,成為唯一佛乘的圓滿法教,叫作圓教。 佛說法的次第分為五時三教,就是為了引導眾生由淺入深,漸次理解全盤的佛法,這樣的施設與教導,所以叫作漸教。 由於眾生各有雜業因緣不同,所以因緣各不相同,根性也各不相同,諸佛出現於人間時,不能直接宣說大乘了義正法,先要施設方便,先從人天乘說起,然後再從阿含解脫道的聲聞菩提開始演說,等到眾生可以真實取證解脫果時,再為眾生宣講緣覺乘十二因緣法,然後再為眾生說明大乘佛菩提的法要。唯識學就是大乘佛法中的增上慧學,就是第三轉法輪所講的唯識妙義,是佛法的正統、是三乘菩提的根本。 諸佛之所以能夠成佛,都是依唯識學一切種智,諸地菩薩的無生法忍就是道種智,也就是還未修到究竟佛地時一切種子的智慧。唯識學總共有兩門,就是真實唯識門以及虛妄唯識門,這兩門具足修證圓滿以後,才能成就究竟佛道。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跟大家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第二(4)
※張尚德老師對唯識思想的貢獻
※大乘百法明門論(2)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九、廣十勝行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十九、引小乘教密意證有賴耶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