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前交叉韌帶重建 半月板縫合術後康復計劃

康復前注意要點:1.功能練習中存在的膝前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練習停止半小時內可消退至原水平,則不會對組織造成損傷,應予以耐受。2. 肌力練習應集中練習至肌肉有酸脹疲勞感,充分休息後再進行下一組。練習次數、時間、負荷視自身情況而定,且應同時練習健側。肌力、肌肉容量的提高是關節穩定的關鍵因素,望認真練習。3. 除手術肢體制動保護外,其餘身體部位(如上肢、腰腹、健側腿等)應儘可能多地練習,以確保身體素質,提高整體循環代謝水平,促進手術局部的恢復。4. 早期關節活動度(屈、伸)練習,每日只進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覆屈伸,多次練習。如屈曲角度長時間(>2 周)無進展,則有關節粘連可能,故應高度重視,及時諮詢主治醫生。5.冰敷每次20~25分鐘,每日4~6次。如平時感到關節腫、發熱明顯,冰敷次數可適當增加。可在鍛煉之後增加1次。6. 關節的腫脹會伴隨整個練習過程,腫脹不隨角度練習及活動量增加而增加即屬正常現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復正常腫脹才會逐漸消退。腫脹的突然增加應調整練習,減少活動量,嚴重時應及時諮詢主治醫生。康復程序一、早期:水腫炎性反應期(0~2周)目的:減輕疼痛,腫脹;早期肌力練習;早期負重;早期活動度練習,以避免粘連及肌肉萎縮。㈠ 手術當天: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足趾、踝關節;如疼痛不明顯,可嘗試收縮股四頭肌。即大腿前側肌肉綳勁及放鬆。㈡ 術後1天:術後24小時可扶雙拐患肢不著地行走(僅限去洗手間!)1. 踝泵:用力、緩慢、全範圍屈伸踝關節,儘可能多做。(對於促進循環、消退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具有重要意義)2. 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群)等長練習:即大腿肌肉綳勁及放鬆。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做,大於500次/每日。3. 大腿後側肌群等長練習:患腿用力下壓所墊枕頭,使大腿後側肌肉綳勁及放鬆,大於500次/每日。4. 正確體位擺放:患腿抬高放於枕頭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邊,膝關節下方應空出,不得用枕頭將腿墊成微彎位置。如疼痛不可忍受,則在醫生指導下擺放於舒適體位。5. 開始嘗試直抬腿:完全伸直腿抬高至足跟離床15cm處,保持至力竭。10次/組,2~3組/日。㈢ 術後2天:拔除引流管,拆除棉花腿,安裝卡盤支具(0°位固定)。1. 繼續直抬腿練習,10次/組,2~3組/日。2. 踝泵改為抗重力練習(可由他人協助或用手扶住大腿)。每次下床後進行可有效防止腫脹。3. 開始側抬腿練習:10次/組,2~4組/日,組間休息30秒。4. 開始後抬腿練習:俯卧位,患腿伸直向後抬起至足尖離床面5厘米為1次,20次/組,2~3組/日,組間休息30秒。㈣ 術後3天:1. 繼續以上練習,各方向抬腿練習(前、後、側向),20次/組,3組/日。2. 可扶拐不負重下地行走,但手術肢體不能承重,行走不可過多,走多易形成關節積液;㈤ 術後4天:根據情況由醫生決定開始關節活動度練習。1. 繼續以上練習。2. 開始屈曲練習: 去除支具坐於床邊,膝以下懸於床外,微痛狀態下在0°~90°範圍內最大限度屈曲。3. 伸展練習:去除支具,於足跟處墊枕,使患腿腘窩處完全離開床面,放鬆肌肉使膝關節自然伸直。(非常重要,防止跛行)3次/天㈥ 術後5天:1. 繼續加強以上抬腿肌力練習。2. 繼續在0°~90°範圍內最大限度屈曲每天練習一次。㈦ 術後1~2周:(根據個體差異的不同,屈曲角度的進度各不相同)1. 繼續加強以上抬腿肌力練習。2. 繼續在0°~90°範圍內最大限度屈曲每天練習一次,到2周後力爭主動屈曲達90°。3. 膝關節功能支具4周內保持伸直位固定(即0°)。4.負重練習詳見本文最後二、初期:保護性康復訓練期(3~8周)目的:加強活動度及肌力練習:提高關節控制能力及穩定性;逐步改善步態。㈠ 術後3-5周:1. 被動屈曲練習達100°~110°。㈡ 術後6~8周:此期為重建韌帶較為薄弱時期,以保護性康復訓練為主,屈曲範圍維持在120°以內,所有運動停量滯在5周前水平。三、中期:強化肌力訓練期(9周~12周)目的:強化關節活動度至與健側相同。 強化肌力,改善關節穩定性。恢復日常生活各項活動能力。㈠ 術後9~11周:1. 被動屈曲達120°~130°。2. 調整膝關節功能支具0~60°內活動,支具保護下進行靜蹲練習(一般10周後)。㈡ 術後12~14周:1. 被動屈曲角度逐漸至與健側相同。2. 「坐位抱膝」與健腿完全相同後,開始逐漸保護下全蹲。3. 強化肌力,但不加大負荷,只增加練習的角度、次數及時間。㈢ 術後15周~3個月:1. 主動屈伸膝角度基本與健側相同,且無明顯疼痛。2. 每日俯卧位屈曲使足跟觸臀部,持續牽伸10分鐘/次。3. 坐位抱膝角度與健側完全相同後,開始跪坐練習。4. 開始蹬踏練習。四、後期:逐漸恢復日常活動期(3個月~6個月)(可去除支具)目的:全面恢復日常生活,強化肌力及關節穩定,逐漸恢復體育運動。後期提高最大力量,選用大負荷(完成12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8-12次/組,2-4組連續練習,組間休息90秒,至疲勞為止。1膝繞環練習2跳上跳下練習3側向跨跳練習4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繩及慢跑。5 運動員開始基項動作的專項練習。6 踩皮球練習(以利於本體感覺恢復)五、恢復運動期:(7個月~ 1年)目的:運動中強化肌力,及跑跳中關節的穩定性。恢復一般運動水平。 六、全面恢復期:(1年後)目的:全面恢復運動或劇烈活動。強化肌力,及跑跳中關節的穩定性。逐漸恢復劇烈活動,或專項訓練。(但需根據個體情況而定)負重訓練:1 .半月板縫合2針以下(包括2針):30歲以下者術後2周開始部分負重,負重為體重的1/3到1/2,負重3-4周後才完全負重,一般在負重第三周後去一支拐杖,注意下地活動後進行冰敷;40歲以下者術後3周開始部分負重;40歲以上者則術後4周開始部分負重。2.半月板縫合2針以上(不包括2針或體部橫裂縫合患者):術後4~5周後開始手術肢體部分負重,負重為體重的1/3到1/2,6~8周後才完全負重,注意下地活動後進行冰敷。
推薦閱讀:

彈力帶燃脂計劃
第三幕筆記計劃
為什麼所謂的堅持都成了記憶河流中的一灘爛泥
我的17年計劃
中國重型火箭擬命名長征九號 計劃2030年首飛

TAG:計劃 | 韌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