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800W的學區房相比,古人或許更想要一條溫暖的秋褲

都說第一個提醒你穿秋褲的人一定是愛你的人,那小編就當仁不讓了!

起風了吧?沒對象吧?

挺冷的吧?沒人摟吧?

手挺冰吧?沒人牽吧?

傻眼了吧?想脫單吧?

想太多了,還是一起穿秋褲吧!

說,小編是不是最愛你的人?

然而,你或許不相信,這種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國民禦寒單品居然是地道的舶來品?

晚至16世紀,歐洲宮廷里出現了秋褲的雛形,就是下圖裡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穿的這種像白色長筒襪的東西。

亨利八世喜歡穿一種由羊毛製成的緊身褲。

這種褲子後來分化出兩個支派,一個是我們熟悉的秋褲,另一個是我們同樣熟悉的打底褲

此後,為了抵禦來自北冰洋的寒風,來到北美大陸的歐洲人吸取了亨利八世緊身褲的精華,設計出一種連體內衣。這種內衣將人體上下身全部包住,手腳腕口緊收,鎖住熱量,是秋衣和秋褲的無縫結合體。

十九世紀美國報紙上的連體內衣廣告,小編唯一想知道的是穿著這種內衣怎麼上廁所……

而現代意義上的秋褲,在1915年才由加拿大人弗蘭克·斯坦菲爾德申請了專利(對,你沒看錯,所以秋褲也有專利),出現以後迅速火遍全球。20世紀60、70年代至今,更成為秋冬防寒保暖的利器。

而與早早感受到緊身褲溫暖的歐美古人相比,中國古人的冬天,可就寒冷得多了。

首先,光是「褲子」這種形制的服裝在中國普及,就花了很長時間。先秦和漢代的時候比較常見的下裝是「裳」——用幾大片布縫綴起來的、類似裙子的東西。比較正式的服裝「深衣」,就是把上裝和裳縫在一起的。

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帛畫,圖上男子所穿就是深衣

所以說先秦時代如果穿著裳或深衣出街,其實不用穿內褲,因為它們非常寬大,會把你的下半身遮得嚴嚴實實。只是在坐下的時候要注意,最好是跪坐。如果像現代那樣兩腿分開,大喇喇往地上一坐……不說了,社會風氣糾察隊要來了。

而如果想在「裳」裡面穿一件護腿,比較常見的選擇是「絝」。這個字讀音與「褲」相同,它作為「褲子」的這個意思,後來也演化出了「褲」字。

東漢的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到「絝,脛衣也」,也就是用於保護小腿的服裝。段玉裁註:「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意為遮蓋)兩脛。」至於左右褲管,許慎也記下了它們的名字「襱」,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注釋:「蘇俗曰褲腳管。」

對比一下今日褲子的結構,可以發現許慎漏掉了一處重要的褲子部件——褲襠。

《說文解字》中沒有「襠」或者類似含義的字,並不是許慎的疏忽,而是因為那時的「絝」就是一種開襠褲,是沒有褲襠的。

這一點也得到了考古發現的證實。荊州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一件鳳鳥花卉紋綉紅棕絹面綿絝,就是絝腳上端與絝腰相連,後腰敞開的開檔式。

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綿絝結構圖,左為正面,右為背面。

圖自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馬山一號楚墓》

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綿絝實物圖

圖自《江陵馬山一號楚墓》

實際上這個時候,在下層勞動人民和士兵中已經常見有襠的褲子——「褌」(音昆),其中的一種「犢鼻褌」,類似於後來的平角短褲。

穿著褌的勞動人民,山東沂南漢畫像石墓線描圖

與絝相比,這種褲子在幹活、行軍的時候,可方便得多了。但是,也正是由於褌與體力勞動關係密切,上流社會一直不屑於穿著。

那麼,自認為高貴的絝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有襠的呢?

一種說法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戰士們騎馬的時候,必須要穿上有褲襠而且更窄一些的褲子,以方便行動,保護自己的私密部位,合襠褲這才慢慢流行起來。

而另一種說法則惡趣味得多。據說漢昭帝即位後,大臣霍光專權,把自己的外孫女立為皇后。為了防止漢昭帝與皇后之外的女人親近,霍光竟下令讓後宮女性全部穿上合襠褲,只有皇后一人可以穿開檔的絝。後來,宮裡流行穿合襠褲的說法傳到民間,百姓們也紛紛穿上了有襠長褲。

霍光像

不管這兩種說法孰真孰假,至遲在南北朝時期,已經流行起穿「袴褶」的風氣。袴在當時指一種合襠的大口褲,而褶是一種廣袖上衣。在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中,可以發現很多關於袴褶的資料。

南京雨花台區華為工地南朝墓出土的畫像磚中,出現了穿袴褶的人物形象,此為畫像磚拓片

至此,合襠褲才變成一種全國人民都熟悉的服裝。但同時,開襠褲也依然活躍在歷史舞台上。

晚至宋元時期的墓葬中,還經常隨葬開襠褲。但研究者發現,墓中隨葬的開襠褲尺寸均大於合襠褲,因而推斷:當時合襠褲穿在裡面,而開襠褲則是套在合襠褲外面的。

南宋 牡丹紋羅開襠褲,福建福州黃昇墓出土

為了防寒保暖,古代冬天穿著的褲子,常常會有一層襯裡,襯裡與面料之間會加入一些填充物,比如前文介紹的那件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絝,填充的材料就是綿。

但這個綿並不是棉花,而是用蠶繭表面的亂絲加工出來的絲綿,所以綿這種填充物,只有有錢人才能用得起。

想像一下,土豪穿著綿褲,長長的上衣也是加了綿的,外面沒準還披了一件毛皮的大氅。室內的爐子里,炭火燒得正旺。啊!溫暖的冬天。

而貧窮的人家,只能在衣服褲子中填充一些亂麻、葛等植物纖維,再靠著自身的抗凍體質與冬天的寒冷做鬥爭。生活在巴蜀、兩廣等地方的人,過冬可能還比較愉快,要是不幸生在黃河以北……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並不是虛構。

一直到了元代,棉花被廣泛種植,棉質冬裝才成為人們過冬的武器。明清時期,棉襖、棉褲等更為流行。清代小說《鏡花緣》第六十回中講燕紫瓊「身穿紫綢短襖,下穿紫綢棉褲」,短襖加棉褲的冬季著裝,是當時人習見的。

晚清時期穿棉褲的衙役

棉褲固然保暖性能一流,但穿過的人也知道,它的一大缺點就是體積龐大,穿上以後整個人都臃腫起來了。

還有一大缺點:冬天早上從熱被窩裡爬出來,套上冷棉褲的時候,那感覺不要太驚悚啊……

圖11幾十年前北方冬天常見的棉褲

因此,輕便舒適又具有一定保暖性能的秋褲進入中國並開始批量生產後,很快被人們視作過冬神器,甚至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人手至少一條」的程度。

雖然現在,隨著空調和供暖系統的改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嫌棄秋褲太土而不願意穿秋褲。

但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以及一部分80後、90後來說,秋褲確實是多年以來的溫暖記憶。如果秋褲在古代就能獲得批量生產,怕是也會成為暢銷貨的吧。

所以,不要再問小編「選擇八百萬學區房還是環遊世界?」了,這和「夫妻幻想自己中了五百萬,因分配不均大打出手」有區別嗎?

小編選擇……穿!秋!褲!

作者:黑逗


推薦閱讀:

秋褲,還是當穿就穿
富婆開300萬路虎賣秋褲 土豪有錢就是任性
媽媽再愛我一次之——男士秋褲測評
《北朵》妞兒的秋衣秋褲~
你凍得穿上秋褲,這裡卻成了開滿紫色花海的仙境!

TAG:古人 | 溫暖 | 秋褲 | 學區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