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宗七經詞句註解索引 六劃之二

禪宗七經詞句註解索引 六劃之二

色身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懺悔品第六之五

指人們的血肉之軀。

色究竟天宮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一第四章

修行到了色界四禪的最高境界,脫離了欲界色界的煩惱,但還有自心的微細煩惱,未得自由自在。到達這個境界,就說到了色究竟天宮。

色陰區宇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八第五十二章

區,指時間區間;宇,指包含的範圍。色陰區宇,包括在色陰起作用的時間內所發生的種種現象。

合則中離,離則兩合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六第使五章之一

如果說眼根與色塵合為眼識,即是說眼識中有一部分是眼根,一部分是色塵。眼根能知,色塵無知,能知與無知之間,應當有一個相離的界,就是「合則中離」。所成的眼識中,一部分與眼根合,一部分與聲塵合,就是「離則兩合」。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可能成立的。如此綜合推度,不可能建立眼識界。

眾生壽命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漸次

此處所說眾生,俱是心中幻化眾生。此處所謂壽命,即是幻相持續之時。

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心中眾生,就是成佛資糧,何必往外尋求?修行眾生明白此理,至此還愁不能作佛?即此生死,立證涅槃。昨日妄分別,如今一切休。昨日一切皆如夢,如今一念入聖流。

眾生五性差別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彌勒何得永斷輪迴

一、聲聞緣覺種性,二、菩薩種性,三、如來種性,四、成佛種性,五外道種性。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清凈慧為何凡聖有別

第七、依與正對。涅槃經說:我以佛眼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所說究竟,即是法性。

名須菩提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是梵文音譯,意譯善見、善觀、空生,也是隨便起的一個名字而已。

各有所還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三第七章

這分別性,即常人通過思維以判斷分別事物的功能,由此產生前六識,這前六識名為分別事識。各有所還的「還」,指還歸所生之處,即還於所緣的客塵。

莊嚴凈土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莊嚴凈土分第十

不染不著,無穢垢,是為凈土。《維摩經。佛國品》說:「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已入不二法門的菩薩,無所謂凈不凈,一切世間都成凈土。莊嚴,是嚴飾之意。凡夫認為,死後到西天,那邊到處是金壁輝煌的宮殿,遍地是玉樹銀花,一片富麗堂皇,五彩繽紛,這便是莊嚴凈土。二乘人以無作境界為莊嚴凈土,貪著禪樂,以此為涅槃。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莊嚴凈土分第十

為了分別事物,為了說法教化,必須因相立名。窮人希望兒子長大能過好日子,給兒子起名叫做金貴;又怕兒子長不大,取個賤名免招災,叫做狗兒。金貴日後未必金貴,狗兒本來並非狗兒。莊嚴、凈土、佛土、無生、涅槃等等一切名,都是施設的名字,並無實義。名本無實相,凡夫自立的莊嚴佛土相,固不可取;二乘立的莊嚴佛土相,亦是虛妄。菩薩看莊嚴佛土,離是非相。莊嚴,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這是本經常用的句式:「是××,即非××,是名××。」這就是本經表達的一個重要觀點:離筌求魚,離言入義。

但又要避免走上另一極端,不能說萬法皆空,不要以無知為真知。言可入義,無言亦難入義,多聞善義才可入義;言不等於義,必須離言才能得真實義。

莊嚴劫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付囑品第十之六

劫,是一個很大的時間單位,一小劫約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一大劫約一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一大劫中總有成、住、壞、空的十八增減小劫,於「住劫」中,以華光佛為首,至毗舍浮佛,有千佛出世來莊嚴凈化這個時代,所以稱為莊嚴劫。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文殊師利因地如何發心

無生死之人也。謂若計有我是免輪迴之者。即是未免我執。我我所忘方為解脫。即是照五蘊空。度一切厄。外遺世界內脫身心。不計身,身同虛空。不計心,心同法界。

亦不可說無知覺性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文殊師利因地如何發心

不是無受,是身受心不受。本生生經說:「諸行尤相續,諸所受皆滅,寂靜永清涼,是無餘涅槃。」

妄想識滅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二第八章之一

八識中的第六識,名為意識,一切妄想的生成,都與意識有關。這裡說的妄想識,就專指意識。妄想識滅的真實義,指遠離主觀意識,則一切妄想不生。

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清凈慧為何凡聖有別

及至菩薩七地,仍是夢中修道。此後圓明證悟,始知煩惱本無。所謂能斷智慧,功用亦是虛妄。譬如夢中服藥治病,覺病痊癒。從夢醒來,則知本來無病無葯。所以說名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妄見涅槃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凈諸業障遠離四有為相

因厭見流轉而趣寂耽空,志在灰身滅智,妄認頑空是涅槃。

妄見流轉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凈諸業障遠離四有為相

因執四相而形成妄業,因有妄業而有妄見流轉。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文殊師利因地如何發心

執為人我。地、水、火、風四大,從緣假和合有,無我、無主。畢竟是空,離我我所。凡夫種種造業,長劫輪迴,只由執此四大為我。

江州別駕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自序品第一之二

江州刺史的侍從官。

汝若返照,密在你邊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自序品第一之四

當以清凈心返照自己的本心本性時,便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便能開發無上的智慧,獲得無上菩提。這些功夫,靠自己修證。所以說「密在你邊」。

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七第五十一章

有人不遇明師,不斷妄惑,在修菩提中墮入魔道,世間不明底細的人,把墮入魔道的罪過歸於菩提。在此,世尊特別指出,出了弊病,應從自心找根源,不要錯怪菩提。

安秀二師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護法品第九之一

即慧安、神秀二大師,都是六祖的師,原來同在黃梅師事五祖。

安處徒眾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上下同修,和諧安處。依善知識聽三世佛平等法。

如土長苗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漸次

如種穀等,依土長苗。收子之時,苗土俱棄。種喻覺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悟凈圓覺方便法,依幻法而起幻智,從此而忘心入覺。入覺則前二皆除。

如來三十二相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一第二章

如來,是意識領域中的一個抽象概念,不存在色身相。《大智度論》載有三十二大丈夫相,一般認為是釋迦牟尼的色身相。這三十二相如下:一、足底平正,二、足底有輪狀紋;三、手指纖長;四、手足柔軟;五、手足掌紋如縵網;六、足跟平滿;七、足趺高滿;八、股骨如鹿王;九、手過膝;十、陰部如馬陰內藏;十一、身體橫豎相稱;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右旋向上;十四、身金色;十五、身放光明,照及一丈;十六、皮膚細滑;十七、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平滿;十八、兩腋下隆滿;十九、身如獅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圓滿;二十二、具足四十齒;二十三、齒白齊密;二十四、牙白凈;二十五、頰車如獅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廣長舌;二十八、音聲傳播深遠;二十九、眼目明凈,色如金精(青色);三十、眼睫毛如牛王;三十一、兩眉之間有白玉毫;三十二、頂上有肉,高起如髻。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唐僧宗泐、如[王*巳]註解:如者真如也,不偽曰真,不異曰如。此真如體,貫徹三世,綿亘十方,非空非有,不變不遷,名如來性。若有所得,即非佛菩提也。

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七第十九章

溫陵禪師曰:體雖無變,用乃如如,故即心即法,即法即心也。

孤山禪師曰:上問俱非,約真諦示如來藏。此文俱即,約俗諦示如來藏。以藏理即無而有,十界宛然故也。

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七第十九章

溫陵禪師曰:雖滅塵發真,於一多小大,能一切如,而本妙圓體,初無變異,故非心非空,乃至非世出世法也。

如來藏中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文殊師利因地如何發心

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梵文阿賴耶識,意譯如來藏。此如來藏,能興造善惡諸趣眾生。妄是它造,真亦它成。

如來藏自性差別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立名付囑護法

如來藏,即圓覺在纏之名。妄不能變,名為自性。隨緣起妄,名為差別。

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七第十九章

以分別心看,從不同的角度看,可以離即離非,也可以是即非即。在修禪進入甚深如幻三昧境界時,如來藏心是一切幻相之源,是染是凈,成魔成佛,都是此心作。

溫陵禪師曰:此文似乎矯亂,而各有所主。初曰「本妙圓心」,自體言也,次曰,,自用言也。終曰:「妙明心元」,合體用而鹽之也。

長水禪師曰:「本妙圓心」「非心非空」 等,約非相以明真諦也。「元明心妙」「即心即空等」,約即相以名俗諦也。「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非即非」者,約遮照以明中道諦也。此約二門不二,唯是一心。雙遮真俗,故曰「離即離非」。雙照真俗,故曰「是即非即」。三諦一體,故皆雲即如來藏。

且法界一如,本無名相,因迷有妄,對妄說真。真妄相形,名言不息,隨名執相,顛倒何窮?是故,因言遣言,以至無遣。初且以非遣相,次乃以即遣非,終帶名言,未極一真之旨。離即非即,言語到斷,心行出滅,方現一真法界如來藏心。故《維摩經》三十一菩薩說不二法門,皆以言遣相,文殊師利以言遣言,維摩大士以無言遣言,方為究竟。此之三義,亦佛山如是。

維則禪師補註曰:「是即非即」者,如雲不離即,不離非也。

如來應供等正覺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四第一章

對待禪定中的景象,不加分別,譬如看到一塊顏色,不去分辨它是紅是黃、會對增長功德是有利還是無利,不想它似什麼東西,心如止水,寂而照之,離一切想,便是如來。稍有少想,都不是如來。應供,從字面解,意思是應當供奉,其深層含義是把如來境界當成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標。等,即是等無有異,等正覺,即是對見聞覺知的所有景象,捨棄一切主觀妄識,能等無有異地覺知其本來面目。用當今哲學界的話說,就是認識客觀事物達到主客觀高度統一的境界。

如來法身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一第四章

法身,指一個人對一切事物認識的集合,包括人生觀和世界觀。

《佛遺教經》說:「汝等比丘,勿懷憂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由此可知,如來法身即是佛世尊神聖的思想品德,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於一切時都保持自覺聖智,於如幻三昧中,神通自在,萬法如如。具有這樣的認識境界,就說修得了如來常住法身。

如來以二種神力建立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二第四章之二

這裡說的神力,是修習菩薩行的人長期刻苦修鍊開發的般若智慧和功德。可通過上師的加持得到激發和加強。句中的「建立」二字,實叉法師翻譯作「加持」。

如虛空花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三第八章

塵緣想相,都是空花。捏目成勞,會見空中生花。塵緣想相,都像空花一樣,並非實有。

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文殊師利因地如何發心

若唯一度,未展虔誠。若過於三,禮煩則亂。故三周終始。

如是我聞一時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序分

楞嚴經卷一第一章

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第一章

現在傳世的佛陀說的一切經書,是在佛滅度後的第一個結夏安居,在七葉窟舉行有五百位大阿羅漢參加的第一次經律結集時,由阿難背誦出來,由大伽葉記錄整理而成的。句中的「我」字,即是阿難自稱。

《龍勝論》載:世尊將辭世時,阿難向世尊請教:「如來在世親自說法,人皆信受。如來滅後,一切經首當立何言?」世尊答:「當置『如是我聞一時』六字」。如是,表明實有這回事;我聞,表明是如來說的,是我聽聞的;一時,指某一日,表明佛說這經法的時間。

如野馬陽焰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九第五十五章之一

遠處浮塵在陽光反襯下,如野馬賓士般瞬息變幻,用野馬陽焰比喻這種變幻的情景。

如中陰身自求父母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九第五十五章之一

前相已滅,後相未顯,名中陰身。這時,不管幻相將往何處變化,修行人不作意攀緣,任其顯隱自如,便說是自求父母。

如魚鳥龜蛇之類,充斥國土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四第四十二章

這裡說的國土,比喻如幻三摩提中顯現的境界。從此以下,敘述生出十二類眾生的根本原因,所用的句式,都是「因世界××輪迴,由×顛倒,和合×而成八萬四千××亂想,稱這是×生。如××××之類,充斥國土。」 試把其中幾類的主要詞抽出來看看:卵生類,虛妄、動、氣、飛沉;濕生類,執著、趣、暖、翻覆;無色界,銷散、惑、暗、陰隱;非有色,相待、偽、染、因依。這一來,各類成因,便一目了然。出世間禪中的景象,似真非真,所以名為如幻,所舉世間事做比喻,是很勉強的。十二類的因果,因既不實,果自虛妄,前因後果之間,並非必然。說經之人,隨緣方便,所舉例子,信手拿來;讀經之人切莫執著,離言說相,才得圓通。魚鳥龜蛇等等,都是比喻,說妄破妄,妄不是真,以妄當真,真不可得。

如銷金礦,金非銷有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金剛藏何以復有無明

比如把金礦冶煉成金,不是因為冶煉才有金,而是金礦里本來就有金。把金礦冶煉成了金,就是純金,再不是金礦。冶煉之前,冶煉以後,金的本性沒有改變。這個比喻很確切,如來圓覺之性好比是金的本性,冶煉之後,消了幻垢,便顯出不壞不雜的圓覺清凈之性了。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文殊師利因地如何發心

唯識百法明門所說百法,即是佛法的法界。善惡諸法都從阿賴耶識出。一切修行,為的就是轉染成凈,轉識成智。

如水中月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三第五章之二

水中月,不是天上那個實在的月,卻相當真實地反映出天上那個月。聖智境界,如實地反映了常住的法界,所以說聖智境界不出不入,如水中月。

如如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四第六章

在世間智的範疇內,全面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是如如。但是,科學沒有終極,誰也不能說自己已站在真理的終點,只有無知的狂人才會說這等痴話。在自覺聖智範疇內,「如」離心離想,想,即是主觀意識。凡帶有少分想,都不是「如」。怎樣才算如如?無法用語言文字說得清。例如,在如幻三昧中,見到妖怪,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瞬間即逝;見到神佛,知其是妄,不愛不受,轉眼亦亡。寂而照之,自心清凈,才有可能見如如。

那由他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數量詞。唐僧宗泐、如[王*巳]註解:十億為洛叉。十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那由他。或說:百億、千億、萬億都可說是那由他,大意就是很大很大的數量。

那由他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四第三十八章之二

維摩詰經見阿閦佛品第十二第四十九章

計數單位。僧肇曰:十萬為一那由他也。

《玄應音義》卷三則以之為十萬,《慧苑音義》卷下以之為一億,而《佛本行集經》復有千億與萬億二說。


推薦閱讀:

【技術貼】開卷助理——古文字檢索新思路
建立「開卷助理」新的RMP檔
詩詞索引 宋 范仲淹
快速理解索引原理

TAG:禪宗 |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