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易經繫辭》通講(八)

上一節課我們講到了文王八卦,把八卦方位、五行、天干地支都簡略介紹了一下。下來以後,很多同學都說不是很清楚,大概有些新同學沒有聽過七葉兄在《陰符經》中講陰陽五行的部分,那我們現在就把五行和天干地支的基本內容都補充一點。以使大家能把這些知識與文王八卦的內容聯繫起來。  

五行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木火土金水,這是古人樸素的世界觀,也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科學思維方式。古人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是由幾種基本元素構成的,這幾種元素概括起來就是木火土金水。按照一般的理解,木就是植物、樹木的感覺,主要特性是生長性、生髮性。植物要不斷地生根發芽,種子也要生長,一顆種子會慢慢延伸成一大片植物。火的特性就是具有熱能和光能,有溫暖和光明之義。土具有包容性和含藏性,比如五行中的木、火、金、水,都是離不開土的,都是大地上的現象嘛,所以土在五行中居中,非常重要。金不是我們現代人指的黃金,而是泛指金屬,有硬度、強度,在五行的各種物質裡面是最硬的,有「斷」的特性。我們鋸木頭也好,砸石頭也好,都可以通過金的特性來解決問題。還有一種是水,它的特性是流動和濕性。對生命體來說,水的作用非常大,生命體的各種元素正是通過水的運化、運行,分布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以上就是五行的基本概念。

  

古人認為,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就是由這五種元素綜合產生的。順則生,首先是相生;然後是相剋。七葉兄在講《陰符經》的時候把五行的關係講得非常清楚,生、克、消、長、轉這五種關係都講得很透。我們這裡只談一下五行的生、克就行了。用圖例來表示:

  

生:木→火→土→金→水→木克:木→土,火→金,土→水,金→木

  

也可用這個圖來表示:

  

  

從日常經驗中來看,這些道理也很淺顯。木頭點燃了就生火,火燃完後變成泥巴就生成了土,礦產資源和金屬元素都是土裡面生出來的,所以土就生金。金生水這個現象一般人覺得不太好了解,但是按照地理學來說,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的地方地下水源也會很豐富。比如我們中國的西北部高原地區,金屬礦產非常豐富,亞洲的各大河流也都是發源於這些高原上的,所以金生水,就是這個特點。反過來,水又生木,沒有水的地方,比如沙漠就長不出植物來。

  

相剋是怎麼回事呢?木克土,莊稼長了一季之後,土地被植物吸收了營養就會變得貧瘠,那就相剋了,就要給它施肥,土壤才能恢復它的生長能力。火克金是什麼呢?我們平時說真金不怕火煉,實際上金還是怕火的,只不過純金的溶解度比較高,相對其他金屬來說,不容易被融化。土克水比較容易理解,我們平常都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土就是克水的,我們搞水利要修堤岸來控制水的流動路線、範圍和區域,就是利用土克水的道理。金反過來又克木,鋸子、斧頭造來就是砍伐樹木的,所以是金克木。這就是五行之間的關係。

  

五行是五種基本的物質元素,為什麼又會有方位呢?東方是木,南方是火,西方是金,北方是水,中間是土。這和古代天文學的關係非常大,這涉及到古人觀察天象,五行在天象上是代表五星的,就是我們熟悉的金木水火土五星。在漢代的時候,又叫做五緯。我們說星辰,辰指的是日月,五星為緯。漢代「緯書」流行,儒家六經都有相應的緯書,實際上就是把儒家的思想附會天上的星相變化,形成了一整套對應系統,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具體表現。那麼,與《易經》相應的緯書就叫《易緯》,包括《乾鑿度》、《稽覽圖》、《通卦驗》、《干元序制記》等等。我們如果看李鼎祚的《周易集注》,裡面保存了許多漢易的內容,就經常會遇到對這些緯書的引用。這都是把《易經》與觀察天象結合起來而產生的。

  

春分的時候,如果站在中國的中原地區觀察,木星處於正東方,所以叫做「春分木現於東」;到了夏至的時候,我們在中原地區觀察,就是「火現於南」,火星對應於正南方;秋分的時候,是「金現於西」,金星在西邊出現。冬至的時候,水星就現於北方,是謂「水現於北」。從東南西北的方位一來看,木火金水都有了,那麼中呢?中指的是我們在觀察天象時的立足點,我們是在地球上觀察的,是站在「土」上觀察天象的,所以一切都是以這個觀察點為基礎的。否則,也就談不上一年四季天象的變化。必須要有這麼個立足點,要有這樣的基礎,才會看到有一系列的天象變化。這就是觀察星象來確立五行的方位,同時,一年四季的方位也是配合星象觀察,才確定下來的。

  

有了五行的概念後,就相應生髮出了天乾的概念。什麼叫天干呢?天,就是天象,這個干(一聲)實際上應該讀干(四聲),是主幹的意思。按照道家的思維方式,任何一個元素都是要分陰陽的。木分陰陽,就是甲乙;火分陰陽,就分為丙丁;土分陰陽,就是戊己;金分陰陽,就是庚辛;水分陰陽,就是壬癸。這就是十天乾的來源。

  

  

所謂的分陰分陽,我們該怎樣體會呢?古人是用比喻來說明問題。比如甲木和乙木,也稱為陽木和陰木。怎樣來感覺呢?甲木,古人的比喻就是棟樑之木;乙木是什麼呢?就是桃李果實之木。棟樑之木,就是這種木材最本質的運用;而桃李之木重視的是花果,木質的本身是藏在背後不用的,所以為陰木。南方丙丁之火,指的是麗日,是由太陽產生的熱能、光焰;丁火就是燈燭之火,就像蠟燭、馬燈點燃的那種星星之火,是隨時可能熄滅的。但是丙火,即太陽之火是不會熄滅,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雖然說我們有黑夜,但是晚上太陽並沒有熄滅啊,它不過是轉了個方向而已;而燈燭之火就很飄搖、孤零零的,所以是丁火、陰火。戊己土,古人認為戊土是城牆之土。古代實行的城邦制,實際上一城即為一國,所謂的城牆,是代表一個國家的,這個戊土顯示出的,就類似於我們現在國土的感覺,當然應該是陽土。己土是什麼呢?就是田園之土,自家的菜園子、自留地之類的,總之是具體又狹小的。庚辛金呢?庚金是陽金,指的是刀劍斧鉞之金,是兵器之質,是人們冶煉金屬最的本質目的;而辛金指的是女人經常戴的耳環、首飾這些小金屬裝飾品,當然就是金的附屬用途了,所以為陰金。壬癸為水,同樣的道理,壬水指的是江河湖海之水,癸水指的是雨露、汗水,等等。《黃帝內經》裡面說「女子十四天癸至」,為什麼不說是天壬而要說天癸呢?壬癸雖然同樣代表水,但這個壬水就太大了,是江河湖海之水。天癸指的是女子月經初潮來臨,是身體內很小的水,僅僅是生理上變化的顯現,所以是癸水。

  

天干在整個四季方點陣圖上是有所體現的。東方甲乙木,是春天;南方丙丁火,是夏天;西方庚辛金,是秋天;北方壬癸水,是冬天。這就是五行與四季、方位、天干相配合的基本格局。除了天干,還有地支,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十二地支大家可能也基本了解,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國的傳統紀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農曆,就是從天干地支來。比如我們今年是戊子年,前一個字「戊」就是天干,後一個字「子」就是地支,按干支紀年的規律來推,明年就是己丑年。我們常說,六十年為以甲子。甲是天干中的第一個,子是地支當中的第一個。天乾和地支相配的第一年,就叫做甲子年。最早的甲子,相傳是從黃帝時代開始的。從我們現在的戊子年開始往回推推,推到第一個甲子年,一年不差地推下去是什麼時候呢?是公元前的2697年,又稱為黃帝元年。相傳用干支紀年,就是黃帝的大臣(也有說是黃帝的老師)容成子首創的,他創建了天文曆法。第一個甲子年離我們現在,相距已經四千七百多年了,我們說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這麼來的。天乾和地支的配合,天干只有10位,地支卻有12位,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天干就完了,地支還剩下兩個怎麼辦呢?剩下的兩個又回頭和天干相配,這個時候,甲就配戌,成為甲戌;乙就配亥,成為乙亥,然後繼續輪迴。輪迴到下一個甲子,正好就是六十年。

  

我們人的一生,最多只能活過一個甲子,能活過兩個甲子的人,不能說沒有,但在人中也算是鳳毛麟角,稀缺無比了。我們一般人活過了60年,活夠一個甲子的人,基本上算是活夠正份,夠本了。好一些的人,苟延殘喘到七、八十歲,也就很不錯了,就叫做高齡了。如果連一個甲子都沒有活到,大家就會覺得不划算,就是早逝。

  

一個甲子是六十年,我們古人紀曆,是分為年、月、日、時。月是地支來記,也和天干相配,比如黃帝元年,正月這天不叫做甲子月,而是叫做丙寅月,這在上面圖中可以體現出來。我們有時候看古書,上面說歲在甲卯、寅月如何,其實指的就是甲卯年的正月。農曆二月是卯月,從丙寅、丁卯順排,重新又回到丙寅月的時候,這個周期是5年。日和年的演算法差不多,也是甲子、乙丑這麼推,從第一個甲子日到下一個甲子日的輪迴就是60天。時間是用地支來計算的,每一個時辰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兩個小時。這就是古人年月日時的紀曆方式,今天補充說這些,也是方便大家對傳統文化有個基本的了解。

  

上面這個圖已經體現了木火土金水五行,也體現了天干,但地支又如何體現呢?我們可以把12個月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區,土在中間。因為我們是在地球上區分的四季,離開了這個觀察點就沒有時節的概念,所以中土是作為基礎的。地支是怎麼回事呢?農曆十一月是子月,十二月是丑月,正月是寅月,依次類推(見上圖)。每一年的開端是寅月,是冬天和春天相交的地方,從寅月開始進入春天,整個天干地支就可以通過這個圖像表現出來。那麼,這個圖和易經有什麼關係呢?我們上一次講了文王八卦圖,南方是離卦,北方是坎卦,西方是兌卦、東方是震卦。這跟文王八卦的方向完全是一樣的。在卦氣的學說裡面,坎、離、震、兌被稱為四正卦,位置擺得很正,同時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這中間還涉及到卦氣,即具體每月每天的卦氣在一年之中是怎麼消長變化的。

  

乾卦代表的是陽氣的生長性,坤卦代表的是陰氣的收藏性。按天算,就是從一天的子時開始,按月算,就是從11月開始的子月開始,一陽來複,用復卦來表現。復卦只有一根陽爻在下,其它都是陰爻,是從坤卦中演化出來的。經過一個月的陽氣上升以後,二爻變為陽爻,成為臨卦。所以子月代表性的卦象就是復卦,丑月代表性卦象就是臨卦。到了寅月,天地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就成了地天泰卦,上面是坤卦,下面是乾卦。到了卯月,陽氣繼續上升,就成了雷天大壯之卦。再往上升,到了辰月,就成了澤天夬卦。到了巳月,就恢復到了乾卦。緊接著,午時一陰生,到了午月,一陰始生,就形成了天風姤卦。再往未月走,下面就生了兩陰,成為天山遁卦,逃遁嘛,表明陽氣在開始逃跑了。再下來,是天地否卦。到了酉月,就是風地觀卦。到了戌月,陽氣被剝蝕、消滅得差不多了,就成了山地剝卦。到了亥月,陽氣全部消失,回到陰氣最盛的時候,就成了坤卦。

  

這十二月卦稱之為消息卦,又稱之為辟卦。闢為開闢之意,表示用這十二個卦象開顯了一年十二個月在陰陽二氣上的消長特性。從子月到巳月,即由復卦變為乾卦的過程,為陽氣得養而生息,所以復、臨、泰、大壯、夬、乾這六卦,稱為息卦;從午月到亥月,即由姤、遁、否、觀、剝、坤依次變化的過程,即為陽氣由盛轉衰而漸消的過程,所以又稱這六卦為消卦。十二月卦總稱消息卦,就是說我們通過這十二個易卦,可以從中觀察到一年當中陰陽二氣的消減、漲息變化規律,可以從中得到一氣流行變化的消息。

  

我們從這裡可以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最喜歡的就是一種整體觀,啥子東西都要搞成一個整體,不管是天文地理還是社會人文,一定要納入一個整體。所以我們在這裡也要體會到,學習傳統文化,一定不能肢解整體,搞得支離破碎,拿到一塊就開跑,以偏概全地以為有所得,那就肯定不行。我們這裡講《易經》,書院網站上有個網友發了帖子,談了自己在《易經》上面的很多體會。《易經》其它的道理他不談,只把《易經》的六爻純粹分成天地人三才,說上兩爻是天,中兩爻是地,下兩爻是人,完全用天地人來硬套,自己也建立了一套三才四象的理論,然後覺得過去諸家大儒解易都錯了,只有自己是獨窺大易之玄奧。我們說,六爻是可以代表天地人三位的,但是歷史上都把這種說法放在最後,因為從六爻的結構上來說,還是根據上下卦而來的,如果分成天地人,就把上下卦的格局打破了,八單卦也就不成立了,傳統文化中的卦氣之說也就不存在了。但是網上這個朋友就非要這麼弄,還以為是自己獨創的方法,其實是把整個卦象割裂開了,這樣就勢必走上歧途。

  

所以,我們不論學易還是學習其它傳統文化,都必須要有整體的觀念。就像我們上節課講到如何判斷卦爻時,講到了得位、得中和乘剛、承柔的問題,也講到了同群者孚,異群者應的規律。如果只從得中的觀點來說,有些卦爻明明得中,為什麼爻辭不好呢?這就是因為沒有把其它因素綜合考慮進去。所以我們任何事都要整體觀察,才能得出綜合的結論。

    

  

現在,我們畫的這個圖已經變得很複雜了,它顯示了從易卦到五行、天干、地支、方位、四季、月份的內容整合,形成了我們中國最樸素的一套科學思維方法,也是一套最基本的時空觀理論。我們最初畫起來的時候覺得很清晰,先是春夏秋冬,然後是木火土金水,然後加上天乾的甲乙丙丁,再加上地支的子丑寅卯,再加上十二消息卦,這下就熱鬧了,讓人覺得好複雜啊!遇到這種圖,我們只要把類型分清楚,一個一個地查看來源,看清楚後就會覺得思路很清晰。

  

以上就是我們對文王八卦圖的一個補充,也算是對中國傳統的、樸素的科學思維進行一個基礎性的學習。接下來,我們還是繼續講繫辭。

推薦閱讀:

易經先天八卦圖
《黃帝內經》的10條天規,法天地陰陽!
易經八卦講座4
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入門口訣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