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方一把雙刃劍!——胡希恕經方醫學系列學習條文T038

經方一把雙刃劍!——胡希恕經方醫學系列學習條文T038

原文: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大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六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二兩,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石膏(碎)如雞子大。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胡老講解:

這一節很不好理解,它說「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方才咱們講過麻黃湯證,麻黃湯證是太陽傷寒啊,它怎麼擱個太陽中風呢?它這裡頭主要的關鍵在一個「不汗出」,它不說是無汗,它說這個病應該汗出。怎麼應該汗出?中風應該出汗啊,而不得汗出才發煩躁,這是就文字上來分析了,實際它這個..........(音頻缺失)生薑、大棗,這不是桂枝湯沒芍藥嗎?麻黃、石膏、甘草、生薑、大棗、杏仁,這就(是)越婢湯。它這個方子啊就是麻黃湯,桂枝、麻黃、杏仁、甘草,這是麻黃湯,麻黃湯越婢湯合方,它這兩個方子合方。就是說麻黃、桂枝、甘草、杏仁這是麻黃湯,與越婢湯合方。越婢湯沒杏仁,越婢湯啊是甘草、生薑、大棗、石膏、麻黃這幾個葯,這是越婢湯。那麼這個合方是怎麼弄一個中風呢?由於這個越婢湯啊,它是《金匱》裡頭的方劑,它治風水,就是人有水氣,水氣者就是浮腫啊,同時有外感,古人叫風水,這個風水也是風邪了。這個越婢湯的主治呢,是身熱不斷汗出。它這一段啊,主要說的是越婢湯,這個中風(是)從越婢湯這說的。越婢湯應該不斷汗出啊,由於它這個病啊又有麻黃湯證,麻黃湯證是表實無汗,由於表實無汗,而汗不得出——這個越婢湯是治熱的,你看它是大量用石膏啊,它就有里熱,所以身熱不斷汗出——由於這個表實,汗不得出,這個熱不得外越啊,所以這個人特別發煩而且躁,它是這麼個意思。所以這個大青龍湯證啊,擱個「太陽中風」,(有「中風」)這兩個字。那麼它這個證候呢,確實是一個麻黃湯證。但麻黃湯證呢不說無汗,它寫個「不汗出」,又多個「煩躁」。這個「煩躁」是石膏證。

由於這一段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問題,這個中風與傷寒就主要是一個汗出汗不出,出了汗,這個脈也不浮緊了,身上疼痛也輕了。要是不汗出呢?不但脈緊,而且身上必疼痛。這是就這個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關鍵就在一個汗出一個不汗出。要是(就)一個麻黃湯證,它只是無汗,不煩躁。那麼這個煩躁就是裡頭有熱。它這一段為有別於麻黃湯證,你看看這一段的文字就看出來了。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還是無汗啊,這個不是麻黃湯證嘛,用麻黃湯就錯了。所以在這個無汗與不汗出,在這裡頭他在文字上有所區別,同時他也不寫,身重是傷寒,他擱個太陽中風,他這裡頭的語義相當地深沉。一方面告訴你分析方劑,這個方劑裡頭越婢湯就是治風的,可是越婢湯汗出,(而)這個麻黃湯無汗,表實無汗,所以這個汗他叫「不汗出」,汗不得出,而且還發煩躁,熱不得外越啊,它往上攻沖頭腦就發煩躁,他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不是真正中風病,你看他後頭就說了,他也怕你誤會到中風啊,「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脈浮微弱,那是真正的中風證,咱們頭前講的中風,陽浮而陰弱嘛,脈浮於外而弱於內,(還有)汗出。那真正的中風病用這個可不行啊,他在這就把這個補充一些,他怕你真認為是中風證,你也用大青龍湯那就不對了,千萬不能給吃大青龍湯,「服之則厥逆」。一吃呀大汗亡陽,津液不達於四末,手腳就要涼了,而且「筋惕肉瞤」,這個肉也跳,咱們方才不講了嘛,津液喪失,肌肉發痙攣,這個肉瞤筋惕也是這種情形,它不是拘攣,它是肉跳,也是肌肉當時營養失調。「此為逆也」,這是治療的錯誤啊。「大青龍湯主之」,這是在頭前有了。這個方劑,頭前我們已經講了,它是越婢湯與麻黃湯的合方,就是應該汗出而不汗出的這麼一種里熱,(而且)表不解的病。主要的呢,證像麻黃湯證,但是煩躁,這個煩躁是石膏證了。所以與麻黃湯證是不一樣的,與桂枝湯證更不一樣,不要因為「中風」兩個字,而當成中風證來用大青龍湯,那不行了。這個大青龍湯發汗最厲害,你看看這個用量就知道了,麻黃是六兩,一劑是三付,古人開的一劑是三付葯,這個六兩就是六錢了,我們現在用六錢,這麻黃夠重的了。同時這個麻黃配合桂枝,我們方才講了,那是發大汗的,又加上杏仁、生薑,這都容易發大汗。但是有石膏,也清里熱,這個石膏啊阻礙麻黃髮汗,所以麻黃配伍石膏是不發汗。但是麻黃大用,它要出大汗了,所以這個麻黃不能輕用,輕用反倒不出汗,非大量用不可。這個方劑也是個挺好的方劑,我們在臨床上也常多用,尤其治這種腎炎的水腫,有時候用這個方子。腎炎水腫一般都用越婢加術湯,有的時候有大青龍湯證。但是這個方子呢,我們不要輕易地用六錢。我就遇到這麼一個人,我也聽人講的,也沒看到,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就想起來吃大青龍湯來了,吃了就是大汗亡陽,吃死了,這個出汗出得厲害。我們方才講葛根湯了,那麼這個大青龍湯也是太陽病一個發汗劑,這個方劑惡寒也特別厲害,所以在臨床上要是惡寒特別厲害的這種太陽病,無汗,在葛根湯與大青龍湯這兩個方劑,你要好好辨。如果這個人沒有煩躁——它(大青龍湯)有石膏,不但煩躁,還口舌干啊——那你就用葛根湯。如果他有煩躁,口舌再干,那就是大青龍湯。這兩個方劑啊,都惡寒(得)特別厲害。有一年,我得肺炎,那麼就是惡寒特別輕,我那個時候給自己開的(方子),我沒用大青龍湯,我用的是葛根湯加石膏。錯了,但是也好,不是不好,好了它還回來。我吃了這個,燒退了,(但)第二天還有,這麼兩三天,我自己也是最後吃這個大青龍湯好的。大青龍湯這個麻黃非多擱不可,其實我要是開始吃大青龍湯啊,我不會後來得那麼重,我住院住了二十來天。這個對於肺炎,急性肺炎的時候,真正惡寒特別厲害,有用大青龍湯的機會。那麼治浮腫,尤其腎炎的浮腫,也有用的機會,但是都得這樣子,特別地惡寒,沒有汗,煩躁。這在臨床上,有一個小兒的肺炎的,這個是一個學生治的,他姓劉,這個小孩子簡直就是不行了,住西醫院都推出來了嘛,就是用大青龍湯一劑就救回來了,這是小兒肺炎,不是腎炎。這個方子也是常用的方劑。

胡老自註:

大青龍湯即麻黃湯與越婢湯的合方。本條所述,即二方的合併證,越婢湯主治風水,故以太陽中風冒之,為便於理解,釋之如下:

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為麻黃湯證。越婢湯證,為外邪內熱本續自汗出,今以表實而不得汗出,內熱不能外越,因而煩且躁也,故以麻黃湯與越婢湯合之的本方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為太陽中風本證,宜桂枝湯以解肌,慎不可與本方大發汗,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成為虛以實治的壞病,故謂此為逆也。

方解:

此為麻黃湯與越婢湯的合方,故治二方證的合併者。不過此還含有麻杏石甘湯、桂枝去芍藥湯等方義,更應參照諸方所主證而活用之為佳。

馮老按語:

條文的含義,胡希恕老師已講得很明白。值得注意的是,本條冒首太陽中風,治用大青龍湯,這是《傷寒論》常用的敘述方法,有的人未理解這一寫作方法,便認為大青龍湯治療太陽中風證,更典型的是第320、321、322條冠首少陰病,用大承氣湯治療,本是少陰傳里為陽明病證治,而誤認為謂少陰本病有三急下,這樣當然讀不明白六經實質,宜細參各條註解。

學生總結與體會:

1. 關於「太陽中風」,此處「中風」非指太陽病桂枝湯證類,而是就風水證之越婢湯而言。

2. 關於幾個癥狀:

(1)「不汗出」與「無汗」,兩者從結果表現上看相似,都是沒有汗出或說沒有出汗,但究其原因,「不汗出」強調應該出汗而未能出汗。其一是證,如本條之「不汗出」,或溢飲證之「當汗出而不汗出,四肢疼重」;其二見於治療反應過程描述,如桂枝湯方後注中說「若不汗,更服依前法」,48條「當汗不汗,其人躁煩」。「無汗」還有津液不足,作汗乏源一層意思,如28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證之「無汗」與31條葛根湯證之「無汗」。「無汗」與「不汗出」相似者如35條麻黃湯證之「無汗」,47條「自衄者愈」之「無汗」。

(2)「煩躁」,本條是石膏證。我們臨床中經常見「口渴」而用生石膏,胡老在講大青龍與葛根湯證比較時,指出,葛根湯證可見「渴」,若兼「煩」則考慮大青龍。

(3)「肉瞤」,不是拘攣,是肉跳,也是肌肉失濡的一種表現,若太陽表虛中風證誤予大青龍峻汗發表,則易發肌肉跳動一症。

3. 關於兩個方證的比較,葛根湯證與大青龍湯證:

兩者都是表實見證,「惡寒的特別厲害」。葛根湯證突出「項背強几几」,同時可兼見口渴(《本經》謂葛根「治消渴,身大熱」)、下利(32條),而大青龍湯證又兼見煩、渴、腫(《金匱》溢飲)。從津液角度來說,葛根湯證相對津液不足,故以桂枝湯為底方。

劉渡舟教授指出,葛根湯治表、實、里、虛者甚宜,而胃家實非所宜也。又與大青龍湯治表裡俱實者異矣。

4. 胡老介紹了大青龍湯證的兩類適應病證,及腎炎水腫與(急性)肺炎,開拓了疾病與方證對應關係的探討思路,但前提仍是辨六經、辨方證。

5.大青龍湯是麻黃湯與越婢湯合方,可以結合理解方義。


推薦閱讀:

四大穿刺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各種病的危險時刻表,記下來關鍵時刻可保命!
患癌後第一個癥狀是什麼?
考博之後,未來何去何從——各國醫學博士淺析
中比兩國科學家聯手揭示血管研究新策略 | 中國發現

TAG:醫學 | 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