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法師:老子道德經心聲3

空海法師:老子道德經心聲3

  -第7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所講的都很精簡扼要,但是眾生很容易因為不了解而扭曲。「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夠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這一段大家還比較容易了解,為什麼「天長地久」呢?因為天地沒有私心,「不自生」不為自己。一般人生了一個小孩,就會認為這個小孩是我的,是我的心肝寶貝,我的、我的,處處都是從「我的」去考慮,但是整個天地、整個大自然養育我們,但是卻沒有私心、不為自已,「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也就是真正的「無我」,所以才能夠「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個真正了悟真理實相的人,就是老子這裡所講的「聖人」、佛陀所講的四果阿羅漢、解脫者,「是以聖人」,是「後其身而身先」做什麼事情都是把自己個人的利害得失放在後面,為整個眾生、為整個世間在考慮,不是從「小我」出發。「外其身而身存」把自己的名利、得失放在一邊,處處做事都不為自己、沒有私心。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那些世界級的偉人所展現出來的,都是無我、無私的精神。我在高中跟大專時期,曾經深入探究世界級偉人的內心世界,在歷經兩千多年之後,像耶穌歷經兩千年、佛陀歷經兩千五百年,孔子、老子他們都是歷經兩千五百多年,為什麼人類對他們還是如此尊敬呢?他們的內心世界跟一般的政治家,以及所謂的英雄、偉人,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經過探討的結果就是在於無我、無私,佛陀為什麼能夠如此受人尊敬?就是體悟到整個法界大自然的法則,並實際做到「無我」,所做所為不是為他的釋迦族,不是為他的太太、小孩,所做所為真的是為整個世間、整個眾生,是真正做到無我、無私的人。「非以其無私邪」正是因為他們真正做到無我、無私,「故能成其私」因為他們的「自我」消失了。

  因為他們透過體悟並實修實證,而把「自我」消溶了,所以展現出無我、無私。「自我」要消失很不容易,當「自我」消失了,所展現出來的,才會是無我、無私的精神。一個人真正大死一番之後,才會溶入不生不死的法界。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矛盾,但事實上就是如此,你可以平心靜氣去看看,在歷史上成為世界級的,像佛陀、耶穌、老子,包括孔子展現出來「有教無類」的精神,像近代的特里薩修女,也都是超越國家、超越種族、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立場,展現出無我、無私的精神,他們當下也能夠很快樂、很自在,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

  一個真正的解脫者了悟生死大事之後,當下跟整個法界溶為一體,就是《心經》所描述的世界。所以,真正能夠做到不為自己、展現無私的精神,你才會跟整個法界溶為一體,做事情不是從自私、「小我」的立場出發,才會受到人家的尊敬。

  包括現在不管你在哪個公司、哪個工作崗位上也是一樣,如果把這一種無我、無私的精神,展現在你的工作崗位上,你的工作質量會不一樣,當下做我們所該做的事情,我該做、我去做,不馬虎、不敷衍,不又去跟人家爭什麼、計較什麼,反而人家說「天公疼憨人」,「憨人有憨福」。如果越會處心積慮去計較,到最後就是「一場夢一場空」。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私」不是自私,而是剛好成就了讓他的生命能夠真正發揮出來,而且讓他從生生滅滅一直在輪迴的「小我」,溶入到不生不死,斷除生死輪迴、溶入到不生不死的法界。

  越為眾生著想,眾生越會尊敬你,如果處處都是從「小我」的立場出發,到最後都是「一場夢一場空」,你越無我、越無私,也就是真的放下越多,以後所得的越多。能夠完全的放下,才能夠得到無限,包括「自我」也是一樣,慢慢到最深的「自我」,如果真的能夠放得下,就可以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

  我曾經在所編著中醫書籍的前言裡面寫到一句話─「以醫道興亡為己任,置個人名利於度外」,我在1986年編著過三本書,因為那時候就有很多的感觸,就寫出這一句話跟大家勉勵。今天大家走在修行路上,就是為了解脫而來,解脫不是自私的,如果你沒有慈悲心、沒有菩薩心腸,是沒辦法真正解脫的。走在修行路上,我們要以正法久住、成就佛道,又能夠普渡眾生的悲願,這樣才能夠有所成。真正把法走出來「為法做見證」,正法就能夠存在。讓我們「以正法久住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真的展現出無我、無私的精神,法界絕對不會虧待你的,當下就能夠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

  -第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的「上善」就是一位體悟見法、有體證的人,他的身心就像水一樣是很柔軟的,除了見到法以外,所展現出來的跟水的特性很相近。如果你的身心不柔軟,沒辦法溶入法流裡面,如果你真正能夠處處見到活生生的法,就會從法界的啟示裡面有所體悟,展現法界的特性。

  整個法界處處是在流動,你的身心也都是,真正的流動就是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個當下,法界告訴我們無我、無私的精神。如果真的見法、溶入法流裡面,你的身心會柔軟,而且慢慢一直展現無我、無私的精神。所以,一個有見法、有證道的人,身心所展現出來的會像水一樣很柔軟。

  水是「善利萬物」然後又「不爭」,我們能不能做到這樣呢?真正「善利萬物而不又爭」想想我們自己做事情是不是都要有條件、有所求?我們做多少事情是無條件、無所求呢?我們平常是如此輕視大自然的水,但是沒有水,你能夠活著嗎?動、植物能夠生存嗎?水是如此在長養眾生、長養萬物,但是大家不知道也沒關係,我不去跟你們爭功、也不去跟你們計較,能不能展現出像水的這一種精神?「善利萬物」。

  包括在公司裡面也是一樣,別人不諒解你、不了解你,也沒關係。把公司當做我的家,一樣都是默默去做,該做的、我去做,但不是逞強、也不是好表現,而是該做的,我去做、去承擔。除了公司,或是對待其它人也都是一樣,世間、社會就是我們的家,地球就是我們的家,再廣泛一點,宇宙也是我們的家,做到「善利萬物」、又不跟爭功、爭名的超然。

  水是「處眾人之所惡」,一般眾生只要有好位置能夠出風頭的,就要搶著出風頭;有什麼利可得的,就趕快要去得更多的利,像現在風行的計算機彩券,如果看到在街道排得長長的,看到眾生一直就是要聚集個人的「我所」。一般眾生走在「世間法」,就是哪裡可以出名,就在爭名;哪裡可以出風頭,就去爭取。但是修行解脫就不一樣,整個大自然、法界所展現出來的,包括水也是這樣「處眾人之所惡」。

  你們眾生最不喜歡的,「好!我留嘛!我就去嘛!」公司裡面某項工作沒有人要做,覺得吃力不討好,但是這份工作又很重要,「好吧!沒關係!我默默的去做」人家要搶著爭大官、做大官,「好吧!反正要做大官你去做,我是要做大事,我就做事嘛!」所以「處眾人之所惡」包括你要喝水去清洗身體裡面的污垢,也讓你喝啊!你要拿來洗滌髒東西,用這些水沖洗,好啊!就拿去沖洗啊!你要灌溉,好啊!就拿去灌溉。你要用我來沖洗馬桶、衝到水肥堆裡面,一樣啊!我就流到裡面,水就是「處眾人之所惡」。

  包括哪裡是最低的,它就流到那裡。所以,真的會看法、會見法,流水除了宣說大自然的法則-無常法印、無我法印,都在跟我們講經說法之外,如果能夠從裡面體會到水是「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不跟世間爭,就已經「故幾於道」,就很接近究竟解脫了。一個究竟解脫者展現出來的,是跟整個法界大自然所展示的「無我、無私」精神是一致的,眾生若不了解,你要怎麼批評、怎樣攻擊,就「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的經文。

  「居善地,心善淵」一個開智慧、證果的人,是「居善地」,就是「心凈佛土凈」,不是請地理師找一個風水最好的地方,就趕快佔一塊最好的地方。一個心凈的人,他到哪裡都是凈土,就是「居善地」。像水啊!一般人認為最不喜歡去的地方,我就去那裡啊!「心善淵」就是一個真正開智慧的解脫者,他是虛懷若谷,身心很柔軟,不懂的我們就學習,不是說一個解脫者開悟之後就什麼都會,本來不會開飛機的,一打禪修、修了之後開悟,就馬上會開飛機,沒有這回事啦!

  「世間法」方面還是要學習,但是「出世間法」的整個大原則,對他來講是已經了悟生死大事,這方面已經是無修、無證、無所得,但是「世間法」方面,哪些方面不懂、不會的,我們就要虛心請教,包括計算機不會,我們就虛心問、虛心學,但是學習這些不是要增長個人的我慢,是有利於跟眾生互動,有益於與眾生做溝通橋樑,有益於回饋世間。

  「與善仁」仁者無敵,一個真正有證量、有體會的人,是慈悲善待一切眾生。「言善信」是言而有信,不隨便開空頭、不隨便承擔、不隨便許下諾言,但是如果他承諾過,就一定會實踐,都是守信用的。

  「正善治」就是心地很正直,很善於處理事情。「事善能」解脫者是有智慧的,當他在處理事情,如果覺得沒必要做就不做,如果有需要去做的,就能夠把事情處理好。所以,你走在修行路上越有智能,就越能夠把你的智能應用在各個層面上,不要以為修行解脫跟我的工作會衝突,反而在修行之後,會把你的智慧應用上,跟以前還沒有開悟以前不一樣。當你有所體會之後,會把所體悟的善用在工作崗位上,善待你的上司、善待你的同仁、善待你的屬下,整個人際關係反而會更好,因為你更不會去跟別人爭名奪利,都是做實質的默默奉獻、默默承擔、默默的做,所以「事善能,動善時」。

  「動善時」的「動」也代表一種承擔,是要做什麼事情、要不要做事情,他都是「善時」,能夠善觀因緣,包括能靜、也能動,能動、也能靜。如果一個人靜不下來,你的「動」是不會「善時」,是「無明」的動、是一種衝動。為什麼我認為要見法、要修行,必須要有禪坐、禪定的一些基礎,一方面讓你有足夠的空間,一方面讓你的心能夠靜下來善觀因緣,該承擔、該做的,你不是衝動,是「動善時」,能夠善觀因緣,能動能靜、能靜能動。該承擔的,不會逃避、不會退縮;不該承擔的,也不會去逞強。

  「夫唯不爭,故無尤」一個人去體會大地、流水、太陽、空氣,它們處處所展現「無我、無私」的精神,就是體道、悟道而行道,就是「夫唯不爭」不會跟眾生來爭。「故無尤」怨尤、抱怨就會減少,這些都可以應用在為人處事方面。當然,別人會認為你傻,認為應該要逞強、應該要去爭、應該要跑在前面,但是當了悟這些之後,你就會發現跑在最前面的,到最後反而變成跑在最後面。事實上,你一直想要抓、想要擁有什麼,到最後是「一場夢一場空」。開智慧的解脫者是了悟這些之後,能夠全然的放,於是能夠得到無限。

  【幻燈片】

  老子一直跟我們解析眾生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唯有跳脫二元對立的世界,才能夠解脫自在,所啟示的這些觀念與一般人所指導的方法、導向,好像都不一樣。一般世間人都是教導我們越修越厲害,但是老子都教導我們要放下,要無為、要無私、要無我。「世間法」的修行是從「自我」出發,越修越厲害、越來越有所得,而「出世間法」的修行,剛好跟「世間法」的修行是背道而馳。

  老子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走在「出世間法」的解脫道上,以「世間」角度來看,是越來越不會人家爭,但事實上內心是充滿著智慧,所展現出來的更是接近於無我、無私,如同大自然所顯現的精神法則,是不跟世間眾生爭,但是內心卻越安詳、越自在,越來越解脫自在。這一種解脫的世界,不是一般眾生有限的智慧所能夠理解的。

  眾生一直在一體的世界裡面劃分-是的、對的、我要的這些,就歸納成為「白的」;我不要的、我討厭的,就歸納為「黑的」。然後一直在逃避、一直在抗拒。一直追所要的,一直逃拒所不要的。對待大自然也是一樣,只要你所要的,只要春天、不要冬天;只要白天、不要晚上、不要黑夜;只要花開、不要花落,只要青春、英俊瀟洒、年輕貌美,不接受發白、不接受老…,眾生常常一直在追逐你所要的,然後逃掉你所不要的。

  如果這樣,法界怎麼運轉呢?如果全然的聽從你,法界就無法運轉。地球不能動,太陽也不能動。法界是不會屈服在「小我」的意識下,享用「小我」要去扭轉法界,是不可能的。整個法界的存在一定是一體兩面,包含相反的兩極都有,這樣才能夠轉動。你要接受死亡,才會有生;你要接受花落,才會有花開。

  今天這一系列幻燈片就是讓大家看看,一般眾生就是一直處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不接受整體的世界、整體的法界,如果越是追求完美,你的苦就越多,法界是完整。「完整」跟「完美」不一樣,法界是「完整」的存在,眾生是要「完美」,只要你要的,然後不要的就排斥。你不要的,就界定是凶的,就不斷在趨吉避凶,不斷在趨樂避苦,不斷的一直在逃,你內心也會很苦、會綳得很緊、會抗拒。

  但是法界不管這朵太陽花多麼大,法界是平等對待它,不管這一朵花怎麼小,法界也是平等對待它。對法界而言,沒有說大的花就善待,認為「你表現得太好了,能夠繼承我的衣缽,我就特別照顧你;那個太不爭氣了,長得這麼小,怎麼可以開?!我的陽光不要給它…」法界不會存有那些二元對立的分別。

  但是人類的心就會如此區分,認為大的才是好的,小的是不好的,連一眼都不去看、不屑一顧。眾生常常是這樣,這只是一些比喻,我們要慢慢去推想、推演到,「舉一」不只是要「反三」,「舉一」要「反百」,才能夠體會到眾生是不斷在比大比小、比高比低,比個沒完沒了。

  眾生說這個人「美」得像朵「圓仔花」,又說「「圓仔花」不知道丑」,所以認為「圓仔花」很醜,人類如此去界定,認為「圓仔花」不好看。事實上,「圓仔花」好不好看?不會難看啊!「圓仔花」也不會因為把它貼上是丑的,於是就在那裡自卑、自責說:我怎麼這樣?怎麼長得這副德行呢?人家都不看我、不喜歡我…。

  人類的自卑就是這樣,如果別人批評一句話,你就在難過好幾天、甚至好幾年,眾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如果不受肯定而鄙視你、輕視你,於是就很難過,就沒辦法把生命意義發揮出來。如果這朵「圓仔花」跟你的心情是一樣,認為「圓仔花」實在很醜,這樣就不敢開了。「快收起來、快收起來!不敢開,丟臉!」但是法界不會理會你的,整個法界賜予什麼樣的因緣,我就全然的活著、全然的開放。

  能不能體會到這些呢?法界現在賜給的當下因緣,就是最好的因緣,能不能珍惜這樣的生命?如果你能夠珍惜,不管別人再怎麼取笑,該開花的時候就是燦然的開花。但是眾生就會比較出玫瑰才好看,這朵花這麼小又在牆角落,是「惹人嫌棄」。認為這朵花開得太小了,見不得世面、見不得世人…,眾生在如此的比較心之下,常常都是在自卑。

  但是法界眾生不會在那裡比較,有一句話「萬物各安其位而嘲笑人類」,人類不斷把自己標榜得多高,然後聰明反被聰明誤。法界是如此的各安其位,整個大自然的因緣是如此的緣起,在這樣的牆角下生長,就在牆角下安住。我是一朵小花,沒關係!一樣全然的開,不跟人家比較,生命就活得很有意義。但是眾生就會比較這朵花才是漂亮的,這朵花怎麼會是白色呢?白色的不好、不吉祥,不喜歡白色的人就認為它不好,如果送一朵白色的花給他,就會認為不吉祥。

  事實上,都是我們眾生的區分,白色也是很純潔的,不會比較:你的才好看,我的不好看。眾生的比較分別心,造成人類生命一直不是在自責,就是在那裡追、在那裡逃,生命都無法真正發揮出來。

  老子希望我們超越二元對立,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及生命。如果能夠體會這些,就很容易體會佛陀所講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但是這裡面絕對沒有我慢,是在告訴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是法界里獨一無二的存在,你跟佛陀是完全平等的,跟任何大法師、大法王、大師都完全平等。所以,如果你真的能夠體會,不會有我慢、也不會有卑慢,這樣你才能夠解脫自在。

  人類不能夠解脫自在,就是因為一直覺得自己欠缺很多而不知足,於是就一直去追、追、追得很苦,佛陀、老子希望我們靜下來,去看到世間的實相,整個法界都在告訴我們眾生是平等的,不要比大比小、比高比低。但是眾生都會比較聖誕紅是紅色的,奇怪你怎麼可以是白色的?這是突變種、雜種,這個是不對的…。但是法界是怎麼樣呢?紅色的很漂亮,白色的呢?我也是很漂亮、很全然的開放,不去跟人家比較。唯有不跟眾生比高比大、比低比小,你的生命意義才會真正發揮出來。

  如果眾生在比較說:你怎麼可以是紅色的?你怎麼可以是黃色的?你怎麼可以來這裡呢?…就比得沒完沒了。眾生都只想看到花開,而排斥花落,但是如果沒有花落,就不會有花開,能不能平等心認為:花開很美,花落也以平等心來善待;當花落的時候掃一掃,然後放在適當的位置,又可以轉換成有機肥料長養世間,花落一樣有它的價值,有它的可以應用的地方。眾生都喜歡看到青翠的樹葉,不喜歡看到落葉,我們都只希望我們所要的,然後排斥我們所不要的。

  但是整個法界都告訴我們,葉有茂盛開的時候,樹葉也會掉落,有花開、就有花落,了解整個大自然都在跟我們講經說法,一直在變化、變化,就是「無常法印」。因為「無常」,生命才會充滿著生機,眾生認為只要生、不要死。如果貪生怕死,生命就會活得很苦,眾生又會比較:「這樣才是高、才是大!這棵樹是矮的、是低的、是不好的,眾生常常很喜歡二元對立的比較。老子不斷宣說要超越二元對立,整個法界也是如此平等的。

  同樣是活的、有樹葉、有綠葉的竹子,另外是乾枯掉的竹子,連竹子也在跟我們講經說法,不管你是活的或是死的,法界都平等心善待一切。在法界之中,有綠葉的竹子很美,沒有綠葉的枯枝也很美,都是平等心的讓你們存在、讓你們變化,眾生只喜歡看到有綠葉的,然後認為這個是已經枯死掉的。如果是一般眾生,就會認為不好,就想砍掉它。

  但是,這一棵樹在這裡展現藝術之美,看到它也是法界裡面獨一無二的存在,它現在的生命體就是這樣,也是法界獨一無二的存在,這些都宣說「生死一如」,法界是平等的善待一切眾生。沒有這棵樹的死亡、腐爛,這些菇類怎麼能夠成長呢?這個生命怎麼轉換出來呢?沒有這棵樹的枯死,這些靈芝怎麼出來呢?整個法界就是不斷的一直在變化、變化、變化。當我們接受死亡,生命就會有另一個層面出來,不斷的在轉變、變化,亦即「不斷不常、不生不滅」。

  再來看這幾張「水的啟示」,我們眾生總是希望風光明媚、山明水秀。但是我們就是不喜歡颱風,不喜歡下雨天、不喜歡陰天,但是沒有這些下雨天、沒有這些陰天,你的水哪裡來?如果沒有大地的這些變化─風雲變色、烏雲密布、下雨這些,你所要喝的水又從哪裡來?你的生命怎麼成長?我們都是一直排斥大自然一些我們所不要的,但是我們最排斥的,都是人類最需要的。

  沒有這些大自然「水」的變化,生命的甘露水怎麼來呢?怎麼在水中游來游去呢?生命怎麼活著呢?我們眾生現在都浸泡在水中,都浸泡在法界-地、水、火、風、空的懷抱中,如果法界沒有流動變化,你的生命怎麼能夠存著?我們因為看到這個人被滾下來的土石流壓死了,於是就認為「天地不仁」,但是我們有否看到這些土石流是因為人類不斷破壞大自然所致?人類對大自然很少去珍惜、很少去感恩,又不斷的在破壞,我們不要去怨怪天地,天地是平等心善待一切眾生,我們要建立與老天妥協的機制,要去認清大自然的實相,如何去愛護大自然?然後人類跟大自然要完全溶為一體,珍惜大自然的資源。

  眾生很怕死亡、不喜歡黑洞,但是沒有黑洞、沒有死亡,我們怎麼能夠活著呢?每一個眾生,包括植物、動物,生命的存在都是由死亡堆積而成,不管吃素者也是一樣,生命的存在都一樣是由死亡堆積而成,植物一樣是有生命,青菜也是有生命,都是需要這些眾生的死亡所轉換過來。

  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有眾生、不會有生命;如果沒有黑洞,就不會有白洞;沒有星球的消失爆炸,就不會有新的星球的誕生。因此,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有生命的存在,整個法界是平等心的善待「生、死」,處處都是很深奧的法。

  這是巴西雨林深處的一瞥,「死亡的樹木為其它的樹木提供生長的機會,自然界沒有廢棄之物」這是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拍攝到的,一樣都在教導我們認清法界的變化,你要體會不生不死,必須看到這些變化,在生生滅滅裡面去體會不生不滅、不死不生。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物種,目前已經滅絕的,可能達百分之九十九。但是在演化上,滅絕、生存和演變同等重要,眾生都只要一個角色、一個角度,於是就排斥其它的,但是法界大自然不會聽命於你的主宰,還是一樣照常的運轉、運作。

  所以,如果一直要構築你的理想夢幻世界,到最後都是一場空,還是一樣很苦。只希望開出美麗的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多麼高潔,但是如果沒有淤泥,、排斥污泥,怎麼開出花朵?美麗的花朵必須吸收污泥裡面的有機肥料,眾生排斥大便,認為是骯髒、齷齪,認為是不好的,於是就鄙視它。縱使是很珍貴的飯菜與一堆牛糞擺放在一起,對法界而言,一切都是平等的。這些花草是它們的美食,而且又轉換成有機肥料,因為有那些牛糞大便、污泥不斷的長養,才能夠開花結果。

  我們眾生就算要修行證果成佛、解脫自在,都需要整個法界的養育、污泥的養育,不要認為開出蓮花是出污泥而不染,而認為污泥是低賤的、卑微的,於是瞧不起它們。但是沒有那些污泥,不可能開出美麗的花朵。如果不接受法界這些你所不要、所在抗拒、所在逃的,是絕對沒辦法成佛。如果還在趨吉避凶、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會逃得沒完沒了,沒辦法停下來,沒辦法契入涅槃、無為的世界。

  所以,要契入涅槃無為的世界容不容易?只要能夠深觀法界實相、超越二元對立,吉凶以同等、平等心對待,生命很快就能夠開出美麗的蓮花。眾生認為白的才好看,怎麼可以是黑的…,但是法界呢?不管是白的、是黑的,我都平等心善待,而且形成白天鵝,也不是天鵝本身在決定;要形成黑色的天鵝,也不是黑天鵝本身在決定,是整個法界的緣起甚深。眾生認為白的才好看、黑的不好,但法界是平等心,白的山羊也很好,黑的山羊也很好,法界讓牠們都是如此平等的存在。同樣是地瓜葉,有綠色的、深紫色的葉,法界就是這樣平等,一方面顯現法界的奧妙,一方面平等對待,不會說這個顏色才好看、那個顏色不好看。

  「道」是什麼?「道可道,非常道」。這是在羅東火車站鐵路局的廣告,覺得滿有意思的-「你不尋正道,旁門左道,闖越平交道,輪迴畜牲道,強行霸道,人車爭道。平交道、保身道,你要停道、看道、聽道」。如果沒有了悟大自然的運行法則,且與之違背對抗,就是在六道裡面輪迴、頭出頭沒,你的苦就沒完沒了,這裡只有寫「畜生道」,我們是包括六道都有。

  他是闖越平交道、輪迴畜牲道,我們是:如果沒有體道、悟道而行道,你就在六道裡面頭出頭沒,苦不堪言、苦海無邊,強行霸道都是我慢,結果人車爭道。如果能夠體道、悟道而行道-平交道、保身道,了悟大自然的運行法則,然後配合大自然運行法則一致,真的都是快樂解脫自在。

  要體會這些「道」,請停下來吧!止下來、止觀雙運!停下來好好去看、止觀雙運。「停、看」就是「止觀雙運」,好好去聆聽整個法界,包括觀音法門,整個法界述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溪聲儘是廣長舌」,也都在跟我們講經說法。因此,眾生如果沒有超越二元對立,心裏面有很多的吉、凶,就一直去抓你的吉。界定出很多不好的,認為是凶的、不好的,就一直要驅、要避。但是請問;你要把黑夜趕到哪裡去?你要把地震趕到哪裡去?你要把颱風趕到哪裡去?你要把死亡趕到哪裡去?你要把黑洞驅逐到哪裡去?

  如果沒有體悟整個大自然實相,都一直在趨吉避凶、趨樂避苦,忙個沒完沒了,到最後都是一場空。如果沒有了悟真理實相,眾生一直在趨吉避凶,內心的不安、一直很苦,你在二元對立裡面劃分惶惶不安,然後到處去找安心之道。

  如果你的我慢越大,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也相對越大,如果還不知道臣服法界,苦就繼續存在。眾生因為見不到法,不知道安心之道,不知道當下就是凈土、極樂世界,所以就不斷的一直求,拜啊!拜啊!於是想要到你所謂的理想世界,實踐你的夢幻世界,把你所不想要的,趕快驅逐掉。但是,不曉得你要把黑夜驅逐到哪裡去?

  世間的人我是非,任你爭奪、計較,任你二元劃分。但是整個法界是不跟別人爭逐,黃色的玫瑰、白色的玫瑰,我們本是同根生,大家和諧共存。能夠在虛空、在法界之中,開出燦然的花朵,如果還在互相爭奪計較、互相廝殺,怎麼開花?!

  太陽每天都在宣說無我、無私的精神,宣說無為、無不為的精神。大地也是如此,告訴我們無我、無私的精神,不管事業多麼有成、功成名就,都需要仰賴整個大自然的養育,腳踏大地、頭頂青天。能不能看到流水、大地、太陽的啟示?能不能沒有二元對立?縱使我是一朵小花,一樣沒有自卑。

  今天法界因緣呈現出是這樣的形狀,我就感恩、歡喜心接受,把生命意義完全發揮出來回饋世間,小花一樣燦然的開著,我不去跟旁邊這棵大樹比較,它有它的因緣、我有我的因緣,好好珍惜當下的因緣,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這樣你才能夠真正活得很快樂,你的心花才會開,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不管是生長在牆角旁邊,也一樣的燦然開花,生命意義才會真正發揮出來。

推薦閱讀:

熊春錦先生講《道德經》
道德經第二章
聖帝姬軒轅誕四千七百六十四年萬古聖辰尊祀
《道德經》全文及釋義(第十七章)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天性自由

TAG:道德 | 道德經 | 法師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