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地震引中國慈善反思:應在競爭中形成合力

  4月24日,從雅安蘆山縣到天全縣的路上,來自地震災區的孩子們自發地站到公路兩旁,手舉標語,感謝救援人員。中新社發 張浪 攝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 題:蘆山地震引中國慈善反思:應在競爭中形成合力

  中新網記者 馬學玲

  四川蘆山地震連日來牽動國人的心,慈善捐贈話題也再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中國紅十字會等傳統慈善機構遭到質疑,一些新興慈善機構受到肯定,中國公益慈善界正在因民眾的「愛心站隊」而引發爭議。分析稱,慈善需百花齊放,官辦與民間機構應在競爭中形成合力。

  一場賽跑:傳統與新興慈善機構冷暖分明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20日發生7.0級地震,引發各界關注。災難發生後,中國各方力量迅速集結,其中包括不可或缺的公益慈善機構。

  地震發生後42分鐘,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在其官方微博轉發消息。然而,和接下來發布的多條賑災信息一樣,紅會收穫的卻是諸多評論「滾」。

  對於網友集體「惡語相向」,紅會表示已經了解。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稱,當前最重要的是救災,網路輿論暫不去管。

  事實上,決定「埋頭苦幹」的紅會,的確在災難發生後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緊急調配救災物資運抵災區的同時,百餘名專業救援人員當日即奔赴災區。

  除遭網友集體謾罵之外,中國其他傳統慈善機構募捐情況也被曝不容樂觀。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為例,截止地震發生當日16時,該基金會收到善款共計3萬餘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截止當日20時,民間公募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確認募款已超千萬元。

  儘管後來中國紅十字會連續披露了可觀的募捐情況,但上述對比鮮明的數據一經曝光,還是引來眾多網友嬉笑怒罵。分析稱,在與壹基金等新興慈善機構展開的這場「賽跑」中,以紅會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慈善機構可謂負重前行。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原司長王振耀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因為各自的角度和優勢不一樣,所以這不是爭奪第一名的賽跑,而是一個多元化的賽跑,不論是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機構,還是純民間組織,都應該爭取在自己領域內做的最好。

  紅會屢遭質疑 折射民眾對公共管理體制不滿

  「虛開發票」、「工作人員高價浪琴錶」、「向台灣紅十字組織收取500萬元買路錢」……紅會在此次地震救災中屢遭質疑。雖經證實,這些爆料均為虛假消息,但毫無疑問,中國紅十字會被推到風口浪尖。對此,趙白鴿無奈表示「感到很大的挑戰」。

  紅會遭遇的信任危機在此次救災過程中得以集中體現,曾一天之內四次回應質疑。據趙白鴿分析,兩年前的郭美美事件成為這些質疑的肇始。為此,紅會社會監督委員會日前宣布,擬於5月中下旬重新啟動針對該事件的調查,並邀請社會公眾同步參與,再度引發熱議。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鄧國勝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郭美美事件發生後,紅會一直在改革,包括組織形象、救災能力、信息披露等多個方面。他認為,在這次地震救災中,紅會進步很大,但要挽回公信力,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與鄧國勝秉持相同觀點,王振耀進一步認為,對紅會表現出來的諸多意見,主要是民眾對中國公益慈善方面公共管理體制不滿的體現。

  「公共管理理念方式滯後,慈善法進展緩慢,社會組織註冊難,標準高……」王振耀說,由於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且沒有其他宣洩對象,所以民眾就把怨氣全部發泄到紅會身上。

  「我覺得公眾情緒可以理解,這是體制性解決此類矛盾缺陷的一種表現。」王振耀指出,一個大的系統出現問題,僅僅靠其中一個組織恐怕很難說清楚。在他看來,紅會乃至中國傳統慈善機構公信力的獲得與恢復,尚無機制性解決辦法。

  公益慈善當百花齊放 公眾應擯棄兩極思維

  在此次地震救災中,以壹基金為代表的新興慈善力量集體崛起,其反應之快、力量之大、裝備之精良、表現之專業,甚至讓正規軍相形見絀。在對傳統慈善機構清一色的指責與質疑中,更有網友表示,應讓所有慈善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公平競爭,一視同仁,這樣才能透明、高效。

  「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形勢所迫之下會改革。」鄧國勝說,即使在社會組織程度非常高的西方發達國家,照樣存在大量有政府背景的慈善機構。此外,有著完善組織、充足物資、暢通信息優勢的紅會是救災中非常重要的力量。

  「慈善就應百花齊放,一定是多樣化的。」王振耀舉例說,即使在發達國家,紅會的官方背景還是很強,特別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

  「對於中國慈善而言,不是要滅掉有政府背景慈善組織的問題,相反,民間組織應該借鑒對方優點。」 王振耀在此間強調,大家一定要理解,慈善不像市場經濟,因為它需要凝聚各方力量。

  「鬥來鬥去,那不是慈善。」王振耀說,做現代慈善,一定是寬容的,更是包容的,要包容窮人、富人、政府等各類要素。「尋求兩極思維,這恐怕不是慈善的本意。」

  鄧國勝認為,民間慈善的崛起對於中國慈善業來講是利好消息,因為只有競爭才有效率,沒有競爭,甚至就沒有自省與改革。通過增量改革推動存量變革,中國公益慈善業應該會朝著這個趨勢發展下去。

  中國公益慈善進多元化時代 官辦應加速去行政化

  在王振耀看來,中國公益慈善界在此次救災中總體表現可圈可點,迅速進入角色積極賑災的同時,更注重信息公開透明,及時回應輿論關切。他認為,中國公益慈善真正進入多元化時代。

  「但不可否認,中國公益慈善尚存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鄧國勝分析稱,有政府背景的慈善機構混亂的主要原因是長期以來利用行政權力發展;民間機構則主要是因為本身弱小,且沒有制度規章和完善治理結構,加之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

  基於此,鄧國勝認為,中國公益慈善的未來也應該從這兩方面抓起。對於官辦慈善機構,要不斷推進去行政化改革。而作為民間組織,則應不斷發展壯大,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做大做強的同時,也應著眼於標準化。

  「當務之急是儘快改革公共管理體制,尤其是那些不合國際潮流與現實國情的老舊條款。」王振耀也強調改革的重要性。他說,改革型的機制應儘快建立起來,「因為死守這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只會讓老百姓更加憤怒。」

  「具體而言,有政府背景的慈善組織應儘快推動管理體制改革,向民間組織取經,運用好自己的資源,使體制與捐款人和救助對象需求連接更為緊密。」他說。

  「此外,社會組織要儘快謀求轉型,全面加強社會服務功能。」王振耀認為,除救窮之外,當下中國需要大量的社會服務項目,特別是老人、兒童等群體。他說,尤其對於民間慈善機構而言,這一點至關重要,應該是未來中國公益慈善的發展方向。

  鄧國勝強調,各類慈善機構應有分工與合作,要根據各自優勢與局限,在競爭中加強合作,互相補位,形成合力。

  「這是中國慈善大發展的時代,因此,必然會有多種聲音。」談及中國公益慈善前景,王振耀和鄧國勝均表示樂觀。(完)


推薦閱讀:

儒家為法家背了多少黑鍋:法家思想的反思
你的反抗,才會讓對方反思
April 2018?—?Slowly put things back to order. | Review Notes
反思:學會整理自己,何嘗不是一種好的學習?
教學反思

TAG:中國 | 地震 | 慈善 | 競爭 | 反思 | 形成 |